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

新疆综合实践活动课

五彩路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熟悉校园的各种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班集体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3.情感目标:在交友过程中,了解自己,了解朋友,体验交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班集体。

难点:珍惜友谊的情感。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本活动用二课时完成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师引导,生体验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快乐的校园

一、问题引入:

师提问:平时你注意自己在校园里的行为习惯了吗?你们在校园里都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顺势引出课题:我们的校园。

二、探究新知:

1、“你听我说”。这个活动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写下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2、“小观察员”。这里是要学生注意观察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应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的“美”和“丑”,美的加以表扬和提倡,丑的给予批评和制止。

3、“大课堂”。要求学生回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体会这些活动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并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出来。

4、“校园调查”。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对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进行调

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表格之中。使学生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争做学校的小主人。

5、“小画家”。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校园一角”,完成之后可在班级当中展览,这项活动也可以以照片的形式进行。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呀?

生畅谈收获。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我们的校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通过对校园好人好事、不文明现象等的了解,学生也增加了一份对校园的热爱,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学生。

第二课时:集体在我们心中

一、问题引入:

师:你是怎样理解“集体在我们心中”的含义?你知道班里同学的基本情况吗?

生回答,师总结并出示课题:集体在我们心中。

二、探究新知:

1、“有心人”。班级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个活动是想通过填表的形式让学生对班级、对同学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说一说”。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强项和特长,说一说自己的班级在学校活动中取得了哪些荣誉?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玩一玩”。这个活动通过说一说和玩一玩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和创建一些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集体游戏,通过集体游戏提高班级和小组的凝聚力。

4、“做一做”。这个活动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能为班级做什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同时因势利导使各小组扎扎实实地把活动开展起来。

5、“建议箱”。利用写建议的形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班级的各项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关心班集体、热爱班集体。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班集体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呀?现在你们起来畅谈一下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班集体,对班里的同学又增加了一份感情了,班里的向心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凝聚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秋天的彩色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了解秋季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知道秋季的显著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感受和体验秋季的自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探究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师讲解引导,生感悟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们觉得秋天美吗?为什么人们都说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啊?

生回答,师进而引出本次课题:秋天的色彩。

二、探究新知:

(一)秋天的故事

1、欣赏:书中给出了表现秋天特点的四幅景色图,让学生在欣赏秋天美景的同时,了解秋天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天高云淡,表现出秋高气爽的意境;玉米成熟,描绘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树叶开始变黄、变红以及地上的落叶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秋天植物变化的显著特征。

2、小调查:秋天里都有哪些不同的水果?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对当地的水果种类、名称、特点、价格作一个调查,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让学生随家长一起进行,并在调查活动中逐步学会记录。

3、节日知多少:活动时要让学生说说秋天有哪些节日及这些节日的有关内容,丰富学生的节日知识,进一步感知和体验节日丰富的内涵。

4、聪明树:这项活动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与探究的基础上,对秋天的特征尝试进行解释,在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里,老师要担负起引领的作用,在搜集资料、进行观察等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指导。

(二)“快乐的秋天”

1、用心体验:让学生在课前就留心观察校园里或住家周围有什么植物,这些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收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把它们压平、压干,自己试着查一查,这些树叶的名称。在活动中要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树木、花草,不要乱摘树叶。

2、探索发现: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叶形——卵形叶、披针形叶、带形叶、针形叶、心形叶、扇形叶、圆形叶等。还可以让学生展示更多的他们发现的叶,以激发学生研究叶的兴趣。

3、交换感受:让学生在亲自实践和体验后,能通过阅读、交流等获得一些科学知识。

4、欣赏:在进行活动时,教师可先出示自己准备的叶贴画,让学生欣赏,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明白这种方法也可是一种制作叶标本的方法,以便于更好地研究植物,制作叶标本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植物的方法,这和破坏植物是不同的。

5、亲手试试:活动时,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制作叶标本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予以补充。使学生知道,制作植物干制标本的方法是:(1)采集;(2)压制;(3)上台纸;(4)固定;(5)贴标签。

6、我的记录:是在学生研究叶的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叶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能生成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知道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上网查询、或查阅资料等。

7、秋意绵长: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希望学生关注身边的绿色,通过多种形式留住秋天、留住绿色。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动脑筋,看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的办法最有建设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对秋天是不是又有了不少了解了,说说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对秋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活动中也教育了学生应该要随时保护环境,学生在这一点上做的也很好,以后这样的活动还要多多的开展。

参考资料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公共设施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公共设施,感受公共设施在我们生活中

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从自己做起,树立爱护公共设施意识。

3.情感目标:乐于和同学合作并分享活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从现在开始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难点:使学生从现在开始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供大家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为方便群众打电话的电话亭,供行人休息的路旁长椅,以及方便购物的自动售货机等都是公共设施。现在我就来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城市规模不同,社区与街道的公共设施也不一样,我们选取的是有代表性的一些公用设施,教师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为学生列举更多的设施。其实,城市里还有一些不易发现的公用设施,如水、电、煤气、通信等各种管道设施,学生可能想不到,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

2.说与写。建议让学生自己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注意观察,看看小区(街道)、村里都有哪些公用设施,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然后在班里向大家汇报。

3.调查。为了让学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这里安排了一次小调查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调查了解小区(街道)、村里的公用设施分布状况,知道

这些设施的数量与价格。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调查,向有关部门或管理人员询问并填写此表。

4.试一试。学生不仅要知道公用设施的基本情况,还应该能够了解这些设施的具体作用,会正确地使用。我们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设施,在具体活动中可根据学生调查的结果进行情景表演。

5.看一看。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说一说这些公共设施损坏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调查中可能会看到有的设施因为人为的原因被损坏,请他们记录下来,在班级里展开讨论。

6.敲警钟。是引导学生从关注班级公用设施入手,展开讨论,想一想自己“有过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吗?”。使学生养成爱护公用设施的好习惯。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7.做一做。这是对整个活动的进一步深化,使学生明确自己保护公共财物的责任,以及自己宣传保护公共财务的义务,好的建议可在校园内广播,和在橱窗中展出。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两项内容可以由学生自选一项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的家乡我的亲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

家乡、热爱新疆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欣赏、交流相结合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教师引导与学生欣赏、交流相结合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吗?

学生汇报。

二、探究新知:

(一)边疆处处赛江南

1、欣赏。我们提供了六幅背景图片,但远远不能覆盖新疆的风景。老师要自己找找家乡的美丽风光图片,拓展资源。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家乡的美丽。

2、收集。新疆的旅游景点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城市或乡村都有著名的景点。我们的老师可引导学生:一是景点的定义问题,不一定必须是著名的景点才有价值,我们平时常去的一些游玩场所,有些风景不错的地方,也应该算是景点。这样可以教育他们热爱家乡,从身边进行观察。二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新疆其他地方的景点,从而达到开扩眼界,培养收集资料能力的目的。

3、查阅。有过旅游经验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到某个旅游景点的时候,

导游们经常给大家介绍一些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新疆历史悠久,民族复杂,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说故事,培养学生挖掘历史,加深对家乡的文化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4、探究。这里是要求学生对家乡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交流。将整理出来的研究结果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旨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资源包有个小特点,经常会出现几个卡通形象的对白。这种对白其实是一种提示,并不要求学生回答或掌握。比如这个活动里,我们提示学生可以从自己家乡的小河传说入手,也可以从新疆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

6、绘制。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擅长写作,有的学生擅长绘画,有的学生擅长说话。我们的小活动标题是“绘制”,但并不说要限制学生的自主创作欲望,老师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做出调整。

7、共享。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个活动检查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建议老师可选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先展示一下,并做一定的引导。

(二)、我的家乡我的情

1、欣赏。教师在活动开始时,可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新疆的风光,并配《我们新疆好地方》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感受家乡之美。建议学生学唱这首歌。

2、制作。名片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建议可以搜集名片的种类和相关介绍,让学生认识名片、了解名片,并分组进行交流,议一议名片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设计,初步知道名片的制作方法,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3、展示。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搜寻。制作名片的活动结束后,学生可继续搜集一些课外的小知识。我们在资源包里提出的“新疆之最”,但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拓展我们的资源包,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新的搜集方案。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欣赏、收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对我们的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加了学生的热爱家乡的热情。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包装的小学问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通过《包装的学问》的主题活动,知道包装保鲜、美观、保护、推销、识别等作用;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进行商品包装

设计,对已有商品进行改进,根据本地实际,对本地的一些产品进行包装;知道包装的回收与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能力,培养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知,感受团结协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程序

难点:能够自主的开展活动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师引导、指导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1.出示一组商品包装图片:同学们,猜猜这些包装里都是什么东西?看到这些漂亮的包装,你想到些什么呢?

2.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关注过自己身边的商品包装呢?你知道适度的包装能够起到保鲜、美观、保护、推销等作用吗?你能够通过包装来认识商品的好与坏吗?你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来辨别商品的真伪吗?这些商品的包装科学吗?因此,包装的学问大得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其中的奥妙吧!板书课题。

3.关于包装,你了解多少,你想研究那些相关的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教师相机板书。

二、整合问题

同学们的问题又多又杂,为了能有条理地开展活动,我们来把它们分分类:1)琳琅满目的包装

2)包装的回收与利用

3)商品包装设计

4)看包装识商品

5)包装的作用

……

三、解决问题

1.学生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自由组成小组,学生推选出本组的组长。

2.小组讨论:打算以什么方式解决本组的问题,要做的活动准备有哪些。

3.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完成小组成员分工。

注意:(1)如何分工,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

(2)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4.各组代表宣读本组活动计划,互相提出建议。

5.阅读方法导航,修改完善计划。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继续改进计划,按计划认真落实行动,老师期待着下周和大家一起交流活动成果。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粉笔盒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掌握设计与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并设计与制作简单的

工艺品和技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粉笔盒,了解一般正方体的制作步骤,并使用双面胶、胶水或胶布

进行粘合或组装;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粉笔盒的知识

难点: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正方体粉笔盒,正方体,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样品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礼品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制作粉笔盒。

教师出示样品:

师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形状

篮球(球形)、水杯(圆柱体)、包装盒

(正方体、长方体)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展示的图中,都包含了哪些图形呢??

生:正方体

生:长方体

生:圆体(教师纠正在专业术语中叫球体)

生:圆柱体

师:对同学们说的都很对,只要认真发现就会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各样的

图形,今天我们就着重讲解正方体,

并且从我们了解的正方体特征中学习制作粉

笔盒。

二、说一说

请同学们列举出你在生活中所接触过的正方体物品

生:粉笔盒

生:魔方

生:积木块

师:你们真棒,

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小眼睛!

在生活中正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形

状,如粉笔盒、魔方、积木块等都是正方体物品。

三、正方体的特征

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正方体,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这么多的实例中发现它们有

没有什么共同点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四人一组,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组一:它们都有

12条边

师:恩,你们说的很对,但是在我们数学中呢,正方体中把你们所谓的边叫

做棱。组二;它们都有8个顶点。

组三;它们的棱都相等

师:你们都真棒呀!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观察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教具,和同学们一起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出示总结:有12条棱有8顶点每条棱相等有六个面大小相等

四、观察一下

讲解完正方体的特点,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平面图。

教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平面图,

然后将平面图沿它的各个边折叠,

折叠出

正方体。同学们观察教师操作。

、多媒体展示平面图,和动态平面图折叠后合成正方体的过程。

拓展,同一个正方体物品,

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

的。(多媒体展示)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笔筒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知道笔筒,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笔筒,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笔筒

难点:用笔筒拼接图形。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投影仪、笔筒示范作品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为激发学生制作笔筒的兴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笔筒、宝高拼装玩具等人手。让学生说一说笔筒等,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笔筒。

二、制作笔筒。

1、介绍制作过程:

首先沿最外围的剪切线剪下两块相连的大正方形,划山线,将它们相对粘贴(图案在外),再按照图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

2、投影仪下老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

3、学生自己制作,可小组互助。

三、运用笔筒拼图,开展活动:

(1)独立拼图,然后在组内与同学交流,介绍自己所拼的图形。

(2)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拼,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拼图后。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向老师、同学们说明所拼图形的意义。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纸火箭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火箭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了解火箭的有关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亲手制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合作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亲手制作火箭

难点:了解火箭的有关知识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见过火箭吗?根据大家活动前查阅的资料和了解的情况,说一说你对火箭知道多少。

1.看录像,了解火箭的作用及发射全过程。

2.画出火箭的外形图,了解其外形结构:由箭头、箭身、平衡翼组成。

3.说出火箭的发射情形。

4.出示自制小火箭并发射。

揭示课题:制作小火箭

制作过程

1.认识材料:主要认识电子点火器的作用。

让每个制作者先按几下按钮,消除个别学生的恐惧心理,如果点火器与手之间有放电现象,则说明原因。

2.识图:每组同学根据火箭的外形结构和卡片上的图形,讨论一下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图1)

3.点火器安装:比一比,想一想,怎样安装较有利于点火。(可参看图

(1)钻孔(5个):位置、大小要适中。

(完整)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快乐学习 新挑战,我不怕 教学目标1、交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3、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生一时半刻不能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调查表,案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要跟同学们做一项简单的调查。 《上新课之前有预习的习惯吗?》 学生自己算分数。 老师分析调查情况。 讨论 上课之前先预习新课,了解一下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遇到不懂的内容查资料弄明白,在不懂就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二、看案例1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喜欢用什么方法预习呢?

3、在小组里向同学说说自己的预习方法。 三、案例2 小青是个活泼上进的小女孩,但她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预习作业,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她自己未曾也十分苦恼。有一天她来到心理门诊看病,医生诊断出她不爱预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总觉得反正这些问题明天老师还要讲,预不预习没关系。 觉得老师又不给预习作业评分,做了也没有什么意思。 预习是无从着手,觉得不知道该怎么预习,于是干脆不预习。 请同学根据小青的病情,下处方。 认识到预习是学习的好帮手。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向老师、同学请教预习的具体方法。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请记录下你心灵的花朵。 四、小结:无论一格人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过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自助式最好的办法。 课后作业写写你还有哪些预习的好办法。

习惯总动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我只有在班级同学的关怀下才会快乐的成长。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小组里议一议:你是个快乐的人吗?你的集体观念强吗?交流。 3读故事,谈感想。(完成书42 页习题) 4 小组讨论(我该怎么办?) 5班级交流。 6 自己读小故事,说说你的感想。 交流课后感受,请写在书上。 9 小结。齐读名言警句。 作业:把这节课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

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 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8年月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 时 【 课时目 标】 1. 有感情 地朗读 课文,了 解大青 树下的 小学学 生幸福 的学习 生活,体 会课文 表达的 自豪和 赞美之 情,并受 到民族 团结的 教育。 2. 抄写描 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全册

三年级健康与环境教案 科目健康与环境 班级三年级 册次上册 教师

1、不乱吃零食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乱吃零食、贪吃冷饮的害处。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乱吃零食。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日有三餐,,那除了一日三餐外,你平常还吃其他零星小吃吗? 2、除正餐以外的零星小吃我们叫它零食。板书:零食。 3、那你们平常都吃些什么零食呢?为什么喜欢吃?跟你的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交流回答。 4、其实呀,吃零食也是有学问的,小朋友可不能随便乱吃零食,乱吃零食害处可多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不乱吃零食。 二、讲授新课。 1、指名学生起来说说,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2、出示课文第二段,仔细读一读,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②③④⑤ ① 小朋友胃的特点。(出示挂图) ② 经常吃零食对小朋友的胃有什么害处? (护士做实验) ③ 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④ 消化不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⑤ 多吃冷饮有什么不好?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乱吃零食的不好。 出示一些不宜多吃的零食:

① 烧烤肉串。(图)(分析原因) ② 各种蜜饯。(图)(分析原因) ③ 糖果、巧克力。(图)(分析原因) ④ 各种冷饮。(图)(分析原因) 4、让学生深入了解乱吃零食的不好。 ① 看电视吃零食吃出胆结石。 ② 多吃零食可能有损视力。 5、完成书第4页。你曾经因为吃多了零食而引起下列不良反映吗?发生过的在括号里打对。 6、零食的学问。推荐各种有益健康的零食。 i. 各种水果。 ii. 牛奶。 iii. 谷类制品。如:饼干、面包等。 b)儿童吃零食有秘诀。 ①、路边的零食不要买。 ②、进食零食后要饮少量清水,防止蛀牙。 ③零食分量要适可而止,切忌整天频密进食。 ④吃零食时亦要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在两顿正餐之间吃。 c)完成书第4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7、小结: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有什么打算? 8、课后作业: (1)完成书第3页调查表。 (2)平时互相检查吃零食的情况。 教学反思: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完整教案

精选完整教案文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完整教案@_@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完整教案

一、教材简况: 小学《英语》教材以学生为本,注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调动和激发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大量贴近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灵活多样的主题和内容和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的英语歌曲和歌谣以及生动有趣的卡通图片画面,让学生在听、说、唱、演、玩中主动汲取新知,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书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为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便教学,新教材全部采用“教案式”(teaching plan) 的编排体例。本册共8个单元、每单元8页,分为Part A、Part B和Part C三个部分。在这8个单元中每单元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词汇、学习会话。其

中,Part A为输入内容,即需要学生掌握的词汇和句式结构、交际 对话用语等新授部分;Part B中则包括对Part A所学知识内容的 补充学习、针对Part A中输入部分所组织的活动和练习,并适时融 入一些文化内容,在巩固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 中西方文化知识;Part C则是对相应单元所学知识内容的检测。此外,在第4单元和第8单元之后,各有一个复习单元(Revision), 每个复习单元为4页。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顺序背诵、默写二十六个字母。 2、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4、能在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二、学生状况: 学生刚接触到英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 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三、教学重点: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四、教学难度: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五、教学措施 1、考虑到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 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 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新小学三年级健康教案全册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健康教案全册 第1课预防肠道传染病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2、肠道传染病的症状。 3、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4、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教学重点: 肠道传染病的症状与预防。 教学准备: 有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生活中有出现肚痛的现象吗?为什么?是否属于肠道传染病? 2、肠道传染病的起因是什么?分小组议一议。 二、思考: 1、肠道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2、肠道传染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3、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夏、秋季) 4、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三、看图练习。 1、讲出肠道传染病的过程。 2、想一想填一填: 四、生活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要求做到; ①洗干净…… ②煮熟…… ③不要喝生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症状,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第2课病毒性肝炎 教学目标: 1、认识病毒性肝炎传染的种类,传染的途径、症状、特征。 2、掌握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方法。 3、讲卫生,防止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教学重点: 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 教学准备:

人体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学习了消化系统的功能与保健,也认识了人体内的消化系统,请讲出体内肝的位置的什么地方? 2、你认识肝炎病吗?是由什么引起的? 二、学习课文。 1、病毒性肝炎是由什么引起的?看课文划出来。 2、肝炎病的种类有几种? 常见:甲型肝炎及乙型肝炎。 3、肝炎传染的方式: ①甲型肝炎:吃了…… ②乙型肝炎:由血液传播…… 4、肝炎的潜伏期及主要的症状。 请讲出来:…… 预防肝炎的方法: ①注意…… ②积极…… ③严格…… ④使用…… 三、练习: 比一比: 填写甲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病毒性肝炎传染的种类,传染的途径、症状、特征。掌握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防止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第3课扁桃体炎 教学目标: 1、认识扁桃炎是如何产生的? 2、掌握扁桃体炎的症状。 3、了解患扁桃体对身体的影响。 4、切实做好预防扁桃体的工作,争强体质,减少疾病。 教学重点:认识扁桃炎的症状及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 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 2、有关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体的扁桃体在什么地方?自己找一找。 2、有患扁桃体炎吗? 3、扁桃体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二)、学习课文阿、了解以下的内容: 1、急性扁桃体炎怎样引起的?(简称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小学三年级英语数字教案

小学三年级英语数字教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How man y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听懂并且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句型Howmany……doyouhaveIhave….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新语言做事情的兴趣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学生能根据所学内容改编对话,增强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句型Howmany……doyouhaveIhave…. 2、Howmany句型后用名词复数,名词复数的读音是本课时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铅笔、书、蜡笔等实物, 小奖品,课件 教学过程: Warm-up/Review 1.Greetings T:Goodmorning,boysandgirls. Ss:Goodmorning,MissLiu. T:Howareyou Ss:Fine,thankyou (设计理念:师生亲切的问候,既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创设了说英语的氛围。) let’ssingasong“OneTwoThreeFourFive”(课件展示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artA部分歌曲) (设计理念:唱歌,既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又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Playagame.

课件展示闪烁的星星,thensays:let’splayagame.Look,thenumbersareonthestars.Let’sguessnumbers. Ifyou’reright,I’llgiveyouabigstar.Guess,howmany (设计理念:学生猜数字得星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掌握,为下面句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以上环节,通过问候、歌曲、游戏等各种形式的热身活动,营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自然地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这些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既复习了知识,又获得了学习英语的快乐。) Introduction 1.教师手中拿着3本书说:Look!Ihavethreebooks.Howmanybooksdoyouhave引导学生回答出:Ihave…bo oks. 2.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说句子:Ihave…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某个学生的物品给与赞赏:Oh,hownice!(Cool!Super!Great!)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运用。 3.教师拿出一个铅笔盒说:Howmanypencilsinthispencil-boxWhocanaskthequestionaboutit启发学生用Howmanypencilsdoyouhave进行提问。教师说:Guess,please!如果有学生答对,教师及时说:That’sright!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对:教师可对一个学生说:Openitandsee.并把铅笔拿出来对全班学生说:Coun t,please.和学生一起数,数到16。教师说:Oh,16pencils.That’sright.Ihavesixteenpencils.教师教读单词sixteen。 4.T:Nowtakeoutyourpicturesandthings,askandanswerwithyourpartner.同桌两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图画或东西做问答练习.找几组到前面表演,奖励学生小奖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方式自然导入新课,和同学一起数数并让孩子说Ihave….然后拿出铅笔盒,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启发学生用Howmany…doyouhave这一句型进行提问。最后采用激励方法让孩子们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5.教师拿出一盒蜡笔,说:Lookatthisboxofcrayons!Aretheynice使学生说出:Oh,hownice!教师继续问:WhosecrayonsaretheyHowmanycrayonsNowlookatscreen,listenitcarefully.Thenanswermyquestion. (课件播放PartBLet’stalk部分的内容) 6.请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播放动画,学生一句一句跟读课文. (设计理念:《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会英语的喜悦,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兴趣。) Practice 1.让学生戴上头饰两人一组表演课文对话,对表演好的同学给与奖励。 2.让学生模仿课文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自编并表演新对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泾口二小电子备课(2016至2017年度第一学期) 执教学科:语文 执教年级:三年级 执教教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

小学生三年级健康课教案十篇

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中段(三年级) 学年健康教案 第一课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教学目标 保证合理睡眠,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学会科学安排双休日的时间。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不规律睡眠对自己的健康和休息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老师讲故事 二.想想说说 1. 说一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华的行为有什么样的问题; 2. 分组讨论:她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危害? 3. 想一想怎样帮助小华克服自己的缺点? (学生讨论、发言) 三.教师启发总结:小学是人生的起点,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按照老师、家长安排的作息时间表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养成合理的起居习惯: 1.学生总结前面发言的结果:不规律的睡眠有哪些危害 2.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1.不能按时睡觉,就不能按时起床 (2.吃不好早饭,影响健康和一整天的精神状态 (3.到校后情绪紧张,不能集中精力听课 (4.饥饿感随时来袭 (5.行为变得被动、懒散、缺乏朝气 (6.影响饮食、学习、锻炼、休息以及身心健康 3.说说怎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五.双休日生活巧安排: 1. 说说你的双休日安排; 2. 自己说说自己的双休日安排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 3. 同学们自由组合说说怎样安排双休日的时间才科学合理; 六.读一读: 1. 健康小贴士 2. 健康小秘诀 七.做一做: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或休日时间安排表。 第二课保护我们的皮肤 教学目标 1.树立保护自己皮肤的意识; 2.学会规避有损自己皮肤健康的危险行为。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皮肤健康的重要性;

学会保护自己皮肤的正确做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刚是个活泼的孩子,在暑假的时候,他总是和好朋友一起在烈日下爬树、游泳、玩捉迷藏的游戏。妈妈告诉他不要在太阳下玩游戏,那样皮肤会被晒伤的,但是小刚不听妈妈的提醒,还是顶着太阳到处跑。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刚的做法对吗? 二.说一说: 1.小刚的行为错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2.你还能列举出其他危害皮肤健康的做法吗? 3.说说皮肤健康的重要性。 三.摸一摸: 1.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脸部和手部; 2.说说自己的感觉 (教师:皮肤是我们人体的天然屏障,使我们内部的组织器官免收外部的伤害;皮肤能感受冷热、触压、痛痒等刺激,它还有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温的作用呢!) 3.皮肤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精心呵护我们的皮肤呢? 四.妙招大看台: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皮肤 1.同学们自由讨论:自己知道哪些保护皮肤的好方法; 2.读一读课本上提供的五个方面的保护皮肤的好方法;

PEP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Unit 1 Hello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619099.html,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bye. 2 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3 掌握I'm句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接触英语的第一课,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听懂会说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并能介绍自己。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生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课,都很感兴趣、积极,学习热情也比较高,可通过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人物头饰。 学生:课本、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Unit 1 A Hello! TV VCD DVD I'm Sarah. I'm Miss Zhang. Goodbye! 【教学过程】 一、Warm-up 看开头的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 让学生学会说词汇TV,CD, VCD, DVD, OK! H! Yeah! Bye, Cool! Wow! E-mail, cartoon. 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这些单词有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学会。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词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头。 二、Presenation 1. 播放Hello录音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Huang. 2. 教师扮演Sarah, 与学生打招呼。 【设计意图】:达到师生互动教学。 3. 学生one by one练习 【设计意图】:达到生生互动教学。 三、Practice 1. Play a game 猜一猜Who is he/she? 学生说Hello,让另一学生猜他是谁,学生参与活动。 2. 击鼓传话,传到谁谁就来做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即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在宽松的情景下巩固复习了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英语 My calendar教学设计

My calendar教学设计 Reciting the text loudly I、Greetings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s every group here? S: Yes. T: Call your own group name please.(When the students call their group names, the teacher put the cards of the group name on the black.) T: In this class, The teacher will send them a magic stick. If them get it, them can play a English computer game in next class. But they must go through 5 gates . Are you ready? S: Yes , we are ready. II、Now it’s time for lucky group (The teacher choose one of the group to give one mark ) T: Who is the luckiest group? Guess. S1: Is it June Group? T: No, it isn’t. T: It begins with letter A and ends with L. What is it? It’s April. Congratulations. III、Ok, Please look at the first gate. New lesson time. 1、T: Let go over the lessons we learnt yesterday. Answer my questions. When’s easter? When’s the school picnic?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xx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教学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1 语文园地一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教学目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

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a 、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b 、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c 、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教学后记:xx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教学内容知识目标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教育学生认真学习能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语文园地一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学过程与方法:习作·指导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小学健康教育课三年级教案

小学健康教育课三年级教案 第一课做守时的小学生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分四个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他们很守时 2、各组选一个说说你们认为为什么说他守时。 二、填一填。 1、你们有没有制定作息时间表你每天是否按作息时间表的时间 按时做完该做的事情 2、看课本说说这几幅图分别在什么时间,小朋友在做什么 3、在书本上填一填。 4、你认为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好吗好在哪里 三、议一议。 分小组讨论,东东和明明谁说到没做到,为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做 四、说一说。 1、守时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2、你是不是个守时的小学生怎样做到守时 第二课当受到批评的时候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1、你做错过事情吗为什么做错事 2、当你做错事时,别人批评你吗受到批评时,心情是怎样的 二、读一读。 故事《宋奶奶向小孩子道歉》。 1、学生自己读故事。 2、说一说这故事讲的是谁,做了什么事 3、你认为她的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三、说一说。 1、我们要向宋庆龄奶奶和陈海根小朋友学习什么] 2、平时你受到批评时,你是怎样做的 四、评一评。 1、分四个小组讨论,图中小朋友对待批评的态度,谁好谁不好 2、集体汇报,说说谁好谁不好,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3、比一比,哪个小组分析得更好。 4、我们应该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五、问一问。 “有则改正,无则加勉。”这名话是什么意思问问老师或家长。 第三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2、教育学生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学重点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意义。 教具(课前准备) 人体测量器、脉搏测量器。 教学过程 1.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 (2)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 2.体重测量; (1)使用仪器:为扛杆秤。 (2)测试方法:同上。 3、脉搏测量: (1)使用的仪器:脉搏测量器 (2)测量方法:测量的部位在一手腕上挠动脉的位置 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杆秤动作要轻。 3)杠杆秤使用前均需校正,对砝码重量应校对,避免差错。 4)测量脉搏心情要保持平静,身体要保持安静状态, 课堂小结:师:大家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如果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相差较大,应该到医院咨询、诊治,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吗 生:明白了! 反馈检测: 1、让学生解释什么叫脉搏 2、回答: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有什么作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

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人教版) Unit 1 Hello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bye. I’m…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够听说,从读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 pencil-case, book, sharpener, bag, school.,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3、能听懂指示用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A 部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 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二、课前准备 1、将都是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为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等等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2、新课展示 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iss? Mr…. (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HI, I’m… (2)、教师可戴上Sarah介绍Hello! I’m Sarah. 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 I’m…(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 I’m Wu Yifan. 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 (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趣味操练 (1)、做游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品教案,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课题内容简说 大青树下 的小学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花的学校 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抒 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不懂就要问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