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姚 璐 夏恩君 任宇航(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摘 要〕 项目融资是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融资

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项目融资的定义入手,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脉络,综述国内外项目融资的发展情况,以期增进我们对于项目融资实质及应用条件的了解。

〔关键词〕 项目融资 发展与现状 综述〔中图分类号〕F8301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9—23

0 引 言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项目融资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新形式,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日益重视,不断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也陆续采用了BOT 、ABS 等项目融资方式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应用项目融资的时间较短,从总体上看,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怎样尽快推进项目融资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这是学界急需探索的共同问题。

作者期望通过研究国内外项目融资的发展情况,增进大家对项目融资实质及其应用条件的了解,从而因地制宜,制订出适应各自工程项目的融资模式,促进项目融资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结合,推进其发展。

1 项目融资定义

阐述项目融资的发展情况,首先我们必须界定“项目融资”这一词的内涵。作为学术用语,“项目融资”这一词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综观现已出版的中、外文书籍,对项目融资的定义的表述有多种。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国际著名法律公司Clifford

Chance 编著的《项目融资》一书的定义是:“项目融资”

用于代表广泛的,但具有一个共同特征的融资方式,该共同特征是:融资不是主要依赖项目发起人的信贷或所涉及的有形资产。在项目融资中,提供优先债务的参与方的收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项目本身的效益,因此他们将其自身利益与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潜在不利因素对项目影响的敏感性紧密联系起来。

美国财会标准手册中的定义是:“项目融资是指对需要大规模资金的项目而采取的金融活动。借款人原则上将项目本身拥有的资金及其收益作为还款资金来源,而且将其项目资产作为抵押条件来处理。”中国国家计委与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办法》中的定义是:“项目融资是指以境内建设项目的名义在境外筹措外汇资金,并仅以项目自身预期收入和资产对外承担债务偿还责任的融资方式。”

上述几种定义虽然表述不同,但总体说来都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基本内容:其一、项目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安排的融资,项目的导向决定了项目融资最基本方法。其二,项目融资中的贷款偿还来源仅限于融资项目本身,即项目能否获得贷款完全取决于项目未来可用偿还贷款的净现金流量或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

归根结底,项目融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追索或有限追索,也是本文中确定其为项目融资形式的根本准则。

2 项目融资在国际上的发展

211 项目融资起源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项目是最早的有限追索项目融资实例,但是作为一种商业运作模式,项目融资早在13世纪就在欧洲出现了。据文献记载,1299年英国王室为了开发位于德文郡的一座白银矿与一家名为弗雷斯科巴尔迪的意大利银行(也有人说是一家英格兰商业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与一般贷款协议不同的是,该协议没有约定利息,却约定这家银行拥有银矿一年的经营权,银行可以取走这一年中所有开采的矿产,但它必须支付矿山开发的所有费用,英国王室不对矿山的质量和产量做任何保证。这种贷款安排其实就是如今所说的“产品支付贷款”的原型,也是现代项目融资模式的最早雏形。

早在17世纪,英国的私人业主建造灯塔的投资方式与项目融资中的BOT 形式也极为相似。当时,私人业主建造灯塔的过程是:私人业主首先向政府提出建造和经营灯塔的申请,在申请获得政府批准后,私人业主向政府租用土地建造灯塔,在特许期内管理灯塔并向过往船只收取过路费,特许期后由政府收回灯塔并交给领港公会管理和继续收费。只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投资

831—

建设方式一直是默默无闻,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212 在资源开发项目上的应用

21211 石油开发项目

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暴跌,使美国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全国步入经济大萧条时期。在危机过程中,大批企业破产、倒闭,侥幸留存下来的企业也是资产负债状况不好、自身的信誉低。按照传统的以企业财务状况、资信等级为基础的公司融资理念,这样的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也就难以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着山穷水尽的境地。

这时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开发项目却另辟蹊径,采用项目融资的手法(即依靠企业生产的产品———石油产品支付)乃至项目(获得石油开采项目所有权的融资活动)筹集足够的资金,并获得了成功。

由于石油商品具有突出的特征:耐储存、能够经受价格变化,石油开采项目的利润也非常丰厚,对一些投资者很有吸引力。项目开发商、投资者以及贷款人约定采取“产品支付(Production Payment)”的方式归还贷款:即贷款银行(主要是一些私人银行)在石油项目投产后不以石油产品的销售收入来偿还贷款本息,而是直接以石油产品来还本付息,从特定的石油矿区获得将来产出的部分或全部石油产品的所有权。这一种新型的贷款方式,相对于以借款人自身的资产和信用为担保的传统方式,将对贷款的风险评估对象从借款人转移到了现存的产品上。

后来在产品支付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预期产品支付方式/远期购买(F orward Purchase),在这种方式中,矿区所有者划出一部分矿区作为产品卖掉,而买方(贷款人为项目成立的专设公司)将购入的支付产品作为抵押从银行借入购买资金。这实际上是卖方提前卖出即将生产出来的石油,买方以远期购买的产品为抵押品从银行获得贷款,而银行则依靠抵押矿区产出的石油回收贷款。21212 矿业开发项目

同一时期,矿业项目融资也发展起来。早期因为外部筹资成本较高,采矿业扩建或新建矿山主要依靠自筹资金解决。但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项目融资在矿业开发项目中发展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首先,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缓和经济危机与能源危机的影响、缓和社会矛盾,积极从事大型能源工程项目,以缓解能源短缺,带动经济发展;其次,70年代国有化浪潮迫使私人资本采取与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甚至跨国公司以多边合伙的方式投资于有利可图的大型矿业和工程项目,以避免私人单独投资的国家政治风险,促进了项目融资这种多元融资的新形式发展;第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满足国际市场对燃料、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需要,也掀起兴建大型工程项目的热潮,如巴西的采掘业、委内瑞拉的石油开发、博次瓦纳有色金融矿开采等等,这些国家的项目急需巨额资金,但却缺少高资信等级的大型企业来进行公司融资,因此采取了由政府有关部门作主办单位进行“项目融资”的方式。

213 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

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是通过财政拨款、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建设的。但进入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导致国际债务危机加剧,对外借款能力下降、预算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很难拿出更多的资金投资需求日益增加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必须建设,此时,“项目融资”作为新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方式就呼之欲出了。进入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开始使用项目融资,以解决国内资金不足但又要引进设备和技术的矛盾。

在发达国家,以往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上也是通过财政预算,由政府直接拨款建设。进入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而政府的财政预算则越来越紧张,由政府出面建设耗资巨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困难;二是70年代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即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国有部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私有化过程中首当其冲。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融资也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新宠。

214 项目融资逐渐向多国、多行业扩展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得项目融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潮期。一方面,国际银行界最有利可图的发展中国家贷款市场,由于一些国家特别是南美洲国家发生的债务危机,已不可能再承受大量的新的债务;另一方面,能源、原材料市场的长期衰退,迫使包括工业国家在内的公司、财团对这一领域的新项目投资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而这一领域又是项目融资的一个主要的传统市场。据统计,1981年到1986年的6年间,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投资的新项目比上一时期减少了60%,投资总额减少了33%。当时,国际金融界流行着一种悲观的看法,认为正统的项目融资理论,即单纯依靠项目的资产和现金流量进行筹资并依赖于完工后的项目现金流量偿还债务的融资方式,似乎已经被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金融信用紧张所扼杀了。

1985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融资模式的完成,项目融资又重新开始在国际金融界活跃起来,并在融资结构、追索形式、贷款期限、风险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项目融资高速发展,其中尤以发展中国家发展最为速度。据世界银行统计,至1993年世界上以项目融资模式进行的项目近150个,投资总额超过600亿美元,其中约一半在发展中国家。从1994年到1997年世界年项目融资的总量由350多亿美元增加到2364亿美元。1997年以前的10年,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融资比上一个10年增长了25倍。1997

9

3

1

年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融资金额达到1232亿美元,占世界项目融资问题的5211%。

目前,项目融资在世界各地运用已经相当普及,它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期限更长、政府介入更少,涉及项目遍布能源、石化、电子等行业,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从全球看,项目融资正处在一个应用范围扩大的阶段。可以相信,随着更多金融工具的出现,项目融资必然会越发走向大型化、国际化和技术化,而且其应用重点也必然是在发展中国家。

3 项目融资在国内的发展

项目融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较早使用有限追索权融资方式的项目是深圳沙角火力发电厂,它标志中国利用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建设的开始。

90年代之前,由于多方面原因,项目融资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陆续出现了一些类似BOT方式进行建设的项目,如广州至深圳高速公路、三亚凤凰机场、重庆地铁、深圳地铁、北京京通高速公路、广西来宾电厂等。这些项目虽然相继采用BOT 模式进行建设,但只有重庆地铁、深圳地铁、北京京通高速公路等项目被国家正式认定为采用BOT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而广西来宾电厂BOT项目是经过国家批准的第一个BOT试点项目,经过各方的多年努力,该项目已取得了全面成功,被国际上很有影响的金融杂志评为最佳项目融资案例,在国内誉为来宾模式。1995年8月国家计委、电力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外商独资特许权项目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国内允许实施项目融资的范围。1997年4月6日国家计委、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执行办法》,规范了项目融资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项目融资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相当大的空间。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机会的出现,为项目融资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巨大投资,完全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是不可能解决的,在这方面项目融资将大有可为;并且,项目融资由于其有限追索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注。

4 结 论

从项目融资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项目融资正在从应用于能源融资、基础设施融资向多行业扩展,项目融资也逐步从一个国际金融的概念转为一个普通的融资概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研究项目融资的发展与现状,对于拓展融资渠道,促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将成为项目融资的贷款对象,这也为习惯于面向企业提供贷款而不是项目提供贷款的我国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2004年6月颁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项目融资类贷款就被作为一种独立的专业贷款来处理,充分显示了银行业对其的重视程度,如何量化、度量、规避项目融资的风险便成了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参 考 文 献

1.周斌.国际融资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11

2.孙晨.项目融资模式在中国的发展[J].嘉兴学院学报,2003,(10):84~85

3.阎长俊,王苏岩,张晓明.BOT项目及其关键影响因素[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0):383~386

4.向文武,元霞,郑镭.浅谈项目融资及其风险度量[J].当代经济,2003,(7):52~53

5.马秀岩,卢洪升.项目融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3~56

6.刘省平.BOT项目融资的理论与实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5~13

7.芮景琦.简介项目融资的几种方式[J].西南金融,1999,(10):47~48

8.蔡斌.从“来宾模式”看我国BOT项目融资[J].国际经济合作,2000,(3):33~35

9.郭少明,张捷飞.关于我国应用项目融资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2):24~28

10.王立国,杨晴祥.我国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0,(5):45~47

11.汪海.项目融资及其在电力行业中的运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5:2~3

12.许敏,杨琦.项目融资的风险性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5,(1):27~29

13.卢家仪,卢有杰,李向东,于春茂.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12

14.孙黎,刘元丰,陈益斌.国际项目融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8

15.李秉祥.投融资体制改革[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3~16

16.王昕.中国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3~11

17.冯飞.项目融资的政策走向[J].中国投资, 2000,(6):34~35

18.于胜道.企业融资财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15

19.王立国.工程项目融资[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223~224

20.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4~7

作者简介 姚璐,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投融资管理。夏恩君,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学、企业组织理论、项目投融资。任宇航,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融资风险管理。

4

1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 --

-- 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在石化领域,目前国内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 --

-- 的课题,国内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气体密封、磁力轴承和无润滑联轴器的出现,透平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断开发高压和小流量产品;进一步研究三元流动理论,将其应用到叶轮和叶片扩压器等元件的设计中,以期达到高效机组;低噪声化,采用 --

-- 噪声防护以改善操作环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范围内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内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 --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1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1.1发展概述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已经基本实现了实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等行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国门户的逐渐开放.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虽然我国机器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目前生产的机器人还很难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很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还需要进口。所以目前来说。我国还处在一个机器人消费型的同家。 现在,我国从事机器人研发的单位有200多家,专业从事机器人产业开发的企业有50家以上。在众多专家的建议和规划下,“七五”期间由机电部主持,中央各部委、中科院及地方科研院所和大学参加,国家投入相当资金,进行了工业机器人基础技术、基础元器件、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应用工程的开发研究。“九五”期间,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四川绵阳思维焊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确立为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基地。此外,还有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国家机械局机械研究院及北京机电研究所、首钢莫托曼公司、安川北科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都以其研发生产的特色机器人或应用工程项目而活跃在当今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上。 1.2机器人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走上了自主研发阶段,这样标志着我国工业自动化走向了新的里程碑按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过程其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示教再现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操作过程比较简单。第一代机器人使用示教盒在线示教编程,并保存示教信息。当机器人自动运行时,由运动控制器解析并执行存储的示教程序,使机器人实现预定动作。这类机器人通常采用点到点运动,连续轨迹再现的控制方法,可以完成直线和圆弧的连续轨迹运动,然而复杂曲线的运动则由多段圆弧和直线组合而成。由于操作的容易性、可视性强,所以在当前工业中应用最多。

燃煤发电锅炉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燃煤发电锅炉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需电量不断增加,因此燃煤发电锅炉正处在大面积更新换代之时,锅炉的种类非常繁杂。文章总结了燃煤发电锅炉的现状,并从锅炉的结构、水循环方式及制粉系统等方面来说明煤粉发电锅炉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粉发电锅炉;现状;发展方向 电能是我们国家工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二次能源。由于我们国家用电量巨大,因此现在还是以燃煤发电为获得电能的主要是手段,其他能源只能起辅助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厂锅炉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至今我国已可自行生产适应燃煤质量较差、效率和可靠性较高以及污染较低等条件的现代化发电锅炉,也因此出现各式各样的发电锅炉。锅炉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探索,建造更好的锅炉以适应用电量需求以及经济发展。 1 燃煤发电锅炉的现状 1.1 电厂锅炉的整体布置 电厂锅炉的整体布置是指锅炉炉膛、蒸发受热面(包括辐射、半辐射、对流受热面)和尾部受热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随着锅炉容量、参数和燃料性质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布置方案,现在存在的比较典型的锅炉布置于图1。 (a)Π型(b)Г型(c)T型(d)塔形(e)半塔形(f)箱型 1.2 电厂锅炉的水循环方式 由于电厂锅炉容量、压力等的不同,因此锅炉的水循环需要不同的动力来维持,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锅炉类型,目前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见图2)。 1.3 电厂锅炉的制粉系统 a.直吹式煤经磨煤机磨成煤粉后直接吹入炉膛燃烧,制粉量随锅炉负荷变化而变化。 (a)自然循环(b)控制循环(c)直流式 b.中间储仓式将磨好的煤粉先储存在煤粉仓中,然后根据锅炉运行负荷的需要,从煤粉仓经给粉机送入炉膛燃烧。 2 燃煤发电锅炉的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很多人都在想怎样建造锅炉,建造什么样的锅炉才能实现既高效又宜控制的实现发电。当然很多时候,要根据不同需求和条件建造不同类型的锅炉,但我认为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说锅炉的发展方向是:Π型、具有双进双出式直吹式制粉系统和水循环用直流式的锅炉。 2.1 Π型布置锅炉的优点 a.锅炉和厂房的高度都较低,转动机械和笨重设备,如送引风机、除尘器、和烟囱等均可作低位布置。因此,减轻了厂房和锅炉构架的负载。 b.适用性广,对不同容量和各种燃料均可使用。 c.下行对流竖井中,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传热方式。 d.便于尾部受热面的检修。 2.2 直流锅炉的优点 a.适用于任何压力的锅炉高参数、大容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超临界锅炉只能用直流式锅炉。

桥式起重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定稿版

桥式起重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一、目前状况分析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充分应用,社会生产力又跃上了一个新水平。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起重机生产方式也由单件小批量向着多品种的变批量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销售市场对起重机械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据分析,目前全国的桥式、门式起重机的市场份额每年大约有200多亿.市场分割主要有五部分,第一部分,大起、大重和太原重工,占去约50亿:第二部分,卫华、上起和新乡矿山等生产规模在一个亿左右的厂瓜分掉约30飞0亿:第三部分,河南长垣地区和山东新泰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约有50亿:还有一部分是以DEMAG和KONECRANES为代表的外企约有20亿:最后约50亿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来消化和吸收。 目前我国桥门式起重机的市场竞争主要还是通过价格战。价格战比较残酷也比较低级,最后的结果是利润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整个行业水平的降低,最后崩溃,造成这种局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家的产品没有差异性,不能比性能,比个性。因为大家的生产图纸都是一样的,都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下,通过联合设计而来的,并且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大的改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比价格,不然比什么我们厂也是一样.桥门机图纸来源国家计划调拨,并且几十年来都没有大的改动,更没有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在如今这种市场竞争的模式下,既没有产品特色和差异,又没有价格的优势,要如何生存仅靠现在昆重这块老牌子和一点与客户的老关系在云南这块市场苦苦支撑,还能支撑多久再发展就可能被彻底地淘汰出市场, 二、国内外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 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工作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 在石化领域,目前国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 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的课题,国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围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又成为关注的热点。 2.往复式压缩机 在石化领域,往复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z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在产品设计上,应用热力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综合模拟预测压缩机在工况下的性能,强化压缩机的机电一体化,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优化节能运行和联机运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 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中国锅炉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有千余家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等级的锅炉。因此采用清洁燃料和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燃煤工业锅炉仍将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导产品,且以中大容量(单台蒸发量≥10t/h)居多。但燃煤锅炉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能源供应结构的变化和节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天然气开发应用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小型燃煤工业锅炉将退出中心城区。因此采用清洁燃料和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1、我国工业锅炉概况: 1.1、国内有锅炉制造许可证企业,截止2002年底,未包括持有YJ级证企业37家,单独取得部件制造许可证的企业674家。全国工业锅炉装机容量2002年为57.6万台,总热功率199.46万MW。 2002年度A、B级锅炉生产厂家,共完成工业锅炉2.36万台,约9.06万蒸吨。统计表明,产量名列前50家的工业锅炉厂生产总和已超过了总需要量的50。 1.2、工业锅炉行业特征:

15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1987年全国工业锅炉产量就达85483蒸吨,而2001年还是85400蒸吨。然而行业规模却由当初的551家企业增加到969家,将近扩大1倍,并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两级企业,这些企业在工业锅炉行业中居然占到企业总数的3/4以上,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发展。 我国锅炉现有制造企业1000多家,厂点太多,产品雷同度大,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2001年产量超过1000蒸吨的只有18家,它们当年共计生产锅炉37613蒸吨,却占当年全国工业锅炉总产量的44。而C、D级企业的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蒸吨,厂点总数则多达732家,可见工业锅炉生产集中度不高。由于厂点太多,中小型炉供大于求。在千余家锅炉企业中具有自行设计能力的仅百家左右,其余大多没有基本的技术开发能力。许多中小企业步履维艰,有些企业存在诸多问题,从而转产或倒闭。 10年来工业锅炉产品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工业锅炉容量≤4t/h所占的比例由1991年的60降至2001年的30,几乎减少1/2,而容量≥10t/h锅炉所占的比例由25增至54,使得大容量锅炉的企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且燃煤锅炉所占比例开始降低,由1991年的90降至2001年的81,而油气锅炉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不足6增至2001年的15以上,电热锅炉开始得到应用。在燃烧方式方面,循环流化床锅炉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的比例由1991年的3增至2001年的10以上,

塔式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塔式起重机发展概况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森林工程专业) 摘要:塔式起重机以其起升高度大、有效幅度宽、工作面广的有点在现在生活中被越来 越广泛地使用。因而充分、全面地了解现阶段塔式起重机的开发和使用状态,把握塔式起重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对于充分发挥塔式起重机的价值,促进生产、改善生活、促进国民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发展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ower Crane GAO Biao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Tower cran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life because of it’s high lifting height, effective range wide and wide work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tower crane and the use of state ,know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grasp of tower crane,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ower cran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and it also plays a big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production, improving the life conditions and promot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Key words:Tower crane;development 前言 塔式起重机是一种塔身竖立起重臂回转的起重机械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是完成预 制构件及其他建筑材料与工具等吊装工作的主要设备。基本结构图如图1.1所示。工作机构 主要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小车牵引机构、台车行走驱动机构等;起升机构是塔式起 重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机构,是以间歇,重复工作方式,将重物通过其中吊钩或其他吊具 悬挂在承载构件(如钢丝绳、链条)上进行起升、下降,或起升与运移的机械设备。主要安 装在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上。其主要组成部分有:电机、变速箱、制动器、卷筒、底架、轴 承座和安全装置等。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其幅度利用率比其他类型起重机高。由于塔式起重机 能靠近建筑物,其幅度利用率可达全幅度的80%,普通履带式、轮胎式起重机幅度利用率不 超过50%,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还会急剧的减少。因此塔式起重机在高层工业和民用 建筑施工的是使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应用塔式起重机对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 低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课题国内外现状 塔式起重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获得发展的,战后各国面临着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浩大的建筑工程迫切需要大量性能良好的塔式起重机。我国从一九五四年试制出第一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

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在石化领域,目前国内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的课题,国内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

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气体密封、磁力轴承和无润滑联轴器的出现,透平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断开发高压和小流量产品;进一步研究三元流动理论,将其应用到叶轮和叶片扩压器等元件的设计中,以期达到高效机组;低噪声化,采用噪声防护以改善操作环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范围内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

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内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又成为关注的热点。2.往复式压缩机在石化领域,往复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在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1、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延续 (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25万台 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急剧下滑。20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由2009年的谷底恢复。 2011年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自1961年以来的行业顶峰,全年销售达16.6万台。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5.9万台,略有回落,主要原因是电气电子工业领域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汽车工业机器人销量延续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制造业产能自动化水平提升,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我们估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9.5%. (2)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2700亿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估计1600亿元。 估计2013年至2017年,包含本体和集成在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3)预计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接近500亿 根据IFR数据,2012年全球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73亿元,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208亿元。目前看公共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走在前面,市场容量更大。 预计2013-2017年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增长率为7%,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接近500亿元。如果智能家居算是广义的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会大很多。 2、全球机器人行业布局:日欧产业优势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与存量 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以中欧美日为主。日、美、德、韩、中五国存量占全球比例达71.24%,销量达69.92%。 截至2012年底,全球机器人累计销量达到247万台。机器人平均使用寿命为12年,最长15年。估计现在全球机器人存量在120万台-150万台之间。 分区域看,亚洲/澳洲增幅达到9%。亚洲增幅主要由中国需求拉动,因为中国2012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幅达到30%。 分生产地和消费地看,日本是唯一的工业机器人净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能,占据全球机器人产量的66%。机器人消费地最大的区域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占比约34%,而且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2)全球工业机器人与机床行业销量的对比 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反映各国机器人使用情况。这个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机器人普及水平的提升。我们给出美日德中四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从这个数据和历年的变化趋势看各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状况。 美日德三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稳定在一定区间(15%-25%),表明这

电弧炉熔炼节能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电弧炉熔炼节能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胜山 (工业大学机电研究 430070) 摘 要:叙述了电弧炉在采用熔炼新技术,降低电气设备电能损耗,控制出钢温度、渣量和留钢量,加强炉料管理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探讨了电弧炉熔炼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弧炉;熔炼;节能 电弧炉和感应电炉是铸钢的两种主要熔炼设备。与感应电炉比较,电弧炉具有如下主要优点:电弧炉炉渣参与冶金反应,可有效去除硫和磷;对原材料的要求较低,可以使用废钢和铸造回炉料以任何比例组成的炉料;钢水质量容易得到保证,适于生产各种铸钢件。但是也有不足,例如:有电弧超高温作用,元素烧损较多;无电磁搅拌作用,不利于钢液温度均匀和夹渣上浮;加热速度较慢,热效率较低,能耗较高。 据测算:输入电弧炉的能量只有约 57%直接用于电弧炉炼钢,其余43%左右为损失热量。损失的热量中,约12.5%为炉盖和炉壁冷却水损失,约23%为废气带走的损失,约7.5%为炉渣带走的损失。 因此,电弧炉的节能是一个重要课题。近40年来,电弧炉节能降耗的多种技术措施得到发展和应用。图1定量描述了这些技术措施在降低电弧炉的熔炼时间、电耗与电极消耗方面的预期效果。但是,能源和电极的实际消耗量要比图中数据高:德国在2005年的能耗是525kW·h /t+天然气11m 3/t ;美国2000年的能耗数据是电500kW·h /t+煤23kg/t+氧气34m 3/t+天然气8.5m 3/t 。 图 1 电弧炉熔炼技术措施的发展历程及其效果 可见:电弧炉的节能还是一项需要广大铸造工作者继续努力的长期课题。 电弧炉节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新技术减少热损失;二是降低电弧炉有关电气设备的电能损耗;三是加强生产管理,降低能耗。 1 采用新技术 1.1 高功率炼钢法

浅析国内外工程起重机械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编号:AQ-Lw-03585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析国内外工程起重机械行业 的现状及发展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ngineering hoisting machinery industry

浅析国内外工程起重机械行业的现 状及发展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一、国际现状 欧洲作为工程起重机的发源地,也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代表轮式起重机的最高水平,最负盛名的生产企业有利勃海尔、德马克,同时还有森内博根、德国格鲁夫、多田野·法恩、波塔恩、奥米格、里格、PPM等著名企业,该地区主要现状为:主要生产全地面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紧凑型轮胎起重机,也生产少量汽车起重机。其中全路面起重机、履带起重机以中大吨位为主;紧凑型轮胎起重机则以小吨位为主;汽车起重机一般为通用底盘组装全地面上车,即以改装为主。其产品技术先进、性能高、可靠性高,产品遍布全球。美国工程起重机相对落后于欧洲水平。近年来,通过收购和合并的手段,先是格鲁夫收购了欧洲老牌起重机企业克虏伯公司,

然后特雷克斯收购了德国德马克;随后,马尼托瓦克兼并了包括美国格鲁夫公司在内的国内大部分工程起重机企业,使美国工程起重机行业得以蓬勃发展。目前该地区主要生产轮胎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主要生产企业为马尼托瓦克,特点是技术较先进、性能较高、可靠性能高,其中汽车底盘技术和全路面技术领先于欧洲,产品主要销往美州地区和亚太地区。 日本作为二战后崛起的经济强国,轮式起重机开发生产虽然起步较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发展很快,很受亚太市场的欢迎;同时,日本通过收购的手段来更新技术,加快发展速度,如日本多田野收购德国法恩底盘公司来发展其全路面技术。日本主要生产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越野轮胎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其中越野轮胎起重机产量最大,汽车起重机的产量次之,呈减少趋势,全路面起重机的产量最少,呈上升趋势,主要生产企业为多田野、加藤、神钢、日立、小松等。产品特点是技术水平、性能、可靠性落后于欧美水平,40%的产品用于出口。 二、我国现状

制冷压缩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制冷压缩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王充摘要:某种意义上,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匹配就是将压缩机的能力体现出来。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制冷压缩机的功能和特征对制冷系统的功能和特征具有决定作用,提高制冷系统效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是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它将带来系统能耗的显著降低。为了使制冷系统功能和特征更加优化,世界各国制冷行业无不加大对制冷压缩机的研究,使制冷压缩机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不断涌现。 关键词:制冷压缩机发展现状前景展望 正文: 压缩机现状 离心式:目前高速离心式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大流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效率与流量和运行条件密切相关。由于只有两到三个活动部件,所以运行性能更可靠,在部分载荷工作时还可以调节转速。在这些大型系统中,与螺杆式、涡旋式和回转式压缩机相比,尺寸小、重量轻,效率高。 活塞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型号与规格齐全,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在工商应用领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在工艺冷却设备、与食品相关的制冷和冷库链中也有广泛应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制冷剂气体吸入和排出呈间歇性,易引起气柱及管道振动,且与其他回转式压缩机相比,其体积较大、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成本优势低。

目前的发展方向 活塞式 变频(变速)技术 变频(变速)技术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能量调节范围大、部分负荷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定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在舒适性、部分负荷能效以及部分负荷时汽缸不断启停性能等方面的不足。在制冷空调系统中采用变频器实现变速控制成为制冷压缩机的热点技术领域,多级压缩技术 多级压缩技术 多级压缩是将气体的压缩过程分在若干级中进行,并在每级压缩后将气体导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 吸气喷液技术 高冷凝温度或低蒸发温度运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排气温度通常会比较高,高排气温度会引起压缩机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为了能使压缩机在要求的工况下正常工作,采用喷液冷却的方法,将制冷剂直接喷入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管或者吸气腔,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降噪技术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噪声发生源涉及泵体结构、轴承、气流压力脉动、电机电磁力、壳体刚性等诸多方面。机械系统、流体系统、电磁系统3类助振力的弱化和压缩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是压缩机低噪声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现阶段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是高度集成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学科最新科研和产业成果的前沿高新技术产业,是拟建的江苏省(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服务的产业核心和研发的产业立足点。直接影响生活最优化和智能化的机器人技术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技术核心,推进着未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是以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有机融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品质并成功解放了劳动力资源。作为高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机器人技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特点,对学术研究、产业升级、培养创新意识、保障国家安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从根本上为提升机器人技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拓宽了道路,已涵盖国防、航空航天、工业生产、服务、老人康复、教育甚至普通家庭生活,一场新的机器人技术研究高潮和发展契机业已到来。 机器人技术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战略性高技术,充满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Dog 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 在各种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较早,发展最为成熟。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直在牵引着机器人学科的发展,使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工业机器人扩展到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也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机器人不但将在工厂、实验室与人一起工作,还将在车站、机场、码头、交通路口为人们指引路径、回答问题、帮助行人。机器人还将步入千家万户,为老人端茶送水,护理伤病人等等。未来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会如同现时对待计算机一样,即使是短时间的离开都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 机器人化是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技术,针对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诸多瓶颈问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目前汽车制造业是所有行业中人均拥有机器人密度最高的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这是19世纪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测试测量行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保障。 而测试仪器作为测试测量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对仪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测试仪器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 全球测试仪器市场情况及分析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经过一段沉寂后,慢慢开始复苏。产品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通信、广播电视市场的巨大发展,引发了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迅速增长,二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近几年迅速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出了部分数字化产品,因而在若干个门类品种上取得了较快增长。从近期中国仪表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势头喜人的,与全国制造业一样,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仍然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 尽管中国仪器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着,但与国外仪器生产企业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主要科研单位、学校以及企业等单位中使用的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国外公司还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依然非常大。目前,在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测试仪器生产厂商主要都将仪器产品的高性能作为竞争优势,厂商开发什么,用户买什么。而今则已变成厂商努力开发用户需要的仪器,并且把更便宜、更好、更快、更易使用的测试仪器作为奋斗目标。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人们普遍认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仪器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 一、国际趋势

我国电站锅炉用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电站锅炉用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成海涛,郭元蓉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近年来我国火力发电高速发展,电站锅炉用管需求急增。分析了我国电站锅炉用管的生产现状;指出电站锅炉用管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电力行业需求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总量不够,品种规格不齐,产品质量不稳定和新材料研发能力不强等;提出了发展我国电站锅炉用管的思路。 关键词:电站锅炉用无缝钢管;生产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T-1;TK22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311(2006)02-0005-05 CurrentSituationofandProposedCountermeasuresforDomesticProductionofBoilerTubesforPowerGenerationService ChengHaitao,GuoYuanrong (PangangGroupChengduIron&SteelCo.,Ltd.,Chengdu610066,China) Abstract:Owingtothefastdevelopmentofthedomesticthermalpowergenerationindustry,thedemandforpowergenerationboilertubesisdramaticallygrowing.Basedonanalysisofcurrentproductionsituationofcurrentdomesticproductionsituationofpower-generation-serviceboilertubes,itisconcludedthatthefailuretofullysat-isfythesaiddemandmainlyisattributedtoelementsconcerningpower-generation-serviceboilertubeproductionsuchasdeficienttotalcapacity,incompleteproductlines,inconsistentproductqualityaswellasweakR&Dforcefornewmaterials.Proposalsrelatingtodevelopmentofdomesticpower-generation-serviceboilertubepro-ductionareputforward. Keywords:Seamlesssteelboilertubeforpowergenerationservice;Currentproductionsituation;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0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电力行业投入的加大和优化发展火电项目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火力发电核心设备—— —电站锅炉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而用于制造电站锅炉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的电站锅炉用管,因生产企业产能不足,研发进度不快等诸多原因,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电站锅炉用管成为我国无缝钢管进口量最大的品种之一。1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电站锅炉用管的新要求1.1电站锅炉用管的需求量剧增 据统计,我国电力发电装机容量在2004年就已达到4.4亿kW,位居世界第二,但迄今为止,全国仍有20多个省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电。国家发改委下达的2005~2007年电力建设计划中,将新增装机容量1.8亿kW,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6000万kW。而目前实际新增装机容量已经超过预期的年计划。2005年全国完成水、火电站装机容量超过8721万kW(新增装机的发电量相当于英国或者瑞典1年的发电总量),比2004年增长了30.4%以上,其中火电增长也超过34%。2001~2005年新增装机容量见表1。 根据中国机械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资料,按建 成海涛(1958-),男,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管 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 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无缝钢管生产科研、技 术管理工作。获两项国家专利。 STEELPIPEApr.2006,Vol.35,No.2钢管2006年4月第35卷第2期

2021年国内外履带起重机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国内外履带起重机现状 及发展趋势浅析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2021年国内外履带起重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 摘要:作者通过广泛的调研,汇集了大量有关履带起重机制造商的资料,归纳了国外履带起重机的制造水平、产品特点和技术水平状况,并介绍了我国履带起重机的生产技术现状,分析了差距,指出了国内外履带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履带起重机生产技术 履带起重机是将起重作业部分装在履带底盘上、行走依靠履带装置的流动式起重机,可以进行物料起重、运输、装卸和安装等作业。履带起重机具有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可适应恶劣地面、爬坡能力大、起重性能好、吊重作业不需打支腿、可带载行驶等优点,并可借助更换吊具或增加特种装置成为抓斗起重机、电磁起重机或打桩机等,实现一机多用,进行桩工、土石方作业,在电力建

设、市政建设、桥梁施工、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行业应用广泛。履带起重机的带载行驶、臂长组合多、起重性能好、作业高度和幅度大是其独有的无与伦比的优势,具有其他起重设备无法替代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基本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吊运的物品的质量、体积和起升高度都越来越大,履带起重机愈来愈显示其优越性,市场容量迅速上升,引起了国际知名厂商的关注,国内起重机行业也兴起了履带起重机开发热潮。 一、国外履带起重机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专业生产履带起重机的厂家很多,德国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利勃海尔(Liebherr)公司、特雷克斯——德马格(Terex—Demag)公司、森尼波根(Senebogen)公司,美国主要生产厂家有马尼托瓦克(Manitowoc)公司、林克——贝尔特(Link_belt)公司、P&H公司,日本的主要生产厂家有神钢(Kobelco)公司、日立住友(Hitachi—Sumitomo)公司和石川岛(IHI)公司,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机器人技术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战略性高技术,充满机遇和挑战。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 Dog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 在各种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较早,发展最为成熟。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直在牵引着机器人学科的发展,使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工业机器人扩展到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也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机器人不但将在工厂、实验室与人一起工作,还将在车站、机场、码头、交通路口为人们指引路径、回答问题、帮助行人。机器人还将步入千家万户,为老人端茶送水,护理伤病人等等。未来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会如同现时对待计算机一样,即使是短时间的离开都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 机器人化是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技术,针对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诸多瓶颈问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目前汽车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