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1.传播:是带有社会性、

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

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

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

信息交流的学科。

3.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

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

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

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

动。

4.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

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

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

息进行沟通。

5.人际传播:广义和狭义

之分。狭义的仅指个人

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

信息交流,亦称为亲身

传播,它还包括电话,

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

传播。广义的则包括群

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

内形成了亲身、群体、

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

的层次。

6.群体传播:及团体传

播,有时也称做小团体

传播。是指人们在“群

体”范围内的信息交流

活动,也是介乎个人际

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

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7.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

织、有计划、有一定规

模的信息交流活动,既

有各种相互依赖关系

结成的网络。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

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

素之间的关系。

9.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

比表述,指经过概括、

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

系的命题和结论。10.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

现“理论”的手段,指

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

性的,简化的形式。11.编码:即认知——表述

过程,就是把看到、听

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这个过程也叫“符号

化”。

12.译码:可称作表述——

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

还原成意思,也叫符号

解读过程。

13.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

的概念。在传播过程研

究中,指传播过程中受

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

粗反应。

14.奥斯古—施拉姆模式:

提出,意味着与传统模

式的决然决裂。这个模

式的另一个重要功绩

是引申了“传播单位”

的思想。他们认为,每

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

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

看做是“传播单位”。

都兼有传者和受者这

两种身份,以及发信、

受信、编码、译码这四

种功能,即2+4定律。

这样,传播过程的四个

要素,被细分为六个,

即发信,符号化,受信,

符号解读,讯息和媒

介。

15.传播学研究的“综合

化”:传播学作为一门

交叉学科,他的研究视

野是相当广泛的。对象

的多样性传播学研究

手段的多样性。一个传

播过程往往包含这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

物质技术手段以及人

的心理等各个层面因

素的交互作用和手段,

即综合化。

16.传播学研究的“定量

化”:是指在传播学研

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

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

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叫定量化。

17.抽样调查法:是传播学

的研究方法之一。指的

是从研究对象的全部

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

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

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

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

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法。

18.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

样的形式之一,又称为

“类型随机抽样”,是

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

属性特征分为若干层,

然后在各层中按随机

抽样的随机抽样形式。

19.问卷调查法;问卷是指

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

编制的,由一组有联系

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以此为依托进行道德

调查称为问卷调查法。

它的内容是将调查的

目的和调查的要求具

体化为一系列的有机

联系着的提问项目和

可测指标,以便进行相

应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和确定各种变量间的

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

20.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

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是文献研究的一种内

型,是对印刷文字,影

片,广播,电视等传媒

中的显性内容进行客

观的系统和描述的一

项研究技术。它的特点

是客观性、系统性、定

量性、显性。

21.控制实验法:是指根据

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

一祖研究对象,人为的

改变好控制某些因素,

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

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包

括四个基本要素:试验

变量、实验对象、实验

观测。

22.实验室控制:即在某种

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

工环境中进行实验。

23.等距随机抽样:是一种

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

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

的距离抽取样本的随

机样式,又称“系统抽

样”、“机械抽样”。24.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

斯蒂芬森力图用“游戏

说”解释个人的传播行

为。他认为,传播的目

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

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

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

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

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

快的甚至是痛苦的。

25.环境监测功能:指通过

传播客观、准确的反应

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

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

程的机遇或者威胁,作

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

动的依据。

26.个人社会化:指大众传

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

的使个人接受或认同

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

动行为规范,从而使个

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

致。

27.是社会协调功能:大众

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

的选择、解释和评论,

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

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

社会周围环境做出有

效地回应,把人们的视

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

况的最重要或事情上

来。

28.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

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

之多以达到令人难以

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

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

种视听活动,自以为已

经充分了解了周围的

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

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

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

系反而日趋疏远和了

冷漠了,这就是大众传

媒麻醉精神的功能失

调。

29.工具说:是关于传播的

个人功能的一种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托儿慢

认为,有很多传播属于

工具性行为,即使是最

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

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

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

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

知性。

30.控制研究:专门考察传

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

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

与社会之间的研究,是

传播学理论探讨中的

一个主要领域。它一般

包括“失控”和“受控”

两个层面

31.把关:把关是传播过程

中,传播者对信息进行

筛选与过滤的行为,称

之把关。

32.政府控制:是政治控制

的主要形式。是指政府

出于直接维护自生统

治,保障政权稳固或捍

卫社会大众整体利益

的动机,通过立法、行

政、操纵新闻等手段,

对传播者所进行的约

束。

33.文化控制:是一种比各

种控制形式都更为广

泛和深远的控制形式,

它包含了政治控制、、

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各种控制形式。因为一

切控制现象说到底都

无处不在特定文化大

背景下。

34.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

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

担负的一种潜移默化

不易察觉的社会控制

职能,也即编辑部中的

社会控制。布里德将它

形象的称之为社会潜

网。

35.社会责任论:是为弥补

报刊的自由理论的缺

陷,修正其弊端而提出

的一种报刊理论,是施

拉姆等人总结的报刊

的四种理论之一。这种

理论主张传播媒介在

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

下,在社会为其提供的

自有保障的环境中,还

应积极地、主动地承担

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36.《权利媒介》:是美国

传播学领域批判学派

成员阿特休尔的一部

著作,左着重考察“新

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

的作用”,分析各种权

力集团对媒介的操纵、

利用、及控制。

37.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

修方法,它对传播内容

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

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

方法。

38.语义信息:是指语法信

息对观察者或接收者

所具有的意义

39.语用信息:是指语法信

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

价值与效用,能否满足

观察者的某种需要。

40.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

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

求,以至难以满足机制

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

展。

41.信息超量:信息流量超

过了受众的需要和接

受能力,或者是超过了

社会的需求。

42.编码:把讯息或消息转

化为适宜与传播和能

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

解的各种符号。

43.译码:是指信息接收者

发符号重新还原成为

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

义。

44.中间性反映:受着收到

符号后,懂得其意义并

把它还原成讯息所产

生的某种反应。

45.可读性:由西方新闻界

首先提出来的概念,是

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

于阅读的程度,即。作

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

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

的印象。

46.符号:能够作为某一事

物标志的东西。基本特

点是“指说性”,即以

特定的符号形式反映

事物的概念和意义。

47.渠道:在传播学研究

中,我们将传播者与受

传者相互进行信息交

流的各种途径、手段、

方式,统称为渠道。

48.媒介:在传播学研究

中,我们将扩大人类信

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

的介物称为“媒介”。

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

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

物和用于向社会公众

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

工具,前者成为普通媒

介,后者成为大众传播

媒介。

49.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媒

介中心论点。他认为,

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

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

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

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

会某种讯息,引起社会

的某种变革。而媒介所

传播的是什么样的特

定内容,反倒无关紧

要。

50.热媒介:是麦克卢汉媒

介理论的重要观点之

一。热媒介意味着“高

清晰度”,所提供的信

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

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

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

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参

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

程度低。

51.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媒

介理论的重要观点之

一。冷媒介意味着“低

清晰度”,所提供的信

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

象在信息接收过程中

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

力,参与程度高。

52.受传者:传播过程中的

信息接收者。

53.大众传播的受众:指报

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

视观众,是统称这些信

息者的集合名称。

选择性接触:受众成员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的使用媒介,有舍弃的注意和接

受媒介讯息。

54.反馈:受传者对传播者

所传递的信息作出反

应的环节,是传播过程

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55.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在

某一节目正式播出时,

打电话询问调查对象

当时的视听行为。

56.式电话询问法:在电话

询问中引导对象回忆

前一天回忆的活动,再

回一个人行为的基础

上,确定什么时候有可

能听到的广播,然后通

过呼号、频率、主持人、

节目或风格等来辨认

收听的频道,以显示调

查对象前一天的视听

行为。

58子”理论:在西方大众传播研究初兴之时流传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

大众传播的效果。

59效果:传播效果具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传授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即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的意图或目的。另一方面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受传者和的社会所产生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60集合自发反应:之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

32个人的自发反应:个人接触

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的行为

1.33长期的预期效果:就某一

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长期

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

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34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

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称之为“休眠效果

35魔弹论:传播效果研究初期的核心观点,又称为“皮下注射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集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意见和态度,甚至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说服性传播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说服意图方向发生转变,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纯效果”

36《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伊里县进行的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人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实证调查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系列重要假说和两级传播理论

37两级传播: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38一面提示: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39两面提示:在说服的对象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40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和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41议程设臵功能:是由麦克姆斯和肖首先提出的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基本内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事”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42培养分析:也称“培养”理论、“教化”分析、或“涵养”分析,起源于60年代后期的美国。该理论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重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他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该理论的创始人格伯纳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43共识:这是““培养分析”

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是由社会传播提供的对客观存在的事务、重要的事务以及社会各种事务、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是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的共同基准,是社会生活实现协调的基础

44上限效果:这是与“知识沟”理论相反的一种假说,是由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早,社会经济地位低者则相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在上限后赶上前者,也就是说,大众信息的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知识沟”的扩大而是缩小

45评价性调查:我国现阶段的传播效果调查的组成方面之一。既有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信誉度与权威性的总体评价,也有对三大媒介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生动性等所作的比较评价,还有对特定报社,电台、电视台工作情况的综合性评价以及各类传播内容的对比评价

46文化霸权:所谓文化霸权,是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持对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上

47法兰克福学派:1923年诞生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

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流派。是批判学派的滥觞,主要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这一学派的社会研究所名义上隶属于法兰克福学派,其主要代表人是霍克海默是该大学的而一名教授,因此称为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

48大众文化: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从形式上讲,大众文化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名为“娱乐”的电影乏味无聊的电视剧以及所谓的歌星影星体育大赛球星之类被制造出来的偶像;历史上看大众文化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衍生物属于特定的时代产物;本质上看大众文化同整个社会的异化统治相一致,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在这不再是标志为一种富有创造力的人性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个性的消灭

49异化:一般的说,异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完全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现在却成为异己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奴役50数字化:“数字化”主要是指与模拟技术相对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是将诸如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可感的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为有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及计算机语言课处理的信号的技术这种信

号可以压缩保存传输加工复现也容易加密

51“推”技术:在网络传播中,大量的网上数据可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个人需要,主动为用户“推”送出适合他的信息,从而大大节约用户寻找讯息的时间和精力。与传统媒体对所有受众一视同仁的大规模单项推送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推“技术将是基于每一个用户各不相同的个人需要。

52李普曼: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著有《舆论学》等著作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和“拟态环境”等观点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l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l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l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l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l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l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l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l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

“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l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l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l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l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l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意义: 1、传播史上第一个关于传播过程的模式,开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先河。 2、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局限性:角色和关系固定化,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有意图的劝服受传者的过程。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l 香农>意见领袖 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活动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 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2、传播:传播学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将传播概念的定义为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 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系统: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 体。 4、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 代之间、文化之间等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便的隔阂,及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传播隔阂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 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障碍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6、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既是社会科学,也是应用科 学。 7、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生产中,精 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与之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 8、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是由人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 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这一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 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而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视、广播、计算机通信系统等。这些媒介,要求传播者和接收 者都必须使用机器。 4、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人类传播: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符号化(编码):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 号的活动。 3、符号解读(解码):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4、能指:也叫意符,指语言的声音形象。它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 对象事物的概念联系 5、所指:也叫意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 6、符号:是指能够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的事物。符号具 有的三个特征:一是代表事物的形式,而是被符号指涉的对象,三是对符号意义的解释 7、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 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容。人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8、情景意义:是由一系列情景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9、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 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多处的环境。 10、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是通过象征符来

传播学 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模式 59 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 理化性质。 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适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 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抽样 280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又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以及多级抽样。由于各种原因,抽样调查在部分与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大众传播 111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如现代社会中的电视、报纸、广播等。 传播媒介 59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信息 42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塔罗瓦尔宣言》 247 该宣言是1981年由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在法国的塔罗瓦尔召集的“自由之声”集会上所发表的。该宣言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 容器人 151 “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收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 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容 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受众参与理论139 即民主参与理论,该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该理论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其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上限效果”假说232 该假说由艾蒂玛和克莱因与1977年提出,其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 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传播学教程考前复习名词解释等

名词解释: 1,传播: 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符号化: 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 4,符号解读: 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5,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6,传播情境: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7,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8,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9,人内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 / 26 10,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11,群体: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2,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13,信息压力: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会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为信任的态度。 14,趋同心理: 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15,下行传播: 有关组织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16,上行传播: 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

信息传达活动。 17,大众传播: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8,信息环境: 2 / 26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9,拟态环境: 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0,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就能理解的媒介。 21,IPP指数: 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人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3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2,知晓权: 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传播学几个重点名词解释

传播学重点名词 一、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二、把关人(库尔特·卢因)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 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三、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 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Bauer and Bauer,1960)。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万能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全部名词解释

传播学专业·考研·11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 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

传播学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原来含义较广,如交流,通讯,交际,交往等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带有社会性的,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与活动。 2.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社会学科。 3.自我传播:每个人的自我信息传播,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3..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4.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5.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6.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选择):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7.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8.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9.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0.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1.“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2.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3..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4.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5.抽样框: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排列所形成的详细名单。 16.功能:默顿认为,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

传播学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达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者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和语言,是任何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2.受众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受众是明确的,且人数较少。受众和传播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化。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大众传播者和受众构成了社会传播的两级,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特色。 3.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传者,受者和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媒介环境,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感知世界,大众传媒用各种手段搭建起一种仿真环境,人们在这个仿真环境中生活。 媒介环境对新闻受众的人格的影响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反面。由于当今社会大众传播日益发达,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介,因此,社会环境和很大程度上与媒介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们的社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媒介影响,而且社会化的很多阶段都是在媒介环境中完成的。正因为这样,媒介环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受众人格健康与否。媒介环境对受众人格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视暴力和电视色情方面。 4.把关人 把关人,又指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热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传播者先驱库尔特。卢因最先提出这个概念,传播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 5.[ 6.地球村: 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从口语传播时代的部落化阶段进入了脱离部落花阶段。而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广播;电视、卫星等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传遍全球,世界变成了一个村落,即所谓的地球村。 7.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拉着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取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过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爱好和兴趣;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

一些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一些传播学名词解释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社会信息: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信息社会亦称"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信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所能得到的各种物质手段来延伸、扩展和强化人的脑力劳动,它表现出来的是信息化、智能化和分散化。信息革命对社会的推动首先体现在它使得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推动力。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语义空间:即语言意义的世界,一般来说,信息是意义和符号的统一体,内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动作、表情、文字、音声、图画、影像等符号)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每一种符号体系在广义上都是传达意义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构成了特定的语义空间。传播既是在社会空间进行的,也是在语义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即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或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否则传播过程本身便不能成立。 反馈:是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的反应。受传者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成为反馈,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改进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人际传播中,反馈是直接,及时,灵活的;而大众传播的反馈则是具有间接性,迟延性和制度性等特点。 信源:指信息的提供者或新闻发布者和报道者,传播过程第一个环节。由于人们一般是根据信源的可信性来判断信息价值的,所以心愿的可行性如何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信源的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 1、传播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2、系统 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对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传播者 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5、拉斯韦尔模式 又叫“5W”模式,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主要包括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6、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7、群体压力 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迫使个体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和多数人保持一致。 8、流言 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9、大众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0、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1、媒介技术 所谓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12、把关模式 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的,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13、选择性接触假说 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 14、媒介接近权 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当向受众开放的责任和义务。 15、传播效果 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包含双重含义。 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16、子弹论 出现于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有着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它们的行为。 17、传播流 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 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传播学名词解释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社会信息: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信息社会亦称"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信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所能得到的各种物质手段来延伸、扩展和强化人的脑力劳动,它表现出来的是信息化、智能化和分散化。信息革命对社会的推动首先体现在它使得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推动力。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语义空间:即语言意义的世界,一般来说,信息是意义和符号的统一体,内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动作、表情、文字、音声、图画、影像等符号)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每一种符号体系在广义上都是传达意义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构成了特定的语义空间。传播既是在社会空间进行的,也是在语义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即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或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否则传播过程本身便不能成立。 反馈:是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的反应。受传者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成为反馈,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改进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人际传播中,反馈是直接,及时,灵活的;而大众传播的反馈则是具有间接性,迟延性和制度性等特点。 信源:指信息的提供者或新闻发布者和报道者,传播过程第一个环节。由于人们一般是根据信源的可信性来判断信息价值的,所以信源的可行性如何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信源的可信性包括两个条件:一是信誉条件,即是否诚实、客观和公正;二是资格条件,即是否了

传播学考研必背---110个传播学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欢迎来到**网www.**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 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