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地理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地理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地理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出品人: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

律。

2、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

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线和各自的特点。

3、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都

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用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如四季的

形成。

三、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图册等。

四、教学设计及过程:

1、地球的自转运动: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

的,那么地球是怎样产生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通过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谁能完成并解释这些现象?

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若透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还会是这样吗?

②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③对教材图1.18讨论思考,中国北京的暢暢同美国的姨妈互相问候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④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⑤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旋转一周为一天,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从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比西边早看见太阳。

⑥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你能想象出同时进行的这两种运动吗?

2、地球的公转运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地球公转运动时的情况是什么样。

①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②运动的方向怎么样?

③公转一周的时间有多长?

通过看书和插图应该能解决这些问题:

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②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那里?最南呢? 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

③南北回归线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④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就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

⑤如果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气温会有变化吗?季节会有变化吗?

⑥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于是就产生了四季。

⑦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大约是6月22日前后,也就是夏至日,请大家想一想,这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是否是一年中最多的?

⑧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昼夜长短情况与夏至日完全相反。

⑨当太阳直射点两次在赤道上时,分别在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与南半球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因此把这两个节气分别叫做春分和秋分。

3、地球上的五带: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

同的地方受到太阳照射情况也不同,冷热也就有差别。

①五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②划分的界线是怎样的?

③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哪一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里?

④五带分别有什么样的气候现象?

五、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2.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地面产生了()

A、时间的差异

B、昼夜交替

C、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D、风

雨阴晴现象

3、每年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

4、夏至日,南极圈出现的现象是()。

A.极夜现象

B.极昼现象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5、北京的小朋友上学通常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要早,这是由于()。

A.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的差

B. 地形不同造成两地气候不同

C. 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的差异

D.北京的小朋友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勤奋

6、回归线是()。

A.阳光直射与斜射地区的分界线

B.热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C.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7、北极附近每年有一段时间太阳全天不落,但气温仍然很低的原因是()。

A.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

B.太阳距离北极附近十分遥远

C.北极附近被北冰洋包围

D.阳光斜射得很厉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能很少

8、假设地球不自转,则()。

A.全球各地都是白天

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C.同一地方有昼夜更替现象,但周期变长

D.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

9、南北极圈是()。

A.太阳能够直射的南北界线

B.热带与寒带的界线

C.南北半球的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

10.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11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1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13、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14.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

15.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16.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17.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8.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二)填图

1、填表格

日期阳光直射的地点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2、填图:填出五带的名称和分

界线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和

公转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

射点的纬线是_____,此时北

半球日期为_____,这一天叫

做_____。

(3)当地球公转到C点时,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_____,此时北半球日期为_____,这一天叫做_____。

六、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学生想象不出来地球到底围绕太阳是怎样公转的,用小灯泡、地球仪演示确实有助于学生理解。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是引导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关键,对于认识和学习地理后续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但这节内容又涉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又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对于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当低,在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四季的形成 4、五带的特征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球运行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看课件,从图上可以看到地球在运动,他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传运动规律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演示: 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一课时)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王宗林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学会列表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习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和地理意义。 学习方法: 观察观察演示法、读图法、列表比较法、想象法 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球的自转 对照地图册,自学课本P11—P12(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南极上空看 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也就是。 3.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 4.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导学活动二:地球的公转(阅读P13第一段第二段和图1.18) 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6.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 7.地球不停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导学活动三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自转公转 定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达标练习(约10分钟) 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天 B.一年 C.24小时 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周期 C.速度 D.产生的地理现象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方向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⑷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产生了和现象。 7.(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1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时1) 自学目标: 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2、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3、运用地图,比较亚洲与北美洲位置、范围的差异。 一、导入 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 根据世界地图,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二、自主学习:(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读3页6.2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 、、、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 (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3页6.2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纬度北部约达,南部约达,经度西部约达,东部约达。 亚洲所跨最广。 4、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 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 2)、读图 6.5 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三、合作探究及展示 1、读图6.1----6.4,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 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面的是亚。 3、图6.6讨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与自然环境关系。 4、第3页活动、第5页活动,图6.3比较亚洲与北美洲位置、范围。完成表6.1。 四、精讲点拨 五、达标检测 读右图回答: 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 位于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 位于半球; 2、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 大部分地处带; 3、从海陆位置看, 东面临E 洋、 北面临G 洋、 南面临F 洋, 西与A 洲相连, 西南以C 运河 与B 洲为邻, 东隔海峡与D 洲相望。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自转和公转分别 从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它 们是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 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奠定了基础。而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也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承 前启后的“桥梁”。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正午太阳高 度的季节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也是四季和五带形成 的原因,还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中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运动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它既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点所在,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 对于地球运动内容的理解,要涉及到数学及物理上的相 关知识,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 定难度,而这部分小知识点又比较多,如晨昏线、方向 判断、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无论是对于 学生还是老师来说,地球的运动部分无疑都是高一乃至 整个高中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只要一提到地球运动

就头疼,总是觉得难,有些内容总是搞不清楚,就像永 远过不去的坎,甚至一直要持续到高考结束。作为复习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知识融汇贯通,使学生 在老师的帮助下充分掌握并能达到熟练运用,则是我们 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课标对该内容的教学要求: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二、学生分析 高一8班是我们学校的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 基础,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掌 握应该问题不大。但因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对于地方时 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等方面内容,虽有一定 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还涉及数学立体几何、物 理圆周运动等知识,而学生这部分知识尚未学过,再加 上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强,所以仍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这部分知识偏重理科,逻辑性较强,而8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善于动脑思考,积极性较高。

七年级地理下册 7_1 日本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日本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个案设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板画《日本轮廓简图》。 问: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吗?它位于哪个洲?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事情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师: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关于日本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学习新课]板书一、自然地理环境学生识图活动:同桌互助,仔细观察《日本地图》,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归纳日本的位臵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设计目的:培养识图意识,养成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位臵范围1.海陆位臵: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 岛国2.纬度位臵:250N~450N (二)国土组成1.日本的领土是由哪些岛屿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2.主要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练一练:看谁能快速、准确的记忆日本的四大岛屿和主要城市(教师在板画上指一个学生答一个) (三)地形地势 1.在日本地形图上,日本四大岛的颜色以什么为主?褐色主要分布在哪儿?绿色主要分成在哪儿?地势有何特点?褐色在岛屿中部、绿色在岛屿四周沿海(板书)地形:中部山地、丘陵占3/4;周边平原占1/4 地势:中高周低 2.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哪儿?(关东平原) 3.日本的最高峰在哪儿?(富士山、位于本州、活火山) 4.日本位于哪2 个板块之间?(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板书)多火山地震(说明:由于上期已经专题进行地震学习,此处可以对地震防护不再拓展,在教学时老师利用P15 进行适当拓展,重在防灾意识)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范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演示,说明地球自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与价值: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那么同学们一定会想了,地球是怎么样运动才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自学指导 认真自读课本P9——P10,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约6分钟后各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地球的自转——读图1.15思考: 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小时,也就是一天。 ③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

⑤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我国东面的日本要比我们(早、晚)见到太阳,所以时间比我们要(早、晚)。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度,时间相差1小时。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察。 (三)学习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四)检测、点拨 (五)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⑴地球在转吗?地球走得这么快,为什么我们竟一点也感觉不出地球正载着我们向前飞驰呢? 【教师释疑】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东汉时代有一本叫做《考灵曜》的书写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如此比喻很贴切,同样的道理,天上的星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在短时间内,例如几分钟、几秒钟,它们显现不出太大的变化来,由于缺少对比的景物,人们就很难觉察地球在运动了。 ⑵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或变快,地球会有变化吗? 【教师释疑】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即周期变长,则对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升温,背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不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降温,从而使地球昼夜温差变大。反之,昼夜温差变小。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会导致生物灭绝。 (六)学生合上课本,教师引导系统小结。 三、规律总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四、课堂巩固 第二课时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设计者: 姓名:班级:组长:学科长: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似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制地球运动图示,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学习任务】 导入: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我们的地球也不例外。地球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自转和公转。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阅读“地球自转的周期”图,填出恒星日和太阳日,并分别 写出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地球自转了多少度?花了多少时间?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答案2015.2.9汇编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与欧洲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欧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地连为一体,也称欧亚大陆 3.参照地图对比学习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伸到赤道以南;欧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大部分位于中纬度范围内。 ③海陆位置:略 *看图思考: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 二、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 1.亚洲的地形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欧洲的地形特征一是地形以平原为主,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二是地势中间低,南北高,山地分布于南北两侧;三是冰川地形广布。 2.略 【合作探究一】 三、亚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提示:1.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多样造成); 2.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面积广,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差异大); 3.季风气候最典型最强盛(背靠最大大陆,濒临最大大洋,海陆差异显著)。【合作探究二】 四、欧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提示: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欧大陆面积广,欧洲中西部受海洋影响渐小); 2.海洋性特征显著(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西风和洋流); 3.以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最为典型。(分别位于北纬30°-40°,40°-60°的大陆西岸------)。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七年级地理下册 印度二导学案

第三节印度(2) 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革命”对印度农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能结合印度地形、降水分布图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2.了解印度独立前后工业部门构成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体会政治的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的含义。 3.知道印度主要工业部门,知道工业布局靠近原料产地的分布规律。 4.知道印度主要工业中心的名称与分布。 自主学习 1.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第位;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重点是改良作物品种,改进生产技术,使粮食生产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2.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与。生产主要集中在高原和半岛西北部。生产主要集中在半岛东西两岸和西北部地区。 3.独立前,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以和为主。独立后,现代工业如:、、等迅速发展。 4.印度的高科技产业如:、、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5.印度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 6.印度盛产黄麻和棉花,是其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其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合作探究 1.对照课本P34图7.42与课本P31图7.34,分析小麦、水稻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对照课本P35图7.43与课本P34图7.42。讨论小麦、水稻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课堂检测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①劳动力充足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资源、环境压力大④劳动力素质高

⑤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2.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季风是()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北季风 3.印度信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是() A.孟买 B.加尔各答 C.班加罗尔 D.新德里 4.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A ;B ;G 。 (2)城市:C 印度最大的工业中心;D 印度最大的工业中心;E首都;F ,有印度的“硅谷”之称。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A 2.B 3.C 4.(1)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2)孟买棉纺织加尔各答麻纺织新德里班加罗尔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这一年,他摘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地球的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特点 探究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蕴含着哪些的地理知识? 学生活动:(1)讨论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 (3)分别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4)结合下表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联系。 教师小结: 地球在自转的同 时,还围绕太阳 不停地公转,每 一种运动有自己 的特点并产生了 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 二、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围绕的中心地轴太阳 周期1天1年

探究二:为何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小结: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不停的自转, 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探究三:在巴西奥运会期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半夜观看比赛, 难道比赛是在当地半夜举行的吗? 学生活动:(1)讨论 教师小结: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两个重要现象。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探究四:(1)马鞍山一年中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 (2)我们现在正处在春季,再过十几天我们就将进入到夏季,每个季节给大家的感受是不 同的,这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小结: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间获得的太阳光热有了差异,从而有了季节的变化。 过渡: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一年内,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学生活动:完成部分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特点 二、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地球的运动(1)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 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探究案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2.公转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如图所示: 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 B.b

C.c D.d (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3)M点的经纬度是( ) A.(60°W,30°N) B.(30°E,40°N) C.(60°E,23.5°N) D.(30°W,45°N) 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1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自学内容: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自学目标: 1 、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自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自学过程: 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 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 、、、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 (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 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大洲。 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 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 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 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 面的是亚。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引导: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及气候等方面。了解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1、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地形图? 2、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A组:青藏高原、海拔在米,喜玛拉雅山、海拔在米,及主峰、海拔在米。 B组:帕米尔高原海拔在米、蒙古高原海拔是多米。 C组:亚洲最大的是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这些平原海拔在米左右,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1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 2、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限,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季节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学习难点: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次备课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学习任务一: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 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2、学习任务二:季节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 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形成;春分日和 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和。 南半球和北半球。 3、学习任务三: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2)、五带的名称:①、②、③、④、⑤

(3)、看P14图1.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 热带: 寒带: 温带: 三、合作探究 地球公转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四、巩固练习 1、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3、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初中地理导学案:地球的运动

§1.2.1地球的运动 【自学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11—13页) 【自学目标】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自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地球的自转 读图1.14和课本P11—P12文字(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________地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读地图册,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各是什么时针方向旋转? 5、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6、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7、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学习任务二:地球的公转 读P13地球公转的第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和掌握时间,宁城宾馆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挂 了一排电子挂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某英国旅客在宁城县从事活动应以_____________的时钟为准,他关心自己祖国的社会生活应该参照_____________的时钟时间。从各钟可以看出,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__小时,北京时间和东京时间相差______小时。为什么上述各城市的时刻不同? 建构知网 学效检测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导学案

第二节东南亚(1) 一、自学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26—30页)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记住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三、重点 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自学过程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自学12页“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内容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 于,范围包括和两部分。 2、读图7.18“东南亚的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之间,地处带。 ②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 3、完成28页活动1。 4、读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是从、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12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 1、读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4、读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③说出以上两种气候的主要区别: ④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的过程。 5、读图7.22、7.23、7.24和29页的阅读材料《橡胶和油棕》,填表: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2

蓬安二中初一地理导学案编制:邓道成2010.08.04 编号:04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具备科学的精神、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提问回答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 (二)、导学部分: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和。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和联系: 二、合作、探究、展示: 1、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观察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时针方向转动。 2、仿照书P16图1.18,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观察并思考: ①此时地球仪上被照亮的部分占地球仪的;未照亮的部分占地球仪的, 此时,中国是,美国是。 ②在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称昼半球,未被照亮的部分称夜半球。

那么,昼半球占地球的,夜半球占地球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我们称为晨昏线。 ③沿地球自转方向轻轻拨动地球仪180°,此时中国是,美国是。沿地球自转方向连续拨动地球仪,观察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情况,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昼夜更替?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④思考: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谁将更早迎来曙光?为什么? ⑤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 三、当堂检测: 1、在地球上,太阳之所以东升西落,是由于() A、地球自转运动所致 B、地球公转运动所致 C、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相互垂直 D、地球形状不是一个正球体 2、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饶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学案3新人教版

地球运动 课题:地球运动课型:复习编号 主备人:审核:小主人:学生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 2.增强对地球运动变化规律及产生现象的认识。 3.学会对五带划分图的灵活运用。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 知识点链接:由知识难点经纬网谈到复习的意义。 自学导读:1.自觉把11—14页课文内容认真复习理解,体会其中的知识难点解决不了的提出。 2.检查自己所做《学检》,提出难点问题。 目标一: 1.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了五带,其划分界线是和极圈。 1)北极圈即北纬度纬线是和的分界线; 2)南回归线即南纬度纬线是和的分界线。 3)热带有现象;寒带有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2. 地球运动定义绕什么转运动周期产生现象 目标二:3.北半球季节与南半球季节,但它们日期相同。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长短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探究提示: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并体会其中道理。 本节课的重难点:知道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能够知道五带划分的范围。 疑难点记录: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 二、合作互助质疑解惑 学习组成员间相互提问基本知识点。 三、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1. 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 2. 五带划分的范围及产生现象的运用。 四、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2、感悟成功:五带各自产生的现象。 五、达标测试巩固落实 1.下列日照图中,表示6月22日昼夜状况的是 2..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 3..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可能在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4.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 日 D.12月22日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在A、 C两处画出夜半球。 (2)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公转的速度较 ,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季。 (3)当地球由B点向C点运行时,公转速度逐渐 变,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变。

2020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2020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和范围的方法。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自学自测: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2、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位置、位置和 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3、读课本P2页图6.1可以看出,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 球和半球。亚洲占据了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和洋。 4、读课本P3页图6.2可以看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的 纬度达北纬度,南部达南纬度,经度位置大约在度至度之间,范围。 5、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和等自然地 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包括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 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 度,东西距离的大洲。 3、读课本P4页图6.5亚洲地理分区,完成: ⑴、亚洲共分为、、、、、 六个地区。是根据划分的。 ⑵、中国位于这五个区域中的地区,这一地区中还 有、、、、四个国家。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1、小组合作:探究教材3页活动: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 位置。 2、能力提升:教材5页活动:试比较分析亚洲、北美洲的位置和 范围的差异,把内容整理在教材表格中。 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学案) 【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 地球的自转 1.阅读课文。在图1中甲乙丙三幅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标出乙图中经线的度数。 2.读教材P17图1—3—3,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含义 3.读右图2,比较不同纬度处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差异。 ● 地球的公转 读教材P17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思考回答: 1.在下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标出“近日点”、“远日点”。 2.太阳什么时候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 3.太阳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有何变化? 4.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会比冬半年长? S 甲 乙 丙 0° 30°E 60°E 图2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规律 ●黄赤交角 1.在上图中填注:南极、北极、地轴、黄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及度数、地轴与黄道面夹角的度数。 2.为什么看上去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 4.思考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地球上五带界限有何联系?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在左下图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在图中的四个标记点附近写出北半球的节气。

2.在右上图中画出地轴(注意倾斜方向),标出各点对应的季节。 【反思与小结】 【每课一练】 1.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半球自西向东,南半球自东向西;②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自转;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东向西自转(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地点是( ) A .拜科努尔(46°N) B .肯尼迪(28°N) C .酒泉(40°N) D .库鲁(5°N) 3.为了将卫星送入太空,向什么方向发射火箭最节省燃料(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比深圳小 B.地球自转角速度伦敦与纽约相等 C .南北极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 D.地球自转速度广州比上海大 5.下列时段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的是( ) A .3月1日至6月1日 B .10月1日至12月1日 C .12月10日至次年2月1日 D .2月4日至3月15日 6.读图1-3-8,若θ角增大1°,则( ) A .L 1、L 2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 B .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 D .地球上温带范围扩大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学案) 【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图1-3-8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