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该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馆的指示。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古朴凝重、气势恢宏。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万件,在站文物多达3000件,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隋唐及唐以后的陕西,以系统的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我们就来到了序言大厅。这里的序言没有文字,只有一座石狮和一副巨作:大家现在看到厅中央的这尊巨狮,它原来位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中国古代狮子及石狮的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石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后面向我们展示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最为壮观的部分——壶口瀑布,这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绵延久远。

陕西古代史的第一个段落是史前时期,时间范围是距今约11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时期大家首先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的头像。她是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是一位年纪约30多岁的女性。蓝田猿人距今约115万年,是迄今所知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接着发现的就是陕西地区的大荔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最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人类不断发展之中,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繁荣阶段。这时期的陶器——尖底瓶就是非常实用的汲水器。又因为在仰韶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比如说它的典型器物“人面鱼纹盆”,并且在大量的陶器表面发现具有规律性的刻划符号,而这些符号可以说是汉字的雏形。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子取代女子,在

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人类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到了后期,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奴隶社会。

下面我们参观的是第二个阶段——周。周实际上经历了周民族、周方国、西周王朝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最早的成型文字是甲骨文,这里就展示了周的卜骨。而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后来西周王朝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簋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当时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如果僭越就要受到严厉的刑罚。这件多友鼎就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它内部的铭文达到278个字,创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发现鼎内铭文数量最多的一次。里面记载着周厉王时期大将多友抗击猃狁获胜而受赏的“感恩”铸造。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铜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动物纹和几何纹。总的特点是神

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作器者本意是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他构思成功。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达3000余件。就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而言实属罕见。

到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扫六合而荡天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上面的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六国的货币。货币的不统一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古人讲“天圆地方”,所以秦半两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

虽然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起义爆发。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朝代,它的各项发展对中国历史上以后各朝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中

国的方块字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被称为“汉字”。这是一个枚晶莹剔透的玉玺是件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质地为田羊脂玉,上有螭虎形纽,四周装饰有云纹,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还有一件国宝级文物,鎏金银竹节铜薰炉,特别的九龙熏香炉,出土于茂陵,据推测可能是当年汉武帝赐给他姐姐阳信长公主和其丈夫卫青的皇家器物。现在请大家看这副“丝绸之路”示意图。它为东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沟通欧亚大陆的这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开通的。他于公元前138、119年分别出使西域,沟通了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先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4000多公里。“丝绸之路”开通后,商队往来不断,经济贸易十分活跃。促进了农业和科学技术交流,为中西文化开创了新纪元。由于这条路最先主要过往做丝绸生意的商人,所以把这条通道也称为“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我国的丝绸不断输出。在当时的罗马,中国的丝绸与黄金等价。因此,丝绸又被称为“软黄金”。从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黄瓜、蚕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猕猴桃等物产传入我国。我国的种茶、凿井、冶炼等生产技术也传入西域。“丝绸之路”就好像一条绚丽而坚韧的纽带沟通了亚欧大陆,也使世界上出现了两颗明珠。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东有长安,西有罗马”之说。“丝绸之路”就好像一条绚

丽而坚韧的纽带沟通了亚欧大陆,长安随之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经济交流中心。

汉王朝不仅有发达的经济贸易活动,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1965年,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马俑。这座汉墓属于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据同出的“银镂玉衣”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或其子周亚夫。在杨家湾出土的俑群中,有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这些汉兵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做武士打扮,个别做跳舞、奏乐、指挥等姿势。拿这批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相比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时刻准备着出发去打仗。汉俑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灵气十足,愉悦欢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国富民强、和平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乐。在秦俑里,我们从外形看不出有指挥官,但在汉俑里则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军阵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秦兵马俑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突击力量,骑兵甚少。而汉兵马俑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却大的多。汉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大的骑兵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农业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胜游牧民族。

汉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战乱频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和陕西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是一枚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

印,共26个面,其中有14个面上有印文。它的主人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他不仅自己身兼数职,他的女儿也十分有名。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炳三个皇帝级的人物,因此他有“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之称。

到了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隋唐两代都把长安作为其都城。隋时称为大兴城,唐时称为长安城。隋大兴城是少数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葺完善起来的。从这幅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全城共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纵向的大街和十四条横向的大街,把整个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坊。这种布局对以后各个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规划都城时所效仿。唐长安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宏大。它总面积为84.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

唐代的手工业也是非常发达,这里展出的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鹦鹉提梁银罐等等都是唐代金银器的代表,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这件镶金兽首玛瑙杯于1 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国宝级文物,用一块世间罕有的缠丝玛瑙制成,此杯为模仿兽角形状,兽嘴作镶金处理,同时也是作为此杯的塞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是历博18件国宝级文物中唯一一件三彩器——三彩载乐驼俑。反映了唐代丝绸之路上人们载歌载舞的生活情趣。

在唐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娱乐活动。打马球便是其中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就请大家看这幅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打马球图》。马球,也叫波罗球,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传入我国的。这幅图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唐代马球运动的精彩场面,在唐朝的时候,上至宫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连妇女都爱打马球。尤其是许多皇帝,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甚至成为马球健将,这幅马球图达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大唐雄风。

唐王朝的外交活动也是非常活跃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另一幅壁画《迎宾图》。画面上的前

面几个人是热情的朝廷官员,后面三个人是外国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使臣。经考证,三人中第一个是印度人,第二个是朝鲜人,第三个是突厥人。这幅画形象的再现了唐代官员接待外国使臣的场面。反映了唐王朝活跃的外交活动以及同外国和我国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实况。大家请注意看,在这幅画面的下角有一位个子比较矮的唐代朝廷官员,这就反映了唐代对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长得个高或个矮,都会被重用。反映了唐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风貌。

唐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陕西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的巨大惯性使得陕西的经济文化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因此,在宋明清这部分展厅,依然有不少精美的文物。宋明清是中国瓷器的繁荣时期。北方青瓷以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最为著名。这件青釉提梁倒灌壶就是耀州窑代表之作—,为国宝级文物。壶提梁是一只凤凰,壶嘴雕成一对正在哺乳的子母狮,壶的腹部满刻华丽的蔓草和缠枝牡丹花,下饰一周仰莲瓣纹。壶顶为双层柿蒂纹,象征壶盖,但不能开启,那么是怎样灌进水呢?我们将壶倒置过来就能看到,水需要从壶底的梅花孔中灌入,直至水从母狮口中外流时即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底虽有孔而滴水不漏,即采用“倒灌正流”的方式,这种精巧的设计实在耐人寻味。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文讲解词

Introduction of Shaanxi History Museum Hello,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Shaanxi History Museum. First, I want to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is museum. Shaanxi History Museum is a sizable national museum with a wide range of artifacts, about 375,000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which were all excavated in Shaanxi Province. It covers an area of 70,000 square meters, with a floor space of over 50,000 square meters. Shaanxi Province had been the cradl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people often say that the ancient history of Shaanxi is a microcosm of Chinese history. The museum shows a great deal of elegance and originality in style. It was designed by Zhang Jinqiu, a very famous female architect in China, and assumes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ancient Chinese palaces and courtyards of Tang Dynasty. PREFACE HALL Now we are in the hall. The giant stone walking lion was originally erected in front of Shunling Mausoleum, the tomb of Empress Wu Zetian’s mother of the Tang Dynasty. With its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and imposing appear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rank the first in Asia. Since lion and their carving skills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from Afghanistan through the Silk Road in ancient times, so this lion also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MAP OF SHAANXI PROVINCE Lying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 Shaanxi Province serves as the gateway to the northwest of the country, and offers a lin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outhwest, Northwest and East China. Shaanxi Province covers the area of about 205,800 square kilometer, and has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37 million. Topographically, Shaanxi Provi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natural regions. The top part is the Loess Plateau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middle part is Guanzhong Plain, and here is Xi’an city where 13 dynasties set their capitals during 1,100 year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haanxi Province is mainly about some mountainous regions. This is Qingling mountainous region, which is not only the natural boundary in separating the northern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but also the watershed of the two greatest water systems in China—the Yellow River system and the Yangtze River system. THE PREHISTORIC AGE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 2人面鱼纹盆(新石器时代) 兽面纹细颈壶(新石器时代) 小口尖底瓶(新石器时代) 鱼纹葫芦瓶(新石器时代) 葫芦瓶(新石器时代) 陶斝(新石器时代酒器) 陶鬶(新石器时代) 玉刀(新石器时代) 饕餮纹四足鬲(商代中期) 凤柱斝(商代晚期) 羊首勺(商代晚期) 长胡四穿戈(商代晚期) 饕餮纹分裆鼎(商代晚期) 宗仲盘(西周晚期) 柞钟(西周晚期) 史迹角(西周早期) 梁其壶(西周晚期) 祖辛爵(西周早期) 日己觥(西周中期) 它盘(西周晚期) 它盉(西周晚期) 西周晚期,传世品。古代盛酒器。或说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器方口,短颈,扁圆腹。鸟形盖,后端有一兽形活链,与器鋬相连。腹底两侧各一隶童为足,后有犬首环鋬,前有张口犬形管状流。腹部饰双风鸟纹,周围绕以斜角凤角纹。 整器造型别致。 梁其壶(西周晚期) 鸟盖瓠壶(战国) 1967年绥德废品站征集。通高33.5厘米,口径5.8厘米,圈足径8.8厘米。盖作立体鹑鸟形,与壶颈相合后,器腹以下部分呈前鼓后曲状。鸟嘴处有环扣,可以闭启,鸟颈有带纹一周,似鸟之颈环。鸟盘冠,双翅,尾翎羽毛清晰可见,胸饰鸟、蛇纹。盖尾部有环,环系蛇形自绕的链条,上连壶。肩至腹饰五道宽带纹与六道蟠螭纹相间,螭纹皆相纠。盖、腹纹饰的空隙处填以小圆点珠纹。腹曲恻施八棱形壶,两端饰螭首。此壶造型极为逼真,纹饰细密繁缛,生动形象, 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师丞钟(西周中期) 金怪兽(战国) 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战国器物,圆雕、透雕、浮雕兼施。鹰喙兽身头生双角如鹿,偶蹄,立于四瓣花形托座上。托座正中凸起呈覆斗形,周边花瓣上各有三个小圆孔。怪兽眼珠凸出,大耳竖立上双角内弯,作倒八字形向侧后展开。角分四叉,叉端各有一个怪兽头象,也为立耳环眼鸟喙,脖颈屈曲虬结,前后相连构成兽角的主干。怪兽前肢挺直前倾,后肢跨前,弯颈低头作角斗状。细腰,体内中空,尾卷成环形,亦作怪兽头象。通身及四肢上部饰凸云纹,颈脑部饰鬃 纹,双角及钩喙饰凸楞纹。角、尾和托座系另铸 利簋(西周早期) 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牛尊(西周中期) 五鼎四簋(西周中期) 豹纹瓦当(战国) 鎏金蟠虺纹铜扁壶(战国) 兵马俑(秦) 兵马俑彩绘跪射俑(秦) 青铜鹤(秦) 青铜鹅(秦) 杜虎符(秦) 铜质,虎形。器物高4.4、长9.5、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一小孔,虎作半立走形,昂首,尾端卷曲。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虎符“右在君,左在杜”,意思是说右半符存君王之处,左半符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但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器物铭文是在虎身镂刻阴文,再将金丝嵌入阴文之内,最后镂平打磨光亮,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熠熠闪光。字体绝大部分 是小篆,规整挺秀。 龙纹空心砖(秦) 半两钱铜合范(秦代) 龙纹空心砖(秦)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 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重2.57千克。1981年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从葬坑出土。铜炉系博山炉形式。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通体鎏金鋈银,精雕细镂,是一件至为罕见的艺术精品。炉口外侧和圈足外侧刻有铭文,记其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应是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 绿釉孔雀陶灯(东汉)

张闻天陈列馆讲解词(简版)

张闻天陈列馆讲解词(简版) 尊敬的各位来宾,你们好!欢迎各位参观张闻天陈列馆。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简单介绍这座张闻天陈列馆。1985年,中央宣传部批准在我校设立“张闻天生平陈列室”。1995年,经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刘英同志首肯,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的“张闻天生平图片展”全部展板赠母校。2015年集其精粹建成新馆。 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张闻天先生的半身铜像,其后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回忆张闻天”五个大字。在我的左手边,是张闻天的生平年表和他早期的文摘目录。而在我的右手边,大家请看,是中央的重要领导人为张闻天的题词。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1917年至1919年期间,张闻天求学于我校前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里是其伟大一生的光辉起点。我将以时间为线索,带大家领略张闻天伟大而精彩的一生。 首先我们来到第一个部分,这里介绍了张闻天同志从出生到踏入革命道路的阶段。张闻天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取名“应皋”字“闻天”,寓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是他的故居照片)。他小时很有天分,六岁入私塾,十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一岁进入南汇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接受当时先进的新式小学教育。一九一五年考入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一九一七年,年仅十七岁的张闻天,因觉得自己的身体不适合海上作业且所学知识浅显而离开该校,以同等学历考入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是我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将养成

“高尚之人格”、“勤勉耐劳之习惯”、“切实应用之知识”作为办学方针,刻意培养学生注重实证的习惯和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张闻天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一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河海”重视国文和英文的教学也为张闻天日后学习马克思原著和进行文学翻译、创作打下了基础。在这里,他认识了他的学长沈泽民并成为挚友,这对他走向革命道路影响较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为南京地区革命运动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坚力量之一。年仅十九岁的张闻天同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五四”运动的滚滚洪流。《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张闻天同志是编辑科的成员、重要撰稿人,在近三分之一的“日刊”上有张闻天同志的文章。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八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上连载的《社会问题》一文,提出按“马克思唯物的历史观”观察社会的变迁,是南京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这与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几乎同时。 这时,一个刚刚诞生的进步青年组织强烈的吸引着张闻天同志,这就是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11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成立,张闻天同志的挚友、“河海”的高班同学沈泽民是最早的会员和南京分会负责人之一。经左舜生、黄仲苏等人介绍,张闻天同志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同期加入的还有毛泽东同志。 1920年至1924年,张闻天先后到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学习和

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观光游览。西安,一个被人们赐予太多太多美妙称谓的地方。尤其通过今年世园会的召开,西安再一次把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给世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近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可是一个看不完、听不尽、吃不烦、逛不够的地方,希望您带着轻松的心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一起去品古都上下五千年历史神韵,尝老城街头巷尾美食七滋八味,阅西安改革三十年城市全新风貌,观新区科学规划建设热火朝天。 【地理位置】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南面是秦岭山脉,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市辖9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4县【蓝田、周至、户县、高陵】,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总人口843万,其中市区面积3782平方公里,人口大概646万左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秋两季是旅游黄金时期。大家远道而来,也许您是带着自己潜意识中的“西安印象”【古老陈旧、黄土飞扬、干旱缺水、满目苍茫】来的,现在看见西安是否有出乎意料的感觉呢?其实这里历史上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指的是西安城四周的八条河流:渭河、泾河、沣(fēng)河、涝(lào)河、潏(yù)河、滈(hào)河、浐(Chǎn)河、灞(bà)河。渭、泾是其中两条大的河流。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之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大家现在能看到西安这般的景象和市政府的重视和规划是分不开的,这些河流流经于此也让这座城市有了勃勃的生机和灵气。【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fēnghàolàoyù),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上林赋》】 【陕西得名于西周,是大西北的门户,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所在的位置兼具南北,联通东西,所以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渭河虽发源于甘肃,但是流经陕西,联接灞河、泾河、浐河等最后汇入黄河,因此渭河是黄河上最大的支流,它和它的分支流冲击而成的平坦台面就是今天陕西省的中部,我们也把它叫做关中平原也可称为渭河平原。渭河与长安关系十分密切,在古代有很多物资就是通过渭河运到长安,而“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也来源于这条大河。】 【历史背景】 在中国旅游界有几句俗话: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站来到西安,他对西安的评价就很高,他说:“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五千年的古国文明从这里发祥。 早在《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哺育了“华胥古国”“姜寨”等半坡先民。到了汉唐时期,西安更是发展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当时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意大利的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而且,西安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华,藏品丰富精美,是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陕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 2011年5月26日,在“青马工程”的组织下,我们青马班的学员踏上了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路。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参观,使我更深的领悟到,西安,这座拥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古城所深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短短的几小时,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瞬间苏醒,,逐一呈现在我们眼前,除了惊叹古时先者的智慧,还深深的为自己是一名华夏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游览之前,我曾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 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经过长时间的排队等候,我们终于办理好门票,我顺着喷泉径直走入陕博的大门,来到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展览馆面前。从门口的介绍词得知,陕博的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On the model of tour guide words in Shaanxi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陕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3、篇章3: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4、篇章4: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5、篇章5: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6、篇章6:陕西天台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章1: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的导游词无从下笔?先看看小泰为你们准备的范文吧,是关于陕西的导游词哦,欢迎阅读观赏。

西安碑林导游词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 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 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 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中国有四大碑林,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自古孔庙无南门,礼门仪路两边开。所以孔庙的门开在东西两侧,西门称礼门,东门称仪路。走进去之后映如我们眼帘得是高大而不失精巧的太和元气坊,它是在明万历年间有皇族资助400两黄金建造而成。北边有两个半圆形的水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叫泮池。泮池以北的石牌坊也是孔庙特有的建筑,叫棂星门。中门刻有文庙东门刻着德配天地西门道冠古今。在当时,进棂星门有严格的规定,祭孔活动时,只有主祭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门内有4根华表相向而立,在第2道门戢门的东侧的钟亭里陈列的是景云钟。它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得名。它用青铜制成,上面有唐睿宗书写的铭文。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我们在除夕之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与钟亭位置对应的马亭里有另一文化瑰宝——大夏石马。大家看这匹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兴6年。。大将军等字样,它和景云钟都属于国宝级文物。 大家抬头远远可以看见正前方的碑亭上方刻有碑林两个大字的烫金匾额,匾额出自清代爱国志士林则徐之手,是他在鸦片战争之后,被革职戍边新疆伊利时,路径西安时所写的。 接下来我们看见的这块石碑是博物馆内形制最大、最华丽的《石台孝经》。《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撰的讲的是孝道,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此碑作释作序并书写,目的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以孝来治理天下。此碑高近6米,碑身、背座、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所以此碑显的是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称。 下来请大家跟我到碑林的第一陈列室参观,这里展示的是《开成石经》。开成是因刻成于唐文宗开成年号,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孝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尔雅,孟子)这些书都是古代文人学士必读之书,由于古代印刷术不发达,所以将经文刻到石头上作为范本供人们校对。《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双面组成,共计288面,650152字,最初只有12部经书,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合称13经。中国历史上曾组织过7次经籍石刻,只有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加上时代又早,史料价值极高,于是,人们称其为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书籍。 参观完了开成石经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第二展室,这个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以及和书法毫无关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通碑是唐朝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的一个见证,。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景教是基督教中斯脱里派的中国称呼。此碑记载了景教的教规,教义,教旨。更难能可贵的是用古叙利亚文记载了景教徒再中国的活动和一些教徒的名字。为研究中国古代同欧洲,中亚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它的拓片传入国外后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据说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块景教碑的复制品,但真品还是在我们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调研报告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调 研 报 告 班级: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广告学1003班姓名:吴昌俊 学号:20XX020XX319 日期:20XX—4—3 调研方式:书籍、网络信息收集及实地考察 调研对象简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作为陕西省历史文化精髓,是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落成开放,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文物370000件,上至古人

类下至1840年社会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大100万年。作 为中国十三代王朝的建都之地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 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是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属国家4A级旅游景点。 博物馆展示主题及分析:馆内展示从上至古人类初级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 皆在表达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展示一种文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向人们展示一种智慧的结晶及古现代的一种完美结合,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内涵及放松心情和旅游度假的必去之地。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速,人们紧跟时代步伐,人们忙碌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难以保证,为了站在时代的前沿而一直努力着。在这个急促的社会中人们不免会遗忘历史与发展的路程,为了能让人们更好的记住历史感受文化内涵,特此建成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以供人们欣赏,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延成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作为上班一族的人来说,更是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他们在一周的忙碌之后终于有一个放松心情的理想境地。每一个外省来游的人及外国友人来到西安,那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他们的必游之地。通过这里可以使他们更好刚深入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建筑设计说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55600平方

古城西安导游词50字

古城西安导游词50字 【篇一: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观光游览。西安,一个被人 们赐予太多太多美妙称谓的地方。尤其通过今年世园会的召开,西 安再一次把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给世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 近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可是一个看不完、听不尽、吃不烦、逛不够 的地方,希望您带着轻松的心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 一起去品古都上下五千年历史神韵,尝老城街头巷尾美食七滋八味,阅西安改革三十年城市全新风貌,观新区科学规划建设热火朝天。【地理位置】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南面是秦岭山脉,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市辖9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4县【蓝田、周至、户县、高陵】,总面积10108平方 公里,总人口843万,其中市区面积3782平方公里,人口大概646 万左右。 【陕西得名于西周,是大西北的门户,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所 在的位置兼具南北,联通东西,所以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渭河虽发源于甘肃,但是流经陕西,联接灞河、泾河、浐河等最后 汇入黄河,因此渭河是黄河上最大的支流,它和它的分支流冲击而 成的平坦台面就是今天陕西省的中部,我们也把它叫做关中平原也 可称为渭河平原。渭河与长安关系十分密切,在古代有很多物资就 是通过渭河运到长安,而“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也来源于这条大河。】【历史背景】 在中国旅游界有几句俗话: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 访华,首站来到西安,他对西安的评价就很高,他说:“要了解一个 民族,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 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五千年的古国文明从这里 发祥。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组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仿唐建筑群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了,他是国家级现代的大型博物馆,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建成开放。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设计的,在建筑造型上继承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的功能要求有机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示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为陕西古代史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我们主要参观的陕西古代史陈列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3000多件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见的陕西历史文物珍品,按历史顺序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部分。参观完陕西古代史陈列这部分展览大约需要走1.5公里的路程,那么现在请大家走好准备随我一起出发吧~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序言大厅,墙上的巨幅照片展示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广阔的黄土高原,这是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华夏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1944年6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改称西北历史陈列馆,1952年改称西北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7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1-2]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3]中文名称陕西历史博物馆 外文名称Shaanxi History Museum 类别历史博物馆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

1952年1月,又改称为西北历史博物馆。 1953年3月,西北历史博物馆拆除了碑林与孔庙之间的隔墙,正式把孔庙扩充为馆区。 1955年6月,由于西北大区撤销,西北历史博物馆又归属陕西省政府管理,馆名也改定为陕西省博物馆。 1963年,陕西省博物馆新建的西安石刻艺术室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历史陈列、雕刻艺术和碑林就成为陕西省博物馆的三大常设陈列。随着陕西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已达数十万件之多。 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在陕西建一座新博物馆的指示。 1983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筹建,属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兴建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舍的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担任。 1991年6月20日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典礼仪式在展厅前大院隆重举行,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标志着中国博物馆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文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 Hello,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Shaanxi History Museum. First, I want to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is museum. Shaanxi History Museum is a sizable national museum with a wide range of artifacts. The museum shows a great deal of elegance and originality in style. It was designed by Zhang Jinqiu, a very famous female architect in China. Now we are in the Preface Hall. Here we can see a giant lion and three big pictures. The giant stone walking lion was originally erected in front of Shunling Mausoleum. It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massive picture shows the surging and roaring Yellow River and the vast Loess Plateau, the habit of Shanxi residents and the candle of their ancient civilization. //序言大厅 Ok, we are going to rhe first gallery. The first section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Prehistoric Age. Here is the Liantian Ape-man, the fossil of a human skull in Liantian. It was the earliest known Homo erectus in North Asia. And this is the painted pottery. There are a lot of symbols on the edge of it.//史前时代 Ok, we are going to the Zhou Dynasty which was a slave society. The bronze casting technology was in the high period, so we also call it the Bronze Age in Chinese history. The “ding” or tripo d, which is a cooking utensilof ancient times, is the symbol of power and rank (and were things used by royal family members). Divination had to be practiced for all major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A record of the divination results was carved onto the tortoise-shell or animal bone, which formed China’s earliest written script, known as “oracle bone inscription”.Here we can also see some other artifacts, like the Chime Bell, wine vessels.//周代 And next, let’s come to the Qin Dynasty. Agriculture was integral to the economy of the Qin state. The iron implements unearthed from the site indecate that iron wares widely used instead of bronze wares. Here we see a tiger tally(虎符). The body of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halves. The left was held by the general while the right was held by the Emperor. When both pieces were matched together, the general was allowed to move the army. We can also see a bronze sword which retains its sharpness and glitter without a sign of rust after being buried for 2000 years. Well, then, we come to the Han Dynasty.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ge in China’s history. The Han nationality was officially formed during this period. So did the languages. The Han city of chang’an wa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etropli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Han Dynasty also paid great attentions to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Here, we can see a national treasure- a Jade Seal(皇后玉玺). This one belonged to a queen in Han Dynasty. Called LuZhi, she was a very powerful woman at that time. And the gold and silver censer is another national treasure. Well, This lamp was very famous in Han Dynasty. At that time people lit an oil light on the round part. The smoke would collect in the stem and then would be filtered in the water filled body.//秦汉时代Next, we come to the Wei, the Jin,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It was the most turbulent period in ancirnt times. There were wars of unification and national dividion.

回民街导游讲解词

回民街导游讲解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十三朝古都——西安。我是陪同的导游XX,大家可以叫我小XX。在我右手边驾驶位上的是我们的帅哥司机小刘,左手边呢,是我们的随行医生小王。我们三人的联系方式都在作为靠背前方口袋的小册子里,上面还有西安的一些特色介绍,大家可以翻看一下,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们三人将会代表陕西青年旅行社一起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请大家多多关照。 在开始今天的行程之前,我先为大家通报一下今天的安排。昨天,我们前往了兵马俑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领略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今天呢,大家将会跟随我感受西安这座古城风韵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饮食文化。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条街,来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机会来回民一条街的话都认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独特的一面。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楼到北院门一线,南北走向的街道,顾名思义就是回民聚居之地。回民街是以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街区内为仿古明清建筑风格,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回民街街道两旁的饭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饭店。其中有几家比较有名的饭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贾三灌汤包、红红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孙家羊肉泡馍等等。其中关于西安的羊肉泡馍还有一段比较风趣的传说,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在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饮挨饿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到他非常的可怜,所以就让他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掌柜就浇了一勺滚热肉汤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着赵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顿饭,当时他感到这顿饭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过长安时,仍忘不了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就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馍,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鲜美无比,所以就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从此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馍便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所以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品尝一下。 除了羊肉泡馍,还有刘纪孝腊牛羊肉也是值得一尝的。腊牛羊肉在西安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西安的名小吃之一。它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出的肉质地酥粒、色泽红润、香醇可口。这家位于羊市口最西端,每天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镶金玉

镯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 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