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__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__课时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目录

一、摘要

(4)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4)

三、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1)反馈方式的选择 (4)

(2)放大管得选择 (5)

(3)级数的选择 (6)

(4)电路的确定 (6)

四、设计过程

(1)确定方案 (7)

(2)电路参数的计算 (9)

(3)计算技术指标 (13)

五、调试要点

(1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

本文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而设计需要根据技术指标及

要求来确定放大电路的结构、级数和电路元件参数及型号等,此

次要求电路的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小,稳定性要好,频带宽度适

中,尽量小的失真等等...。因而我们会根据这些要求,一一计

算出技术指标和元件的参数,确定反馈类型,选取三种预选方案,

通过比较选择符合要求,我们最终选择了方案一,经过布线、焊

接、调试等工作后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制作成功。

关键词: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路设计 电路制作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用分离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用于指示仪表放大弱信

号,具体指标如下:

(1) 工作频率:kHz Hz f 30~30=。

(2) 信号源:mV U i 10=(有效值),内阻Ω=50s R 。

(3) 输出要求:V U 10≥(有效值),输出电阻小于Ω10,输出电

流mA I o 1≤(有效值)。

(4) 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ΩK 20。

(5) 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器件改变时,若%10=?m m A A ,则%1

(6) 频带宽度:kHz B W 600~30=。

二、设计原理框图及基本公式

图中X 表示电压或电流信号;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符号¤

表示输入求和,+、–表示输入信号

与反馈信号是相减关系(负反

馈),即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为

(1)

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为

(2)

反馈系数为

(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

(4)

三、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1、反馈方式的选择

采用什么反馈方式,主要根据负载的要求及信号源内阻的情况来

考虑。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放大电路定压输出时,就需要采用

电压负反馈;在负载变化情况下,要求放大电路衡量输出时,就要采

用电流负反馈。至于输入端采用串联还是并联方式,主要根据对放大

电路输入电阻的要求而定。当要求放大电路具有高的输入电阻时,宜

采用串联反馈;当要求放大电路具有低输入电阻时,宜采用并联反馈。

如仅仅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即阻抗变换)时,宜采用

射极输出器。

反馈深度主要根据放大电路的用途及指标要求而定。

对音频放大电路,主要是用负反馈减小非线性失真,设计时一般

取101=+AF 左右。

对测量仪表中使用的放大电路,要求放大倍数要有较高的稳定

度,而采用负反馈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度,因此根据不

同的要求可取AF +1为几十几百。

对高放大倍数宽频带放大电路,采用负反馈的目的主要是展宽频

带,这时采用多级放大加深容易产生自激,且在幅频特性的高、底频

段易产生凸起的现象。因此首先要保证每一级有足够宽的频带,入在

两级之间采用低输入电阻的接法(例如共射—共基的形式)去解决

2、放大管得选择

如果放大电路的级数多,而输入信号很弱时(微伏级),必须考

虑输入级放大管得噪声所产生的影响,为此前置放大级因选用低噪声的管子。当要求放大电路的频带很宽时,应选用截止频率T f较高的管

p小子。从集电极损耗的角度出发,由前级放大的输出变小,可选用CM

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也要选得低一些(E I小),这样可以减小噪声;

p大但对输出级而言,因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都较大,故需选用CM

得管子。

3、级数的选择

放大电路级数可根据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而定,而此放大倍数又

要根据所要求的闭环放大倍数和反馈深度而定,因此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确定出它的闭环放大倍数f A及反馈深度AF

1,然而确定所

需的f A,

确定了A的数值,放大电路级数大致可以用下列原则来确定:几

十至百倍左右采用一级或两级,几百至几千倍左右采用两级或三级,

几千倍以上采用级或四级(射级输出器不计,因其A约为1)。一般

情况下很少采用四级以上,应为这将给施加反馈后的补偿工作带来很

大的困难,但如反馈只加在每两级之间也是可以的。

4、电路的确定

根据不同要求,放大电路中各级所选用的电路也是吧不同的。

(1)输入级。输入级采用什么电路主要决定于信号源的特点。如

果信号源不允许取较大的电流,则输入级应具有高的输入电阻,那么

以采用射级输出器为宜,如要求有较高的输入电阻(Ω>M r i 1),可采

用场效应管,并采用自举电路或多级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如信号源

要求放大电路具有低的输入电阻,则可用电压并联反馈放大电路。如

果无特殊要求,可选用一般的共射放大电路。

输入级放大管的静态工资点一般取V U A I CE E )2~1(m 1=≤,。

(2)中间级。中间级只要是积累电压及电流放大倍数,多采用共

射反大电路,而且选用β大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一般为

V U mA I CE )5~2(,)3~1(==。

(3)输出级。输出级采用什么电路主要决定于负载要求。如负载

电阻较大(几千欧左右),而且主要是输出电压,则可用共射放大电

路;反之,如负载为低阻,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则射级输出器。

如果负载需要阻抗匹配,可用变压器输出。

因输出级的电压和输出电流都较大,其静态工作点的选择要比较

中间级为高,具体数值要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而定。

四、设计方案及选定

方案一

采用三个NPN 型三级管放大

(1)该设计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

(2)第一级采用局部电流负反馈,所需反馈深度为:1+AF=

i if r r ,从放大性能稳定度确定反馈深度,uf uf uo uo A A A A AF //1??=

+,估算A 值根据指标的要求,计算电路闭环放大倍数:i

o F U U A ≥

(3)在R

1f 和R

2

f

不加旁路电容以便引入局部负反馈以稳定每

一级的放大倍数

(4)放大管的选择:因设计中前两级放大对管子无特别要求,统一采用了3DG100如图:

原理图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电路图

(5)输出到输入级的反馈是从的射级反馈到的射级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的形式

方案二

该设计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1) 本方案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原理与集成运算放大

结合在一起形成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 反馈元件F R ,起到反馈作用,将集成运算放大

器的输出电压反馈到2T

的基级。

(3) 估算A 值根据指标的要求,计算电路闭环放大倍数:

i

o F v v A (4)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电路电路元件的各种参数

方案三

方案三为一三级负反馈放大电路,信号从输入级经电容耦合后由

第一个共发射极的三极管放大,并从集电极输出,经电容耦合后作为

下一级的输入信号。第二级放大电路同样也是从集电极输出信号,同

时形成电流并联负反馈作用与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从第二级放

大电路输出的信号经电容耦合后输入第三级共集电极的放大电路,放

大后从发射极经电容耦合后输出。同时形成电流串联负反馈。因为基

极与集电极,基极与发射间有电阻所以该电路的优点是各级放大电路

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能很好的稳定电路且输入电阻大,放大倍数

高。缺点是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输出电阻很可能达不到要求。

方案比较

在以上三个方案中比较选择一个最终确定方案

方案二与方案一比较:方案二采用了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差分放

大电路,经过数据分析达到指标要求,但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一在实验

室更易实现(集成运算放大器不仅价格贵,在实验中易损坏),而方案

二缺点是各静态工作点不能相互独立,不能保证输出稳定。方案三放

大变化缓慢的信号。通过以上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方案一。

五、方案一设计过程

1、确实方案参数

(1)确实反馈深度。从所给的指标来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

是输出电阻、输入电阻及对放大性能稳定的要求等三个问题。由于要

求输出电阻较低,故输出级采用射级输出器,但它的输出的电阻大致

欧。为几十欧,应此需要引入一定程度的电压负反馈才能达到指标要

求。设射级输出器的输出电阻为Ω100,则所需反馈深度为

1010100r 100===+f r AF

另外,还要考虑输入电阻和放大性能的稳定性对反馈深度的要

求,才能最后确定反馈深度的大小。

由于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指标为Ωk 20,此数值不是很高,故可

以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方式来实现。假定无反馈时,基本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阻为Ω=k r i 5.2(第一级可采用局部电流负反馈),则所需的

反馈深度为

85.2201===+i if

r r AF

最后从放大性能稳定度也可以确定出所需反馈深度为

10110//1==??=+uf uf uo uo A A A A AF

综上所述,在设计放大电路时所需反馈深度为10,故取1+AF=10.

(2)估算A 值。根据指标要求,放大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应为

10010010==≥mV V U U A i f

由此可以求出

100010010)1(=?=+≥f A AF A

因输出级才用了射级输入器,其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故所需用

两级共射放大才能达到1000倍。考虑到仪表对放大电路稳定性能要

求较高,故采用典型的两级直接耦合双管放大单元,如图6.43所示。

其中1F R 和2F R 不加旁路电容式为了引入局部负反馈以稳定每一级的

放大倍数。1R 和4C 是去耦电路,用以消弱由于电源存在内阻而在3CC V 出

现的电压波动,使它尽可能少传到1CC V 。

(3)放大管得的选择。由于3VT 需要输出电流的最大值

mA I I L LM 4.12==,为了保证不失真,要求LM E I I 23≥,因此它的射级电流

mA I E 3mA 4.123≈?≥,故选用小功率管3DG100即可,其参数如下:

mW

P V U mA I CM CEO BR CM 100,45,20)(===。 因前两级放大对管子无特殊要求,为了统一起见,均采用1003DG 。 根据以上考虑,初步电路如原理图所示。输出级到输入级的负反馈是

从3VT 的射级反馈到1VT 的射级,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的形式。

2.电路参数的计算

首先要初步确定出给级的电压放大倍数,然后才能根据它们来计

算出各级的电路参数。前面已经指出双管放大单元的电压放大倍数应满足100021≥u u A A ,那么,如何分配1u A 及2u A 呢?邮电路结构可知,为了使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高,工作性能稳定,在第1级和第2级中都串入了1F R 和2F R 以便实现局部负反馈作用,因此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都不会很高。各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可初步分配为1,40,30321≈≈≈u u u A A A ,这样总的电压放大倍数120014030=??≈u A ,略大于1000(多出的数值是为了留一定的余量)。

(1)输出级的计算。由于输出电压V U 10=(有效值),输出电流A I m 10=(有效值),故负载电阻

Ω==K I U R O O L 1 ①确定CC V 和3E R 。在射级输出器中,一般根据L E R R )2~1(=来选择E R ,取系数为2,则

Ω==Ω==667//,2233L E L L E R R R k R R

在图6.44中,取V U mA I C C 1,1min min ==,可以求出

mA R U I I L LR C E 12.3667.0121min 3=?+=+=

V R I U U V E E LP C CC 64.8212.34.1133min min =?++=?++=式中,LP U 是输出负载电压峰值。为了留有余量取mA I E 5.33=,V V CC 12=;由此可以求出V R I U E E E 725.3333=?==。

②确定31B R 及32B R 。为了计算31B R 及32B R ,首先要求出3B U 及3B I ,由图6.44可知,V U U U BE E B 7.77.07333=+=+= 。选用503=β的管子,则

uA mA I I C B 7007.0505.3333====β

选用mA I I B RB 7.0~35.0)10~5(3≈=,为了提高本级输入电阻,取0.35mA ,则得

Ω===K I U R RB B B 235.0/7.7/33

Ω=-=-=K I U V R RB B CC B 3.1235.0/)7.712(/)(332

取Ω=K R B 1332,由此可以求出输出级对第2级的等效负载电阻约为

Ω≈?=+==K R R R r R L B B i L 6.6)67.051//(22//13)1//(//3313232β

式中忽略了3be r 的影响。

③确定3C 及2C 。由于有三级电容耦合,根据多级放大器下限截止频率的计算公式

2322211.1L L L L f f f f ++=

假设没级下限频率相同,则各级的下限频率为

Hz f f L L 1531.1≈=

为了留有余地,忽略第2级输出电阻(因尚未标出),则

uF F R f C L L )1.16~82.4(16)1.16~82.4(21)10~3(622=?=??=-π

因此,可选用uF 10点解电容器。

同理,忽略射级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则

uF F R f C L L )2.106~8.31(16)2.106~8.31(21)10~3(63=?=??=-π

因此,可选用uF 100电解电容。

(放大单元电路图)

放大倍数为: ?????? ???+?≈?????? ???++?=++?=

2222222222222222

2211111)1(F be C be F be C be F be C u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ββββββ 选A I E m 12=,且502=β,则

Ω≈++=++=K I I U r r E E T bb be 63.126)150(300)1(22222β

又由于预先规定了Ω==51,4022F u R A ,代入2u A 的公式则得

051.06.3016.30402

?+=C R

由此可以解得Ω=k R C 35.32。再利用222//L C C R R R =代入Ω=k R L 6.62,则

22

6.66.635.3C C R R +?=

由此可以求出Ω=k R C 8.62。

选mA I V U C CE 1,322==,则由2222)(CE E F C C CC U R R R I V +++=可得

3051.08.61122+++?=)(E R

由此可以求出Ω=k 15.22E R ,取Ω=k 2.22E R 。

第2级的输入电阻可以计算如下

(2)双管放大单元电路的计算;

①确定第2级的电路参数。为了稳定放

大倍数,在电路中引入2F R ,如图6.45

所示,一般取几欧至几百欧。由于希望

这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大些,故取较小 的Ω=512F R ,由此可以求出这级的电压

Ω=?+=++=K R r r F be i 23.4051.05163.1)1(2222β

②确定第1级的电路参数。电路如图所示。

理由同样的原理可以求得

?????? ???+≈++?=

1111111111

11111F be C be F be C u R r R r R r A ))(βββββ 为了获得高输入电阻,而且希望1u A 也不要太小,并与第2级的阻值一致以减少元器件的种类,取Ω=511F R ,代入301=u A ,可得Ω=K R C 3.31,再利用211//i C C r R R =,求出Ω=k R C 151。

为了计算1E R ,选V U E 11=,则有

1)(111=+E F E R R I

得出

Ω=-=-=K R I R F E E 95.105.05.011111

选1E R 为Ωk 2。

为了求1B R ,可先求

uA I I C B 10505.011

1===β

由此可得

为了提高输入电阻而又不致使放大

倍数大抵,应取A I E m 5.01=,并选501=β,

Ω≈+=++=k I U r r E T bb be 95.25.02651300)1(111β

Ω=+-?=-=K I U U R B B E B 5101.0)7.01(12.21121

选ΩK 51。

为了确定去耦电阻1R ,需先求出

V U R I R U BE F E E C 95.222221=+?+=

再利用)(1111C C CC C R R I V U +-=,可求得Ω=k R 1.31,取1R 为Ωk 3.3。 为了减少元件种类,1C 选10uF,1E C 及2E C 选用100uF ,均为电解

电容。有下限频率L ω可以验证111//1

F B L R R βω<<,21221βωE be F L R r R ++<<.

(3)反馈元器件3F R 及F C 的计算。由于101=+AF ,又已知1000=A 。则%9.0=F 。再利用

3F F F

R R R F +=

可求出Ω=k 5.53F R ,选Ωk 1.5。

4C 选用uF 10电容器,可以验证

141R C L <<ω

3、核算技术指标

确定放大管得静态工作点及电路元件后,放大电路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能满足要求,尚需进行最后的核算。

(1)核算u A :

①核算射级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射级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可用下式求得

'33'3311L be L u R r R A )()(ββ+++=

式中,

Ω≈=+≈K R R R R R R F F L E L L 59.01.5//1//2)//(//133'' Ω≈Ω=+=++=6806795.3265130026)1(300333E be I r β

因此得

978.0590)501(680590)501(3=?++?+≈u A

②核算第2级电压放大倍数

第2级电压放大倍数由用下式求得

222332312

2222'222)1(]//////[)1(F be i B B C F be C u R r r R R R R r R A ββββ++=++=

式中,Ω≈?++=++=k R r r L be i 7.3059.0)501(68.0)1(333β,Ω=k r be 63.12。因此可得

1.39051.0)501(63.1)7.30//22//13//7.6(502=?++?=u A

③核算第1级电压放大器放大倍数

第1级电压放大倍数用下式求得

'111211'111'111)//(1F be i C F be L u R r r R R r R A )()(ββββ++=++=

式中,Ω≈=51//31'1F F F R R R ,Ω=k r e 96.21,Ω=k r i 23.42,因此可得

7.29051.0)501(96.2)23.4//15(501=?++=u A

因此可求出10001136978.01.397.29321>=??==u u u u A A A A

这说明放大电路元器件的选择是合适的。

(2)核算输出电阻。放大电路开环时的输入电阻为

Ω=++=++=811.5//501)22//13//8.6(68.0//2//1)////(//333132233F B B C eb E o R R R R r R r β

故得

Ω==+=1.810811AF r r o of

因此可满足要求。

(3)核算输入电阻。放大电路开环时的输入电阻为

11//i B i r R r =

式中,Ω=?++=?++=k R R r r F F be i 56.5051.0)501(96.2)//()11(3111β,因此可求出闭环时的输入电阻为

Ω=?=+=k AF r r i f i 5.551055.5)1(11

因此,总输入电阻为Ω

>Ω===k k R r r B f i if 206.2651//5.55//11,可满足要求。 (4)核算放大电路是否稳定,可以判断本例电路不会产生震荡 以上电路是利用分离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当上限截止频率不高时(一般几百千赫一下),也可以利用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如图)。

六、实际制板操作

① 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② 按一比一的比例绘出电路图(宽80mm 、高70mm )标出尺寸(见附录)

③ 单面敷铜板下料并打磨边框

④ 在敷铜面复制电路。

⑤ 用钢板尺和木工刀雕刻电路。

⑥ 在钻场上钻出?=0.8mm 的通孔。

⑦ 去氧化层涂助焊剂

⑧ 元器件的识别与参数的测量及引脚的成形。

⑨ 元件的装插(首环在左边)。

⑩ 焊接按五步法焊接

1、 烙铁头紧靠焊接头

2、 喂锡要饱和

3、 侵润一秒

4、 去烙铁,整理(3—5秒)。

5、 形成合金。

七、 电路的测量与组成:

静态调试与设置,通上12V 电压后分别测量Vcc 的电路,根据数据所示

(1)、C V 、C V 波形测量加入偏置电流,用测量i V ,o V 的波形,用毫伏表测量出i V ,o V 的大小,令mV V i 10= kHz f 1=。

电流反馈运放电路设计

电流反馈运放电路设计 电流反馈放大器不受基本增益带宽积的限制,随着信号幅度的增加,带宽的损失非常小。因为可以在最小失真的条件下对大信号进行调节,这些放大器在非常高的频率下通常都具有优异的线性度。而电压反馈放大器的带宽随着增益的增加降低,电流反馈放大器在很宽的增益范围上维持其大部分带宽不变。 正因为如此,准确地说,电流反馈运放没有增益带宽积的限制。当然,电流反馈运放也不是无限快,其压摆率(Slew Rate)不受内部偏置电流的限制,但受三极管本身的速度限制。对给定的偏置电流,这就容许不用通常可能影响稳定性的正反馈或其方法来获得较大的压摆率。 那么如何构建这些电路呢?电流反馈运放具有一个与差分对相对的输入缓冲器,该输入缓冲器大多数情况下常常是射极跟随器或其它非常类似的电路。正相输入端具有高阻抗,而缓冲器的输出,即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具有低阻抗。相比之下,电压反馈放大器的输入都是高阻。 电流反馈运放的输出是电压,并且它与流出或流入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的电流有关,这由称为互阻抗(transimpedance)的复杂函数Z(s)来表示(图1)。在直流时,互阻抗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并且像电压反馈运放一样,它随着频率的增加具有单极点滚降特性。 电流反馈运放灵活性的关键之一是具有可调节的带宽和可调节的稳定性。因为反馈电阻的数值实际上改变放大器的交流环路的动态特性,所以能够影响带宽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加之具有非常高的压摆率和基于反馈电阻的可调节带宽,你可以获得与器件的小信号带宽非常接近的大信号带宽。在甚至更好的情况下,该带宽在很宽的增益范围内大部分都维持不变。而因为具有固有的线性度,你也可以在高频大信号时获得较低的失真。 如何发现最佳的反馈电阻R F 由于放大器的交流特性部分地取决于反馈电阻,这就让我们能够针对每一个特定的应用“量身定制”放大器。降低反馈电阻的数值将提升环路增益。为了保持稳定性和最大的带宽,在低增益时,反馈电阻要设置为较高的数值;随着增益的上升,环路增益自然降低。如果需要高的增益,可以利用较小的反馈电阻来部分地恢复环路增益。 图1:具有Z(s)和反馈电阻的电路示意图

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自测题5 一、填空题 1.图T5-1所示理想反馈模型的基本反馈方程是A f=()=()=()。 2.图T5-1中开环增益A与反馈系数B的符号相同时为()反馈,相反时为()反馈。 3.图T5-1若满足条件(),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x f≈(),A f≈()。 4.根据图T5-1,试用电量x(电流或电压)表示出基本反馈方程中的各物理量: 开环增益A=(),闭环增益A f=(),反馈系数B=(),反馈深度F=(),环路传输函数T=(). 图T5-1 5.负反馈的环路自动调节作用使得()的变化受到制约。 6.负反馈以损失()增益为代价,可以提高()增益的稳定性;扩展()的通频带和减小()的非线性失真。这些负反馈的效果的根本原因是()。 7.反馈放大器使输入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和()有关,而与()无关。 8.反馈放大器使输出电阻增大还是减小与()和()有关,而与()无关。 9.电流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电流取样负反馈使输出电阻()。 10.若将发射结视为净输入端口,则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是()负反馈,且反馈系数B=()。 解: 1、,, 2、负,正 3、,, 4、,,,, 5、取样信号 6、闭环、闭环、闭环增益、取样信号、负反馈环路的自动调节功能使取样信号的变化受到制约 7、求和方式、反馈极性,取样方式 8、取样方式、反馈极性,求和方式 9、减小、增加 10、电压串联、1 二、单选题 1.要使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较小,且放大器吸收电压信号源的功率也较少,可

以采用()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2.某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信号几乎没有带负载的能力(即不能向负载提供电流)。要使经放大后产生输出电压与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成正比。放大电路宜用()负反馈放大器。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3.当放大器出现高频(或低频)自激时,自激振荡频率一定是()。 A. 特征频率 B. 高频截止频率 C. 相位交叉频率 D 增益交叉频率 解: 1、A 理由:电压取样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故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会因此减小。 电流求和负反馈(串联)使输入电阻增加,故可使放大器因此而吸收电压信号源的功率减小。 2、A 理由:采用电流求和(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从而传感器电压信号对放大器提供电流很小;采用电压取样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增益,保证了输出电压与传感器输入电压成正比。 3、C 理由:相位交叉频率其实也就是满足自激振荡相位条件的频率。 三、在图T5-2所示电路中,为深反馈放大器,已知 为两个输出端。求(1)若从输出,试判别反馈组态,并估算; (2)若从输出,重复(1)的要求; (3)若将减小,反馈强弱有何变化?若时,。 图T5-2 解: (1)从或输出时,从极性上看,因为构成反馈元件,且与串接,则为负反馈,从输出构成电流串联负反馈,把反馈网络分离出来,见图(b) (2)从输出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见图(c)因为与并接,取自 同样把反馈支路分离出来,见图(d),可得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研究

实验四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的测量方法;2.理解不同组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函数信号发生器;2.交流毫伏表;3.直流稳压电源;4.万用表5.双踪示波器;6.元器件:9013×2,电阻、电容若干 三.基本知识 为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常在放大电路中加入负反馈。根据负反馈放大电路输出端取样方式和输入端比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电压串联负反馈降低了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若原放大电路的增益为A &,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vf A &,反馈系数为F &,则有:F A A A vf &&&&+=1F A &&+1为衡量反馈程度的重要指标,称为反馈深度。对于负反馈,11>+F A &&,故引入负反馈会使放大电路的增益下降。 (2)负反馈提高了放大电路增益的稳定性 环境温度的变化,电源电压的波动,负载以及晶体管参数的变化等因素,都会使放大电路的增益发生变化。引入负反馈可以使这种变化相对减小,提高了增益的稳定性。 为表示增益的稳定程度,常用有、无反馈两种情况下增益相对变化之比来衡量。由于增益的稳 定性是用它的绝对值的变化来表示的,在不考虑相位关系时,可以用正实数A 和F 分别表示增益A &和反馈系数F &的绝对值,因此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可表示为:AF A A vf += 1对上式进行微分,得: ) 1(AF A A dA dA f f +=, AF A A A A f f +?=∴11??对于负反馈,1+AF >1,所以负反馈可以使增益的相对变化减小为无反馈时的AF +11 ,提高了增益的稳定性,且反馈深度越大,增益稳定性就越好。 (3)负反馈扩展了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引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上限截至频率增大,而下限截至频率下降,所以通频带f BW 比开环时增大,且增大的程度与反馈深度有关。 H H Hf f f AF f >+=)1(;L L Lf f AF f f >+= 1;L H f f BW ?=;Lf Hf f f f BW ?=所以,BW BW f >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 o sf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 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 ? 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实验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 s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约为2mA,U GDQ < - 4V。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U GSQ,U A,U S、U GDQ)。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 s R k =Ω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 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 41b R k =Ω c. 动态参数的调试 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s o11U U A u = 、s o U U 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电压放大倍数:(直接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电压幅值) o1 U s U o U 1 u A 输入电阻: 测试电路:

负反馈放大器原理分析

负反馈放大器原理分析及设计 遍观所有模拟电子技朮的书籍和课程,在介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时候,无非是先给电路来个定性,比如这是一个同向放大器,然后去推导它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然后得出Vo=(1+Rf)Vi,那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然后得出Vo=-Rf*Vi……最后学生往往得出这样一个印象:记住公式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将电路稍稍变换一下,他们就找不着北了!偶曾经面试过至少100个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电子专业应聘者,结果能将我给出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得一点不错的没有超过10个人!其它专业毕业的更是可想而知了。 今天,芯片级维修教各位战无不胜的两招,这两招在所有运放电路的教材里都写得明白,就是“虚短”和“虚断”,不过要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就要有较深厚的功底了。 1、框图、基本反馈方程式 负反馈电路类型很多,但根据反馈网络从基本放大电路输出取样方式(电压或电流)的不同可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而根据反馈信号引回到输入端求和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串联反馈和关联反馈。综上所述,负反馈放大器分为四种类型,如图5.2-8所示,表5.2-8 示出它们的基本反馈方程式。 图5.2-8 四种类型负反馈放大方框图 A 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 电压串联负反馈 D 电流关联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A1,并环增益A和反馈系数B的基本关系式称基本关系式称基本反馈方程。 反馈深度是反映反馈强弱的重要物理量,其值越大负反馈越强。当反馈很深,即|AB|》1时,称为深度负反馈,则闭环增益 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电路,以降低增益为代价,可改善许多性能。表5.2-9给出负反馈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表5.2-10给出负反馈对放大器其他几项主要性能的影响;表5.2-10给出负反馈对放大器其他几项主要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要点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 要求完成的内容:设计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保证输出电压稳定。指标条件如下:电压放大增益|Av|≥10,反馈深度≥10,输入电阻R i≥1KΩ,输出电阻R o≤100Ω, f L≤10HZ,f H≥1KHZ。所使用的元器件要求为:晶体管(9013或9014),电容(瓷片电容)、电阻(0.25瓦)等。 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电路的设计方案,估算并初步选取电路的元件参数。(2)选用熟悉的电路仿真软件,搭建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进行参数调试、修改,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3)由选取的元件参数,精确计算和复核技术指标要求。 (4)满足设计要求后,认真按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为: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1)初步了解和掌握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调试的过程。 (2)能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3)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4)了解并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5)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 设计方案论证 2.1框图及基本公式 图1 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X 表示电压或电流信号;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符号¤表示输入求和,+、–表示输入信号 与反馈信号是相减关系(负反馈),即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为: id i f X X X =- 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为: /o id A X X = 反馈系数为: /f o F X X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 /f o i A X X = 2.2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负反馈的电路形式很多,但就基本形式来说,可以分为4种:即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一个放大器,加入了负反馈环节后,虽

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得 1、进一步了解负反馈放大器性能得影响。 2、进一步掌握放大器性能指标得测量方法。 实验设备 1.示波器一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3.交流毫伏表一台 4.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5.万用表一只 6.实验箱一台 二、实验原理 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得同时,可以使放大器得某些性能大大改善。所谓负反馈,就就是以某种方式从输出端取出信号,再以一定方式加到输入回路中。若所加入得信号极性与原输入信号极性相反,则就是负反馈。 根据取出信号极性与加入到输入回路得方式不同,反馈可分为四类:串联电压反馈、串联电流反馈、并联电压反馈与并联电流反馈。如图3-1所示。 从网络方框图来瞧,反馈得这四种分类使得基本放大网络与反馈网络得联接在输入、输出端互不相同。 从实际电路来瞧,反馈信号若直接加到输入端,就是并联反馈,否则就是串联反馈,反馈信号若直接取自输出电压,就是电压反馈,否则就是电流反馈。 1、负反馈时输入、输出阻抗得影响 负反馈对输入、输出阻抗得影响比较复杂,不同得反馈形式,对阻抗得影响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凡就是并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降低;凡就是串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升高;设主网络得输入电阻为Ri,则串联负反馈得输入电阻为

R if=(1+FA V)R i 设主网络得输入电阻为R o,电压负反馈放大器得输出电阻为 Rof= 可见,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得输入电阻增大(1+AVF)倍,而输出电阻则下降到1/(1+AVF)倍。 2、负反馈放大倍数与稳定度 负反馈使放大器得净输入信号有所减小,因而使放大器增益下降,但却改善了放大性能,提高了它得稳定性。 反馈放大倍数为 Avf=(A v为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放大倍数稳定度与无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稳定度有如下关系: = 式中AVf/A V f称负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得稳定度。称无反馈时得放大器放大倍数得稳定度。可见,负反馈放大器比无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提高了(1+AV F)倍。 3、负反馈可扩展放大器得通频带。 4、负反馈可减小输出信号得非线性失真 三、实验内容、步骤及结果: 1、调整静态工作点,按图3-2接线。 2、闭合开关K1,断开开关K2,接通电源后,调节R P,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U RC=3V,使放大器得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1mA。 3、测量无反馈时放大器得电压放大倍数A V、输入电阻Ri、与输出电阻Ro。 (1)在放大器得输入端U S处输入f=1KHZ,有效值Us=15mv得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o得波形,在波形不失真得情况下,用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得有效值U OL,算出开环放大倍数A V。 (2)测量U i处得电压,按输入电阻得计算公式计算出输入电阻R i。 (3)断开开关K1,测出不接负载电阻R L时得输出电压Uo,按输出电阻得公式计算出输出电阻R o。 4、测量电压并联负反馈时放大器得电压放大倍数Auf、输入电阻R if与输出电阻Rof。将开关K2接通后,按3得步骤测量有负反馈时得Auf、Rif与Rof 5、研究放大倍数得稳定性 保持原输入信号,将负载电阻RL由5、1K变为1K,测出无反馈与有反馈时得输出电压UO ,计算稳定度。 L

运算放大器技术合集:运放工作原理、基础及经典电路分析

运算放大器技术合集:运放工作原理、基础及经典电路分析 一、入门篇: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基础 *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运算放大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如图1-1所示,其中标有“+”号的输入端为“同相输入端”而不能叫做正端),另一只标有“一”号的输入端为“反相输入端”同样也不能叫做负端,如果先后分别从这两个输入端输入同样的信号,则在输出端会得到电压相同但极性相反的输出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与同相输人端的信号同相,而与反相输入端的信号反相。 运算放大器所接的电源可以是单电源的,也可以是双电源的,如图1-2所示。运算放大器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特性,灵活应用这些特性可以获得很多独特的用途,总的来说,这些特性可以综合为两条: 1、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无穷大。 2、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无穷大,输出电阻为零。 现在我们来简单地看看由于上面的两个特性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 首先,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无穷大,所以只要它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不为零,输出端就会有与正的或负的电源一样高的输出电压本来应该是无穷高的输出电压,但受到电源电压的限制。准确地说,如果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比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高,哪怕只高极小的一点,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就会输出一个与正电源电压相同的电压;反之,如果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比同相输人端输入的电压高,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就会输出一个与负电源电压相同的电压(如果运算放大器用的是单电源,则输出电压为零)。 其次,由于放大倍数为无穷大,所以不能将运算放大器直接用来做放大器用,必须要将输出的信号反馈到反相输入端(称为负反馈)来降低它的放大倍数。如图1-3中左图所示,R1的

模电实验报告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影响。 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通频带和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3、进一步掌握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估计待测量内容的变化趋势。 2、图3-1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120.计算该放大器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3、放大器频率特性测量方法。 说明:计算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时,要考虑反馈网络对放大器的负载效应。对于第一级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C F、R F与1R6并联,由于1R6≤Rf,所以C F、R F 的作用可以略去。对于第二季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C F、R F与1R6串联后作用在输出端,由于1R6≤Rf,所以近似看成第二级内部负载C F、R F。 4、在图3-1电路中,计算级间反馈系数F。 四、实验内容 1、连接实验线路 如图3-1所示,将线连好。放大电路输出端接Rp4,1C6(后面称为R F)两端,构成负反馈电路。

2、调整静态工作点 方法同实验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1中。 表3-1 3、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 (1)开环电路 ○1按图接线,R F先不接入。 ○2输入端接如Ui=1mV,f=1kHZ的正弦波。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是真且无震荡。 ○3按表3-2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 ○4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R0。 (2)闭环电路 ○1接通R F,按(1)的要求调整电路。 ○2调节Rp4=3KΩ,按表3-2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 uf和输出电阻R0。 ○3改变Rp4大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4根据实测值验证A uf≈1/F。讨论负反馈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运算放大器四种负反馈

运算放大器四种负反馈 一、分类 按输出端采样方式分为: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 按输入端接入电路方式分为:串联反馈、并联反馈。 即组合为四种方式:并联电压负反馈(图1)、 串联电压负反馈(图2)、 并联电流负反馈(图3)、 串联电流负反馈(图4)。 二、区分 电压/电流反馈区分方法:输出端的反馈取样点与输出点在同一点时,则为电压反馈,反之 为电流反馈。 并联/串联反馈区分方法:反馈信号引回信号输入同一端,则为并联反馈;反之为串联反馈。 三、示图 图1 并联电压负反馈 图2 串联电压负反馈 图3并联电流负反馈 图4串联电流负反馈

四、图解 图1并联电压负反馈是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反馈电流取自输出电压(即负载电压),并与之成正比,故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人端以电流的形式作比较,两者并联,故为并联反馈。因此,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是引入并联电压负反馈的电路。由前面讨论可知,电压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并联反馈电路则降低输入电阻。反馈系数F由定义式得出:其中XF为反馈电流,所以反馈系数 。可见,反馈系数具有电导(电阻的倒数)的量纲,称为互导反馈系数。 图2串联电压负反馈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反馈电压取自输出电压,并与之成正比,故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作比较.两者串联,故为串联反馈。 因此,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是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的电路。反馈系数F由定义式 得 电压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串联反馈电路则有很高的输入电阻。 图3并联电流负反馈是反相输入恒流源电路。反馈电流取自输出电流,并与之成正比,故为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作比较,两者并联,故为并联反馈,因此,反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是引入并联电流负反馈的电路。 图4串联电流负反馈是同比例运算电路。反馈电压取自输出电流(即负载电流)并与之成正比,故为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形式作比较,两者串联,故为串联反馈。因此,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是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的电路。反馈系数F具有电阻的量纲,称为互阻反馈系数。 五、各方式特征说明 电压反馈,输出电阻小,输出电压稳定,低噪声,DC特性良好,反馈回路不受限制。 电流反馈,输出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具有更快的压摆率,失真小,反馈回路受限制。 串联反馈,输入电阻大,适合采样弱点压信号。 并联反馈,输入电阻小,输出电压纹波小。

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开环与闭环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有关章节,熟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估算图3.1所示电路在有反馈和无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大小。设==50,Rp=60K。 3.估算图3.1所示电路在有反馈和无反馈时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自拟实验记录表格。 三、实验元、器件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 万用表一台连线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板。 四、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1.参考电路如图3-1所示。

负反馈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本实验电路由两级共射放大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构成负反馈放大器。其中反馈电阻RF=10KΩ。 2.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引入负反馈降低了电压放大系数 式中,是反馈系数,,是放大器不引入级间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即,但要考虑反馈网络阻抗的影响),其值可由图3-2所示的交流等效电路求出。 设,则有

式中:第一级交流负载电阻 第二级交流负载电阻 从式中可知,引入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比没有负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降低了()倍,并且愈大,放大倍数降低愈多。 (2)负反馈可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该式表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比开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减少了(1 AF)倍,即闭环增益的稳定性提高了(1 AF)倍。 (3)负反馈可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时的上、下截止频率分别为: 可见,引入负反馈后,向高端扩展了倍,从而加宽了通频带。 (4)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 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反馈形式,对阻抗的影响不一样。一般而言,串联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入阻抗,并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阻抗;电压负反馈将减小输出阻抗,电流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出阻抗。图3-1电路引入的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整个放大器电路而言,输入阻抗增加了,输出阻抗降低了。它们的增加和降低程度与反馈深度(1 AF)有关,在反馈环内满足 (5)负反馈能减小反馈环内的非线性失真 综上所述,在放大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不仅可以提高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还可以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提高输入电阻和降低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 五、实验内容 1.按图3.1组装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整Q1,Q2静态工作点(方法同实验一)。输入端加,2mV的正弦电压,输出接示波器CH2,观察输出电压波形是否有自激振荡,若有自激,可在Q2的基极b2和集电极c2之间加消振电容,其容量约为200pF。确认输出电压无自激,不失真,关闭信号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解读

第四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习题 4.1 判断图4-24所示各电路中有无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哪些构成了级间反馈?哪些构成了本级反馈? 4.1解答: (a)R e1:本级直流反馈 R e2:本级交直流反馈 R f,C f:级间交流反馈(因为直流 信号被C f隔直) (b)Re:本级直流反馈 R b:本级直流反馈(因为交流信号被C2 短路到地) (c)R R e2 :本级交直流反馈 R e3:本级直流反馈(因为交流被C3短路) R f:级间交直流反馈 (d)R1,R2,R3为级间交直流反馈 R3:本级交直流反馈

4-1解答续: (e)R2,R4:本级交直流反馈 R L,R6:为级间交直流反馈 (f)R e :本级直流反馈(∵交流信号被C e短路)R1, R2 :本级直流反馈(∵交流信号被C短路到地) (g)R1, R2 :级间交直流反馈 (h)(i) R e2 :本级直流反馈 R e1, R e3 :级间交流反馈 (ii)R f1, R b :级间交直流反馈 R f2, R e1 :级间交直流反馈

4.2指出图4-24所示各电路中反馈的类型和极性,并在图中标出瞬时极性以及反馈电压或反馈电流。 (a)解答:R f,C f引入电压并联交流负反馈 瞬间极性如图示:∵I b↓=I i-I f↑故为负反馈 (b)解答,R b引入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瞬时极性如图示 ∵I b↓=I i-I f↑故为负反馈 (C)解答:R f, R e1 :引入电压串联交流正反馈(∵直流被C2隔直),瞬时极性如图示:U be=U i+U f, U f与U i极性相同,故为正反馈 (d)解答:R1,R2引入电压串联交直流正反馈,瞬时极性如图示: U ' i=U i+U f, U f与U i极性相同,故为正反馈 (e)解答:R L,R6 引入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即ΔU i=(U+-U i)↓)(即同相端与反相端电位差下降,∴为负反馈) (f)解答:R1,R e 引电容并联直流负反馈(交流被C短路到地)瞬时极性为图示(因I b↓=I i-I f ↑)I f上升,I b下降 (g)解答:R1,R2引入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 瞬时极性如图示:∵I b↓=I i-I f↑ (h)(i)解答:R b , R f1引入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 瞬时极性为图示∵I b↓=I i-I f↑故为负反馈 (ii)解答:R f2, R e1引入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 瞬时极性为图示∵U be↓=U i-U f2↑= U i-U e1↑(U e1上升,U be下降) ∴为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详解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详解 负反馈放大器 在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电路,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器的工作性能,提高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质量。在引入负反馈电路之后,放大器的增益要比没有负反馈时的增益小,但是可以改善放大器的许多性能,主要有四项: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扩宽放大器的频带、降低放大器的噪声和稳定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 放大器的信号传输都是从放大器的输入端传输到放大器输出端,但是反馈过程则不同,它是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一部分输出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再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原放大器输入信号进行混合,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1.反馈方框图 如图4-1所示是反馈方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入信号Ui从输入端加到放大器中进行放大,放大后的输出信号Uo其中的一部分加到下一级放大器中,另有一部分信号经过反馈电路作为反馈信号UF,与输入信号Ui合并,作为净输入信号VI加到放大器中。 图1 反馈方框图

2.反馈种类 反馈电路有两种:正反馈电路和负反馈电路。这两种反馈的结果(指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完全相反。 3.正反馈概念 正反馈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吃某种食品,由于它很可可,所以在吃了之后更想吃,这是正反过程。 如图4-2所示正反馈方框图,当反馈信号UF与输入信号Ui是同相位时,?这两个信号混合后是相加的关系,所以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UI?比输入信号Ui更大,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没有变化,这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Uo比不加入反馈电路时的大,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图2 正反馈方框图

在加入正反馈之后的放大器,输出信号愈反馈愈大(当然不会无限制地增大,这一点在后面的振荡器电路中介绍),这是正反馈的特点。正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电路中通常不用,它只是用于振荡器中。 4.负反馈概念 负反馈也可以举一例说明,一盆开水,当手指不小心接触到热水时,手指很快缩回,而不是继续向里面伸,手指的回缩过程就是负反馈过程。 如图4-3所示是负反馈方框图,当反馈信号UF相位和输入信号Ui的相位相反时,它们混合的结果是相减,结果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UI比输入信号Ui要小,?使放大器的输出信号Uo减小,引起放大器电路这种反馈过程的电路称为负反馈电路。 图3 负反馈方框图 5.反馈量 负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变小,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减小,这等效成放大器的增益在加入负反馈电路之后减小了。当负反馈电路造成的净输入信号愈小,即

模拟电子-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仿真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特点。 (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1)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和通频带; 2)比较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在开环和闭环时的差别; 3)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二.实验原理 1.基本概念 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他输入量的措施称为反馈。 若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该放大电路有两级运放构成的反向比例器组成,在末级的输出端引入了反馈网络Cf,Rf2,和Rf1,构成了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2.放大器的基本参数 1)开环参数 将反馈支路的A点与P点断开,与B点相连,便可得到开环时的放大电路。由此可测出开环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o、反馈网路的电压反馈系数Fv和通频带BW,即

2)闭环参数:通过开环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输入电阻Ro、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Fv和上下限频率,可以计算求得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输入电阻Rif、输出电阻Rof和通频带BWf的理论值,即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特性的实际测量值为:

上述所得结果与开环测试时由式(2.5-3)所计算的理论值近似相等,否则应找出原因后重新测量。 在进行上述测试时,应保证各点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为同频率且不知真的正弦波,否则应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进行测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 (2)调节J1,使开关A端与B端相连,测试电路的开环基本特性。 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调为1kHz、20mv(峰峰值)正弦波,然后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得到网络(未接入负载时)的波特图,如下图所示。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放大电路是主要的电子电路类型,为了确保放大电路能够正常工作,提供稳定的增益、良好的线性,以及其他的一些特殊目的,一般实用的放大电路都加上了负反馈的网络。 在各种系统的控制分析中,电路中的负反馈研究应该是最为深入和细致的了,详细的内容请参阅“电子技术”或“电路分析”专业教科书,本文仅仅是想通过对放大电路中反馈的简单介绍,阐述系统中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 1、为什么要在电路中设置反馈 半导体技术发展到今天,为电子电路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施展空间。现在要设计或制作一个高性能的放大器,在如何提高放大倍数方面已经不是问题,最普通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LM324,其内部包含了4个相同的独立放大器,价格在1元左右,如下图),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也可以做到几十万倍(80dB~140dB)之高,对于一般的要求来说,这几乎就是无限大的放大倍数了。 然而,在多数的应用中,都要求电路的放大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有限值。所谓固定不变是指:当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电路输入、输出连接状态发生改变;器件因常时间工作性能老化;因故障更换了主要半导体器件之后,等等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干扰因素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都维持在设定值不会变化。这个稳定增益(放大倍数)的要求,其实才是现代电子电路设计的难点,而在电路中使用负反馈技术,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主要方法。 此外,电路中的负反馈还能解决以下问题: 提高输入阻抗,降低输出阻抗(提高负载能力),优化频率响应,稳定静态工作点,减少线性失真等等,本文不做叙述。 2、电路中最主要的两种负反馈应用示例 ①反相交流放大器 电路见附图。此放大器可代替晶体管进行交流放大,可用于扩音机前置放大等。电路无需调试。放大器采用单电源供电,由R1、R2组成1/2V+偏置,C1是消振电容。 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Av仅由外接电阻Ri、Rf决定:Av=-Rf/Ri。负号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按图中所给数值,Av=-10。此电路输入电阻为Ri。一般情况下先取Ri 与信号源内阻相等,然后根据要求的放大倍数在选定Rf。Co和Ci为耦合电容。 ②同相交流放大器 电路见附图。同相交流放大器的特点是输入阻抗高。其中的R1、R2组成1/2V+分压电路,通过R3对运放进行偏置。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也仅由外接电阻决定:Av=1+Rf/R4,电路输入电阻为R3。R4的阻值范围为几千欧姆到几十千欧姆。以上两种基本的反馈放大器,共同点是都具有反馈,而且从输出端取出的反馈信号经过反馈网络后,都加到了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反馈信号的作用是抵消了输入信号,因此称为负反馈;另一个共同点是,经过分析计算发现,两种放大电路由于反馈网络的加入,使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增益)的大小,只由反馈网络的电阻参数值决定(Av=-Rf/Ri;Av=1+Rf/R4),只要这几个电阻的阻值是稳定的放大倍数就不会变化,而要确保电阻的阻值始终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3、电路中反馈的基本模型概括 4、电路中反馈的类型及其作用: 直流反馈:反馈只对直流分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能传递直流信号;目的:稳定静态工作点。

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虚短”指的是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两点电位相等,在没有短接的情况下出现相当于短接时的现象。 2. 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号叫做反馈信号。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也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放大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并联电压负反馈、串联电压负反馈、并联电流负反馈和串联电流负反馈。 3. 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开环或者正反馈。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是输入电流等于零和输出电阻等于零;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特点:一是输出电压只具有高电平、低电平两种稳定状态和净输入电流等于零;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电压比较器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4. 集成运放有两个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相应有同相输入、反相输入和双端输入三种输入方式。 5. 放大电路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直流负反馈;为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应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该引入电压负反馈。 6.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差模输入电压相同,称为“虚短”;二是输入电流为零,称为“虚断”。 二、判断题: 1. 放大电路一般采用的反馈形式为负反馈。(对) 5.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只有两种数值。(对) 6. 集成运放未接反馈电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称为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对) 7. “虚短”就是两点并不真正短接,但具有相等的电位。(对) 8. “虚地”是指该点与接地点等电位。(对)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倍数A U0为(A),输入电阻为(A),输出电阻为(B)。 A、∞; B、0; C、不定。 2. 集成运算放大器能处理(C)。 A、直流信号; B、交流信号; C、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 3. 为使电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应引入(A)。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4. 在由运放组成的电路中,运放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的电路是(D)。 A、反相放大器; B、差值放大器; C、有源滤波器; D、电压比较器。

习题和解答(第7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修改)

(华成英,傅晓林,陈大钦,自编) 7-1 选择填空 1.当反馈量与放大电路的输入量的极性_______,因而使________减小的反馈称为________。 a.相同 b.相反 c.净输入量 d.负反馈 e.正反馈 2.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改善放大器性能,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稳定输出电流,应该引入_______。 a.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 e.串联负反馈 f.并联负反馈 ; 3.为了减小输入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增大输入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减小输出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增大输出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 a.电压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 c.串联负反馈 d.并联负反馈 4.负反馈所能够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__________。 a.外界对输入信号的干扰和噪声 b.外界对输出信号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d.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5.为了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了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6.为了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7.为了增大从电流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大带负载的能力,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了减小从电压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大带负载的能力,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8.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条件是_______。 ~ =1 =-1 c.AB=0 =∞ 9.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通过电阻引入负反馈,则__________。如果单管共集放大电路如果通过电阻引入负反馈,则__________。 a.一定会产生高频自激 b.一定不会产生高频自激 c.一般不会产生高频自激 d.可能产生高频自激 10.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容易引起自激振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进一步掌握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器材: 1、信号发生器 2、电子管毫伏表 3、双踪示波器 4、数字万用表 5、其它所需实验器件 三、实验原理: 电路如图示 R b1’ v02 v01 R b2’ 电路中R f与R e1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此反馈的存在,会使: 1、电压放大倍数减小(以换取性能的改善); 2、改善非线性失真等放大器的性能; 3、输入电阻增大(由于串联负反馈的存在); 4、输出电阻减小(由于电压负反馈的存在); 5、稳定静态工作点。 四、实验步骤: 电路参数如下:R S=1.5K,R b1=51K+1M(可调),R b2=24K,R C1=5.1K,R e1=1.5K,R b1’=47K+680K(可调),R b2’=20K,R C2=3K,R e2=1K,R L=1.5K,C1=C2=C3=10μF,C e=47μF,R f=3K,V CC=12V 1、开环电路——未接入负反馈 (1)设置静态工作点: a、按图连接电路,R F暂时不接,使电路开环; b、静态工作点设置:调R b1使V C1为6V左右;调R b2使V C2为6~7V; c、在输入端接入频率为1KHZ,幅度为1mV的交流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调整工作点使输出信号不失真,测量静态工作点并将数据录入表1中;注意测量静态工作点时应断开输入信号;

(2)按表2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未接入负载R L时(即空载)的数据, (3)按入负载R L=1.5k,按表2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比较结果。 2、闭环电路——接入负反馈 (1)接入R F,按表3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比较闭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的变化; 表2 开环、闭环测量 A V=V0/V i R i=R S V i/(V S-V i) R o=R L(V o/V oL–1) 其中V0为空载(即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0L为接入负载时的输出电压。 (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 a、仍将电路开环(不接R F),逐步加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分失真),记录此输出波形的幅度; b、将电路闭环(接入R F),保持输入信号不变,观察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适当增加输入幅度,使输出幅度接近开环时失真波形幅度,观察是否失真。 五、实验报告: 1、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2、从实验数据及波形中是否可得出如下结论: 加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减小、非线性失真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