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毕业设计绪论

桥梁毕业设计绪论

篇一:桥梁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 ................................................... ......................... I

第1章绪论 ................................................ ................................................... .. (1)

1.1 桥梁概述 ................................................ ................................................... .. (1)

1.2 我国桥梁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 (1)

1.3 国外桥梁建设的现状 ................................................ (3)

1.4 目前桥梁主要施工方法概

(4)

1.4.1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 .. (4)

1.4.2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 .. (5)

1.5 本章小结 ................................................ ................................................... .. (6)

第2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 ................................................ . (7)

2.1 津静中桥的工程概况 ................................................ (7)

2.2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7)

2.2.1 施工准

(7)

2.2.2 钢筋工程 ................................................ (8)

2.2.3 模板、支架工程 ................................................ (9)

2.2.4 混凝土工程 ................................................ .. (9)

2.2.5 桩基础工程 ................................................ (12)

2.2.6 墩台施工方法 ................................................ .. (20)

2.2.7 盖梁台帽施工 ................................................ .. (26)

2.2.8 预应力板梁预制和架设 ................................................

(28)

2.3 本章小结 ................................................ ................................................... (33)

第3章桥梁施工组织管理 ................................................ (34)

3.1 桥梁施工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 . (34)

3.2 桥梁施工组织内容 ................................................ .. (34)

3.2.1 桥梁施工组织的准备工作 ................................................ (35)

3.2.2 桥梁施工的组织设计及场地规划布置 (36)

3.2.3 桥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 . (36)

3.2.4 施工进度计划表安排 ................................................ .. (38)

3.2.5 劳动力、机具投入 ................................................ (40)

3.3 质量保证体系 ................................................ . (42)

3.3.1 质量目标 ................................................ . (42)

3.3.2 质量体系运行组织机构 ................................................ . (42)

3.3.3 质量保证的措施 ................................................ . (42)

3.4 安全保证体系 ................................................ . (44)

3.4.1 安全目

(44)

3.4.2 安全保证体系说明 ................................................ (44)

.............................................. . (45)

3.5 施工现场制度 ................................................ . (46)

3.6 本章小结 ................................................ ................................................... (52)

第4章全文总结与工程展望 ................................................ .. (53)

4.1 全文总结 ................................................ ................................................... (53)

4.2 工程展

................................................... (53)

.............................................. .. (53)

.............................................. .. (53)

.............................................. (53)

.............................................. .. (54)

.............................................. .. (54)

参考文献 ................................................ ................................................... (55)

致谢 ................................................ ................................................... . (56)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桥梁现代化建设也在加快进程。桥梁是交通的咽喉,作为跨越江河、山谷与公路、铁路重要结构物的桥梁,其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方案等方面正在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快了桥梁建设的步伐,先进的施工组织方案给现场施工带来的不仅是组织管理的进步,还有成本的节省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京沪高速公路天津第九工程段中桥为例,研究当前中桥的施工技术、流行的施工工艺和先进的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方案从桥梁的准备、桥梁的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及附属结构进行研究;组织设计包括桥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体系,施工现场制度。本文对本类桥梁的施工技术、工艺的选取和组织的建立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先张法;单代号网络图

第1章绪论

1.1 桥梁概述

桥梁是供铁路、公路、渠道、管线跨越河流、山谷或其它障碍并具有承载力的架空建筑物,因此桥梁成为了陆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时期,交通的便捷尤为重要,而作为陆路交通的联系纽带桥梁,其建设的重要性空前提高,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桥梁

的基本组成分为以下四部分: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设施。

上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桥梁支座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也称为桥跨结构。对于大跨度的桥梁结构,桥跨结构的构造比较复杂,施工也相当困难。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承台和桩基础,一般把设置在桥两端的称为桥台,设置在桥中间部分的称为桥墩。此外,有些桥台还与路基相衔接,具有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滑坡和坍塌的作用。桥墩和桥台底部的奠基部分,称为基础。基础承担了从桥墩和桥台传来的全部荷载,这些荷载包括竖向荷载以及地震力、船舶撞击桥墩和水流等引起的水平荷载,由于基础深埋于水下地基中,在桥梁施工中是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也是确保桥梁安全的关键之一。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构件,它负责将桥梁上部结构和变形可靠地传递给下部结构,支座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要保证上部结构按设计要求能产生一定的变位。桥梁的支座一般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支座设在桥墩和桥台的顶部。

桥梁的结构型式很多,根据其受力情况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刚构桥、悬索桥等组合体系;桥梁结构有梁、拱、索三大基本受力体系。另外,由上述三大基本体系的相互组合,派生出在受力上也具有组合特点的多种桥型如:梁式桥,对于中小型跨径桥梁,目前在公路中应用最广的是标准跨径

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斜拉桥等。

1.2 我国桥梁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就桥梁而言,我们的先辈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曾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桥梁技术便领先世界长达700年之久。之后,在漫长的1000年间,闭关锁国,导致桥梁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新中国成立后,拉开了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序幕。而真正进入桥梁复兴时代,则是近二十年,并且一下使我国步入了世界桥梁先进行列。

篇二:桥梁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基本资料 ................................................ ................................................... . (1)

第一节项目概况 ................................................ ................................................... (1)

第二节总体设计 ................................................ ...................................................

(1)

第三节桥址资料 ................................................ ................................................... (2)

第四节工程概况 ................................................ ................................................... (2)

第五节地质、地震 ................................................ ................................................... .. (2)

第六节水文气象 ................................................ ................................................... (4)

第七节设计标准 ................................................ ................................................... (4)

第二章方案比

选 ................................................ ................................................... . (6)

第三章支座及尺寸拟定 ................................................ ................................................... . (8)

第一节支座尺寸 ................................................ ................................................... (8)

一、支座选择 ................................................ ................................................... (8)

第二节尺寸拟定 ................................................ ................................................... . (11)

一、桥墩形式 ................................................ ...................................................

二、墩台帽尺寸拟定 ................................................ . (11)

三、盖梁的尺寸拟定 ................................................ . (12)

四、墩身的尺寸拟定 ...........................(转载自:小草范文网:桥梁毕业设计绪论)................................................ . (12)

五、桩的尺寸拟定 ................................................ ..................................................

12

六、7、9号墩构造 ................................................ . (13)

七、桥台构造 ................................................ ...................................................

第四章桥墩计算 ................................................ ................................................... .. (15)

第一节荷载计算 ................................................ ................................................... . (15)

一、支座恒载反力计算 ................................................ (15)

二、支座活载反力计算 ................................................ (16)

第二节盖梁设计 ................................................ ................................................... . (36)

一、冲击系数的计算 ................................................ . (36)

二、7号墩盖梁的计算 ................................................ . (36)

三、10号墩盖梁的计算 ................................................ .. (41)

四、盖梁配筋 ................................................ ................................................... . (44)

第三节墩柱设计 ................................................ ................................................... . (49)

一、地震力计算 ................................................ ................................................... (49)

二、汽车制动力的计算 ................................................ (58)

三、风力计

算 ................................................ ................................................... . (62)

四、墩柱配筋 ................................................ ................................................... . (63)

五、墩顶位移检算 ................................................ ..................................................

67

第四节基础设计 ................................................ ................................................... . (68)

一、7号桩的计算 ................................................ ...................................................

68

二、10号墩的计算 ................................................ . (76)

三、单桩承载力检算 ................................................ . (85)

第五章桥台设计 ................................................ ................................................... .. (87)

第一节荷载计算 ................................................ ................................................... . (87)

一、支座反力的计算 ................................................ . (87)

第二节盖梁设计 ................................................ ................................................... . (91)

第三节桩基设计 ................................................ ................................................... . (95)

一、尺寸拟定 ................................................ ................................................... . (95)

二、桩的计算 ................................................ ................................................... ....... 95 小结 ................................................ ................................................... ................................. 109 致谢 ................................................ ................................................... ............................... 110 参考文献 ................................................ ................................................... .. (111)

第一章基本资料

第一节项目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横跨杭州湾中部,连接港口开放城市宁波和商贸城市嘉兴,是我国同三国道主干线跨越杭州湾最便捷的通道,建成后可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00多公

里,使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浙东南地区与上海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和聚集功能,促进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地位,带动和促进浙江、上海、江苏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浙江省XX年前规划建设的“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沪杭、杭甬高速公路一起构成长江三角洲南翼沪、杭、甬两小时交通圈,可以加速环杭州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大大提升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包括平纵线形设计、桥跨总体布置及景观设计。

大桥平纵线形力求平面顺畅、纵坡均衡,在视觉上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尽量避免长直线和小偏角,在心理和生理上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并与沿线环境相协调。

影响大桥平面线形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北岸连接线、北岸海堤、乍浦港规划内河港池、北航道、南航道、南岸登陆点、南岸海堤、南岸连接线,杭州湾水域流速流向分布、两岸岸线规划及路线线形的各项指标等。综合权衡各影响因素后,大桥平面线形设计成美观流畅的S 形曲线。

大桥纵断面线形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不仅受到最大纵坡、最小坡长、最大坡长等路线设计指标控制,还受桥下通航、

通车、通人的净空高度及桥头软土路基段的填土高度限制。大桥纵断面线形设计成两个大凸拱形,使大桥纵断面线形生动活泼。

由于桥梁规模大,大桥总体景观主要平纵总体线形加总体造型决定,大桥景观效果见图1。

图1.1 大桥景观效果图(由宁波向嘉兴看)

第三节桥址资料

桥位高程最低处标高为:7.73m;桥位高程最高处标高为:13.116m。相对高差为:

5.386m。桥梁平面为直线,与河流交角为71°,立面为折线,主桥中心里程是K0+357.5,全桥中心里程为:K0+40

6.3,第四节工程概况

该桥属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工程的一部分——海盐枢纽4号桥,是连接宁波与嘉兴之间的一座桥;桥下通航为规划四级航道;

第五节地质、地震

钻孔ZKS71的里程是K0+220.10,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 粘土厚度60厘米

厚度220厘米

厚度590厘米

厚度490厘米

厚度430厘米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公路设计中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本设计主要分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 首先,讨论道路修建的可行性,从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和交通量的增长情况来论述该公路修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道路修建进行理论研究。 其次,本着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当前交通量以及交通量增长情况来确定公路等级,并根据公路等级来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技术指标。 最后,为了作到路线方案的最优,选择两条方案分别进行初步设计。根据一定的技术指标来进行方案的比选,选择合理的路线方案来进行详细设计。 关键词公路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 - I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the highway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is design contains the whole stage in the designing course . First of all, discussing the feasibility building in road, at topograph, and the growth situations of volume of traffic come and expoud the fact this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who highway build meteorological hydrology terms, etc. natural factorses geology. Build the theoretical hydrology research for the road. Secondly, in line with utilizing local resources rationally, Consider and at present and volume of traffic increase traffic situation come and determine highway grade topographies, geologies, hydrometorological termeseses natural factors. At last, come and determine road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design according to highway grade. Moreover, for accomplishing scheme optimum route, choose two schemes to be designed tentatively respectively. Come and carry on to then selecting, choose rational route scheme design in detail scheme according to certain technical indicator. Keywords highway design road bed design design on pavement - II -

上林村大桥施工图设计毕业论文

上林村大桥施工图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外研究现状 (1) 1.3 本设计的研究容及设计思路 (2) 1.3.1 研究容 (2) 1.3.2 设计思路 (2) 第2章设计资料及方案比选 (3) 1.1 设计资料 (3) 1.2 方案比选 (3) 第3章桥梁设计说明及上部构造布置 (7) 3.1 基本资料 (7) 3.2 技术指标 (7) 3.3 主要材料 (7) 3.4 截面设计 (8) 3.4.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段 (8) 3.4.2 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8) 第4章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12) 4.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12) 4.1.1 永久作用集度 (12) 4.1.2 永久作用效应 (13) 4.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修正刚性梁法) (14) 4.2.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14) 4.2.2 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4) 4.2.3车道荷载的取值 (18) 4.2.4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19) 4.3 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22) 第5章预应力钢束数量估算及其布置 (24) 5.1 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24)

5.2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25) 第6章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32) 6.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32)

6.2 截面静距计算 (34) 6.3 截面几何特性汇总表 (39) 第7章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42) 7.1 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 (42) 7.2 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4) 7.3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5) 7.4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6) 7.5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 (47) 第8章主梁截面承载力与应力计算 (50) 8.1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 (50) 8.1.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0) 8.1.2 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51) 8.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性验算 (55) 8.2.1 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55) 8.2.2 斜截面抗裂验算 (56) 8.3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61) 8.3.1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验算 (61) 8.3.2预应力筋拉应力验算 (62) 8.3.3 斜截面混凝土主压应力验算 (64) 8.4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70) 8.4.1 预加应力阶段的应力计算 (70) 8.4.2 吊装应力验算 (71) 第9章主梁变形验算 (73) 9.1荷载短期效应作用下主梁挠度验算 (73) 第10章行车道板的计算 (75) 10.1 悬臂板(边梁)荷载效应计算 (75) 10.2 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76) 10.3 行车道板截面设计、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80) 第11章主梁端部的局部承压验算 (83) 11.1 局部承压区的截面尺寸验算 (83) 11.2 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84) 第12章施工方法设计 (86)

桥梁毕业设计绪论

桥梁毕业设计绪论 篇一:桥梁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 ................................................... ......................... I 第1章绪论 ................................................ ................................................... .. (1) 1.1 桥梁概述 ................................................ ................................................... .. (1) 1.2 我国桥梁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 (1) 1.3 国外桥梁建设的现状 ................................................ (3) 1.4 目前桥梁主要施工方法概

(4) 1.4.1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 .. (4) 1.4.2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 .. (5) 1.5 本章小结 ................................................ ................................................... .. (6) 第2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 ................................................ . (7) 2.1 津静中桥的工程概况 ................................................ (7) 2.2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7) 2.2.1 施工准

钢箱梁桥毕业设计

钢箱梁桥毕业设计 篇一:桥梁工程毕业设计正文【钢箱梁桥】 目录 1.绪论 ................................................ ................................................... . (3) 2.设计概述 ................................................ ................................................... .. (4) 2.1桥孔布置 ................................................ ................................................... .. (5) 2.2 截面尺寸及拟定 ................................................ ................................................... (5) 2.2.3箱梁面板厚度设

(6) 2.2.4箱梁腹板宽度设置 ................................................ . (7) 3.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 (7) 4.主梁内力计算 ................................................ ................................................... . (8) 4.1恒载内力计算 ................................................ ................................................... . (8) 4.1.1一期恒载内

连续钢构桥梁_毕业设计(论文)

连续钢构桥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连续刚构桥概述 连续刚构桥也可称为具有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桥梁中的墩梁固结部分通常在需要布置大跨、高墩时才采用。从结构适应位移角度看,刚构体系利用高墩的柔度来适应结构由预加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等应起的纵向位移,即把高墩视为一种可摆动的支承体系。边跨桥墩因墩高较矮,相对刚度增大,当其不能起到摆动作用时,需在桥墩的顶部或底部设铰,以适应纵向位移。对长大桥梁,连续刚构体桥往往是刚构主体与连续梁的组合。 刚构桥一般是指桥跨结构和墩台整体相连的桥梁。其特点为:由于两者之间 是刚性连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在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因而将减少跨中正 弯矩,跨中截面尺寸也相应的减小。刚构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柱将承受压力 外,还承受弯矩。支柱一般也由混凝土构件做成,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都 产生水平推力。刚构桥一般都做成超静定的结构形式,故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 墩台不均匀沉降和预应力等因素都会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内力。在施工过程中,当 结构体系发生转换时,徐变也会引起附加内力。有时,这些附加内力可占整个内 力相当大的比例。 第二节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一、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特点 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墩梁固结有利于悬臂施工,且可以减少大型支座及其养护维修和更换; 2、在受力方面,上部结构仍表现出连续梁的特点,但必须计入由于桥墩受 力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应起的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因桥 墩具有一定的柔度,与T型刚构桥相比,其根部所受的弯矩很小,而在 墩梁结合处仍有刚架受力特点; 3、在构造方面,主梁常采用变截面箱形梁,桥墩多采用矩形和箱形截面的 柱式墩或双薄壁墩;在桥梁两端的伸缩装置应能适应结构纵向位移的需 要,同时,桥台处需设置控制水平位移的的挡块,以保证结构的水平 稳定性。 二、连续刚构桥的基本受力特点 连续梁的基本受力特点可归纳为: 1、随着墩高的增加,连续刚构的墩顶以及跨中弯矩趋近连续梁者; 2、墩的轴向力和墩底弯矩随墩高的增加急剧减少;

道路桥梁一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偃师顾县至黄蟒崖段公路施工图设计 摘要 偃师顾县至黄蟒崖段公路路线起点连接G310、省道S320顾龙线,是洛阳至偃师的主要交通要道。它的建成对全国公路网络结构的完善,对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拟建的偃师顾县至黄蟒崖段公路,经过区域地貌为伊南洪积冲积坡地、伊洛河冲积平原、洛河川区、洛阳中部黄土丘陵区,整个地形起伏不大,全长3.949km。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沥青路面,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本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首先,根据交通量确定车道数,并在地形图上选线、定线,然后进行道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桥涵设置等。此外还对该路段的路基、路面等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一级公路,选线,路基,沥青路面,涵洞

The design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from Yanshi Guxian to Huangmangya ABSTRACT The highway route from Yanshi Guxian to Huangmangya which starting p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310 highway and provincial highway S320 Gulong line, is the main traffic routes from Luoyang to Yanshi. Its built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national highway and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The proposed highway of Yanshi Guxian to Huangmangya through the regional landscape which conclude Einon flood alluvial slope, Yiluo River alluvial plain, plain area, Luohe central Loess Hilly Area of Luoyang. The landform is little ups and downs and its full-length is 3.949km.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actual situation, all use the two-way and four lane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The design speed is 80km/hand the roadbed width is 24.5m.The design of the study contents include: firstly, considering traffic volume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the toll lanes, and select lines and decide on the topographic map and then road design, design and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bridge and culvert settings. In addition, the roadbed and pavement of this section are also designed. KEY WORDS:the arterial road,line selection,the roadbed,asphalt pavement,culvert

桥梁博士毕业设计

桥梁博士毕业设计 绪论 在现代社会中,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起着连接两岸的重要作用。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桥梁工程的研究和设计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桥梁博士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 桥梁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桥梁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桥梁的设计要求不仅仅是承重能力强,还要考虑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桥梁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缓解交通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交通压力日益增大。桥梁的设计可以通过提高交通路线的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桥梁设计可以改善交通状况,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桥梁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更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合理的桥梁设计可以提供美观、舒适的交通环境,改善人民的出行体验。 桥梁设计的阶段和流程 桥梁设计主要包括前期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整个设计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流程:

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 在桥梁设计的前期阶段,需要进行相关的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这包括对桥梁所处的地理、气候、地质等环境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估,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初步的设计准备。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桥梁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的结果,结合工程要求和经济性考虑,设计出多个方案供选择。在方案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因素,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风险评估。 初步设计 在方案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桥梁的结构形态、尺寸、材料等进行具体细化和优化。初步设计要充分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施工图设计 最后一步是施工图设计,将初步设计的结果转化为施工图纸。施工图设计要满足施工的需要,包括详细的尺寸、标注、剖面等信息。施工图设计是桥梁设计的最后一步,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施工质量。 桥梁设计的挑战和展望 桥梁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复杂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工程技术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桥梁设计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桥梁设计将面临以下几个挑战和展望: 跨越大跨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需要设计更大跨度的桥梁来满足交通需求。这将对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设计方法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现桥梁的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的设计也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引入传感器、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桥梁的智能监测和维护,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毕业设计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毕业设计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桥梁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高速度的行车则要求桥梁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能、较少的伸缩缝构造等。在高等级公路桥梁中,多孔中等跨径的桥梁占很大的比重,桥面连续的简支梁结构体系由于存在桥面容易开裂等缺点而在与连续梁结构体系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下风。但是由于现浇连续梁的施工复杂繁琐,人们一直希望将简支梁的批量预制生产和连续梁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用梁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速度,以省去繁琐的支模工序,由此产生了将整跨梁板预制、架设就位后在端部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使之连续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而形成的体系则被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 随着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应用的日益增多,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最突出的是接头方式的问题。连接段的接头形式是简支转连续桥梁结构的关键,它决定了桥梁结构的造价,施工的难易程度及以后的使用性能,合理的接头形式可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目前的后连续工艺和体外预应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后连续的新型施工工艺。并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试验梁的有限元模型,对试验梁进行了全过程的非线性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对实验室T型试验梁从设计、制作到加载试验及数据结果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并综合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梁的数据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试验梁的裂缝行为、挠度变化、弯矩重分布以及连续梁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体外预应力;非线性;极限承载力;应力增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freeways, large amount of bridges are being built. High-speed driving demands good continuity and less expansion joints of the bridges. Those of multi-span, middle-length are of large percentage among advanced bridges.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s with continuous decks are inferior to those of continuous girders because their decks crack easily. Owing to the complex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s, which is laboursome and time-consuming, people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an approach to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so as to speed up the building and reduce the work procedures. Thus the “simply-supported-continuous system” is introduced.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such practice, many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The style of continuous ends is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The style of continuous ends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of the simply-supported-continuous system. The Engineering Cost of Bridge Structure, The difficult degree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 is determined by its style. For the rational joint structure can bring about tangible results. This dissertation use the current correlative techniques and research harvest,and an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Prestressing for connecting the continuous ends with the simply-supported and continued structure system have been propos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e software ANSYS, Nonlinear Full Range Analysis is calculated and analysed. And carried out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s.Tests are engaged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T beam. The crack behavior, deflection variation, moment redistribution of test beams and the ultimate loading capacity of continuous beam are investigated deeply. Key words simply-supported-continuous system; externally pre-stressed; mechanical behaviors;the ultimate loading capacity;stress increment

毕业设计(论文)_拱桥静载受力分析和模态分析计算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拱桥概述............................................ 拱桥的特点.............................................. 国内外发展状况 ........................................ 我国拱桥的发展方向及主要结构型式........................ 我国拱桥的施工方法...................................... 1.2论文简述............................................ 课题介绍 ........................................... 建模依据 ........................................... 第二章ANSYS软件介绍..................................... 2.1 ANSYS 发展........................................ 2.2主要功能及特点...................................... 2.3典型的分析过程..................................... 2.4负载定义及附表...................................... 第三章有限元分析 ........................................ 3.1模型参数............................................ 3.2建模过程............................................ 3.3加载及后处理........................................ 简述自重(deadweight) 作用 在中跨处施加车辆荷载(load) 第四章模型实验简介 第五章数据分析比较 4.1 ..................... 第六章结论...........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桥作文之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

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 【篇一: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 (65m+115m+65m)公路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刚构梁桥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发题日期: 2008 年 4 月 达成日期: 2008 年 6 月 题目: 65 + 115 +65 m公路预应力混凝土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设 计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依据教育部指示,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院 校本科培育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课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培 育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各种必修课和选修专业课程以 后,经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较为集中和专一地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 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及剖析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 力。和过去的理论教课不一样,毕业设计要修业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独立地、系统地达成一个工程设计,掌握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在 稳固已学课程的基础上,学会考虑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并能够持续学习到一些新的专业知识,有所创新。 2、设计原始资料 (一 ) 主要技术指标 (1)孔跨部署:见“分组题目”; (2)公路等级:一级 (3)荷载标准:公路 -i 级,人群荷载; (5)桥面纵坡: 0% ( 平坡 ); (7)桥轴平面线型:直线。 (二 )资料规格 (1)梁体混凝土: c50 级混凝土; (2)桥面铺装及栏杆混凝土: c40 级混凝土; (3)预应力钢筋及锚具: b 主梁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纳?32 冷拉 iv 级钢筋, ry=735mpa(冷拉应力),

相邻锚板中心距离不小于15cm 。 (4)一般钢筋: b 受力主钢筋用 ii 级钢筋 (?12~28) , ry=340mpa ,ry=340~320mpa ;非受力钢筋 (三 )施工次序及重点 (1)墩台基础施工:桥台采纳明挖基础,桥墩采纳钻孔桩基础。 (2)墩身:刚构桥下部结构的主墩墩身采纳薄壁空心墩,墩高均为 30m ; (3)主梁横截面:本桥为单箱单室的箱梁截面,梁底下缘及底板上缘 均按二次抛物线规律变化,腹板、底板可依据要求变厚; (4)在支架上施工中间墩顶 0# 段; (5)在满堂支架上施工边跨凑近边支座梁段; (6)在中间墩顶 0# 段上部署悬臂挂篮设备:箱梁双悬臂状态施工采 纳挂篮悬臂对称浇筑,中跨及边跨合拢段采纳吊模浇筑,挂篮自重 +施工荷载控制在 3700 kn 之内,挂篮自重按 1300 kn 计; (7)从中间墩顶 0# 段双侧利用悬臂挂篮设备逐段对称施工主梁; (8)施工边跨、中跨合拢段主梁; (9)拆掉挂篮设备和边跨支架; (10)拆掉 0#段与桥墩的暂时固接; (11)桥面铺装、人行道板及栏杆施工 (总的荷载集度可近似取为 32kn/m) ; (12)不考虑桥下通航的要求,不考虑其余特种荷载,本设计不包含 墩底承台以下部分的设计。 3、设计任务 (1)桥式方案制定 说明所选择桥式合适的地理、地质环境;主要尺寸如梁高等确立的 一般方法: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 (2)结构内力剖析 结构内力剖析基来源理描绘;有限元结构剖析计算和设计软件的原 理及使用,包含结构计算图式确实定、单元区分、施工阶段的区分 及其对内力的影响等。 (3)预应力钢筋及一般钢筋设计 基本设计计算原理描绘;有关设计规范应用的详细公式、参数表征 方式的使用;结构要求。 (4)主要截面检算

桥梁检测毕业论文设计

xxxxxxxxxx学院毕业论文 xxxxxxxxx桥桥梁检测动静载试验技术的实际应用与研究 专业:xxxxxxxxx班 学号:xxxxxxxxxxx

:xxxx 指导老师:xxxx老师

摘要 由于近年交通量急剧增长,尤其是过往超载、超限车辆的增加,使很多大桥在使用期限出现严重的病害,当然还有那些因为赶工期、采用劣质材料、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而出现病害的桥梁需要做鉴定以确保其安全运营。桥梁检测主要包括桥梁的外观检测和荷载试验,通过外观的检测我们可以基本上确定桥梁结构物的使用状况,然而理论推断与实际结构的特性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需要对病害严重的桥梁进行荷载试验,进行结构性能评定。 关键词:桥梁检测,外观检测,荷载试验

目录 一、绪论 (1) 二、论文主体 (2) (一)资料收集 (2) (二)桥梁外观检测 (2) 1.桥梁外观检测的项目和容 (2) 2.桥梁外观检测的评定标准和重点 (3) (三)静载试验 (5) 1.桥梁概况 (5) 2.静载试验的目的 (5) 3.静载试验的容 (5) 4.试验过程 (6) 5.试验结果 (8) 三、结论 (13) 四、参考文献 (14) 五、致谢 (15)

一、绪论 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省的交通事业持续五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截至2010年12月,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016公里,我省境的3219公里国家规划高速公路网也全部建成通车。为了适应公路运输载重量不断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桥梁,使之能继续安全地为公路运输服务,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要求,必须对桥梁进行检测。与此同时,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形式的采用也越来越多,为了积累这方面的工程经验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检测工作。由于近年交通量急剧增长,尤其是过往超载、超限车辆的增加,使很多大桥在使用期限出现严重的病害,当然还有那些因为赶工期、采用劣质材料、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而出现病害的桥梁需要做鉴定以确保其安全运营。桥梁外观的检测我们可以基本上确定桥梁结构物的使用状况,然而理论推断与实际结构的特性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需要对病害严重的桥梁进行荷载试验,进行结构性能评定。荷载试验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由静载试验可以得到结构的挠度和静力应变,由动载试验可以得到结构的模态特性(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和系统参数(刚度、质量和阻尼矩阵)。

毕业设计(论文)-简支梁设计

第1章绪论 1.1桥梁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 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对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铁路,公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交通以及水利等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与涵洞,因此桥涵又成陆路交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现代高等级公路以及城市高架道路的修建中,桥梁不仅在工程规模上十分巨大,而且也往往是保证全线早日通车的关键。 尤其是箱型简支梁的应用,箱形简支梁桥主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尤其适用于桥面较宽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和跨度较大的斜交桥和弯桥。 1.2 桥梁设计中遇到问题和采用的方法步骤 本课题研究了跨径为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简支梁桥。解决了全桥各部结构尺寸的拟定,主梁内力计算和应力验算,梁的变形,最终完成全桥拟定方案检算并绘制全桥施工设计图。 首先根据课题要求拟定了全桥各部结构尺寸,然后对主梁内力进行计算中运用到了直线内插法求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再对主梁的验算中采用了极限状态法,最后绘制全桥施工技术设计图时应用了计算机辅助制图。 1.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作为中小跨径简支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之一,除了本身固有特点之外,还节约了大量钢材,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板桥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劳动人民的勤奋和智慧。然而,面临着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必须继续努力,进一步发扬我国建桥的优良传统,不断吸取国外桥梁建筑的先进技术和有益经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加速发展我国的桥梁事业。

第2章结构尺寸 2.1 主梁间距 主梁间距采用11m,其横隔截面布置形式见图2-1 图2-1 结构横截面图(单位:cm) 2.2 主梁尺寸拟定 2.2.1 箱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跨比通常为1/15 ~ 1/25,考虑主梁的建筑高度和预应力钢筋的用量,标准设计的高跨比约为1/17 ~ 1/19.本设计的主梁高度采用160cm,其高跨比为1/18。 2.2.2 箱梁顶、底、腹板的厚度 箱梁顶板主要考虑桥面板手里需要,确定厚度为20cm,近梁端底板厚度除考虑受力要求外,还要考虑布置预应力钢束到的需要,拟定高度为30cm,其余部分为20cm,近梁端处腹板厚度考虑布置预应力钢束到的需要和抗剪墙厚度的要求,定为30cm,其余部分为20cm,腹板和顶板接处做成0.15m 0.15m的承托,使箱壁剪力流能顺利传递,避免在转角处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 2.3 横截面沿跨长度变化

道桥专业毕业设计计算书

道桥专业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绪论 1.1 公路运输的特点 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1 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不需中转,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可以实现“库-库”的直接运输,节约时间和减少中转费用,减少货损。 2 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可伸展到任何山区,农村,机关,单位,可承担其他运输方式的转运任务,在交通运输网中是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属于平面服务。 3 运行持续性较差: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的平均运距是最短的,运行持续性较差。 4 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在中、短途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中途不需要倒运、转乘就可以直接将客货运达目的地,因此,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5 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可适于小批量运输和大宗运输。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公路运输的投资每年可周转1~3次,而铁路运输则需要3~4年才能周转一次,社会效益显著。 6 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与火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的培训要求来说,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对驾驶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相对也比较低。 7 与铁路,水运比较,公路运输由于汽车燃料价格高,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小,所以在长途运输中,其运输成本偏高。但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汽车制造技术的

连续梁桥设计-毕业设计

连续梁桥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桥梁概述 (1) 第二节方案比选 (3) 一、比选方案的主要标准 (3) 二、方案编制 (4) 第二章结构尺寸拟定 (7) 第一节结构尺寸拟定 (7) 一、桥梁横向布置 (7) 二、细部尺寸 (7) 第二节截面几何特性 (8) 一、毛截面面积 (8) 二、惯性矩及刚度参数 (8) 第三章主梁内力计算 (10) 第一节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10) 第二节恒载内力计算 (15)

三、斜截面抗裂验算(主拉应力) (62) 四、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67) 五、短暂状况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计算 (68) 第九章施工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69) 第一节材料设备及施工程序 (69) 第二节支架及模板 (71) 第三节预应力束布置 (71) 第四节混凝土工程 (71) 第五节张拉和压浆 (72) 结束语 (70) 致谢 (74) 主要参考文献 (75)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桥梁概述 桥梁是供汽车、火车、行人等跨越障碍(河流、山谷、或者其它线路等)的建筑工程物。从线路(公路或铁路)的角度讲,桥梁就是线路在跨越上述障碍时的延伸部分或连接部分。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公路、铁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以及水利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必须修建各种类型桥梁与涵洞,因此桥涵是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保证全线早日通车的关键。在经济上,桥梁和涵洞的造价一般说来平均占总造价的10%—20%。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桥梁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现代高速公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桥、高架桥和城市高架道路,几十公里长的海峡大桥,新发展的城郊高速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这些新型桥梁不但是规模巨大的工程实体,而且犹如一条地上“彩虹”,将城市妆扮得格外美丽。纵观世界各国的大城市,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存在于社会之中。 我国幅员辽阔,大小山脉和江河湖泊纵横全国,东面临海,海湾、岛屿众多。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商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正在逐步实现,全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方兴未艾。作为枢纽工程的桥梁建设的发展则突飞猛进。至20世纪末,我国已建成的各类现代化桥梁在世界桥梁跨径排名表上都进入了重要名次,甚至是名列前茅。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生产、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国广大桥梁工程技术与科学工作者将不断面临着设计和建造各类桥梁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文化悠久,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有许多科学技术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其中就桥梁来说,我们的祖先也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写下了不少光辉灿烂的篇章。我国山川河流众多,自然条件错综复杂,古代桥梁不但数目惊人,而且类型也丰富多彩,几乎包括了所有近代桥梁中的最主要形

钢箱梁桥设计_桥梁工程毕业设计

钢箱梁桥设计 目录 1.绪论 (3) 2.设计概述 (4) 2.1桥孔布置 (5) 2.2截面尺寸及拟定 (5) 2.2.3箱梁面板厚度设置 (6) 2.2.4箱梁腹板宽度设置 (7) 3.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7) 4.主梁内力计算 (8) 4.1恒载内力计算 (8) 4.1.1一期恒载内力 (9) 4.1.2二期恒载内力 (10) 4.1.3总恒载内力 (11) 4.2活载内力计算 (12) 4.2.1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12) 4.2.2主梁内力影响线及加载 (13) 4.3内力组合 (20) 4.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0) 5.第二体系的计算 (21) 5.1桥面板的局部应力计算 (21) 5.2截面几何特征值的计算 (22) 5.3纵横肋的弯矩计算 (26) 5.3.1活载的弯矩计算 (26) 5.3.2恒载的弯矩计算 (27) 5.3.3横肋弹性变形附加弯矩计算 (28) 5.4纵肋截面的应力计算 (30) 6.应力检算 (31) 小结 (33)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附录A (36) BRIDGE TO THE FUTURE (36) 桥梁走向未来 (45)

1. 绪论 世界上第一钢箱梁桥是1850年英国建造的britania铁桥路桥。该桥架设在Conway-Britania间的Menai海峡上,跨度142m。可是由创始人George Stephenson提出的薄避闭口截面形式的桥梁在100年间却很少再被采用。第2次世界大战后,在西德,随着对被炸毁的莱茵河桥修复工程的展开,在50年代初期接连假设了若干近代的箱梁桥,打破了Britania桥的跨长记录。箱梁桥的飞速增加主要是由于下述理由: ⑴由于箱梁桥的抗扭刚度和抗扭强度均较大,适用于曲线桥。直线桥在偏心活荷载作用下,其横向的荷载分配是良好的。即在单室箱梁桥中,两个腹板弯曲应力相差很少,上下翼缘弯曲应力也几乎相等。 ⑵箱梁桥的翼缘宽度要比工形截面板梁桥大的多。因而,薄的翼缘也能很好的抵抗弯曲应力。工形板梁桥随着跨度加大,翼缘板要加厚,且需要高强度钢,从而连接就困难了。而箱梁因为翼缘薄这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一般来讲,箱梁和同跨度工形梁桥相比,梁的高度低。且有轻快美感。梁高跨比较小就具有十分是用的价值。 ⑶进来,随着安装机械大型化,分块架设法正在迅速发展。箱梁适于用分块架设安装,可以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工期。 ⑷从箱梁的结构来看,无论是承受竖直偏心荷载,都能作为一个空间结构来抵抗外力,能发挥各个杆件的理学性能,没有所谓的零杆。箱梁在所有荷载作用下,各杆件按空间结构力分担作用力,一个杆件可以起几种作用。箱梁上翼缘起的作用有:①钢桥面板作用,将车轮荷载传递给主梁;②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作为主梁翼缘抵抗弯曲;③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作为闭口薄壁截面抵抗扭转。 另一方面,下翼缘除了起⑵、⑶作用外,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还起平纵联作用。因而力学性能好,设计可达到经济的效果。 ⑸箱梁的内部作为维修管理用的通道是很和使得不需要特殊的脚手架便可在内部进行观察、油漆和补修。 ⑹电缆、水管、煤气管等附属设备容易在箱梁内部通过。 ⑺箱梁不是密封的,与外面大气隔绝,不和海边、河上的湿气接触,有利于防止锈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