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物理_中考压强专题_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初三物理中考压强专题

知识要点

液体和固体压强的中考考点,经常会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关于压强变化。

知识点1 液体固体压强的两个重要公式

公式一:p = F

,这是压强的定义公式,是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成立的公式。

公式二:p = ρgh,这是液体压强和圆柱或长方体等柱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由压强的定义公式以及问题的特殊性推导出的公式。

在计算压强时,特别在讨论压强变化时,要学会反复运用这两个公式,某一个公式难以解决问题,立马要学会尝试用另外一个公式。

知识点2压强变化中的比例问题

压强变化问题用以上两个公式解决较复杂甚至难以解决时,运用比例的思想往往能迎刃而解。例题精讲

【例题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分析】倒入和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各自对容

器底部的压力变化就相同,由于底面积不同,

水对容器的压强变化没酒精对容器的压强变

化大。所以倒入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小;

抽出相同的质量后水的压强大。但是倒入或抽

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是无法判断谁的压强变化大。

【答案】A

1

【例题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A和

P B,其中可能使P A = P B的是

①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

②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

()

③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④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甲

A

B

A①B①与②与③C①与③D①与③与④

【分析】甲液体质量等于乙液体质量,又由图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由公式p = F

S

,可知,起初甲液体对A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B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第一种做法,抽取相同的体积,甲溶液损失的质量大,有可能。

第二种做法,抽取相同质量,两个容器剩余的液体质量依然相等,不可能使得压

强相等。第三种做法,由公式p = ρgh,甲压强减少的多,有可能。第四种做法,

只能使得A容器底部压强更大。

【答案】C

【例题3】如图,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

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 P A < P B,F A = F

B B P A < P B,F A > F B

C P A > P B,F A = F B

D P A > P B,F A > F B

【分析】易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且任意高度下 A

中液体质量都比B中液体质量大,所以压强和压力都是

A情况下的大。比例思想。

【答案】D

【例题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液体内M、N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 ρ油 < ρ水。设M、N两点

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M和p N,则这两处液体压强关系是()

A p M小于p N

B p M等于p N

C p M大于p N D无法判断

2

【分析】结合 p =

F

和 p = ρgh 两个公式。

【答案】C

【例题 5】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两个完

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其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措施 中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A

-15可能是分别抽出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

-15一定是分别抽出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

-15可能是分别倒入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D 一定是分别倒入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分析】容易知道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A 项和 B 项,甲容器的压强只能比乙容器底部压

强大得更多。倒入相同质量或者相同体积都有可能。

【答案】C

实战演练

1、如图(a )所示,将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 A 和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

p A > p B ;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于图(b )所示的位置时,受到水的浮力 F A

=

F B ,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 A > p B 。(均选填“>”、“=”或“<”)

2、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 A 和 B 由同种材料制成,把 A 和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3000 帕和 2000 帕。如果把正方体 A 放在正方体 B 的正上方,则 A 对 B 的 压强为 6750 帕;如果把正方体 A 沿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二后,剩余部分放在正方体 B 的 正上方,则正方体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4250 帕。

3、当甲、乙两底面积不同( S 甲 > S 乙 )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适量的盐水和水,两液体对各自容

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这两容器内的液体可能具有相同的 ( D

)

A 、高度

B 、重力

C 、质量

D 、体积

4、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A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B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3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5、如图(a)(b)所示,若分别沿虚线方向切去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

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D )

A、只有(a)图发生变化

B、只有(b)图发生变化

C、图(a)(b)均会发生变化

D、图(a)(b)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6、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三块物体

的密度关系为 ρ甲 > ρ乙 > ρ丙,若把它们都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三个正方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A)

A、p甲 = p乙 = p丙C、p甲 > p乙 > p丙

B、p甲 < p乙 < p丙D、以上都有可能

7、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两液面相平,它们对容器底部压

强相等。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液体均无溢出,则( C )

A、甲对容器底的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力

B、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强

C、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强

D、甲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容器底的压力

8、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A、B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

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压强大小相等。如图所示,可以确定小球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底部的压力F A、F B和压强p A、p B的关系( D )

A、F A = F B , p A > p B

B、F A < F B , p A < p B

C、F A < F B , p A = p B

D、F A > F B , p A > p B

9、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

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D、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B)

10、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液体中,所

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关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以及甲乙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的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B)

4

A、p甲 > p乙C、p甲 = p乙F甲 < F乙

F甲 > F乙

B、p甲 > p乙

D、p甲 < p乙

F甲 > F乙

F甲 < F乙

题9图甲

题10图

11、在图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甲 > S乙)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

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

乙底部的压力F甲, F乙与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 C )

A、F甲 < F乙, p甲 > p乙

B、F甲 < F乙, p甲 < p乙

C、F甲 > F乙, p甲 > p乙

D、F甲 > F乙, p甲 < p乙

12、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 < S B),分别盛有某种液体,液体中分别浸没一

个金属球,容器内的液体对各自底部的压力相等。将A容器中的甲球及B容器中的乙球取出后,两容器中剩余液体液面等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有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 D )

1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已知两容器液面等

高,且液体的质量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液体A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液体B中,

均无液体溢出,这时A、B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

A、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A ( B

B

B、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C、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D、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1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

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将甲乙两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

A、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

B、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C、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D、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 B )

1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且液体

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液

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5

B、分别抽出体积相同的液体甲、乙

C、分别浸没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

D、分别浸没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实心铝球

1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

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C )

A、p甲 < p乙;m甲 < m乙

B、p甲 < p乙;m甲 > m乙

C、p甲 > p乙;m甲 > m乙

D、p甲 > p乙;m甲 = m乙甲乙

1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若将实心金属球甲

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

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可以确定(D)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

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正确的推理是( C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甲

19、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压强相等,已知 ρ甲 < ρ乙。分

别在这两个正方体放上物体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分别放上等质量的两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还是相等

B、分别放上等质量的铁块和木块后,甲正方体对地面增加的压强大

C、分别放上等体积的两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分别放上等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20、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p甲、p乙,以及A和B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A、F B的关系

A、p甲 < p乙,F甲 < F乙

B、p甲 = p乙, F甲 > F乙

C、p甲 = p乙, F甲 < F乙

D、p甲 = p乙, F甲 = F乙(D)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