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格(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现代汉语》第六章第六节讲义

常用修辞格(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现代汉语》第六章第六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112679595.html,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现代汉语》第六章第六节讲义

常用修辞格(上)

一、比喻

比喻,俗称打比方。它是在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时,根据联想,用跟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中,被描绘或说明的对象叫本体,用来描绘或说明的事物或道理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第一,它们必须是有着质的差别的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第二,它们之间有某种相似点。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试比较下列各例: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例①本体是出水很高的叶子,喻体是亭亭的舞女的裙,它们属于性质不同的事物,它们在形态上有着相似点,叶子出水很高跟舞女盘旋起舞时那婆娑的裙子相似。这是比喻。例②虽有相似点,即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但相比的都是眼睛,一是指“他”的眼睛,一是指的“他的父亲”的眼睛,没有质的差别,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一个条件,不能构成比喻,仅仅是比较。

比喻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一般的事物形象化,从而获得较好的表达效果。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

明喻是明确地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是十分明显的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用在喻体之前的“像”“好像”“好比”“如”“如同”“犹如 ”“有如”等一类动词和用在喻体之后的“似的”“一样”“般”“一般”等一类比况助词,有时这两类比喻词也可以搭配使用构成“像……似的”、“如同……一样””“如同……一般”等格式。这些词语表示比况关系时,人们一见就知道是比喻。例如:(1)大家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

(2)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

例(1)把“陈伊玲”比作“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例(2)把天山“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比作“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

2.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是直接把本体说成是喻体的比喻。本体要出现,喻体也要出现,它们之间的比喻关系暗藏在对本体的判断中,或本体的变化中,或其他关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可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于”“算作”等动词作为比喻词,也可不用。例如:

(1)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2)祖国,我的母亲!

(3)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例(1)把“黄河”比作“我们民族的摇篮”,例(2)把“祖国”比作“母亲”,(3)把“思想感情”比作“潮水”。

3.借喻

借喻是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例如:

(1)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的人爱他,有的人恨他。

(2)这个鬼地方,一阴天,我心里就堵上个大疙瘩。

(3)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例(1)用“马蜂窝”比喻不好招惹的人和事,例(2)用“大疙瘩”比喻怨气,例(3)用“三座大山”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精)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1、考试范围: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试卷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内容 要求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的技能。 各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的含义及其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点; 2、我国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语音 1、语音的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 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 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调值、调类。 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 7、音变现象:变调、轻声及其作用、儿化及其作用、“啊”的音变; 第三章文字 1、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 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3、汉字的结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笔顺的基本规则及运用、造字法及形旁声旁的作用与局限性。 4、掌握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词汇 1、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词汇、语素、。; 2、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3、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4、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5、词义的分解:义项及其分类、比喻义和比喻、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 6、语义场:同义词及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及其种。 7、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一般词汇及其构成、熟语的种类。 8、词汇的发展变化及词义演变的途径。 第五章语法 1、语法的含义、性质,语法单位。 2、划分词类的依据,各类实词、虚词的语法特征及其运用。 3、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多义短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1、基本分析原则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进行社会调查 |主||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中 |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2、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例如: 他去年去了一趟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_| |___| 述补关系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 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 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3、层次分析法的图解表示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 例如: 申奥成功有助于中国的改革与开放。 |_ 主 __| |______ 谓 ________________| |主| |谓| |_述_ |______ 宾___________| |__ 定_)_ 中 _______| | 联 + 合 |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他弟弟在北京念大学 |_定中_| |_介宾_| |_述宾_| | |____状中____| |_____主谓______| ③树形图

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

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 答题方法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例句: 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造句: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造句: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例句: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造句: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

高级英语(2)修辞格汇总

Simile 1.They are like the musketeers of Dumas …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2.The Elizabethans blew on it as on a dandelion…ends of the earth. 3.…like clouds of flies. 4.Everything is done… like inverted capital Ls… 5.And really it was like watching a …armed men,flowing peacefully up the r oad,while the great white birds drifted over them in the opposite directi on,glittering like scraps of paper. 6.My brain was as powerful as a dynamo, as precise as a chemist’s scales, as penetrating as a scalpel. 7.Same age,… but dumb as an ox. 8.Peter lay … coat huddled like a great hairy… 9.It was like digging a tunnel. 10.I leaped to my feet, bellowing like a bull. 11.Grandmother Macleod, her delicately featured face as rigid as a cameo… 12.… the fragrant globes hanging like miniature scarlet lanterns on the thin hairy stems. 13.At night the lake was like black glass… 14.The jukebox was booming like tuneful thunder… metaphor 1.The fact that their marriages may be on the rocks,or that their love affairs have been broken or even that they got out of bed on the wrong side is simpl y not a concern. 2.…did not delve intoeach other’s lives or the recesses of their thoughts and f eeling. 3.It was on such … suddenly the alchemy of conversation … was a focus. 4.The glow of the conversation burst into flames. 5.We had traveled in five minutes to Australia. 6.The conversation was on wings. 7.As we listen… to think ourselves back into the shoes of the Saxon peasant. 8.I have an unending love affair with dictionaries…of common sense. 9.Even with the most educated and the most literate,the King’s English slips and slides in conversation. 10.When E.M.Forster writes of -the sinister corridor of our age,we sit up at t he vividness of the phrase,the force and even terror in the image. 11.They rise out of the earth, they sweat and starve for a few years,…are gone. 12.Down the centre…a little river of urine. 13.…in the past,… by riding the back of the tiger ended up inside. 14.But this peaceful revolution of hope cannot become the prey of hostile powers. 15.And let every other power know that this hemisphere intends to remain the master of its own house. 16.… we renew our pledge of support: to prevent it from becoming merely a

现代汉语考试题11教学内容

12. ( 多选题 ) 19.下列属于主谓短语的是(本题1.0分) A、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B、住三天 C、身材魁梧 D、三个月前 E、天气很好 学生答案:A,E 标准答案:AE 解析: 得分:1 13. ( 多选题 ) 18.下列不属于受事宾语的是(本题1.0分) A、村儿里马上要修一条公路 B、门口站着一个孩子 C、他长得像他爸爸 D、这位朋友姓刘 E、小田结结实实地揍了狗蛋一 学生答案:B,C,D 标准答案:BCD 解析: 得分:1 14. ( 多选题 ) 17.下列各组中划线部分属于同音词的是(本题1.0分)

E、一节甘蔗∣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学生答案:B,C,D 标准答案:BCD 解析: 得分:1 15. ( 多选题 ) 16.下列属于成词语素的是(本题1.0分) A、羽 B、走 C、语 D、习 E、墙 学生答案:B,E 标准答案:BE 解析: 得分:1 16. ( 多选题 ) 15.属于单元音韵母的是(本题1.0分) A、本 B、粒

C、别 D、不 E、猛 学生答案:B,D 标准答案:BD 解析: 得分:1 17. ( 多选题 ) 14.具有成分省略的句子是(本题1.0分) A、吃过饭,他就去展览馆了。 B、雨伞呢? C、得到你的答复,很高兴! D、多美丽的蝴蝶啊! E、太好了! 学生答案:B,C 标准答案:BC 解析: 得分:1 18. ( 多选题 ) 13.加点的疑问代词属于任指用法的是(本题1.0分) A、请问要点儿什么? B、我什么都不想要。 C、无论谁,都阻挡不了她前进的步伐。

D、你在哪儿找到这宝贝的? E、我们怎么说他都不听。 学生答案:B,C,E 标准答案:BCE 解析: 得分:1 19. ( 多选题 ) 12.属于单纯词的是(本题1.0分) A、沙发 B、伶俐 C、蝴蝶 D、葡萄 E、热乎乎 学生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解析: 得分:1 20. ( 多选题 ) 11.属于开口呼韵母的是(本题1.0分) A、米 B、专 C、道 D、美 E、穷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

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附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作用: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英语修辞格汇总

修辞格(figures of speech)大体分为三类: 音韵修辞格(phonological rhetorical devices ); 词义修辞格(semantic rhetorical devices) 句法修辞格(syntactical rhetorical devices) (一)音韵修辞格(phonological rhetorical devices) Alliteration就是在一个词组或一个诗行中,有两个以上彼此靠近的词,其开头的音节(或其他重读音节)具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ing pepper.(alliteration) 皮特.派特咽下了一口腌菜用的胡椒粉。 Assonance是在一句话或在一个诗行中间,有两个或更多的词具有相同的元音。 With this faith we will be able to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 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希望的磐石。 Onomatopoeia是模仿事物发出的声响的修辞手法,与汉语的拟声辞格完全相同。恰当地运 用它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在英美文学终,拟声词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摹仿金属声的有:clash, clank, ting, tinkle, clang, jangle, ding-dong, tick-tack, etc. 摹仿水等液体声的有:splash, bubble, sizz, sizzle, splish-splosh, drip-drop, etc.摹仿各种动物叫声有:neigh, baa, moo, miao, screech, hiss, cook-a-doodle-do, etc.摹仿人的各种声音有:giggle, chuckle, shriek, snort, sneeze, snigger, smack, whisper, grunt, grumble, mumble, sputter, murmur, chatter, gurgle, whoop, etc. note: (词义的转变)英语拟声词往往不仅仅指声音,并兼指产生声音的动作,(即转义后可做动词或名词): 如:flap本指扁平物体拍打时发出的“啪嗒”声,但转义后也可做动词“拍打”(动词to flap,名词a flap) 又如:bang本指“砰砰”的敲物声,转义后,可指敲物的动作"敲打"(v. to bang, n. a bang) (二)词义修辞格(semantic rhetorical devices) 词义修辞格主要借助语义的联想和语言的变化等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它们主要包括simile, metaphor, allusion, metonymy, transferred epithet, personification, hyperbole, irony, euphemism, pun, oxymoron, zeugma etc. Simile与汉语的明喻基本相同,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或情境。其本体和喻 体均同时出现在句中,在形式上是相对应的。英语simile的比喻词一般是like, as(……as)等,汉语明喻的比喻词通常是好象、仿佛等。例如: As brave as a lion 像狮子一样勇猛。 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Metaphor兼有汉语隐喻、暗喻特点,如: 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经验为智慧之母。 He has a heart of stone.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My brother studies hard. He is the head of his class.我弟弟学习很用功,他在班上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 (注,本人在原文基础上用蓝字加注释,理解不一定对;令本人进行了文档结构编排,供学术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文库账号) 1句法结构的分类 1.1从部组合的方式看 1.1.1基本结构 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1.1.1.1主谓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述和被述关系.例如: 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 1.1.1.2动宾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 去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 1.1.1.3偏正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 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 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 1.1.1.5联合结构 结构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 讨论并通过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 1.1.2非基本结构 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 1.1. 2.1同位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英雄城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坚医师工人周大勇 1.1. 2.2连动结构 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 (连动结构可以看成:基本结构的组合,走过去+开门整体式一个偏正结构,其中走过去是补充结构;站着说话:站着+说话是偏正,站着是补充;坐在台上看球赛:坐在台上+看球赛是偏正,坐在台上是补充,看球赛是动宾;赖着不走:赖着+不走是偏正,赖着是补充,不走是偏正;借书看:借书+看偏正,借书动宾) 1.1. 2.3兼语结构 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5)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5)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6)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拈连

高级英语(1)修辞格汇总

一、词语修辞格 (1)simile 明喻 ①...a memory that seemed phonographic ②“Mama,” Wangero said sweet as a bird .“can I have these old quilts?” ③Most American remember M. T. as the father of... ④Hair is all over his head a foot long and hanging from his chin like a kinky mule tail. ⑤Impressed with her they worshiped the well-turned phrase, the cute shape, the scalding humor that erupted like bubbles in lye. ⑥My skin is like an uncooked barley pancake. ⑦She gasped like a bee had stung her. (2)metaphor 暗喻 ①It is a vast, sombre cavern of a room,… ②Little donkeys with harmoniously tinkling bells thread their way among the throngs of people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bazaar. ③The dye-market, the pottery market and the carpenters’ market lie elsewhere in the maze of vaulted streets which honeycomb the bazaar. A ④the last this intermezzo came to an end… ⑤…showing just enough of her thin body enveloped in pink skirt and red blouse… ⑥After I tripped over it two or three times he told me … ⑦Mark Twain --- Mirror of America ⑧saw clearly ahead a black wall of night... ⑨main artery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young nation's heart ⑩All would resurface in his books...that he soaked up... ?When railroads began drying up the demand... ?...the epidemic of gold and silver fever... ?Twain began digging his way to regional fame...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大纲 一、术语 形式(form)、意义(meaning)、功能(function) 言语事件(speech event) 普遍语法(general grammar) 语法化(grammaticalize/grammaticalization)、词汇化(lexicalize) 重新分析(reanalysis/reanalyse) 句型、句模、句类 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 范畴(语类)(category)、次范畴(子语类)(sub-categoty) 原型(理想认知模型)(prototype) 、典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ies)、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 黏着(bound) 、自由(free) 邻接性(adjacency)、突显性(prominence)、局部性(local) 语序(词序)(word order)、形态变化(屈折)(inflection)

有标记(marked)、无标记(unmarked)) 分布(Distribution)、中和(Neutralization) 构式(Construction\Construct) 替换(Substitution) 最小对比对(Minimal Pair) 能产性(Productivity) 歧义(Ambiguity)、模糊(Vagueness)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 句子(sentence)、小句(clause) 话语(discourse) 零句(minor sentence)、整句(major sentence) 短语(phrase/phrasal)、词组(group) 向心(endocentric)、离心(exocentric) 主谓一致性 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间接宾语 关系小句(relative clause) 同位语(apposition/appositional) 独立成分(absolute) word词 common noun普通名词、collective/collective nouns集合名词、mass物质名词、proper专有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资料讲解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分类类型 摘要:现代汉语的语法中,词和词相搭配构成短语和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和框架,也是现代汉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是现代汉语构词成句固定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相关例子的枚举和分析,浅要探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句法结构搭配分类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一.基本句法结构的分类 1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中鲜花为主语,盛开为谓语,两个词之前呈现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等。 2动宾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上车”中动词“上”支配名词“车”,新城动宾结构。 因此,“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等结构都属于动宾结构。3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帅哥”中形容词“帅”修饰名词“哥”,两个成分构成偏正结构。与之属于同类的还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等。 以上所叙述的是偏正结构中"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除此之外偏正结构中还有一种情况,例如:“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这些属于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4补充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等,以补语补充中心语(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5联合结构 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中,前后几个成分的关系是相对单独并列或选择的,所以称为联合式结构。 二.特殊句法结构分类。 除了上述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以外,汉语中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特殊形式结构的存在。 1.同位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首都北京”中“首都”从功能和象征意义上、“北京”从名称上指代同一座城市,因此构成同位结构。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等。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精选.)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 (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例句: 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例句: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例句: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C、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 D、为了我的爸爸,为了我的妈妈,为了我的亲人,我一等要好好学习。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 对偶的种类: 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例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做串对。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例如:

高级英语(1)修辞格汇总

一.词语修辞格 (1) simile 明喻 它根据人们的联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借助比喻词(如like,as等)起连接作用,清楚地说明甲事物在某方面像乙事物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 W. Wordsworth: The Daffodils ) 我像一朵浮云独自漫游。 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他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 His young daughter looks as red as a rose. 他的小女儿面庞红得象朵玫瑰花。 ①―Mama,‖ Wangero said sweet as a bird . ―C an I have these old quilts?‖ ②Hair is all over his head a foot long and hanging from his chin like a kinky mule tail. ③My skin is like an uncooked(未煮过的)barley pancake. ④The oratorial(雄辩的)storm that Clarence Darrow and Dudley Field Malone blew up in the little court in Dayton swept like a fresh wind though the schools… ⑤I see also the dull(迟钝的), drilled(训练有素的), docile(易驯服的), brutish (粗野的)masses of the Hun soldiery plodding(沉重缓慢地走)on like a swarm(群)of crawling locusts(蝗虫). (2)metaphor 暗喻 暗含的比喻。A是B或B就是A。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演员. ( William Shakespeare )整个世界是座舞台,男男女女,演员而已。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桶,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 William B. Yeats )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①It is a vast(巨大的), sombre(忧郁的)cavern(洞穴)of a room,… ②Mark Twain --- Mirror of America ③main artery(干线)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young nation's heart ④The Duchess of Croydon kept firm, tight rein on her racing mind. ⑤Her voice was a whiplash(鞭绳). ⑥We shall fight him by land, we shall fight him by sea, we shall fight him in the ai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