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

《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
《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

《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A

2.C

3.B

4.A

5.B

6.B

7.B

8.C

9.D 1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水量流失、流土、管涌

2.淤泥、淤泥质土

3.土工聚合物、拉筋

4.干密度

5.动力密实、动力固结、桩式置换

6.少击多遍,先轻后重

7.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放射形8.填料量、留振时间9.0.5%、3

10.挖孔投料法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复合地基一般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的基础一般通过碎石或砂石垫层来过渡,而不是直接接触。

2.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

3、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润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4、基础是指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处于上部结构的荷载及地基反力的相互作用下,承受由此产生的内力。另外,基础底面的反力反过来又作为地基上的荷载,使地基土产生应力和变形。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答:地基处理的目的有下列几项:

(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2降低地基的压缩性

(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

(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2、答:石灰桩一般在加固范围内施工时,先外排后内排,先周边后中间,单排桩应先施工两端后中间,并按每间隔1~2孔的施工顺序进行,不允许由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移。

如对原建筑物地基加固,其施工顺序应由外及里地进行;如临近建筑物或紧贴水源边,可先施工部分“隔断桩”将其与施工区隔开;对很软的黏性土地基,应先在较大距离打石灰桩,过四个星期后再按设计间距补桩。

3、答:影响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因素有:水泥掺入比、龄期、水泥强度等级、土样含水量、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外掺剂、养护方法。

4、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作用下,土在某一含水量下可以击实到最大的密度,这个含水量称为最优含水量。

粘性土料过干或过湿都不能获得好的压实效果;

当含水量过低时,粘性土颗粒周围的结合水膜薄,粒间引力强,颗粒相对移动的阻力大,不易挤紧;

当含水量过大时,自由水较多,击实时,水和气体不易从土中排出,并吸收了大部分的击实功能,阻碍了土粒的靠近。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

答:1.该段路基地基处理措施有:

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采取换填A、B组填料处理,其余地基在挖沟排水后采

用推土机推除松软表土,然后采用压路机反复碾压处理。(5分

2.该段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是:

路堑表层采用推土机破土,然后分层开挖,采取潜孔钻钻爆和预裂爆破方法,路基填

筑采取分层平起法填筑。以挖掘机为主进行装土、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摊平、压路机碾压,路堤填筑前软弱地基采取换填处理,其他地段采取推表后碾压处理,路基基床采用A、B组填料分层填筑,压路机碾压,基床质量控制采用密实度、孔隙率、地基系数三项指标检测控制。(5分

3.该段路基安全施工控制重点有:

(1挖方路堑钻爆施工;

(2高边坡防护施工;

(3土方运输和装卸车作业;

(4高路堤两侧边缘处碾压。(5分 4.该段路基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有:

(1软弱地基的换填质量控制;

(2路堑边坡稳定性、平顺性控制;

(3钻爆时岩块粒径控制;

(4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5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