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史

鄭和

1.鄭和家世:

鄭和,雲南人,本姓馬,其祖先原籍為西域人,在元初移居雲南其父祖均為回教徒。洪武十四年(西元1381年),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打下雲南,把剛滿10歲的三寶擄進軍中,後來又送給燕天朱棣,於是三寶就成了燕王府的一個小宦官。

三寶聰明好學,有智謀韜略,精明能幹,謙恭謹慎,尤其勇於負責,不辭勞瘁,又懂兵法,在“靖難”中立了不少戰功。

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明成祖獎賞“靖難”功臣的時候,晉升三寶爲內官監太監(內官監太監是宦官中最高的官職)。過去說“馬不能登殿”,明成祖親自寫了一個大大的“鄭”字賜給三寶,讓他以鄭爲姓,從此,便叫鄭和了。並從道衍(姚廣孝)受「菩薩戒」,皈依了佛教。時人都稱鄭和為「三保太監」,「三保一作三寶」。後鄭和出使海外,「三保太監」的威名遠震。關於三保(寶)名稱的來由,一般考證有兩種說法:一謂鄭和受戒,皈依「三寶」(佛、法、僧,謂之三寶),故稱「三寶太監」;一謂三保為鄭和之小名。

◎明初經濟背景:

明朝糧食南多北少,永樂九年,為使南北運河暢通,便利漕船運糧北上,開始疏通重要河道,全國設北直隸、南直隸及13個布政司,140個府,193個州,1038個縣,另設有數個少數民族居聚地。

明代田地有官田、民田及軍屯之分,其田賦制度是兩稅法,一為夏稅(麥),一為秋糧(米),另對桑、棉、麻、絲等也課稅,國庫每年的田糧收入在三千萬石以上,約七百五十萬兩銀。據明朝《龍江船廠誌》(李昭祥著),一個三百艘船隊,略似鄭和下西洋船隊,其操作費用與造船工資,共需約三十萬兩。雖是相當龐大的國家開銷,但僅佔全國稅收的百分之四。亦就是說,在永樂、宣德年間,國家經濟有足夠能力支持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費用。

2.航海前的準備:

◎鄭和的艦隊:

是大小船隻聯綴在一齊謂之,換言之就是一支艦隊。船之大小不一,最大之寶船,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中型船若干七丈,闊十五丈,即長約140公尺、寬約50公尺的大船,最小的船也有十三丈,其桅桿大者九桅小者兩三桅,至於船的類別則有寶船、馬舷、糧船、坐船、戰船等,可擔任各項不同的任務。前後七次出使的船數並不一致,從百艘左右多達兩百多艘左右。

隨船人員則從二萬人左右達三萬人左右。其組織最高為正使太監鄭和,以下有副使、監丞、少監、內監、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舍人、壕郎中、鴻臚寺序班、陰陽官、陰陽生、醫官、醫士、旗校、勇土、力士、軍力、餘丁、買辦、通繹,及書手等。如遇戰事則正使太監為總兵官,掛大元帥印,副使為父總兵官,掛副元帥印,以下軍宦有都瞥、參將、游擊、把總等編制。

◎鄭和出使經過概況:

第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永樂三年(西元一四○五)。在出使之前兩年,國家已經開始籌備。大規模建造海舶,以為下西洋取寶之用,謂之日「寶船」。永樂三年出使時,鄭和率領將士有兩萬七千八百多人,分載六十二隻大寶船。其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大船之外,尚有小船一百多艘,船上除了甲仗武器、糧秣之外,還有許多的金銀幣帛,真是聲勢浩蕩。當年夏六月,從蘇州劉家港(即瀏河口)出海至福建,再從福建的五虎門,揚帆渡海,先到占城(令越南歸仁)。然後遠歷南洋群島諸國,所到有滿刺加(即馬六甲Malaca)、舊港(即巨港一作浡淋邦Palenbang)、爪哇、蘇門答剌、錫蘭,遠至印度之柯枝(Colchin)、古里(Calicut)等地,所到之處,頒布中國皇帝詔書,宣揚大明威德,封賞其他方君長,如有不服即以武力討伐。曾有舊港地方首領陳祖義欲謀劫奪鄭和的寶船,因施進卿的告密,乃發兵將陳祖義俘執這舊港即故三佛齊國地,三佛齊在明太祖時被爪哇所滅,後來其他又復紛亂,為華僑梁道明、陳祖義等人所據,而陳祖義尢為華僑之稱雄於海外者。鄭和亥海外兩年,於永樂五年(西元一四○七)九月還

朝。隨船而來者,除了俘虜陳祖義之外,還有南洋各國所派的朝貢使者。於是明成祖大喜,分別爵賞諸將,並戮陳祖義於市。又詔設「舊港宣慰使司」,即以曾效命於鄭和之施進卿為宣慰使,賜以印詔。這舊港竟一度成為明朝的藩屬。

這次鄭和出使的功榮彪炳,聲譽輝煌,明成祖大為興奮,即命鄭和繼續再度出使。

第二次出使,是在永樂六年(出海在七年),規模與第一次彷彿,所到之地有占城、爪哇、滿刺加、蘇門答刺、暹羅、柯枝、古里與錫蘭(即錫蘭島等地。在第二次出倥中一樁最大的事,是鄭和到了錫蘭時曾與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

(A log kkonarai)者,發生戰爭,以兵戎相見。鄭和將亞烈苦奈兒擊敗,俘虜以歸。鄭和於九年歸國,獻俘於朝。明成祖表示明朝的威德,將錫蘭王赦釋回國。

第三次出使,是永樂十年,而離海出發大約在永樂十一年。這次所到的地方,有滿刺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古里、南巫里(又做南浡里Lambri)、彭亨(Pehang今馬來半島東南端)、忽魯謨斯(Armusy在波斯灣)、比刺、溜山(今錫蘭西)等地,遠航至印度洋西波斯灣。鄭和經過蘇門答剌時,適逢蘇門答刺發生內亂。有蘇門答剌的前王子蘇幹刺發兵襲擊鄭和,鄭和率兵與戰,大破之,將蘇幹刺俘虜,於永樂十三年七月還朝。這次鄭和的聲威遠震。到永樂十四年時,南洋滿刺加、古里等十九國遣使來朝,這些貢使中,據考有遠達非洲東岸的國家在內。明成祖為了答聘這些異邦,特命鄭和護送這些使者還國,於是有第四次(新說之第五次)的出使。

第四次出使,這次使於永樂十四年冬奉命,十五年出發。出發之前,鄭和曾物色了很多精通阿剌伯與西方語文的通譯人員隨行。出使的地方大約與之前相同而更為廣泛,在外兩年於十七還國。

第五次出始,是在永樂十九年春出使,於永樂二十年秋天返國,這次主要的任務是送忽魯謨斯等國使者東還波斯,故航程遠達阿拉伯南岸與非洲東岸地。隨鄭和一同來中國者,有蘇祿等國使臣。

第六次出使,是在永樂二十二年,據明史鄭和傳說,出使的原因,是因為前受明成祖冊封的舊港宣慰使施進卿去世,其子施濟孫,請襲父職。明成祖乃遣鄭

和為使,賜以印信文綺等物。這次出使的航程最短,似僅舊港為止,使命完畢匆匆北返,返時,成祖以晏駕。

第七次出使,即最後一次,則在明宣宗宣德五年。據鄭和傳說其出使原因,是因為宣宗即位數年,以年曾來朝貢的舊國很多不來朝貢,於是再派遣鄭和與王景弘等出使西洋。這次出使的規模,仍極浩大,與第一次彷彿。隨行兵員有二萬七千五百名。所到之地據明史宣宗宣德實錄所載,有忽魯謨斯、錫蘭山、古里、滿剌加、柯枝、卜刺哇(Brawa)(非洲東岸)、木骨都束(Mogaadicio)(非洲東岸)、南浡里、蘇門答剌、刺撒(阿剌伯海岸)、溜山、阿魯(Aru)、甘巴里(Coimbator)阿丹(即亞丁)(Aden)、竹步(Jubb)(非洲海岸)、加異勒等地。這次出便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宣揚威德,所以航程也最遠,在外達三年之久,於宣德八年始回。

3.鄭和下西洋的貢獻及影響:

一、鄭和是世界最早越洋跨洲航海艦隊指揮官

鄭和於明成祖永樂三年,率領二百餘艘龐大艦隊出使西洋,是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船隊,其航海技術,船頭有羅盤,船尾有尾舵,導航則「過洋牽星」(古代天文航海技術),另有「針位圖」定方位,在當時都是了不起的航海技術,也是鄭和七航都能成功之原因。其在航海史的貢獻,可說古今第一人,不僅將中國航海及海外交通史推上了至高點,其成就更驚動了世界,大大地催化了西方航海冒險家的未來。

二、開闢「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航線

鄭和船隊,七次縱橫往返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程十萬餘里,到達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和東非等地區,這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也是人類越洋跨洲航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鄭和船隊發現的這條海上絲路,不僅為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繁榮帶來極大的貢獻,同時也是一條在戰略上重要無比的戰略航線,自古至今,各國都極為重視。

三、政治、外交方面

鄭和將國家的政治勢力範圍,拓展到南洋,使舊港與馬剌加都成為藩屬,而馬刺加並成為海上的一個軍事基地,連帶的榜葛刺成為盟邦,錫蘭山也在遙控之中。在永樂時北自中南半島南至馬來半島、南洋群島,西達印度洋上諸海港直抵忽魯謨斯與木骨都束都遣使朝貢,尢以占城、暹羅、爪哇、蘇門答刺的貢使為頻繁。鄭和下西洋,從不輕易使用武力,亦未蓄意霸佔殖民地,侵佔他國領土;其所經之地,均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鄰邦,以德服人,宣揚中華文化,其所表現的是「和平海權」,而非武力侵略行為。在外交上,是以和平使者,採懷柔政策,厚往薄來,拉攏沿途所經國家,使各國都願與明朝保持密切關係,造成一股絡繹不絕,萬國來朝的熱潮,為明朝富強的國威作出宣揚。所以明初的國家聲威可以媲美漢之武帝、元之世祖。

四、經濟、貿易方面

在經濟方面其實是得失參半,得是得到許多海外的特產珍寶,並促進海上的通商事業,間接的加強了華僑在海外貿易的發展。其失是幾次下西洋耗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成為國家財政上的沉重負擔。

在貿易方面,西洋諸國對明朝出品的陶瓷、絲綢、錢幣等,都極為喜愛,永樂年間確有利用鄭和下西洋之官船,載運這些貨品到海外,在返程中,鄭和官船亦購買或交換一些中國所缺之香料、染料、寶石和珍奇異獸等。因而開啟了海上貿易之先河;爾後通商貿易,貨通有無,海上通商逐漸熱絡。

五、促進文化交流

鄭和所到之地,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的威德,許多文物教化因之遠播海外,久久不絕,例如中國東南沿海民眾信奉媽祖由來已久,而護佑船事之信仰對鄭和下西洋船員十分重要;由於鄭和訪問西洋各國七次之多,所以媽祖信仰也藉機傳播到南洋諸國。

另外一方面中國人也得到了許多海外的知識,以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譬如隨行出使的馬歡,後來著有瀛涯勝覽一書;費信著有星溠勝覽一書;鞏珍有西洋番國志一書,都是詳載其親歷海外的見聞,並成為研究鄭和下西洋的三部中文的中要參考書籍。

4.為何鄭和的行動在二十八年之後終止?

一、明廷海洋政策的改變

明成祖死後,其後任皇帝缺乏遠大的眼光和魄力,同時明廷內部「開海」與「禁海」始終爭論不休;尤其士大夫更是鄙視由宦官主導的海洋政策,因此,鄭和的偉大成就終不免為曇花一現而已。

二、缺乏以經貿為核心的海權

海權是一項以經貿活動為其核心價值的社會運動,海權發展的根本誘因是在海洋活動所獲致之實質利益,而海洋權益的來源固然可分為自然資源的採集、生產與經營,獲致相當高的實利,但是與海洋經貿活動相比,此種生產活動所獲的利益,畢竟無法與海洋經貿匹敵。同時徒有生產而無商貿行銷分配,亦無法建構完整的經濟活動;故海權發展之核心價值在於經由海洋商貿,再加上與海洋活動相關的經濟生產。所構成之海洋經貿活動。綜觀鄭和出使西洋,除了在滿足君主的企圖,宣揚國威之外,所耗用之資材,未能獲得適切地回收,以致未能持續伸張海權。

三、國人未重視海洋發展

中國傳統係以農立國,對海洋的發展一向未予重視,尤其鄭和出使西洋耗資甚大,影響政府財政,致朝廷視為「敝政」。加上此後不久中國沿海即不斷受到倭寇侵襲,導致爾後走向「鎖國政策」,「片板不許下海」,視海洋為畏途,影響到以後整個國家「閉關自守」,淪為西方海權國家宰割的犧牲者,這是我們中國人應牢加記取的教訓。

◎補充:

鄭和身世之謎

《明史-鄭和傳》有關鄭和身世的記載只有三十餘字。記載中說鄭和是雲南人,小名三寶,至於鄭和的家世則隻字未提,其它與鄭和相關的所有史籍也均無記載,因此鄭和的身世長久以來一直是個謎。然而,雲南省鄭和研究會的專家從鄭和父親馬哈只的墓碑,揭開了鄭和身世之謎。

鄭和祖籍西域,是賽典赤的六世孫,而賽典赤又為普比國王所菲爾的六世孫,在雲南做過平章政事即省長職位。據專家考證,鄭和遠祖是在元代蒙古人征服雲南後,隨成吉思汗來到雲南的。

據考證,鄭和祖輩是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寶山鄉代村人,祖母姓馬,母親姓溫。鄭和於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在此地出生,有一個哥哥,一個姊姊,及三個妹妹。鄭和排行第三,所以小名叫三寶。

據悉,伊斯蘭教徒不畏艱險,不遠萬里前往穆罕默德的誕生地和伊斯蘭教的發祥地麥加朝拜真主,回來就能獲得「哈只」稱號。據專家考證,鄭和的祖父及父親都曾到過麥加朝聖,因此人們從此不再叫他們的原名,都尊稱他們「哈只」或「馬哈只」。

為什麼中國不在那時開拓殖民地?

為什麼當中國在海上有絕對的霸權之後,放棄了強權?長久以來,中華帝國的皇帝都把自己當作是一位賦予生命的父親,不單對城邦小國如此,同時對世界上所有民族也是如此。這種認知回應了中國固有的觀念。天子既為上天之子,當然也是全天下的統治者。早在基督紀元出的幾世紀,中國人已經熟知一種概念:天下之大,盡在中國的版圖之內,沒有所謂疆界之分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假如已經擁有一切,還有什麼理由要向外征服的呢?歐洲列強的侵略行為,超越了原本為了滿足開拓東西貿易有利環境的需求,這種好戰而類似十字軍東征的殖民主義,完全和中國人理想中萬能的、半神性的天子背道而馳。因

此,在中國皇帝身上看不到歐洲這種觀念。從明成祖身上當然也看不到這種觀念,歸順中國所換得的報酬是本身的繁榮。以這種方式對待未開化的民族可以提升他們對中華帝國的忠誠度,這種遠比加強駐軍的兵力來的有效得多了。無論如何,明朝皇帝得到的結論,試著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地方維持駐軍是愚蠢的行為,因此明朝的皇帝從來沒有作過這種嘗試。而歐洲各國殖民強還要再過四百年後才得到相同的結論。

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姓名年龄学科专长所在单位备注 01.哲学 孙周兴 51 外国哲学、美学同济大学 李建华 55 伦理学、政治哲学中南大学 李晓兵 57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共中央党校 杨耕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 吴晓明 5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旦大学 汪信砚 53 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 张异宾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南京大学 张怀承 57 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 张法 60 美学中国人民大学 陈凡 60 科学技术哲学东北大学 陈少明 56 中国哲学、人文科学方法论中山大学 郁振华 48 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华东师范大学 卓新平 59 宗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赵敦华 65 外国哲学、宗教学北京大学 盖建民 50 中国道教四川大学 02.理论经济学 王广谦 59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经济与金融发展中央财经大学 龙小宁(女) 43 西方经济学厦门大学 刘灿(女) 63 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 李俊江 57 世界经济吉林大学 杨瑞龙 57 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范从来 52 政治经济学南京大学 赵晓雷 59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姚洋 50 发展经济学、国家发展北京大学 袁志刚 56 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 黄少安 52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 黄泰岩 57 政治经济学辽宁大学 盛斌 43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 谢丹阳 50 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 裴长洪 60 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03.应用经济学 白重恩 51 经济增长和发展清华大学 丛树海 57 财政学上海财经大学 冯根福 57 产业组织与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与企业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曲振涛 57 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吕炜 45 财政学东北财经大学 孙立坚52 国际金融复旦大学 李俊生54 财政学、公共管理学中央财经大学 肖红叶65 经济统计学天津财经大学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取得了哪些成就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取得了哪些成就 在明清时期虽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时期,对外来文化予以排斥和不接受,但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历史的趋势下,中西方文化得到交融,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下面是我对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所得到的成就的总结和概述。 一,西学中传 明清时期,最早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他们在中国宣传他们的信仰,同时也把西方的文化送到东方大地。 (一)语文学 利玛窦着有西字奇迹一书,系用拉丁拼音注读汉字。其后又有金尼合(Trigault Nicolas)着西儒耳目资一书,也是讲拉丁文拼音与注音的,其条理比西字奇迹更为完密,此为西人介绍拉丁文的最早著作。当时中国学人多受其影响,方以智之作通雅,即曾引述该书。荷兰人占据台湾,曾设学校,教授当地人学习拉丁文。当时士人的应用文件,都采用拉丁文,朋人称为「红毛字」。所以在明末清初,已有许多人懂得拉丁文。 (二)天文历法 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天文学和历法。先是在万历三十八年,因为日蚀不验,发现旧历的错误,就有李之藻与五官正周子愚等上疏。请采用西洋历法,以改良旧历,并推举庞迪我、龙华民、熊三拔等西洋教士。朝廷未及采纳,而发生了南京反教风潮,而有禁止耶教、驱逐教土之令。后来延至天启、崇祯年间,再

发生日蚀的错误,旧大统历与回回历都不验。明思宗便接受徐光启的建议,成立历局,以光启为监督,主持修订新历法。即以崇祯原年戊辰为新历元年,名之曰崇祯历。并起用李之藻,征聘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布、汤若望等。开局之后,徐光启便偕同李之藻、龙华民等,先从事译书研究与观察的工作。第二年李之藻病故,崇祯六年徐光启也去世。当光启病笃时,举荐当时通晓西学的前陜西按察使李天经继续主持历局之事。后至崇祯七年,成历书一百卷,共分十一部,名曰崇祯历书,又名西洋新法历书。崇祯六年又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历法虽成而明亡,竟未及施行。后来清兵入关,即采用西洋教士所研订的新历法,并用汤若望为钦天监。继汤后又用南怀仁为钦天监。 南怀仁死,又用闵明我、徐日升、戴进宝、巴多明、高慎思、汤士选、毕学源等人,或为钦天监,或任顾问。 介绍西方天文历法的译述,重要的著作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着的乾坤体义、浑盖通宪图说,有徐光启与诸教士共同译述的日躔历指、测天约说、测量全义、恒星历指、月离历指、交食历指,与李天经所著的历元等书。有清初西洋教士共同编译的新法表异(汤若望作)、历法西传、康熙永年历法、历象考全书、仪象考成等书。 与文字著作同时介绍到中国的是天文仪器的制造。在崇祯时,历局成立,在邓玉函、罗雅各布等西洋传教士指导下,制成新式天文仪器多种。包括「七政仪」、「列宿仪」、「平浑仪」、「交食仪」、「天球仪」、「地球仪」、「日晷」、「时钟」。后来这些仪器多被闯贼李自成所毁。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 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 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 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 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 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

中西文化交流史作业

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体育文化交流概述 ——以蹴鞠为例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杭枫 2012210238 引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极其灿烂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的蹴鞠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体现,蹴鞠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齐国(今山东临淄),“蹴术”与“鞠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技法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存在,中国古代的蹴鞠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足球,实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学术界主要有3种足球起源学说,即英格兰说、波斯“哈巴斯托姆”说和中国临淄说。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沿用了民间和公学两条发展路线,得以迅速发展;英国足球运动随着英国的全球扩展迅速向全世界推广,实现足球运动全球化发展。 据说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我一直怀疑,古代蹴鞠的直接后裔应该是小孩踢的毽子和沙包。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蹴鞠的历史还真有一点意思。 关于蹴鞠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战国时期在齐国的临淄和刘邦的老家沛县都很兴盛。汉代踢球不仅在宫廷和民间盛行,而且成了军事训练的科目。到了唐代,出现了充气的皮球,蹴鞠的玩法就增多了。 汉代军队有专门的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

为两队,各十二名,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这大概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鞠室”是最早的球门。 唐代蹴鞠由双球门对抗赛演变成单球门的比赛,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一直流行到两宋以后。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设在两根三丈二尺高的竹竿或木柱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球门中间有直径两尺多的“风流眼”,三十二名球员分为“左右军”,各在球门一侧,双方互不接触,进行比赛。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以穿过风流眼多者为胜。 充气球可以踢得很高,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没有了汉代的直接身体对抗,于是踢球就出现了各种花样和技巧,也出现了女子蹴鞠。唐代出现了没有球门的“白打”,到两宋盛极一时。白打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解数”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据说象高俅那样的高手能用头、肩、背、臂、胸、腹、膝,“一身都是蹴鞠”,使“球终日不坠”。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宋人总结有“十踢法”,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膁,一些动作还取了好听的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鸳鸯拐、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白打在玩法上,有一人独踢,二人对踢,三四人对踢,五到九人穿花踢等等,可见宋代的蹴鞠,不仅由射门比准转向身体技巧方向发展,而且玩法上已经和后世的毽子的玩法没有多少区别了。 宋代还有专门靠踢球维生职业蹴鞠艺人。在皇宫宴会上有表演踢球的名手,在市井瓦子里有踢球的明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有自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如何展开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目前中国学术界在这个研究领域的难点和任务是何?在方法论上应注意那些?本文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些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建立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文献学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通义,非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清末民初,中国学术界一个进步除其他原因外,敦煌文献和安阳考古的发现是促使其学术一大飞跃的关键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与国外汉学家的研究相比,中国学者一直不占上风,究其原因也在材料。傅斯年说的很清楚,“本中国学在中国在西洋原有不同的凭籍。自当有不同的趋势。中国学人经籍之训练本精,故治纯粹中国之问题易于制胜,而谈及所谓四裔,每以无比较材料而隔膜。外国学人能使用西方的比较材料,故善谈中国之四裔,而纯粹汉学题目,或不易捉住。”2以后,汉学家的研究也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内核文化研究,如沙畹对《史记》 1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6页。

的研究,中国学者也开始进入四裔之研究,如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但总的来说,中国学者对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不如外国学者,这里的核心问题仍是材料的掌握。 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就两次,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一次是明清基督教的传入。我本人主要研究明清基督教传入的前半段,即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从这段研究来看,目前向前推进的关键仍在于材料的发现和整理。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献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中文文献为主体的东方历史文献,3一类就是西文的历史文献,其中包括: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荷兰文等欧洲多种语言的文献。 关于中文文献《四库全书》是官方首次收入天主教的文献,在四库的采进书目中有西学书共24种,四库所著录的西学书有22种。雍乾教难以后,天主教发展处于低潮,从而使得许多天主教方面的书只有存目,不见其书,到清末时一些书已经很难找到,如陈垣先生所说:“童时阅四库提要,即知有此类书,四库概屏不录,仅存其目,且深诋之,久欲一赌原书,奥中苦无传本也。”4至今中国学术界尚无法全面统计出明清之际关于西学的汉籍文献究竟有多少种,近年来钟鸣旦等外国汉学家陆续出版了藏在台湾、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有关文献,5但仍为完成。陈垣先生当年提出的要编一本象《开 3这里所讲的东方历史文献包括日文在内的一些亚洲语言的文献。参阅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4方豪《李之藻辑刻天学初函考》,载《天学初函》重印本,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 5钟鸣旦黄一农杜鼎克祝平一编《徐家汇藏书楼藏明清天主教文献》,台湾辅仁大学1996年;钟鸣旦杜

中西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文化:我们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国古代汉字文化系统里“文化”概念,其一,指历代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其二,指文物典章、朝政纲纪、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日用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概念分类有以下四种,成果论,能力论,精神论,行为模型论。中国学者的文化概念大致上都超不出我们所归纳的四大类观点。“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文化”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是历史传习的结果。但是作为“文化”的本质,它有着两个显著的品格,即整体性和历史性。 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世纪前后),张謇通西域,开辟了从长安(今西安市)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箕子朝鲜:史料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东夷人的一支)和朝鲜半岛土著的濊人结合而成。中外史学家对箕子王朝鲜之说,颇有争议,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朝鲜的多数学者否认“箕子东来说”,少数人则认为是历史事实。韩国史学界有人认为箕子是存在的,并要求在“国史”中加以记述。有人则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我国史学界,有些认为箕子朝鲜说“未必完全可靠,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也有人认为此说是能够成立的。 和平文化:10000年至6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和平(河内西75公里,在越南北方和平、宁平、清化等省发现)文化时期。除了越南外,范围还涉及老挝、泰国一部分。其打制石器与欧洲的旧石器相同,多用整块砾石或砾石片制成,器形不甚稳定,以杏仁形、盘形工具和短斧为主,另有少量刃部磨光了的长方形石斧。由于中国南部也发现了同类遗物,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从中国传播而来的。另外,同类遗物还远涉马来半岛,由此可窥见对当地的影响。 北山文化:9000~7000年(或5千年)前,属新石器时代的北山文化时期。它已有磨制石器有的砾石上刻有粗略的人面及其他图案。陶器较为进步,葬仪也很讲究,发现有随葬品。五千年前蜀越已经有了共同的文化,在和平、北山两地发现的石器和巴蜀所发现的相比较,新石器时代前期,蜀、越几乎完全相同。新石器时代后期,虽然稍有差别,亦只带地方色彩而已,中国古代中越交通。 东山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越南迎来了青铜时代。东山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年代为公元前4~公元2世纪,受中国战国至汉代的影响。今清化省东山村出土的汉文化遗物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出土的战国至汉代铜器相仿佛。 赵佗(南越王):南海尉任嚣在临死前召见部下龙川令赵佗,向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割据自立,于是赵佗代行南海尉。秦灭,赵佗即进攻并吞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断绝与内地的联系,并且通过法律手段诛杀秦所设置的长吏,以其党为假守。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徐福: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也有说徐福死于大海中之说。 遣隋使:隋代日本推古天皇朝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团。当时圣德太子摄政,600年、607年、

钱婉约《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钱婉约 2009-12-13 1,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等学科都对文化有定义,故多至200种以上说法。历史学的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的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不平衡性、传播性等属性。 2,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主体文化对于外来客体文化的接受或排斥, ●1,本土文化的状态:开放活跃期,适应性;落后封闭时,排斥性。 ●2,外来文化的性格:效用和适应 3,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1,贸易要求。 ●2,宗教传播。 ●3,战争与掠夺。 ●4,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等。 4,西域的概念 ●1,广义的西域,是指通过葱岭(今帕米尔山结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 总称)所能达到的广大地区,涵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希腊罗马、 北非等地域。 ●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的地区,涵括今天我国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5,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9年。欲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历经13年而返。第二次:公元前115年。欲与乌孙结盟。 6,《史记·大宛列传》 ●1,大宛: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70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拘弥、于阗,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 ●2,乌孙: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3,“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 临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 ●4,“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 涯,盖乃北海云。 ●5,大月氏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一二十余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6,安息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土著,耕田,田稻麦,葡萄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一银为币,

读《中西文化交流史》有感

读《中西文化交流史》有感 优秀的文化经得起优胜劣汰的考验,正如华夏文明流过五千年的长河,经过岁月的沉浸,依然讫立于东方之巅,享誉世界。 读《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有感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是何兆武先生的著作,主要讲述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天主教传入中国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冲突;从多方面讲述了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来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讲述了清代前期,西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世界的影响;讲述了在旧制度前期,法国发现中国文化的历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文化的影响;等等。 清代前期,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可谓一波三折,受到多方挑战。相较于印度佛教在中国顺利的开枝散叶,西方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则显得步履维艰。传教事业的范围相当狭小,最初,由利玛窦奠定的耶稣会传教事业仅局限于宫廷内部,且受到诸多顽固势力的抵制,迫害传教士的教案层出不穷。在杨光先案中,监正杨光先甚至歇斯底里的提出“宁可使中原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这是当时不少顽固士人对西学的态度。面对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状况,以及骨子里的狂妄自大,他们将是非观念弃之一旁,对西学的先进与否

置若罔闻。虽然这些执迷不悟的做法减缓了西学在中国传播 的速度,甚至西学的传入曾一度中断,但是西学在中国仍然 充满了生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较于部分冥顽不灵的士人对西学的极端否定态度,清 代初期,一部分开明人士对西学的态度则显得公正理智。他 们没有顽固势力的夜郎自大,而是抱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态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他们学贯中西,在研究西 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进和完善。虽然西方传 教士带来的文化知识带有封建神学色彩,一度使中国学者对 西方某些文化领域百思不解,莫知所从,但是,中国学者仍 然凭着超人的毅力和决心,苦心研究西方文化。最终,皇天 不负有心人,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研究出一项项振奋人 心的科研成果,创制出一部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促进了中国 的觉醒和近代化进程。 当然,文化只有历经磨难,才能确定其是否能与时俱进,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经得起优胜劣汰的考验,正如华夏文 明流过五千年的长河,经过岁月的沉浸,依然讫立于东方之巅,享誉世界。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东岳论丛 Sep.,2009Vol .30No .9 2009年9月(第30卷/第9期)(Dong Yue Tribune ) 论点集萃 [作者简介]肖琦(1976-),女,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讲师。 ①这次翻译高潮从鸦片战争延续到五四运动 (1840-1919),其中以晚清(1840-1911)这段时间的翻译最具代表性,所以本 文着重考察的是晚清这一段。下称“晚清翻译高潮”。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肖 琦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 要]晚清时期掀起了一场翻译高潮,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一翻译盛事,以其译书数量之众、涵盖内容之广、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之深远、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之独特,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晚清翻译高潮相关研究的归类整理,发现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晚清;翻译;晚清翻译高潮;文化;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9-0183-04 晚清时期掀起了一次翻译高潮,这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① 。这次翻译高潮中,数千种西方 著作被译成中文,内容涵盖科技、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上,晚清翻译高潮都体现了独特的一面。因此,晚清翻译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下面是对近十年来晚清翻译高潮相关研究的梳理。 一、研究概况 (一)论著 近十年研究晚清翻译的著作大致可分成以下几大类:对翻译史实的描述性研究、对翻译家的研究、文化 对翻译的制约、翻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著有:李伟[1] 编写的《中国近代翻 译史》,介绍了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传教士的早期翻译、近代翻译理论的出现等。韩洪举[2] 介绍了林纾的翻译思想与艺术、林译代表作,并对林译中外小说进行了比较研究。王宪明[3] 从文本源流、著译动因、 关键词语与观念、政治社会影响等方面,对严译《社会通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析。胡翠娥[4] 研究了文学翻 译与文化间的互动影响;季压西[5] 等根据大量的近代条约和历史档案来分析晚清英语教学和翻译人才的培养等。 论文集《翻译与创作》是迄今为止香港、内地以及国外学者合作研究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第一项重大成果。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14篇文章于1998年整理成论文集(英文版)出版。后来在2000年王宏志又整理出版了该论文集的中文版。14篇论文中,有的总体介绍翻译小说,有的分类研究侦探、科幻、政治、言情小说的译介和影响,还有的探讨晚清社会对西学的认知程度及翻译的现代性。1996年的这次大会以及两版《翻译与创作》的出版,对激发国内晚清翻译研究的兴趣、促进国内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一点,也可以从表1和表2的统计数字得到印证。 (二)论文数量及主题分布有关我国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的论文数目众多,为了对这些研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综述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以“晚清+翻译”、“近代+翻译”、“晚清+译介”、“近代+译介”为检索入口分别进行题名及关键词的“模糊检索”,得到的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近十年有关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的论文一共228篇(剔除了一稿多投、文摘和主题不相关的论文。因为某些文章可能题名或关键词中未包含本文检索词条,统计可能有遗漏 3 81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福伟(1935.03-),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亚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郊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与非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缘》(台北贯雅公司1992年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00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之一,1998年出版)。先后担任10卷本《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卷本《中华历史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学科主编及撰稿人。发表了《12世纪的中国帆船和印度洋航路》(刊于《历史学》1979年第2期)等论文40多篇。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成果奖。负责指导“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研究,培养硕士生多名。[1]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通、科技的进步,以及贸易及工业化的发展。 本书共分十二个章节,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当今,着重介绍了明清之际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十九世纪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奋斗历程。 本书特色: 历史是充满趣味和深远意义的,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此类书籍往往引人入胜。虽然本书被很多高校列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科书,但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是,本书不仅配有作者精心收集的珍贵图片及线路图,而且体现了严谨性和点面剖析的特色。 (1)严谨性。纵观全书,我们发现,本书中对于每一处引用都有详细的注释;而且针对每个外文名词都有注明外文字母,这是在文章著作中的严谨性。同时,作者写作时的严谨的态度也在书本中有所体现,如第四章提到的炼丹术的起源与传播作者并没有避讳欧美学者及约翰生等具有误导性的说法,而是参考《抱朴子·论仙篇》《周易·参同契》等权威历史文献,利用文献中所记载的汞齐炼金法、硫磺可以克服水银的挥发性制造出人造丹砂(HgS)等事迹证明炼丹术早在公元2世纪产生于中国,而“在2、3世纪时在南中国和埃及、红海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海上交通的同时,传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又如在全书的后记中,作者坦然了本书的不足,即单纯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却缺乏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描述,而作为国内学者,一本顾全这两方面的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书是难以完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谦虚,也是一种严谨。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后感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后感 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这就是所谓读后感。下面是我带来的是中西文化交流史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是何兆武先生的著作,主要讲述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天主教传入中国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冲突;从多方面讲述了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来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讲述了清代前期,西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世界的影响;讲述了在旧制度前期,法国发现中国文化的历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文化的影响;等等。 清代前期,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可谓一波三折,受到多方挑战。相较于印度佛教在中国顺利的开枝散叶,西方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则显得步履维艰。传教事业的范围相当狭小,最初,由利玛窦奠定的耶稣会传教事业仅局限于宫廷内部,且受到诸多顽固势力的抵制,迫害传教士的教案层出不穷。在杨光先案中,监正杨光先甚至歇斯底里的提出“宁可使中原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这是当时不少顽固士人对西学的态度。面对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状况,以及骨子里的狂妄自大,他们将是非观念弃之一旁,对西学的先进与否置若罔闻。虽然这些执迷不悟的做法减缓了西学在中国传播的速度,甚至西学的传入曾一度中断,但是西学在中国仍然充满了生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较于部分冥顽不灵的士人对西学的极端否定态度,清代初期,一部分开明人士对西学的态度则显得公正理智。他们没有顽固势力的夜郎自大,而是抱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态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他们学贯中西,在研究西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进和完善。虽然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文化知识

带有封建神学色彩,一度使中国学者对西方某些文化领域百思不解,莫知所从,但是,中国学者仍然凭着超人的毅力和决心,苦心研究西方文化。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研究出一项项振奋人心的科研成果,创制出一部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促进了中国的觉醒和近代化进程。 当然,文化只有历经磨难,才能确定其是否能与时俱进,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经得起优胜劣汰的考验,正如华夏文明流过五千年的长河,经过岁月的沉浸,依然讫立于东方之巅,享誉世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为文化的广大博深而震撼,而且是我对世界各名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史都有所了解。从而知道了人类文化演变的的大致轨迹。 世界文化史是从全世界文化观点出发的,系统论述了世界文化自远古至今日发展的历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的特点,介绍了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揭示了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演变的内在本质。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成就,强调了它是世界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对推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沽灭的作用。 世界文化是设计的范围很广,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世界文化是将人的活动、礼仪、谈吐、衣着、娱乐都归为了文化的范畴。我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现人类活动的各个侧面,同时也让我们用多维的视野去考察一个时代的人类特色,更好的识别时代的主流、支流、逆流。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人类总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便我们自觉的推动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世界文化史介绍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即东方文化着重介绍了古代、中世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 ——陈季同其人其书 黄兴涛 提起陈季同,今人能知道的怕是很少。他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但被遗忘的不一定就是该遗忘的。至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陈氏本应占有一席之地。就近代中国人而论,唯有他同辜鸿铭、林语堂三人用西文所写的介绍中国及其文化的著作,可以说在西方真正畅销过。三人同属闽籍,人称“福建三杰”。其中,辜氏著作走红西方是在20世纪头20余年,尤以在德国影响为大;林语堂的著作最为畅销的时期是本世纪30-50年代,美英读者对之最表欢迎;而陈季同有关中国的书在欧洲流行时,比辜鸿铭还早近20年,时间是19世纪80-90年代,他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中国人中最先以西方文字写作并出版了其介绍中国文化之著作的第一位畅销书作家。其书初以法文写成,故影响主要在法国。 在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辜、林二人其实都不过是步陈季同的后尘而已。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思想上,均曾受到过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今林、辜二人已是人尽皆知,著作广为流传,独陈季同仍湮没无闻,这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疏忽。图时,同时也以“三代”社会为其摹本,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的理想模式,充满了对“三代”社会的美好回忆,描绘了一个类似“三代”社会无私有、无纷争和社会文明发展极其低下的社会。因此,与其说是历史倒退,毋宁说是以古鉴今和以古鉴未来;与其说是对古代社会的追求与怀念,不如说是以远古社会为参照对比现实社会,并有针对性地对现实的弊病进行揭露和抨击。因此,道家的社会理想并不是真正地把历史拉向后退。 一 陈季同字敬如,西文名字作Tcheng ki-tong,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近代中国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肄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初,朝廷拟向西方各国派驻使节,选拔他先行进行考察,他随洋员日意格游历英、法、德、奥四国,完成任务后于次年归国,著有《西行日记》四卷。1877年,清廷派李凤苞、日意格率留欧学生刘步蟾等人出洋,他随同为文案。不久,李凤苞改任驻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文

最伟大的桥梁:丝绸之路 ――浅谈丝路对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 作者:周爽历史2007级01班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这条道路的开辟,促使了我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相继传入中国。是我国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中西文化 丝绸之路的起源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0多年,由于大汉王朝西北边境长年遭受匈奴的侵扰,武帝刘彻决定派出使者联络地处西域的大月氏王国,共同夹击匈奴。张骞领命,于公元前138年,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虽路途辗转,但其不忘使命,终达成汉武帝召命联络到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这就促使了张骞二次出塞。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丝绸之路便由此形成了。 它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全长约7000公里。 因为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形成于此时,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 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①“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②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古丝道,有一半在新疆。因此,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一【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一【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引伸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 A. 孟子________ B. 董仲舒________ C. 朱熹________ D. 王阳明 2. 据东汉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货 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下侧汉 代长安城遗址图。如上述两则材料同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________ B.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________ D. 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 3. “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A. 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________ B. 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

C. 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________ D.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4.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 B.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C. 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 D. 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5. 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 A. 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________ B. 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 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________ D. 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 6. 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 鸦片战争________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________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B. 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 C. 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 D. 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浅谈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谈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既不同于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也异于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拉丁文明时代“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其鲜明的特质为后世中外学术界所瞩目,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西方传教士东来,把中国的文化又一次带到欧洲,对欧洲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下面我们从思想教育、文献、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看一看这一时期即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化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方面:中学西渐与儒家教育流传西方 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东来,另一方面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西传。中国要“借远西为郯子”,而18世纪的西方,特别是启蒙运动与其自然神论的思想,也是以中国为郯子的。 在中学西渐中,很多传教士如利玛窦等为中国儒家思想向西方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通过这些著作为欧洲人提供了一幅中国社会的图影。传教士们不仅系统表达了东西方政权在权利及高贵上的某种相似之处,还描述了中国稳定良好的政治秩序,并对它进行了考察。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开始效仿。此外,传教士们还介绍了中国对公德的极度重视,他们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中是不教“纯粹的”科学的,而只是在一些与公德有关的范围里才对科学发生兴趣。在传教士的眼中,中国的道德不仅超过了科学,而且也优于宗教信仰。但是,传教士们所描绘的中国儒学教育的背景,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实际上没能深入到中国各种思潮中去,他们提供的画面带有很大的“乌托邦”成分,而且其论述中也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尽管如此,传教士们对中国儒学教育的介绍仍然功不可没,因为他们向西方提供了大量真正关于中国的信息,使发生“信仰危机”的欧洲人看到了一个理想国度的存在。 从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儒家文化比较大的影响。西方的启蒙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古代儒家文明为其思想前提的。如启蒙思潮中的泰斗伏尔泰,他的政治理想是清除现存的“神示宗教”,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在伏尔泰心中,中国儒教就是这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他推崇孔子,称赞中国哲学“既无迷信,亦无荒谬的传说,更没有诅咒理性和自然的教条。”此外,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圣君成为他们心中理想的社会楷模。 总之,中国儒家文化教育被传教士们介绍到西方后,在西方整个思想界、教育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以致于对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二、文献方面:中国文献西传 新航路开辟后,最早开始搜集中国文献并用于研究中国历史的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539——1563年,葡萄牙历史学家巴洛斯写成《亚洲史》1——3卷,较早的把中国情况向欧洲作了介绍。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在罗马出版了西班牙文的《大中华帝国重要事物及习俗史》,简称《大中华帝国史》,该书是新航路开辟之初欧洲人专论中国的第一部历史书籍。上述活动,反映了16世纪中国文献向欧洲传播和欧洲人搜集利用中国文献的情况,这只是新航路开辟之初中国与欧洲文献传播交流活动的开端。 进入17、18世纪,中国文献大量传入欧洲,出现了中国文献的第一次输出高潮。首先,耶稣会士来华之初携带了不少西学书籍,他们离开中国返回欧洲时也把许多中国书籍带回欧洲。1651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返回欧洲时,把他在中国花了8年时间搜集到的中国书籍和耶稣会士在华活动资料带回欧洲,包括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明代巨著《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其次,翻译的中国文献有不少,耶稣会士的

中西文化交流十讲

中西文化交流史十讲 学院:社区学院 班级:理工6班 姓名:胡凯昱

中国佛教的传入 世界三大教派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还是本土三大教派佛教、道教和儒教。它们曾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现在在神州大地上广为传播的还是佛教,几乎处处都能看到它的踪迹。中国有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和九华山;四川有乐山大佛,河南登封有少林寺,洛阳有白马寺;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佛教产生于距今三千多年由(今尼泊尔境内),虽然我们可能会潜意识的认为佛教是由印度传来,但事实并非如此,是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乔达摩·悉达多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当然还有其他说法:秦始皇四年(西元前二四三)西域僧人室利房十八人齎持佛经来长安」、「汉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一二一)霍去病讨匈奴时得金人,安置於甘泉宫」、「西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元前二),博士弟子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图经」等。然在诸传说中,一般以「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最为有名,三国以来即被盛传。汉明帝梦一金人於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於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要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雒阳门白马寺也。」因此在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六七),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是为佛教传入之年。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将二僧所住的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尔後,凡僧尼所住之处即称为「寺」。白马寺被後世佛弟子尊为「祖源」和「释源」,而二僧所合译的《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无论哪种方法佛教的确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