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时政热点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素材

高中政治时政热点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素材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文化部起草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8日,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大运河遗产,包括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水工遗存,各类伴生历史遗存、历史街区村镇,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这充分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我们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文化部起草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十分有利于大运河遗产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发展。

3、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凝聚力。国家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新闻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c25564254.html,/2012-06/08/c_112166782.htm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陈菲)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文化部起草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8日,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大运河遗产,包括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水工遗存,各类伴生历史遗存、历史街区村镇,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

根据征求意见稿,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大运河遗产保护基金,用于大运河遗产保护。大运河遗产保护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征求意见稿要求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大运河沿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实行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制度。除防洪、航道疏浚、水工设施维护、输水河道工程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划定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因保护和管理不善,致使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受到损害的大运河遗产,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列入《大运河遗产保护警示名单》予以公布。

用心爱心专心-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