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报告院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XX)是农业部直属的科技事业单位,属国家级农业工程科研、技术推广和工程咨询机构。

简介

农业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工业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建设手段和工程管理方法将农业生物技术、农艺措施、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通过综合、集成、组装和创新,制定系统优化的规划方案,建设为农产品生产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农业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基础设施,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形成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服务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产品的有效增值,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

全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1名,占在编职工总数的88%,注册咨询工程师30名。

建院30年来,该院在农业工程领域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技术水平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完成各类农业工程重要项目达30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和部委重点项目580余项。先后有152项科研和设计成果获奖,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获省部级成果奖57项。

作为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该院的业务工作一直紧紧围绕农业部

中心工作开展,在全院上下强化政府服务观念,坚持政府服务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政府部门之所想,急政府部门之所急,以农业部关注的难点、热点等事项进行深入研究,积极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发挥“思想库”和“专家库”的作用。

工作内容

一、规划和投资咨询

围绕农业发展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承担农业部开展的区域农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建设规划等工作,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承担农业部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咨询服务,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评审工作、项目设计方案、初步设计的编制和评审工作,为农业建设项目投资提供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与考证。

二、农业政策研究

协助农业部发展计划司,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类社会、经济问题,通过科学分析、调查研究,开展新农村发展政策和产业促进研究,为有关部门提供农业宏观发展决策依据和参考。

三、农业工程技术服务

以该院的农业工程专业技术优势为基础,以“综合、集成、创新、一体化、全过程”服务模式为载体,协助农业部各行业主管司局,积极推进农业工程技术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提升。

农村能源环保工程:开展农村能源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宏观政策研

究;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农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推广;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技术的研究推广。

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开展农产加工行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标准、规程、规X的编制;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农业产业化技术及装备的组装、集成与推广。

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园艺和畜牧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X的研究、制定;设施园艺、环境控制技术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研究、推广;畜牧工程技术、设施的研究、推广。

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农业资源遥感监测:开展全国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灾害及产量等农情信息的遥感调查、监测及分析评价;为政府部门提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信息的建设:通过《中国新农村建设信息网》、《中国国家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等的建设,架起农政府与农村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农业工程技术与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农业工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五、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简称“加工所”)是一所从事农产品加工装备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工程咨询的专业机构。加工所成立于1979年,前身叫种子加工工程室。目前,该所共有专业技术人

员29人,其中,研究员3人、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4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69%。该所拥有博士5名、硕士12名,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8%。全所人员结构合理,研究X围涉及农产品产地加工、产后精深加工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咨询和政策研究等领域。该所下设所办公室、种子加工室、果蔬加工室、粮油加工室、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室、农产品加工技术咨询室、宏观政策研究室、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室等多个业务部门和1个所办企业-西达农业工程科技发展中心(双桥中试基地)。同时,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发分中心、农业部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国家农产品加工信息网(农产品加工业网刊)也挂靠在加工所。

研究领域与业绩

加工所历任所领导坚持以“开门办所、质量立所、人才强所”为发展战略,以“业务开拓能力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及管理制度建设、文明和谐单位建设”为抓手,逐步推进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政府服务、科技创新、工程集成“三大平台”建设。多年来,加工所在种子加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棉、菜籽饼脱毒制取高性价比饲料、生物有机肥料、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预警体系、农产品加工宏观政策研究、农产品加工技术咨询(农业产业化专项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在技术研究、装备开发、技术推广、行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

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48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等项目2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农业部丰收计划奖等10多项,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科研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与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NHC3系列农作物(种子)斜床式换向通风烘干加工生产线”和“鸡粪快速烘干成套设备和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更好地服务于“三农”,近年来,加工所在农业部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改善科研条件和办公条件,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和中试转化的水平和能力。建设在双桥中试基地的国家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分中心包括农产品加工工艺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微生物实验室、农产品加工装备中试实验室,可以开展农产品有关成分及理化指标检验、各类农产品干燥、机械脱水、反应提取过程的中试实验以及农产品加工装备的试制。农业部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包括种子基础实验室、种子干燥实验室、种子加工实验室、检测与控制实验室、种子加工演示培训车间和中试车间等,具备了开展种子加工工艺技术试验研究、装备研发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的综合性职能,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XX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种子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目前,加工所研发的粮食(种子)烘干及加工成套设备、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蔬菜种子加工系列设备和油菜饼粕制取浓缩饲用蛋白生产线、高效节能涡旋式多功能烘干机、混联式太阳能果蔬烘干

设备以及自动(手动)鲜玉米(甜玉米、粘玉米)切粒机等,已在国内得到大量推广,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东盟等国,获得了用户的普遍赞誉,其技术水平都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延云

李延云,男,1954年生,XX夏津人。1979年毕业于XX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设计制造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农业部工程项目建设评估专家,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中国农业工程研究XX、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国家和区域性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战略研究、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和咨询工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一、二、三等奖等6项;主持了《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开发》等10多项课题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农业部的软课题项目20多项;主持完成各种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项目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出版《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加工技术》等专著5部,参编1部。

李延云是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农产品加工研究软课题研究学科带头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会员。1979年毕业于XX农业机械化学院。

在20多年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研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奋力拼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研究课题,成为农产品加工研制的技术带头人。研究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李延云钻研技术,有较高的专业造诣;工作忘我,甘于奉献。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