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练习 答案

第十一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练习 答案
第十一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练习 答案

第十一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当一列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由近向远传播的时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A)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

(B)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状态 (C)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相位 (D)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能量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bx at A y -=(a 、b 为正值常量),则( D ) (A )波的频率为a ;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a ; (C )波长为 π / b ; (D )波的周期为2π / a 。 解释:由22cos()cos(

)2/2/y A at bx A t x a b ππππ=-=-,可知周期2T a π

=

。波长为b

π2。 3、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如右图所示,则( D )

(A)其周期为8s (B)其波长为10m

(C)x =6m 的质点向右运动

(D)x =6m 的质点向下运动

4、如右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O 为坐标原点.已知P 点的振动方程为cos y A t ω=,则( C )

(A )O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y A t l u ω=-; (B )波的表达式为 {}cos [(/)(/)]y A t l u x u ω=--; (C )波的表达式为 {}cos [(/)(/)]y A t l u x u ω=+-; (D )C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3/)y A t l u ω=-。 二、填空题

1、有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的正方向传播,已知其周期为s 5.0,振幅为m 1,波长为m 2,且在0=t 时坐标原点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则该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

()πππ--=x t y 4cos 。

2、已知一简谐波在介质A 中的传播速度为u ,若该简谐波进入介质B 时,波长变为在介质A 中的波长的两倍,

则该简谐波在介质B 中的传播速度为2u 。 (解释:T

u λ

=

2

2

11u u λλ= u u u u 221122===

λ

λλλ) 3、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则

)

1= 10m x 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0.25cos(125 3.7)y t =- (SI);

1= 10m x 和2= 25m x 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5.55 rad ??=-。

4

该时刻质点A 为向x 轴正方向传播,B 、C 、D 运动方向为B 向上 ,C 向下 ,D

三、计算题

1、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的波动方程式为

0.05cos(104)y t x ππ=- (SI )

x ,y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

(l )求此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和波长;

(2)求绳子上各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3)求x =0.2m 处的质点在t =1s 时的相位,它是原点处质点在哪一时刻的相位? (4)分别画出t =1s ,1.25s ,1.50s 各时刻的波形。

解:(1)由波动方程式有A =0.05m ,ν=5Hz ,λ=0.5m ,且 2.5/u m s λν==,00?=

(2)0.5 1.57/m v A m s ωπ===,222549.3/m a A m s ωπ===

(3)x =0.2m 处质点在t =1s 时的相位为(0.2,1)(10140.2)9.2?πππ=?-?= 与t 时刻前坐标原点的相位相同,则(0,)(1040)9.2t t ?πππ=?-?= 得t =0.92s

(4)t =1s 时,0.05cos(104)0.05cos 4()y x x m πππ=-=

t =1.25s 时,0.05cos(12.54)0.05sin 4()y x x m πππ=-= t =1.50s 时,0.05cos(154)0.05cos4()y x x m πππ=-=-

分别画出图形如下图所示

)

2、设有一平面简谐波

0.02cos 2(

)0.010.3

t x y π=- (SI) x ,y 以m 计,t 以s 计。

(1)求振幅、波长、频率和波速。 (2)求x =0.1m 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位。

解:(1)由波动方程有A =0.02m ,λ=0.3m ,ν=100Hz ,00?=,且30/u m s λν== (2)0

0.1

00.122()0.010.33

x π

?π==-=-

3、已知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余弦波在t =1/3s 时的波形如右图所示,且周期T =2s 。 (1)写出O 点和P 点的振动表达式; (2)写出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3)求P 点离O 点的距离。

解:由波形曲线可得A =0.1m ,λ=0.4m ,且0.2/u m s T

λ

=

=,2/rad s T

π

ωπ=

= (1)设波动表达式为0cos[()]x y A t u

ω?=-+ 由图可知O 点的振动相位为23

π

,即1003

2()3

3

Ot t s t π

π?ω??==+=

+=

得O 点的初相03

π?=

所以O 点的振动表达式为0.1cos()()3

O y t m π

π=+

同样P 点的振动相位为013

[()]

3

0.2

3

2

P

Pt t s x x t u

==-+=

-

+

=-

ππ

π

π

?ω?,得0.1P x m =

所以P 点的振动表达式为0.1cos()()6

P y t m =-π

π

(2)波动表达式为0.1cos[(5)]()3

y t x m π

π=-+

(3)P 点离O 点的距离为0.1P x m =

练习二

一、选择题

1、当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下述各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D ) (A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B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都作周期性变化,但二者的相位不相同; (C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二者的数值不等; (D )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2、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具有偏振性

(C)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同相位

(D)任一时刻在空间中任一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在量值上无关

3、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负方向传播,其波长为λ,则位于λ=1x 的质点的振动与位于

2/2λ-=x 的质点的振动方程的相位差为( B )

(A)π3- (B)π3 (C)2/3π- (D)2/π

4、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其波速为u ,已知在1x 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0cos ?ω+=t A y ,则在2x 处的振动方程为( C )

(A)??????+???

??-+

=012cos ?ωu x x t A y (B)??????+??? ??++=012cos ?ωu x x t A y (C)??????+???

?

?--

=012cos ?ωu x x t A y (D)??

????+??? ??+-=012cos ?ωu x x t A y 二、填空题

1、已知两频率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为a

2、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磁导率为μ,则电磁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3、若电磁波的电场强度为E ,磁场强度为H ,则该电磁波的能流密度为 S E H =? 。

4、一平面简谐波,频率为31.010Hz ?,波速为31.010m/s ?,振幅为41.010m ?,在截面面积为424.010m -?的管内介质中传播,若介质的密度为238.010kg m -??,则该波的能量密度___521.5810W m -??;该波在60 s 内垂直通过截面的总能量为_33.7910 J ?____。

三、计算题

1、一平面简谐声波的频率为500Hz ,在空气中以速度u =340m/s 传播。到达人耳时,振幅A =10-4cm ,试求人耳接收到声波的平均能量密度和声强(空气的密度ρ=1.29kg/m 3)。

解:人耳接收到声波的平均能量密度为22631

6.3710/2

w A J m ρω-=

=? 人耳接收到声波的声强为3

2

2.1610/I wu W m -==?

2、一波源以35000W 的功率向空间均匀发射球面电磁波,在某处测得波的平均能量密度为

7.8×10-15J/m 3,求该处离波源的距离。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 。 解:设该处距波源r ,单位时间内通过整个球面的能量为2

4P SA S r π==

则43.4510r m =

==?

3、一列沿x 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已知t 1=0和t 2=0.25s 时的波形如右图所示。试求: (l )P 的振动表达式; (2)此波的波动表达式; (3)画出O 点的振动曲线。

解:由波形图可知A =0.2m ,1T s =,0.6m =λ,1T s =,1

1Hz T

ν==,

0.6/u m s λν== (1) 由P 点的振动状态知02

P π

?=-,故P 点的振动表达式为0.2cos(2)()2

P y t m π

π=-

(2)由O 点的振动状态知02

O π

?=

,故O 点的振动表达式为0.2cos(2)()2

O y t m π

π=+

所以波动表达式为100.2cos[2()]0.2cos(2)()0.6232

x y t t x m ππ

πππ=-+=-+ (3)O 点的振动曲线如下图所示

练习三

一、选择题

1、两列波要形成干涉,要满足相干条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干条件的是( D ) (A)频率相同 (B)振动方向相同 (C)相位差恒定 (D)振幅相同

2、在波长为λ 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B ) (A) λ /4 (B) λ /2 (C) 3λ /4 (D) λ

3、下列关于驻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波节的能量为零,波腹的能量最大 (B)波节的能量最大,波腹的能量为零 (C)两波节之间各点的相位相同 (D)两波腹之间各点的相位相同

4、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 ,声源的频率为S ν。若声源S 不动,而接收器R 相对于媒质以速度R v 沿着S 、R 连线向着声源S 运动,则位于S 、R 连线中点的质点P 的振动频率为( A )

(A )S ν; (B ) R S u v u ν+; (C )

S R u u v ν+; (D ) S R u

u v ν-。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有两波长相同相位差为π的相干波源

1S , 2S ,发出的简谐波在距离1S 为a ,距离2S 为b

(b>a )的P 点相遇,并发生相消干涉,则这两列简 谐波的波长为

2()(0,1,2)21

b a k k -=+。

2、当一列弹性波由波疏介质射向波密介质,在交界面反射时,反射波与入射波间有π的相位突变,这一现象被形象化地称为 半波损失 。

3、如图所示,两列相干波在P 点相遇。一列波在B 点引起的振动是 310310cos2y t -=?π;

另一列波在C 点引起的振动是3201310cos(2)2y t -=?π+π; 令0.45 m BP =,0.30 m CP =,两波的传播速度= 0.20 m/s u 。 若不考虑传播途中振幅的减小,则P 点的合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31

610cos(2)2

y t -=?-ππ(SI)。

解释:第一列波在P 点引起的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311

310cos(2)2

y t -=?-ππ

第二列波在P 点引起的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321

310cos(2)2

y t -=?-ππ

所以,P 点的合振动的振动方程

3121

610cos(2)2

y y y t -=+=?-ππ

4、一列火车以20 m /s 的速度行驶,若机车汽笛的频率为600 Hz ,一静止观测者在火车前和火车后所听到的声音频率分别为637.5 Hz 和_566.7 Hz (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 三、计算题

1、同一介质中的两个波源位于A 、B 两点,其振幅相等,频率都是100Hz ,相位差为π,若A 、B 两点相距为30m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400m/s ,试求AB 连线上因干涉而静止的各点的位置。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坐标轴,根据题意,设

A ?=,

B ?π

=,且

4u

m

λν

=

=,

2200/rad s ==ωπνπ

在A 、B 间任选一点C ,两波在C 点引起的振动分别为

cos[()]cos ()AC A x x

y A t A t u u ω?ω=-+=-

()

cos[()]cos[()]BC B x x L y A t A t u u

ω?ωπ'-=-+=++

两振动使C 点静止的相位差应为(21)C BC AC k ???π?=-=+ 即()2[()]()(2)(21)x L x t t x L k u u πωπωππλ

-+

+--=-+=+ 解得215,0,1,2,

,7x k k =+=±±±

即AB 连线间因干涉而静止的点距A 点为(1,3,5,…,29)m ,共有15个。

在A 、B 两点外侧连线上的其他任意点,比如D 点和E 点,A 、B 两相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并且在这些点处均为同相叠加,是干涉加强区域,所以在A 、B 两点外侧的连线上没有静止点。

2、两个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设其波动表达式为

10.06cos (0.020.8)2

y x t π

=- 20.06cos

(0.020.8)2

y x t π

=+

用SI 单位,求:

(1)合成波的表达式; (2)波节和波腹的位置。 解:(1)ω=0.4πrad/s ,U=40m/s,λ=200m ,将两波改写成如下形式

120.06cos(0.4)200y t x =-

ππ,220.06cos(0.4)200

y t x =+π

π 则合成波为122(2cos )cos 0.12cos0.01cos0.4y y y A x t x t =+==π

ωππλ

这是个驻波。

(2)波节有cos0.010x π=

0.01(21)

2

x k π

π=+

故波节位置为50(21),0,1,2,

x k m k =+=±

±

波腹有cos0.011x π=

0.01x k ππ=

故波腹位置为100,0,1,2,

x k m k ==±

±

3、(1)火车以90km/h 的速度行驶,其汽笛的频率为500Hz 。一个人站在铁轨旁,当火车从他身旁驶过时,他听到的汽笛声的频率变化是多大?设声速为340m/s 。

(2)若此人坐在汽车里,而汽车在铁轨旁的公路上以54km/h 的速率迎着火车行驶。试问此人听到汽笛声的频率为多大?

解:设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率为u ,波源(汽笛)的频率为S ν,波源(火车)运动的速

率为39010/25/3600S m s m s υ?=

=,观察者的运动速率为3

5410/15/3600

R m s m s υ?==。 当波源和观察者沿两者的连线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R

R S S

u u υννυ+=- (1)火车向着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

1340

(

)()50054034025

S S u Hz Hz u ννυ==?=-- 火车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

2340

(

)50046634025

Hz Hz ν=?=+

则频率变化为1274Hz ννν?=-= (2)车中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

34015

500563.534025

R S S u Hz Hz u υννυ++=

=?=--

第十一章 答案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十一章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货物运输保险承保的标的是( )。 A.运输工具 B.商品性货物 C.承运人 D.货主 2.国内水路、陆路运输货物保险基本险责任不包括( )。 A.地震 B.共同海损费用 C.盗窃 D.隧道、码头坍塌造成的损失 3.国内水路、陆路运输货物保险分为基本险和( )。 A.综合险 B.一切险 C.特别附加险 D.专门险 4.国内航空运输货物保险的保险责任不包括( )造成的损失。 A. 火灾、爆炸、雷击 B.飞机遭受碰撞、坠落、失踪 C.托运人的过失 D.装货、卸货时遭受雨淋 5.国内货物运输保险规定,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未及时提货,则保险责任的终止期限最多延长至以收货人接到到货通知单后的( )为限。 A. 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6.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承保方式是( )。 A.不定值保险 B.定额保险 C.定期保险 D.定值保险 7.国内货物运输保险规定,保险货物运抵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的收货人仓库起,若被保险人不在( )内向当地保险机构申请检验,保险人有权终止保险责任或拒绝赔偿损失。 A. 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8.国内货物运输保险中,若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则保险人采取的赔偿方式是( )。 A. 第一危险赔偿方式 B.限额赔偿方式 C. 估价赔偿方式 D.比例赔偿方式 9.国内货物运输保险中,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就赔偿金额达成协议后,应在( )内赔付。 A. 60天 B.30天 C.15天 D.10天 10.国内货物运输保险中,从( )起,如果超过2年不向保险人申请赔偿,视为自愿放弃权益。A. 保险事故发生之日 B.被保险人获悉遭受损失之日 C.保险事故发生之日 D.被保险人获悉遭受损失次日 11.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金额通常按( )确定。 A.货物成本价 B.货物发票价 C.货物发票价加运杂费 D.货物成本价加运杂费、保险费12.邮包运输保险的责任终止期限是在货物运抵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起算满( )为止。 A.15天 B.30天 C.60天 D.90天 13.邮包运输保险的险别有( )和邮包一切险。 A.邮包基本险 B.邮包附加险 C.邮包险 D.邮包综合险 14.我国航空运输货物保险规定,如果被保险货物没有抵达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仓库,则保险责任在( )后满30天为止。 A.飞机抵达目的地 B.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载地卸离飞机 C.被保险货物开始转运 D.被保险货物进行非正常运输的储存 15.我国陆上运输货物保险的承保对象是( )运输的货物。 A.汽车和拖拉机 B.汽车和摩托车 C.汽车和火车 D.火车和拖拉机 16.陆运险的保险责任与海上运输货物保险中( )的责任范围相似。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基本险 17.陆上运输货物保险的责任起讫采用( )条款的规定。 A. 仓至仓 B.门至门 C.装车至卸车 D.站至站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大学物理 马文蔚 第五版 下册 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第九章振动 9-1一个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幅为A,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为() 题9-1图 分析与解(b)图中旋转矢量的矢端在x轴上投影点的位移为-A/2,且投影点的运动方向指向Ox轴正向,即其速度的x分量大于零,故满足题意.因而正确答案为(b). 9-2已知某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a)所示,则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题9-2图 分析与解由振动曲线可知,初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A/2,且向x轴负方向运动.图(b)是其相应的旋转矢量图,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初相位为.振动曲线上给出质点从–A/2 处运动到+A处所需时间为 1 s,由对应旋转矢量图可知相应的相位差,则角频率,故选(D).本题也可根据振动曲线所给信息,逐一代入方程来找出正确答案. 9-3两个同周期简谐运动曲线如图(a)所示, x1 的相位比x2 的相位() (A)落后(B)超前(C)落后(D)超前 分析与解由振动曲线图作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b)即可得到答案为(b).

题9-3图 9-4当质点以频率ν作简谐运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B)(C)(D) 分析与解质点作简谐运动的动能表式为,可见其周期为简谐运动周期的一半,则频率为简谐运动频率ν的两倍.因而正确答案为(C). 9-5图(a)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运动的曲线,若这两个简谐运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位为() (A)(B)(C)(D) 分析与解由振动曲线可以知道,这是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它们的相位差是(即反相位).运动方程分别为和 .它们的振幅不同.对于这样两个简谐运动,可用旋转矢量法, 如图(b)很方便求得合运动方程为.因而正确答案为(D). 题9-5图 9-6 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周期,初相.试写出它的运动方程,并作出图、图和图.

最新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心理学第十一章练习题 1.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 B.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年龄为划分依据 2.四岁的丽丽知道明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明明的妹妹。这种现象体现了儿童思维具有下列哪种特点( )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 3.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 ) A.中年人B.老年人 C.年轻人D.少年儿童 4.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5.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 A.6~12岁 B.12~18岁 C.18~28岁 D.18~45岁 6.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开始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能偷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公正水平 9.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D.实验法 10.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A.自我中心B.不守恒 C.守恒D.不可逆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失业率是指() 选择一项: A.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选择一项: A.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B. 以上均不是 C.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 选择一项: A. 控制货币供应量 B. 降低工资 C. 减税 D. 解除托拉斯组织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选择一项: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选择一项: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C. 以上均不是 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选择一项: A. 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B.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C. 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高数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一章第一节曲线积分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曲线形构件L的线密度为),(y x ρ,则L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 2、 ?L ds =_______________; 3、对________的曲线积分与曲线的方向无关; 4、 ? L ds y x f ),(=?'+'β α φ?φ?dt t t t t f )()()](),([22中要求α ________β. 5、计算下列求弧长的曲线积分: 1、 ?+L y x ds e 2 2,其中L为圆周222a y x =+,直线y=x及x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扇形的整个边界; 2、?Γ yzds x 2 ,其中L为折线ABCD,这里A,B,C,D依次为点(0,0,0),(0,0,2),(1,0,2),(1,3,2); 3、?+L ds y x )(2 2 ,其中L为曲线? ??-=+=)cos (sin ) sin (cos t t t a y t t t a x π20≤≤t ; 4、计算?L ds y ,其中L为双纽线 )0()()(2 22222>-=+a y x a y x . 三、设螺旋形弹簧一圈的方程为 t a x cos =,t a y sin =,kt z =,其中π20≤≤t ,它的线密度222),,(z y x z y x ++=ρ,求: 1、它关于Z 轴的转动惯量Z I ; 2、它的重心 . 答案一、1、?L ds y x ),(ρ; 2、L 的弧长; 3、弧长; 4、<. 二、1、2)4 2(-+ a e a π ;2、9;3、)21(2232ππ+a ; 4、)22(22-a . 三、)43(3 22 22222k a k a a I z ππ++=;222 2436k a ak x π+=; 2222436k a ak y ππ+-=; 2 2222243) 2(3k a k a k z πππ++= .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习题 一、填空题: 1、 对______________的曲线积分与曲线的方向有关; 2、设0),(),(≠+?dy y x Q dx y x P L ,则 =++??-L L dy y x Q dx y x P dy y x Q dx y x P ),(),(),(),(____________; 3、在公式=+?dy y x Q dx y x P L ),(),(?'+'β α φφ??φ?dt t t t Q t t t P )}()](),([)()](),([{中,下限a 对应于L 的____点,上限β对应 于L 的____点; 4、两类曲线积分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下列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1、? L xydx ,其中L 为圆周)0()(222>=+-a a y a x 及X 轴所围成的在第一象限内的区域的整个边界(按逆时针方向绕行); 2、?+--+L y x dy y x dx y x 22)()(,其中L 为圆周2 22a y x =+(按逆时针方向饶行); 3、?Γ +-ydz dy dx ,其中为有向闭折线ABCD ,这里的C B A ,,依次为点(1,0,0),(0,1,0),(0,0,1); 4、 ?++ABCDA y x dy dx ,其中ABCDA 是以)0,1(A ,)1,0(B ,)0,1(-C ,)1,0(-D 为顶点的正方形正向边界线 . 三、设z 轴与重力的方向一致,求质量为m 的质点从位置),,(111z y x 沿直线移到),,(222z y x 时重力所作的功. 四、把对坐标的曲线积分?+L dy y x Q dx y x P ),(),(化成对弧长的积分, 其中L 为:1、在xoy 面内沿直线从点(0,0)到点(1,1);2、 沿抛物线2 x y =从点(0,0)到点(1,1);3、沿上半圆周x y x 222 =+从点(0,0)到点(1,1). 答案 一、1、坐标; 2、-1; 3、起,点; 4、 dz R Qdy Pdx ?Γ ++ds R Q P )cos cos cos (γβα?Γ ++=. 二、1、;2 3a π - 2、π2-; 3、 2 1 ; 4、0.三、{})(,,0,012z z mg W mg F -==.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促销工作的核心是。 A.出售商品B.沟通信息 C.建立良好关系D.寻找顾客 2.促销的目的是引发刺激消费者产生。 A.购买行为B.购买兴趣 C.购买决定D.购买倾向 3.下列各因素中,不属于人员推销基本要素的是。 A.推销员B.推销品 C.推销条件D.推销对象 4.对于单位价值高、性能复杂、需要做示范的产品,通常采用策略。 A.广告B.公共关系 C.推式D.拉式 5.公共关系是一项的促销方式。 A.一次性B.偶然 C.短期D.长期 6.营业推广是一种的促销方式。 A.常规性B.辅助性 C.经常性D.连续性 7.人员推销的缺点主要表现为。 A.成本低,顾客量大B.成本高,顾客量大 C.成本低,顾客有限D.成本高,顾客有限8.企业广告又称。 A.商品广告B.商誉广告 C.广告主广告D.媒介广告 9.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消费品的促销目标主要是宣传介绍产品,刺激购买欲望的产生,因而主要应采用促销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 C.价格折扣D.营业推广 10.收集推销人员的资料是考评推销人员的。 A.核心工作B.中心工作 C.最重要工作D.基础性工作 11.人员推销活动的主体是。 A.推销市场B.推销品 C.推销人员D.推销条件 12.公关活动的主体是。 A.一定的组织B.顾客

C.政府官员D.推销员 13.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使企业。 A.出售商品B.盈利 C.广结良缘D.占领市场 14.一般日常生活用品,适合于选择媒介做广告。 A.人员B.专业杂志 C.电视D.公共关系 15.公共关系。 A.是一种短期促销战略B.直接推销产品 C.树立企业形象D.需要大量的费用 16.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公共关系调查B.公共关系计划 C.公共关系实施D.公共关系策略选择 17.在广告本身效果的测定中,价值序列法是一种。 A.事前测定法B.事中测定法 C.事后测定法D.事外测定法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6.B 7.D 8.B 9.A 10.D 11.C 12.A 13.C 14.C 15.C 16.A 17.A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1.促销的具体方式包括。 A.市场细分B.人员推销 C.广告D.公共关系 E.营业推广 2.促销策略从总的指导思想上可分为。 A.组合策略B.单一策略 C.推式策略D.拉式策略 E.综合策略 3.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制定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 A.消费者状况B.促销目标 C.产品因素D.市场条件 E.促销预算 4.在人员推销活动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为。 A.需求B.购买力 C.推销人员D.推销对象 E.推销品 5.推销人员一般应具备如下素质。 A.态度热忱,勇于进取B.求知欲强,知识广博 C.文明礼貌,善于表达D.富于应变,技巧娴熟

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解答:在某些情况下,指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解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 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解答: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 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 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4.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 解答:第一,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财产权并不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的、可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不一定为最优。 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 5.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解答: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 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 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6.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解答:当某种物品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即是所谓的“公共资源”时,每个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都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这种物品,使它很快地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情况被西方学者称为公地的悲剧。 7.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解答:委托人(如雇主、股东等)委托代理人(如雇员、经理等)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务,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但是,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

思考题-答案-思考题第十一章6S管理

第十一章6S管理 思考题: **的内容是什么? **的作用是什么? **实施的场所有哪些? 4、推动6S的工具有哪些? 5、6S实施步骤是什么? 6.什么是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思考题答案: **的内容是什么? 答: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安全(SECURI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用以下的简短语句来描述6S,也能方便记忆: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素养:养成习惯,以人为本; 安全:安全操作,生命第一。 **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提升公司形象。②营造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归属感。③增加工作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④保障工作质量。⑤改善情绪。⑥保证生产安全。 **实施的场所有哪些? 6S实施的场所包括企业里每一个工作场所,主要有:厂区、办公室、生产车间、仓库、工具库,还有其他地方(包括:宿舍、餐厅、停车场等)。 4、推动6S的工具有哪些? 将信息转化成图表、照片、标志,再加上文字说明,使员工能容易明白所传达内容。包括:看板管理、定点照相、红单作战、颜色管理。 5、6S实施步骤是什么? 6S的推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成立组织。 (2)制定6S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 (3)宣传和培训工作。 (4)推行。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oC时 。问在320 o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的分解分数为11.2% 2.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 答:还剩余A 1.56%。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反应掉50%需时19.4 min。

4. 25 o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 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1.0023 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 使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问蔗糖转化95%需时若干? 解:数据标为 利用Powell-plot method判断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拟合公式 蔗糖转化95%需时 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 为一级反应。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KI只与A反应。数据如下: 计算速率常数,以表示之。。 解:反应方程如下

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 作图 。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87.5%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 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 对于二级反应, 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 为一级反应。287 o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21.332 kPa,1000 s后总压为22.732 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 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

第十一章 沟通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十一章沟通 思考题参考答案 1.阐述政治沟通三种主要含义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1)政治传播,一种政治信息、思想和态度的劝服性语言传播活动,主要关注社会系统的政治传播,普通公众被视为政治传播活动的受众。 (2)政治沟通,指的是政治系统进行输入—输出的工具,主要关注政治系统的信息传递与处理机制,不涉及社会系统内部的政治沟通或传播。 (3)政治交往,政府与公众基于公共性和相互理解的对话协商,强调公众参与、公共精神,关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沟通程序。 政治传播以传播效果为评判标准,政治沟通以信息对称为评判标准,它们构成政治交往活动的基础。政治交往不仅要求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以及信息的对称和真实,更包括了对政治合法性的价值诉求以及基于政治正当性的规范程序。 2.结合现实,阐述非正式沟通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1)正式沟通,是指在政治生活中,通过正式的组织、合法的程序和公开的通道进行的政治沟通。 (2)非正式沟通则常常以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网络为基础,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合法程序。 (3)非正式沟通传播速度快,正式沟通则相对较慢;非正式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正式沟通在传播速度上的不足,且沟通成本常常比正式沟通要低。 (4)非正式沟通往往会导致信息失真和歪曲,并且政治沟通者不需负相关法律责任,因此容易成为舆论操纵的工具,误导信息接受者进而导致决策错误。 3.在政治沟通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 (1)信息发送与接受方编码与解码方式的差异。 (2)信息传输通道的过长、过窄。 (3)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噪音干扰。 (4)信息处理分析的“时延”掌握不当。 (5)信息处理者的主观意图与偏好。 4.如何看待新兴的网络政治沟通? (1)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为政治沟通提供了新的技术与平台。

第十一章 股利政策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股利政策练习题参考答案 1、天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20万股,该公司2006年的税后利润为3600万元,共发放现金股利1200万元,该公司2007年实现税后利润为4000万元,预计该公司在2008年有良好的投资机会,需要追加投资5000万元。该公司的资本结构为:资产权益率60%,目前的资金结构为企业最佳资金结构。 要求: (1)如果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则2007年将发放的现金股利是多少?如果追加投资需要10000万元,则2007年将发放的现金股利为多少? 解:该公司06年股利支付率=1200/3600=33.33%,保留盈余比率=1-33.33%=66.67%当追加筹资额为5000万元时: 08年追加筹资时需要的权益性资金=5000×60%=3000万元, 可发放现金股利=4000—3000=1000万元 当追加筹资额为10000万元时: 08年追加筹资时需要的权益性资金=10000×60%=6000万元,07年所有净利润必须全部留在企业,另外还须外部权益性筹资2000万元。故07年不能发放现金股利。 (2)如果该公司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为每股1元,额外股利以2006年税后利润为基数,按照税后净利润每增长1元,股利增长0.5元的原则发放,则该公司2007年应发放的股利为多少? 07年应发放的现金股利=120万×1元+(4000-3600)×0.5=320万元 2、A公司原股东权益结构如下表所示: 已知当时的市价为20元/股,本年盈余为450000元(假设已包含在未分配利润1600000中),请分别考虑发放6%的股票股利和按1: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两种情况来计算:(1)发放股票股利及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各项目有何变化? 解:第一、发放股票股利后,普通股股数增加到:200000×(1+6%)=212000股 “股本”项目增加到:500000×(1+6%)=530000元 本年度盈余用于发放股票股利的数额:12000股×20元=240000元 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减少到:1600000-240000=1360000元 资本公积金项目可以按上述数字倒挤:2250000-530000-1360000=360000元 第二、进行股票分割后,普通股股数增加到200000×2=400000股,“股本”、“资本公积” “未分配利润”各项目均没有变化。 (2)发放股票股利及股票分割后公司每股市价、每股利润各为多少?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课后题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反应掉50%需时19.4 min。 6.偶氮甲烷分解反应 为一级反应。287 o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21.332 kPa,1000 s后总压为22.732 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 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

8. 某一级反应,初始速率为,1 h 后速率为 。求 和初始浓度 。 解: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 11.某二级反应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皆为,经10 min 后反应掉25 %,求 。 解:由于A 和B 的计量系数和初始浓度相同,因此在反应过程中, 令,由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的 18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22g HBr g Br g H →+符合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即在某温度下,当31.02 2 -?==dm mol c c Br H 及322 2 -?==dm mol c c Br H 时,反应速率 为v ,其他不同浓度时的速率如下表所示。

求反应的分级数。 解:从题目所给数据中可以看出,此题应该结合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来考虑。按图所给的式子 [] [] [][]3 2 1 22n n n HBr Br H k dt HBr d = 得知,在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是取决于[]1 2n H ,[]2 2n Br 及[]3 n HBr 的,如这三者中任 何一个浓度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反应速率,而影响的倍数则取决于n 。利用表中速率数据便能求出321,n n n 及。 [] v dm mol dm mol dm mol k dt HBr d n n n =???=---3 2 1) 2() 1.0()1.0(3 3 3 (1) [] v dm mol dm mol dm mol k dt HBr d n n n 8) 2()4.0()1.0(3 213 3 3 =???=--- (2) [] v dm mol dm mol dm mol k dt HBr d n n n 16) 2()4.0()2.0(3 213 3 3 =???=--- (3) [] v dm mol dm mol dm mol k dt HBr d n n n 88.1) 3()2.0()1.0(3 213 3 3 =???=--- (4) 将(1)除以(2)得 8 14.01.02 33 = ??? ? ? ???--n dm mol dm mol 得到 5.12=n 同理可得11=n ,13-=n

第十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投资报酬率时,其经营资产计价是采用()。 A、原始价值 B、账面价值 C、委估价值 D、市场价值 2、责任会计的主体是()。 A、管理部门 B、责任中心 C、销售部门 D、生产中心 3、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其投资额的比率是()。 A、内部收益率 B、剩余收益 C、部门贡献边际 D、投资报酬率 4、责任会计中确定责任成本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可避免性 B、因果性 C、可控性 D、变动性 5、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的()。 A、固定成本 B、产品成本 C、可控成本之和 D、不可控成本之和 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A、成本 B、收入 C、利润 D、投资效果 7、以获得最大净利为目标的组织单位是()。

A、责任中心 B、成本中心 C、利润中心 D、投资中心 8、对于成本中心来说,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A、标准成本 B、可控制成本 C、直接成本 D、可变成本 9、为了使部门经理在决策时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应该采用的评价指标为()。 A、投资报酬率 B、剩余收益 C、现金回收率 D、销售利润率 10、在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基础的条件下,如果产品的转移涉及到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时,下列方法中能够采用的只能是()。 A、标准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实际成本法 D、标准成本加成法 1、A 2、B 3、D 4、C 5、C 6、D 7、C 8、B 9、B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立责任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反馈原则 B、可控性原则 C、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D、统一性原则 E、激励原则 2、责任中心按其所负责任和控制范围不同,分为()。 A、成本中心 B、费用中心 C、投资中心 D、收入中心 E、利润中心 3、责任中心考核的指标包括()。 A、可控成本 B、产品成本 C、利润 D、投资报酬率

11第十一章课后答案翻译

11第十一章课后答案翻译

第十一章课后答案翻译 1. a. 橘子种植者的交易$0.75/ 磅 $1.00/ 磅 $1.25/ 磅 出售橘子汁的收益$187,5 00 $250,0 00 $312,5 00 期货合约的现金流转$62,50 0栽培 者的 收入 $0 $62,50 0栽培 者的 支出 总收入$250,0 00 $250,0 00 $250,0 00 b.你将各有1/3的可能支付$187,500 (小于期望), $250,000 (与期望相同) 或$312,500 (超过期望).

c.没有可变性. 收入总是等于$250,000. 2. a.取暖油批发商面临的风险是:由于他购买价$1.00/加仑,所以当取暖油价格跌至$0.90/加仑时,他将亏损;取暖油大户则将会面临油价上升的风险. b. 取暖油用户的交易$.90/ 加仑 $1.10/ 加仑 购油成本$900,0 00 $1,100 ,000 期货合同的现金流转$100,0 00 油 用户 支出 $100,0 00油 用户 收入 总费用$1,000 ,000 $1,000 ,000

取暖油用户的交易$.90/ 加仑 $1.10/ 加仑 售油收益$900,0 00 $1,100 ,000 期货合同的现今流转$100,0 00 油 批发 商收 入 $100,0 00 油 批发 商支 出 总费用$1,000 ,000 $1,000 ,000 c. 尽管看起来在每种情况中一方获益于另一 方的支出上,但事实上双方都获益,因为双方能够将价格锁定在$1.00/每加仑上而避开所有风险 3. a.

第十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古华琼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最早出现于(D) A.20XX年 B.20XX年 C.20XX年 D.20XX年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是(C)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B)。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9.( D)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1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 C) A.广覆盖 B. 可持续 C. 高水平 D. 保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 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 C.是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D.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 A.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 B.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

混凝土结构第十一章思考题参考标准答案

第十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11.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的主梁按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 1)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 ( 2)支座为铰支座--但应注意:支承在混凝土柱上的主梁,若梁柱线刚度比<3,将按框架梁计算。板、次梁均按铰接处理。由此引起的误差在计算荷载和内力时调整。 (3)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 (4)在传力时,可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反力。 (5)大于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大10%时,可按五跨的等跨连 续梁、板计算。 11.2 计算板传给次梁的荷载时,可按次梁的负荷范围确定,隐含着什么假定?答:假定板、次梁非连续,并且仅短向传力。 11.3为什么连续梁内力按弹性计算方法与按塑性计算方法时,梁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 答:两者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以中间跨为例,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梁内力时其计算跨度是取塑性铰截面之间的距离,即取净跨度;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 算连续梁内力时,则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作为计算跨度,即取。 11.4 试比较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和理想塑性铰的区别。答:1)理想铰是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则能承受弯矩(基本为不变的弯矩); 2)理想铰集中于一点,而塑性铰有一定长度; 3)理想铰在两个方向都能无限转动,而塑性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作一定限度的转动,是有限转动的单向铰。 11.5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是否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比按弹性方法设计节省钢筋? 答:不是的 11.6试比较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 答:适筋梁的正截面应力状态经历了三个阶段: 弹性阶段--砼应力为弹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带裂缝工作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破坏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塑性。 上述钢筋砼由弹性应力转为弹塑性应力分布,称为应力重分布现象。由结构力学知,静定结构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得,故同截面本身刚度无关,故应力重分布不会引起内力重分布,而对超静定结构,则应力重分布现象可能会导: ①截面开裂使刚度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②截面发生转动使结构计算简图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11.7下列各图形中,哪些属于单向板,哪些属于双向板?图中虚线为简支边,

11第十一章课后答案翻译

第十一章课后答案翻译 1. a. b. 你将各有1/3的可能支付$187,500 (小于期望), $250,000 (与期望相同) 或$312,500 (超过 期望). c. 没有可变性. 收入总是等于 $250,000. 2. a. 取暖油批发商面临的风险是:由于他购买价$1.00/加仑,所以当取暖油价格跌至$0.90/加仑 时,他将亏损;取暖油大户则将会面临油价上升的风险. b.

c. 尽管看起来在每种情况中一方获益于另一方的支出上,但事实上双方都获益,因为双方能 够将价格锁定在$1.00/每加仑上而避开所有风险 3. a. b.费用固定在$52,500. c.不管交割日咖啡的价格如何,只要财务主管希望把价格锁定在$1.50每磅,. 他都进行了正 确的交易.尽管他放弃了一切支付更低价格的机会,但他确保不会支付高于$1.50每磅,当不能预计未来价格而又要避免不确定带来的风险时,保值交易是唯一的有用的 4. a. b.这不是一个降低风险的交易.因为你没有避免反而暴露了. c.石油期货会得到与b同样的答案. 利率期货依赖具体情况. 目前你的投资组合中存在利 率风险吗?或者说你处于暴露于风险中的位置吗? 5. a.因为这对于你是暴露于风险中,因此是投机的. b.$5,000 (期限终止, 无价值的) 或-100 .55-.50 =$ .05/磅 .05* 200,000 磅= $10,000 c. 净收益: $10,000 - $5,000 = $5,000 6. a.你可以登这么一个广告:你愿意为了一架有着特殊性能的小面包车付$10,000 ,但是你不会需要那些得花6个月以上才能交货的。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测试题(附答案)漂市一中钱少锋 一、选择题 1、(2012?内江)如图所示,以下实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力是() A. B. C. D. 2、(2011?乌兰察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5位空降兵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施降伞,打通了重灾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空降兵在4999m高空跳离飞机后先加速下降,最后比较小速度平稳着陆,关于降伞过程中空降兵动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滑梯不完全光滑),如图所示,对于其机械能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4、(2010?烟台)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端上升到最高端,时而从最高端飞驰而下(如图).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 Ba点动能最大,b点势能最大,c点机械能最大 C.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变大 5、(2013?长沙)我们居住的城市高楼林立,如不小心发生高空坠物事件,则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更不可有意为之.日前,某小区的陈先生在早上下楼取车时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被穿了一个孔,上面还插着一个可乐瓶,肇事的可乐瓶里大约还有五分之一的可

乐.对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 B.可乐瓶对挡风玻璃没做功 C.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D.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6、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 A.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在a、d两点动能一定相等 C.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7、(2013?临沂)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 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8、如图所示,苹果树上结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苹果,哪一个苹果的重力势能最大()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10、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2、.(2008?深圳)如图,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到重力的作用B.水的密度减小C.水的动能减小 D.水的重力势能增大 (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8题)二、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