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飞行器飞行定义及原理

航空飞行器飞行定义及原理
航空飞行器飞行定义及原理

航空飞行器飞行定义及原理

一、飞行器的分类:

1.轻于空气的航空器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和水艇。他们的升空和飞行是靠空气的浮力或静力。与船漂浮在水面上一样,都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即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包围它的流体的一种浮力作用,其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出的同体积流体的重力。

气球由气囊和吊篮(吊舱)组成,分为热气球和氢气球(氦气球),主要用于高空探测和科学实验研究。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固定位置上。

飞艇又称可操纵气球,飞行路线可以控制。它由巨大的流线艇体、装载人或物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安定面和操纵面以及推进装置四部分组成,主要用来运输、旅游和航空运动。

2.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是自身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升力升空飞行的。这种航空器主要有两类;固定翼航空器和旋翼航空器。前者包括飞机和滑翔机,后者包括直升机和旋翼机。

飞机是依靠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推力(或拉力)、由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航空器。滑翔机在飞行原

理与构造形式上与飞机基本相同,只是它没有动力装置和推进装置,一般由弹射或拖拽升空,然后靠有利热气流(位能转变动能)继续飞行。

直升机是已动力驱动的旋翼作为主要升力来源,能垂直起落的航空器。

在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中,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是两种获得广泛应用的航空器。

二、飞机的功能和结构

1.飞机的功能

飞机按其功能可分为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科研飞机三大类。在军用飞机包括歼击机(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军用运输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机、反潜机、空中加油机和救护机等。军用飞机的功能主要是完成空中拦击、侦查、轰炸、攻击、预警、反潜、电子干扰、军事运输等任务。军用飞机的种类繁多,发展最迅速,新技术应用也最快。民用飞机是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包括商业用的旅客及和货运飞机,它们已成为一种快速、方便、舒适、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还有以下通用航空中使用的飞机,如用于农业作业、护林造林、救灾、医疗救护、空中侦测和体育活动等。

2.飞机的结构

(1)机体

机体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部件

1.1机翼

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通常在机翼上有用于横向操纵的副翼和扰流片,机翼前后缘部分还设有各种形式的襟翼,用于增加升力和改变机翼升力的分布。

1.2尾翼

尾翼通常在飞机尾部,分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个别飞机的尾翼设计成V形,它兼起纵向和航向稳定,操纵的作用,称为V形尾翼。一般水平尾翼由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组成,垂直尾翼由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

1.3机身

机身处于飞机的中央,它将机翼、尾翼、动力装置和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体,构成飞机,机身主要用于容纳人员、货物、武器和设备等。但是机身并不是飞机不可缺少的部件,早期飞机仅有一个连接各部件的构架,这样的机身在初级滑翔机或超轻型飞机上还可以见到。后来为了减少阻力,发展成为流线外形的机身,并用以容纳人员以及设备和货物等体积较大的物体。如果飞机足够大,能将人员、货物和燃油等全部装在机翼内部,则可以取消机身,成为飞翼式飞机,简称飞翼。

(2)起落架

起落架是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在地面(或水面)停放时支持飞机的装置,一般由承力支柱、减震器、带刹车的机轮(或滑橇)和收放机构组成。在低速飞机上用不可回收的固定式起落架以减轻重量,在支柱和机轮上有时装整流罩以减小阻力。在陆地上或舰上起落的飞机用机轮,在冰上或雪地起落的飞机用滑橇代替机轮,浮筒式水上飞机代之以浮筒。

(3)操纵系统

操纵系统包括驾驶杆、脚蹬、拉杆、摇臂或钢索和滑轮等。驾驶杆控制升降舵(或全动水平尾翼)和副翼,脚蹬控制方向舵。为了改善操纵性和稳定性,现代飞机操纵系统中还配备有各种助理系统(液压的和电动的)、稳定装置、电

传操纵系统和自动驾驶仪等。

(4)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包括产生推力的发动机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所需的附件和系统,期中包括发动机的启动、操纵、固定、燃油、滑油、散热、防火、灭火、进气和排气装置或系统。现代飞机上应用最多的是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5)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包括飞行仪表、通信、导航、环境控制、生命保障和能源供给等设备以及与飞机用途有关的一些机载设备,如战斗机的武器和火控系统、客机的客舱生活服务设施

等。

不同类别的航空器,其构成情况有所不同。如滑翔机,则无动力装置,对飞艇,升力是静浮力,而直升机的升力由旋翼产生,因此它们均无机翼。但总的来说,其组成情况是类似的。

三、飞机的飞行原理

1.伯努利定律

飞机是如何翱翔在天际的,首先要明白一个定理,即伯努利定理。在一个流体系统,比如气流、水流中,流速越快,流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小,这就是被称为“流体力学之父”的丹尼尔·努利1738年发现的“伯努利定理”。伯努利定理的内容是:由不可压、理想流体沿流管作定常流动时的伯努利定理知,流动速度增加,流体的静压将减小;反之,流动速度减小,流体的静压将增加。但是流体的静压和动压之和,称为总压始终保持不变。伯努利定理是飞机起飞原理的根据。于是,根据伯努利定理,当飞机滑动时,机翼上侧的空气压力要小于下侧,这就使飞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负压力)。当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这个升力就达到了足以使飞机飞起来的力量。于是,飞机就上了天。所以可以这样说,飞机的升空不是托上天的,而是被“压”上天的。

2.升力的产生

飞机的升力绝大部分是由机翼产生,尾翼通常产生负升力,飞机其他部分产生的升力很小,一般不考虑。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气流,分别沿机翼上、下表面流过,在机翼后缘重新汇合向后流去。机翼上表面比较凸出,流管较细,说明流速加快,压力降低。而机翼下表面,气流受

阻挡作用,流管变粗,流速减慢,压力增大。这里我们就引用到了上述两个定理。于是机翼上、下表面出现了压力差,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压力差的总和就是机翼的升力。这样重于空气的飞机借助机翼上获得的升力克服自身因地球引力形成的重力,从而翱翔在蓝天上了。

3.滑翔机的飞行原理

滑翔机是指不依靠动力装置飞行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起飞后仅依靠空气作用于其升力面上的反作用力进行自由飞行,大多没有动力装置。可由飞机拖曳起飞,也可用绞盘车或汽车牵引起飞,还可从高坡上下滑到空中。在无风情况下,滑翔机在下滑飞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获得前进动力;在上升气流中,滑翔机可像老鹰展翅那样平飞或升高。

滑翔机具有与飞机显著不同的狭长机翼(即较大的机翼展弦比),机身外形细长,呈流线体。高级滑翔机的机翼展弦比可达30以上,在设计上趋向于驾驶员躺卧舱中,以便

减小机身截面积。机体表面光滑,甚至打蜡,借以提高滑翔机的升阻比,减小滑翔飞行中的下滑角。人们常用滑翔比(滑翔中前进距离与下沉高度之比)来衡量滑翔性能的优劣。由滑翔飞行的平衡关系可知,滑翔比与升阻比相等。现代高级滑翔机的升阻比最高已超过50。

有的滑翔机机翼上还装有可操纵打开的减速板,用于在必要时增加阻力,或是在着陆下滑时调整下滑角,以便在指定地点准确着陆。动力滑翔机装有小型辅助发动机,不须外力牵引即可自行起飞,当到达预定高度时关闭发动机进行基本的滑翔飞行。动力滑翔机可提高训练飞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飞行状态

1.定义

对飞行状态的分析,就是把飞行状态分解为重心运动状态和绕重心状态运动状态。

例如,飞机飞机平飞,对它的飞行状态分析是:重心在一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没有绕重心的运动。通过分析就很容易确定力和力矩的相互关系,匀速直线爬升和直线滑翔的情况也是如此。再如,飞机波状飞行,对它飞行状态的分析是:重心运动轨迹向下的波浪线,速度随波浪的周期性而变化;模型绕横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由此再进一步找出转动、速度、轨迹间的内在联系,波状飞行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

四、平飞滑翔

平飞也叫平直飞行,就是水平匀速直线飞行。这种飞行状态在飞机上比较少见,只有遥控模型有时进行平飞。因为平飞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飞行姿态,是研究其它复杂飞行状态(盘旋、滑翔、爬升、特级等)的基础;也是分析模型飞机的一些主要性能(速度、留空时间和飞行距离等)的基础。

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

武汉大学《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作业2 题目:新型神飞器的设计制做 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物理学 姓名:胡万景 学号:2012335550114 2013年7月30日

本人在现代的航天器基础上利用最新的科研探索方向,从神飞器的名字、要完成的使命、如何设计、功能设计和设计控制、应用前景及任务等几个方面来构想一架现实为未来相结合的神飞器。 神飞器名字:永不落雪域神飞器 要完成的使命:探测宇宙星系、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解释科学谜团、携带人们实现太空之旅、军情探窥、为人类探测地球之外的能源 如何设计:“永不落雪域神飞器”将采用非传统的设计,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说,可以将它描述为一种升力体结构,在神器身后部设计自动化控制面版,包括全动式水平尾翼和双垂直尾翼与方向舵,这种飞翼可以自动收缩,而且为扁平的。该设计将成为未来全球最大超速巡航的神飞航天一体器,既可以用于航天事业又可以用于作战神器。由于高速巡航的需要和航天的探索,为了减小阻力而将前缘设计得很尖而且扁平,同时控制面也相应很薄很轻巧。神飞器前身下部的外形设计为超冲压核动力发动机进气道,提供外部压缩斜面,同时后身下部的外形设计为单膨胀喷管面。机体上表面采用无缓和的曲率,机身前装备大块的扁压舱,要使飞行器的重心足够靠前,提供近似中心的纵向和横向的稳定性。飞行器的机身桁梁和隔板由钢、钛、铝等纳米材料制成,其上覆盖有钢、铝陶瓷纳米盖。这些材料是由神飞器的硬度、随时可变形需求确定的,而尾舱选用镍钛合金,这是为了热防护的需要。出于飞行器平衡的需要,前舱采用了钨化纳米材料制实心块。机体的热防护采用碳耐高温陶瓷。前缘、上、下表面覆盖强化氧化铝纳米防热瓷瓦。钢铝纳米陶瓷金属盖设计为多个相对简单、低成本的刻面形状,这样会使得外型设计线加工到热防护系统防热陶瓷中,而于防热陶瓷的设计为外表面的机是在陶瓷安装到机身上。为此,表面涂纳米量子隐身漆,从而避免了被其他探测系统发现、热烘烤、抗干扰、防辐射、防腐蚀等性质极强的结构。对于低飞行器来说,水平表面只采用碳纳米材料防热;而对于高速神行器来说,水平和垂直表面都采用碳纳米材料防护。发动机着采用散热性好的珀合金材料,其整流罩和侧壁采用了主动式液氮冷却系统。从整体上说,这个神飞器是一个超级扁的飞行一体机,可以收缩变幻,可以变形。 功能设计和设计控制: 1.。神飞器的发动机:我们不使用传统的固态、液态、或者混合态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提高效果,而现行的发动机有些国家利用太阳帆,利用太阳的能量,可是太阳能转化速度比较慢,所以传统的化学能和太阳能飞行器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飞行。为了我们的飞行器成为世界永不落神飞器,我们将在这个飞行器上装载核聚变动力器,让它成为核动力火箭。这将提供更快的速度和强大的能量源来源,而且消耗不尽,所以我们的神飞器会永远挂在空中而不降落,这也可以解决登陆其他行星时所遇到的各种能源来源问题。核聚变神飞器将大大缩短深空飞行的时间,可以为我们人类充分探索和利用太阳系资源开辟道路,这样的话我们能在一个月之内前往其他星系,那将是多么美妙的情景,也可以减少宇航员暴露在宇宙射线下的风险,人类如果需要进入深空,并有效的配合减速发动机的减速,就可以减少人们在空间飞行中受到的辐射,为人类缩短较短的太空旅程减少节省食物和水,这样我们的太空之旅每个人都可以实现。 宇宙飞船推进技术,我们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听说过的“曲速推进”发动机,物质和反物质动力系统等,而现在我们这款神飞器完全可以实现。除了核动力发动机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使用核裂变技术的发动力系统是我们这个飞行器成为永不落飞行器唯一途径,我们在飞行器上安装四台核动力涡轮发动机,这些核

四轴飞行器运动分析

四轴飞行器运动分析 一、飞行原理 四轴飞行器的结构形如图所示,其中同一对角线上的电机转向应该相同,不同对角线上的电机转向应该相反。这样,当飞行器平衡飞行时,陀螺效应和空气动力扭矩效应均被抵消。 与传统的直升机相比,四旋翼飞行器有下列优势:各个旋翼对机身所施加的反扭矩与旋翼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当电机1和电机3逆时针旋转的同时,电机2和电机4顺时针旋转,可以平衡旋翼对机身的反扭矩。四旋翼飞行器在空间共有6个自由度(分别沿3个坐标轴作平移和旋转动作),这6个自由度的控制都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其基本运动状态可分为: (1)垂直运动; (2)俯仰运动; (3)滚转运动; (4)偏航运动; (5)前后运动; (6)侧向运动;

下面将逐个说明飞行器的各种飞行姿态: 垂直运动——在图中,因有两对电机转向相反,可以平衡其对机身的反扭矩,当同时增加四个电机的输出功率,旋翼转速增加使得总的拉力增大,当总拉力足以克服整机的重量时,四旋翼飞行器便离地垂直上升;反之,同时减小四个电机的输出功率,四旋翼飞行器则垂直下降,直至平衡落地,实现了沿z轴的垂直运动。当外界扰动量为零时,在旋翼产生的升力等于飞行器的自重时,飞行器便保持悬停状态。保证四个旋翼转速同步增加或减小是垂直运动的关键。 俯仰运动——在图(b)中,电机1的转速上升,电机3的转速下降,电机2、电机4的转速保持不变。为了不因为旋翼转速的改变引起四旋翼飞行器整体扭矩及总拉力改变,旋翼1与旋翼3转速该变量的大小应相等。由于旋翼1的升力上升,旋翼3的升力下降,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使机身绕y轴旋转(方向如图所示),同理,当电机1的转速下降,电机3的转速上升,机身便绕y轴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实现飞行器的俯仰运动。

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和原理

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和原理 1.结构形式 旋翼对称分布在机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四个旋翼处于同一高度平面,且四个旋翼的结构和半径都相同,四个电机对称的安装在飞行器的支架端,支架中间空间安放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结构形式如图1.1所示。 .工作原理 四旋翼飞行器通过调节四个电机转速来改变旋翼转速,实现升力的变化,从而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六自由度的垂直升降机,但只有四个输入力,同时却有六个状态输出,所以它又是一种欠驱动系统。

四旋翼飞行器的电机1和电机3逆时针旋转的同时,电机2和电机4顺时针旋转,因此当飞行器平衡飞行时,陀螺效应和空气动力扭矩效应均被抵消。

在上图中,电机1和电机3作逆时针旋转,电机2和电机4作顺时针旋转,规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称为向前运动,箭头在旋翼的运动平面上方表示此电机转速提高,在下方表示此电机转速下降。 (1)垂直运动:同时增加四个电机的输出功率,旋翼转速增加使得总的拉力增大,当总拉力足以克服整机的重量时,四旋翼飞行器便离地垂直上升;反之,同时减小四个电机的输出功率,四旋翼飞行器则垂直下降,直至平衡落地,实现了沿z轴的垂直运动。当外界扰动量为零时,在旋翼产生的升力等于飞行器的自重时,飞行器便保持悬停状态。 (2)俯仰运动:在图(b)中,电机1的转速上升,电机3 的转速下降(改变量大小应相等),电机2、电机4 的转速保持不变。由于旋翼1 的升力上升,旋翼3 的升力下降,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使机身绕y 轴旋转,同理,当电机1 的转速下降,电机3的转速上升,机身便绕y轴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实现飞行器的俯仰运动。 (3)滚转运动:与图b 的原理相同,在图c 中,改变电机2和电机4的转速,保持电机1和电机3的转速不变,则可使机身绕x 轴旋转(正向和反向),实现飞行器的滚转运动。 (4)偏航运动:旋翼转动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作用会形成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反扭矩,为了克服反扭矩影响,可使四个旋翼中的两个正转,两个反转,且对角线上的各个旋翼转动方向相同。反扭矩的大小与旋翼转速有关,当四个电机转速相同时,四个旋翼产生的反扭矩相互平衡,四旋翼飞行器不发生转动;当四个电机转速不完全相同时,不平衡的反扭矩会引起四旋翼飞行器转动。在图d中,当电机1和电机3 的转速上升,电机2 和电机4 的转速下降时,旋翼1和旋翼3对机身的反扭矩大于旋翼2和旋翼4对机身的反扭矩,机身便在

航天飞机概述与建模

航天飞机概述与建模 一、航天飞机的发展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又称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特点。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航天飞机是现代火箭、飞机、飞船三者结合的产物。它能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像飞船一样绕地球飞行,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1年以前,美国的载人航天是通过“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和“天空实验室”计划进行的。用火箭发射载人航天器一次,就要消耗一枚巨大的火箭。一些卫星发射后也无法回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在“阿波罗”登月计划后,就着手研制一种经济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器——航天飞机。这种航天器既能象火箭那样冲向太空,也能象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象飞机那样在大气里滑行并自行安全返回地球。 美国自1972年开始投巨资进行研究,历时9年,花费约100亿美元。整个工程是由美国政府机构、工业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庞大队伍合作,并靠国外一些组织的协助,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严格的分工和进度分阶段组织实施的。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发射飞上太空,两天后安全返回。 第一架轨道飞行器“企业号”于1976 年9月17日出厂。1977年2月开始进行进场着陆试验。试验分三组进行。第一组试验5次,检验用波音747飞机驮飞时的稳定、颤振等特性,轨道飞行器中不载人;第二组作载人飞行试验,共3次,由飞行员检查轨道飞行器爷系统的性能;第三组试验5次,飞行中轨道飞行器与波音747飞机分离,滑翔飞行返回发射场,试验于1977年11月完成。之后,1978年3月“企业号”被运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与外贮箱和固体火箭组装进行发射状态的地面振动试验,1979年4月“企业号”运往肯尼迪发射场,在39A综合发射中心与固体助推器和外贮箱组合进行合练。1981年4月开始飞行试验,原计划试飞6次,但实际在第4次飞行时已携带国防部卫星执行任务。到1994年底共发射66次,成功率98.48%。

四旋翼飞行器建模与仿真Matlab

四轴飞行器的建模与仿真 摘要 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多旋翼飞行器,它非常适合近地侦察、监视的任务,具有广泛的军事和民事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对四旋翼飞行器的机架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做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四旋翼飞行器有各种的运行状态,比如:爬升、下降、悬停、滚转运动、俯仰运动、偏航运动等。本文采用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在上述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飞行器的建模。动力学建模是通过对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和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关系以及参考牛顿-欧拉模型建立的仿真模型,模型建立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进行仿真。 关键字: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Matlab/simulink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for a quad-rotor aircraft ABSTRACT The quad-rotor is a VTOL multi-rotor aircraft. It is very fit for the kind of reconnaissance mission and monitoring task of near-Earth, so it can b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applications.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rack structur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boratory four-rotor aircraft is showed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four-rotor aircraft areestablished. It also studies on the force in the four-rotor aircraft flight principles and course of the campaign to mak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four-rotor aircraft has many operating status, such as climbing, downing, hovering and rolling movement, pitching movement and yawing movement. The dynamic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four-rotor aircraft in flight in the disser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modeling of the aircraft can be made. Dynamics modeling is to build models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flight of the aircraft and a variety of state of motion, and Newton - Euler model with reference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培养方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力学基础和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与强度分析、试验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科研与技术管理等,也可在其它领域从事产品机电一体化设计和控制等方面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飞行器设计学科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空气动力学、控制系统原理、飞行器制造工艺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与分析设计、大型先进通用计算软件的应用能力及相关的处理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 3.具有飞行器设计的工程能力; 4.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有关规范和设计手册等; 5.了解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飞行器设计问题具备系统表达、建模、分析求解、论证及设计的能力; 8.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9.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10.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航空航天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三、主干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包括理论基础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结构动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可靠性工程、空气动力学;空间飞行器设计方向专业主干课程: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总体设计;导弹及运载火箭设计方向主干课程:导弹飞行力学、远程火箭弹道学及制导方法、导弹及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模型飞机原理讲义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航空模型各基本组成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一般来说,航空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有一定的尺寸限制;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重于空气;不能载人。航空模型我们简称其为空模,其各部分名称如下图。 (二)各部分定义 机翼的各部分定义如下(图1-1-2、图1-1-3): 前缘:机翼的前边缘;后缘:机翼的后边缘; 翼弦:翼型前缘与后缘的连线,翼弦长就是机翼的宽度; 翼展:机翼的展开,即机翼左右翼尖之间的距离; 翼型:机翼的剖面; 上反角:机翼摆正时翼前缘与水平线的夹角; 展弦比:翼展与翼弦的比值。 图1-1-2 图1-1-3 (三)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 飞行中的飞机受力可分为: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升力—由机翼提供(具体会在下文阐述);拉力(或推力)—由引擎提供;阻力—由空气产生(图1-1-4)。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图1-1-5的①),引擎的拉力大于阻力,于是产生向前的加速度,同时机翼产生升力。此时,飞机的速度可以理解成为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合速度,速度越大,阻力也越大。等到拉力等于阻力的时候,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此时飞机也已经翱翔在蓝天之上了(图1-1-5的②)。(四)机翼是如何产生升力的 机翼的升力可以用“伯努利效应”来解释,(伯努利效应: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慢,压力就大,如果速度快,压力就小。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两张白纸中吹气,白纸非但没有远离,相反却靠拢了为什么?我们可以用伯努利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了: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动较快,压强较小;两张纸外侧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纸张的外侧压强比内侧压;强大,所以就出现了靠拢的现象。)机翼的升力是由翼型的特殊形状和机翼的迎角这两个原因产生的。翼型是决定机翼性能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翼型有以下几种(图 1-1-8):

四旋翼飞行器基本原理

四旋翼飞行器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 孟磊,蒋宏,罗俊,钟疏桐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关键字:略 近年来,无人机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四旋翼飞行器作为无人机的一种,能够垂直起落、空中悬停、可适用于各种飞行速度与飞行剖面,具有灵活度高、安全性好的特点,适用于警务监控、新闻摄影、火场指挥、交通管理、地质灾害调查、管线巡航等领域实现空中时时移动监控。 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来源是无刷直流电机,因此针对该型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系统对飞行器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四旋翼飞行器的性能,本文设计制作了飞行试验平台,完成了直流无刷电机无感调速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 四旋翼飞行器平台结构 四旋翼平台呈十字形交叉,有四个独立电机驱动螺旋桨组成。当飞行器工作时,平台中心对角的螺旋桨转向相同,相邻的螺旋桨转向相反同时增加减少四个螺旋桨的速度,飞行器就垂直上下运动;相反的改变中心对角的螺旋桨速度,可以产生滚动、俯仰等运动。结构图如下: 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分为两个部分:飞行控制系统和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通过IMU惯性测量单位(由陀螺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组成)检测飞行姿态,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遥控器通信。4个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通过I2C总线与飞行控制器通信,通过改变4个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来改变飞行姿态,系统采用12V电池供电。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无刷直流电动机既具有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同时又具有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的优点,是电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现已成功运用与军事、航空、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电动自行车等多个领域。在该四旋翼飞行器上使用了新西达2217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机,其结构为12绕组7对磁极,典型KV值为1400. 通常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方式分为有位置传感器控制方式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式。有位置传感器控制方式通过再定子上安装电磁式、光电式或者磁敏式位置传感器来检测转子的位置,为驱动电路提供转向信息。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式有很多,包括磁链计算法‘反电动势法、状态观测器法、电感法等。在各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中,反电动势法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位置检测方法。本系统采用的饭店董事过零检测法是反电动势法中的一种,通过检测各相绕组反电动势的过零点来判断转子的位置。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特性,电机的最佳转向时刻是想反电动势过零点延迟30电角度的时刻,而该延迟的电角度对应的时间可以有两次过零点时间间隔计算得到。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硬件设计 该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有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反电势过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电路组成电机驱动器。使用一片ATmega8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该单片机内部集成了8kB的flash,最多具有23个可编程的I/O口,输出时为推挽结构输出,驱动能力较强。片上集成了AD 转换器、模拟比较器、通用定时器、可编程计数器等资源。 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利用功率型MOS管作为开关器件,选用P型MOS管FD6637与N型MOS管FD6635搭配使用,设计容量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A。FD6637的开关利用三极管9013进行驱动、FD6635的开关直接用单片机的I/O口进行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通过R17、R19、R25来减少下管FDD6635的栅极充电电流峰值,防止震荡并保护MOS管;R16、R23、R24作为下拉电阻,保证下关的正常导通与关断;R2、R5、R8作为上管栅极上拉电阻,阻值选择470Ω,既保证了MOS管的开关速率不降低,同时也防止三极管Ic电流过大。A+、B+、C+提供驱动桥的上桥臂的栅极导通信号,分别通过ATmega8的三个硬件PWM通道驱动,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来实现电机调速;A-、B-、C-提供下桥臂栅极驱动信号,由单片机的I/O口控制,只有导通和关闭两种状态。

航空模型培训教材(汇编)

航空模型活动培训教材 张洪涛 前言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必须从引导少年儿童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抓起。 我们都想把少年儿童培养成21世纪的主人,问题是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广大的教师、家长,都面临着当代教育改革的挑战,都在探索着改革陈腐的教育观念,使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长远的目标着眼,从少年儿童的心理、智能实际情况出发,推动有益的教育活动。 科技活动已证明是课堂教育的补充、扩大和发展。尤其航模设计制作活动,它符合少年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活泼新颖,又富有时代气息,对少年儿童富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过航模活动,将使少年儿童接触到广阔的知识领域:从空气动力到材料结构等有关知识:从加工工艺到调整试飞等有关技能;从现实飞机到新型飞机的创造构思。航模活动的动手又动脑的特性,将带来很多可贵的特殊教育效果。少年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或通过自己的发现而享受创造的喜悦,或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中体察到自身的价值和满足感,这些无疑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主、自立、自信、自强、自律等优秀的个性品格。尤其针对当前教育上存在的弊端和独生子女的现实情况,更具有它特殊的现实意义。 航模活动的实践性,不仅带来智能上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少年儿童为了制作出一架预想的模型飞机,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建立起科学的、求实的思想方法;必须有坚精品文档

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必须善于群体相处,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建立起集体主义观念。在小小的航模兴趣小组活动中,会逐步学会正确的观察和分析,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萌发出高尚的、理性的、为人民服务、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和事业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本教材虽然仅是一些浅显的航空模型资料,但它将引导你走向科技制作活动的大门,也将引导你爱科学、爱劳动,培养起善于动脑、动手和勇于进取的好品质,使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为21世纪做出贡献! 一、航空模型概论 1、开展航模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航空模型活动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在航空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航空模型是探索飞行奥秘的工具。 人类自古以来就幻想着飞行。昆虫、鸟禽、风吹起树叶和上升的炊烟,都曾引起过人类飞行的遐想。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记载着后羿的妻子嫦娥偷食了长生药而飞上月宫的美妙故事。这反映了古人对飞行的追求和向往。 在载人的航空器出现之前,人类就创造了许多能飞行的航空模型,不断地探索着飞行的奥秘。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制作出能飞的木鸟模型。《韩非子》中记载着:“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宋朝李鸢等人编的《太平御览》中也有“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的记载。另外,还制作出种类繁多的孔明灯、风筝和竹蜻蜒等。 精品文档

11 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 教学设计 (2)

11 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航天飞行器的历史、作用、结构和造型要素。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航天飞行器模型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人类发展前景的关注、探索宇宙的勇气、热爱航天事业的情怀。 2学情分析 我校作为航天航空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又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学校非常重视科技,经常举行航模科技活动,所以学生对航天飞行器模型相当感兴趣,特别是男生兴趣更大,女生虽然没有男生兴趣强烈,可以从外观、色彩、装饰等方面多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不拘原型,发挥个性,大胆创新。 3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航天飞行模型的方法。 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航天梦想 1、看图片,猜一猜: 多媒体观看冯如与他研制的飞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出本课的课题。 2、通过“全球疯狂科学家十大早期飞行器设计”,了解人类的飞行的梦想和早期飞行工具。 活动2【讲授】航天创举 介绍我国重大航天创举,如“神舟”系列太空飞船等的意义和启示。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在课前搜集的飞行器或航天飞机的图文资料,学习航天飞机的相关知识。 活动4【讲授】知识介绍 (1)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世界上第一个航

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 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航天员加林乘坐的东方号飞船 (2)航天飞机是火箭、航天器、飞机三位一体的科学组合,是一种有翼、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由辅助的运载的火箭发射脱离大气层。本节课的航天飞行器:主要介绍载人飞行器,包括航天飞机和航天飞船。 (3)航天飞机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活动5【讲授】图片欣赏 欣赏现在的航天飞行器,以及未来的飞行梦想和飞行工具,认识航天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感受科技的重要性。 活动6【活动】学生活动 请学生写出制作航天飞机模型的材料和工具,看谁写得多,并评价激励。。 活动7【活动】实例示范 用幻灯片播放航模手工制作的步骤,通过实例介绍方法启发的创作思路。 活动8【讲授】启发创作 欣赏各种具有启发性的手工制作的飞行器的图片、模型或科幻作品 活动9【作业】实践活动 设计并画出一幅或一组航天器、航天飞机,或用废弃物品制作一件航天飞机模型。

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其它相关专业基础,掌握飞行器总体和核心分系统设计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飞行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基本能力,既能继续深造从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相关学术研究,又能适应社会多个工程领域需要的,具有领导素质的"创新型研究人才"和"创造型技术人才"。其中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着重培养掌握飞行器总体、结构与气动、推进系统、空天信息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专业知识;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着重培养掌握飞行器总体、气动与推进、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子与信息等专业知识。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核心分系统设计、研究的基本能力。通过全方位培养,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意识,并具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潜能。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应用数学、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动力学、航空航天计算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应用电子学、机械设计、推进系统原理、空天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 2. 熟悉飞行器总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其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 3. 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解决飞行器气动布局、结构设计、推进系统、空天信息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等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4. 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的毕业生应掌握飞行器总体、电子与信息、导航与控制等专业知识,具有参与飞行器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5. 具有熟练的外语、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甲) 材料力学(乙)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热力学基础 嵌入式计算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空气动力学 空天信息技术基础 航天器轨道与姿态动力学 推进系统原理 飞行器飞行动力学 飞行器总体设计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8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航空航天类 交叉学习: 辅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选择30学分修读,其中空气动力学和自动控制原理两门课程必选。 双专业:修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全部课程(36学分),加上在专业方向课程(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10.0学分或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13.5学分)。 双学位:在修读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修读实践教学环节8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6 2.0+6学分 (1)思政类 11.5+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纸飞机飞行原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纸飞机飞行原理 纸飞机要飞得远、飞得快,有几点要注意:? 1)要尽量折得两边对称,如果不对称得话,飞机容易转弯,就飞不远了;? 2)翅膀和机身的比例要恰当。机身小翅膀大,飞机升力是够了,但重心上抬,投出去的飞机容易发飘;机身大翅膀小,重心过于下移,飞机就像飞镖一样,惯性十足,但却失去了飞行滑翔的行程,仿佛是扔出去的纸团。正确合理的翅膀和机身比例要根据纸飞机的形状和纸张的质地决定,多试几次就能找到最佳比例;? 3)注意前后的平衡。机头太重,飞机容易一头扎在地上;机头太轻,又容易造成机头上翘,导致失速。通过调整纸飞机的外形,或用纸条或胶带进行适当的加载(如果允许的话)可以调节飞机的平衡;? 4)最后说一点,纸飞机的投掷也很有讲究:不要侧风投飞,不然容易被刮偏;顺风投掷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最好是迎着不太强的正面逆风投掷,投出的角度稍大于水平角度,约15度左右,飞机要平稳向前送出,到最后一刻才自然脱手,那样飞得最远。 纸飞机的原理 2、机头不能太重,否则一下就载下去了;? 3、机头不宜太尖。阻力小,速度快,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自然就短;? 4、机翼适当大一些,这与空气中的浮力成正比;? 5、后翼两侧向上折一下,但注意适度;如果迎面有微风吹来,有时还能向上飞;? 6、折时两边尽量对称,如果是开阔地,可以适当将左或右侧重一点点,使飞机在空中盘旋,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飞机在空中的滞留时间。? 7、折完后将两侧机翼向上,形成一定度数的v字夹角,注意不要太向上,稍有一点就行了。之后检查机翼两侧是否对称;? 8、先试飞,观察飞行情况做调整。(比如:飞起来机头向前一点一点的,说明机头轻了)?

四轴飞行器报告(高级篇)

四轴飞行器报告(高级篇) 姓名: 阿力木江艾合买提江高瞻 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 报告内容 1.姿态解算用到的常用数学方法和处理手段 2.自动控制原理PID和系统建模 姿态解算用到的常用数学方法和处理手段 姿态有多种数学表示方式,常见的是四元数,欧拉角,矩阵和轴角。他们各自有其自身的优点,在不同的领域使用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四轴飞行器中使用到了四元数和欧拉角。 四元数是由爱尔兰数学家威廉·卢云·哈密顿在1843年发现的数学概念。从明确地角度而言,四元数是复数的不可交换延伸。如把四元数的集合考虑成多维实数空间的话,四元数就代表着一个四维空间,相对于复数为二维空间。 四元数大量用于电脑绘图(及相关的图像分析)上表示三维物件的旋转及方位。四元数亦见于控制论、信号处理、姿态控制、物理和轨道力学,都是用来表示旋转和方位。 相对于另几种旋转表示法(矩阵,欧拉角,轴角),四元数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如速度更快、提供平滑插值、有效避免万向锁问题、存储空间较小等等。 以上部分摘自维基百科-四元数。

莱昂哈德·欧拉用欧拉角来描述刚体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取向。对于在三维空间里的一个参考系,任何坐标系的取向,都可以用三个欧拉角来表现。参考系又称为实验室参考系,是静止不动的。而坐标系则固定于刚体,随着刚体的旋转而旋转。 以上部分摘自维基百科-欧拉角。下面我们通过图例来看看欧拉角是如何产生的,并且分别对应哪个角度。 姿态解算的核心在于旋转,一般旋转有4种表示方式:矩阵表示、欧拉角表示、轴角表示和四元数表示。矩阵表示适合变换向量,欧拉角最直观,轴角表示则适合几何推导,而在组合旋转方面,四元数表示最佳。因为姿态解算需要频繁组合旋转和用旋转变换向量,所以采用四元数保存组合姿态、辅以矩阵来变换向量的方案。 总结来说,在飞行器中,姿态解算中使用四元数来保存飞行器的姿态,包括旋转和方位。在获得四元数之后,会将其转化为欧拉角,然后输入到姿态控制算法中。 姿态控制算法的输入参数必须要是欧拉角。AD值是指MP U6050的陀螺仪和加速度值,3个维度的陀螺仪值和3个维度的加速度值,每个值为16位精度。AD值必须先转化为四元数,然后通过四元数转化为欧拉角。这个四元数可能是软解,主控芯片(STM32)读取到AD值,用软件从AD值算得,也可能是通过MP U6050中的DMP硬解,主控芯片(STM32)直接读取到四元数。具体参考《MP U60x0的四元数生成方式介绍》。 下面就是四元数软解过程,可以由下面这个框图表示:

航模基础知识及模型教练飞机结构详细讲解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练习飞行的要素与原则分析 玩模型飞机和玩模型大脚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友们千万别想当然,买来了就上天,否则就只能看着飞机的残骸落泪了。在开展模型飞机运动前,最需要有一套合理、简单的教程来指导你学会为什么这么飞和怎么样飞,让你更快更安全的把爱机送上蓝天。 开篇还是先把基础飞行练习的要素与原则强调一下,这与你能否成功的掌握飞行技能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飞行练习的要素 掌握飞行技巧,需要以掌握最基本的要素为基础,不断的练习,最终实现自己对飞机启动、助跑、起飞、航线和降落等环节的控制,达到这种境界,模型界称之为“单飞”。 单飞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1、一架精心调整的遥控上单翼教练机(飞机的调整我们在专门的板块里详细说明) 2、理解各种操纵对飞机控制的作用 3、飞机起飞 4、学会直线飞行与航线控制 5、学会转弯飞行与转弯控制 6、地面参照物对航线的辅助

模型飞机飞行原理

第一章空气动力学基本知识 空气动力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物体与空气作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一门科学。随着航空科学事业的发展,飞机的飞行速度、高度不断提高,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了。航模爱好者在制作和放飞模型飞机的同时,必须学习一些空气动力学基本知识,弄清楚作用在模型飞机上的空气动力的来龙去脉。这将有助于设计、制作、放飞和调整模型飞机,并提高模型飞机的性能。 第一节什么是空气动力 当任何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或者物体不动,空气在物体外面流过时(例如风吹过建筑物),空气对物体都会有作用力。由于空气对物体作相对运动,在物体上产生的这种作用力,就称为空气动力。 空气动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不是只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点或一个部分,而是作用在物体的整个表面上。空气动力表现出来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空气压力,压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上的。另一种虽然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可是却与物体表面相切,称为空气与物体的摩擦力。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就是这两种力的总和。 作用在物体上的空气压力也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比物体前面的空气压力大的压力,其作用方向是从外面指向物体表面(图1-1),这种压力称为正压力。另一种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比物体迎面而来的空气压力小,压力方向是从物体表面指向外面的,这种压力称为负压力,或吸力(图1-1)。空气对物体的摩擦力与物体对空气之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这些力量作用在物体上总是使物体向气流流动的方向走。如果是空气不动,物体在空气中运动,那么空气 摩擦力便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阻止物体向 前运动。 很明显,空气动力中由于粘性产生的空气摩 擦力对模型飞机飞行是有害的。可是空气作用在 模型上的压力又怎样呢?总的看来,空气压力对模 型的飞行应该说是有利的。事实上模型飞机或真 飞机之所以能够克服本身的重量飞起来,就是因图1-1作用在机翼上的压强分布 为机翼上表面产生很强的负压力,下表面产生正压力,由于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就使模型或真飞机飞起来。可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也并不是完全有利的。一般物体前面的压力大,后面的压力小,由于物体前后压力差便会阻碍物体前进,产生很多困难。只有物体的形状适当才可以获得最大的上、下压力差和最小的前后压力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大的升力和最小的阻力。所以空气压力对于物体的运动有

《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教案

《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现代飞机的基本构成,通过收集、欣赏、研究新型飞机的图片资料,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2、操作目标: 在设计未来飞机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 通过设计飞机,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飞机的发展简史以及飞机的构成,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启发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设计飞机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在绘画过程中将自己想像与设计的内容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师:相关图片、电影片段、玩具、教师用纸、学生用纸、废旧材料制作的飞机等。 生:绘画工具、课前阅读查找一些有关飞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考考你 1、全班分为四组,玩游戏“考考你”。 师问: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这些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你知道二十世纪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发明有哪些吗? 四组学生边讨论边由组长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比一比哪一组写的多。 (飞机、计算机、电视……) 2、师述: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科技发明吧! 教师播放电脑图片: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飞机、计算机、电

视……。 教师评出获胜一组,给予表扬。 3、师述:今天这节美术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我设计的飞机》。 教师板书课题:15 我设计的飞机 (二)简述飞机发展史 1、师播放图片并讲述: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太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本世纪初在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为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世纪30年代后期,德国设计师奥安制成了He-178喷气式飞机。 1939年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这架直升机成为现代直升机的鼻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开始把大量的运输机改装成为客机。 飞机的发明也使航空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超音速飞机诞生以后,空中运输更加兴旺。 在人类向地球深处进军时,飞机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现代战争中。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行是16世纪完成的。当时,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足足用了 3年时间,才环绕地球一周。1979年,英国人普斯贝特只用14个小时零6分钟,就飞行环绕地球一周。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可以飞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这对于生活在20世纪以前的人类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人间奇迹吗?好了,说了这么多的飞机的趣闻,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 (三)拼拼飞机模型,了解飞机结构 1、请学生代表用玩具拼装飞机模型,拼完后说一说它有哪几部分组成? 2、教师播放电脑图片,师生共同讨论飞机的外部构造─—机身、机翼、机尾、起落装置等组成。 (四)欣赏讨论 1、教师播放现代新型飞机图片,学生欣赏。 2、师生共同讨论从第一架动力飞机到最新型的飞机经历了哪些的变化?它们的造型和功能

DIY制作航天飞机模型的方法和意义

摘要:diy手工制作活动通过对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或视图的观察、分析和想像,在头脑里建立起空间图形的表象,并通过制作过程将这一表象变成具体的实物模型,这对于发展人的空间智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航天飞机模型的制作大致分为准备工具和材料、设计图纸、制作部件、拼装等几个步骤,采用的原材料大多为可以二次利用的废弃物品。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图纸、搜集材料、制作拼接,不仅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还能够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想象力、意志力、实际操作能力,亲身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培养热爱科学、追求卓越的自信心。 关键词:航天飞机模型制作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制作精良、技术含量高的玩具玲琅满目。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在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具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让孩子们甚至成年人变得懒于动手自己制作玩具了。成品的玩具尽管在玩具商店随处可以买到,但是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机会。自己亲手制作玩具不仅可以将身边的日常生活废弃物品变废为宝,更重要的是通过diy制作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开放想象能力,同时,diy制作的过程也是将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一件自己想象中的玩具模型时,能让你亲身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培养热爱科学、追求卓越的自信心。 下文将以制作航天飞机模型为例,向您展示diy制作的魅力。制作航天飞机模型的大致步骤是: 一、准备制作材料和工具。 制作材料大都是日常当中的废弃物品。包括:废旧包装用硬纸板(要求有一定的弹性,且不能太厚)、用过的牛奶吸管、钉书针、胶水、透明胶带。 制作用的工具:剪刀、直尺、圆规、铅笔。 二、设计图纸,量好每个部件的具体尺寸,做好标注。 三、制作航天飞机的最重要部分――轨道飞行器。在硬纸板上按照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尺寸画出裁剪线,然后用剪刀将多余部分剪掉,做轨道飞行器的主体部分时,圆柱体的制作拼接可以用胶水和钉书针结合,这样既结实又严密。 四、制作火箭助推器。两个助推器的主体部分的圆柱体制作方法和轨道器相同,火箭助推器的尖顶可以用柔韧度高些的薄纸板制作,然后用透明胶带将尖顶和火箭的主体粘接在一起。 五、制作外挂燃料箱。用硬纸板制作外挂燃料箱的最大挑战是箱体两端的圆弧状,我是采用多处裁剪掉小锐角三角形的方法进行处理的,只要肯下功夫,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六、细小部件的制作。细小部件包括火箭助推器底部和轨道运行器底部的喷火口,这几个喇叭形的喷射口的制作应用较为柔软的纸板以便于弯曲成直径较小的喇叭口状,并且要把握好喷火口和主体部分的比例。另外,如果制作材料的质地允许的话,还可以在轨道运行器的中段制作一个可以开启的舱门,这样就更为逼真了。 七、组装拼接。两个助推火箭和轨道器之间可以用若干个钉书针弯曲成小挂钩连接,这样可以拼拆自如。当然,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有视觉感染力的话,也可以用彩色笔涂色装饰,并写上文字图案标识等。只要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你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使用各种方法,甚至可以建立一个发射塔来搭配你的航天飞机。 根据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大脑两半球既有各自特定的机能,又是互相协同工作的。手工制作活动中,十指动作的协调配合,使大脑获得积极有效的刺激,这些积极的刺激有利于大脑皮层机能的发育与完善。通过观看图书上的航天飞机照片和网络视频里的航天飞机视频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