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装配

过盈装配
过盈装配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

过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的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的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压力机压入法;(3)冷装法,(4)热装法。

1)过盈配合件装配前的检查

过盈配合零件在装配前必须对配合部位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

(1)过盈量应符合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规定。

(2)与轴肩相靠的相关轮或环的端面,以及作为装配基准的轮绿端面,与孔的垂直度偏差应在图样规定的范围内。

(3)相关的圆根、倒角等不得影响装配。

(4)配合表面水准有棱刺、锈斑或擦伤。

(5)当包容件的孔为盲孔时,其装入的被包容件必须有排气孔或槽,否则不准进行装配。

(6)具有键联接的配合件.装配前必须对轴槽、孔槽的位置与研配的键进行复检,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

2)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见表16。

装配方法

工艺要点

计算公式

人工敲击法:

适用于过渡配

合的小件装配

1 .大装的零件表面不准有砸痕

2 .打装时,被包容配件表面涂机油润滑

3 .打装时,必须用软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做防护衬垫

4 .打装过程中,必须使被容件与包容件同轴,不准有任

何歪斜现象

5 .打装好的零件必须与相关限位轴肩等靠紧,间隙不得

大于0.05mm

压装法:

适用于常温下

.对过盈量较小

的中、小件装配

1. 压装件引入端必须制做倒锥。若图样中未作规定,其倒锥按锥度1:150制作.长度为配合总长度的l0%~15%

压入力F经验计算公式F=KiL×104

式中

i-测的实际过盈量mm

L-配合长度mm

K-考虑被装零件材质,尺寸等因素的系数

K系数1.5~3取值

2 .实心轴与不通孔件压装时,允许在配合轴颈表面上加工深度大于0.5mm 的排气平面

3 .压装零件的配合表面.在压装前须润滑油(白铅油掺机油)

4.压装时,其受力中心线应与包容件,被包容件中心线保持同轴。对细长轴应严格控制受力中心线与零件的同轴性

5.压装轮与轴时.绝不允许轮缘单独受力

6.压装后,轴肩处必须靠紧.间隙小于0.05mm

7.采用重物压装时,应平稳无阻压入,出现异常时应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8.采用油压机装时.必须对压入力F进行校核,确保压机所产生的压力应该是压入力F 的1.5—2倍

9.采用油压机压装时,应做好压力变化的记录

1)压力变化应平稳,出现异常时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2)图样有最大压力的要求时,应达到规定效值,不许过大或过小

3)采用机压装时速度不宜太快。压入速度采用2—4mm/s,

不允许超过10mm/s

热装法:

适用过盈量较

大零件的装配

1.做好热装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热装工序的顺利完成

1 加热温度T计算公式

T=(σ+δ)/ad+T (℃)

式中d-配合公称直径(mm)

a-加热零件材料线膨胀系数(1/℃) 常用材

料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

σ-配合尺寸的最大过盈量mm

δ-所需热装间隙(mm) 当d<200mm时,

δ取(1"2)σ

当d≥200mm时,

δ取(0.001"0.0015)d2

2加热时间按零件厚10mm需加热10min估算。厚度值按零件轴向和径向尺寸小者计算

3 保温时间按加热时间的1/4估算

2.包容件加热.胀量达到要求后,要迅速清理包容件和包件的配合表面,然后立即进行热装。要求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一次热装到位,中涂不许停顿。若发生异常,不允许强迫装入,必须排除故障,重新加热再进行热装

3.零件热装后,采用拉、压、顶等可靠措施使热装件靠近被包容件轴向定位面。零件冷却后,其间隙不得大于配合长度的1000

4.钢件中装铜套时,包容件只能作一次热装,装后不允许作为二次热装的包容件再行加热

5.凡镶圈结构的齿轮与的热装时.在装齿圈时已加热过一次,当与轴热装时,又需二次加热,一般应采用油浴加热。若条件有限,也可采用电炉加热,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升速度,使之温度均匀.且工作外表面离炉丝距离大于300mm,否则不准采用

6.采用油浴加热,其油温控制在该油的闪点以下10"20℃,绝不允许使用到油的闪点或高于闪点。常用油闪点见表7-86

7.采用电感式加热器加热,必须适当选择设备规格,并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冷装法:

适用于包容件无法加热或加热会导致零件精度、材料组织变化、影响其力学件的装配

1.冷装时

l冷冻温度TI计算公式

T1=2σ/a1d (℃)

式中

σ—最大过盈量(mm)

d—被包容件的外径(mm) a1—被包容件冷却时

线膨胀系数常用材料冷却时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

冷冻时间t计算公式

t= a'δ' (6~8)(mm)

式中与材料有关的系数见有关手册

被冷冻零件的特征尺寸。即零件的最大断面半径或

壁厚尺寸(mm)

1)按公式计算冷冻温度T

2)选用冷冻剂,冷冻剂的温度必须低于被包容件所需冷冻温度T1,被包容件直径大于φ50mm时优先选用液态氧或液态氮冷冻

剂温度值见有关手册

3)计算冷冻时间

2.凡冷装采用液态氧做冷冻剂时.严禁周围有易燃物和火种

3.操作者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应穿长袖衣,长腿裤,戴好防护眼镜,皮手套.扎好帆布脚盖.才能进行操作

4.取冷冻剂的罐和冷却箱,要留有透气孔,用时不得堵死.以免压力增高引起爆炸。箱体内部要清洁冷却箱要放置平稳可靠

5.冷冻剂必须随用随取,倾注时要小心,防止外洒和飞溅。冷却箱中的液面要保持足够的高度,比须浸没零件的配合表面,

但不宜太满,应低于箱盖顶面80cm。挥发的冷冻剂要及时补充

6.往冷却箱中放入或取出零件时要使用工具,用钳子夹或事先用铁丝捆扎好.不准直接用手取、放零件,以免烧伤

7.冷冻时间是从零件浸入冷冻剂中算起。零件浸入初期有强裂的“沸腾”现象.往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刚停止时只说明零件

表面与冷冻剂的温差很小,但并未完全冷透.必须按计算时间完全冷透

8.零件透温后.取出应立即装入包容件孔中。动作要讯速、准确。零件的夹持要注意同心.不得歪斜,纠正装入产生的歪斜,只允许使用铜棒或木锤进行敲击、若是铜件则应采用木锤

9.若—次要装的零件较多时,从冷却箱中取出一件,应随时效入一件,并及时补足冷冻剂.盖好箱盖

过盈配合及过渡配合的推荐装配方法

配合种类基

配合特性

装配方

过盈配合s

用于钢与铁制零件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装配,可产生相当大的

结合力

将孔加

热或将

轴冷却r

对铁类零件为中等打入配合,对非铁类零件为轻打入的配合,

当需要时可以拆卸。与H8孔配合,直径在100毫米以上时为

过盈配合,直径小时为过渡配合

用压力

机压入

将孔加

p

与H6或H7配合时是过盈配合,与H8孔配合时则为过渡配

合。对非铁类零件,为较轻的压入配合,当需要时易于拆卸,

对钢、铸铁或铜、铁组件装配是标准的入配合压

用压力

机压入

过盈配合n

平均过盈比m轴稍大,很少得到间隙,适用IT4~7级通常推

荐用于紧密的组件配合。H6/n5配合时为过盈配合

用锤或

压力机

装配

m

此种配合具有不大于过盈的过渡配合。适用IT4~7级配合,

但在最大过盈时,要求有相当大的压力入

一般可

用木锤

打入

k

平均起来没有间隙的配合,适用IT4~7级配合,推荐用于稍

有过盈的定位配合

一般用

木锤打

Js

平均起来,为稍有间隙的配合,多用于IT4~7级,要求间隙

比h轴小,并允许略有过盈的定位配合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 =πdlpf 因需保证F ≥F,故 f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擦阻力矩M f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 =πdlpf·d/2 因需保证M ≥T.故得 f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7-10] 2. 过盈联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 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的过盈量为 Δ=pd(C1/E1+C2/E2)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应为 [7-11] 式中: p——配合W问的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d——配合的公称直径,mm; E 1、E 2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C 1 ——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 2 ——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办法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 过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的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的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压力机压入法; (3)冷装法,(4)轴承加热器热装法。 轴承加热器热装法:? 适用过盈量较大轴承、齿轮、齿圈、电机外壳的加热器装配?? 1.做好热装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热装工序的顺利完成?? 1?)加热温度T计算公式T=(σ+δ)/ad+T (℃)?式中d-配合公称直径(mm)?? a-加热零件材料线膨胀系数(1/℃)?常用材料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σ-配合尺寸的最大过盈量mmδ-所需热装间隙(mm)?当d<200mm时,?? δ取(1"2)σ当d≥200mm时,δ取(0.001"0.0015)d2?? 2)加热时间按零件厚10mm需加热10min估算。厚度值按零件轴向和径向尺寸小者计算?? 3)保温时间按加热时间的1/4估算??? 2.包容件加热.胀量达到要求后,要迅速清理包容件和包件的配合表面,然后立即进行热装。要求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一次热装到位,中涂不许停顿。若发生异常,不允许强迫装入,必须排除故障,重新加热再进行热装?? 3.零件热装后,采用拉、压、顶等可靠措施使热装件靠近被包容件轴向定位面。零件冷却后,其间隙不得大于配合长度的1000?? 4.钢件中装铜套时,包容件只能作一次热装,装后不允许作为二次热装的包容件再行加热?? 5.凡镶圈结构的齿轮与的热装时.在装齿圈时已加热过一次,当与轴热装时,又需二次加热,一般应采用油浴加热。若条件有限,也可采用电炉加热,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升速度,使之温度均匀.且工作外表面离炉丝距离大于300mm,否则不准采用?? 6.?采用电感式加热器加热,必须适当选择设备规格,并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冷装法:适用于包容件无法加热或加热会导致零件精度、材料组织变化、影响其力学件的装配?? 1.冷装时?? l冷冻温度TI计算公式?? T1=2σ/a1d (℃)?? 式中??? σ—最大过盈量(mm)?? d—被包容件的外径(mm) a1—被包容件冷却时? 线膨胀系数常用材料冷却时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 冷冻时间t计算公式?? t= a'δ' (6~8)(mm)?? 式中?与材料有关的系数见有关手册被冷冻零件的特征尺寸。即零件的最大断面半径或? 壁厚尺寸(mm)?? 1)按公式计算冷冻温度T??

过盈配合零件装配

过盈配合零件装配 将具有过盈量的零件组装到设定位置上的工艺。过盈配合在机械零件连接中应用很广,如轴承、联轴器等与轴的联接常采用这种配合方式。装配后有定位精度要求或需要拆卸的,应选用过渡配合或小间隙,小过盈的配合 过盈配合零件装配方法,一般有压装、热装和冷装三种,通常依配合特性和现场条件参照表1进行选择。 d H7/K6 压装常温下将具有过盈量配合的两个零件压到装配位置。过盈量较小者,可用锤击法;过盈量稍大者,应用压力

机装配。装配前应将配合面清洗干净、清除毛刺,并涂以润滑剂。所需压力一般按下式计算:当配合件皆为钢质时 当被包容件为钢,包容件为铸铁时 式中P为压入力,kN;D为包容件外径,mm;d为被包容件外径,mm;i为平均实测过盈值,mm;L为包容件与被包容件的配合长度,mm。 热装将包容件用木炭、焦炭、蒸汽、氧乙炔焰、电感应或热油等方法均匀加热(温度应低于被加热件材料的回火温度),使其直径微量胀大,并与被包容件产生一定间隙后进行装配。所需加热温度,一般按下式计算:

mm;α为被加热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1/℃;d为被加热件的公称直径,mm;t o为环境温度,℃。 在冶金设备安装中,经常遇有大型装配件,应按其外形尺寸及重量选择最适当的加热方法,准备好加热设施以及起重运输工具、测温用具和检查用样板等。 冷装当包容件因尺寸、重量或材质等原因不易或不宜加热时,可采用液氨、液氮等冷却剂将被包容件冷却到一定温度.使其外径微量减小.并与包容件之间产生一定间隙后,再装配到设定位置上。常用的冷却剂及其所能达到的冷却温度见表2。 当被冷却件温度接近或低于材料脆性转变温度时,装配中不可用锤敲击。被冷却件所需冷却温度一般按下式计算: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1)传递轴向力F 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πdlpf f因需保证F≥F,故f [7-8] 2)传递转矩T 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 数为f M =πdlpf·d/2f因需保证M ≥T.故得f [7-9] ①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压入法胀缩法 联接零件材有润滑时联接零件材无润滑时f 结合方式,润滑 f 料 f 料 油压扩孔,压力油钢—铸钢 0.11 0.08 0.125 为矿物油 油压扩孔,压力油钢—结构钢 0.10 0.07 为甘油,结合面排0.18 油干净钢—钢钢—优质结在电炉中加热包0.11 0.08 0.14 构钢 容件至300℃ 在电炉中加热包钢—青铜 0.15?0.20 0.03?0.06 容件至300℃以0.2 后,结合面脱脂 油压扩孔,压力油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0.1 为矿物油 钢—铝镁合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无润滑 0.10?0.15 金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过盈配合装配方法总结

过盈配合装配分析总结 摘要:由于过盈配合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扭矩及动载荷,应用十分广泛,并且由于它是种固定连接,因此装配时要求有正确的相互位置和紧固件,还要求装配时不损伤机件的强度和精度,装入简便迅速,还有轴承的安装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轴承使用时的精度、寿命和性能。 关键字:过盈配合;装配;热装;冷装 正文; 过盈配合的装配是将较大尺寸的被包容件(轴件)装入较小尺寸的包容件(孔件)中。如下图中间; 过盈配合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扭矩及动载荷,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齿轮、联轴节、飞轮、皮带轮、链轮与轴的连接,轴承与轴承套的连接等。由于它是种固定连接,因此装配时要求有正确的相互位置和紧固件,还要求装配时不损伤机件的强度和精度,装入简便迅速。过盈配合要求零件的材料应能承受最大过盈所引起的应力,配合的 1

连接强度应在最小过盈时得到保证。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压装配合、热装配合,冷装配合等。过盈配合中的公差带分布情况参考下表1 表1 过盈配合中的公差带分布状况 一、常温下的压装配合 常温下的压装配合适用于过盈量较小的几种静配合,其操作方法简单、动作迅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施力方式不同,压装配合分为锤击法和压入法两种。锤击法主要用于配合面要求较低、长度较短,采用过渡配合的连接件;压入法加力均匀,方向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主要用于过盈配合,过盈量较小时可用螺旋或杠杆式压入工具压入,过盈量较大时用压力机压入。其装配工艺如下: 2

1、验收装配机件机件的验收主要应注意机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倒角和圆角是否符合图样要求,是否光掉了毛刺等。机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可能造成装不进、机件胀裂、配合松动等后果;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会影响配合质量;倒角不符合要求或不光掉毛刺,在装配过程中不易导正和可能损伤配合表面;圆角不符合要求,可能使机件装不到预定的位置。机件尺寸和几何形状的检查,一般用千分尺或0.02mm 的游标卡尺,在轴颈和轴孔长度上两个或三个截面的几个方向进行测量,而其他检测项靠样板和目视进行检查。机件验收的同时,也就得到了相配合机件实际过盈的数据,它是计算压入力、选择装配方法等的主要依据。 2、计算压入力压装时压入力必须克服轴压入孔时的摩擦力,该摩擦力的大小与轴的直径,有效压入长度和零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 关。当配合件皆为钢质时 3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 过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的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的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3),(4)。 轴承加热器热装法: 适用过盈量较大轴承、齿轮、齿圈、电机外壳的加热器装配 1.做好热装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热装工序的顺利完成 1)加热温度T计算公式T=(σ+δ)/ad+T (℃)式中d-配合公称直径(mm) a-加热零件材料线膨胀系数(1/℃)常用材料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σ-配合尺寸的最大过盈量mmδ-所需热装间隙(mm)当d<200mm时, δ取(1"2)σ当d≥200mm时,δ取"d2 2)加热时间按零件厚10mm需加热10min估算。厚度值按零件轴向和径向尺寸小者计算 3)保温时间按加热时间的1/4估算 2.包容件加热.胀量达到要求后,要迅速清理包容件和包件的配合表面,然后立即进行热装。要求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一次热装到位,中涂不许停顿。若发生异常,不允许强迫装入,必须排除故障,重新加热再进行热装 3.零件热装后,采用拉、压、顶等可靠措施使热装件靠近被包容件轴向定位面。零件冷却后,其间隙不得大于配合长度的1000 4.钢件中装铜套时,包容件只能作一次热装,装后不允许作为二次热装的包容件再行加热

5.凡镶圈结构的齿轮与的热装时.在装齿圈时已加热过一次,当与轴热装时,又需二次加热,一般应采用油浴加热。若条件有限,也可采用电炉加热,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升速度,使之温度均匀.且工作外表面离炉丝距离大于300mm,否则不准采用 6.采用电感式加热器加热,必须适当选择设备规格,并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适用于包容件无法加热或加热会导致零件精度、材料组织变化、影响其力学件的装配1.冷装时 l冷冻温度TI计算公式 T1=2σ/a1d (℃) 式中 σ—最大过盈量(mm) d—被包容件的外径(mm) a1—被包容件冷却时 线膨胀系数常用材料冷却时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 冷冻时间t计算公式 t= a'δ' (6~8)(mm) 式中与材料有关的系数见有关手册被冷冻零件的特征尺寸。即零件的最大断面半径或壁厚尺寸(mm) 1)按公式计算冷冻温度T 2)选用冷冻剂,冷冻剂的温度必须低于被包容件所需冷冻温度T1,被包容件直径大于φ50mm时优先选用液态氧或液态氮冷冻 剂温度值见有关手册 3)计算冷冻时间 2.凡冷装采用液态氧做冷冻剂时.严禁周围有易燃物和火种

过盈配合抱紧力计算与校核

抱紧力计算与校核 一、过盈配合的基本参数 过盈连接是利用零件间的配合过盈来实现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简单,定心精度好,可承受转矩、轴向力或两者的复合载荷,承载能力高;缺点是结合面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不便,配合面边缘处应力集中较大。其主要装配方法有三种:压入法、温差法、液压法。该产品推力轴承与轴之间的过盈配合采用压入法,为纵向过盈联接。 计算基本参数及其含义如表1-1所示。 表1-1计算基本参数及其含义表 二、传递载荷所需要的最小结合压力 过盈联接的结合面间的结合压力,即径向压力,与该结合面所传递的载荷大小有关。如图2-1所示。

图2-1受轴向力及转矩示意图 2.1承受传递转矩T 当轴与轴套传递启动转矩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结合压力为时,在启动转矩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应大于或等于启动转矩。 结合面的摩擦阻力距为, 为了保证,则有, 即有,结合面最小结合压力满足 2.2承受轴向力F 当轴与轴套传递轴向力时,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时,在轴向力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应大于或等于轴向力。

结合面的摩擦阻力为, 为了保证,则有, 即有,结合面最小结合压力满足 2.3承受轴向力与转矩的联合作用 记联合作用所产生的合力为,则有 推理同上,最终得到 三、传递载荷所需要的最小过盈量 3.1包容件直径比与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 1)包容件直径比,即结合直径除以包容件外径, 2)包容件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即包容件内径的扩大量,

其中系数满足, 3.2被包容件直径比与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 1)被包容件直径比,即被包容件内径除以结合直径, 2)被包容件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直径变化量,即被包容件外径的缩小量, 其中系数满足, 3.3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有效过盈量 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有效过盈量记为δ,则 3.4考虑压平量的最小过盈量 考虑压平量的最小过盈量满足, 对于纵向过盈连接,取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优选稿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 过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的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的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3),(4)。 轴承加热器热装法: 适用过盈量较大轴承、齿轮、齿圈、电机外壳的加热器装配? 1.做好热装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热装工序的顺利完成? 1)加热温度T计算公式T=(σ+δ)/ad+T (℃)式中d-配合公称直径(mm) a-加热零件材料线膨胀系数(1/℃)常用材料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σ-配合尺寸的最大过盈量mmδ-所需热装间隙(mm)当d<200mm时, δ取(1"2)σ当d≥200mm时,δ取(0.001"0.0015)d2? 2)加热时间按零件厚10mm需加热10min估算。厚度值按零件轴向和径向尺寸小者计算? 3)保温时间按加热时间的1/4估算? 2.包容件加热.胀量达到要求后,要迅速清理包容件和包件的配合表面,然后立即进行热装。要求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一次热装到位,中涂不许停顿。若发生异常,不允许强迫装入,必须排除故障,重新加热再进行热装? 3.零件热装后,采用拉、压、顶等可靠措施使热装件靠近被包容件轴向定位面。零件冷却后,其间隙不得大于配合长度的1000? 4.钢件中装铜套时,包容件只能作一次热装,装后不允许作为二次热装的包容件再行加热?

5.凡镶圈结构的齿轮与的热装时.在装齿圈时已加热过一次,当与轴热装时,又需二次加热,一般应采用油浴加热。若条件有限,也可采用电炉加热,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升速度,使之温度均匀.且工作外表面离炉丝距离大于300mm,否则不准采用? 6.采用电感式加热器加热,必须适当选择设备规格,并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适用于包容件无法加热或加热会导致零件精度、材料组织变化、影响其力学件的装配? 1.冷装时? l冷冻温度TI计算公式? T1=2σ/a1d (℃) 式中? σ—最大过盈量(mm) d—被包容件的外径(mm) a1—被包容件冷却时? 线膨胀系数常用材料冷却时线膨胀系数见有关手册? 冷冻时间t计算公式? t= a'δ' (6~8)(mm) 式中与材料有关的系数见有关手册被冷冻零件的特征尺寸。即零件的最大断面半径或 壁厚尺寸(mm) 1)按公式计算冷冻温度T? 2)选用冷冻剂,冷冻剂的温度必须低于被包容件所需冷冻温度T1,被包容件直径大于φ50mm时优先选用液态氧或液态氮冷冻

ansys实例-正确地模拟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在机械产品的装配中使用的相当普遍。比如轴与轴承、轴与轴瓦、汽车的制动盘等,都是通过一定的过盈量来使两个装配部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下面讨论如何在ANSYS 中正确地模拟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在有限元分析中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接触行为。在有限元分析中设定了接触,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相互接触的两个部件施加了某种约束,不同的接触算法对于接触约束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接触约束的理论算法的选择,在ANSYS 中是通过设置contact 单元的KEOPT(2) 选项来实现的。 在ANSYS 中目前主要有5 种接触约束算法: KEYOPT(2)=0 Augmented Lagrangian - 加强的拉格朗日算法,这是ANSYS 的缺省选择; KEYOPT(2)=1 Penalty function - 罚函算法; KEYOPT(2)=2 Multipoint constraint (MPC) - 多点约束算法; KEYOPT(2)=3 Lagrange multiplier on contact normal and penalty on tangent - 接触法向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接触切向采用罚函数的综合算法。 KEYOPT(2)=4 Pure Lagrange multiplier on contact normal and tangent - 法向和切向均采用拉格朗日乘子算法。 各种不同的约束算法各有其优缺点,各有各自最适用的场合,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对待。大部分情况下,默认选择KEYOPT(2)=0 就够用了。 过盈配合所致的接触分析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初始接触状态。初始

接触状态设置得不对,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或者不准确的计算结果,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ANSYS仿真计算代做:模态分析,瞬态动力学,谐响应分析和谱分析、械结构的疲劳、损伤,CFD流体;结构的强度评估和优化;企鹅:690294845 例1.两个圆柱体在几何上是刚好接触,划分网格后有限元模型有间隙。如图1 所示。 这两个圆柱体,在几何上是刚好相切的,即处于几何上刚好接触的初始状态。划分网格后,由于在圆周上用小段直线代替了弧线,两个圆柱体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间隙,两个圆柱体的有限元模型的初始状态不再是接触的。此时,如果接触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因为初始约束不足,圆柱体出现刚体位移,得到错误的结果。

过盈配合的装配与拆卸

过盈配合的装配与拆卸 过盈连接是依靠孔(包容件)和轴(被包容件)配合后的过盈达到紧固联接的目的,其装配方法可参考下表加以选择。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 用于零件不经常拆卸,同心度要求高的地方 m7 Li8M8h7 d3 Gh3Db3gb3 gb D Gb d n6M7H7m6用锤打入 可承受很大扭矩,震动及冲击.但 需附加紧固件,同心度和配合紧密性很好,不经常拆卸处采用压力机压入n6H7N7h6d Ga D ga ga3D3Ga3d3h7N8H8n7r6H7jc3D3D jf d jc 用于传递较小扭矩,传递较大扭矩时要分组选择.对于较大尺寸或薄 壁零件用温差法压力机压入或温差法 H7s6D jc h6 R7S7h6H8s7u8 H8U8n7 d3 jb3D3jb3 jd D jd d h6U7H7u7ja4 D4z7H8 用于传递巨大扭矩或受较大冲击负荷.配合处不用其他连接件或紧固件.零件材料强度要高. 温差法 旧国标 新国标 配合特性 装配方法 公差代号 过盈连接的装配要点: 1)装配前应检查包容件与被包容件配合公差、倒角和圆角半径、导向部位的锥度和长度。

2)压装配合表面粗糙度必须符合要求。压装前必须涂以润滑油以免产生擦伤。 3)压装过程要保持连续,不宣太快,一般压入速度为2—4mm /min 。 4)装配时要保持轴孔中心一致,不得倾斜。薄壁或配合面较长的联接件,最好垂直装入。 5)热装零件加热要均匀。加热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20℃,淬火件不超过250℃。 6)装配中不要遗漏预先放入的零件如:挡环、侧盖、密封圈等。 7)装配底被包密件内孔将有一定收缩。对孔内尺寸有严格要求时,应预先留出收缩量或重新加工内孔。 一.常温下的压装配合 采用压装配合,首先应计算压入力,其经验公式见表。 i---实测过盈量,mm D---包容件外径,mm L---包容件与被包容件的配合长度,mm d---被包容件外径,mm P---压入力,KN +6.35 +0.3P= D d )( d D 42 ixL [ixL ]28-1D d ()22 )( d D P= 当轴为钢,孔为铸铁时当轴与孔为钢时 根据计算出的压力增大20—30%选用压力机。 拆卸时的压力比装入时的压力要大。拆卸前应了解原包容件装配时

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谷风技术)

过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的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的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压力机压入法;(3)冷装法,(4)热装法。 1)过盈配合件装配前的检查 过盈配合零件在装配前必须对配合部位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 (1)过盈量应符合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规定。 (2)与轴肩相靠的相关轮或环的端面,以及作为装配基准的轮绿端面,与孔的垂直度偏差应在图样规定的范围内。 (3)相关的圆根、倒角等不得影响装配。 (4)配合表面水准有棱刺、锈斑或擦伤。 (5)当包容件的孔为盲孔时,其装入的被包容件必须有排气孔或槽,否则不准进行装配。 (6)具有键联接的配合件.装配前必须对轴槽、孔槽的位置与研配的键进行复检,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 2)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见表16。 装配方法 工艺要点 计算公式 人工敲击法: 适用于过渡配合的小件装配 1 .大装的零件表面不准有砸痕 2 .打装时,被包容配件表面涂机油润滑 3 .打装时,必须用软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做防护衬垫 4 .打装过程中,必须使被容件与包容件同轴,不准有任何歪斜现象

5 .打装好的零件必须与相关限位轴肩等靠紧,间隙不得大于0.05mm 压装法: 适用于常温下.对过盈量较小的中、小件装配 1. 压装件引入端必须制做倒锥。若图样中未作规定,其倒锥按锥度1:150制作.长度为配合总长度的l0%~15% 压入力F经验计算公式F=KiL×104式中 i-测的实际过盈量mm L-配合长度mm K-考虑被装零件材质,尺寸等因素的系数 K系数1.5~3取值 2 .实心轴与不通孔件压装时,允许在配合轴颈表面上加工深度大于0.5mm 的排气平面 3 .压装零件的配合表面.在压装前须润滑油(白铅油掺机油) 4.压装时,其受力中心线应与包容件,被包容件中心线保持同轴。对细长轴应严格控制受力中心线与零件的同轴性 5.压装轮与轴时.绝不允许轮缘单独受力 6.压装后,轴肩处必须靠紧.间隙小于0.05mm 7.采用重物压装时,应平稳无阻压入,出现异常时应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8.采用油压机装时.必须对压入力F进行校核,确保压机所产生的压力应该是压入力F 的1.5—2倍 9.采用油压机压装时,应做好压力变化的记录 1)压力变化应平稳,出现异常时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2)图样有最大压力的要求时,应达到规定效值,不许过大或过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图文稿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 式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过盈联接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πdlpf F f 因需保证F ≥F,故 f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矩M f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 ① ,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 =πdlpf·d/2 因需保证M f ≥T.故得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 值 压 入 法 胀 缩 法 联接零件材料 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 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 0.11 0.08 钢—钢 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矿物油 0.125 钢—结构钢 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 0.18 钢—优质结构钢 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 件至300℃ 0.14 钢—青铜 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 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 0.2 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矿物油 0.1 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 金 无润滑 0.100.15 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过盈连接

一、过盈连接的种类 过盈连接是依靠包容件(孔)和被包容件(轴)配合后的过盈来实现紧固连接的。这种连接的结构简单、同心度好、承载能力强,能承受变载和冲击力,还可避免零件因加工出键槽等而削弱强度,但配合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圆柱面接合时装拆不便。过盈连接的配合面主要是圆柱面和圆锥面,其他形式较少。 1.圆柱面过盈连接 其配合过盈量的大小,是由连接本身要求的紧固程度所决定的。在确定配合种类时,一般应选择其最小过盈等于或稍大于连接所需的最小过盈。因过盈量过大将导致装配困难,而过盈量过小将满足不了传递一定扭矩的要求,在确定精度等级时,若选较高精度的配合,而其实际过盈变动范围较小,装配后连接件的松紧程度不会发生大的差异,但加工要求较高;配合精度较低时,虽可降低加工精度要求,但实际配合过盈变动范围较大。在批量生产时,各连接件的承载能力和装配性能相差较大,往往需分组选择装配。 压紧方式有液压装拆,如图a所示,配合面的锥度通常是(1:50)~(1:30);也有靠螺纹连接实现轴向压紧的,如图b所示,其配合面的锥度通常是(1:30)~(1:8)。

1.过盈连接的装配要求 a.配合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零件经加热或冷却后要将配合面擦净。 b.压合前,配合表面处理干净并涂以润滑油,以免装配中擦伤配合面。 c.压入过程应连续,不宜过快;压入速度一般为2~4mm/s(不宜超过10mm/s),并应准确控制压入行程。 d.压合时,应始终保持轴和孔同轴线,不许偏斜;应经常用角尺检查校正。 e.对于细长的薄壁件,更要细心检查其过盈量和形状偏差,装配时尽可能垂直压入,以防变形。 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a.压入配合法可用手锤加垫块敲击压入,也可采用各类压力机压入。 b.热胀配合法又称红套,是利用金属材料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在套与轴有一定过盈时,将套加热,使孔胀大,然后将轴装入胀大的孔中,待冷却后,轴与套孔就获得了传递轴向力、扭矩或轴向力与扭矩同时作用的结合体。 c.冷缩配合法此法是将被包容件进行低温冷却使之冷缩,对小过盈量的小型连接件和薄壁衬套等多采用于冰冷缩(可冷至-78℃);过盈量较大的连接件,如发动机的主、副杆衬套等,多采用液氮冷缩(可冷至-196℃)d.液压套合法是使高压油注入锥套中,使油压增大,锥套膨胀顶出或装入。

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

过盈配合件就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得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得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得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得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得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压力机压入法;(3)冷装法,(4)热装法。 1)过盈配合件装配前得检查 过盈配合零件在装配前必须对配合部位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 (1)过盈量应符合图样或工艺文件得规定。 (2)与轴肩相靠得相关轮或环得端面,以及作为装配基准得轮绿端面,与孔得垂直度偏差应在图样规定得范围内。 (3)相关得圆根、倒角等不得影响装配。 (4)配合表面水准有棱刺、锈斑或擦伤。 (5)当包容件得孔为盲孔时,其装入得被包容件必须有排气孔或槽,否则不准进行装配。 (6)具有键联接得配合件.装配前必须对轴槽、孔槽得位置与研配得键进行复检,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 2)过盈配合件得装配过盈配合件得装配见表16。 装配方法 工艺要点 计算公式 人工敲击法: 适用于过渡配合得小件装配 1 、大装得零件表面不准有砸痕 2 、打装时,被包容配件表面涂机油润滑 3 、打装时,必须用软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做防护衬垫 4 、打装过程中,必须使被容件与包容件同轴,不准有任何歪斜现象

5 、打装好得零件必须与相关限位轴肩等靠紧,间隙不得大于0、05mm 压装法: 适用于常温下.对过盈量较小得中、小件装配 1、压装件引入端必须制做倒锥。若图样中未作规定,其倒锥按锥度1:150制作.长度为配合总长度得l0%~15% 压入力F经验计算公式F=KiL×104式中 i-测得实际过盈量mm L-配合长度mm K-考虑被装零件材质,尺寸等因素得系数 K系数1、5~3取值 2 、实心轴与不通孔件压装时,允许在配合轴颈表面上加工深度大于0、5mm 得排气平面 3 、压装零件得配合表面.在压装前须润滑油(白铅油掺机油) 4、压装时,其受力中心线应与包容件,被包容件中心线保持同轴。对细长轴应严格控制受力中心线与零件得同轴性 5、压装轮与轴时.绝不允许轮缘单独受力 6、压装后,轴肩处必须靠紧.间隙小于0、05mm 7、采用重物压装时,应平稳无阻压入,出现异常时应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得现象发生 8、采用油压机装时.必须对压入力F进行校核,确保压机所产生得压力应该就是压入力F 得1.5—2倍 9、采用油压机压装时,应做好压力变化得记录 1)压力变化应平稳,出现异常时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得现象发生 2)图样有最大压力得要求时,应达到规定效值,不许过大或过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过盈联接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πdlpf 因需保证F f≥F,故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 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πdlpf·d/2 因需保证M f≥T.故得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压入法胀缩法 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 f 有润滑时 f 联接零件材 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 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 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 钢—优质结构钢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 钢—青铜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 钢—铸铁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矿物油 铸铁—铸钢0..25 钢—铝镁合 金 无润滑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过盈连接的装配教案

正页 教学内容第四节过盈连接的装配 教学目的1、了解过盈连接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过盈连接的装配技术要求 3、掌握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4、掌握圆锥面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重、难点1、过盈连接的装配技术要求 2、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3、圆锥面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教法选择用挂图分析讲解 教具挂图 教学进程由旧课引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节销连接的装配知识,使我们掌握了销连接的作用、圆柱销的装配和圆锥销的装配 等内容,这一次课我们将学习第四节过盈连接的装配知 识。

第四节过盈连接的装配 一、过盈连接的概述 基本概念1、定义 是通过包容件(孔)和被包容件(轴)配合后的过盈值达到紧固连接的。 基本原理2、工作原理 装配后,轴的直径被压缩,孔的直径被胀大,包容件和被包容件因变形而使配合面间产生压力,工作时,此压力产生摩 擦力传递扭矩、轴向力。 比较讲解3、特点 (1)、结构简单、同轴度高、承载能力强,能承受变载和冲击力, 同时可避免键连接中切削键槽而削弱零件强度的不足 (2)、过盈连接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较困难。 4、分类 圆柱面过盈连接和圆锥面过盈连接 重、难点二、过盈连接的装配技术要求 1、准确的过盈值。配合的过盈值,是按连接要求的紧固程度确 定的;最小过盈ymin应等于或稍大于连接所需的最小过盈;过 盈太小不能满足传递扭矩的要求,过盈过大则造成装配困难。 2、配合表面应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保证配合表面的清 洁。 3、配合件应有较高的形位精度,装配中注意保持轴孔中心线同 轴度,以保证装配后有较高的对中性。 4、装配前配合表面应涂油,以免装入时擦伤表面。 5、装配时,压入过程应连续,速度稳定不宜太快,通常为 2~4mm/s。应准确控制压入行程。 6、细长件或薄壁件须注意检查过盈量和形位偏差。装配时最好 垂直压入,以免变形。 重、难点三、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一)、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装配 参照P150 1、压入法 页图讲解(1)、当过盈量及配合尺寸较小时,一般采用在常温下压入装配。 (2)、用手锤加垫块冲击压入 ①、方法简单,导向性不易控制,常出现歪斜; ②、适用于配合要求较低或配合长度较短的过渡配合连接; ③、常用于单件生产。 (3)、工具压入 ①、导向性比冲击压入好,生产率高; ②、适用于较紧的过渡配合和轻型过盈配合; ③、常用于成批生产。 (4)、压力机压入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 过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的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的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压力机压入法;(3)冷装法,(4)热装法。 1)过盈配合件装配前的检查 过盈配合零件在装配前必须对配合部位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 (1)过盈量应符合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规定。 (2)与轴肩相靠的相关轮或环的端面,以及作为装配基准的轮绿端面,与孔的垂直度偏差应在图样规定的范围内。 (3)相关的圆根、倒角等不得影响装配。 (4)配合表面水准有棱刺、锈斑或擦伤。 (5)当包容件的孔为盲孔时,其装入的被包容件必须有排气孔或槽,否则不准进行装配。 (6)具有键联接的配合件.装配前必须对轴槽、孔槽的位置与研配的键进行复检,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 2)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见表16。 装配方法 工艺要点 计算公式 人工敲击法: 适用于过渡配 合的小件装配 1 .大装的零件表面不准有砸痕 2 .打装时,被包容配件表面涂机油润滑 3 .打装时,必须用软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做防护衬垫 4 .打装过程中,必须使被容件与包容件同轴,不准有任

何歪斜现象 5 .打装好的零件必须与相关限位轴肩等靠紧,间隙不得 大于0.05mm 压装法: 适用于常温下对过盈量较小的中、小件装配 1. 压装件引入端必须制做倒锥。若图样中未作规定,其倒锥按锥度1:150制作.长度为配合总长度的l0%~15% 压入力F经验计算公式F=KiL×104 式中 i-测的实际过盈量mm L-配合长度mm K-考虑被装零件材质,尺寸等因素的系数 K系数1.5~3取值 2 .实心轴与不通孔件压装时,允许在配合轴颈表面上加工深度大于0.5mm 的排气平面 3 .压装零件的配合表面.在压装前须润滑油(白铅油掺机油) 4.压装时,其受力中心线应与包容件,被包容件中心线保持同轴。对细长轴应严格控制受力中心线与零件的同轴性 5.压装轮与轴时.绝不允许轮缘单独受力 6.压装后,轴肩处必须靠紧.间隙小于0.05mm 7.采用重物压装时,应平稳无阻压入,出现异常时应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8.采用油压机装时.必须对压入力F进行校核,确保压机所产生的压力应该是压入力F 的1.5—2倍 9.采用油压机压装时,应做好压力变化的记录 1)压力变化应平稳,出现异常时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2)图样有最大压力的要求时,应达到规定效值,不许过大或过小 3)采用机压装时速度不宜太快。压入速度采用2—4mm/s, 不允许超过10mm/s

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

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过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装配以后的过盈量达到紧固联接。装配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使配合面之间产生压力,因此在工作时配合面间具有相当的联擦力来传递扭短或轴向力。过盈配合装配一般属于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有:(1)人工锤击法,(2)压力机压入法;(3)冷装法,(4)热装法。 1)过盈配合件装配前的检查 过盈配合零件在装配前必须对配合部位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 (1)过盈量应符合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规定。 (2)与轴肩相靠的相关轮或环的端面,以及作为装配基准的轮绿端面,与孔的垂直度偏差应在图样规定的范围内。 (3)相关的圆根、倒角等不得影响装配。 (4)配合表面水准有棱刺、锈斑或擦伤。 (5)当包容件的孔为盲孔时,其装入的被包容件必须有排气孔或槽,否则不准进行装配。 (6)具有键联接的配合件.装配前必须对轴槽、孔槽的位置与研配的键进行复检,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 2)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过盈配合件的装配见表16。 装配方法 工艺要点 计算公式 人工敲击法: 适用于过渡配合的小件装配 1 .大装的零件表面不准有砸痕 2 .打装时,被包容配件表面涂机油润滑 3 .打装时,必须用软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材料做防护衬垫

4 .打装过程中,必须使被容件与包容件同轴,不准有任何歪斜现象 5 .打装好的零件必须与相关限位轴肩等靠紧,间隙不得大于0.05mm 压装法: 适用于常温下.对过盈量较小的中、小件装配 1. 压装件引入端必须制做倒锥。若图样中未作规定,其倒锥按锥度1:150制作.长度为配合总长度的l0%~15% 压入力F经验计算公式F=KiL×104式中 i-测的实际过盈量mm L-配合长度mm K-考虑被装零件材质,尺寸等因素的系数 K系数~3取值 2 .实心轴与不通孔件压装时,允许在配合轴颈表面上加工深度大于0.5mm的排气平面 3 .压装零件的配合表面.在压装前须润滑油(白铅油掺机油) 4.压装时,其受力中心线应与包容件,被包容件中心线保持同轴。对细长轴应严格控制受力中心线与零件的同轴性 5.压装轮与轴时.绝不允许轮缘单独受力 6.压装后,轴肩处必须靠紧.间隙小于0.05mm 7.采用重物压装时,应平稳无阻压入,出现异常时应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8.采用油压机装时.必须对压入力F进行校核,确保压机所产生的压力应该是压入力F 的1.5—2倍 9.采用油压机压装时,应做好压力变化的记录 1)压力变化应平稳,出现异常时进行分析,不准有压坏零件的现象发生 2)图样有最大压力的要求时,应达到规定效值,不许过大或过小 3)采用机压装时速度不宜太快。压入速度采用2—4mm/s,不允许超过10m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