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建议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建议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建议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建议

在潍坊市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7 年9 月4 日安丘)

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复习质量关乎高考的成败。学生经过了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不少的缺憾和问题,能否通过一轮复习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学生能否升入大学。要通过一轮复习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既取决于教师的科学指导,也取决于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有效的学习手段。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的有效学习,师生的共同合作,这是保证高考取胜的关键。下面从备课、课堂教学、检查测试等方面,谈谈对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备课这一阶段,主要指教师的课前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1、明确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

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2、整合教材内容,科学安排复习程序、计划和进度参照市一轮资料执行,

计划和进度与市进度统一。

3、研究课标和考纲,准确定位每一复习内容的重点和方法

3.1 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标和考纲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包括三维目标要求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范围、试题难度、思想方法、能力培养等;分析该部分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和考法,对该部分的例习题和练习题的选取,要有一个准确的

把握和定位。比如立体几何,在六道解答题中的位次基本是稳定的,这个位次决定了试题的难度只能是中档题目,对绝大多数学生是送分题(潍坊市一模和二模考试,对六道解答题的顺序和位次的把握,与高考试题几乎是一致的)。

———考什么?怎么考?难度如何?

3.2 善于学习和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料库,对指导我们的一轮复习意义重大。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研究高考试题特点,包括命题的角度、命题的立意、命题的载体、试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表述方法、试题的解题思路、评分标准(让学生体会命题人对步骤的要求、了解得分点的确定)等,以指导我们如何精选例习题和练习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跳出题海,这无疑是一条捷径。

最近几年,《中教参》在高考后都要刊登研究当年高考试题的文章,比如,今年的第8 期刊登07 试题的新亮点和新启示,第9、10 、11 期将刊登省市试题的新解法和解题感悟。这些文章从高考试题的背景、命题角度、解题途径、思路分析、试题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和测试选题。链接1 分析案例1.doc 案例:如2006 年第10 期刊登的“百题解答思路分析”中的一例:

试题( 06 湖南卷,理科第 14 题)

是 . (注: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数字即可)

试题特点: 本题结合偶函数的概念考查三角函数性质, 是一道结论不唯一的开放性命题, 作 为填空题求解策略多样灵活,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路分析:

故答案可以是 (1, 1) 等.

偶函数,直观可得 a b 0,故答案可以是 (1, 方法小结 :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在求解中涉及偶函数性质、 三角公式、 诱导公式等。思路 1 是一般方法,作为填空题思路 2 是好方法,思路 3 需要特殊角的概念 与较强直觉思维,思路 4 有“凑”的成分,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若 f (x)

a sin(x 4)

b sin(x 4)(ab 0)是偶函数 ,则有序实数 对 (a,b)可 以

1. 般化,由 f ( x) f (x) 化简得 a 2 sin x b 2sin x 0 ,对任意 x R 恒成立,

故 a b 0 ,则答案可以是 (1, 1) 等,一般化可以是

(a, a)(a 0). 2 .特例法,由 f ( ) f ( ) 得 b a ,故答案可以是 (1, 1) 等 .

3.看到角 x 4与 4 x 互余,

则 f(x) asin(x ) bsin(x ) asin(x ) b cos(x

) ,可以化为一个角的 一个三角函数,则 f(x) Acosx 或 f(x) Acosx 的形式,故直观得 a b ,

4. f(x) a sin( x

) bsin( x 4 2 4) 22 (a b)sin x 2(a b)cos x ,要使其成为

1)等.

二是加强题源分析,透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命题从哪里产生,复习就应当指向哪里。命题主要有五个来源:一是教材,二是其它省份试题,三是课改的新理念、新内容,四是初高等数学衔接内容,五是近几年的竞赛题(1)教材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八九成的试题能在教材上找到影子,是在教材题目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

如今年山东卷理科第18 题。链接2 分析案例2.doc

B 版数学 3

P116 例 1 掷红、蓝两颗骰子. 事件A={红骰子点数大于3},事件B={蓝骰子点数大于3}. 求事件A∪ B={至少有一颗骰子点数大于3}发生的概率.

P125 习题3-1 (B)

2.在区间1,1 任取两数a, b,求二次方程x2 ax b2 0 的两根:(1)都是实数的概率;(2 )都是正数的概率.

山东卷理科第18 题:

设b和c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用随机变量表示方程x2 bx c 0 实根的

个数(重根按一个计).

2

(I)求方程x2 bx c 0 有实根的概率;

(II)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III)求在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 6 的条件下,方程方程x2 bx c 0 有实根的概率.

(2)全国卷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命题中起引领作用,07 年高考命题改革力度大的省份的命题,会影响08 年山东的命题,多年来,上海题以它新颖的命题立意和角度,倍受各省份学习和借鉴。

(3)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理念、新内容,成为高考的创生地带,肯定影响命题者的命题思路。

(4)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命题提供背景,这既是高考考查潜能的需要,也是命题者学术背景使然。尤其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衔接内容,常常是创新的载体。

(5)前几年的竞赛试题,特别是竞赛试题中的思路和解法,成为命题者可能的借鉴因素。

因此,高考复习应在考纲的统领下,在以上五个方面去开发课程资源。

即将到来的试题会在哪里创新?如果从命题者的思路分析,就可能找到答案。显然,高考支持新课改,新课改倡导创新教育,要创新,就得有所突破,就要不断扩充原有的边界,以函数为例:单一的表达式不够,就得有分段函数;解析式不够,就得有图象和表;具体的函数不够,就得有抽象的;连续的不够,就得有间断的或离散的。研究的性质,除了单调性、最值、奇偶性外,还可涉及凹凸性、变化速度和增长差异。研究方法,除了运用不等式和导数等知识进行运算求解和演绎证明外,还允许空间想象、直觉猜想等。在这样的扩充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某种规律。

4.夯实基础,更新“双基”,设计科学实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夯实基础,狠抓落实,这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复习策略,也是高考取胜的保证。无论是学案的设计、例习题的选取、检测题的命题,都要立足基础,

以中低档题为主,在通性通法的复习与落实上下功夫,集体备课中要明确每一部分的“双基”内容,确定落实“双基”的措施。

新课程引起了传统中“双基”的变化,这一点必须清醒地看到。新的“双基”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和“图”有关的内容.如:三视图、统计图、程序框图、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变换、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二是与“函数” 有关的内容,如函数的性质及围绕研究函数性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导数、三个二次、数列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三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如统计与概率、线性规划等相关的应用问题.

———以上是教师的复习前准备,要通过集体备课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二、课堂教学

1.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07 年山东试题相对平稳、改革力度适中,这与今年的大背景相适应。但是,今年高考改革力度较大的省份的命题,似乎也指出了今后山东高考命题的走向,改革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改革,只能走向死胡同。

作为一线教师,对课改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经过今年的高考以后。新课改改变的主要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只是个载

体,高考支持课改已成为共识。因此,改革过去的复习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适时点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自觉总结解题规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坚决反对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不讲够不放心的做法,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敢于和善于将时间还给学生。

2.以解题教学为中心,将能力训练贯穿复习始终

2.1 把好选题关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要落实到解题上。要解题,选题是关键。一轮复习的选题,包括例习题及各种测试题,题目的选取要精心,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透彻研究高考试题和考纲要求的基础上来选题。

一是通过研究高考试题,了解什么样的题目是好题目。

题目好不在难度和新颖程度,在于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于方法的典型意义,在于与高考冲得准等。

二是选题的几个原则:

典型性原则:要求所选例题应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题目,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又最基本的要求。

综合性原则:所选的例题能包括多个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也是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应注意:强调综合不是意味着提高题目难度。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选编例题时应注意题目解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解题方法的训练中,进一步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强化技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针对性原则:要求选择例题要注意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或选择例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规律性原则:通过所选的例题,能找到解这一类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发现并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