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脾虚吃什么脾虚的人免疫能力差,脸色萎黄,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那么脾虚吃什么好呢吃

什么可以补脾呢下面小编就分门别类为您介绍一些补脾的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食物:

补脾食物: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补脾食物: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补脾食物: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

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

补脾食物:薏苡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补脾食物: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

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补脾的3个食疗偏方推荐

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

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

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黄帝内经 指导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心光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皮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黄帝内经》:“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黄帝内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对于精神来说其实很重要,失眠多梦,睡眠不足,这个跟肝有一定关系,因为肝气不疏的人会表现为肝气失调,失调了以后会影响到睡眠,造成有肝火,因为肝火大了人睡眠就容易难以入睡,睡眠不好的情况下就造成睡眠不足了,第二天可能工作学习精力也不足了。 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随着气候节气等环境状况改变,人体的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人的饮食起居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发生中风。而各大医院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每到春天,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就会较其他季节多。此外,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养生方面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经典思想。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 可以从精神、饮食、运动三大方面来配合养肝。 1.养肝先要睡得香 养肝重在睡眠。现代人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一般熬了夜的人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必然伤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

脾虚吃什么好

中医讲“久病及肾”,脾虚如果长久得不到好的治疗,最终是会影响肾,造成肾虚的。 建议脾虚必须及早治疗,“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长期脾虚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或通过食疗进行长期的治疗。 中成药:四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汤。 补脾的食谱: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猪肚(猪胃)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牛百叶)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养肝补脾按摩7个穴位

养肝补脾按摩7个穴位 惊蛰过后,气温回升迅速,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因此,春季重养肝补脾,可进行穴位按摩以起到养肝护肝、健脾和胃的养生作用。 1、内关穴一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 2、神阙穴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 足三里及三阴交穴用手轻按或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等两大养生穴位可健脾,和胃,柔肝,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3、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4、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病症:腹痛,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日月穴、期门穴、阳陵泉穴用手轻轻按摩这些养肝补脾的养生穴位,可疏肝利胆。 5、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该养生穴位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6、期门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7、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该养生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养生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常用中成药——人参养荣丸(OTC)阴阳解析

人参养荣丸(OTC)阴阳解析 处方: 人参100克、白术(土炒)100克、茯苓75克、炙甘草100克、当归100克、熟地黄75克、白芍(麸炒)100克、炙黄芪100克、陈皮100克、远志(制)50克、肉桂100克、五味子(酒蒸)75克。 功能主治: 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阳性药:白术、当归、熟地黄、炙黄芪、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平性药:人参、茯苓、炙甘草 阴性药:白芍 君药:黄芪 解析: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

水消肿。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远志:苦、辛,微温。入心、肺、肾经。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痈肿。 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五味子:酸,温。归肺、肾、心经。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阳性药物多,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功效以补气升阳为主,针对虚证;少阴太阴合病,内有虚寒。 方剂中,白术、炙黄芪、人参,补气健脾;当归、熟地黄、白芍,补血活血;肉桂,补火助阳;远志、五味子、茯苓,宁心安神;甘草,顾护胃气。 诸药合用以益气健脾为主,活血补血为辅,兼顾补火助阳、宁心安神。适用于脾胃虚寒、血虚乏力者。

春季养肝药膳

春季养肝药膳 按中医理论。肝在五行中属木,春木旺,肝主事。也就是说,春季是肝脏当令的季节,要养阳益肝,以防肝脏淤滞不畅,因此春季护肝尤为重要。 春季养肝食为先。饮食调养是防春火于未然的重要措施,而且操作十分方便。下面介绍几款适合家庭制作的去春火药膳方,平时有面红口干、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头晕目眩等肝火旺盛现象的人,常吃这些药膳,可养生护肝。 苦瓜炒肉丝 瘦猪肉50克,切丝,加黄酒、淀粉拌匀,入热油锅以旺火滑炒后盛起。锅内留少许底油,投入切成条的苦瓜300克,加盐并倒进肉丝翻炒,最后加少许白糖、味精稍炒即成。此膳能清热降火、开胃祛湿、益脾补肾,尤其适用于春季热病、赤眼(急性结膜炎)和疮肿患者。 素焖扁豆荚 扁豆荚250克,撕去老筋,洗争,放热油锅内略炒。然后加甜面酱及盐,改文火焖熟。再用武火快速炒透即成。扁豆补脾益肝和胃,陂誉为春天首选素补

佳品。此膳尤适用于老人、孕妇、乳母,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荠菜蛋花汤 荠菜250克,洗净切碎。放锅勾加水煮沸。鸡蛋1只,去壳打散后倒入汤内续煮数沸,调味食用。春天荠菜鲜嫩味美,配以鸡蛋,健脾止血。此膳尤其适用于目赤疼南、牙龈鼻腔出血的人。 黑米粥 黑米适量,入水煮至粥将熟时,放入一两个打散的鸡蛋。再煮至沸滚,调入冰糖即可食用。黑米性平味甘,含15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能养肝补脾,益胃滋肾,享有“世界米中之王”之称,为春季进补佳粮。此膳适用于肝肾虚损、妇女产后体虚者。 杞菊茶 枸杞子5克,菊花3克,绿茶5克,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片刻,代茶饮。以平性的枸杞子配凉性的菊花、绿茶,可滋养肝肾、疏风散热,适于肝火上升所致两目昏花、头晕耳鸣、夜视不清者。 (本刊资料室)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脾虚吃什么?脾虚的人免疫能力差,脸色萎黄,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那么脾虚吃什么好呢?吃什么可以补脾呢?下面小编就分门别类为您介绍一些补脾的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食物: 补脾食物: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补脾食物: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补脾食物: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 补脾食物:薏苡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补脾食物: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补脾的3个食疗偏方推荐 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从“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谈《红楼梦》的用药思想

细读《红楼梦》全书后,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渊博的学识和对中医中药精辟的理解。他巧妙地利用医事活动、开方处药、医理药理、美容养生等来阐述各种人物性格与关系。其中,方剂的应用很值得品味。在此以“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解读为例,或许对大家的思路有所启发。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出自第十回。秦可卿身染重病,贾珍托冯紫英请来太医张友士。张太医详细辨证后,便开出了这个十六味药的方子: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五分,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醋柴胡八分,淮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大枣二枚 全方可见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影子,二方合用即为八珍汤。在八珍汤气血双补的基础上加香附和肝调经,加醋制柴胡增强疏肝解郁之功同时升举阳气。由于重用滋腻之品难免阻滞气机,故用延胡索配合川芎来活血行气。用莲子、大枣做药引,增强健脾养心安神之力,符合秦可卿思虑伤脾、心神不宁的症状。全方综合补法与和法,在补益同时有和解之功,真可谓是名实相符。 那么秦氏到底有什么样的症候呢?曹翁详细描述了张太医的脉诊: “尊夫人(秦氏)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 这般精彩分析足以写进当今教科书式当作范例了。脉诊之后张太医已经把秦氏的脏腑病变了然于胸,于是做出判断:忧虑伤脾、水亏木旺。再联系先前的方剂组成,可谓是对证准确、处方精到。张友士不愧是“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的高明太医。 如果在“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基础上加入桂心、橘皮、远志、五味子,裁去川芎、香附、醋柴胡、延胡索、淮山和引药,就成为了人参养容汤(原名养容汤,出自《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两个汤的基础方都是八珍汤,均可补气养血。 细读《红楼梦》会发现,曹雪芹很偏爱气血双补之剂。书中第三回这样写到: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这段对话透漏了这样一个信息:黛玉和贾母平日都是服用“人参养荣丸”来养生保健的。

2021年7种食物缓解小孩脾胃虚弱的症状-脾虚的孩子吃啥

中医认为脾为小儿之本,很多疾病源于脾胃。小孩脾胃虚弱的症状如腹泻、便秘、咳嗽、湿疹、感冒、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等等,因此养胃健脾成为父母们的重要任务。脾虚易感“脾虚易感症”通俗地说,就是小儿食欲不振,经常感冒,甚至一个月要反复感冒几次,许多家长都深有体会。那么小孩脾胃虚弱的症状还有哪些,如何调理小孩脾胃虚弱呢? 欧阳光明(2021.03.07) 小孩脾胃虚弱的症状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脾胃虚

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小孩脾胃虚弱食疗方 1、红枣小米粥 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2、莲子山药粥 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待温加积安堂枣花蜂蜜2勺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3、麦冬沙参扁豆粥 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4、蜂蜜山药片 制法:取鲜山药洗净,放入水中煮开约10分钟后捞起,去皮切成片状,隔水蒸约30分钟,放凉,拌入积安堂荆条蜂蜜食用。 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

健脾胃的穴位保健按摩法

健脾胃的穴位保健按摩法 中医专家指出:以腹部为主,对足阳明胃经及足大阴牌经等特定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按摩方式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中医专家指出:以腹部为主,对足阳明胃经及足大阴牌经等特定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 『旋摩上腹』 取仰卧位或坐位,以左手手掌或右手手掌以中院穴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对上腹部进行旋摩100次。 『旋摩全腹』 取坐位或仰卧位,两手重叠,右手掌心贴于脐上,左手掌心贴于右手的手背,两手均匀用力,顺时针方向,由脐向腹部四周逐渐扩大旋摩至腹部四周,再以腹部四周逐渐缩小范围旋摩至脐,如此循环往复,旋摩100圈。 『推擦两腿』 取坐位,两手拇指张开,大拇指贴于大腿根部的内侧,虎口朝向腿的前面,从大腿根部开始,推擦两腿至踝部,然后两手收回到大腿根部再进行推擦,如此反复30~50次。足太阴牌经、足阳明胃经都在两腿的前侧,推擦按摩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推擦时要注意,手掌要贴紧两腿,用力均匀,以产生温热感力度。 『按揉中脘穴』 中脘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指腹对中脘穴进行按揉,时间0.5~l分钟。 『按揉建里穴』建里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上3寸。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指腹对建里穴进行按揉,时间0.5~l分钟。建里穴在中脘穴下1寸,下脘穴上1寸。建是建筑,建立,与“健”相通;里是居的意思。我们知道,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是人体的大粮仓。婴儿切断脐带之后,营养的供给来源就靠脾胃,食物在这里被消化,形成精气进入肺里,再由肺进行分布,来滋养五脏六腑。 『按揉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的穴位,位于脐水平线,脐旁开2寸,每边一个。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左手和右手中指指腹分别对两侧天枢穴进行按揉,时间0.5~l分钟。 『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位于髌骨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指尖,按揉左侧足三里穴,0.5~l分钟,再以右手中指按揉右侧足三里穴,时间0.5~l分钟。 胃不舒服怎么办?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最佳答案:胃经的足三里、心包经的内关、大肠经的合谷、任脉的中脘 胃不舒服应该按摩哪个穴位?具体穴位在什么地方? 最佳答案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如果疼痛严重,可以按压合谷,就是在手背第一掌骨桡侧的中点,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虎口穴。

补脾益气法治疗高血压

2012年第5期补脾益气法治疗高血压 张继烈* 鞠鲤亦*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039-02 关键词:高血压;中风;眩晕;心悸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龙尾社康中心(518035) 2012年1月20日收稿 在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无高血压病名,高血压应属中医“风眩”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心悸”等症,与高血压病颇为相当。《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 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曰:“无痰不作眩”,“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虞抟提出:“血瘀致眩”。《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 。后世医家也多认为高血压与肝肾两脏有关。其病机主要是上实下虚,由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失濡养,而致肝阳上亢,肝火、肝风上扰,引起气血并走于上。祝谌予[1]将高血压分为虚、实、瘀、风、痰。高辉远[2]认为高血压主要与肝关系密切,并可累及肝肾、肝心、肝胆。高泳江[3]也以调肝为首务,认为肝失疏泄、气郁血逆,而致血脉失调,血压升高。若疏肝不应则必有营气痹窒,脉络瘀阻。柴浩然[4]有治高血压4法:1.清肝泻热法;2.平肝熄风法;3.滋阴潜阳法;4.补阴和阳法。余天泰[5] 分4型论治高血 压,认为每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查遍教科书与各类文献资料,一般都认为高血压的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还可有肝火、肝风、血瘀、痰浊。治宜滋阴潜阳、泻火解郁、平肝熄风,只有在高血压患者晚期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两虚证候时,才可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的基础上加用补气助阳药。这似乎是医家的共识,也从没有人提出过异议。 由于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恶化,快节奏的工作,不良的饮食,不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后天之本脾气受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竭,故半百而衰也。”《素问·宣明五气》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是谓五劳所伤。”脾主中气、主肌肉。不规律的生活、不合理的作息,会严重损伤人们的脾脏,渐至脾气亏虚。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使许多人一天到晚都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不少人都属于亚健康状态。长此下去当然也会引发脾气亏虚。经云:“思伤脾”,《古今医鉴》曰:“心常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事实上,绝大多数亚健康状态都有脾气虚。现在许多人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也很不科学, 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经云:“饮食劳倦即伤脾”、“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不科学的饮食更加剧了脾气的亏虚。正因为脾气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1959年5.11%,2002年达18.8%,现在应该更高。 按照五运六气大司天理论,1924-1983年为78甲子中元,1984-2043年为79甲子下元,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现在的气候与古人所在时代的气候有了很大的不同。《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少阳相火在泉时,“毒邪” 泛滥也易伤“脾气”、“脾阳”,这个历史时期是脾土最易受损的时期。由于温室效应,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恶劣的气候、极端的天气越来越多。经常是应寒反暖、 应暖反寒,忽冷忽热、大冷大热。气候条件不同,发病因素自然也大不相同。环境因素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越来越多,使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被形形色色的“毒”层层包围。由于脾气受损,加上毒、瘀、痰共同肆疟为害,气机郁滞,脉管痰结,脉络瘀阻,营气闭塞,血脉壅滞,便逐渐引起了高血压。这个过程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早期病机比较简单,多为脾气虚;慢慢就引起了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肝火;后期常常本 虚标实, 下虚上实,表里同病,寒热夹杂,燥实共存,挟痰挟瘀…。早、中期高血压,脾气虚者较多,大都可以使用补脾益气药,也有部分三期高血压可以使用补脾益气药,我们的体会是:(1)高血压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已为广大群众所认识,由于人们保健 意识的增强,许多高血压病人是在体检时被发现。这时他们可无任何症状,不少人舌脉变化极少,常常无证可辨。其中绝大多数人的病机是脾气虚,而不是肝阳上亢。患者服用补脾益气中药后,只须再服少量的西药降压药(有的可不服西药),便可阻遏高血压的发病进程,可大大延迟动脉硬化的出现。(2)服用中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相当多的人也在同时服用西药降压药。由于西药的截断、扭转作用,可推迟或阻断肝阳上亢的出现。中西药物的共同作用,使患者常常不表现为肝阳上亢,而只表现为脾气虚;或肝阳上亢症状极微,脾气虚症状却很明显。患者服用 补脾益气中药后,可大大减少西药降压药的用药量,也可减轻西药降压药的副作用。不仅节省了患者大量的金钱,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也明显减少了高血压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重度高血压患者,病机较为复杂,许多人也有脾气虚,甚至是脾肾阳虚,只要配伍恰当,即使是肝肾阴虚者也可适当应用补脾益气中药;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脾气虚,适当使用补脾益气药,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提升生存质量,延长寿命。(4)高血压的发病过程很长,早期病机主要是脾气虚,以后才慢慢发展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对绝大多数高血 压患者来说(特别是早中期高血压)使用平肝潜阳药物,虽可暂时缓解肝阳上亢的症状,但易药过病所,也可败脾伤胃,还可损害肝肾阳气。因此,对绝大多数早中期高血压患者使用平肝潜阳都是利少弊多。 我们发现补脾益气法治疗高血压,适应症有10种:前提是无明显肝阳上亢征。⑴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性高血压;⑵不稳定性高血压;⑶已服西药降压药的早中期高血压;⑷有舌淡苔薄,舌边齿印的I-II 期高血压;⑸有明显脾气虚症状的II-III 期高 血压;⑹III 期高血压为革脉者;⑺服西药降压药效果不理想,如:有的多吃一点就头晕,血压低,少吃一点就头痛,血压高;⑻有的收缩压180mmHg 时不难受,降至140mmHg 就很难受…;⑼70岁以上老人,服西药降压药控制血压较好者;⑽高血压家族(三代都有高血压患者或一代中多人患高血压)中的血压正常成年人,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39

肾气丸与右归丸的区别

肾气丸:主治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现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支气管哮喘等属于肾气不足者。 成分: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炮) 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神疲气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不能生育,腰膝酸软,小便自遗,肢节痹痛,周身浮肿;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腹胀,或翻胃噎膈,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 成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盐炒)肉桂肉归附子 本方由10味药组成。方中以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臣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佐以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补血养肝。诸药配合,共奏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 金匮肾气丸平补肾气,以调整水液代谢为主 金匮肾气丸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

方中以干地黄八两为君,滋阴补肾;山药、山茱萸补肝脾而益精血,加桂、附之辛热,四药为臣,助命门以温阳化气;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泄浊,牡丹皮清热凉血,三药为佐,寓泻于补,使邪去则补乃得力,并防滋阴药之腻滞。 右归丸温补肾阳,以恢复藏精功能 右归丸最早载于张景岳先生的《景岳全书》,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肾中之元阳,温里祛寒,为君药。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为臣药。佐以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健腰膝;当归养血和血,与补肾之品相配,以补养精血。 右归丸在《景岳全书》中应用广泛,在新方八阵中,张景岳先生说它"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反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阳衰无子等证。 金匮肾气丸用干地黄为君,偏于平补,多用于治疗因"肾主水"功能失常而致的水液代谢方面的疾病;而右归丸改生地为熟地,又用大队补阳药,偏于温补,多用于治疗因"肾主藏精"功能失常而致的生殖方面的疾病。 右归丸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三泻”(茯苓、泽泻、丹皮)

十大补气补血食品

十大补气补血食品 十大补气食品: 1、地下苹果——土豆(入脾胃肠三经:和胃、健脾、通便) 2、神仙之食——山药(天气通于肺,地气纳于肾,山药通天地之气,且不热不燥,性极平和,特别适合气虚者食用) 3、植物皇后——香菇(又名“素中之肉”) 4、温补之圣——小米(滋阴壮阳、和中益胃、除热解毒) 5、肉中黄芪——黄牛肉(牛肉补气,羊肉补形) 6、水中人参——泥鳅(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 7、荤中之素——兔肉(美容肉、保健肉,还富含卵磷脂,对心脑血管有好处) 8、第二面包——红薯(补中和血,暖胃生津、益气通便) 9、起阳之草——韭菜(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10、保健仙品——蜂蜜(补脾胃、利肺气、通肠道)还有一种食物,也需介绍一下:温冬之谷——糯米。糯米被称之为“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补气暖胃,成为人们冬天最喜欢的食品,对脾胃和肺虚寒者很合适,民间都有做腊八粥的习俗。但糯米黏性比较大,脾胃运化起来有困难,因此,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吃法上煮成稀薄的粥食,不仅好消化,而且还能更好地滋养胃气。 十大补血食品: 1、补血天使——黑芝麻(入肝、肾、肺脾经,补血明目、生津通乳、益肝养发) 2、百果之冠——红枣(养胃健脾、补血安神、润肺生津、调和营卫、通关开窍,助十二经络。要想身体好,一天三个枣) 3、肉中红枣——猪肝(吃猪肝可增强肝藏血功能。猪肝富含铁元素和磷元素,是造血不可或缺的原料,患有血虚症或缺铁性贫血,可多吃猪肝炒菠菜) 4、补血灵根——莲藕(生吃清热凉血、止血散淤;熟吃健脾胃、养心生血) 5、土中人参——胡萝卜(补血养肝、健脾化滞、补中下气,是补血和改善肾虚的上好食物,尤其能改善肝血亏虚引起的视力下降、夜盲症等) 6、南国人参——桂圆肉(入心经和脾经,对气血不足、心血亏虚、心悸失眠都有疗效) 7、肾脏之谷——黑豆(入心、脾、肾三经,补肾滋阴、补血明目、防老抗衰、增强精力,可以助肾生髓化血,也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8、含铁冠军——黑木耳(养阴补血、润肺明目,对于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非常有好处) 9、黑心宝贝——乌鸡(补虚劳、养精血、药食同源的佳品) 10、肝脾之友——红糖(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老年人在吃糖时应多选择红糖。

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有什么食物

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有什么食物气血不足的人看上去往往是面色泛白、萎黄、精神不振的样子,气血对我们人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气血不足的人要注意益气养血,那么有什么样的食物可以补充人体的气血呢,我们该怎样去缓解治疗气血不足的现象呢,今天为大家介绍益气养血的四款汤饮。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当归食疗,生姜1块,羊肉200克,白萝卜1根,枸杞子少许 调味料:料酒、胡椒粉、盐 做法: 1、当归洗净切片,生姜去皮切片,羊肉洗净切块,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枸杞子洗净备用; 2、锅加水,煮沸,放羊肉,去血水,捞出洗净备用; 3、将所有食材放入炖盅,加适量清水,叫料酒,盖上盖子,大火隔水炖2、3个小时,加胡椒粉、盐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当归性味温、甘,无毒,补血是它首要的功效,它可补血活血、排脓止痛,滋润肌肤。羊肉可滋阴补虚,生姜能活血化瘀,加上当归,本汤将成为益气养血、补益虚损的最佳选择。 二、二豆汤 食材:毛豆150克,芸豆50克,内酯豆腐1盒,葱花适量

调味料:鸡粉、蚝油、盐、高汤 做法: 1、芸豆、毛豆洗净,毛豆剥皮,芸豆放清水中泡透后放锅里煮熟,豆腐切大块; 2、锅放油,烧热,放葱花炒香,放毛豆、蚝油炒一下,倒8杯高汤煮沸; 3、放芸豆,食材快煮熟时放豆腐,滚沸,加鸡粉、盐调味,煮熟后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芸豆能补血活血、益气补虚、生津养血,常使用可缓解脾虚气弱、淤血肿痛、月经不调等症,毛豆味甘、入脾,具有益气的功效。 三、桂圆莲子蛤蜊汤 食材:桂圆肉10克,莲子15克,蛤蜊肉15克 调味料:盐 做法: 1、莲子去心,洗净放清水浸泡1小时,桂圆肉、蛤蜊肉洗净备用; 2、锅加水,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煮沸,小火慢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中医认为,桂圆具有益心健脾、滋补气血的作用,本汤能有益气养血。 四、菠菜猪血汤 食材:菠菜250克,猪血1块,葱1根 调味料:盐、香油

肝经、脾经、肾经、胃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的位置与功能

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穴位中称:大敦(井木穴) 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 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 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 同时,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 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穴位名称:行间(荥火穴) 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 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使用体会: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次。 穴位名称:太冲(俞木穴) 排毒:揉太冲穴 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常用中成药

内科常用中成药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1)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感冒风寒表虚证 (2)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感冒风寒表石证 (3)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咽干(4)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二)辛凉解表剂 (1)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 (2)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热感冒初起。 (3)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 (4)羚羊感冒胶囊:清热解表,流感疏风热证。 (5)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流感属热毒滞肺证。 (三)解表胜湿剂 (1)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2)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 (3)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四)祛暑解表剂 (1)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2)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五)扶正解表药: (1)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二、祛暑剂 (一)祛暑除湿剂 (1)六一散:(滑石甘草)清暑利湿。感受暑湿所致的暑湿证。 (2)甘露消毒丹:芳香化湿,清热解毒。暑湿蕴结所致的湿温。 (二)祛暑避秽剂 (1)紫金锭(散):辟瘟解毒,消肿止痛。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疖肿。 (三)祛暑和中剂 (1)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中消食。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2)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中暑。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四)清暑益气剂 (1)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中暑受热,气津两伤。 三、表里双解剂 (一)解表清里剂 (1)葛根芩连丸: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湿热蕴结,风热感冒。 (2)双清口服液:疏透表邪,清热解毒。风温肺热,卫气同病。 (二)解表攻里剂 (1)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中医护肝养生粥配方

中医护肝养生粥配方 1、大米决明子粥 做法:炒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将决明子炒至微黄,取出待冷却后熬汁。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熟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对于目赤红肿、怕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效果明显。 2、枸杞南瓜杂米粥 做法:枸杞1把,南瓜150克,小米50克,大黄米50克,水4碗。枸杞洗净,南瓜去硬皮部分,切小丁。小米和大黄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到砂锅中,小火熬制40分钟即可食用,或用压力锅烹熟。 功效:清肝明目。原料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和胡萝卜素都非常丰富,口感香甜柔软。 3、车前子粥 做法:车前子15-30克、粳米100克,将车前子包入布内,煎汁后放入粳米同煮为粥。 功效:利水渗湿,养肝明目。用于体内有湿热的干眼患者。 4、猪肝粥 做法:粳米200克,猪肝60克,食盐、葱、姜、香菜等调味品 各适量。将猪肝切碎备用,先将粳米洗净,入锅加水,大火煮沸后 再煮约15分钟,将猪肝放入继续煮,待将熟时放入食盐、葱、姜、 香菜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猪肝粥具有补血明目、养肝健脾的功用,常人服食可补肝强身,患有贫血、头晕、目疾、肝病者更适宜服用。 5、黑豆枸杞粥

做法: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红枣5-10个,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加水适量,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烂熟, 即可取汤饮用。 功效:黑豆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枸杞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增强免疫力。体质虚弱、抵抗 力差的人更适宜长期食用。 护肝秘方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 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护肝秘方二、心情开朗 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 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因此,保持心情开朗可护肝。 护肝秘方三、用中药护肝 中医认为肝不可补,一补即上火,补脾、补肾即可养肝。对于脾虚的人,服用人参健脾丸、薏米、山药、芡实熬粥。对于肾虚的人 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用枸杞子、天麻炖鸡。对于肝火大的人可服 用丹栀逍遥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护肝。 护肝秘方四、喝酒前吃点东西 喝酒秘方少不了喝酒前吃东西。少喝酒自然少伤害,如果一定要喝,并且想做点预防措施,那就是尽量多吃些食物垫垫肚子,食物 下肚后可以在胃黏膜、肠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但保护肠胃, 也能阻碍部分酒精进入血液,降低醉酒程度。 护肝秘方五、注意饮食平衡 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 物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脾虚吃什么?脾虚的人免疫能力差,脸色萎黄,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那么脾虚吃什么好呢?吃什么可以补脾呢?下面小编就分门别类为您介绍一些补脾的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食物: 补脾食物: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补脾食物: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补脾食物: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 补脾食物:薏苡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补脾食物: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补脾的3个食疗偏方推荐 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