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评(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评(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评(含解析答案)

第七单元测评

一、填空。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直观地表示出( )的多少。

2.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4 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00 本,那么5 厘米高的直条表示( )本;如果表示500 本,那么要画( )厘米高的直条。

3.某幼儿园大班有100 名小朋友,中班有80 名小朋友,小班有60 名小朋友,在作业本上画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时,每格表示( )名小朋友比较合适。

二、选择。

1.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直条的( )比较出数据的大小。

A.长短B.宽窄C.颜色

2.观察下面的统计图,( )的说法是错误的。

蓝天小学四年级学Th体育成绩统计图

A.纵轴上每格代表60 人

B.得良好的学生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

C.得及格的学生人数比得优秀的学生人数少30

3.下面的统计图表示的是四名同学的英语成绩,图中没有标出这四名同学的名字。已知小刚的英语成绩最好,小丽的英语成绩最差,小明比小红的英语成绩好,那么小红的英语成绩是( )分。

四名同学的英语成绩统计图

A.150 B.125 C.100 D.80

三、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2.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爱心超市第三季度各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量情况如下表。

品牌 A B C D

销售量/件80 50 100 75

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每格代表( )件。

(2)第三季度( )品牌矿泉水的销售量最多,是( )件。

(3)第三季度( )品牌矿泉水的销售量是( )品牌矿泉水销售量的2 倍。

(4)如果你是该超市的销售员,你打算向超市经理提出什么建议?

五、下面是四(2)班各组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统计表。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金额/元300 350 400 500

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每格代表( )元。

(2)( )组捐款最多,( )组捐款最少。

(3)一组比四组少捐款( )元。

(4)四(2)班一共捐款( )元。

六、下面是四(1)班四名男同学100 米赛跑成绩情况统计图。

1.他们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谁比小军跑得快?谁比小刚跑得慢?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一、1.各种数据

2.250 10

3.(答案不唯一)10

二、1.A 2.A 3.C

三、1.跳绳

2.滑冰

3.(答案不唯一)最喜欢跳绳的比最喜欢游泳的多多少人?20-10=10(人) 四、

2.(1)10 (2)C 100 (3)C B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C 品牌矿泉水的销售量最好,应多进C 品牌矿泉水。

五、

2.(1)100 (2)四一(3)200 (4)1550

六、1.小强跑得最快,小亮跑得最慢。

2.小强比小军跑得快,小亮比小刚跑得慢。

3.(答案不唯一)跑得最快的同学和跑得最慢的同学相差几秒?19-16=3(秒)

四年级上册数学-章节测试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单选题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A. 一

B. 两

C. 无数条

2.下面图中,点A到直线BC所画的线段中,()最短.

A. AB

B. AC

C. AE

D. AD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

A. 平行四边

B. 梯

C. 等腰梯形

4.小东画了两条直线都与直线AB垂直,那么这两直线()

A. 互相平

行 B. 互

相垂直

C. 不能确定

5.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A. 三角形的稳定

性 B.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

形的特性

6.如果,上下两条线段是平行的,图中a、b分别垂直与上下两条线段,图中线段a=8cm,

线段b=()

A. 8cm

B. 9.5cm

C. 不能确定

7.在同一个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和直线c垂直.那么直线a和直线c( )

A. 互相平

B. 互相垂

C. 相交

8.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梯形

C. 长

方形 D. 正方形

9.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A. 相

B. 平

C. 不相交就平行

10.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A. 梯

B. 三角

C. 平行四边形

11.下面三组直线,()组的两条线互相垂直。

A. B.

C.

二、判断题

1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互相平行.________.(判断对错)

13.判断对错。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是梯形.

15.判断对错.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6.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

三、填空题

17.下面每种小棒的根数都有足够多.按要求围一围.(把所选的小棒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用________可以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同一平面内,平行线永远不会________。

19.对于平行线,一定要在________范畴内研究。

20.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________,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________.

21.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6厘米,一条腰长7厘米,围成这个等腰梯形至少要________厘米长的铁丝。

22.按要求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23.三角形比长方形少________条边,六边形比三角形多________条边。

24.连一连.

A、 B、 C、

(1)()

(2)()

(3)()

2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________条线段,其中________最短。

2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是12厘米,它的邻边比它少2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四、解答题

27.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以红线为底边):

28.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高吗?

29.画一画.

通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再过直线外一点画出它的平行线.

有3种画法,只要画出一种即可.

五、作图题

30.过点A画直线的垂线,过点B画直线的平行线.

31.画出每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32.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垂线的定义可知,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一条.

故答案为:A

【分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过直线外一点

只能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答案】C

【解析】【解答】从点A到BC的线段中有AB、AD、AE、AC。其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

是最短的线段。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

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3.【答案】B

【解析】【解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

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垂直和平行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

条直线平行;而题干中缺少了“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所以无法确定这两条直线的

关系.

故选:C.

【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进行解

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巩固

6.【答案】A

【解析】【解答】线段b为8cm。

【分析】线段ab同时垂直于平行线,都是垂线段,所以距离相等。本题考查相交与垂直。

7.【答案】B

【解析】【解答】垂直于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条,所以直线和直线c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的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

平行,据此分析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梯形的定义可知,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故答案为:梯形

【分析】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一组平行的底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知,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

平行,

因此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不相交就平行.

故选:C.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据此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解决的关键是明确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

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选:C.

【分析】梯形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

边形;而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据它们的特征进行选择.此题考查根据所给四

边形的特征,识别是哪一种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11.【答案】C

【解析】【解答】C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分析】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且

成直角,因此互相垂直。本题考查相交与垂直。

二、判断题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互相平行,说法错误,前

提是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平行线含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据此解答.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四

个角也相等,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是梯形,说法错误,

因为图形不一定是四边形,前提必须是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梯形的含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进行判断即可.此题考

查了梯形的含义.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梯形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如果一组平行,而另一组也平行,那就

成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判定方法为: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

梯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平行四边形有易变性的性质,所以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原题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是可以移动的,那么拉或推两个对角时,平行四边形就会变形,所以平行四边形有易变性的特征.

三、填空题

17.【答案】A,A,B,B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可知,用A,A,B,B可以围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

故答案为:A,A,B,B(答案不唯一)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由此找出两两相等的四根小棒就能围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答案】交叉

【解析】【解答】同一平面内,平行线永远不会交叉。

【分析】根据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即得同一平面内,平行线永远不会交叉。

19.【答案】同一平面

【解析】【解答】对于平行线,一定要在同一平面内研究。

【分析】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本题考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

性质。

20.【答案】互相垂直;垂足

【解析】【解答】解: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故答案为:互相垂直,垂足.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据此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了垂直与垂足的定义.21.【答案】28

【解析】【解答】根据梯形的特征可以知道在等腰梯形里,两条腰相等,所以周长C=8+6+14=28cm。

【分析】本题考查梯形周长的计算

22.【答案】18

【解析】【解答】解:单个的平行四边形6个,两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7个,三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2个,四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2个,六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1个,共18个.

故答案为:18

【分析】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由此数出单个的平行四边形和组合而成的平行四边形个数即可.

23.【答案】1;3

【解析】

24.【答案】(1)A

(2)B

(3)C

【解析】

25.【答案】无数;垂线段

【解析】【解答】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无数;垂线段【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由此填空即可.

26.【答案】44

【解析】【解答】解:12×2+(12-2)×2

=24+20

=44(厘米)

故答案为:44

【分析】用一条边的长度减去2厘米即可求出邻边的长度,把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四、解答题

27.【答案】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分析】从平行四边形指定底的对边上任意一点向这条底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平行四边形的高,据此作图.

28.【答案】解:如图:

【解析】【分析】从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向对边画出一条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9.【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先通过AC画出一条直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AC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B点重合,过B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即可.

五、作图题

30.【答案】解:画图如下:

【解析】【分析】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紧靠点A,过A 点沿这条直角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即可;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沿直尺推动三角板使三角板与直线重合的边与B点重合,过B 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即可.

31.【答案】解:如图:

【解析】【分析】这条底边对应的顶点到这条底边垂线段的长度就是这条底边上的高.画高时可以运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来画.

32.【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分析】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据此作图.

2019-2020最新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语文知识积累(1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自然的风景处处有特色。繁花nèn()叶当中安巢的鸟儿;风雨大作时集中在屋yán()下电线上的苍蝇;梦mèi()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以及给蓝天xiāng()上银边的白雪。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古诗文、名句填空(7分) ⑴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⑶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⑷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⑸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7)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他还写过《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 B.《金色花》是越南文学家泰戈尔的作品。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我们学过的《咏雪》一文就出自该集子。

(完整)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测试题

《力》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1、在下面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 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B. 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 C. 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4、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 的是( ) (1)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2)篮球撞击在蓝板上被弹回 (3)用力握小皮球,皮球变瘪 (4)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的满天飞 舞 A 、(1)(2) B 、(2)(3) C 、(3)(4) D 、(2)(4) 6、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存在的是( ) A 、没有发生形变的弹簧 B 、拧紧的钟表发条 C 、竖直悬挂着钩码的弹簧 D 、拉开的弓 7、(2009?天水)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但没有发生变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化的是铅球的()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8、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B、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中握有一根长杆是为了表演起来更惊险好看 C、汽车在斜坡上行驶,它受到的重力垂直于坡面 D、玩具“不倒翁”不倒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重心很低 9、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几次 C、使用前应校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10、投篮球时,当篮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篮球() A、只受到手的推力 B、受到重力和推力 C、只受到重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11、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 A、大小相同 B、方向相同 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D、三要素相同 12、下列情况中产生的力,哪些不是弹力() 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B、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 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 D、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13、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是5:4,甲乙的质量比是() A、5:4 B、4:5 C、5:9 D、9: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这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以上事实说明:。 2、网球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二是力的作用是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表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的道理制成的,用它可以直接检验墙壁是否. 4、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1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3N的力,测得的结果为_______N。 5、人推车,车从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重物挂在一根弹簧下面,弹簧被拉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6、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到作用在扳手上的力的大小,还要考虑 力的和,因为它们都影响的作用效果。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绮.丽(qǐ)憩.息(qì)蹑.手蹑脚(niè) B、恫吓.(hè)剽.悍(piāo)忍俊不禁.(jīn) C、引吭.(háng)窥伺.(sì)络绎.不绝(yì) D、滂.沱(páng)腼腆.(tiǎn) 怒不可遏.(è) 2、词语积累——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2分) A、争妍斗艳无济于事伫立凝眸 B、庞然大物手屈一指慷慨潺潺 C、束手无策引经据典孤癖沮丧 D、孤苦伶仃黔驴技穷筹办莲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日的午后,小娅怡然自得 ....地在阳台上看书。 B、由于我在课上的轻举妄动 ....,惹得语文老师勃然大怒。 C、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 D、性情孤僻 ..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人静静地看书思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南极探险队员们有敢于钻研、英勇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 C、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试飞成功的消息一经披露,广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D、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的一年。 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石榴》是著名作家、诗人、学者郭沫若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B、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作者满怀思乡之情写了《海燕》这篇文章, 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C、老舍笔下《白鹅》中的白鹅曾给他的家人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始终“念念不 忘”,记忆犹新。 D、《黔之》选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6、假如你正忙于做作业,同学来请教问题。下列哪种回答最恰当()(2分) A、等我把这道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吗? B、对不起,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C、等我做完了作业再来问不行吗? D、你耐心地等我把自己的作业做完了再来教你。 7、按要求默写填空。(共10分,每空1分,书写2分) ①《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1.除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8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科书第1—2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 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 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 出示挂图:老师在商场购买本子的情境。 二、探索口算方法 1.教学例题。 (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 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买了60本数学本,每20本打成一包) 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打成几包?) 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60÷20= (2)小组合作探究口算方法。 谈话:先自己口算出得数,再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口算后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

提问: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 你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进一步理解算理。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题目的解答补充完整。 完成板书:60÷20=3(包) 答:要打成3包。 2、口算练习(做“想想做做”第l题)。 谈话:下面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一组口算练习(出示) 4÷29÷3 12÷640÷8 40÷2090÷30120÷60400÷80 学生一组一组地算。 (1)生说说第1组和第3组题目的口算方法。 (2)问: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最简便的方法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末尾的0,用乘法口诀计算) 三、探究笔算方法 1、出示课题。 谈话: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口算练习,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整十数)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这种类型的题也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补充课题“和笔算”)你们会算吗?想试一试吗? 2.独立探索60÷20的笔算方法。 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笔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各异的书写方法。 3.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交流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先充分交流,然后板书。使学生明确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是3个一,所以3一定要写在商的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商的十位上。 4.尝试计算并验算96÷20、150÷30。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019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使用(共1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Jū gōng尽瘁,死而后以,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①jū gōng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4分) (1)《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2)李白《峨嵋山月歌》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是,。 (3)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诗句是,。 (4)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 3.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4.名著阅读(2分) 为了交流读书成果,班内拟办一期名为“走近名著”的板报,请你从课外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推荐给大家。 书名:《》 主要内容: 推荐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全诗以“_________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6.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 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实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5分)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 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 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 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

2020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2020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volume 7 teaching plan

2020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数的认识(一)、小数、三步运算和应用、统计表和条形图。 (一)数和运算的教学 1、分数的认识;2、小数;3、混合运算; (二)统计图表的教学 (三)数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计算式题,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XXX创意设计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2019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使用(23分) 1.默写填空。(5分) (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水平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所以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 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 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 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留连忘返屈径通幽险象迭生恍然大悟 B.瘦骨嶙峋黯然缥缈随声附合苦心孤诣 C.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各得其所嫦娥奔月 D.一丝不苟得意忘形引人瑕思水波粼粼 4.下面的连接不准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 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

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 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2分)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 间也忘了。 B.他知道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不过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 心的英雄梦! 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能 够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 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仅仅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热闹!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 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试卷

第七册数学期末试卷 学校姓名等级 一、口算我最棒(6分) 400÷50= 40×80 = 620200 = 18×5+4 = 19×30 = 4800÷400 = 6400÷80 = 3×25×4= 560÷70 = 28×400 = 405×2020 125×5×8 = 二、练功房 (2020 用竖式计算。 386×27 216÷12 408×29 3600÷45 看谁算得对?(前3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25×8×4 329×101 6×72+28×6 640÷[(96-80)×4] 三、想一想,填一填(16分)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面积为731866公顷。横线上的数读作 ————————————— , 这个数是 ————位数,数字7在 ———— 位上,表示 ———————————— ,把这个数写成以“万” 作单位的数约是 —————————— 。 180°的角是 ——————角,周角等于 ———————— 。

明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那么他向西走40米记作 ————————— 。 直线有 —————— 个端点,射线有 —————— 个端点,线段有 —————— 个端点。 我会将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40800 202089 202091 98099 1040698 —————————————————————————————————————————————————————————————————————奇妙的的算式。 5×5 =25 95×95 =9025 995×995 =990025 9995×9995 =99900025 99995×99995 = ———————————————— 四、小小画家(24分) 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C。 (1)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 (2)将图形A向右平移6格,得到图形C。 过P点作直线L的垂线和平行线。分别画出40°、135°的角。 画一画、量一量、填一填。 在所说的位置点上点,并写上名称。 (1)学校在(3,2)的位置上。 (2)小红家在(5,3)的位置上。 (3)小东家在(1,4)的位置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忽略空气对物体的作用时,被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的受力情况是() A.受到重力和手对它的作用力B.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C.只受到重力D.受到重力和前冲力 2 . 下列是对一枚一元硬币的有关物理量进行估测,你认为合理的是() A.体积大约是2 .5m3B.质量大约是2 .5kg C.直径大约是2 .5cm D.将一枚一元硬币从地上捡到课桌上做功约为5J 3 . 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 D.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了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 4 .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甲物体时,指针指在A处,挂乙物体时,指针指在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比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B.乙物体比甲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C.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甲、乙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弹簧可以制做测力计,是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B.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会下落得越来越快,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小型汽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目的是减小人的惯性 D.在平静的水面上,一只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 .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前门的高度约为1m B.小佳同学的正常体温约37℃ C.家用电脑的额定功率约1000W D.此张物理试卷重约2N 7 . 小鹏在福田区保税区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参观,在无人驾驶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道路旁的建筑B.沿途的路灯杆C.公交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 8 . 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9 .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cm C.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50kg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0kg 10 . 已知g=9.8N/kg,关于5kg和49N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kg=49N B.5kg>49N C.5kg<49N D.不是同一物理量,无法比较 11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感知正数与负数,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负数;知道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天气预报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现在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1)、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2)、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而是分界点;(3)、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4)、-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温度;(5)、城市的温度与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关……2、分类:大屏幕上这些表示温度的数,每个小组桌面上的信封里也都有一套。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些数分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讲述:第一类,像5,13,20,32,…都是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13,+20,+32;第二类,像-2,-,-20,…都是负数;0该归哪一类?你有什么问题?板书:负数分界点正数5、13、+20、+32……-2、-、-20…… 0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小数,读一读:+7.6,-3.4,你们说该归哪一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负数”。(板书课题)3、谁知道正负数是哪个国家的人们最早使用的?我们来听听小博士是怎么说的:(放录音)二、联系图示,感受负数。好,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温度这样的现象,下面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还有哪些量需要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呢?小组汇报,配合实物演示,如存折等。随机出示书中习题:1、世界上最高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为()米。对于这道题,你有什么疑问?你知道“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高”和“低”是相对的,说明正负数也是……?谁还会说?非常

人教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人教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知识点大全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知识点1:力 1.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托起一个鸡蛋大约是1N。 (2)力的表示符号:F。 4.补充: (1)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即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例子: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子: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作用效果。 2.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 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大小的定性) 4.补充: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 1.概念: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 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在一定 的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与弹簧的形变量成 正比) 3.种类:盒型弹簧测力计、圆筒型弹簧测力 计。 4.补充: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1-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3× ×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块) 方法2:×3=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 + = = =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3=和 + + =×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 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2019-2020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共四大题,19小题;满分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1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自然的风景处处有特色。繁花nèn( )叶当中安巢的鸟儿;风雨大作时集中在屋yán()下电线上的苍蝇;梦mèi()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以及给蓝天xiāng()上银边的白雪。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古诗文、名句填空(7分) ⑴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⑶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⑷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⑸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7)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他还写过《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 B.《金色花》是越南文学家泰戈尔的作品。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我们学过的《咏雪》一文就出自该集子。D.《济南的冬天》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戏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2)名著阅读(3分) 大海呵,

2019年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2019年秋堵城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 1.潮平两岸阔,。 2. ,洪波涌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乡书何处达?。 5.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夕阳西下,。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8.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句子:,。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0分)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尴.尬(gān)欹.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 B. 憔悴.(cuì)菡萏.(dàn)狼狈.(bèi)应.和(yīng) C. 着.落(zhuó)分歧.(qí)粗犷.(guǎng)干涩.(sè) D. 祷.告(dǎo)并蒂.(tí)匿.笑(nì)霎.时(shà)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朗润宛转抖擞贮蓄 B.安适澄清花苞荫敝 C.莅临决别吝啬池畦 D.静谧仿膳瘫痪锤打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B.这么厚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D.荷塘四面,长者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 .......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下一年的行程。 B.夜幕渐渐降临,白天蛰伏了一天的昆虫纷纷呼朋引伴 ....,大声欢唱了起来。

C.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 ....,那气势真是让人受不了啊。 D.城市的夜晚,璀璨的光环境与建筑物完美融合,花枝朝展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卫生部门正在抓紧部署灾后卫生工作。 B.通过这次比赛中对自己表现得反思,使他认识到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C.全班同学认真倾听了他那感人的事迹报告和慈祥的面容。 D.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我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回报这份恩情。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15.下列句子用于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道:“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16.综合性学习(6分) 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参与,我校预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下面是某班同学们深入调查的结论,请你从中概括中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3分)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

2017年秋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2017年秋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是在今年重新分班组建的,我任教的四(3)班现有人数为58人,其中男同学36人,女同学22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有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解决问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

2019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共计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A、烂漫(làn)酝酿(niàng)应和(yìng hè)混为一谈(hùn) B、烘托(hōng)抖擞(sǒu)创伤(chuāng)花团锦簇(cù) C、澄清(chéng)拆散(chāi)贮蓄(zhù)煞有介事(shà) D、棱镜(líng)娇媚(mèi)憎恨(zèng)众目睽睽(ku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 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 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 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下列句子与原文相附的是() 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动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伟大的父亲。 D、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如果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④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③②④①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7、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6)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 10 总复习后记 1 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 认识时间小小商店 8 认识钟表 9 统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 3 图形与变换 4 表内除法(二)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6 克与千克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8 统计

9 找规律 10 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1 测量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掷一掷 10 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2 角的度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附页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1 四则运算 2 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教案

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 、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 、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1 、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2 、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2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板书设计】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实验电路图:见图- 10 记录表格:R=5Ω 电压(V) 电流(A) R=10Ω 电压(V) 电流(A)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复习提问: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 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 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 写在学案上。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 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 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 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 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 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 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让学生猜测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学生大胆猜想。 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 真对待,但应该注意: 猜想不是瞎猜、乱猜, 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 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 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