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的制备与空气中微生物的控制

培养基的制备与空气中微生物的控制
培养基的制备与空气中微生物的控制

实验二:培养基的制备与空气中微生物的控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的相关知识,了解培养基的分类,掌握不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与制备培养基的注意事项。

2.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知道如何控制环境因素达到无菌操作。

3.了解杀菌与消毒的相关知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二、实验相关知识

1. 微生物的营养(营养指的是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须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营养类型的分类,以碳源分:异养,自养。以能源分:光能营养,化能营养型

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微生物的PH:7.2-8.0,偏碱

2.培养基

培养基分类有: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0.5%的琼脂);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有1%-2%的琼脂或5%-12%的明胶);脱水培养基3.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的本质的区别。

消毒是除去营养体,灭菌是除去一切菌体

常用消毒的方法:

75%乙醇(太高浓度的乙醇破坏细胞的蛋白质和DNA,且挥发);紫外线;有机物:如Cl2,Br2,I2,Ag,Cu,Hg

常用灭菌的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高压时,利用水的穿透性,细菌体内的水与外面的水发生共振,使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破裂而导致死亡。

过滤:选用孔径小于微生物的膜,孔径一般为0.22um-0.40um,使料液通过膜过滤过滤器进行过滤,使固体粒子被截留,达到灭菌的目的。

其他方法:灼烧:x,r射线,

三、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的将许多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营养基质,用以培养或分离各种微生物。因此培养基应该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培养基除了要满足微生物生长所要求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应保证微生物所需要的其他生活条件,如适宜的酸碱度、渗透压等。因此,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要求,应将培养基调节到一定的pH范围和适宜的温度。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空气中也不例外。虽然空气不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但由于气流、灰尘和水沫的流动,人和动物的活动等原因,仍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存在。当空气中个体微小的微生物落到适合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时,在适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每一个分散的菌体或孢子就会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

的细胞群体即菌落。观察大小、形态各异的菌落,就可大致鉴别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的种类。

四、实验器材

1. 试剂

牛肉蛋白胨培养基配方:牛肉膏 1.0g (提供微量元素与成长因子);蛋白胨 2.0g (提供氮源,维生素);NaCl 1g,(提供无机盐);水200ml ;琼脂(AGAR )4.0g :把以上物质凝结起来,是一种凝固剂。

2. 仪器及其他用品

电子天平,高压灭菌锅,操作工作台,锥形瓶,培养皿,酒精灯,培养箱,滴管等

五、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流程: 查配方 计算 称量 溶解 测pH 值 分装 灭菌

包扎无菌检查

方法:先将牛肉膏、蛋白胨溶入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其他成分依次

溶解,最后加水至200Ml.调节pH ,加入琼脂,分装,包扎,将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器内,温度调节到121℃,等待20min 。灭菌降温到47-48℃,把培养基放到紫外消毒的工作台,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以18ml/个为宜。(操作时,手必须消毒,操作必须在紫外消毒工作台内进行。)

注意:(1)称量时蛋白胨易吸潮,称量要快,称完盖盖子(2)分装时液体体积

不超过3/5,防止高压灭菌时发生危险。(3)灭菌时,一定要加水,极酸或极碱不可放入灭菌器内,饱和蒸气压大于水的物质不可以灭菌,带旋盖的瓶子应该旋开,机器必须密封。

2.暴露取样

在指定的地点一楼,三楼,五楼,七楼放上培养皿,将培养皿盖打开,在空气中暴露5min ,,时间一到,立即合上皿盖。

3. 培养观察:细菌置于37℃培养,细菌培养48h 。计数平板上的菌落,观察各种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4.计算1m 3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

奥梅染斯基(Омелянский)曾建议:如面积为100㎝2的平板培养基,暴露

在空气中5分钟,置于37℃培养24小时后所生长的菌落数,相当于10L 空气中的细菌数。

2r 100100π??=

N X X :每m 3空气中的细菌数N :平板暴露5分钟,置37℃培养24小时后生长的菌落数r :平皿底半径(㎝)

六、实验结果

列表比较不同放置地点空气菌落数量以及用沉降法计算1m 3

空气环境中所含的菌数差异?

六、思考题

1.对实验结果分析,一、三、五、七楼的微生物分布为什么存在差异?

答:空气中没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日光中有害的紫外线的照射,因此空气不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场所。由于土壤、水体、各种腐烂的有机物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都可随着气流的运动被携带到空气中去,因此空气中存在很多微生物。但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尘埃量多的空气中,微生物也多。由于尘埃的自然沉降,所以越近地面的空气,其含菌量越高。然而微生物在高空中分布的记录却越来越高。由20km到30km。它们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于空气中,5微米以下的粒子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存活力和感染力“’。空气中微生物的存活受复杂的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温度、湿度、日光辐射和各种大气化学污染物等因素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细菌分布与理论的分布不是很相符。可能是因为之前一直是干燥的晴天,射线强烈,地面温度比较高,所以靠近地面的细菌数会减少。暴露取样前刚刚好下了一场雨,对空气中的溶胶状细菌有淋洗的作用,会影响到微生物的分布。而且下完雨,风比较大,一楼是没有开放环境的,所以空气流动不一样,影响到接种是的细菌数,所以高楼层会比较多。实验室在一楼是我们当天的实验地点,虽然人流比较大,但是经常用酒精消毒,会影响到现场的环境,使细菌数减少。实验室各层的人流不一样,带来的细菌分布也不一样。这次实验受现场的环境影响很大,因此与一般的规律不相符。

七、实验总结

这一次实验在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再倒培养基时,有轮流操作,所以转换要时间,影响到最后培养基,有一些已经凝结成块状。如果条件允许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独自完成一次实验操作。

而且本次试验数据比较少,受影响的因素很大,例如室内与室外,每个楼层不同地方,还有培养基的放置方法,地点布置等都不知道,所以实验有很大影响。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及接种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及接种 宿舍:628 成员:黄朋朋、李厅、王冲、马浩、王萌、 王锦楼 一、实验原理: 牛肉膏蛋白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 基,这种培养基含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营养物质,培养基含有碳源、氮源、磷酸盐、维生素、生长因子等。 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作凝固剂。多用于培 养细菌因此要用烯酸和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 细菌的生长繁殖。 二、实验器材: 1、试剂:牛肉膏1.8g、蛋白胨6g、食盐11g、琼脂12g、水 600ml、1mol/L NaOH、1mol/L HCl 2、仪器或其他用具:试管56/个、1000ml大烧杯/个、三角 瓶、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分析天平、牛角匙、 pH试纸、牛皮纸、记号纸、麻绳、纱布、培养皿、高压 式蒸汽灭菌锅等。 3、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 三、实验步骤: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

放入烧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牛肉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蛋白胨很易吸潮,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2、溶解: 在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璃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 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配制固体培养基,将称好的琼脂 放入已溶化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 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使烧杯破裂。最后补足所失的 水分。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 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 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 反之,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 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4、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每试管 10ml。如图:

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大全

摘要: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100毫升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2、血琼脂平板(BA)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 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 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 100毫升 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 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 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琼脂加灭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毫升,轻轻摇匀,立即倾注于平板或分装试管,制成斜面备用。 用途:1.一般棉拭子均接种此培养基。 2.尿液,脓液 3.分离细菌标本用。 3、基础培养基(肉膏汤BB) 成份: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 氯化钠5克水1000毫升 制法:将以上各物称好,加水煮沸溶解,用1NNOH校正PH至7.6,过滤分瓶,121℃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用途:1 作耐药试验,增菌用分装小管。 2 作普通琼脂斜面。 4、血液培养基(大管肉汤培养基) 成份:1 新鲜牛肉浸液1000毫升 2 PABA(对氨基苯甲酸〔相当于10mg/毫升〕) 1g% 1毫升 3 MgSO 4 [相当于0.493/100毫升] 49.3% 1毫升 4 枸椽酸钠0.3g 制法:1 将1号,4号混合液,2号,3号液分装高压灭菌。

2 取灭菌1,4号混合液用无菌法加入PABA,MgSO4,再分管,行无菌试验三天方可使用。 用途:作血,骨髓培养用。 5、肠道杆菌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 成份:蛋白胨10克乳糖10克 氯化钠5克琼脂25(22)克 水1000毫升2%伊红溶液20毫升 0.5%美兰溶液20毫升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称好,加水1000毫升使溶解,校正PH7.4过滤,补足失水,加入2%伊红溶液20毫升,0.5%美兰溶液20毫升,(115℃高压20分钟),冷却至50℃左右倾注平板,凝固后存冰箱备用。(高压以后方可再加乳糖) 用途:用作分离沙门氏,志贺氏菌属,也作菌群调查。 1 6、罗文斯坦培养基 成份:磷酸二氢钾2.4克硫酸镁0.24克 枸椽酸钠0.6克天门冬素3.6克 纯甘油(丙三醇) 12毫升水600毫升 马铃薯粉30克鸡蛋1000毫升(约3公斤) 2%孔雀绿水溶液20毫升 制法:1 除鸡蛋外(还有孔雀绿)。可将其它物品称好,放入大三角瓶包扎好,高压灭菌。 2 鸡蛋用75%酒精泡30分钟,灭菌法打蛋,倒入盛有玻璃珠的灭菌三角烧瓶内充分将鸡蛋摇散。 3 将各成份按比例配好,分装每管约5毫升。 4 间歇灭菌第一次90℃1小时,第二次80℃半小时,第三次80℃半小时(或放85℃烤箱内连续二次)。 质控标准: 1 灭菌试验合格。 2 接种结核杆菌要求两星期生长良好。 用途:作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用。

微生物培养基成分及其用途

[Note]:When cultivation of Bacillus,5mg of to MnSO4.H2O may be added . It is favorable to promote spore formation . 适用范围:产气气杆菌、粪产碱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变种、地衣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尘埃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深黑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戈尔斯德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产氨短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凸形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亚黄八叠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发酵单孢菌 3. Azotobacter Medium (固氮菌培养基) KH2PO4 0.2g K2HPO4 0.8g MgSO4.7H2O 0.2g CaSO4.2H2O 0.1g Na2MoO4.2H2O Trace(微量) Yeast axtract(酵母膏) 0.5g Mannitol(甘露醇) 20g FeCl3 Tract(微量)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gar (琼脂) 15g Adjust (调) pH to 7.2 适用范围: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 4. Corn Meal Medium (玉米粉培养基) Maize flour (玉米粉) 5g Peptone (蛋白胨) 0.1g Glucose (葡萄糖) 1g Tap water (自来水) 1000ml [Note]:Boil the mixture i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distribute the medium into 18ⅹ18 mm tubes , each contains 10 ml of the liquid , the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 again (15磅蒸煮1小时,分装入18ⅹ18毫米试管,每管深度达6厘米。15磅再次灭菌15小时。) 5. Lactic-bacteria Medium I (乳酸菌培养基I )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7.5g Peptone (蛋白胨) 7.5g Glucose (葡萄糖) 10g KH2PO4 2g Tomato juice (西红柿汁) 100ml Tween (吐温) 80 0.5ml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900ml pH 7.0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 6. Lactic-bacteria Midium Ⅱ(乳酸菌培养基Ⅱ) Lacto-casein peptone (乳酪蛋白胨) 10g Beef extract (蛋白胨) 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5g Glucose (葡萄糖) 5g Tween (吐温) 80 1g K2HPO4 2g Na-acetate (醋酸钠) 5g Diamine citrate (柠檬酸二胺) 2g MgSO4.7H2O 0.2g MnSO4.H2O 0.0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 pH 6.5-6.8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 7. Peotone Glucose Yeast extract Medium PGY (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Peptone(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5g Glucose (葡萄糖)1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1L 8. Glycerol Agar (甘油琼脂) Peptone (蛋白胨)5g Beef extract (酵母膏)3g Glycerol (甘油)20g Top water (自来水)1000ml Agar (琼脂)15g pH 7.0-7.2 9. Rhizobium medium (根瘤菌培养基)AS 9 Yeast eztract (酵母膏)1g Soil eztract (土壤浸提液)200ml Mannitol (甘露醇)10g Agar (琼脂)15g

实验一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实验一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8课时) 一、目的要求 1、学习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正确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从事微生物学实验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但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例如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面与平板的制作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基本环节大致相同。 三、实验材料 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琼脂粉、1mol/L的NaOH和1mol/L HCl溶液。 2、仪器及玻璃器皿: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和玻璃棒等。 3、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报纸、线绳和注射器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用洗涤剂洗刷干净,然后用自来水冲净,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配制 (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计算出各成分的用量,然后用电子天平进行准确称量后倒入一烧杯中。 注意:称量药品时,一定要用称量纸而不能用滤纸。称药品用的药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 (2)溶解:用量筒称量所需体积的水(根据实验需要可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动溶解即可。 (3)调pH:一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可用1mol/L NaOH或1mol/L 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pH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I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测试,直至达到所需pH为止。 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2、制备液体培养基 (1)用量筒准确量取20ml培养基,倒入100ml三角瓶中,塞好棉塞,用报纸包好瓶口并用棉线包扎好,灭菌。 注意:倒溶液时不要把瓶口沾湿。包扎时不要把瓶子弄倒而把棉塞弄湿。

微生物培养基

培养基 培养基(medium或culturemedium)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因此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且其间的比例是合适的。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否则很快引起杂菌丛生,并破坏其固有成分和性质。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配制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但是,许多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去选用一种现成的培养基,而且还经常要求亲自去设计一种更合适的培养基,这就要求人们除了熟悉微生物的营养知识和规律外,还要有一套科学的设计培养基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巧的是,在一般的书籍中,这方面的内容不易找到。为此,这里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四个原则和四种方法,以作为总结这类工作的一个尝试。 (一)四个原则 1.目的明确在设计新培养基前,首先要明确配制该培养基的目的,例如,要培养何菌?获何产物?用于实验室作科学研究还是用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作生产中的“种子”,还是用于发酵?等等。 如果某培养基将用于实验室研究,则一般不必过多地计较其成本。但必须明确对该培养基是作一般培养用,还是作精细的生理、代谢或遗传等研究用。如属前者,可尽量按天然培养基的要求来设计,如系后者,则主要应考虑设计一种组合培养基(即“合成培养基”,详后)。拟培养的微生物对象也十分重要。不同大类的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间的比例、pH的高低、渗透压的大小、生长因子的有无以及特殊成分的添加等都要作相应的考虑。 如果某培养基将用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上,则用作“种子”的培养基,一般其营养成分宜丰富些,尤其氮源的含量应较高(即C/N比低);相反,如拟用作大量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则从总体来说,它的氮源含量宜比“种子”培养基稍低(即C/N比高)。除了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应考虑其特定条件外,在设计发酵培养基时,还应特别考虑到生产的代谢产物是主流代谢产物,或是次生代谢产物。如属主流代谢产物(一般指通过主要代谢途径产生的那些结构较简单、产量较高、价值较低的降解产物),则生产不含氮的有机酸或醇类时,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比例自然要比生产含氮的氨基酸类产物时高,反之,生产氨基酸类含氮量高的代谢产物时,氮源的比

36种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汇总

36 种微生物常用培养基配制 1.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 牛肉膏3g,蛋白胨10g, NaCI 5g ,水1000mL pH7.4?7.6。 2. 高氏1 号培养基(用于放线菌培养) 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I 0.5g ,K2HPO4?3H2O0.5g,MgS04?7H200.5gFeS04?7H200.01,水1000mL pH7.4?7.6。配制时注意:可溶性淀粉要先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 3. 马丁氏(Martin )培养基(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真菌) K2HPO41g MgSO4?7H2O0.5g蛋白胨5g,葡萄糖10g, 1/3000 孟加拉红水溶液100mL水900mL自然pH, 121C湿热灭菌30min。待培养基融化后冷却55?60C时加入链霉素(链霉素含量为30 卩g/mL)。 4. 马铃薯培养基(PDA)(用于霉菌或酵母菌培养) 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水1000mL配制方法如下: 将马铃署去皮,切成约2cm2的小块,放入1500mL的烧杯中煮沸 30mi n,注意用玻棒搅拌以防糊底,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

糖,再补足至1000mL自然pH,霉菌用蔗糖,酵母菌用葡萄糖。 5. 察氏培养基(蔗糖硝酸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培养) 蔗糖30g, NaNO32g, K2HPO41g, MgSO4?7H2O0.5,gKCl 0.5g, FeSO4?7H2O0.1,水1000mL pH7.0?7.2。 6. Hayflik 培养基(用于支原体培养) 牛心消化液(或浸出液)1000mL,蛋白胨10g,NaCI 5g,琼脂15g, pH7.8?8.0,分装每瓶70mL 121C湿热灭菌15min,待冷却至80C 左右,每70mL中加入马血清20mL 25%羊酵母浸出液10mL 15醋酸铊水溶液2.5mL,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20万单位以上)0.5mL ,以上混合后倾注平板。 *注意:醋酸铊是极毒的药品,需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7. 麦氏(McCLary)培养基(醋酸钠培养基) 葡萄糖0.1g, KCl 0.18g ,酵母膏0.25g,醋酸钠0.82g,琼脂 l.5g,蒸馏水l00mL。溶解后分装试管,1l5 C湿热灭菌15min 8.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V.P.反应和甲基红试验) 蛋白胨0.5g,葡萄糖0.5g, K2HPO4 0.2g,水100mL pH7.2,

茶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茶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技术茶叶是我国的国饮,生产加工卫生尤为引人关注。目前,茶叶制品的微生物卫生安全性问题已是茶叶出口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提高茶叶卫生质量,根据它的加工工艺特点,随机抽取烘青类茶叶在冷却和内包装生产环节的茶样,分析其中杂菌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霉菌总数的污染情况表明:空气中微生物二次污染及手部细菌二次交叉感染,是杂菌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霉菌总数都呈数十倍的增加,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卫生质量。 专业从事食品杀菌消毒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的上海康久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工程师沈杨先生认为,采用卫生质量良好的原料及科学的加工工艺、使用动态连续杀菌设备,配合全自动手消毒器则可有效控制微生物茶叶的二次污染和二次交叉感染、提高茶叶制品卫生质量,对促进茶叶消费和茶叶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5244-2004规定,茶叶中大肠菌群限量指标≤300MPN/100g,其精加工流程为:原料检验(半成品采购)→筛分→风选→拣剔→强磁除铁→静电去毛发→烘焙→冷却→金属检测→ 内包装→装箱→进仓(出厂检验)→上市销售,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如何保证茶叶制品微生物不超标? 据才重庆市普康消毒用品公司人员介绍,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需要:1、茶厂选址最好都临近茶园,这样可避免和减少烟尘对进厂鲜叶和成茶的污染。2、保持车间清洁卫生,防止一切污染物的进入。 3、要保持自然纯真,切不可在加工中掺加任何添加剂,以免弄巧成

拙而造成污染。4、包装贮藏器材,同样应防止污染,禁拥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可用聚乙烯;有关机具、贮器的重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常含有镉、铅、铬等成分,对茶叶可能造成污染。 茶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理化检测结果表明,鲜叶经摊放后,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均有明显增加,但经过杀青(高温烘焙)工序后,大肠菌群可减少到30MPN/100g以下,基本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再经过冷却后包装;如果车间内的空气卫生质量不佳、空气中含有很多微生物,则这些微生物会附着在茶叶表面,导致半成品的卫生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茶叶的微生物含量超标。 据了解,重庆市普康消毒用品公司是专业的动态消毒产品研发制造商,是业内唯一一家提供全方位全系统空气消毒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也是唯一一家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杀菌产品的企业,依据企业的产品性质、空间体积、车间环境、温湿度、密闭度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且量身定制的动态杀菌产品购买价、运行成本,比传统产品还要便宜,有效消除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对动态杀菌效果的影响,如下方案供客户参考: 一、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为杀菌净化的综合设备,其原理为采用双极等离子体静电场对带负电细菌分解与击破,再组合药物浸渍型活性炭、静电网、光触媒装置等组件进行二次杀菌过滤,经过处理的洁净空气大量快速循环流动,使受控环境保持在“无菌无尘”标准。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累积代谢产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的混合基质。 配制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基础,甚至是任何与微生物有关工作的基础。 注意事項–灭菌锅的使用 ①加水盖过底部铁板—②放入东西—③关门—④調整溫度時間—⑤关紧泄压阀 灭菌結束後,等压力降回零時才可打開門 進入灭菌锅之物品,蓋子不可關太緊或太鬆 拿滅菌後物品請記得帶耐熱手套 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营养物质:N源、C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常用的N源:蛋白胨、牛肉膏、肉浸汁、酵母膏 常用的C源:糖、醇类物质(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菊糖;

醇类:甘露醇、卫茅醇、甘油) 水: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凝固剂:琼脂、明胶、血清等 抑制剂: 1、作用:鉴定细菌、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增加待检菌的检出率 2、种类: 盐类:氯化钠、氯化锂、氰化钾、亚碲酸钾(钠)、亚硒酸钠等 染色剂类:煌绿、蔷薇酸、结晶紫、孔雀绿、孟加拉红、玫瑰红 胆盐类:猪(牛、羊)胆盐、混合胆盐、三号胆盐、去氧胆酸盐、胆石酸盐 抗菌素: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 指示剂 1、作用:用于指示鉴别细菌可否利用分解糖醇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产酸产碱的能力。

2、常用的指示剂:酚红、溴甲酚紫、中性红、中国蓝、甲基红、复红、伊红、美蓝、孔雀绿等。 培养基的类型: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来区分: 1、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增菌培养、鉴别性培养 2、固体培养基:用作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检验杂菌、计数、保藏、生物测定 3、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微生物的动力,有时用来保藏菌种 4、脱水(商品)培荞基:脱水培养基也称为商品培养基、预制干燥培养基。 ●将各种营养成分按比例配制完全,制成脱水的干粉状,装 瓶出售;使用时只需按比例加人定量的水溶化、灭菌便可。 ●根据培养基的用途来区分: 增殖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1、增殖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 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

微生物研究技术与方法 重点大全要点

第一章绪论 课程主要内容: 1、微生物学研究技术发展 2、微生物材料的准备 3、微生物研究中的物理化学方法基础 4、微生物的观察与微生物分析法 5、细胞破碎方法及亚细胞物质分离 6、微生物育种技术 7、固相化技术与生物传感器 8、免疫学技术 9、微生物学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微生物学研究技术发展: 微生物学是整个生物学中第一门具有一套自己独特操作技术的学科,其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 1、显微镜术和制片染色技术 2、消毒灭菌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 3、纯种分离和克隆化技术 4、合成培养基技术;选择性和鉴别性培养技术 5、突变型标记和筛选技术;深层液体培养技术 6、菌种保藏技术 7、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技术 8、各种DNA重组技术等 第二章微生物材料的准备 第一节灭菌、消毒、除菌与无菌操作 掌握知识要点: 原理、方法、生物活性物质的除菌 无菌操作:意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灭菌、接种等操作、保存 一、几个基本概念 控制害菌的措施: 1)杀灭法: ○1灭菌:彻底杀灭(杀菌、溶菌)——一切微生物 ○2消毒:部分杀灭——仅杀灭病原菌 2)抑制法: ○1防腐:抑制霉腐微生物 ○2化疗: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菌 1、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 措施。例如:高温灭菌、辐射灭菌等。 2、消毒:消除毒害,即传染源、致病菌。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 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例如:

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 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消毒处理的巴氏消毒法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2)煮沸消毒法 采用在100℃下煮沸数分钟的方法,一般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3、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抑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防腐的方法: ①低温:利用4℃以下的各种低温(0,-20,-70,-196℃)保藏食物、生化试剂、 生物制品或菌种等。 ②缺氧:可采用抽真空、充氮或二氧化碳、加入除氧剂等方法来有效防止食品和粮食 等的霉腐、变质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除氧剂的种类很多,是由主要原料铁粉再加上一定量的辅料和填充剂制成,对糕点等含水量较高的新鲜食品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③干燥:采用晒干、烘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是最常 见的防止霉腐的方法; 在密封条件下,用生石灰、无水氯化钙、无氧化二磷、氢氧化钾(或钠)或硅胶等作为吸湿剂,也可很好的达到食品、药品和器材等长期防霉腐的目的。 ④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食物,是在民间早就流传的有效防霉腐的 方法。 ⑤高酸度:在我国和韩国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泡菜,就是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新鲜 蔬菜产生大量乳酸,借这种高酸度而达到抑制杂菌和防霉腐的目的。 ⑥高醇度:用白酒或黄酒保存食品,在我国有悠久传统,如:醉蟹、醉麸、醉笋和黄 泥螺等产品,都是特色风味食品。 ⑦加防腐剂:在有些食品、调味品、饮料、果汁或工业器材中,可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或防霉剂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如: 用苯甲酸来使酱油防腐; 用尼泊金作墨汁防腐剂; 用山梨酸、脱氢醋酸作化妆品防腐剂; 用二甲基延胡索酸(DMF)作食品、饲料的防腐剂。 4、化疗——化学治疗 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高度毒力而对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用于化学治疗目的的化学物质称化学治疗剂,包括磺胺类等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生物药物素和若干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等。 要点: 1.灭菌: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内部全部的微生物。 2.消毒: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有害微生物或使其钝化,使致病微生物不致病。 3.除菌:利用物理方法除去物体表面的微生物。

常用微生物培养基手册大全

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 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 100毫升 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 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 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琼脂加灭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毫升,轻轻摇匀,立即倾注于平板或分装试管,制成斜面备用。 用途:1. 一般棉拭子均接种此培养基。 2.尿液,脓液 3.分离细菌标本用。 3、基础培养基 (肉膏汤BB) 成份:蛋白胨 10克 牛肉膏 5克 氯化钠 5克 水 1000毫升 制法:将以上各物称好,加水煮沸溶解,用1NNOH校正PH至7.6,过滤分瓶, 1

121℃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用途:1 作耐药试验,增菌用分装小管。 2 作普通琼脂斜面。 4、血液培养基(大管肉汤培养基) 成份:1 新鲜牛肉浸液 1000毫升 2 PABA(对氨基苯甲酸〔相当于10mg/毫升〕) 1g% 1毫升 3 MgSO 4 [相当于0.493/100毫升] 49.3% 1毫升 4 枸椽酸钠 0.3g 制法:1 将1号,4号混合液,2号,3号液分装高压灭菌。 2 取灭菌1,4号混合液用无菌法加入PABA,MgSO4,再分管,行无菌试验三天方可使用。 用途:作血,骨髓培养用。 5、肠道杆菌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 成份: 蛋白胨 10克 乳糖 10克 氯化钠 5克 琼脂 25(22)克 水 1000毫升 2%伊红溶液20毫升 0.5%美兰溶液 20毫升 2

种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汇总

36种微生物常用培养基配制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 2.高氏1号培养基(用于放线菌培养) 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l ,K2HPO4?3H2O ,MgSO4?,FeSO4?,水1000mL,~。配制时注意:可溶性淀粉要先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 3.马丁氏(Martin)培养基(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真菌) K2HPO41g,MgSO4?,蛋白胨5g,葡萄糖10g,1/3000孟加拉红水溶液100mL,水900mL,自然pH,121℃湿热灭菌30min。待培养基融化后冷却55~60℃时加入链霉素(链霉素含量为30μg/mL)。 4.马铃薯培养基(PDA)(用于霉菌或酵母菌培养) 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水1000mL,配制方法如下: 将马铃署去皮,切成约2cm2的小块,放入1500mL的烧杯中煮沸30min,注意用玻棒搅拌以防糊底,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糖,再补足至1000mL,自然pH,霉菌用蔗糖,酵母菌用葡萄糖。 5.察氏培养基(蔗糖硝酸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培养) 蔗糖30g,NaNO3 2g,K2HPO4 1g,MgSO4?,KCl ,FeSO4?,水1000mL,~。 培养基(用于支原体培养) 牛心消化液(或浸出液)1000mL,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g,~,分装每瓶70mL,121℃湿热灭菌15min,待冷却至80℃左右,每70mL中加入马血清20mL,25%鲜酵母浸出液10mL,15醋酸铊水溶液,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20万单位以上),以上混合后倾注平板。 *注意:醋酸铊是极毒的药品,需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7.麦氏(McCLary)培养基(醋酸钠培养基) 葡萄糖, KCl ,酵母膏,醋酸钠,琼脂,蒸馏水l00mL。溶解后分装试管,1l5℃湿热灭菌15min。 8.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反应和甲基红试验) 蛋白胨,葡萄糖,K2HPO4 ,水100mL,,1l5℃湿热灭菌20min。 9.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吲哚试验) 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121℃湿热灭菌20min。 10.糖发酵培养基(用于细菌糖发酵试验) 蛋白胨,NaCl ,K2HPO4 ,水100mL,溴麝香草酚蓝(1%水溶液),糖类lg。分别称取蛋白胨和NaCl溶于热水中,调pH至,再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先用少量95%乙醇溶解后,再加水配成1%水溶液),加入糖类,分装试管,装量4~5cm高,并倒放入一杜氏小管(管口向下,管内充满培养液)。115℃湿热灭菌20min。灭菌时注意适当延长煮沸时间,尽量把冷空气排尽以使杜氏小管内不残存气泡。常用的糖类,如葡萄糖、蔗糖、甘露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等(后两种糖的用量常加大为%)。

微生物控制的新技术

微生 物控制的新 技术 食品工业界在继 续发展现有控制微生物控制方法的同时, 正研究新技术以保证食品的 微 生物安全,同时也 为消费者提供稍需加工或不需加工的高质 量食品。这些年,辐照、高 强度 电子场、脉冲光 、紫外线、高压加工和臭氧已作为消灭微 生物的非加热方法。然而, 在商业 上运用这些技 术仅在最近几年。尽管这些新技术以及其 它方法看起来能达到预期结 果,但通 常也受到限 制而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因此在现有食 品加工中采用上述新技术时, 必须理解 每个方法的 优点、缺点和由那些要求。 、辐 照 伽玛射线 加速电子 辐射消毒(灭菌) 针对性的辐射杀菌 ?有选择的辐射杀菌 辐照是消灭微生 物的一种方法,通常是用来描述一个产品 暴露在离子射线下的常用术 语。 1.伽玛射线和加速电子射线 我们可能熟悉的 一些普通形式的离子射线有X-射线,微 食品中应用,但这 部分我们将集中讨论两种其它形式的射线 两种射线在消灭和 减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方面有着实际应用实 例。 美国 FDA 已批准对猪肉、牛肉、禽肉、 羊肉、香料、调味品进行辐照,也可 以用于水 关食品辐照的要求在 21CFR PART179 可以查到。 每种技术都有自 已的术语,辐照也不例外。 KILOGRAY 是个用于食品加工业中描述辐 照量值的术语。 细菌的数量 细菌的类型 细菌的年龄 氧气的存在与否 食品的特征 数量是主要的, 存在的微生物越多,就需越多的射线消灭 它们。 一般而言: ? 芽胞比繁殖体对辐照更有抵抗性。 ? 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对辐照更 有抵抗性。 ? 酵母比霉菌对辐照更有抵抗性。 ? 微生物在生长期时对辐照更敏感。 ? 生物体对辐照的敏感性在无氧时更大。 ? 高蛋白食物和干燥食品能对微生物抵抗 辐照提供更多的保护作用。 辐照过程必须科 学地设计以保证用最少量的射线最理想的 减少微生物。 2.辐射消毒(灭菌) 辐射消毒(灭菌)类似商业无菌。食品暴露在 30?40千戈瑞之间的射线水平下被 认为 是商业无菌消毒。 暴露在 2.5? 10 千戈瑞辐照水平将消除 大部分食物的所有病原菌的繁 殖体。这种辐照 水平称为针对性辐射 杀菌,类似于巴氏杀菌。 波和紫外线,这些射线都已 ,伽玛射线和加速电子射线。 果、蔬菜和谷物。有 影响微生物抵抗 辐照的一些因素包括:

微生物有害控制技术

食品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技术 摘要: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是导致食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因素。本文究并弄清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源和快速检验;控制其对食品的污染,延长食品保藏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与食物中毒的发生。 关键词:食品有害微生物来源检测方法防治保藏 众所周知,人类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农副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这些产品不论以新鲜状态使用,还是加工后食用,都必须解决储藏问题。因为有的在原料状态短期内就可腐烂,有的在加工过程中就会变质,有的就是加工成制品后在销售过程中还可能败坏。因此,防止食品的变质、腐败是食品生产者的重要任务。 1.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是导致食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不同的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类型和数量不尽相同,另一方面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烹调等各个环节,常常与环境发生各种方式的接触,进而导致微生物的污染。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可分为土壤、空气、水、操作人员、动植物、加工设备、包装材料等方面。 1.1 土壤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和氮源,还含有大量的硫、磷、钾、钙、镁等无机元素及硼、钼、锌、锰等微量元素;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性、通气性及适宜的酸碱度(pH3.5-10.5);土壤温度变化范围通常在10~30℃之间,而且表面土壤的覆盖有保护微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的危害。土壤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素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和“微生物大本营”之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可达107~109个/g,微生物种类十分庞杂,其中细菌占有比例最大,可达70%~80%,放线菌占5%~30%,其次是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肥沃的土壤中含较多的有机质和微生物。 1.1.2 空气 空气中不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条件,加之室外经常接受来自日光的紫外线照射,所以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然而空气中也确实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随风飘扬而悬浮在大气中或附着在飞扬起来的尘埃或液滴上。这些微生物可来自土壤、水、人和动植物体表的脱落物和呼吸道、消化道的排泄物。 1.1.3 水 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海等各种淡水与咸水水域中都生存着相应的微生物。由于不同水域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种类和含量、温度、酸碱度、含盐量、含氧量及不同深度光照度等的差异,因而各种水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通常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有机物质含量越多,其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就越大。 1.1.4 人及动物体 人体及各种动物,如犬、猫、鼠等的皮肤、毛发、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均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未经清洗的动物被毛、皮肤微生物数量可达105~106/cm2。当人或动物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后,体内会存在有不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其中有些菌种是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Bacterium burgeri)。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体外排出而污染食品。

微生物实验室常见20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配方大全 一、糖发酵管 成分: 牛肉膏 5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3g 磷酸氢二钠2g 0.2%滇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 蒸馏水 1000mL PH 7.4 制法 1. 葡萄糖发酵管按上述成分配好后,按0.5%加入葡萄糖,分装于有一个倒置小管的小试管内,121℃高压灭菌15min。 2. 其他各种糖发酵管可按上述成分配好后,分装每瓶1000 mL,121℃高压灭菌15min。另将各种糖类分别配好10%溶液,同时高压灭菌。将5mL糖溶液加入于100 mL培养基内,以无菌操作分装小试管。 注: 蔗糖不纯,加热后会自行水解者,应采用过滤法除菌。 试验方法:

从琼脂斜面上挑取小量培养物接种,于36℃±1℃培养,一般观察2~3d。迟缓反应需观察14~30d。 二、乳糖胆盐发酵管 成分: 蛋白胨 20g 猪胆盐(或牛、羊胆盐)5g 乳糖 10g 0.04%滇甲酚紫水溶液 25mL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于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剂,分装每管10 mL,并放入一个小倒管,115℃高压灭菌15min。 注: 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三、5%乳糖发酵管 成分: 蛋白胨 0.2g 氯化钠 0.5g 乳糖 5g 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1.2mL

蒸馏水 100mL pH 7.4 制法:除乳糖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50mL蒸馏水内,校正pH。将乳糖溶解于另外50mL蒸馏水内,分别灭菌121 ℃ 15min,将两液混合,以无菌操作分装于灭菌小试管内。 注: 在此培养基内,大部分乳糖迟缓发酵的细菌可于ld内发酵。 四、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和VP试验用) 成分: 磷酸氢二钾 5g 多胨 7g 葡萄糖 5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溶化后校正pH,分装试管,每管1mL ,121℃高压灭菌15min。 甲基红(MR)试验:自琼脂斜面挑取少量培养物接种本培养基中,于36±1℃培养2~5d,哈夫尼亚菌则应在22~25℃培养。滴加甲基红试剂一滴,立即观察结果。鲜红色为阳性,

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方 大全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1)分离细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50U/ml制霉菌素,可以抑制霉菌和菌的生长。 (2)(2)分离放线菌时,在样品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不仅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还能 激活放线菌孢子的萌发。加入氟哌酸(5mg/L)+制霉菌素(50mg/L)+青霉素(L)也可以有效地抑 制细菌和真菌,而不影响放线菌的生长。 (3)(3)分离霉菌和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各30U/ml,可以抑制细菌和 放线菌生长。 (4)(4)分离根霉和毛霉时,由于这些微生物的菌丝易蔓延成片,难以得到纯化的菌落,通常在 培养基中添加%去氧胆酸钠或山梨醇防止菌丝蔓延,使菌落长得小而紧密。 (5)一般用于分离单一目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均含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抑制剂,这些专用的抑制剂 在小型实验室配制较麻烦,现已有成品供应,只要直接加入基础培养基即可。如氨苄西林,主要用 于分离亲水气单孢菌。 (6) 1、细菌培养基 配方一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克,蛋白胨克,氯化钠克,琼脂克, 水 1000毫升 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用蜡笔在烧杯外作上记号后,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等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用10%盐酸或10%的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分装在各个试管里,加棉花塞,用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 配方二马铃薯培养基 取新鲜牛心(除去脂肪和血管)250克,用刀细细剁成肉末后,加入500毫升蒸馏水和5克蛋白胨。在烧杯上做好记号,煮沸,转用文火炖2小时。过滤,滤出的肉末干燥处理,滤液pH值调到左右。每支试管内加入10毫升肉汤和少量碎末状的干牛心,灭菌,备用。

微生物控制的新技术

微生物控制的新技术 食品工业界在继续发展现有控制微生物控制方法的同时,正研究新技术以保证食品的微生物安全,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稍需加工或不需加工的高质量食品。这些年,辐照、高强度电子场、脉冲光、紫外线、高压加工和臭氧已作为消灭微生物的非加热方法。然而,在商业上运用这些技术仅在最近几年。尽管这些新技术以及其它方法看起来能达到预期结果,但通常也受到限制而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因此在现有食品加工中采用上述新技术时,必须理解每个方法的优点、缺点和由那些要求。 一、辐照 ·伽玛射线 ·加速电子 ·辐射消毒(灭菌) ·针对性的辐射杀菌 ·有选择的辐射杀菌 辐照是消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通常是用来描述一个产品暴露在离子射线下的常用术语。 1.伽玛射线和加速电子射线 我们可能熟悉的一些普通形式的离子射线有X-射线,微波和紫外线,这些射线都已在食品中应用,但这部分我们将集中讨论两种其它形式的射线,伽玛射线和加速电子射线。这两种射线在消灭和减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方面有着实际应用实例。 美国FDA已批准对猪肉、牛肉、禽肉、羊肉、香料、调味品进行辐照,也可以用于水果、蔬菜和谷物。有关食品辐照的要求在21CFR PART179可以查到。 每种技术都有自已的术语,辐照也不例外。KILOGRAY是个用于食品加工业中描述辐照量值的术语。 影响微生物抵抗辐照的一些因素包括: ·细菌的数量 ·细菌的类型 ·细菌的年龄 ·氧气的存在与否 ·食品的特征 数量是主要的,存在的微生物越多,就需越多的射线消灭它们。 一般而言: ·芽胞比繁殖体对辐照更有抵抗性。 ·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对辐照更有抵抗性。 ·酵母比霉菌对辐照更有抵抗性。 ·微生物在生长期时对辐照更敏感。 ·生物体对辐照的敏感性在无氧时更大。 ·高蛋白食物和干燥食品能对微生物抵抗辐照提供更多的保护作用。 辐照过程必须科学地设计以保证用最少量的射线最理想的减少微生物。 2.辐射消毒(灭菌) 辐射消毒(灭菌)类似商业无菌。食品暴露在30~40千戈瑞之间的射线水平下被认为是商业无菌消毒。 暴露在2.5~10千戈瑞辐照水平将消除大部分食物的所有病原菌的繁殖体。这种辐照水平称为针对性辐射杀菌,类似于巴氏杀菌。

常用微生物培养基

常用微生物培养基 分离真菌: 注:抗生素所有培养基灭菌放置不烫手背时(温度约为40°C左右),同时加入氯霉素和链霉至终浓度为0.5 mg/mL(提前配置好,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20℃存储),混匀后倒平板,用于抑制细菌生长。 1.GPY培养基:葡萄糖20 g,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10 g,海盐15 g,琼脂20 g,蒸馏水1 L,pH 7.5,115℃,30 min灭菌 2.PDA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干粉39 g/L,海盐15 g,蒸馏水1 L,pH 6.5-7.0,121℃,15 min灭菌 3.马丁培养基:葡萄糖10 g,蛋白胨5 g,磷酸二氢钾1 g,七水合硫酸镁0.5 g,孟加拉红0.03 g,海盐15 g,琼脂20 g,蒸馏水1 L,115℃、30 min灭菌 4.MEA培养基:麦芽浸粉17g,蛋白胨3g,海盐15g,蒸馏水1L,121℃,20 min 灭菌 5.YPD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 g/L,蛋白胨20 g/L,葡萄糖20 g/L,琼脂20 g/L,115℃,30 min灭菌 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每升培养基):蛋白胨(peptone)10.0 g,葡萄糖(glucose)40.0 g,琼脂(agar)15.0 g,pH 4.0 - 6.0; 7.酵母汁麦芽提取物琼脂培养基(YM,每升培养基):麦芽浸粉(malt extract)3.0 g,酪蛋白胨(casein peptone)5.0 g,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3.0 g,葡萄糖(glucose)10.0 g,琼脂(agar)15 g,pH 6.0 - 6.5; 8.察氏培养基(CDA,每升培养基):硝酸钠(NaNO3)3. 0 g,氯化钾(KCl)0.5 g,蔗糖(sucrose)30. 0 g,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0.5 g,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0. 01 g,磷酸氢二钾(K2HPO4)1.0 g,琼脂(agar)15.0 g,pH 6.0 - 6.5; 分离放线菌: 注:抗生素所有培养基灭菌放置不烫手背时(温度约为40℃左右),同时加入制霉菌素(终浓度为100.0 μg/ml)和萘啶酮酸(终浓度为25.0 μg/ml)(提前配置好,用0.22μm 微孔滤膜过滤,于-20℃冻存),混匀后倒平板,分别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