中国古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中国古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中国古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中国古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人生走一回,结局都是一样要迈向死亡。先人们也想通过炼制丹药来追求长生不老,结果以失败告终。从生走向死,似乎已成必然规律,至少至今为止人们无法改变或打破它。为了摆脱对生命消亡的恐惧,人们只有在活得过程中找到生死的真谛,为了让自己能过得坦然面对死亡,从古至今,我们的祖辈先人们从未间断过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中国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条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之路。

对生命的起源,先人们就给出了很多答案。女娲造人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至今仍广为传颂,不仅仅是因为它故事情节美丽动人,也因为它反映了对每个人对生命起源的探索意识,以及对美好生命的无限向望。伏羲氏在《易》对世间万物的生成作了诠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它告诉我们是天尊贵在天上,地卑在贱在下,乾坤的位置就这样确定了……而乾主万物之始,创造生成万物,坤主万物之成,滋养珍爱万物。曾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对生命的起源作了解释:“阳之精气曰神,阴这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指出阴阳的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而人是:“阴阳之精也”!东汉彭祖箴要中解释道:“精液,精血,灵魂谓之三元。精液源于父,精血源于母,灵魂源于神。”三者相结合,才可形成有自我意识的活物。总之,中国对生命的研究不同于西方,他不仅仅有物质的元素即形的角度,而且加上了精神及“神”的元素。西方认为:生命是单纯由无机物质进化而来的观点不同,中国古人

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先人们不仅在不断的思考顿悟,而且用亲身的探索来寻找其中的真谛。犹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对生命何等的渴望和尊崇。孔子也是非常尊重生命的质量:“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开导人们:要活出生命的宽度,而没有必要在乎生命的长度。孟子对生命也有一番精辟的论点,而且至今影响了多少中华子孙:“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屈原、岳飞、文天祥、袁崇焕、戚继光、董存瑞…不知多少人践行了这句话,留給人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向前。老子告诉活在世上,应该活得像水,利万物而不争。历史长河生活这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不怜惜,相反,而是对生命高度尊重的升华。

“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全靠我们自己去赋予”。

“生命意识类”话题作文写作示例_高考作文

“生命意识类”话题作文写作示例 李华波黄晓强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所生活着的世界上,有无数的生命。有人说:“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还有人说:“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也有人认为生命是丑陋的、残暴的……其实,全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观点出发去看待生命,在于你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命。 生命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生命”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话题,生活中的琐事往往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如在“911事件”后,全球性的对恐怖主义分子漠视生命、滥伤无辜的谴责;“SARS”事件中人们对人与其他各类生命体和谐共处的呼唤;“孙志刚事件”后人们对国家法令与生命尊严认识的反省;甚至一只麻雀的拼死护雏、一只蝴蝶的艰难蜕变、一株小草的顽强生长都能引起人们的感叹唏嘘……你呢?能找到触动心灵的切入口吗? 要写好这种类型的文章,要把握如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文章立意的深度。这类题目往往需要作者对话题有深入的理性思考,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也就基本决定了这篇文章水平的高下,在构思中“主题先行”是关键。文章可以写得大气磅礴,如民族大义与个人生命的取舍的思辨、生命价值的实现与道德良知的约束、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与生命意识的苏醒等等;也可以写得温婉妙曼,如绿叶的奉献与落红的化泥、胡杨的顽强与骆驼的坚忍等等。 其次,得确定一个合适的表达角度。涉及理性认识类的文章,议论文自然是首选文体。写议论文可从如下角度考虑:1、从生命的内涵出发,谈生命的意义、价值及如何实现;2、从对生命感受和认识出发,谈生命的本质的认识和对生命应有怎样的态度;3、从对生命的道德评价出发,谈对生命的尊严与荣辱、高贵与卑贱的看法…… 若写成记叙文,可写人生中使自己心灵震颤的一件或几件事情,然后以充满哲理性的结尾收束全文,表达出自己通过此事产生的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第三,要尽量避免以下“硬伤”:一是“媚俗”,要尽量避免庸俗的生存哲学,如“好死不如赖活”式的所谓“忍辱负重”,腆着脸皮吹拍捧媚的“厚黑哲学”,“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等等;二是“滥情”,要尽量避免因个人情感或民族情感而产生偏激的观点;三是“虚伪”,文章中要避免大话套话,避免言不由衷的假话,要有个性鲜明的独到的观点。 【佳作示例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 同济天下 视频课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尔雅视频课答案1.1 1 以下哪句话不是《毛氏大序》中的表达?(C) A、诗者,志之所之也 B、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C、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D、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2 历代《诗》学争论的分歧或可简单总结为(AB)。 A、小学训诂层面争论 B、大学义理层面争论 C、今古文争论 D、汉宋争论 3 柯小刚认为古今《诗》学的大分歧涉及(CD)。 A、《诗经》成书年代 B、《诗经》的作者 C、《诗经》性质 D、读《诗》的方法

4 柯小刚认为重建《诗》学首先要提的是大学层面的义理问题。(√)5 柯小刚认为,《诗》中只有儿女情长。(×) 1.2 1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是(D)。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洛克 D、亚里士多德 2 王船山《诗广传》论《关雎》言(B)。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性无不通,情无不顺 C、圣人达情以生文 D、君子之心有与天地同情者 3 李翱是(A)文学家,著有《复性书》。 A、唐代

.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 柯小刚认为《诗经》所记载的内容同社会道德和国家政治没有关系。(×) 5 柯小刚认为,诗风正则道德行。(√) 1.3 1 柯小刚认为,宋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C)。 A、文字 B、政治 C、教化 D、真实性 2 柯小刚认为,清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D)。 A、义理 B、政治 C、教化 D、学术

. 3 《诗》之为经奠定于孔子的编订和削删。(√) 4 柯小刚认为,后世的经学讨论日趋繁琐。(√) 1.4 1 宋人疑经是认为《毛诗》的(D)还不够。 A、艺术化 B、义理化 C、文学化 D、道德化 2 现代诗经学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诗经》体现出的(B)。 A、文学价值 B、道德观念 C、艺术风格 D、历史风貌 3 柯小刚认为,出版于1931年的《古史辨》是现代疑经的先驱。(√) 4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 导读: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感受生命的意义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学生分享《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师: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为什么活着?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__让生命有意义__,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自我价值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

承担起自己的__责任__,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__人类共同需要__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生命是__独特__的,生命意义是__具体__的。 4.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__我的人生__”。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发现__和__创造__。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 (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探究二:教材P112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2)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 是值得的。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提示:(1)感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2)人活着,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 自我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探究三:教材P113探究与分享 (1)下图中的流水代表你的生命线,在开始的地方贴上你出生时的照 片,在最后贴上你最近的照片。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请在生命线上找到一个点,标明发生的时间,在浪花里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 (2)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6.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四、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8.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关系。这一命题是《札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提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 五、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 答: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想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答: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 答:《易经》的结构布局,是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又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封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答:《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揉和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因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中国古代名句经典语录摘抄50句

中国古代名句经典语录摘抄50句 导读: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7、树欲静而风不止。8、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9、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11、士可杀不可辱。——孔子12、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13、诸姑伯叔,犹子比儿。14、荣业所基,籍甚无竟。15、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夫人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18、府罗将相,路侠槐卿。19、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20、都邑华夏,东西二京。2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 2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23、高冠陪辇,驱毂振缨。24、坚持雅操,好爵自縻。25、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28、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29、笺牒简要,顾答审详。3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正?——孔子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3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33、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3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40、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苏轼41、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多半苦中来。——曾国藩4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4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44、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4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4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4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4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5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课时训练】七上道法-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时练习1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一、选择题 1.司马迁遭遇宫刑仍完成《史记》巨著,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出世界名曲,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仍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这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 A.对社会的贡献 B.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C.各种生命相互关爱 D.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来自( ) A.追求物质享受 B.追求生命长度 C.对生活的付出,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 D.对个人的关心 3.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何时终结,谁也无法预料。但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邃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摄人心魄的情感……这给我们的启不是() A.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B.有杰出贡献的人,生命才有意义 C.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D.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4.“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顾晨葵老师,在身患骨巨细胞瘤,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后,提前重返讲台,用爱心滋润村娃心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这启示我们( ) 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②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③只要患病就能成名④生命的真谛在于质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楚河汉界边的象棋运动员,除奸铲恶的人民卫士,明净教室里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 ) ①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②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③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④必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在一个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坚守28年,只为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在他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 ) ①崇高的爱国情怀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坚强的意志④诚实守信的美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 ) 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8.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 )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姓名:廖晨学号:12228135 班级:122281 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这是史铁生对生命过程的价值的总结,而这过程又必须是“残缺”的,因为苦难成为人生之必要,欲望成为人生之必需,抗争成为人生之必然。惟如此,生命才能由被动而主动,由痛苦而快乐,由磨难而幸福。史铁生的“残缺观”在对人类生命的考察和追问中凸显着生命的演变过程,生命的“残缺”正是生命过程重要性的体现。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意识; 1.引言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发表的主要散文集有《我与地坛》、《自言自语》、《史铁生作品集》等。他的散文境界博大,触及到了人本的困境和人类生存的命脉;其作品既充满着强烈的悲天悯人的苦难意识,又激荡着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史铁生那沉湎而又执着的生命理念和生命哲思,给无数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以温馨的慰藉和积极的勉励。 2.对生命意识的思索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与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说是同步的。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1]史铁生以其特有的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文风,敏感而博大的心胸闪耀出深邃而澄明的智慧之光,以最真诚的语言逼近哲学,成为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2]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一、直面生与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3]这是人所具有的三种根本困境之一。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但当死亡离我们感觉很遥远时我们可能会淡化它,甚至漠视它。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对于21岁的史铁生来说,是跌入了黑暗的地狱,生活将一个不容逃避的“生与死”的问题非常冷酷的摆在了他的面前,死亡向他展开了美丽的诱惑。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的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追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顾着老黑

古人经典语录

古人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语录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食不过绝,欲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4、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5、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6、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7、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 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9、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1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4、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6、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8、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1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0、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2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2、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2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6、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27、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2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0、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31、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32、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 3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4、中路因循我所长,由来才命两相妨。 3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6、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3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

《生命的价值》读后感_心得体会

《生命的价值》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生命的价值》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生命的价值》读后感 生命的价值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结果都是死亡,可过程是自己的,人生的体验不尽相同。生命是一种历程,奋斗了才会有收获。我不敢去诠释生命,我只想给大家说两个故事。一个着名的舞蹈演员,事业非常成功,正准备去参加一个国际的比赛。可就在前几天,她被确诊为骨癌。她面临着两条路:要么截肢,要么死亡。身为一名舞蹈演员,失去了双腿就像失去了生命。她进退两难。她不愿,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最终,她选择了辉煌,选择了那一瞬间的美丽。当她站在舞台上时,她步伐轻盈,丝毫看不出她是个有重病在身的人。当她走下舞台时,她再也没有起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生的努力,化身为舞台上的一次演出。她,用舞台上短短的十几分钟,将生命的价值定义为灿烂、辉煌。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蝴蝶吧,当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时,你可曾想到,蝴蝶的生命来之不易。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了蝴蝶翅膀,让它们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可上天又是残酷的,他让蝴蝶在拥有翅膀的同时,也让它们历尽了磨难。蝴蝶是由蛹化来的,当它们在蛹中挣扎时,它们把血液挤进翅膀。谁都帮不了它,只有它自己努力。不经过挣扎的蝴蝶是飞不起来的。蝴蝶的美是一种悲壮的美。它们,用一季的飞翔,将生命的价值解释成奋斗、精彩。在她们身上,生命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生命的价值在于用不懈的努力去争取辉煌,去用一生的付出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能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那么此生无憾也。人生总是会死的,没有不逝的生命,可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若鸿毛。他们生命的价值不同。结果一样,为什么不让自己活的精彩一些呢?如同飞蛾扑火、金蝉脱壳;如同火柴倾其所有去撑起一片光明。飞蛾、金蝉的价值在于飞翔、火柴的价值在于燃烧。干什么都要有代价,有时,代价是整个生命。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人生和生命是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但有本质的不同。 人生是生命在人间旅行的一个片断,人生是短暂的,而生命是久长的。人生是生命长河里展现的一个生命段落,而生命是从宇宙源头延伸到无限时空的连续剧。人生随时会结束,但生命不会随着人生的结束而结束,生命的人生结束了,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论文关键词]孝道生命意识追思爱敬延续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

经典古人名言名句大全

经典古人名言名句大全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5、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9、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4、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王符《潜夫论》 1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6、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0、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3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 ——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生命状态;觉醒与升华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困惑,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古诗十九首》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汉末产生的《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还是人生的无常之感,都体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诗中更加关注“人”这个本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是文人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一、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

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0480)自学考试大纲 龙静云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 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 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 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 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 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精心整理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二)(1)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温故互查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设问导读 第一环节生命的追问 阅读教材111-112页,思考以下问题: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交流讨论人为什么活着? 2、结合课本112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交流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第二环节发现我的生命 阅读教材113—114页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1、结合课本113页“探究与分享”说说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有什么影响? 2、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做过那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自我检测: 1、人,为什么活着?为了思念,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长,还是为了离开。5个台湾人,平均年龄81岁,一个重听,一个得了癌症,三个有心脏病,每一个都有退化性关节炎,他们扔掉了药片,拔下了针头,驾起了蒙尘多年的摩托车,六个月的准备,环岛l3天,l l39千米,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dream!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 ( ) ①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②要到处走走,去领略生命中潜藏的景观③要任性,不顾一切追求梦想④要让生命有意义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④ 2.“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了大爱。”91岁的高龄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的感人事迹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下列关于生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④要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就必须放弃个人的全部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也许你想成为一名政治家,那么你是否拥有果敢的意志?也许你想成为一名哲学家,那么你是否拥有深邃的思想?也许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么你是否拥有缜密的思维……无数个也许,无数个愿望,它启示我们每个人: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价值() A.需要师长的支持和帮助 B.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C.需要稳定的环境和条件 D.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黄昏意象与古代文人的生死意识及文化心态_孙宗胜

总第79期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3期Ser ies79Journal of inner Mo ng olia T eachers Colleg e fo r the Natio nalities Issue3. 1999 黄昏意象与古代文人的 生死意识及文化心态〔1〕 孙宗胜 (内蒙古民族师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关键词〕黄昏意象;文人;生死意识;心态;超越 〔摘 要〕:黄昏意象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死亡主题的典型模式之一。通过对黄昏意象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生死意识及文化心态的一个侧面。从总的态势看,它表现为一 种克服死亡畏惧并努力超越死亡的精神倾向。这与中国“以理节情”的精神传统及人与大自然的 亲密关系不无关联。具体到文化思想的缘起上,则与儒道等家的人生哲学息息相通。它同时也确 证了人类精神发展由蒙昧到自由、从简质到成熟的渐进过程。尤其在一切皆为“商品”的今天,更 启示着人类精神提升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I206.2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267(1999)03-0022-04 一 在人类初民的原始意识中,生死意识应该是最早也是最强烈的意识形式之一。没有人能够不死,没有人能够抗拒死,死亡的阴影无时无刻不笼罩着他们。在求生存的斗争中,生死意识又具体地与时间意识联系起来。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好像就在倏忽之间,人的生命便消逝了。这也许是原始初民最强烈、也最无奈的一种感觉。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我们会清晰地发现这一生死意识的原初形态及其发展进程。这就是在几千年的文学长河中反复出现的“死亡主题”。当然,这一主题并非象在思想史或哲学史上以观念的形态或逻辑方式存在,而是用一系列感性的意象加以表现,黄昏意象即其中之一。 在古诗中,黄昏意象多以“暮”、“夕”、“落日”、“夕阳”、“残阳”、“斜阳”、“日暮”、“岁暮”等词表现,例如: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古诗十九首) 日奄日奄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杂诗》)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 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陆机《拟迢迢牵牛星》) 功业未及见,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谌》)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陶潜《岁暮和张常侍》)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鲍照《赠傅都曹别》) 行吟至落日,坐望只愁予。(张九龄《杂诗》) ? 22 ? 〔1〕〔收稿日期〕 1999-03-20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生命的追问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要辩证看待。第一种观 点强调我们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 价值,不要浑浑噩噩,人云亦云,从这个角度来 说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认为人只是为自己活,只 顾自己而不管别人的需要,“人不为己天诛地 灭”,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第二种观点,看到了 人的生命是相互关联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 出自己的爱心,这样的生命是值得的,也是有价 值的,但是如果认为只有别人重要,自己只是为 别人而活,也是错误的。 下发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摘录片段材料 思考:文章给你什么启示?什么样的一生是 有意义、值得过的? 举例分析: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 的一生是值得的; 举例分析: 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 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 是值得的; 举例分析: 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阅读材料 举例分析 讲授新课二、发现我的生命 活动:

第二目 发现我的生命 每人下发一张纸,画一条自己的生命之河 在左端开始的地方标示自己的出生(可以画 一婴儿时期的头像) 在右端标示现在的自己(画一幅现在的自画 像) 回忆自己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 的事情?在河流的相应位置上点出时间点,画一 朵浪花出来,在浪花里简单说明当时发生的事 情,并用几个词表示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 思考: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 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PPT出示情境《参加志愿者活动》 讨论: 几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怎样不同的 意义? 总结:同样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不同的人 会有不同的目的,有人是借此回报社会;有人是 为自己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人是为了得 到奖章;有人是为了得到荣誉……他们也会各自 获得不同的意义,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 按照老师指示 进行绘制 小组分享交流 自己的生命故 事并交流感受 探索自己生命的 历程,感受过去 的人生经历给自 己带来的影响, 发现其中蕴藏的 意义。 引导学生体悟同 样参加一个活 动,不同的人会 获得不同的意 义,从而明确对 每个人来说,生 命的意义是具体 的,我们要自己 发现和创造自己 生命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