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经管类专业难度研究分析

考研 经管类专业难度研究分析
考研 经管类专业难度研究分析

考研经管类专业难度分析

————————————————————————————————作者:————————————————————————————————日期:

近几年里,考研的总体形势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火”。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在连续五年里,每年都能突破百万关口,并且每年递增10万人。下面从这组数据就能看出到底有多火。

年份报名人数报名增长率录取人数考录比例2013176 6.3%53.9 3.3:1

2012165.69.6%51.7 3.2:1

2011151.17.9%49.53:1

2010140.612.8%47.4 2.8:1

2009124.6 3.8%44.9 2.9:1

2008120-6.8%38.6 3.0:1

2007128.20.8%36.1 3.5:1

2006127.128.4%34.2 3.2:1

2005117.224%31 3.6:1

200494.518.5%27.3 2.9:1

200379.727.7%22 2.9:1

200262.435.7%16.4 3.2:1

20014617.3%13.3 4.2:1

200039.222.9%10.3 4.6:1

199931.916.4%7.2 4.9:1

199827.413.2% 5.8 4.7:1

199724.218.6% 5.1 4.7:1

199620.431.8% 4.7 4.4:1

199515.538.4% 4.0 3.6:1注:数据仅供参考

从表中可以看出,特别是2013年更是达到了历史的新高,报名人数达到了176万人,连续九年过百万。所以,从人数上来看,突破200万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选择考研,只能说这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大环境和社会的高端人才的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遇冷”,很多人选择了进入高校“深造”,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有前沿的知识,是各位“安身立命”的有效砝码。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不是考研13大学科门类,以及衍生的800多个研究生专业,全都“火”了呢?我们说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研究生考试相对于高考来讲,地域性限制进一步缩小,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分数线的公平性上。也就是说,本科时,各省学生高考分数“不公平”现象被进一

步缩小,几乎不存在考试的地域性区别。从这一点上来说,全国的学生可以用相同的分数,来竞争全国各个地区的院校。那么势必造成一个,生源集中于优势院校的现象。另一方面,考研为学生带来来了第二次“择业”的机会,而学生在考研的时候,因为自由度进一步加大,更加趋进于公平,所以,那些看似容易就业的专业,也更加受到学生的青睐。所以,这一现象对各位考研学生来讲,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各省的“34所”自划线院校,特别是经济、管理类这些看似很有“钱途”的专业,每每考研,必然是竞争最为白热化的战场,几百人争夺一个入学名额是很常见的现象。每年倒在“清华”、“北大”这样名校门前,甚至考试分数4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比比皆是。要知道,400分以上的分数,若放到二线院校、相对冷门的专业,都是很不错的分数。另一方面,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的增长是远远不及报考人数增长的,所以,各位同学如果准备报考热门专业的话,就一定要做好具备超强战斗力的信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热门专业呢?按照当前的报名数量来看,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艺术学是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也就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专业。而经济学、管理学又是这六大热门专业中当之无愧的热门。

首先,考生们必须要清楚的了解经管并不是一个专业,在研究生专业划分中隶属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者有着不同的分数线,他们其实也有专业与职业划分上的区别。如果还是不明白,那就拿这个例子来说,比如很多同学本科期间学的是会计学,看似是从事钱的工作,都误认为是经济学工作,事实上,它是属于管理类的专业。那么经管类专业考研难度如何呢?下面中公考研辅导专家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

一、经管类专业初试分数高

经济学国家线

A类考生B类考生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33045683204263

管理学国家线

A类考生B类考生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33546693254365经济学国际线330分、管理学国家线335分,可以说这个分数线,在所有专业的国家线中,经管类专业的分数线是比较高的分数线之一。相比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同属热门专业的工学来讲,总分只

要达到280分就可以了,我们不难看到,即便同为热门专业,工学也要比经济学、管理学的总分线低了将近五十分。

二、复试要求高

教育部要求,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要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着力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培养的考察;注重考生一贯表现,既重视初试成绩,也重视既往学业表现和潜在能力素质;要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群体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

经济学、管理学是社会学科类专业,这和工学、医学等纯技术专业不同,他对学生综合素质、知识结构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我们都知道,考研是分为初试和复试两场考试,而我们即便通过可初试,复试的难度也是远远大于其他专业,特别是在知识结构上,不但要求专业精湛,而且还要求涉猎广播,甚至要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这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讲,难度确实很大。

下面,中公考研辅导专家统计了一下今年经济学部分自划线高校中的复试分数线,详细分数线见下表:

学校名称分数线

同济大学380(政60、外55、业务课90)

北京大学370(55、90)

中国人民大学365(50、90)

北京理工大学365(55、83)

天津大学365(55、90)

西安交通大学365(50、80)

复旦大学365(60、90)

上海交通大学365(政50、外55、业务课90)

厦门大学360(55、90)

南京大学360(60、90)

东南大学360(50、9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55(55、95)

湖南大学355(55、90)

兰州大学355(50、90)

浙江大学355(60、100)

清华大学350(50、90)

哈尔滨工业大学350(50、85)

大连理工大学350(50、90)

中山大学350(60、90)

华南理工大学350(60、90)

吉林大学350(政外50、业务一75、业务二90)

山东大学350(50、90)

中南大学345(50、80)

北京师范大学340(50、90)

南开大学340(55、90)

东北大学340(45、75)

重庆大学340(50、85)

西北工业大学335(50、90)

四川大学335(55、83)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绝大部分高校的经济学分数远远高于国家线,竞争有多大可想而知,所以考生想要进入复试,那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准备。

三、成人考生比例大

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因为职业发展好,不但吸引着在校本科生,同样也吸引着社会考生。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因为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许多经济、企业管理领域的人才,都纷纷选择进入高校“避冬”,所以考研人数明显上升,这些成人考生,有着丰富的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有着较好的社会人脉,也非常受到院校、导师的青睐,所以对应届本科生来讲,冲击作用还是相当明显。

以上就是中公考研辅导专家为考生们整理的热门专业考研难度分析:经管类专业,希望这篇文章对考生有帮助。

2017清华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

2017清华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的一些学习 方法解读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凯程考研为广大考生整理清华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知识和理解方法。 (一)基本识记方法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是基础的基础,任何科目都有一些考生必须记住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如会计要素、财务报表、投资的含义、资金时间价值、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选择题、名词解释的好出处。此外,一些常用的公式也要记住,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等。这些属于基本的常识,也非常重要的。 (二)理解记忆方法 抓重点对于文科知识学习是非常有效的。由于考研的参考书较多,尤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如果单靠死记硬背是没办法全部记住的,因此最好通过理解抓住重点来有针对性的帮助记忆。具体做法是大家在复习时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来减轻记忆的难度,同时把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这样几轮下来,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一点也不觉得内容繁杂了。同时借助一些参考书籍,把握真题命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和易考点的记忆就会更有针对性。 (三)归纳法 考研的科目比较多,政治要有五本书要看,专业课也至少有两本厚书。为此,建议大家采用略—详—略的策略,即先简略看一遍教材,记住教材的整体框架,同时要对此书中的重要概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要做读书笔记,将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较难的章节、段落或者知识点作出标记,随后查阅各种资料尽量了解难点,为第二遍详细阅读做一定的知识铺垫。第二遍要精读参考书,即把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吃透。这个阶段一定要做的工作就是大量的读书笔记。在做笔记的时候,要有问题意识,脑中有什么疑问,对某个知识点和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等等一定要及时记录,这样才能起到精读的作用。在整个第二遍精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的是尽量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异同等关系,学会辨别区分它们。最后一轮要对前两轮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提炼了,凯程考研辅导老师告诉各位考生一个小技巧,就是采用关键短句归纳,即每个段落都用四五个字最多不超过十个字进行概括,同时把意思相同的段落连在一起,把一些无用的废话勾掉。这样下次再打开书一看关键句就知道这段文字的大意了,减轻了看书的负担,同时也能有助于对知识点的回忆。整个过程下来,会感觉使用关键句法特有效果和省时间,同时逻辑结构和思路也很清晰,对学科的总体把握也就逐步深入了。 下面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清华会计硕士专业: 一、清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在于: (1)既要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深入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有规律; (2)必须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属“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辖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 ???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以技术的研发、流通和应用为基本研究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 合的新兴学科。随着科教兴国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的实施,科技在企业竞争中地位日益突出, 对融技术与经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及管理为适应现 代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金融和咨询机构论证和管理及有关部门投资规划与 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支持。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经济及管理与企业 管理联系特别密切。“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最为活跃、最容易与其它边 缘学科融合的学术领域,它涵盖了高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及工商管理几大知识体系,能适 应各种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技术经济及管理 B+等(38个):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B等(37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三峡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侨大学、济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北京建

会计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的会计系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专业水平和学术研究成果在全国都排名第一。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也很好,据说,当年四川大学还曾经去厦门大学会计学毕业生中要过人。这么出色的教学教研成果是与该校汇聚多名会计学名家分不开的。以潘序伦、杨时展、杨纪琬、娄尔行、李宝震、葛家澍等近五十名国家著名会计学专业名师汇聚厦门大学。能够考取厦门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研究生,能够有机会作为这些名师的弟子继续深造,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幸事!厦门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第十一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11月版。 2、《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3、《审计学》(陈汉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全国著名的会计院系之一,被誉为我国会计学的“摇篮”。会计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注册会计师专业为财政部最早特设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注会教师队伍。 无论你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跨校跨地区考研,尤其是考上海财经的会计学专业,你的英语水平需要高一些。这也是上海高校的普遍要求,更是上海财经会计这个王牌专业的要求。其次,如果你是跨专业考该校,或者跨校考,专业课分数优势不大的情况下,数学成绩需要优秀。这样,胜券的可能性才会大些!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复试科目:《中级财务会计》钱逢胜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管理会计》潘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院在全国同专业高等院校排名中位居第三。悠久的专业历史和优良的师资团队,使人大会计学专业发展至今,培养出了不但掌握会计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且,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实用型及研发型人才。目前,该专业考研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三、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 有实力的考生可以尝试报考。 北京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是当今流行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培养高级复合型会计、审计、财务专门人才的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之一。培养拥有较高的经济管理综合素质和会计财务专业素质的理财专家和开拓创新型的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如果能够在北京大学会计硕士专业深造。将有机会获得丰富的交流机会。例如光华管理学院MPAcc项目的主力课程均为学员专门设计,力求通过理论和实务之间、沟通性训练和分析性训练、个人创意与团队合作之间的平衡使学

【会计专业20XX考研】20XX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会计专业20XX考研】20XX首经贸会计硕 士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会计专业20XX考研】20XX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总结》这里给大家。20XX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总结20XX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善于总结借鉴别人的好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可以使自己的复习更加有效。考研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我们具有认真,坚持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那么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凯程老师为您做出专业的解答。 本文系统介绍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难度,首经贸会计硕士就业,首经贸会计硕士学费,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参考书,首经贸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首经贸会计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首经贸考研机构! 一、首经贸会计硕士管理类联考综合复习建议 1、联考数学:注重做题方法,积累做题技巧,训练速度 联考数学是很讲求做题技巧的,需要很好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凯程老师总结:真题!真题做的多了,就能找到不同题目之间的相同点,从而增强思维能力。凯程考研提供联考

数学辅导讲义,并配有名师指导讲解,包括每一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和常见题型。 凯程老师提醒广大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做题速度,平时通过题量训练速度。联考****三个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能够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度是得到高分的必要条件。 2、联考逻辑: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总的还说逻辑这个东西是入门难,但是掌握方法后就简单多了,范文写作凯程老师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积累,通过真题训练掌握那些逻辑题目需要什么技巧。 凯程考研辅导老师要求学生把历年真题做透,包括历年联考和在职MBA的题目,近几年的题目一定要做的很熟练,要明白每一道或每一种题目所用的知识点在哪里,并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得到检验。随着练习的增多,到最后,在思维中已经形成做题惯性,即当题面读完,便知道正确选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当然,每道题目的知识点可能会有多个,很多情况下的****也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因为逻辑考的是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所以凯程老师建议大家和一起考研的人讨论,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大家一起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有利于减少固有思维定势,更好地拥有做题时需要的思考模式。 3、联考作文:日常训练必不可少

2019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指导

2019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指导 前期准备:这篇考研经验贴可能和其他经验贴不同的是,我们班身为一个二本学校的末流专业考上211社会学研究生有20人左右,其中覆盖南京所有211,上海、武汉、合肥和云南,所以为什么会考这么好。包括本人也因为前期生病所以从十月份才开始复习,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我们本科有两位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班里有关社会学考研的难点-社会学理论都是在大二的时候跟着那位老师硬肯下来,一学期我们真的苦不堪言。但考研的时候轻松很多,所以基础真的很重要。但是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不要感到失望,无论基础好与坏一切都得看后期的努力,哪怕基础不好的后期也能通过学习加强基础。 而对于考研最重要的选学校来说,我个人认为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对于本科是社会学专业的来说,如果仅仅是扎实地学完统计方法理论,看完费孝通的书,可以报个东部的211。而如果基础不够扎实,报个中西部的211把握比较大。对于想考东部985的同学,比如说南大、复旦,还是要求本科跟老师做过社会调查,啃过大部头的外国名著的学生。 上海财经大学的参考书目一共有七本,但主要看《西方社会学教程》《外国社会学史》《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官网上会发布考纲,不怎么会超纲,按照考纲复习就行。统计学的题目考的也非常基础,所以可以做一些卢淑华统计学书上的题目作为练

笔和补充。 考研经验:除了刚开始说的基础很重要之外,方法和统计比较简单,主要是理论要学会融汇贯通。社会学理论比较枯燥和难懂,这个时候要把理论结合现实社会具体问题进行理解,要把同一流派的社会学家进行对比,总结出不同流派社会学家的特点。这点非常重要,对于理论的学习是考研的重中之重。在考试的时候,最后两大题大概五六十分会考的比较灵活,所以应该把重难点放在理论方面 而对于方法来说,不仅仅要会背书上的名词解释,同时要会写调查报告,还要对不同调查方法的利弊,处理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其他的倒不会有什么超纲的部分。总体来说上海财经考的非常基础。 对于统计学来说,不仅要把公式记清楚,同时还要掌握为什么运用这个公式,这个公式的运用原理,以及一些统计方法和原理的逻辑链都要掌握清楚,这是非常必要的。但不会超纲,我觉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跟着本科老师一步步把基础夯实。 上海财经会考一些经济社会学的内容,比如说格兰诺维特,但是考的分值比较少,不是重点,学有余力可以看,如果基础部分没有把握好就不用看了

经管类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经管类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现在社会形势很明显,考研究生只有考一个名校才能改变很多。不然不如不考。但是当你决定考经管类名校硕士的时候,你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经管类名校考研要比其他专业至少难三倍,要求你必须比别的专业更努力更认真。所以决定考经管名校的同学们一定不能盲目,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比什么都重要。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往往需要各种信息的综合,需要知己知彼。但就目前为止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知彼就变的很困难。另外大学生活几乎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所以不论你是哪个专业其实本质上都是跨专业。结合上面因素导致了同学们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就是低估考研的难度。本人做为经管类考研老师,简单总结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同学们能有帮助。 客观因素 第一是考专硕还是学硕 这个是你要做的第一个大决策,2011年开始专硕已经实行了三个年度,形成了跟学硕截然不同的初试科目和培养模式。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具体区别我会在另一篇文章里总结。 第二专业课难度排名 1 金融学学硕 大部分名校都不再招,或者大幅减少招生名额,全部采用保送的模式。过少的名额导致这个专业的竞争极其惨烈。 2.会计学 就业前景比其他的专业都要好,而且学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报考人数不亚于金融,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校招生名额比较多,难度比较小点。 3.经济学 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就业出来几乎跟金融学没多大差别,由于近年来金融学太热,号称经济学皇冠里的明珠。想以后从事金融类工作,又想避开激烈竞争的,经济学是金融学硕的一个很好替代。 4.金融专硕 金融学硕不招了,改招金融专硕。近三年来报名人数每年百分之二百的增加。由于其初试科目相比学硕简单点,主要是重广度,而不特别要求深度,导致其难度下降;但是由于报考的人很多,依然很难很难。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业务科一是考数三还是经济类联考综合 5.管理学(企业管理) 目前管理学虽已不如世纪初那么红到发紫,但是依然很热。 多考主观题,案例分析等。背背之类的就行,门槛较低,靠自己努力差不多就能搞定。所以考的人依然不少,由于初试门槛不高。导致整体难度下降。 6.管理科学 由于初试考运筹学等,多是计算模型。直接使一大批人不敢去尝试。报的人不多,由于门槛高,整体难度适中 7.其他各种专硕 国际商务硕士 MPACC MBA等等靠自己的努力绝对能搞定,不解释。 第三经管类考研专业课到底难不难?

会计学考研院校排名

会计学考研院校排名 会计学研究生初试要考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 数学 专业课(由招生学校决定) 研究生阶段会计学专业排名:(前20名)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东北财经大学 6,西南财经大学 7.中央财经大学 8,中山大学 9,北京大学 10,清华大学 11.南京大学 12.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13.复旦大学 14.上海交通大学 15.暨南大学

16.西安交通大学 17.天津财经大学 18.武汉大学 19.湖南大学 20.浙江大学 会计学 1、概述: 会计学专业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2、研究方向 会计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02)现代管理会计与企业理财 (03)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04)国际会计 (05)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06)会计信息系统 (07)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

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4、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 尚考学员张同学与大家分享考研经验: 考研已经结束,一路走过来真的不容易,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竟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一切都尘埃落定了,真的要感谢一直在我身后默默给我支持和鼓励的我的家人,一路并肩走过风风雨雨的战友,还有尚考的老师们在学习上给我了不少非常有用的指导和建议。现在,我想把我学的,把我知道的全写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作出考研这个决定的最初,我感觉到的是强烈的孤独感。那段日子,感觉自己跟孤魂似的在教室间寻找、游荡。找座位就像见缝插针,身旁的面孔就像杀毒软件一样每天都在更新,心里感受到的是在不断的适应中煎熬的苦闷,也因此倍感孤寂和无援,也因此知道了磨合是多么的重要。坐在座位上,数数书的页数,好一个580页,现在才进行到40页,何时才是尽头?心里不免泛起烦躁的情绪。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日子久些,这些感受也就随即淡化了,似乎是习惯了又似乎是麻木了,总之,我的心在那时才算是真正的安定了下来。 孤身一人的暑期奋战就这样开始了,暑假里时间是最充裕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校园清净,没几个人影,在自习室找座位显得十分容易。每个人的面前都会放一大瓶水,每个人每天都会早早的去教室抢占风扇底下的有利地形,书包一放,从里面搬出厚厚的一摞书,然后默不作声的“啃”起来。每当困倦了,我就趴在桌上小憩一会。白天的日子可能好过些,但是到了下午四、五点之后,蚊子们就开始出洞了,难以忍受。这样的日子在夏日的暑期中重复。我忍耐着难熬的天气,按部就班的展开复习。 暑期开始不久,多方考虑之后,我还报了尚考的考研辅导班。那阵子每天我都要很早起来,找到上课的地点,提前堵门,占一个好位置。不难想象,几千人上课的场面相当壮观,中午吃饭的场面也是毫不逊色。上千人一起捧着盒饭吃的景观令人惊讶,也令人振奋。 开学后,上自习的人越来越多,教室资源开始紧俏起来。学校的老规矩是一楼的教室是自由复习的,2楼以上的教室都留给新生们上晚自习。说来也怪,可能人的趋同性太强了吧,也可能考研的竞争过于激烈,当出现了有人在抽屉里放书开始占座的时候,教室里的人群范围逐渐得到了圈定,考研群体继而垄断了部分自习室。我和几个临室战友在经历了数次的辗转后,最终选定了一个教室,当对教室里的面孔都熟悉后,就产生了一种心理。如果哪一天自己没在占座的位置上出现,就会感觉到不适应,而且就连周围的人都会心里诧异,例如会有“坐在我旁边的那个人,今天怎么没来啊”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在考研人的自习室里,很少有不是考研的人来上自习。在这种自习室里,人人只认准自己的座位而不会去坐其他的座位,这可以说是一种默契吧。 当然,每天的生活也并非一成不变,自从进入了十月份,我开始有些疲劳了,开始对每天的生活麻木。然而疲劳的身体和精神是很影响人的,我在那段日子里学习效率是比较低的,一个上午数学,一个下午几乎是英语,有的时候政治读读看看,却记不住什么。然而,人不可能总在低谷中徘徊,我告诉自己得想办法解脱出来。前天,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听到遥远的另一端响起了久违的乡音。泪,不由自主的溢满眼眶,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已经

2019上海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801经济学)考研详情介绍与经验指导

2019上海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801经济学)考研详情介绍与经验指导 学院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由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教务长时,就设立了经济研究室。1950年8月,上海法学院财经系科并入,学院增设经济系。1951年6月,经济系更名为经济计划系。1958年8月,经济计划系随学校与华东政法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1960年重建上海财经学院,设商业经济等专业;1962年夏,撤商业经济专业,设工业经济、贸易经济等专业,直到1972年4月随学校被撤销。1978年复校,1980年2月成立经济学系,由原经济学系、数量经济研究所合并组成。2000年4月成立经济学院。 新中国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首任院长孙冶方,老一辈经济学家姚耐、孙华承、王惟中、杨银溥、胡寄窗,经济学系首任系主任张淑智,经济学院历任院长程恩富、胡景北等为经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任院长为教授田国强。 近年来,经济学院秉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急需、服务社会”的发展方略,以“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为载体,围绕“聚一流教师、汇一流学生、设一流课程、育一流人才、做一流研究、臻一流治理、创一流学科、建一流学院”的八个一流方针,全面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体制内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其宗旨就在于立足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参照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熟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科研改革,系统地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致力于培养厚德博学的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高效生产力、开放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有影响力的经济学院。 为此,经济学院围绕“打造一流师资、强化学术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学风教风、严化教师考核、规范行政管理”等六项工作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的改革,构建起适应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机制框架。与此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学院。学院通过推行助教助研制度、提供科研资助经费,以及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办公大楼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成效的不断显现,经济学院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应、凝聚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学位办联合立项的国家重点教育改革专门项目,“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得到教育部、财政部专项资金以及上海市配套资金的大力支持。2006年底,“经济学创新平台”又被列入国家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5年,理论经济学学科成功入选上海市高峰学

国内经济类专业大学排名

国内经济类专业大学排名 一、国民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 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浙江大学5上海财经大学6厦门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辽宁大学9复旦大学10南开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暨南大学13山东大学14 西北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 二、区域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南开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兰州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东北师范大学6厦门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吉林大学12东北财经大学13河南大学14中央财经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 三、财政学专业排名排名 1 厦门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东北财经大学6中央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北京大学10复旦大学11南开大学 四、统计学专业排名排名 1厦门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浙江工商大学5天津财经大学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南开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 五、金融学专业排名排名 1复旦大学2北京大学3南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厦门大学6上海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苏州大学10暨南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南京大学 六、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复旦大学2山东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北京交通大学6江西财经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9暨南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11厦门大学12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武汉理工大学16中央财经大学 七、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排名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浙江大学3湖南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南开大学6中国人民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暨南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西南财经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 八、劳动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2浙江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北京大学6复旦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南开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 九、数量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1清华大学2吉林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华侨大学6东北财经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南开大学13暨南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16 西南财经大学

全国会计研究生排名

全国高校会计学专业综合实力排名 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9所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此乃含金量最高的评价标准) 西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开设中国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财政部下属的)的22所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首都经贸大学 吉林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湖南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因为入选这个专业的评定是各个高校的会计学实力为标准的,所以也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研究生阶段会计学专业排名:(前20名)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东北财经大学 6,西南财经大学 7.中央财经大学 8,中山大学 9,北京大学 10,清华大学 11.南京大学 12.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13.复旦大学 14.上海交通大学 15.暨南大学 16.西安交通大学 17.天津财经大学 18.武汉大学 19.湖南大学 20.浙江大学 某著名会计杂志评选的: 国内会计名校(22所) 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暨南大学 首批招收MPAcc的高等院校有: AD:本文由《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作者张熙庭收集。《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是财务人员必看的一部好书。是中国第一部走直线、全过程案例、系统化管理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敢于对财务人员承诺全过程实战,否则无效退书的著作!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教学点设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含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含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培养)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初试237央财会计硕士考研经验之谈

初试237,央财会计硕士考研经验之谈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摘要:每一位考研者,不论成功与否,考完结束都装着一肚子经验、一口袋酸甜苦辣的心情。作者考的是央财的会计硕士,关于考研,她有很多话想说。 成绩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和小伙伴们疯狂的high了一阵之后才开始写文来记录我的考研之路。提前说一下哈,楼主的语言组织能力实在欠佳,文章的逻辑性也并不好,所以各位将就着看,有事情可以跟贴或者微博私信我@37裤兜。 前言 在初试中楼主的成绩不算特别好,写这篇文章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选择性吸收,也希望真大神们能够多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此外,我说的很多内容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很难理解我当时的心态,大家以后遇到问题可以在新浪微博私信我,我会尽量给大家回复。 个人基础情况 简要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楼主就读于山东某财经类院校,大一大二的时候参加的社团活动比较多,所以学习成绩一般。班里一共60个人,个人的名次一直稳定在25-30名。到了大三开始专心学习,大三上学期班级16名大三下班级第4。这次考研的初试成绩237(152+85),排名58,复试排名31。 择校 第二个谈谈大家可能比较关注的择校问题。如果你还在大三,个人认为现在完全不用考虑择校的问题。因为现在纠结学校的话,到了9月份各校简章出来之后你肯定还得纠结一阵子。近几年会计硕士的形势变化很大,每年的招生指标都不尽相同。除非你早就决定非某校不考,否则现在完全不用考虑择校的问题。到了九月份招生简章出来之后,大家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招生的规模、历年的分数线,更更更需要看一下复试的科目,有条件的话最好再找到复试的真题看一下结构。以中财为例,我当时看复试考四本书,感觉好像没什么难度。但是楼主忽视了自己这个学渣在大一大二基础课知识根本就不牢固,真正看得下去书还是等到了分数线出来之后,10多天看2000多页书也是醉的不行,所以建议大家一定提前重视起复试来!九月份择校的时候多考虑自己的实力,不需要过分迷信那些网校给出的试卷,还得考虑在后面几个月自己的潜力!这里不多说,意思被曲解的话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毕竟择校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今年就有不少“考的好不如报的好”。

我在上财国商硕士的生活经验

先一句话概括:我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从极度失望到逐步转变到积极正面的过程,现在回头看看,读国商项目是我过去这么多年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2010年下半年准备考研的时候,出来了国商硕士专业。我当时估计不会有太多人敢报考,因此选择了这个专业。从入学之初甚至持续到研二开始,我一直都对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相当失望。失望的原因包括国家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课程,以及上财在课程的具体安排和实施两个方面(过多无用的国际贸易课程)。那个时候经常在微博抱怨,以至于有下一届的学弟学妹跟我“投诉”抱怨太多对他们的情绪有负面影响。其实,现在想想,这些有都无可厚非,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都必然需要一、两批小白鼠,有一个持续的完善过程。虽然,要办好这个项目有很大的阻力,可是学院还是一直在努力。将来上财国商会跟国外院校有合作项目等,相信以后会办的越来越好。 其实,失望很大程度上是我自身心态上对这个项目的期望值偏高。而当我认识到这个项目的真正价值的时候,我的心态有了根本的转变。国际商务硕士项目的价值在哪?答案是,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广的视野。这些东西,比几门课如何设置要重要的多。过去的两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两年,培养了自己的营销、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兴趣,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以及不断的实习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这些东西,对于就业及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读研,尤其是选择读专业学位,相信肯定是为了就业。在上财,至少在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目前来看,国际商务硕士的就业,无论从签约速度,还是offer质量看,肯定不亚于院里其他学硕专业。进银行是很多同学的选择,这在上财是所有专业硕士生的一个主要出路,其次是四大。可以这么说,无论是金融专业也好,会计专业也好,还是本院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或者国际商务,银行都是最主要的一条出路。而在出彩的offer方面,我们专业也不弱,今年金融行业行情很差,但我们班男生这边还是有好几个券商、PE、银行总行的offer(楼主没太去了解女生们的offer情况;楼主我对金融财务无感,这一块跟楼主完全无缘)。在我看来,offer的好坏跟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自身实力。另外,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读国际商务硕士要去做国际贸易,目前来看,我们班几乎没有人回去国际贸易领域就职,基本上集中在金融/管理等领域。 就我自己而言,我在读研之前是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读研后3个月,去了埃森哲实习,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8月底,这段时期是学业最繁忙的时候。两方面的压力让我非常的辛苦,但是在工作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后来又去了另一家咨询公司的管理咨询部门实习了3个月(走的时候也没去问薪水,放弃了留用的机会,后来,有朋友告诉我那边能开到15万Base+Bonus,瞬间后悔到肉疼)。找完工作后,现在又在一家市场咨询公司实习。这几次实习让我的简历从一片空白到渐渐丰富起来,当然,也接触到了来自埃森哲、IBM GBS、DC等公司的一流顾问,甚至到最近这份实习,能够为P&G撰写市场研究报告。在这中间,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顺利在年前先后拿到某四大、某咨询、某矿业巨头管培的三个offer。希望在毕业前能集到5枚offer。所以,大家对自己要有信心,不用担心国际商务硕士这个专业对自己找工作会有不利的影响。说实话,除了会计和金融会有一定优势,其他专业,几乎都半斤八两,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后,欢迎报考上财国商,我们的专业会越来越好! 个人建议在报考研究生考试前要全方位的了解你所要报考的专业还要最重要的择校问题,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报考学校的信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找专业的辅导机构来帮助你完成考前的信息搜集,备考的复习计划,以及考后的复试准备等,个人觉得北京爱考机构不错!

江苏会计专硕择校指南_会计专硕学校排名_会计专硕就是个坑_会计专硕考研科目_新东方在线

专家支招|江苏会计专硕择校指南? 对于大多数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公共课英语、数学、政治的复习思路以及各个阶段的复习进度都是更容易把控的,但是专业课大多是院校自主命题,类目繁多,无论是搜集信息还是复习的难度都更大,让不少同学感到困惑和纠结。而且大部分专业课在考研500分中占据了300分的 分量,直接决定着考研总分的高低,是考研备考的重中之重。 “日出一斗金,夜出一斗银”的石臼湖,水天一色,望不尽天涯路。“石臼渔歌”不仅是溧水新十景之一,也是新金陵四十景之一。在江苏,还隐藏着这些美丽的湖泊,这是让你春心荡漾的仙境。在这座城市中工作、生活,难以避免会单调乏味,两点一线。因此很多人开始关注考研,所以在这里的热度也迟迟不退。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栏目里,小编我都在这里等着你~给你解答有关考研的各种问题~ 会计专硕是考研报考的热门选择,但是很多同学在报考之前对专业和院校了解并不多,难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为了帮助考研党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提供会计专硕择校的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会计专硕的考情。因为会计专硕初试不考专业课,报考门槛较低,很多考生跨考,所以报考人数很多;其次,会计专硕考题难度不大。但是由于竞争激烈,想要顺利 考取,考研党们还是要好好努力拼高分,尤其在择校时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院校。 我们就地域来划分,姑且先把院校分为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又将北京地区的院校分为三类,大家可以根据地域以及自己的自身情况来选择报考。 【北京地区】 一、专业名校,跨考生慎报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特点在于其强大的导师阵容,学校的学校氛围也很好,学科非常的成熟,但人大的报考难度也很高,初试分数很高,复试考察也很全面,不适合跨考的考生。 2、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名气想必不必多说,报考考生多集中在北方,实力强大,而且复试分数较初试分数占比大,故刷人比例很大,对于跨考非常不利,建议专业课实力非常强,且初试能保证过线同学报考。 3、对外经贸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初试和复试的难度都比较适中,但对很多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报考难度,不过对外经贸大学的出国项目较多,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出国交流,或者希望未来到外企工作,英语水平中偏上等的同学可以报考。

会计硕士考研心得体会与感想

会计硕士考研心得体会与感想

————————————————————————————————作者: ————————————————————————————————日期:

会计硕士考研心得体会与感想 【决定考研之前的杂言】 一、知己知彼,赢在起跑线 每种考试有它的脾气,学硕和专硕考察内容有很大差别,我当初就是从学硕转战专硕的,MPAcc考察的内容很少:初等数学,逻辑,写作,英语。所以经常看到网上用两个月、三个月考了240+的大神,这羡慕不来,因为有些人就是适合考专硕。如果你说你英语不好,不想背单词,你作文不好,你懒得动笔,你最大的优势是数学,那……我真的劝你去考学硕吧。专硕不能保证你的付出跟收获成正比,所以别觉得别人3个月能考240+,你用6个月就能考220,专硕的账不是这么算的。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考专硕呢?我觉得,首先,英语不能是弱项。英语占三分之一分数,别想着靠别的科目补救,“别的科目”只有一门……其次,在逻辑方面,你不能是钻牛角尖的人,有些人看逻辑答案总觉得答案不对,自己想的才是对的。再次,如果你初中数学不错,作文底子不错,平常就挺有逻辑思维,英语不错,cc欢迎你…… ?二、制定计划 跟上一条相关,一旦确定了你跟cc考试的相关度,以及你和目标分数、目标院校的差距,你就要开始努力了,但是如何努力呢?半年,一年的时间,你觉得时间很长,但是分配到每门课、每本书上的时间有多少呢?指定计划,可以提高每天的学习效率,可以让你心里有数,可以让你对自己的进度了如指掌。当然,计划的详细程度可以因人而异,做的详细可以提高效率,做的宽松可以更加灵活,有计划外时间做些计划外的书和卷子。 ?三、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 跟上一条有一定联系,每个人与cc考试的贴合程度不同,数学不好要多学数学,英语不好要多学英语,这个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中坚持学自己的习!今天,别人跟你推荐了一本逻辑书,可是你最近的复习计划是英语,这本书你做还是不做呢?明天,你看别人拿着太奇英语的模拟卷在做,可是你觉得太奇的卷子不适合你,你做还是不做呢?每天,你看见身边人天天5点起,12点睡,在自习室泡十多个小时,可是,你每天的任务根本不需要你在自习室待这么久,于是周围有人说你学习不刻苦,你心里有愧疚感,你是否也开始整天泡自习室呢?事情其实很简单,你就是要按照你的进度,完成你的计划,你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只要完成计划的内容,我就可以达到目标的要求。你不需要比身边所有人努力,你不需要做别人做过的每一本书,你不需要做自习室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个,因为,你不是别人。 【各科复习】?一、数学?数学做三四本书就可以了,没必要把能找到的题都做了。?首先,初了解——数学分册。?数学分册,前面两三章还可以,后面的内容偏简单,但是用来让自己有个对初等数学概念还是可以的,看看每一章有什么考点,这本书顶多最后再回过头来看一遍,不需要反复研读。估计一周就可以看完。时间:5-7月。?其次,打基础——凯程管理类综合能力核心笔记数学。 我当初是报了辅导班,所以发的这本书,后来我其实是最先做的这本书,觉得真心不错,没章前面的知识点很综合很全面,也列出了每章在前几年的考试占多少分。总之,我感觉我是做了这本书入的门。这本书做完可能需要2周时间。但是我总共看了三遍左右,第一遍(7月)构建知识结构,还做了笔记,有很多不会的题;第二遍(9月)自己就忽然会了很多之前不

上财考研经验

也谈考研经济学复习——09上财 看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尘埃落定,我的考研之路结束了。 在这里收到几条消息,都是询问经济学复习的,想想曾经同样急切的心情,于是尝试写点什么,算是对他们的一并回复,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一、实质重于形式 学过会计的应该知道,新准则有一条原则叫做“实质重于形式”,我把作为考研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很多介绍考研经验的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提到复习时间,看过多少书,做过多少题,上了什么辅导班,在我看来,这些可以参考,不可以作为复习中的考核指标。专业难度不同,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学习方法、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也会有差别,所以和别人比较意义不大。复习的每一个阶段,不妨多总结,有没有改进的空间,达到自己的目标还需要加强什么。尽量以知识掌握程度和复习准备充分程度来要求自己,复习时间、看过多少书、看过多少遍等都不是考得好的关健。就拿上财专业课经济学来说,复习完一个阶段后,拿出近三年真题,看看自己能否做出来,你会清楚哪里需要多花时间。又比如说,有人推崇于在最后阶段做一个专业课笔记,我觉得这只是形式,实质在于你有没有把东西理解好并梳理清楚,如果理解不透彻,做了笔记也是枉然。 二、复习资料及其作用 首先是教材和习题答案: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第六版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教材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反复看呗。跨专业的第一遍以看懂为目标,以抓住核心框架为重点,不必拘泥于细节。教材、课后习题和答案三位一体,是一个整体。范里安的书晦涩难懂,需要耐着性子慢慢看,看完一章可以直接做课后习题,题量不大且简单,书后附有简略答案。我还用了石化出版社金圣才系列的教材答案,每一章有一个内容总结,有助于抓住核心框架。曼昆的书通俗易懂,课后习题较多。我看第一遍时做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有助于巩固看过的内容,计算分析题看第二遍时才做。教材我看了有四五遍,遍数越多看得越快,直到彻底掌握了重点才行。课后习题做了两三遍吧。 强调一点:曼昆的课后习题非常重要,06—09的大题不少出自这里,包括有些章节的拓展部分,可以直接拿来命题。 其次关于习题集。看书和课后习题还不够,需要做点题,贵精不贵多。我只用过两本,一本是上财胡永刚的宏经习题(深绿色),另一本是交大钟根元的微经习题(浅蓝色)。推荐理由:1、这两本书是我见过的市面上和推荐教材最匹配的习题集,胡永刚是上财经济学院副院长,交大是翻译范里安教材的学校。2、这两本书的题型、难度、风格最接近真题。我统计了一下08年20道选择题中至少13道出自胡的习题集,大题有些是课后习题,同时也收录在胡的分析计算题中。钟根元的习题集每章有几道讲解详细的例题,实乃精华也,做熟之,后面没有详细讲解的题有时间做做,没时间不做也没关系。至于大家议论纷纷的其他资料,我有买过所谓的红皮书和翔高的复习指南,个人觉得没必要做,理由是上述的反面。一本好书做两遍胜过于多做几本书,我考了136,因为我坚持这一原则。 最后是真题。这是我用过的翔高的唯一资料,答案错误还真是不少。边看教材边分析了06—09的真题,为复习指明方向,避免做无用功,同时检验自己复习的效果。有的同学很珍视真题,直到考前才拿来当模拟试卷用。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