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验指导书

王荆中编著

2014年4月

目录

第一章学生实验守则 (1)

第二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 (5)

实验一电流、电压继电器实验............................ . (5)

实验二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 (9)

实验三电流速断保护及电压联锁 (11)

实验四方向性过流保护.............................. (15)

实验五电流保护综合实验........................... ...... .17 实验六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 . (21)

实验七负序电压继电器特性测试................ . (25)

实验八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实验.............. (27)

实验九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31)

实验十变压器保护综合实验 (33)

附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台说明 (37)

第一章学生实验守则

实验时应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爱护国家财产,培养科学作风。为此,在本实验室应遵守下列守则:

1、严守纪律,按时开始实验。

2、特性实验信号源24V电源和电压源出口严禁短接。

3、严禁带电拆线、接线。

4、非本次实验用的设备器材,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

5、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要保持镇定,立即停止实验,迅速切断电源,

并向教师报告。

6、若自己增加实验内容,须事先征得教师同意。

7、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喧哗,乱扔杂物,

实验台上严禁放书包,衣物。

8、实验结束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必须将设备关闭

电源,整理好桌椅后征得指导老师同意再离开教室。

9、实验完成后须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第二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

实验一:电流、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规电流、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动作定值的方法;

2、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DL-31型电流继电器

3、DY-36型电压继电器

4、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DL-31型电流继电器用于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中,作为启动元件。

DL-31型电流继电器是电磁式继电器,当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当电流降低到0.8倍整定值左右时,继电器返回,

动合触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

继电器有两组电流线圈,可以分别接成并联和串联方式,接成并联时,继电器动作电流可以扩大一倍。继电器接线端子见图,串联接线方式为:将④、⑥短接,在②、⑧之间加入电流;并联接线方式为:将②、④短接,⑥、⑧短接,在②、⑧之间加入电流。做实验时可任意选择一种接线方式(出厂时电流继电器线圈默认为串联方式)。

2、DY-36型电压继电器用于继电保护线路中,作为低电压闭锁的动作元件。

DY-36型电压继电器是电磁式电压继电器,当加入继电器的电压降低到整定电压时,继电器动作,动断触点⑤、⑦端子闭合,动合触点①、③端子断开;当加入继电器的电压超过整定电压时,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

继电器有两组电压线圈,可以分别接成并联和串联方式,接成串联时,继电器动作电压可以扩大一倍,并联和串联接法可查看继电器表面接线说明(出厂时电压继电器线圈默认为并联方式)。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常规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1)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将特性实验信号源的电流输出端与电流继电器的电流输入端子,连接,继电器的动作接点连接到信号灯的控制回路中。

I

In

In

I

A

K 24V+

24V-

I1电流输出

红灯

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特性测试实验接线图

(2)整定值设置。打开电流继电器面板前盖,拨动定值设定指针,可设定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值,设置电流继电器整定值为3A (或自定)。 (3)将三相调压器调节到“0”位置,按照图示接线,合上特性实验信号源开关。

(4)平稳地调整调压器,增大电流输出,直至电流继电器动作,此时灯亮,读出电流表读数,记录动作电流。

(5)平稳地调整调压器,减小电流输出,至继电器返回,信号灯熄灭,记录返回电流。 (6)不改变继电器整定值,重复实验,测三组数据,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 2、常规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低电压工作方式下)

(1)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将特性实验信号源的电压输出端与电压继电器的电压输入端子,连接,继电器的动作接点连接到信号灯的控制回路中(注意应连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U

Un

Un

U A

K

24V+

24V-

电压继电器电压输出

指示灯

电压表

特性实验信号源

注意:

作为低电压继电器时连接常闭触点作为过电压继电器时连接常开触点

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接线

(2)整定值设置。打开电压继电器面板前盖,拨动定值设定指针,可设定电压继电器整定值,设置电压继电器整定值为60V (或自定)。

(3)在未调节调压器前,电压继电器输入电压为0,继电器常闭接点合上,指示灯亮。 (4)逐渐增加调压器输出电压,使继电器常闭接点打开后(即指示灯灭后),再平稳降低电压至继电器接点闭合,信号灯亮。记录此时的电压,即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5)平稳地调整调压器,增加继电器电压,至继电器返回,信号灯熄灭,记录此时的电压,即继电器的返回电压。

(6)重复上述步骤,测试三组数据,将结果填入表2。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返回系数=返回平均值 / 动作平均值

表1 模拟式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实验数据(整定值设为3A )

表2 模拟式低电压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实验数据(60V )

六、实验注意事项

单次实验测试后应将调压器电压调节至零后再进行下环节测试。 七、思考题

1、什么是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2、欠量继电器与过量继电器返回系数有什么差别?

实验二: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规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动作特性试验方法。

2、测试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动作范围和角度特性。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 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 三、实验原理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是一种反映所接入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的继电器。当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锐角时,继电器的动作转矩为正,使继电器动作,控制接点闭合,继电器跳闸;当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钝角时,继电器的动作转矩为负,继电器不动作,从而达到判别相位的要求。

?

A

lm

功率方向继电器动作范围示意图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是根据绝对值比较原理构成的,由电压形成回路、比较回路和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动作条件是工作电压大于制动电压,其动作方程为:

?

???????-≥+r i r u r i r u I K U K I K U K

功率方向继电器灵敏角的调整可通过更换面板上连接片的位置来实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将特性实验信号源的电压输出分别与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端子连接,特性实验信号源的I1电流输出与功率方向继电器,端子连接。继电器的动作接点连接到信号灯的控制回路中。

功率方向继电器

I

In

A

K

U

Un

24V+

24V-

电压输出电压表I1电流输出

电流表

特性实验信号源

相角表

I2

I2n

U1

U1n

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测试接线图

2、测试LG-11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1)整定值设置。打开功率方向继电器面板前盖,改变灵敏角连接片,可设定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整定值,首先设置灵敏角为-30°。

(2)保持电流为5A(或合适值),电压为57V(或合适值),摇动移相器,测出使继电器动作的两个临界角度和,纪录于表1。 (3)计算最大灵敏角。

(4)改变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灵敏角为-45°,重复实验,并将测量和计算结果填入表1。 3、测LG-11功率方向继电器的伏安特性)(.J J dz I f U =

(1)整定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灵敏角为-45°。固定加入到继电器中的电压和电流的相角,使=(该最大灵敏角为上述实验实测值,而非整定值)。

(2)从5A 开始依次减小电流,测出每一个不同电流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起动电压J dz U .。将数据填入表2。

(3)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功率方向继电器的伏安特性曲线)(.J J dz I f U =。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为:2

2

1J J m

???+=

表1 最大灵敏角测试实验数据(保持电流为5A )

表2 伏安特性实验数据(保持不变)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数字相位表的电压电流输入不应接与相同线圈;

2、继电器的伏安特性测试时应保证继电器电压电流相位保持为实测最灵敏角。

3、最小起动电压可用万用表测得。 七、思考题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区是否等于180度?为什么?

实验三:电流速断保护及电压联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2、掌握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 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DL-31型电流继电器

3、DY-36型电压继电器

4、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 电流速断保护

仅反映于电流增大而瞬间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为保证选择性,必须保证下一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起动,因此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大于最大运行方式下下一线路出口处发生短路的短路电流。

即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为:L

X X E K I S I rel

pu 0'+=

φ。

式中:为系统的等效相电势;为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的等值电抗;为线路单位长度电

抗;为线路全长;I

rel K 为可靠系数,考虑到整定误差、短路电流计算误差和非周期分量的影

响等,可取1.2~1.3。

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其缺点是不能保护线路全长,而且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很大,当被保护线路的长度较短时,速断保护可能没有保护范围,因此不能采用。

(2) 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

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区可能很小,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为了提高灵敏度可以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

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是由过电流元件和低电压元件共同组成的保护,只有当电流、电压元件同时动作时保护才能动作跳闸。由于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采用了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元件,因此,在外部短路时,只要一个测量元件不动作,保护就能保证选择性。

保护整定主要考虑保证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有较大的保护范围。为保证选择性,在正常运

行方式时的保护区为:L K L

L rel

75.01≈=

其中,rel K 为可靠系数,一般取1.3~1.4。 则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

1

0'

L X X E I S pu +=

φ

式中:为系统的等效相电势;为正常运行方式下,系统的等值电抗;为线路单位长度电抗;=0.75。

就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保护范围末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由于在该点发生短路时,低电压继电器也应该动作,因此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应设置为:

103L X I U pu pu =

由于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电流继电器整定值小于电流速断保护的电流整定值,因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常规电流速断保护实验

(1)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完成实验接线。

电流

继电器I In

中间继电器

U Un

1TA

In

24V-

1TV

Ia 24V+

跳闸1QF B

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

(2)整定值设置。根据系统一次模型结构及参数,进行整定计算,将电流整定值填入表1,并对DL-31电流继电器进行整定。

(3)测试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情况

设置系统为最大运行方式,设置线路首末端三相短路,测试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情况,将结果记入表2中。

2、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实验 (1) 实验接线

电流

继电器I In 电压继电器U Un

中间继电器U

Un

1TA

In

24V-

1TV

Ia

24V+

Uc

Ua

跳闸1QF B

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

(2) 整定值设置

对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进行整定计算,将整定值填入表1,并对电压继电器和电流继电器进行整定

(3) 测试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动作情况

设置系统为最大运行方式,设置线路首末端三相短路,测试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动作情况,将结果记入表2

中。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表1 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整定值表

2 各种运行方式下电流速断和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动作记录表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为强电类实验,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切断电源。

2、实验中改接线,须遵循断电改接线原则。

3、实验前应根据系统参数计算整定数值(计算过程记录于实验原理中)。

4、实验结束时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 七、思考题

分析电流速断保护与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区别?

实验四:方向性过流保护

一、实验目的

掌握方向性过电流保护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DL-31电流继电器、LG-11功率方向继电器、DS-32时间继电器和DZY-202中间继电器

三、实验原理

在单侧电源供电的电网中,电流保护仅利用相间短路后电流幅值增大的特征来区分故障与正常运行状态,以动作电流的大小和动作时限的长短配合来保证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但在双端电源供电网络中,只靠简单电流保护的电流定值和动作时限不能完全保证动作的选择性,为此,必须在保护回路中加方向闭锁,构成方向性电流保护。一般规定保护的正方向是从母线指向线路,则方向性电流保护只有在功率方向由母线流向线路(正方向)时才动作。

方向性过电流保护由功率方向元件和电流元件构成,既利用了电流的幅值特征,又利用了功率方向的特征。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模拟正方向短路故障实验接线,

方向性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如图1所示。由于电流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比较小,不能直接接通跳闸线圈,因此利用DZY-202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容量较大)去跳闸。

为使短路电流不致过大,调节三相调压器输出为380V。

图1 方向性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

2、整定值设置。整定动作电流定值为2.5A,时限为1s。

3、模拟正方向短路故障。在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设置出线末端三相短路故障,观测方向性

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情况,将结果记入表中。

4、模拟反方向短路故障

如图2,将1TA的Ia和In端子反接,设置出线末端三相短路,模拟线路反方向短路故障,观测保护动作情况,将结果记入表中。

图2 方向性电流保护反方向短路故障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方向性电流保护动作记录表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为强电类实验,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切断电源。

2、实验中改接线,须遵循断电改接线原则。

3、实验前应根据系统参数计算整定数值(计算过程记录于实验原理中)。

4、实验结束时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

七、思考题

方向性过电流保护的正方向是如何定义的?

实验五:电流保护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及它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2、掌握电流保护基本原理及整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三、实验原理

1、电力系统最大、最小运行方式

通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最大时的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此时系统阻抗为最小。反之,当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为最小时的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此时系统阻抗最大。由此可见,可将电力系统等效成一个电压源,最大最小运行方式是它在两个极端阻抗参数下的工况。

2、阶段式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简称Ⅰ段),限时电流速断(简称Ⅱ段)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简称Ⅲ段)组合在一起,构成阶段式电流保护。具体应用时,可以只采用速断保护加过电流保护,或限时速断保护加过电流保护,也可以三者同时采用。

(根据系统参数进行电路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3、阶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根据附表实验台参数进行整定)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接线

A

B

10kV

图1 实验一次主接线图

辅助触点

图2 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

2、整定值设置

按照线路参数进行整定值计算,整定值如表1,。

表1 电流保护整定参考值

3、模拟系统各种发生各种类型的短路实验

按附表操作QS1~QS9,将系统组成正常运行方式。

在线路首端和末端分别设置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

分别测试三种情况下(1)Ⅰ、Ⅱ、Ⅲ段保护均投入运行;(2)只Ⅱ、Ⅲ段保护均投入运行;(3)只Ⅲ段保护均投入运行时电流保护动作情况,将结果记入表3。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表3 电流保护动作记录表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为强电类实验,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切断电源。

2、实验中改接线,须遵循断电改接线原则。

3、实验前应根据系统参数计算整定数值(计算过程记录于实验原理中)。

4、实验结束时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

七、思考题

1、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灵敏度的影响。

2、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在输电线路上是否一定要用三段式保护,用两段可以吗?

实验六: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阻抗继电器的结构,掌握设置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2、掌握阻抗继电器的基本调试和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 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 三、实验原理

1、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特性。方向阻抗继电器在保护安装处于正向出口发生金属性短路时,其测量电压值小于继电器的最小动作电压,继电器将拒绝动作,称为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死区,阻抗继电器特性如图所示的虚线。为消除死区,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通过引入第三相电压,在比较电气量中引入与测量电压同相位的带有记忆作用的极化电压。引入第三相电压后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特性如所示的实线圆。

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图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YB 整定板及其内部接线示意图

2、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整定值的整定和调整。YB I U

I

set n Z K Z Z ==

。阻抗整定值与电抗变压器DKB 的模拟阻抗和电压变换器变比有关。 (1)改变模拟阻抗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回路的DKB 位置实现(可查阅相关资料)。出厂时,LZ-21阻抗继电器DKB 原方匝数默认为20匝,即模拟阻抗为2Ω。 (2)改变电压变换器YB 的变比可以通过在阻抗继电器面板上选择合适的插孔插入螺钉实现。如图所示,YB 副方线圈内部有4段绕组,每段绕组匝数不同,每段绕组必须且仅插入一个螺钉。如果某段绕组不需要选择数值时,将螺杆插入该段绕组的0插孔中。

例如:若要求整定阻抗为=2.01Ω,则

1

I YB set

Z n Z ==99.5%,即应设定电压变换器YB 副方线圈匝数为原方匝数的99.5%,应选择80匝、15匝、4匝、0.5匝插孔插入螺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完成实验接线。

阻抗继电器

I1

In

A

K

U1

U2

24V+

24V-

电压输出电压表I1电流输出

电流表

特性实验信号源

相角表

I2

I2n

U1

U1n

阻抗继电器特性测试接线图

2、最大灵敏角测试

(1)整定值设置。打开继电器面板前盖,改变灵敏角连接片,可设定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整定值,首先设置整定阻抗设为=2.01Ω(或自定),灵敏角为72°。 (2)设置I1电流输出为5A ,通过调节调压器,使电压输出为8V 左右,这样当阻抗角在最大灵敏角附近时测量阻抗在继电器动作圆内(0.8*=8.04V )。

(3)调节移相器改变电压相角,测出使继电器动作的始角度和终角度,并算出使继电器刚好动作的相角和。将结果填入表1。

(4)通过改变继电器面板上的压板连接片,调节灵敏角为65°和80°,,重复实验,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 3、整定阻抗校验

(1)设置I1电流输出为5A ,灵敏角为72°,设置输入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角差为实测的最大灵敏角。

(2)将阻抗整定螺钉分别旋入表2中所要求的阻抗对应的插孔。 (3)测取继电器刚好动作时的电压J dz U .填入表2。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2

2

1J J m ???+=

表1 阻抗继电器最大灵敏角测试实验数据

表2整定阻抗校验表

六、实验注意事项

整定阻抗校验时应设置输入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角差为实测的最大灵敏角

七、思考题

分析方向圆阻抗继电器为何出现电压死区?如何消除电压死区?

实验七:负序电压继电器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规负序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负序电压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测试DY-4型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DY-4型负序电压继电器

3、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继电器由负序电压滤过器(以下简称滤过器)和一个作为执行元件的电磁机构组成,执行元件的线圈绕组接到滤过器的输出回路中,内部接线图如图所示。

滤过器由两组电阻器和两个电容器C1和C2,组成,RA=R1+R2,RC=R3+R4,其中R2和R4为可调电阻,Xa=1/(2πfc1),Xc=1/(2πfc2) ,当电阻值 Ra=Sqrt(3)*Xa,Rc=Xc/Sqrt(3) 时,在滤过器输入端上加正序电压,滤过器没有输出(只有很小的不平衡电压);而在滤过器输入端上加负序电压时则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1.5UL2 (UL2为负序线电压)。由于加的是线电压,因此不存在零序电压分量。

改变执行元件的指针位置即可进行动作值的整定。

负序电压继电器内部接线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完成实验接线。

Ua

Ub

Un

U A

K 24V+

24V-

负序电压继电器电压输出

指示灯

电压表

特性实验信号源

负序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接线图

2、整定值设置。打开电压继电器面板前盖,拨动定值设定指针,可设定电压继电器整定值,首先设置电压继电器整定值为8V (或自定)。

3、打开特性实验信号源开关。调节三相调压器,缓慢增大电压,继电器动作指示灯亮时停止,记下动作值。

4、调节三相调压器减小电压,继电器返回指示灯灭时停止,记下返回值,并将三相调压器调节到“0”位置。

5、测试3组数据,将结果填入表中。。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模拟式负序电压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实验数据(整定值设为8V )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为强电类实验,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切断电源。

2、实验中改接线,须遵循断电改接线原则。

3、特性实验信号源24V 电源和电压源出口严禁短接。

4、实验结束时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 七、思考题

分析负序电压继电器加入正序电压或零序电压时动作情况。

实验八: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三相一次重合闸与继电保护之间如何配合工作。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DL-31电流继电器

3、DZY-202中间继电器

4、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

三、实验原理

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作为实现三相一次重合闸的主要元件。

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图中各符号含义如下:

HQ——断路器合闸线圈

DL1~DL2——断路器的辅助触点TQ——断路器跳闸线圈

SJ——时间继电器

ZJ——中间继电器

I ①

SJ

ZJ SJ

HQ

DL1 DL2

KM+KM-

图1 重合闸用于单侧电源线路的接线示意图

1、正常运行处于合闸状态。

在投入前应将重合闸放电(端子3、6短接一次)完毕。当线路正常运行断路器处于合闸时,对充电回路的电容器充电,此时如果输电线路存在故障,则断路器很快又被切除。由于电容器充电时间短没有达到门坎电压,中间继电器控制回路不能接通,避免了断路器发生重合闸。若线路正常,则经15~25s后,电容器充满电,重合闸准备动作。

2、断路器由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

此时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1返回接通,启动时间继电器SJ。经延时后,接通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ZJ(V)动作后,接通断路器合闸电路(KM+→端子②→SJ1→ZJ(I)→DL2→HQ →KM-),HQ通电后,实现一次重合闸。由于ZJ(I)的作用,ZJ1能保持直到断路器完成合闸,其辅助触点DL2断开为止。如果线路上是瞬时故障,则重合闸成功后,电容器自行充电,经15~25s后,重合闸重新处于准备动作状态。

3、线路上存在永久性故障。

此时经一次重合闸后,断路器第二次跳闸(重合闸不成功),SJ仍启动,但这段时间小于恢复时间(15~25s),不能接通控制电路使ZJ(V)动作,因而保证重合闸只动作一次。4、中间元件的触点ZJ1卡住或熔接。

为防止在这种情况下,断路器多次合闸于故障线路,采用继电器TBJ加以避免。当断路器

跳闸,接通合闸回路,同时使TBJ (I )经TBJ1自保持,并通过TBJ2断开合闸回路,防止断路器多次重合闸。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接线

常规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接线如图2所示,将保护安装处(1QF )的电流互感器的端子、分别与DL-31电流继电器的电流输入端子和连接。电流继电器的动作触点连接至中间继电器电压线圈上,中间继电器的上面一对动作触点与断路器1QF 的跳闸信号接孔连接,控制1QF 跳闸。重合闸继电器的合闸触点1控制1QF 合闸。

电流

继电器I In

中间继电器

U Un

In

24V-

Ia

24V+

跳闸

1QF B

24V-

辅助触点

合闸⑧

24V+

⑦③⑥①④

重合闸继电器

24V-

图2 常规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接线

2、整定值设置

根据系统一次模型结构及参数进行整定计算,并对DL-31电流继电器进行整定,整定动作电流值为 A 。重合闸时间整定为5S 。 3、测试保护和三相一次重合闸动作

将重合闸端子3、6短接,使重合闸放电,此时重合闸面板上的充电指示灯灭。手动合上断路器1QF ,等待20S ,使重合闸充满电,此时重合闸面板上的充电指示灯亮。

4、瞬时性故障:按下出线上的首端相间短路故障按钮,观测保护动作情况,待保护跳开1QF 后,释放按钮,观测重合闸的动作情况及重合闸面板上的充电指示灯状态。

5、永久性故障:按住出线上的首端相间短路故障按钮,保持到重合闸动作后保护再次跳开1QF 时释放,模拟系统发生永久性故障的情况,观测整个过程中保护和重合闸的动作情况。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自动重合闸保护动作记录表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为强电类实验,实验中如有异

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切断电源。

2、实验中改接线,须遵循断电改接线原则。

3、实验前应根据系统参数计算整定数值(计算过程记录于实验原理中)。

4、实验结束时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 七、思考题

自动重合闸的动作时间是否越短越好?为什么?

实验九: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规差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设置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2、掌握差动继电器特性的测试方法,测试差动继电器的比率制动曲线特性。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

1、TQXDB-IB 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

2、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 三、实验原理

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作为主保护。LCD-4型差动继电器为整流型继电器,由差动元件和瞬动元件两部分组成。差动元件由差动工作回路、二次谐波制动回路、比率制动回路和直流比较回路所组成。

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内部未设置平衡绕组及抽头,因TA 变比不一致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通过专用自耦变流器补偿消除。谐波制动系数通常调整在0.2-0.25之间。通过切换片1QP 实现三种不同的比率制动系数0.4、0.5、0.6。过切换片2QP 获得1、1.5、2、2.5A 四个不同的整定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接线。如图所示完成实验接线。

差动继电器

A

K

24V+

24V-

I1电流输出电流表特性实验信号源

I1

I2

I2n

I2电流输出

电流表

I1n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设计题目110kV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设计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年级电气134班 姓名王学成 学号 2013011983 提交时间 2016年12月19日 成绩 指导教师何自立许景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第1章、概述 (2) 1.1距离保护配置 (2) 1.1.1主保护配置 (2) 1.1.2后备保护配置 (3) 1.2零序保护配置 (4) 1.2.1零序电流I段(速断)保护 (4) 1.2.2零序电流II段保护 (5) 第2章、系统分析 (5) 2.1故障分析 (5) 2.1.1故障引起原因 (5) 2.1.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 (5) 2.1.3 短路简介及类别 (6) 2.2输电线路保护主要形式 (7) (1)电流保护 (7) (2)低电压保护 (7) (3)距离保护 (7) (4)差动保护 (7) 2.3对该系统的具体分析 (8) 2.3.1对距离保护的分析 (8) 2.3.2对零序保护的分析 (8) 2.4整定计算 (8) 2.4.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8) 2.4.2零序保护的整定计算 (14) 2.4.3结论 (20) 2.5原理图及动作分析 (20) 2.5.1原理图 (20) 2.5.2动作分析 (22) 第3章、总结 (22)

摘要 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又称阻抗保护。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电压为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流为负载电流,而发生短路故障时,其电压降低、电流增大。因此,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是有很大变化的。由于线路阻抗和距离成正比,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阻抗,也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距离。所以可按照距离的远近来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这样就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本设计为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简述了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原理具体整定方法和有关注意细节,对输电网络距离保护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介绍了距离保护的接线方式及阻抗继电器的分类,分析了系统振荡系统时各发电机电势间的相角差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和短路过渡电阻影响。最后通过MATLAB建模仿真分析本设计的合理性,及是否满足要求。 关键词: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 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三、原理说明 图1-1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步骤和要求 1、绝缘测试 (1)全部端子对铁芯或底座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2)各线圈对触点及各触点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3)各线圈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2、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 实验接线图1-2为电流继电器的实验接线,可根据下述实验要求分别进行。 实验参数电流值(或电压值)可用单相自耦调压器、变流器、变阻器等设备进行调节。实验中每位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调节中要注意使参数平滑变化。 a、选择ZB11继电器组件中的DL—24C/6型电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初步整定。本实验整定值为及的两种工作状态。 b、根据整定值要求对继电器线圈确定接线方式(串联或并联) c、按图1-1接线,检查无误后,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增大输出电流,使继

电器动作。读取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即使常开触点由断开变成闭合的最小电 流,记入表1-2;动作电流用I dj表示。继电器动作后,反向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降低输出电流,使触点开始返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用I fj表示,读取此值并记入表1--2,并计算返回系数;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 比值,用K f表示。 I fj K f =----- I dj 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在~之间。当小于或大于时,应进行调整。 表1-2电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动作值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否则应检查轴承和轴尖。 七、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针对过电流继电器实验要求及相应动作值、返回值、返回系数的具体整定方法,按实验报告编写的格式和要求及时写出电流继电器实验报告和本次实验的体会,并书面解答本实验思考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前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所做设计要求 电网接线图 × × × ×cosφ=0.85X〃=0.129 X〃=0.132 cosφ=0.85cosφ=0.8cosφ=0.8cosφ=0.8 图示110kV 单电源环形网络:(将AB 线路长度改为45km,CD 长度改为20km ) (1)所有变压器和母线装有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均为Yn ,d11接线; (2)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25+50)MW,最小发电容量为2×25MW; (3)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 (4)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 (5)线路AC 、BC 、AB 、CD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50、150、230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5.1 ss K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型式的。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一下的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的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震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的瓦解。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例如,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而引起的电流升高(一般又称过负荷),就是一种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由于过负荷,使元件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就可能发展成故障。此外,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而引起的频率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以及电力系统发生震荡等,都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 系统故障的发生,除了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如遭受雪击等)以外,一般都是由于设备制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或运行维护不当而引起的。因此,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就可以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这种保护装置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子式静态保护装置和数字式保护装置出现以后,虽然继电器已被电子元件或计算机所代替,但仍沿用此名称。在电业部门常用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一词则指各种具体的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不必要的动作和由于干扰而引起的误动作。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

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为了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同学们掌握良好、规范的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特制定以下实验细则,请同学们严格遵守。 1. 实验前应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复习相关知识。 2. 严格按照生物化学实验分组,分批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非本实 验组的同学不准进入实验室。 3.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各位同学进入各白实验小组实验台后, 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不得无故离开本实验台随便走动。 绝对禁止用实验仪器或药物开玩笑。 4. 实验中应保持实验台的整洁,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过的滤纸放入 垃圾桶中,禁止直接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丢。 5. 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与试剂,爱护仪器,使用前应了解使用方法, 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白移动实验仪器。否则,因非实验性损坏,由损坏者赔还。 6. 使用水、火、电时,要做到人在使用,人走关水、断电、熄火。 7. 做完实验要清洗仪器、器皿,并放回原位,擦净桌面。 8. 实验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2006年1月

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i) 目录 (2) 实验1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 实验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6) 实验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虽- --11实验4 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虽 (16) 实验5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0) 实验6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24) 实验7 生物氧化与电子传递 (25) 实验8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27) 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学时) 目的要求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3. 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4. 了解蛋白质两性性质 原理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胶体颗粒,所以蛋白质溶液和其他亲水胶体溶液相类似。但是,蛋白质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失去电荷,脱水,甚至变性,则以固态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指导书(试用稿)讲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验指导书 张艳肖编 适用于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二○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部分MATLAB基础 ................................................................................... - 3 - 1.1 MATLAB简介 .......................................................................................... - 3 - 1.2 MATLAB的基本界面 ........................................................................... - 3 - 1.2.1MATLAB的主窗口 ...................................................................... - 3 - 1.2.2 MATLAB的主窗口 ....................................................................... - 3 - 1.3 SIMULINK仿真工具简介.................................................................... - 4 - 1.3.1SIMULINK的启动 ........................................................................ - 4 - 1.3.2SIMULINK的库浏览器说明........................................................ - 5 - 第二部分仿真实验内容.................................................................................. - 6 - 实验一电力系统故障.................................................................................... - 6 - 实验二电流速断保护.................................................................................... - 9 - 实验三三段式电流保护.............................................................................. - 13 - 实验四线路自动重合闸电流保护.............................................................. - 17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材料书

实用文档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 1001 姓名: XXXXXX 学号: 201009028 指导教师: XXXXXX 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 年7月19日

1设计原始资料 1.1具体题目 如图1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φE =、G115X =Ω、G210X =Ω、G310X =Ω、 160km L =、340km L =、B-C 50km L =、C-D 30km L =、D-E 20km L =,线路阻抗0.4Ωkm ,rel 0.85 K =Ⅰ,rel rel 0.85 K K ==ⅡⅢ ,B-C.max 300A I =、C-D.max 200A I =、D-E.max 150A I =、SS 1.5K =、re 1.2K =。 图1 系统网络图 1.2完成的容 实现对线路保护3以及保护4的三段距离保护设计。 2设计的课题容 2.1设计规程 在距离保护中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它们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必须根据具体系统运行矛盾的主要方面,配置、配合、整定每个电力原件的继电保护,充分发挥和利用继电保护的科学性、工程技术性,使继电保护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发挥最大效能。 本课题要完成3、4的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测量的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小,保护围稳定。常用于线路保护。具体是通过测量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实现。 2.2本设计的保护配置 (1)主保护配置: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的切除被保护设备或线路故障的保护,距离保护的主保护主要是距离保护Ⅰ段和距离保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2013

实 验 一 Automation Studio 的使用和基本程序编程及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使用技巧和方法 2、熟悉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命令 3、学会和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装有Automation Studio编程软件;贝加莱PLC-2003一台; 各PC机与PLC-2003通过RS232电缆连接进行通信。 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 熟悉并练习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控制程序。Automation Studio是贝加莱公司为其自动化控制设备PLC(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开发的一种可使用多种编程语言的PLC开发环境,如附录二所示。 1.PLC硬件配置: 根据所给实验装置,使用Automation Studio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配置方法见本指导书附录B。 2.实验程序1: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第一个模拟量旋钮(电位器),来控制模拟量输

出,当旋转该电位器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随之变化,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小值0),要求模拟量输出为0(光柱无显示),当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大值32767),要求模拟量输出为最大值(光柱全显示); 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的状态正好与第一个模拟量输出相反。 3.实验程序2: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两个开关,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接通(合上)其中一个开关(另一个应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周而复始;当接通(合上)另一个开关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其最大值开始随时间逐渐减小,达到0后,再从其最大值开始…,周而复始。 四. 思考题 1.在Automation Studio中为什么要对PLC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2.为什么要为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命名? 3.为用户程序选择循环周期的原则是什么? 4.Automation Studio为用户提供多种编程语言有什么好处?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目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部分 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二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三重合闸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四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五发电机保护屏整组实验 实验六变亚器保护屏整组实验 微机保护部分 实验七微机线路相间方向距离保护实验 实验八微机接地方向距离保护特性实验 实验九微机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特性实验 实验十微机线路保护屏整组试验 实验十一微机变压器差动速断// 后备保护特性实验 实验十二微机变压器比率差动// 谐波制动特性实验 实验十三微机变压器保护屏整组试验 实验十四系统振荡//PT 失压微机线路保护暂态特性实验 附录一THL200 系列线路保护装置使用说明附录二THT200 系列变压器保护装置使用说明附录三M2000 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使用手册

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外部检查 2.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绝缘检查 4.刻度值检查 5.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Word版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2006-4-29

目录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3实验二、怎样计算 5实验三、最佳分数近似值 6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7实验五、素数 8实验六、概率 9实验七、几何变换 11实验八、天体运动 13实验九、迭代(一)——方程求解 15实验十、寻优 16实验十一、最速降线 18实验十二、迭代(二)——分形 20实验十三、迭代(三)——混沌 21实验十四、密码 22实验十五、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 23附表(实验报告) 24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熟悉Mathematic软件常见函数图形 2、通过作图,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观察函数的性质 3、构造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表,观察函数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 1.1函数及其图象 1.2数e 1.3 积分与自然对数 1.4调和数列 1.5双曲函数 三、实验步骤 1.开启软件平台——Mathematics ,开启Mathematics编辑窗口; 2.根据各种问题编写程序文件 3.保存文件并运行; 4.观察运行结果(数值或图形); 5.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并浅谈学习心得体会 四、实验要求与任务 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以下具体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问题→数学模型→算法与编程→计算结果→分析、检验和结论→心得体会) 1、1函数及图形 (1)在区间[-0.1,0.1]上作出 y = sin(x)/x 的图象,观察图象在 x = 0 附近的形状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 sin(x) 和它的展开式的前几构成的多项式函数y = x-x^3/3!,y = x-x^3/3!+x^5/5! . . . 的图象,观察这些多项式函数图象对 y = sin x 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3)分别取n =10,20,画出函数 y = sin(2k-1)x/(2k-1),k=1,2,...,n求和} 在区间[-3PI,3PI]上的图象.当N 趋向无穷时函数趋向什麽函数? (4)别取n = 5,10,15,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f(x) = sin x 与p(x) = x * (1-x^2/PI^2)*(1-x^2/(2^2*PI^2))*...*(1-x^2/n^2*PI^2))在区间[-2PI,2PI]上的图象,观察 p(x) 图象对 y = sin x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1、2数e 观察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a n=(1+1/n)n和A n=(1+1/n)n+1的变化趋势: (1)n=10m,m=1,2,. . . ,7时的值,a n,A n观察变化趋势.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三个函数地图象y=(1+1/10x)10^x , y=(1+1/10x)10^x , y=e观察当 x 增大时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课程代码:0110355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4 总学时:52(52理论+12实验) 先修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概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课程,是从事电力系统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构成原理、运行特性及分析方法。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整定计算及其运行分析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本课程是在分析复杂的电力系统故障状态的前提下讲述保护构成原理、配置及动作行为的,并配以一定的实验。故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使学生深刻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所担负的任务,并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实验技能,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电流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和差动保护等几种常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和应用范围、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一次主设备(发电机、变电器、母线、送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各自的保护方式;使学生了解各种继电器(电流、方向、阻抗)的构成原理、实现方法、动作特性和一般调试方法,熟悉常用继电保护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任务、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及发展概况。 重点:继电保护的任务、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 全阻抗继电器与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 时,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高。 2、 为防止电压互感器三相熔断器同时熔断时断线闭锁装置失去作用,应 3、 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发电机定子绕组发生单相接地,当接地电容电流大于_____安时,保护动作于跳闸。 5、 发电机低压过电流保护,电流元件应采用________接线,电压元件采用_________接线 6、 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且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无断路器时,差动保护____________。 7、 发电机采用什么型式的相间短路后备保护由______ ______ __及_______ ________决定。 8、 阻波器就是由电感线圈与可变电容器并联组成的回路,其谐振频率为 。 9、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故障点故障相电压 、 _____电压 最高, 零序电压为零。 10、 微机保护的数字滤波就是用_ __实现的。 11、 闭锁角应该按照 可能出现的最大间断角来整定,最大间断角主要由 的 角度误差、序电流滤波器产生的角度误差、 引起的角度误差、 需要的延时等决定。 12、 使动作阻抗降为 set Z 对应的测量电流,称为最大精确工作电流,用ac.max I 13、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除用常规条件选择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校验。 14、 电抗变换器二次绕组接调相电阻的目的就是调节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间的_______。 15、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除用常规条件选择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校验。 16、 利用通信通道将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区内还就是 区外,这种保护称之为输电线路的 17、 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速动性、 、可 靠性。即保护的四性。 二、选择题 1. 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中存在 分量电流。 (A)正序、负序与零序 (B)正序 (C)负序与零序 (D)正序与负序 2.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分支系数与网络接线方式有关,其值 。 (A) 可能大于1或等于1或小于1 (B) 大于1 (C)小于1 (D) 等于1 3. 双电源线路相间短路在故障点存在过渡电阻时,反应相间短路故障的阻抗继电器测量到附加阻抗

操作系统_课程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 实验指导书 洪朝群编写 适用专业:计算机(嵌入式)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9 月

实验指导书前言内容要求 前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介绍,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哪些方面的技能,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其中哪几项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各项实验主要了解、掌握的具体知识,训练及培养的技能。 本指导书的特点。 对不同专业选修情况说明。

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界面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并且了解Linux 界面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用vmware workstation安装Ubuntu12.10系统。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无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 五、实验条件 无 六、实验步骤 1、下载Ubuntu12.10桌面版安装镜像,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6392141.html,/download/desktop 2、打开vmware,建立虚拟机镜像 3、安装过程参考(“VMWare8.0安装Ubuntu12.04教程.pdf”文件),注意使用虚拟机的时候把镜像文件放在最后一个盘。 4、(可选步骤)如果本机上的wmware版本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下载新版进行安装。https://www.360docs.net/doc/c016392141.html,/d/FWACAQQFRTZQ?p=09122 七、思考题 Linux与Windows有何不同?

继电保护试验规程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1) 第二部分: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与风功率预测系统 (8) 第三部分:220kV故障录波器柜 (28) 第四部分:35kV母线保护柜 (32) 第五部分: 远方电能量计量系统 (38) 第六部分:220kV 线路保护柜 (44) 第七部分:主变压器故障录波装置 (51) 第八部分:保护及故障信息远传系统 (58) 第九部分:交流不间断电源(UPS) (64) 第十部分: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校验规程 (71) 第十一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84)

第一部分:总则 1.1 为加强规范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管理,提高检验管理水平,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规范了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的各项管理工作及具体实施要求。 1.3 运行维护单位应在本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基础上,编制各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依据主管部门批准执行的作业指导书开展现场检验工作。 1.4 检验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定期校验,确保其准确级和技术特性符合有关要求。 1.5 检验中应按要求做好记录,检验结束后应将报告整理归档。 2 继电保护检验管理 2.1 一般要求 2.1.1 继电保护检验工作要确保完成率达到100 %。 2.1.2 检验项目不得漏项,要防止继电保护检验工作不到位引发的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 2.1.3 继电保护原则上随同一次设备停电进行检验。各运行维护单位应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一次设备检修及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确保继电保护按正常周期进行检验。 2.1.4 新安装继电保护在投运后1 年内应进行第一次全部检验。 2.1.5 线路两侧继电保护设备检验工作应同时进行。 2.1.6 故障录波器、保护故障信息子站等与多个一次设备关联,其检验宜结合一次设备停电进行并做好安全措施;不具备条件的可单独申请退出运行进行检验。安全自动装置的检验工作应统筹协调,合理安排。 3 检验种类及周期 3.1 检验种类 3.1.1 检验分为三种: 3.1.1.1 新安装装置验收检验;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课程教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 第三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第四章输电线纵联保护 第五章自动重合闸 第六章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第七章发电机的继电保护 第八章母线的继电保护 第一章绪论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1. 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各种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继电保护的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核心。P1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2. 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三相交流系统) * 故障:各种短路(d(3)、d(2)、d(1)、d(1-1)))和断线(单相、两相),其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是各种类型的短路。其后果: 1.电流I增加危害故障设备和非故障设备; 2.电压U降低或增加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 3.破坏系统稳定性,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系统振荡,电压崩溃) 4.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出现I2,使旋转电机产生附加发热;发生接地故障时出现I0,—对相邻通讯系统造成干扰 * 不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状态。如:过负荷、过电压、频率降低、系统振荡等。 3.继电保护的作用: (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映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答案

第一章 填空题: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 速动性)(灵敏性) (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骨子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大)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 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 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 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组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原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选择题: 8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C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9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C 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10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C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1.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系数K1m要求(C) (A)K1m<1 (B)K1m=1 (C)K1m>1 12.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它们是 (B) (A)主保护 (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C)后备保护 判断题: 13.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应将过负荷保护设备切除。(错) 1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在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使其快速动作。(对) 15.电力系统在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不但发出信号,同时也把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切除(错) 16.能使电流继电器从释放状态改变至动作状态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错)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指导书(第三版)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指导书 (第三版)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009年3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指导书 一、目的 通过为一周的实训,巩固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强化的各种基于工作的过程的各种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处理Word文档的综合应用、Excel高级数据管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高级制作技巧及Internet网络综合应用能力,并为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及办公自动化考试作好准备。 二、实训内容提要 1.Word中文处理的综合应用 2.Excel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 3.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综合应用 4.申请邮箱、收发邮件、Outlook Express的使用 5.信息检索与信息的综合应用 6.利用Serv-U 软件创建与配置FTP站点,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7.Web 站点的创建与配置,网页的浏览(选) 三、考核 1.考核方式 操作部分由各部分指导老师现场打分,最后由负责指导老师汇总。 2.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内容包括:成绩评定为100分制。Word 高级应用25%,电子表格综合应用25%,PPT综合应用 10%,Internet操作10%,实操报告(心得体会,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收获等)20%(包括考勤),模拟题试题10%. 四、提交实训成果 1.实训成果(作业、作品等) 2.实训报告:按照实训报告模板的格式去写,包括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包含一些截图,一周实训的体会、收获及今后努力方向等,文字要在2500字以上。篇幅在4页左右(含截图)。

说明: 1.由于各个班级教学学时及专业的差异性相差很大,而实训内容丰富且有一定难度,而实训的时间较短且集中,因此实训指导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与水平,在指训指导书中挑选实用性强且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有一定关联的题目进行实训。 2.选择实训的原则: ●在1~10中选择8题 ●11~17中选择5至6题 ●18~21必选,22根据机房情况选择 ●模拟题选择一套 3.带实训的老师一定要认真负责,结束后及时登记实训成绩,收齐学生的实训成果,并写出该班的实训总结,记录成光盘交到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第1部分实训内容 实训1 制作用户调查表 [操作要求] 按照下面的步骤编排出如图1样文所示,并以“实训一.doc”为文件名保存。 1.输入文字 ●在文档中,输入表格的标题及最后一行的文字。 2.插入表格 ●插入“样文”的表格及输入其中的字符; ●表格的前三行高固定值1厘米,各列宽3.5厘米,表格中的字符设为宋体、四号, 水平左对齐,垂直居中; 3.设置文本 ●表格标题设为黑体、二号字,居中对齐; ●表格末行设为幼圆、小四号字,其中,“回函请寄:”几字设为加粗; ●表格外边框的线宽为1.5磅。 4.编排格式 ●在文档头部插入一行由“剪刀”和“-”号组成的字符串; ●按“样文1”所示位置,插入艺术字库中第1行第2列式样的艺术字; ●艺术字设为隶书、36磅、红色,无环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讲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选题标号: 3号三段式距离保护 班级: 12电气1班 姓名:郭宇飞 学号: 12020069 指导教师:王馨漪 日期: 2015年12月30日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评语: 平时考核(30)纪律(20)答辩(50)总成绩(100)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目录 第一章:选题背景 (01) 1.1 选题意义 (01) 1.2 设计的原始资料 (01) 1.3 要完成的内容 (02) 第二章: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 (02) 2.1 设计规程 (02) 2.2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 (03) 第三章:距离保护的相关计算 (04) 3.1 等效电路的建立 (04) 3.2 对线路L1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04) 3.3 对线路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07) 第四章:电路的工作原理 (09) 4.1 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09) 4.2 绝对值比较电压回路 (10) 第五章:实验验证 (11) 5.1 实验的原理图 (11) 5.2 实验的接线图 (11) 5.3 实验步骤 (12) 5.4 实验结果 (13) 第六章: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 (14) 6.1 继电器的选择 (14)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选题背景 1.1选题意义 本设计是在学习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专业课程及相关专业课后的设计 尝试,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是对继电保护原理这门课程的一次综合性检测。继电 保护装置是安装在被保护元件上,反应被保护元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作用 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要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 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并保证其他非故障元件 正常运行,其基本要求如下: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随着电子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尤其是微机保护的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和光纤通信的普及使继电保护技术 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继电保护正在沿着微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信号、 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后备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广域集中化和电流、电压变 换的光学化的方向前进,使继电保护依然保持着学科的完整性和先进性。电力系 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 术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在 建国后60余年已经历了机电式保护、晶体管保护、集成电路保护和微机保护四 个时代,并且电力系统向着大机组、超高压、特高压、长距离、全国联网的方向 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预示着继电保护技术仍将有更大的发展。本设计着重的 阐明了距离保护的三段式整定 。 距离保护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保护电网间的相间短路,对于大接地电流电网中 的接地故障可由简单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装置切除,或者采用接地距离保护。 通常在35kv 电网中,距离保护作为复杂网络相间短路的主保护,本次课程设计 的主要目的即是通过对一条已知参数的电网中对保护装置参数的计算,来了解距 离保护,知道距离保护如何满足更高电压等级复杂网络快速,有选择性的切除故 障元件的要求,为什么会在高压电网中快速应用,得到发展。 1.2设计原始资料 具体题目 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373kV ?=E ,112G Z =Ω、220G Z =Ω、315G Z =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125L L km ==、370L km =,42B C L k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5C D L km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 选择性: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只将故障设备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从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保护装置这样动作就叫做有选择性。 快速性:目前,断路器的最小动作时间约为0.05~0.06秒。110KV 的网络短路故障切除时间约为0.1~0.7秒;配电网络故障切除的最小时间还可更长一些,其主要取决于不允许长时间电压降低的用户,一般约为0.5~1.0秒。对于远处的故障允许以较长的时间切除。 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它在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不因其本身的缺陷而拒绝动作,在任何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又不应误动作。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这四大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而有时又相互矛盾的。在具体考虑保护的四大基本要求时,必须从全局着眼。一般说来,选择性是首要满足的,非选择性动作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为了保证选择性,有时可能使故障切除的时间延长从而要影响到整个系统,这时就必须保证快速性而暂时牺牲部分选择性,因为此时快速性是照顾全局的措施。 3、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的三大组成部分:一是测量部分、二是逻辑部分、三是执行部分。继电保护的原理结构图如下: 第一章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一、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及时限特性 1、继电保护装置阶梯形时限特性:各保护装置的时限大小是从用户到电源逐级增长的,越靠近电源的保护,其动作时限越长,用t1、t 2、t3分别表示保护1、2、3的动作时限则有t1>t2>t3,它好比一个阶梯,故称为阶梯形时限特性。定时限过流保护的阶梯形时限特性如下图: 二、电流电压保护的常用继电器 1、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刚好能够动作的最小电流叫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 2、继电器的返回电流:使继电器刚好能够返回的最大电流叫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f.j。 3、电流返回系数:Kf=Id.j/If.j DL-10系列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不小于0.85。 4、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Ud.j:使继电器刚好能够动作的最小电压叫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5、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电压Uf.j:使继电器刚好能够返回的最大电压叫继电器的返回电压。 6、DJ-122型是低电压继电器,其电压返回系数Kf>1,一般不大于1.2。 7、电压返回系数:Kf=Ud.j/Uf.j 一般不在0.85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