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试题

(一)单选

1、对三步以上的木脚手架,应每隔()根立杆设置1根抛撑,抛撑应进行可靠固定,底端埋深应为0.2~0.3m。

A、5

B、6

C、7

D、82、木脚手架架体高度超过()m时,必须在搭架的同时设置与建筑物牢固连接的连墙件。

A、5

B、6

C、7

D、83、单排木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在砖墙上搁置的长度不应小于()mm,其外端伸出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mm。()A、180100B、200150C、200200D、2402004、双排木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每端伸出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mm,里端距墙面宜为()mm,两端应与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

A、180100

B、180150

C、200100~150

D、2402005、当搭设20m高的双排木脚手架时,杆身沿纵向垂直允许偏差应为()mm。

A、50

B、60

C、80

D、1006、双排木脚手架搭设的高度不得超过()m A、20B、25C、30D、357、单排木脚手架搭设的高度不得超过()m A、20B、

25C、30D、358、木脚手架施工施工时在两纵向立杆间的同一跨度内,结构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作业不得超过()层;装修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作业不得超过()层。

A、1、1

B、1、2

C、2、1

D、2、29、当双排木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m,应将各荷载和风荷载共同作用,进行荷载组合设计。

A、10

B、15

C、20

D、2510、水塔外架在水箱应将多排架改为双排架,里排立杆距水箱壁不得大于()A、0.4mB、0.5mC、0.6mD、0.7m11、木脚手架的受压立杆的计算长细比不得大于()

A、100

B、150

C、200

D、25012、木脚手架的受弯构件,横向水平杆的挠度控制值应不大于()A、L/100B、L/150C、L/200D、L/25013、木脚手架的纵向水

平杆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m,且在搭接范围内绑扎钢丝不应少于三道,其间距应为0.60-0.75m。

A、0.5

B、1

C、1.5

D、2

14、水塔木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情况计算确定,纵向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m

A、1.2

B、1.4

C、1.5

D、1.815、模板木支撑架封顶立杆的()应朝上。

A、大头

B、小头

C、都可以

16、单排木脚手架的搭设不得用于墙厚在()mm及以下的砌体土坯和轻质空心砖墙以及砌筑砂浆强度在M1.0以下的墙体。

A、120

B、180

C、240

D、37017、木脚手架的立杆应高出坡屋面()m A、

1.2B、1.3C、1.5D、218、木脚手架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荷载组合,如下式,rS≤R 其中r——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采用A、0.5B、0.7C、0.8D、0.919、木脚手架作业层施工时,作业人员的数量不超过()人。

A、2

B、3

C、4

D、520、木脚手架搭设至两步以上时,必须在作业层设置

1.2m高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由两道纵向水平杆组成,下杆距离操作面应为()m

A、0.2

B、0.5

C、0.7

D、121、满堂木脚手架的立杆纵横间距,当为装修架时≤1.2m,当为结构架时()A、1mB、1.2mC、1.5mD、1.8m22、木脚手架当架长在()m以内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多跨剪力撑。

A、30

B、40

C、50

D、6023、木脚手架立杆搭接至建筑物顶部时,里排立杆应()

A、低于檐口0.3m

B、低于檐口0.6m

C、高于檐口0.3m

D、高于檐口0.6m

24、满堂木脚手架在四周外排立杆必须设剪力撑,中间每隔()排立杆必须沿纵横方向设通长剪力撑,

A、2

B、3

C、4

D、5

25、双排木脚手架搭设立杆时,里外两排立杆距离应相等。杆身沿纵向垂直允许偏差应不得大于()

A、50

B、100

C、150

D、200(二)多选

1、木脚手架的杆件、连墙件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A、立杆、斜撑、剪力撑、抛撑应选用剥皮杉木或落叶松。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规定的承重结构原木Ⅲa材质等级的质量标准。

B、纵横向水平杆及连墙件应选用剥皮杉木或落叶松。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规定的承重结构原木Ⅱa材质等级的质量标准。

C、脚手板应选用杉木、落叶松板材、竹材;不得与钢材混合使用。

D、连接用的绑扎材料必须选用8号镀锌钢丝或回火钢丝,且不得有锈蚀斑痕;用过的钢丝严禁重复使用。

2、当选材、材质和构造符合《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规定的木脚手架时,脚手架搭设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排架不得超过20mB、单排架不得超过24mC、双排架不得超过25m

D、双排架不得超过25m,当需超过25 m,应按《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中规定的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但增高后的总高度不得超过30m。

3、木脚手架受力杆件的规格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A、木脚手架立杆的稍径不应小于70mm,大头直径不应大于150mm,长度不宜小于6 m。

B、木脚手架立杆的稍径不应小于70mm,大头直径不应大于180mm,长度不宜小于6 m。

C、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的杉杆稍径不应小于80 mm,红松、落叶松稍径不应小于70 mm;长度不宜小于6 m。

D、横向水平杆的稍径不得小于80mm,长度宜为2.1~2.3m。

4、木脚手架构造与搭设下列说法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单排脚手架的搭设不得用于墙厚在180 mm及以下的砌体土坯和轻质空心砖墙以及砌筑砂浆强度在M1.0以下的墙体。

B、空斗墙上留置脚手眼时,横向水平杆下必须实砌两皮砖。

C、砖砌体的下列部位不得留置脚手眼:砖过梁上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砖柱或宽度小于740mm的窗间墙;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370mm的范围内;门窗洞口两侧240mm和转角处420mm的范围内;

D、在大雾、大雨、大雪和六级以上的大风天,不得进行脚手架在高处的搭设作业。雨雪后搭设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E、搭设脚手架时操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在2 m以上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5、木脚手架的剪刀撑的设置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A、单、双排脚手架的外侧均应在架体端部、转折角和中间每隔15m的净距内,设置纵向剪力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力撑的斜杆应至少覆盖5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倾角应在45°~60°之间。当架长在30m以内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多跨剪力撑。

B、剪力撑的斜杆的端部应置于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相交节点处,与横向水平杆绑扎应牢固。中部与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各相交处均应绑扎牢固。C对不能交圈搭设的单片脚手架,应在两端端部从底到上连续设置横向斜撑。

D、斜撑或剪刀撑的斜杆底端埋入土内深度不得小于0.3m。

6、对三步以上的木脚手架,应每隔()设置1根抛撑,抛撑应进行可靠固定,底端埋深应为0.2~0.3m。

A、10~15m

B、9~12m

C、7根立杆

D、6根立杆7、木脚手架架体高度超过7m时,必须在搭架的同时设置与建筑物牢固连接的连墙件。连墙件的设置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A、连墙件应既能抗拉又能承压,除应在第一步架高处设置外,双排架应两步三跨设置一个;单排架应两步两跨设置一个。

B、连墙件应沿整个墙面采用xx形布置。

C、开口形脚手架,应在两端端部沿竖向每步架设置一个。

D、连墙件应采用预埋件和工具化、定型化的连接构造。

8、木脚手架立杆的接头设置的方法下列说法符合符合规定的是()A、相邻两立杆的搭接接头应错开一步架

B、接头的搭接长度应跨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且不得小于1.5m

C、接头范围内必须绑扎三道钢丝,绑扎钢丝的间距应为0.6-0.75m

D、立杆接长应大头朝下、小头朝上,同一根立杆上的相邻接头,大头应左

右错开,并应保持垂直

E、最顶部的立杆,必须将小头朝上,多余部分应往下放,立杆的顶部高度应一致

(三)判断

1、木脚手架的立杆搭接至建筑物顶部时,里排立杆应高出檐口0.1-0.5m;外排立杆应高出平屋面1.0-1.2m,高出坡屋面1.5m。(×)

2、当遇窗洞时,单排木脚手架靠墙面处应增设一根纵向水平杆,并吊绑于

相邻两侧的横向水平杆上。当窗洞宽大于1.5m时,应于室内另加设立杆和纵向水平来搁置横向水平杆。(√)

3、当土的允许承载力低于80Kpa或搭设高度超过15m时,其垫木应另行设计。(√)

4、满堂木脚手架当立杆无法埋地时,搭设前,立杆底部的地基土应夯实,在立杆底应加设垫木,垫木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

5、木脚手架当架体高于5m时,在四角及中间每隔15m处,于剪力撑斜杆的每一端部位置,均应加设与竖向剪力撑同宽的水平剪力撑。(√)

6、木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单排架横向水平杆的大头应朝外,双排架

应xx。(×)

7、当木脚手架架高超过5m时,必须在搭设的同时设置与建筑牢固连接的连墙件。(×)

8、当立杆底端无法埋地时,立杆在地面处必须加设扫地杆。横向扫地杆距地面应为100mm,其上绑扎纵向扫地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