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完整版)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完整版)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北京陈飞鸿太极拳培训中心)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是以柔为主,动作比较柔和缓慢,二路拳则主刚,刚多柔少,动作窜蹦跳跃,快速威猛,松活弹抖,意气风发,是意、气、力、形在瞬间的高度统一表现,更具武术的本质特点,是建立在一路拳基础上而进行的高一级技术提高训练。因其节奏鲜明、爆发力强、速度快、刚脆迅猛的风格淋漓尽致,故又称“炮拳”或“炮捶”。练习时要求动作开合有序、蓄发相变、刚猛而不失其松沉,步灵跟稳,快而不乱,以手带身,劲整气足。是提高身体耐力、爆发力以及灵敏性和心肺功能的有效训练方法,故适合一路拳基础扎实者练习,是太极拳中最具武术外在特征的一套拳法。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

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搬拦捶

7、护心拳

8、斜行拗步

9、煞腰压肘拳 10、井栏直入 11、风扫梅花 12、金刚捣碓 13、披身捶 14、撇身捶 15、斩手 16、翻花舞袖 17、掩手肱拳 18、飞步腰拦肘 19、前运手 20、高探马 21、后运手 22、高探马 23、连珠炮 24、连珠炮

25、连珠炮 26、倒骑龙 27、白蛇吐信 28、白蛇吐信 29、白蛇吐信 30、海底翻花 31、掩手肱拳 32、转身六合 33、左裹鞭炮 34、左裹鞭炮 35、右裹鞭炮 36、右裹鞭炮 37、兽头势 38、披架子 39、翻花舞袖 40、掩手肱拳 41、伏虎 42、抹眉肱 43、右黄龙三搅水 44左黄龙三搅水

45、左冲 46、右冲 47、海底翻花 48、掩手肱拳 19、转胫炮 50、掩手肱拳 51、左全炮捶 52、右全炮捶 53、倒插花 54、海底翻花 55、掩手肱拳 56、夺二肱 57、夺二肱 58、连环炮 59、玉女穿梭 60、回头当门炮 61、玉女穿梭 62、回头当门炮 63、撇身捶 64、腰拦肘 65、顺拦肘 66、穿心肘 67、窝底炮 68、井栏直入 69、风扫梅花 70、金刚捣碓 71、收势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标签:金刚玉女一枪太极陈式2010-12-13 11:16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养生功) 预备式:压腿 第一部分:关节放松 1、手指交叉手腕摇摆放松 2、手臂肘部摇摆放松 3、肩部摇摆放松 4、手臂伸展侧身摇摆放松 5、腰部转动手臂摇摆放松 6、手按腰部腰部转动放松 7、手按膝关节转动放松 8、手臂侧摇摆伸腿放松9、脚关节摇摆放松 第二部分:缠丝劲 1、逆缠 2、顺缠 3、上缠 4、下缠 5、左缠 6、右缠 7、前缠 8、后缠 第三部分:静养功 1、采气 2、 3、丹田内转运气功 4、盘坐养生功 5、平坐养生功 6、太极浑元桩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1. 太极初式 2. 金刚捣椎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椎 7. 白鹤亮翅 8. 斜行 9. 搂膝10. 上三步 11. 斜行12. 搂膝13. 上三步14. 掩手肱拳15. 金刚捣锥 16. 撇身捶17. 青龙出水18. 双推手19. 肘底看拳20. 倒卷肱 21. 白鹤亮翅22. 斜行23. 闪通背24. 掩手肱拳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27. 运手28. 高探马29. 右擦脚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32. 上三步33. 击地捶34. 翻身二起脚35. 护心捶

36. 旋风脚37. 右蹬一跟38. 掩手肱拳39. 小擒打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42. 单鞭43. 前招44. 后招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玉女穿梭49. 懒扎衣50. 六封四闭 51. 单鞭52. 运手53. 摆莲脚54. 跌岔55. 金鸡独立 56. 倒卷肱57. 白鹤亮翅58. 斜行59. 闪通背60. 掩手肱拳 61. 六封四闭62. 单鞭63. 运手64. 高探马65. 十字脚 66. 指裆捶67. 猿猴探果68. 单鞭69. 雀地龙70. 上步七星 71. 下步跨虎72. 转身摆莲脚73. 当头炮74. 金刚捣锥75.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 1. 太极初势 2. 金刚大捣锥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护心拳 7. 斜行 8. 回头金刚捣锥 9. 撇身拳10. 指裆斩手 11. 翻花舞袖12. 掩手肱拳13. 腰拦肘14. 大肱拳15. 小肱拳 16. 玉女穿梭17. 倒骑龙18. 掩手肱拳19. 裹身鞭20. 兽头势 21. 披架子22. 翻花舞袖23. 掩手肱拳24. 伏虎25. 抹眉肱 26. 黄龙三搅水27. 左冲右冲28. 掩手肱拳29. 扫蹚腿30. 掩手肱拳 31. 全炮捶32. 掩手肱拳33. 捣岔捣岔34. 左二肱右二肱35. 回头当门炮 36. 变式大捉炮37. 腰拦肘38. 顺拦肘39. 窝底炮40. 回头井拦直入 41. 金刚捣锥42.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 1. 金刚捣锥 2. 懒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金刚捣锥 6. 白鹤亮翅 7. 搂膝拗步 8. 初收 9. 上三步10. 斜行拗步 11. 再收12. 上三步13. 掩手肱拳14. 金刚捣锥15. 撇身拳 16. 青龙出水(出手花) 17. 肘底看拳(叶底花) 18. 倒卷肱(珍珠倒卷帘) 19. 白鹤亮翅20. 搂膝拗步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 - -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 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 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 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 2上下缠丝 3上步缠丝绸 4倒步缠丝 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 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 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 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闭29单鞭 30雀地龙 31上步七星 32小擒打 33运手34高探马 35双摆莲 36当头炮 37金刚捣碓 38收势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说课讲解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为了方便【中国太极拳网】的读者朋友,方便各位武术爱好者,特地挤出一点时间,将陈式太极拳械名称进行汇总,希望给朋友们带来便利.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 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 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 2上下缠丝 3上步缠丝绸 4倒步缠丝 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 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 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 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 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6式)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6式)动作名称第一段∕综合训练第二段∕身法训练第三段∕独立训练 0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第二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拗步 9."初收 1 0."前趟拗步

1."第二斜行拗步1 2."再收 1 3."前趟拗步 1 4."掩手肱锤 1 5."十字手 1 6."第三金刚捣碓1 7."披身捶 1 8."青龙出水 1 9."双推手 2 0."三换掌 2 1."肘底捶

2."倒卷肱2 3."退步压肘2 4."中盘 2 5."白鹤亮翅2 6."斜行拗步2 7."闪通背2 8."掩手肱捶2 9."六封四闭3 0."单鞭 31."运手 32."高探马 33."左擦脚

34."右擦脚 35."蹬一根(左) 36."前趟拗步 37."击地捶 38."翻身二起脚 39."兽头式 40."旋风脚 41."转身十字手 42."蹬一根(右) 43."海底翻花 44."掩手肱捶 第四段∕跳跃训练4 5."小擒打 4 6."抱头推山 4 7."小三换掌 4 8."六封四闭 4

9."单鞭 5 0."前招 5 1."后招 5 2."野马分鬃 5 3."大六封四闭 5 4."大单鞭 5 5."双震脚 5 6."玉女穿梭 5 7."懒扎衣 5 8."六封四闭 5 9."单鞭第五段∕复习训练

6 0."运手 6 1."摆脚跌叉 6 2."左右金鸡独立6 3."倒卷肱 6 4."退步压肘 6 5."中盘 6 6."白鹤亮翅 6 7."斜行拗步 6 8."闪通背 6 9."掩手肱捶 7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 一、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二、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三、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四、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五、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六、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七、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八、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马虹著 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式:金刚捣硾 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第六式:搬拦捶 第七式:跃步护心拳第八式:跃步斜行 第九式:煞腰压肘拳第十式:井揽直入 第十一式:风扫梅花第十二式:金刚捣硾第十三式:庇身捶第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五式:斩手第十六式:翻花舞袖第十七式:掩手肱拳第十八式:飞步拗鸾肘

第十九式:云手(前三)第二十式:高探马 第二十一式:云手(后三)第二十二式:高探马 第二十三式:连环炮(一)第二十四式:连环炮(二)第二十五式:连环炮(三)第二十六式:倒骑麟 第二十七式:白蛇吐信(一)第二十八式:白蛇吐信(二)第二十九式:白蛇吐信(三)第三十式:转身海底翻花 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转身六合 第三十三式:左裹鞭炮(一)第三十四式:左裹鞭炮(二)第三十五式:右裹鞭炮(一)第三十六式:右裹鞭炮(二)第三十七式:兽头式第三十八式:劈架子 第三十九式:翻花舞袖第四十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一式:伏虎第四十二式:抹眉红 第四十三式:左黄龙三搅水第四十四式:右黄龙三搅水第四十五式:左蹬跟第四十六式:右蹬跟 第四十七式:海底翻花第四十八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九式:扫蹚腿(转胫炮)第五十式:掩手肱拳 第五十一式:左冲第五十二式:右冲 第五十三式:倒插第五十四式:海底翻花 第五十五式:掩手肱拳第五十六式:夺二肱(一)第五十七式:夺二肱(二)第五十八式:连珠炮 第五十九式:玉女穿梭第六十式:回头当门炮 第六十一式:玉女穿梭第六十二式:回头当门炮

第一课 _张志俊陈式太极拳新架八十五式讲解 (新)

第一课 一、预备式:(注意整套拳双脚抓地) 1、两手自然下垂两大腿外侧,肩下沉,目视前方,下颌微收,百会穴虚虚迎起,颈部拉长,牙齿微闭,舌顶上颚。 2、重心向右移,左脚尖领劲,徐徐提起松胯,提脚向左平行迈出,脚跟着地,踏实合好,动作的宽度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两脚尖平行向前。

二、金刚捣碓:(核心) 1.左转右移: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双手划弧线提起(手提多高,松胯多少),完成以后,左虎口向前,右虎口向侧,两肘乍开,腋下空,身体正,下蹲,同时,面向左前方; 11分 (1) (1) (2) .1 2.按:手指领劲、上翘、画圆(金丝缠腕),同时身向右转(双手高度不变转至右边),向右前下按出(两手之间是自己的膝盖,双手指斜相对,手像按一个瓢一样),重心左移,目视双手;

3.捋起:改变顺逆缠(右向拇指,左向小指),身向左转,继续下沉,松垮,重心右移,双手走下弧线,向自己左侧上方托起(左手上升,左肘下沉),左手指斜向前,右手在胸前中线,肘乍开,左里膊半圆(大于90度,肘低于肩,手指高于肩)左外膊成弓,目视左前方双手中间; 16:30分 4. 旋转开步:双手变顺逆缠旋转(右向拇指,左向小指),捋,开右臂,同时身向右转,重心左移,以右脚跟为轴,脚尖外摆约90 度(没有脚尖上翘,见图4.1)右膝弯曲;左手掌向里,右手掌朝外,右掌与膝相对。 19分 起势方向右转90度(图4.1)

5.提膝:重心向右,裆走下弧,下沉,重心移右腿,双手向右引,提左脚。20分 5.(1) 5.(3) 5.(2) 5.(4)

6.迈步:逆缠向自己的左前方45度角迈步,左脚尖上翘里合,脚尖相对与小腿,左膝盖弯曲,跨放松,两眼目视前方。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拳谱

陈ch ?n 式sh ì 太t ài 极j í 拳qu án 新x īn 架ji à 一y ī 路l ù 83 式sh ì 1 预y ù备b ai 式sh ì 2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3 懒l ǎn 扎zh ā衣y ī 4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5 单d ān 鞭bi ān 6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7 白b ái 鹤h a亮li àng 翅ch ì 8 斜xi ? 行x íng 9 初ch ū 收sh ōu 10 前qi án 螳t áng 拗ào 步b ù 11 第d ì二ar 斜xi ?行x íng 12 再z ài 收sh ōu 13 前qi án 螳t áng 拗ào 步b ù 14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15 十sh í字z ì掌zh ǎng 16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17 庇b ì身sh ēn 锤chu í 18 青q īng 龙l ?ng 出ch ū水shu ǐ 19 双shu āng 推tu ī手sh ǒu 20 三s ān 换hu àn 掌zh ǎng 21 肘zh ǒu 底d ǐ锤chu í 22 倒d ǎo 卷ju àn 肱g ōng 23 退tu ì步b ù压y ā肘zh ǒu 24 中zh ōng 盘p án 25 白b ái 鹤h a亮li àng 翅ch ì 26 斜xi ?行x íng 拗ào 步b ù 27 闪sh ǎn 通t ōng 背b ai 28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29 大d à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30 单d ān 鞭bi ān 31 运y ùn 手sh ǒu 32 高g āo 探t àn 马m ǎ 33 右y ?u 擦c ā脚ji ǎo 34 左zu ǒ擦c ā脚ji ǎo 35 转zhu ǎn 身sh ēn 左zu ǒ蹬d ēng 脚ji ǎo 36 前qi án 螳t áng 拗ào 步b ù 37 击j ī地d ì锤chu í 38 翻f ān 身sh ēn 二ar 起q ǐ脚ji ǎo 39 护h ù心x īn 锤chu í 40 旋xu àn 风f ēng 脚ji ǎo 41 右y ?u 蹬d ēng 脚ji ǎo 42 海h ǎi 底d ǐ翻f ān 花hu ā 43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44 小xi ǎo 擒q ín 打d ǎ 45 抱b ào 头t ?u 推tu ī山sh ān 46 三s ān 换hu àn 掌zh ǎng 47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48 单d ān 鞭bi ān 49 前qi án 招zh āo 、后h ?u 招zh āo 50 野y ě马m ǎ分f ēn 鬃z ōng 51 大d à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52 单d ān 鞭bi ān 53 双shu āng 震zh an 脚ji ǎo 54 玉y ù女n ǚ穿chu ān 梭su ō 55 懒l ǎn 扎zh ā衣y ī 56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57 单d ān 鞭bi ān 58 运y ùn 手sh ǒu 59 双shu āng 摆b ǎi 莲li án 60 跌di ē 叉ch ā 61 左zu ǒ右y ?u 金j īn 鸡j ī独d ú立l ì 62 倒d ǎo 卷ju àn 肱g ōng 63 退tu ì步b ù压y ā肘zh ǒu 64 中zh ōng 盘p án 65 白b ái 鹤h a亮li àng 翅ch ì 66 斜xi ? 行x íng 67 闪sh ǎn 通t ōng 背b ai 68 掩y ǎn 手sh ǒu 肱g ōng 拳qu án 69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70 单d ān 鞭bi ān 71 运y ùn 手sh ǒu 72 高g āo 探t àn 马m ǎ 73 十sh í字z ì单d ān 摆b ǎi 莲li án 74 指zh ǐ裆d āng 锤chu í 75 白b ái 猿yu án 献xi àn 果gu ǒ 76 六li ù封f ēng 四s ì闭b ì 77 单d ān 鞭bi ān 78 雀qu a地d ì龙l ?ng 79 上sh àng 步b ù七q ī星x īng 80 退tu ì步b ù跨ku à虎h ǔ 81 转zhu ǎn 身sh ēn 双shu āng 摆b ǎi 莲li án 82 当d āng 头t ?u 炮p ào 83 金j īn 刚g āng 捣d ǎo 碓du ì 收sh ōu 势sh ì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分析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 第1式预备式第42式掩手肱拳第2式金刚捣碓第43式小擒打 第3式懒札衣第44式抱头推山第4式六封四闭第45式三换掌 第5式单鞭第46式六封四闭第6式第二金刚捣碓第47式单鞭 第7式白鹤亮翅第48式前招 第8式斜行拗步第49式后招 第9式初收第50式野马分鬃第10式前螳拗步第51式六封四闭第11式第二斜行拗步第52式单鞭 第12式再收第53式双震脚 第13式前螳拗步第54式玉女穿梭第14式掩手肱拳第55式懒札衣 第15式第三金刚捣碓第56式六封四闭第16式撇身捶第57式单鞭 第17式背折靠第58式运手 第18式青龙出水第59式摆脚跌岔第19式双推手第60式金鸡独立第20式三换掌第61式倒卷肱 第21式肘底捶第62式退步压肘第22式倒卷肱第63式中盘 第23式退步压肘第64式白鹤亮翅第24式中盘第65式斜行拗步第25式白鹤亮翅第66式闪通背 第26式斜行拗步第67式掩手肱拳第27式闪通背第68式六封四闭第28式掩手肱拳第69式单鞭 第29式六封四闭第70式云手 第30式单鞭第71式高探马 第31式云手第72式十字摆莲第32式高探马第73式指裆捶 第33式右擦脚第74式白猿献果第34式左擦脚第75式六封四闭第35式蹬一跟第76式单鞭 第36式前螳拗步第77式雀地龙 第37式击地捶第78式上步七星第38式翻身二起脚第79式退步跨虎第39式兽头式第80式转身双摆莲第40式旋风脚第81式当头炮 第41式蹬一跟第82式金刚捣锥 第83式收式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 第一势预备势第三十七势兽头势 第二势金刚捣锥第三十八势劈架子 第三势懒扎衣第三十九势翻花舞袖 第四势六封四闭第四十势掩手肱拳 第五势单鞭第四十一势伏虎 第六势搬拦肘第四十二势抹眉红 第七势护心拳第四十三势右黄龙三搅水第八势拗步斜行第四十四势左黄龙三搅水第九势煞腰压肘拳第四十五势左蹬跟 第十势井拦直入第四十六势右蹬跟 第十一势风扫梅花第四十七势海底翻花 第十二势金刚捣锥第四十八势掩手肱拳 第十三势庇身捶第四十九势扫足堂腿 第十四势撇身捶第五十势掩手肱拳 第十五势斩手第五十一势左冲 第十六势翻花舞袖第五十二势右冲 第十七势掩手拳第五十三势倒插 第十八势飞步拗鸾肘第五十四势海底翻花 第十九势运手(前三)第五十五势掩手肱拳 第二十势高探马第五十六势夺二肱(一)第二十一势运手(后三)第五十七势夺二肱(二)第二十二势高探马第五十八势连珠炮 第二十三势连珠炮(一)第五十九势玉女穿梭 第二十四势连珠炮(二)第六十势回头当门炮 第二十五势连珠炮(三)第六十一势玉女穿梭 第二十六势倒骑龙第六十二势回头当门炮 第二十七势白蛇吐信(一)第六十三势撇身捶 第二十八势白蛇吐信(二)第六十四势拗鸾肘 第二十九势白蛇吐信(三)第六十五势顺鸾肘 第三十势海底翻花第六十六势穿心肘 第三十一势掩手拳第六十七势窝里炮 第三十二势转身六合第六十八势井拦直入 第三十三势左裹鞭炮(一)第六十九势风扫梅花 第三十四势左裹鞭炮(二)第七十势金刚捣锥 第三十五势右裹鞭炮(一)第七十一势收势 第三十六势右裹鞭炮(二)

太极拳培训班收费

太极拳培训班收费 苏州力太极【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官方在苏州设立的分会、一家正宗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培训和推广基地,专业的教练团队(都是陈家沟总会聘请,均为陈氏太极拳传人),以推广正宗的陈式太极拳为目地,以科学正规的教学方法为保证,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 会馆介绍 苏州力太极国术馆【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是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认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授权,在苏州设立的正式分会、正宗传统的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培训和推广基地,以推广正宗的陈式太极拳为目地,专业的教练团队(都是从陈家沟聘请的,均为陈氏太极拳传人),以科学正规的教学方法为保证,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正宗、专业、传统的太极拳。 力太极国术馆(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苏州分会)拳术顾问: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陈氏太极拳守门人陈小星大师、陈氏太极拳新领军人陈自强大师 课程介绍 必修课: 1、太极放松功 2、太极养生、太极基本功(桩功缠丝功) 3、陈氏九式太极拳基础/陈氏太极十九势基础(提高课程)

4、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础(提高课程) 选修课: 1、陈氏太极单剑/单刀课程 2、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3、陈氏太极初级推手 陈氏太极班级系列课程 【总教练高级班】 陈氏太极养生放松功、太极基本功、老架一路提高正架、拆招解招、拳法发劲、实战用法、太极擒拿、太极推手 【主教练精品班】 陈氏太极养生放松功、太极养生基本功(桩功缠丝功)、陈氏太极拳十九势/九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太极初级套路课程】 陈氏太极拳九式、十九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陈氏太极单剑、单刀、太极初级推手等 【太极提升套路课程】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新架二路、太极中级推手、春秋大刀、陈氏太极枪、十三杆等 【少儿、青少年太极课程】

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有一位拳友最近发手机信息给我,关于太极拳提了一些问题,我就此解答,这里高手众多,说错的地方,大家指点。 一、有关太极拳的起源 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记载,现代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发明并代代相传改进。到了陈长兴这一代,陈氏太极拳开始外传,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杨、孙、吴、武、赵堡等风格。套路不同,但是基本的道理还是一致的。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和发劲其他太极拳保留不多。而现在有关太极拳是张三丰创造的说法,一是没有确证的历史资料,二是本来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在史书上就五花八门,但没有说明他和太极拳有关系。这位拳友问我太极拳是否张三丰所创,可能是不太了解太极拳的历史。,我国著名武术家唐豪先生对此有专门研究, 二、有关陈氏太极拳的套路 陈氏太极拳在创始之初,套路很多,有太极五路,炮锤一路,还有金刚十八拿法,长拳一百零八式等等,到了陈长兴,逐渐简化成一路太极,二路炮锤,动作比较复杂,是为陈氏老架,还有陈家陈有本创的所谓新架,也叫小架子,基本差别不大,现在会的人几乎很少了。一路拳柔化多,二路拳多纵跳发劲,刚劲较多,这些是陈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到了解放后,国家体委规定了陈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那是融合了一路和二路传统的架子,现在有些人为了普及陈氏太极拳,也传播了一些简化的套路,只有三十多式。我个人练下来,还是最喜欢传统老架子。 三、陈氏太极拳的发展 现在说来,练陈氏太极拳的人可能在练武术的人当中不多。而且,会打几个套路和会陈氏太极拳是两回事情。陈氏太极拳是一整套的搏击训练,包括基本功,套路,功力训练,推手和散手等等。比如,陈氏太极拳的打沙袋的训练方法和特别,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分解动作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分解动作 第一段 第一式: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揽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金刚捣碓:第七式:白鹤亮翅:第八式:斜行拗步:第九式:提收: 第十式:前趟拗步:十一式:斜行拗步:十二式:提收:十三式:前趟拗步:十四式:掩手肱捶:十五式:金刚捣碓:十六式:披身捶:十七式:背折靠:十八式:青龙出水: 第二段 二十式:三换掌:二一式:肘底捶:二二式:倒卷肱:二三式:退步压肘:二四式:中盘:二五式:白鹤亮翅:二六式:斜行拗步:二七式:闪通背:二八式:掩手肱捶: 二九式:六封四闭:三十式:单鞭: 第三段 三一式:云手:三二式:高探马:三三式:右擦脚:三四式:左擦脚:三五式:蹬一跟:三六式:前趟拗步:三七式:击地捶:三八式:翻身二起:三九式:护心捶: 第四段 四十式:旋风脚:四一式:蹬一根:四二式:掩手肱捶:四三式:小擒打:四四式:抱头推山:四五式:三换掌:四六式:六封四闭:四七式:单鞭:四八式:前招:四九式:后招:五十式:野马分鬃:五一式:六封四闭:五二式:单鞭: 第五段 五三式:双震脚:五四式:玉女穿梭:五五式:揽扎衣: 五六式:六封四闭:五七式:单鞭:五八式:云手: 五九式:摆莲跌叉:六十式:金鸡独立:六一式:倒卷肱:六二式:退步压肘:六三式:中盘:六四式:白鹤亮翅:六五步:斜行拗步:六六式:闪通背:六七式:掩手肱捶:六八式:六封四闭:六九式:单鞭: 第六段 七十式:云手:七一式:高探马:七二式:十字摆莲:七三式:指档捶:七四式:白猿献果:七五式:六封四闭:七六式:单鞭:七七式:雀地龙:七八式:上步七星:七九式:退步跨虎:八十式:转身双摆莲:八一式:当头炮:八二式:金刚到碓:八三式:收势:

陈式太极拳发展历史

陈式太极拳发展历史 2007-01-23 11:34 一、陈家沟历史推源 要弄清太极拳的来龙去脉,须弄清陈家沟的历史演变。陈家沟的历史要上溯到中国元朝末年。元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腐朽统治,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更引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率众投奔红巾军,攻占集庆,并于1367年派兵北伐,强渡黄河,统一了中国,但镇守在河南怀庆府的元将铁木耳却堵住朱元璋的北伐部队。 双方在黄河北岸怀庆府属地交锋,一连打了多日,难分胜负。朱元璋心中十分恼火,便把火气迁怒于怀庆百姓身上。他称帝后,山西的一批皇杠在怀庆府温县境内耿庄附近一座桥上遇劫,几个溃逃的明兵向上禀报,说是被怀庆府百姓打劫。朱元璋闻讯大怒,又记起他在怀庆境内受到元将铁木耳拼死抵抗的老帐,认为怀庆府内没良民,遂密令明将常遇春率兵血洗怀庆府,在怀庆府所辖的沁阳、温县、孟县、武陟县等地先后三次实行残酷的血腥屠杀,致使方圆数百里人烟几绝,万顷良田荒芜。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合家迁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西清风岭上,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直至建国后陈家沟所用的婚丧嫁娶用具上还写着"古常阳"的字号。陈家沟距今温县县城正东约5公里,仍以陈姓为主,村中居民现达2600余人。 二、陈氏太极拳的起源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儒(独子思贵)等人。到七世开始分家立业。其中一支为七世陈思贵、八世陈抚民、九世陈王庭和陈王前兄弟……。 陈王庭(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从现有的陈王庭的《长短句》中,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拳谱(套路)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简介 陈氏太极拳新架属陈长兴传统老架系列陈氏太极拳新架属陈长兴传统老架系列,,由十七世祖陈发科大师所创由十七世祖陈发科大师所创。。 陈发科为近代陈氏太极拳代表人物陈发科为近代陈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在北京授拳卅年在北京授拳卅年,,技艺高超技艺高超,,独步一时,桃李遍于海内桃李遍于海内,,晚年他依据自己体悟并结合教学实践晚年他依据自己体悟并结合教学实践,,在家传传拳术套路的基础上创编了新架一路础上创编了新架一路、、二路二路,,并对所创新架不断修改完善并对所创新架不断修改完善,,最后由其子陈照奎定 型,继而传播于海内外继而传播于海内外。。经过精心编排的新架套路和老相比在运动速度和强度经过精心编排的新架套路和老相比在运动速度和强度,,身法劲路诸方面都有所不同法劲路诸方面都有所不同。。 和陈长兴同代的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拳架当时称新架和陈长兴同代的十四世祖陈有本所创拳架当时称新架,,陈发科所创拳架流传以后以后,,陈家沟遂称陈有本创编的拳架为小架陈家沟遂称陈有本创编的拳架为小架。。 本篇介绍的新架一路 本篇介绍的新架一路,,是陈照奎老师新传是陈照奎老师新传。。其特点以其特点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隅手的运用为辅;;以柔化劲为主以柔化劲为主,,发劲为辅发劲为辅,,柔中寓刚柔中寓刚,,力求柔顺力求柔顺。。外形以缓柔稳为主为主,,疾刚跳跃为辅疾刚跳跃为辅。。运动方法要求以身领手运动方法要求以身领手,,突出螺旋缠丝劲的练习突出螺旋缠丝劲的练习,,以腰为 轴,旋腕转膀旋腕转膀,,旋腰转脊旋腰转脊,,旋踝转膝旋踝转膝,,胸腰折叠胸腰折叠,,形成一系列的空间曲线运动形成一系列的空间曲线运动。。 练习陈氏太极拳三年一小成 练习陈氏太极拳三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九年一大成,,练到上乘功夫练到上乘功夫,,可达周身一家可达周身一家,,以静制运以静制运,,以逸代劳以逸代劳,,以不变而应万变以不变而应万变,,亦可得机得势亦可得机得势,,舍己从人舍己从人,,随机应变随机应变,,灵活应用活应用,,引进落空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借力打人。。陈家沟流传的歌云陈家沟流传的歌云::“掤捋挤按须认真掤捋挤按须认真,,周身相随人难侵人难侵,,任人巨力来打我任人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牵动四两拨千斤。。”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动作名称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要领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分解教学 01,预备势: 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坠,头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腭,用鼻子呼吸,耳听背后,意念集中,抛弃一切私心杂念,然后气放松下沉,沉于二脚,提左脚向左侧横开半步,脚尖点地,慢慢移动中心,放松下沉,两手微微升起,与肩平,下沉于小腹前,这个动作叫起势。两手一起一落,让你体会一下内气,在体内是否下下贯通。然后做第二个动作 02,金刚捣碓: 身体微向左转,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前上方棚,然后松右挎,身体右转,中心向左移,坐腕翻掌向外棚,向后捋,右脚尖摆动,移中心提左腿向前开步,开步的同时,两手向上棚,这时用腰带动划个小弧,做个小折叠园弧,然后放松下沉,前棚左脚尖外摆,右手棚出,掌心向下。手臂外园与胸平,右手掌心向前,在右膝上方,在上步的同时,左手向前领劲回弹,右手带着右脚上步,放松下沉下合,右拳提起把右脚带起来。震脚。 03,懒扎衣: 身向右转,重心在左。两手顺缠,身向左转,重心在右,两手向上翻,身向右转,重心在左,身向左转,重心在右,把右肘棚出去,左手下按,右手上棚,身向右转,重心在左,两手交叉的时候,速度加快一点,配合迈步,脚尖上翘,脚跟内侧着地,重心移向右腿,身向左转,松右胯,右手外翻,身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手心向上,放在小腹部,放松下沉。 04,六封四闭: 先用手腕来旋转折叠,划弧转园,放松下沉,与左手相合,在向上棚,棚的时候,两手臂要棚园,棚在右膝上方,然后放松下沉,松左胯走下弧,向上捋,身向左转,两手形成开劲,重心往右移,把左腿收回,向前下方按下去。 05,单鞭: 身向右转,两手顺缠,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身向左转,右手五指合拢,逆缠旋转,从左掌上提与肩平,提左腿开一大步,移动重心,走下弧,把右脚尖转过来,左掌穿掌外翻,身体向左转,把左手拉开,放松下沉。是单鞭。这些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在套路熟练,周身顺随的时候向这些劲在转折的时候慢一些,转折过来以后可以快一些。 06,搬拦捶: 动作一:接单鞭成势动作。双手变拳。右拳弧形向左上顺缠;左拳小逆缠,双拳形成合劲。松右胯,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螺旋下沉;以拳左顺右逆缠丝走下弧合于腹前。左拳心向上,右拳心向下,拳眼都向左。目视左侧。 动作二:双脚向左侧横向跳步,震脚落地有声,落地时重心控制在左脚,身体微向左转;

太极拳活动宣传页内容

体育场内四周标语: 弘扬太极精神增强人民体质 生命因运动精彩,体育让梦想成真 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 磨砺意志,奋发冲刺;团结拼搏,展现自我 体育场外左右两边标语: 预祝2012年“太极蓉城”成都市首届学校太极拳展示圆满成功! 展现自我争创新高 热烈欢迎参加“太极蓉城”成都市首届学校太极拳展示的各兄弟院校师生! 友谊第一团结拼搏 体育场内喷绘: 太极拳赋 太极无极,天地皆在穹窿,星斗运转,若在其里,银河波起,若在其中。 太极有极,招式皆在圆圈,呼吸吐纳,意念操纵,一起一势,法度有规。 太极之美,美在和谐,外圆内方,外展内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太极之乐,乐在过程,妙在联想,兴在奇特,趣在多变,贵在坚持。 刚柔相济——太极拳拳诀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 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 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 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 道法自然——太极拳溯源 太极拳最初由中国哲学命题“太极”演化而来。太极八卦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阴阳之理——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是“太极”的一种派生事物,不等于是“太极”。太极拳的动静,只是“太极”动静的一种,不是“太极”的其他动静或全部。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武术项目,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的拳术。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其基本用法是:开、合、发。踩着高跷来使用长枪、长柄大刀。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之爲“太极”。 蔚为大观——太极拳主要流派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编。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1路和第2路拳套。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1873),酷爱武术,向陈家沟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学成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民国初年始跟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 6、简化太极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 7、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有人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 8、八卦太极拳 八卦太极拳有两类:一为赵堡大架太极拳第十一代掌门赵增福师父所公开的,该拳架系赵堡架第六代宗师张彦。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各式名称和口诀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各式名称 第一式预备式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第二金刚捣碓第七式白鹤亮翅 第八式斜行拗步 第九式初收 第十式前蹚拗步 第十一式第二斜行拗步第十二式再收 第十三式前蹚拗步 第十四式掩手肱捶 第十五式第三金刚捣碓第十六式披身捶 第十七式背折靠 第十八式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双推手 第二十式三换掌 第二十一式肘底捶 第二十二式倒卷肱第二十三式退步压肘 第二十四式中盘 第二十五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六式斜行拗步 第二十七式闪通背 第二十八式掩手肱捶 第二十九式六封四闭 第三十式单鞭 第三十一式运手 第三十二式高探马 第三十三式右擦脚 第三十四式左擦脚 第三十五式蹬一根 第三十六式前蹚拗步 第三十七式击地捶 第三十八式翻身二起脚 第三十九式兽头势 第四十式旋风脚 第四十一式蹬一根 第四十二式掩手肱捶 第四十三式小擒打 第四十四式抱头推山 第四十五式三换掌 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四十八式前招 第四十九式后招 第五十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二式单鞭 第五十三式双震脚 第五十四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五式懒扎衣 第五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七式单鞭 第五十八式运手 第五十九式摆脚跌叉 第六十式左右金鸡独立 第六十一式倒拳肱 第六十二式退步夺肘 第六十三式中盘 第六十四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五式斜行拗步 第六十六式闪通背 第六十七式掩手肱捶 第六十八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运手 第七十一式高探马 第七十二式十字摆莲 第七十三式指裆捶 第七十四式白猿献果 第七十五式六封四闭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雀地龙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一式当头炮 第八十二式金刚捣碓 第八十三式收势 1

陈式太极拳协会成立仪式串词

陈式太极拳协会成立仪式串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拳友,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垫江县陈式太极拳协会成立,我代表陈式太极拳协会的全体拳友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本次仪式(鼓掌)。 我宣布:垫江县太极拳协会成立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请民政局领导***宣读关于同意成立垫江县太极拳协会的批复,大家欢迎!(鼓掌) 接下来是县政府分管领导***授牌,掌声有请。(鼓掌) 在协会从筹备到成立的这一年当中,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关爱和关怀。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垫江县政府***领导讲话。(鼓掌)***领导说得好,太极协会的成立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协会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为协会辛苦奔忙的会长余翠容女士,下面请垫江县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余翠容女士致辞。(鼓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A、太极拳道法自然,和谐柔美,既具有音乐的节奏和诗歌的意境,又讲究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习练之时,

忘我而舞,随风而动,衣袂飘飘,超然飘然释然。有首歌是这么写的——“闲庭桃花烟雨绽笑颜,彩蝶轻舞杨柳弄婵娟,云卷云舒云漫漫飞舞,立身中正,棚,刚柔相济展腾转,天地宽忍让先!”下面请欣赏垫江县太极拳协会会歌《随风而来》——作词:易林学、佛功;演唱:垫江县陈式太极拳协会全体会员。 B、接下来,是垫江县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陈和平先生表演陈式太极拳二路。掌声有请—— (背景音乐起)(解说词)垫江陈式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陈和平先生,自幼酷爱民间传统武术,刻苦研习陈式太极拳已十六余载。数年来寒暑不断,对陈式太极拳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尤其对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推手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现在表演的是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 该拳亦称炮捶,由太极大师陈发科在老架的基础上创编而成,拳法以采、挒、肘、靠四隅手为主,掤、捋、挤、按四正手为辅。刚中寓柔、力求坚刚,震脚发力、闪战腾挪、蹿蹦跳跃、松活弹抖,着重于弹性劲的练习。外形上以极刚、跳跃为主,缓柔沉稳为辅。 运劲方法:以手领身,配合灵活的步法;以刚为主,刚柔相济;以内劲为通元,内不动外不发,一动全动,节节贯串,完整一气。 C、请欣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表演者:胡燕、余翠容、杨达忠、李祥文等 (背景音乐《随风而来》起)(竞赛套路56式解说词): 史料记载:清朝顺治年间,陈王廷在继承祖传拳术和吸取民间拳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河图》、《洛书》之太极阴阳八卦学说,与引导、吐纳以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融众家之长,创编出一种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拳术——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