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论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附件一: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论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系(院)旅游管理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实习单位岗位

2013年04月15日

论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文章阐释了民俗旅游的定义、特点及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意义,分析了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开发民俗特色旅游资源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民俗特色旅游;旅游开发

目录

引言 (1)

1民俗特色旅游发展概况 (2)

1.1民俗旅游的定义 (2)

1.2民俗旅游的特点 (2)

1.3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 (3)

2国内外民俗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 (4)

2.1集锦荟萃式 (4)

2.2复古再现式 (4)

2.3原地浓缩式 (4)

2.4原生自然式 (5)

2.5主题附会式 (5)

2.6短期表现式 (5)

3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3.1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6)

3.2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7)

4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8)

4.1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 (8)

4.2把民俗文化旅游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 (8)

4.3根植地方文化,移植与嫁接外来文化 (8)

4.4把民俗活动与商贸结合起来 (9)

4.5“雅”与“俗”相结合 (9)

4.6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 (9)

5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我们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发民俗特色文化的旅游,促进我国旅游经发展。

1民俗特色旅游发展概况

游客来到我国,除了进行自然山水观光、文物古迹凭吊之外,更主要的是进行民族民俗风情游,也就是民俗旅游。从西方文化型的客源国来华的旅游者,由于求新求异旅游动机的驱使,也会抱着探索东方异质文化奥秘的猎奇心理,希望了解那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东方古国大陆十多亿人民是怎么样生活的,并且先睹为快。所以中国民俗风情,也就是民族民俗旅游。

1.1民俗旅游的定义

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由概念和范畴组成的,民俗旅游是民俗旅游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概念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由概念,它是从理论上建立民俗旅游学科体系的基础,也是进行民俗旅游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我国,把民俗事项作为一项现代旅游活动来开展,是80年代的事。关于民俗旅游的概念,只是到了90年代,民俗学界和旅游学界的学者才进行了一些零星的阐述。1990年,西敬亭、叶涛首先提出了“民俗旅游”的概念,“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凤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或地区均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绚丽多彩的传统风俗、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多在节日中体现出来。民俗学大师钟敬文指出,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生活文化,高丙中先生说民俗是群体的生活文化,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民俗。何谓旅游“,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旅游风尚是人类民俗的一部分,从历史到现在,从少数人的旅行到大众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活风俗的变化,并且这些旅游行为无不伴随着很厚重的民俗,不断发生着变迁或传承。

1.2民俗旅游的特点

其一,民俗具有群众性。社会民众特别是社会底层民众都参与各种民俗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