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

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
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

EPC G2 UHF RFID 860MHz-960MHz

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说明书是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描述EPC G2 UHF RFID 电子标签的定义及使用步骤。

如果用户需要详尽了解该标准,请参考有关EPC G2 UHF RFID 电子标签完整的标准资料。

524_FCD_18000_3.PDF:为EPC G2 UHF的相关的详细英文标准资料。

特别说明:在本文中如有与该上述标准文件中有冲突的部份,用户应以标准文件为准。

本说明书描述符合EPC G2 UHF RFID标准的电子标签的说明、标签操作命令集以及标签的响应数据格式。在EPC G2的命令集包括对电子标签操作的基础命令集以及各厂商的提供的标签的可选用命令集。用户在具体使用某厂商的卡片时,还需参考各厂商卡片提供的专用命令集。但对于通用的命令集,各标签生产厂商提供的电子标签都应该是支持的。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部份:

1)EPC G2 UHF标准的接口参数

2)电子标签数据存贮结构

3)几个重要的EPC标签的概念说明

4)电子标签操作命令集

第一章EPC G2 UHF标准的接口参数

对于每间公司生产的符合EPC G2 UHF标准的电子标签,其性能均应符合EPC G2 UHF 相关无线接口性能的标准。从用户应用电子标签的角度来说,我们不需要详细了解该标准的各项参数及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接口性能指标。对以下参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用户选用电子标签的应用会有较大的帮助。

以下为EPC G2 UHF物理接口概念以及其简明说明,以帮助用户对该标准有一个了解。详细说明请参考EPC G2 UHF标准文本。

. 系统介绍

EPC系统是一个针对电子标签应用的使用规范。一般系统包括有读写器、

电子标签、天线以及上层应用接口程序等部份。每家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

合有家的相关标准,所提供的设备在性能上有不同,但功能会是相似的。

. 操作说明

读写器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发送信息,发送方式是采用无线通信

的方式调制射频载波信号。标签通过相同的调制射频载波接收功率。

读写器通过发送未调制射频载波和接收由电子标签反射(反向散射)的信

息来接收电子标签中的数据。

. 工作频率:920.125MHz—924.875MHz

. EPC G2 UHF的标准文本所规定的无线接口频率为:860MHz—960MHz,

但每个国家在确定自己的使用频率范围时,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段

频率作为自己的使用频段。

. 我国目前暂订的使用频段为:920MHz—925MHz。

. 用户在选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标签及读

写器。一般来说,电子标签的频率范围较宽,而读写器在出厂时会严

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频率来限定。

. 频道工作模式:跳频扩频模式

读写器在有效的频段范围内,将该频段分为20个频道,在某个使用的

时刻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只占用一个频道进行通信。为防止占用某

个频道时间过长或该频道被其他设备占用而产生的干扰,读写器使用自

会自动跳到下一个频道。

用户在使用读写器时,如发现某个频道在某地己被其他的设备所占用或

某个频道上的信号干扰很大,可在读写器系统参数设定中,先将该频道

屏蔽掉,这样读写器在自动跳频时,会自动跳过该频道,以避免与其他

设备的应用冲突。

. 发射功率:最大2W

读写器的发射功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操作距离

主要会由该发射功率来确定,发射功率越大,则操作距离越远。

我国的暂订标准为2W,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可以通过系统参数的设置来

进行调整。可分为几级或连续可调,用户需根据自己的应用调整该发射

功率,使读写器能在用户设定的距离内完成对电子标签的操作。对于满

足使用要求的,将发射功率调到较少,以减少能耗。

. 天线:50 Ohm, 范围为860-960MHz

天线的读写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它对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操作距

离有很大的影响。天线的性能越好,则操作距离可能会越远。用户在选

用时需作较多的关注。

读写器与天线的连接有二种情况,一种是读写器与天线装在一起,称为

分体机,另一种是通过50 Ohm的同轴电缆与天线相连,称为分体机。

天线的指标主要有使用效率(天线增益)、有效范围(方向性选择)、匹

配电阻(50 Ohm)、接口类型等。用户在选用时,需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

相关的天线。

一个读写器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天线,在使用这种读写器时,用户需先设

定天线的使用序列。

. 密集读写器环境(DRM)

在实际应用场合,可能会同时存在多个读写器同时运行,这种情况被称为密

集读写器环境,各个读写器会占用各自的操作频道对自己的某类电子标签

自行操作。用户在使用时,需根据需要选用可在DRM环境下可靠运行的

读写器。

. 数据传输速率:有高/低二种传输速率。一般的厂商我们都选择高速数据传输速率。

第二章电子标签的存贮器结构

本章说明一个电子标签的存贮器结构,对于每个厂商生产的电子标签,其存贮器的结构是相同的,但会存在容量大小的差别。

一、电子标签存贮器

在逻辑上来说,一个电子标签分为四个存贮体,每个存储体可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字组成。其存贮逻辑图为:

电子标签存贮器结构图

从以上结构图中可以看到,一个电子标签的存贮器分成四个存贮体:

分别是:

存贮体0:保留内存(Reserver)

存贮体1:EPC存贮器

存贮体2:TID存贮器

存贮体3:用户自定义存贮器

这四个存储体是:

a) 保留内存保留内存为电子标签存贮密码(口令)的部份。包括灭活口令和访问口令。

灭活口令和访问口令都为4个字节。

其中:灭活口令的地址为00H—03H(以字节为单位);

访问口令的地址为04H—07H。

b) EPC存储器EPC存储器用于存贮电子标签的EPC号、PC(协议-控制字)以及这部份

的CRC—16校验码。

其中:CRC—16:存贮地址为00—03,4个字节,CRC-16为本存贮体中存

贮内容的CRC校验码。

PC:电子标签的协议-控制字,存贮地址为04—07,4个字节。

PC表明本电子标签的控制信息,包括如下内容:

PC为4个字节,16位,其每位的定义为:

00-04位:电子标签的EPC号的数据长度.

=00000

:EPC为一个字,16位

2

=00001

:EPC为两个字,32位

2

=00010

:EPC为三个字,48位

2

=11111

:EPC为32个字

2

05--07位:RFU=0002

08—0F位: =000000002

EPC号: 若干个字,由PC的值来指定.

EPC为识别标签对象的电子产品码。EPC存储在以20h存

储地址开始的EPC存储器内,MSB优先。

用于存贮本电子标签的EPC号,该EPC号的长度在以上PC

值中来指定.每类电子标签(不同厂商或不同型号)的EPC号

长度可能会不同。

用户通过读该存贮器内容命令读取EPC号。

c) TID存储器该存贮体是指电子标签的产品类识别号,每个生产厂商的TID号都会不同。

用户可以在该存贮区中存贮其自身的产品分类数据及产品供应商的信息。

一般来说,TID存贮区的长度为4个字,8个字节。但有些电子标签的生产厂

商提供的TID区会为2个字或5个字。

用户在使用时,需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相关厂商的产品。

d) 用户存储器该存贮区用于存贮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用户可以对该存贮区进行该、写操

作。

该存贮器的长度由各个电子标签的生产厂商确定。每个生产厂商提供的电

子标签,其用户存贮区的成度会不同。存贮长度大的电子标签会贵一些。

用户应根据自身应用的需要,来选择相关长度的电子标签,以减低标签的

成本。

二、存贮器的操作

对于电子标签的应用,由电子标签供应商提供的标签为空白标签,用户首先会在电子标签的发行时,通过读写器将相关数据存贮在电子标签中(发行标签)。然后在标签的流通使用过程中,通过读取标签存贮器的相关信息,或将某状态信息写入到电子标签中得完成系统的应用。

对于电子标签的四个存贮区,读写器提供的存贮命令都能支持对其的读写操作。但有些电子标签在出厂时就己由供应商设定为只读的,而不能由用户自行改写,这点在选购电子标签时需特别注意。

第三章电子标签的应用概念

用户在实际应用电子标签时,需要对其相关的使用规范有一个了解,才能有效地进行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包括如下部份:

1)电子标签的存贮结构

2)电子标签的状态及其转换

3)电子标签的操作及命令说明

4)电子标签的使用步骤

一、电子标签的存贮结构

见第二章的说明

二、电子标签的应用概念及说明

以下描述电子标签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这些是在应用电子标签的命令中经常遇到的,用户需详细了解这些概念,请参考《EPC G2 UHF》的标准资料。

2.1 电子标签的操作命令集

在对电子标签的操作中,有三组命令集,用于完成相关的操作。这三种命令分别是:选择、盘存及访问,这三组命令集分别由一个或多个命令组成。

2.1 .1 选择(SELECT)

由一条命令组成。

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读写操作前,需应用相关的命令,选择符合用户定义的标签。

使符合用户定义的标签进入相应的状态,而其他不符合用户定义的标签仍处于非活动状态,这样可有效地先将所有的标签按各自的应用分成几个不同的类。以利于进一步的标签操作命令。

2.1 .2盘存(INVENTORY)

由多条命令组成。

盘存是将所有符合选择条件的标签循环扫描一遍,标签将分别返回其EPC号。用户利用该操作可以首先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标签的EPC号读出来。并将标签分配到各自的应用块中。

盘存操作中有许多参数,并且是一个扫描的循环,在一个盘存扫描中,会组合应用到几条不同的盘存命令,故一个盘存又被称为一个盘存周期。

因为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对于盘存命令的数据交换的时间响应有严格的要求,故读写器会将一个盘存周期操作设计成一个盘存循环算法,提供给用户使用。而不需要用户去自己设计盘存算法及盘存步骤。

一般读写器会为各种不同的盘存需要设计几个优化的盘存算法命令,供用户使用。

2.1.3 操作(ACCESS)

用户应用该组命令完成对电子标签的各项读取或写入操作。

该命令集包括电子标签的密码校验、读标签、写标签、锁定标签及灭活标签等。

2.2 盘存部份的相关概念

2.2.1 通话(SESSION)和已盘标记(INVENTORIED FLAG)

通话的概念:

电子标签的工作区域有4个,称为4个通话(S0,S1,S2,S3),一个标签在一个盘存周期中只能处于其中的一个通话中。例如我们可以用SELECT选择命令,使某个应用的标签群进入S0通话(我称之为工作区域),再用另一个SELECT选择命令,使另一个应用的标签群进入S1通话。这就相当于我们首先将标签群按其不同的应用分在不同的工作区域中。然而我们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工作区域中,应用盘存命令将其标签进行进一步的盘存操作或其他读写操作。

己盘标记的概念

对于一个标签,当其处于某个通话(工作区域)时,用户可以应用盘存命令对其进行盘存,标签会返回其EPC值,并且为其自身设置一个己盘标记。这样对于今后的盘存,如果其参数中与标签的己盘标记不符,标签就不会再响应该盘存命令。

电子标签的己盘标记值有:A或B。

用户在应用SELECT命令中,会有一个参数,确定符合选择条件的标签在进入一个通话后,其初始的己盘标记。当一个标签被盘存后,标签会按照用户的盘存命令中的参数要求,更改其己盘标记。

以下举例说明了两个读写器如何利用通话和已盘标记独立交错地盘存共用标签群:

●打开读写器#1电源,然后启动一个盘存周期,使通话S2中的标签从A单化为B。

●关闭电源

●打开询问机#2电源,然后

●启动一个盘存周期,使通话S3中的标签从B单化为A。

●关闭电源

反复操作本过程直至询问机#1将通话S2的所有标签均放入标签B,然后,将通话S2的标签从B 盘存为A。同样,反复操作本过程直至询问机#2将通话S3的所有标签放入A,然后再将通话S3的标签从A盘存为B。通过这种多级程序,各询问机可以独立地将所有标签盘存到它的字段中,无论其已盘标记是否处于初始状态。

标签的已盘标记持续时间应如表6.15所示。标签应采用以下规定的已盘标记打开电源:

●S0 已盘标记应设置为A。

●S1 已盘标记应设置为A或B,视其存储数值而定,如果以前设置的已盘标记比其

持续时间要长,则标签应将其S1 已盘标记设置为A打开电源。由于S1已盘标记

不是自动刷新,因此可以从B回复到A,即使在标签上电时也可以如此。

●S2 已盘标记应设置为A或B,视其存储的数值而定,若标签断电时间超过其持续

时间,则可以将S2 已盘标记设置到A,打开标签。

●S3 已盘标记应设置为A或B,视其存储的数值而定,若标签断电时间超过其持续

时间,则可以将S3 已盘标记设置到A,打开标签。

图6.18 通话图

无论初始标记值是多少,标签应能够在2毫秒或2毫秒以下的时间将其已盘标记设置为A或B。标签应在上电时更新其S2和S3标记,这意味着每次标签断开电源,其S2和S3 已盘标记的持续时间如图6.15所示。当标签正参与某一盘存周期时,标签不应让其S1已盘标记失去其持续性。相反,标签应维持此标记值直至下一个Query命令,此时,标记可以不再维持其连续性(除非该标记在盘存周期期间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标记应采用新值,并保持新的持续性)。

2.2.2 选定标记(SL)

标签具有选定标记---SL,读写器可以利用Select命令予以设置或取消。

Query命令中的Sel参数使读写器对具有SL标记或无SL标记(~SL)的标签进行盘存,或者忽略该标记和盘存标签。S

SL与任何通话无关,SL适用于所有标签,无论是哪个通话。

标签的SL标记的持续时间如表6.15所示。标签应以其被设置的或取消的SL标记开启电源,视所存储的具体数值而定,无论标签断电时间是否大于其SL标记持续时间。若标签断电时间超过SL持续时间,标签应以其被取消确认的SL标记开启电源(设置到~SL)。标签应能够在2毫秒或2毫秒以下的时间内确认或取消确认其SL标记,无论其初始标记值如何。打开电源时,标签应刷新其SL标记,这意味着每次标签电源断开,其SL标记的持续时间均如表6.15所示。

表6.15 标签标记和持续值

注1:对于随机选择的足够大的标签群,95%的标签持续时间应符合持续要求,应达到90%的置信区间。

2.2.3 标签状态

标签在使用过程中,会根据读写器发出的命令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在各个状态下,可以完成各自不同的操作。即标签只有在相关的工作状态下才能完成相应的操作。标签亦是按照读写器命令将其状态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状态。

标签的状态包括:就绪状态

仲裁状态

应答状态

确认状态

开放状态

保护状态

灭活状态

2.2.3.1 就绪状态

标签在进入读写器天线有效激励射频场后,未灭活的标签就进入就绪状态。

在此状态下。标签等待选择命令,按照其参数进入相应的工作区域(通话),并设置其初始己盘标记(A、B、SL或SL),并等待某盘存命令,当一个盘存命令中的参数符合当前标签所处在于工作区域(通话)和己盘标记,则匹配的标签就进入了一个盘存周期。标签会

从其随机数发生器中抽出Q位数(参见槽计数器),将该数字载入其槽计数器内,若该数字不等于时,则标签转换到仲裁状态,若该数字等于零,则标签转换到应答状态。

对于掉电后的标签,当其电源恢复后,亦进入就绪状态。

2.2.

3.2 仲裁状态

在一个盘存周期中,各个标签的槽计数器值是不同的。所有标签会根据当前盘存扫描周期中的命令,完成其计数器的减一。当某个标签的槽计数器等于零时,表明该标签进入应答状态。

而其他的标签则仍然会处于仲裁状态中。通过这种方式就会分别使所有的标签进入应答状态,从而完成对标签的更进一步的操作。

2.2.3.3 应答状态

标签进入应答状态后,标签会发回(实际上是反向散射,但为叙述简便,我们在今后的描述中会说成是标签的响应或发射)一个16位的随机数RN16。读写器在收到标签发射的RN16后,会向该标签发送一条含有该RN16的ACK命令。若标签收到有效的ACK的命令,则该标签会转换到确认状态,并发射标签自身的PC、EPC和CRC-16值。

若标签未能接收到ACK,或收到无效ACK,则应返回仲裁状态。

2.2.3.4 确认状态

标签进入确认状态后,读写器可以发出访问命令使标签进入以后的开发状态或保护状态。

2.2.

3.4 开放状态

如果该标签的访问口令不等于零,标签在读写器发出访问命令后,会进入开放状态。

在此状态下,读写器需进一步发出访问口令的校验命令,当该命令有效时,标签进入保护状态。

2.2.

3.5 保护状态

如果标签的访问口令等于零,则标签在确认状态下,接收到访口命令后,即进入保护状态。

如果标签的访问口令不等于零,标签在开放状态下,接受到读写器的校验访问口令的命令后,如果该命令有效,则标签进入保护状态。

标签在保护状态下,读写器可以完成对标签的各项访问操作,包括:读标签、写标签、锁定标签和灭活标签等。

2.2.

3.6 灭活状态

标签在开放状态或保护状态下,接受到读写器的灭活标签命令,会使其进入灭活状态。表明该枉签己被杀灭,而不能再被使用。

灭活操作具有不可逆性。即一个标签被灭活后即不能再用。

2.3 槽计数器

每个标签中都含有一个15位的槽计数器,标签在准备状态下,收到盘存命令后,该盘存命令中含有一个参数Q值,标签会由自身的随机数产生器,产生一个0--2^Q-1之间的数值,载入标签的槽计数器。随后,该槽计数器的值会在一个盘存周期中随着盘存命令而减一,

当其值为零时,标签就自动进入应答状态。而其他不为零的标签仍然处于仲裁状态中。

2.4 标签随机或伪随机数据发生器

标签自身含有一个16位的随机数或伪随机数发生器(RNG)。以作为响应读写器命令中的参数用。

2.5 标签的操作步骤

为简便起见,我们在读写器的设计中,为用户提供的操作命令,是有效地包含了对标签的所有操作。有些命令实际上是对标签操作的几条命令的组合。这样可以更进入步减少用户对标签的操作过程的理解。使用户在使用过程更为简单明了。

读写器提供了三大类命令:

1)盘存标签

2)唤醒标签/休眠标签

唤醒标签:只使一张标签处于开放状态或保护状态,在此状态下,该标签可以

执行进一步的访问操作,而对其他标签的访问无效。

休眠标签:使一张被唤醒的标签处于休眠状态。

在此说明的是:实际上标签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休眠状态,而是我们在使用过程

中为方便用户的操作,人为地增加了一个唤醒状态,而与其对应

地增加了一个休眠状态。

3)访问标签:包括对标签的读、写、锁定、灭活等操作

在下一章我们将详细描述读写器对标签的各项操作以及其相关的参数。

第三章标签命令集

一、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数据交换是由读写器先发出命令,标签根据自己的状态响应该命令,如该命令有效,标签在执行完该命令后,向读写器反向散射返回数据。为描述方便,我们将标签的反向散射描述为向读写器发送数据。

三、读写器命令集说明

读写器对标签的操作包括如下三大类命令:

1)盘存标签

2)唤醒标签/休眠标签

唤醒标签:只使一张标签处于开放状态或保护状态,在此状态下,该标签可以

执行进一步的访问操作,而对其他标签的访问无效。

休眠标签:使一张被唤醒的标签处于休眠状态。

在此说明的是:实际上标签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休眠状态,而是我们在使用过程

中为方便用户的操作,人为地增加了一个唤醒状态,而与其对应

地增加了一个休眠状态。

3)访问标签:包括对标签的读、写、锁定、灭活等操作

注:. 在本章中,主要是详细描述各个命令的功能及所含参数的意义,具体的使用\ 命令格式请参见《RFID08开发手册》

. 本章所包括的命令并不是指《EPC G2 UHF》标准中所含的命令集,只是从用户的实用出发,说明了读写器提供给用户的操作命令。因为对标签的基础

命令集,用户不需要也不可能直接在读写器的上层进行操作。

四、读写器命令

3.1 盘存命令

该命令用于启动一个盘存周期,对当前读写器天线有效范围内的标签进行扫描。

并将扫描的EPC号全部记录下来。供用户读取。

有关盘存命令的参数包括两个部份:

第一部份为SELECT命令的参数,第二部份为INVENTORY命令的参数。

请参考《RFID08开发手册》中的命令码解释。

第一部份的参数包括:

目标:值为0—4,分别表示:

0—通话S0

1—通话S1

2—通话S2

3—通话S3

4—选择标记SL

该参数表示应用选择命令后,将使符合用户需要的标签进入哪一个工作

区域(通话)中。

动作:值为0—7,分别表示:

表6.19 标签对动作参数的响应

该参数表明对于被选择的符合条件的标签,设定其己盘标记。

存贮体:0-3,分别表示,

0---RFU ;未用

1---EPC :EPC存贮体

2---TID :TID存贮区

3---User :用户存贮区

该参数与以下的参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掩膜值,用于选择符合掩膜值内容的电

子标签。

指针:1个字节

该参数说明掩膜数据是起始地址。

长度:1个字节

该参数说明掩膜数拘的数据长度。

掩摸数据:若干字节

该参数表示掩膜数据。

掩膜值的意义是:

当SELECT命令设置了有效的掩膜值后,表示符合该掩膜值的标签才算是本次选择的有效匹配标签,而其他的标签为未匹配标签。对于有效匹配标签,则作相应的己盘标记动作(ACTION),并进入SELECT命令中设定的通话(工作区域中)。

对于无效的标签也会按照ACTION参数的要求进入相应的动作和相应的工作区域。

第二部份的命令参数为:

INVENTORY参数:

1)SEL:1个字节,值为:

0: 全部

1: 全部

2: ~SL

3: SL

该参数与SELECT参数中的“目标”参数相对应,表明本盘存周期只针对相应

的选定标签,而对其它标签无效。

2)通话:1个字节,值为:

0: S0

1: S1

2: S2

3: S3

该参数与SELECT参数中的“目标”参数相对应,表明本盘存周期只针对相应

的选定标签,而对其它标签无效。

3)目标:1个字节

0:A

1:B

该参数表明是对于己盘标签为A或B进行盘存。

4)Q值:1个字节

0—15

该参数表明盘存命令的Q值,其解释参见第二章的说明。

5)盘存算法:

对于各种不同的盘存需要,一般读写器会提供用户几种不同的盘存算法,供用

户在不同的盘存情况下使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算法,以达

到效率最高。

6)盘存周期

该参数表明在一个盘存周期中执行几次的盘存命令。

三、唤醒标签/休眠标签

唤醒命令用于使一张符合条件的标签处于开放状态或保护状态下,从而用户可以对该标签进行进一步的访问操作。

唤醒命令的参数定义与盘存命令中的SELECT部份命令相同。请参考上一节的说明。

休眠命令:使原被唤醒的标签回到仲裁状态。

五、访问命令

本命令集用于对己被唤醒的标签进行进一步的读、写操作。本部份的操作只对己被唤醒的标签有效。

访问命令集包括如下基本命令:

1)设置访问口令、灭活口令

2)校验访问口令

3)读标签数据

4)写标签数据

5)锁定标签数据

6)灭活标签

7)块写入数据

8)块擦除数据

5.1 设置访问口令、灭活口令

该命令用于将16位的访问口令以及16位的灭活口令设置在读写器中,以用于今口对标签进行进一步的校验和灭活操作。

访问口令:4个字节

灭活口令:4个字节

5.2 校验访问口令

该命令用于对某个己被唤醒的标签进行访问口令的校验,如果校验正确,则进一步可以对标签进行读、写等操作。

5.3 读操作

本命令用于读取标签的某个存贮块的数据。

其中参数包括:

存贮体:1个字节

0—保留内存

1—EPC存贮体

2—TID存贮体

3—用户自定义存贮体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存贮体。

字指针: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起始地址

字计数: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数据字的数目。

注意:该参数是以字为单位(16位)。

对于标签成功地执行完该命令后,会将相关数据返回到读写器中。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如果以上参数指定的数据块不存在,或字指针或字计数越界,则会返回错误信息。

5.4 写命令

本命令用于将某个字的数据写入到标签中。

其中的参数包括:

存贮体:1个字节

0—保留内存

1—EPC存贮体

2—TID存贮体

3—用户自定义存贮体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存贮体。

字指针: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起始地址

字计数: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数据字的数目。

注意:该参数是以字为单位(16位)。

数据:待写入的数据组。

5.5 锁定命令

该命令用于将标签的读取/写入等状态进行锁定。对于己被锁定的状态,则只有在符合锁定状态的条件下,才能对标签进行读、写操作。

锁定命令的参数包括:

表6.37Lock 命令

表6.38标签应答Lock 命令

图6.24 Lock有效负载和使用

表6.39Lock动作-字段功能

5.6 灭活标签

本操作命令将灭活标签,使符合条件的标签不再可用。

在执行灭活命令前,必须先将灭活口令设置到读写器中。

5.7 块数据写入

本命令是将一个数据块一次性写入到标签中。

其中的参数包括:

存贮体:1个字节

0—保留内存

1—EPC存贮体

2—TID存贮体

3—用户自定义存贮体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存贮体。

字指针: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起始地址

字计数: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数据字的数目。

注意:该参数是以字为单位(16位)。

数据:待写入的数据组。

5.8 块数据擦除

本命令用于一次性擦除标签中的某个数据块。

其参数的定义是:

存贮体:1个字节

0—保留内存

1—EPC存贮体

2—TID存贮体

3—用户自定义存贮体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存贮体。

字指针: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起始地址

字计数:1个字节

该参数表明待读取的标签的数据字的数目。

注意:该参数是以字为单位(16位)。

6 标签的返回错误码

对标签的访问操作,如果命令码不正确或其他一些错误出现,标签将无法有效地执行相关的操作,标签回返回出错信息,用户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判别出错误的原因:

表I.2标签错误代码

金属表面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设计要点

一种金属表面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 设计 摘要: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主要由RFID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组成。近年来,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在很多应用中,RFID 标签应用与金属表面,但是,具有类偶极子天线的普通无缘超高频RFID标签应用于金属表面时,其阻抗匹配,辐射效率,核辐射方向图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标签的性能变差,设置不能被有效读取。为解决超高频RFID 标签应用于金属表面的问题。本文先分析应用于金属表面性能恶化的原因,介绍现有对抗金属表面的天线研究,在针对实际应用提出超高频RFID 抗金属标签天线的设计。 关键词:射频识别,超高频,标签,天线,金属表面,抗金属 Abstract: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in the ultra-high-frequency(UHF)band has gained interest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raffic management because of its long read range.In many applications,RFID tags need to be attached on the surface of metallic objects.However,it is a challenge for label type passive UHF RFID tags with dipole-like antennas to be mounted on the surface of metal. This essay first analyzed the cause of the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of the tag placed near the metallic objects,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against the metal surface of the antenna,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for the design of anti metal UHF RFID tag antenna is proposed. Keywords:Anti-me,tag, Antenna,Metallic,RFID,Tag,UHF. 1.RFID简要 1.1 RFID技术的系统组成 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如图1.1所示。一般包括标签(tag) 、阅读器(reader)和应用系统(application system )三个部分。阅读器通过射频信号给标签提供能量并“询问”标签, 标签被激活后将其存储的标签信息发送给阅读器, 阅读器再将读取的标签信息发送给应用系统以结合具体的应用背景进行数据的控制、存储及管理 。 标签一般由标签天线与标签芯片组成。标签天线接收阅读器发射过来的射频信号并转化为能量, 获取的能量给标签芯片供电。当获取的能量足够时, 标签芯片被激活, 并根据阅读器的询问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 将芯片上存储的标签信息通过反向散射调制的方法反射给阅读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用于对附着物体的

中原通电子标签使用手册

产品简介 本手册适用于由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车载电子标签,包括双片式Sophia-V60/V90系列及Sophia-i6+/i9系列,以及单片式SP3000系列产品。 注意事项 1.本产品须有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维护,严禁用户擅自拆卸,以免出现故障 2.本产品内置锂电池,严禁通过外部接口充电 3.注意防水防潮,远离强磁环境 使用方式 (一)、双片式电子标签 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动缴费车道或人工缴费车道通过高速公路入口。 选择自动缴费专用车道通行: 在进入自动缴费车道之前,请将IC卡按卡上箭头方向插入电子标签之中,并确保IC卡中有充足的缴费金额。 交易完成后,电子标签鸣响,车道栏杆自动开启,车道灯绿色,费用显示牌显示车型、入口站和收费金额信息,车辆不停车正常通过。 注意 通过ETC专用车道时,注意车道的限速标志,车速不得超过现场20KM/h;通过自动缴费车道时,遵循一栏一车的规定,保持前后两车20M以上距离;请勿使用手机或者其他高辐射/强干扰类电子产品。 选择人工缴费车道通行: 驶入入口人工收费车道,请将IC卡交由车道收费员刷卡写入入口信息。在收费员操作完成递还IC卡后,车道栏杆抬起,用户可驾车通过。 驶入出口人工收费车道,请将IC卡交由车道收费员刷卡扣款。在收费员操作完成递还IC卡后,车道栏杆抬起,用户可驾车通过。 注意: 以上两种通行方法,如果电子标签显示红灯,请勿插入IC卡;如已误插入IC卡,请先拔出,待电子标签指示灯熄灭后再插入。 (二)单片式电子标签 单片式电子标签刻单独工作,交易完成后,电子标签鸣响,车道栏杆自动开启,车道灯绿色,车辆不停车正常通过。 使用异常处理 客户通行高速公路出、如口自动缴费车道时,因异常情况(如车道系统显示灯异常或栏杆未抬起),则用户应服从收费站工作人员的指示通行。 标签不能使用,用户改行人工收费车道。 技术规格

idiSolutionⅡ+超市货架电子标签解决方案说明书V1.0

CONFIDENTIAL

目录 1 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构架 (2) 2 终端显示模块(idiTag) (5) 2.1 多稳态液晶显示模块 (5) 2.2 射频通讯模块 (6) 2.2.1 射频频段描述 (6) 2.2.2 射频通信模块功能描述 (6) 2.3 纽扣电池和外壳 (7) 3 基站(idiStation2)和无线通讯 (8) 3.1 无线频段选择 (8) 3.2 基站结构 (8) 3.3 基站接口和连接 (9) 4 管理软件(idiLinker) (10) 4.1 概述 (10) 4.2 使用环境配置 (10) 4.3 idiLinker (10) 4.3.1 软件安装 (10) 4.3.2 登录系统 (10) 4.3.3 标签对码 (13) (1)标签查询 (14) (2)绑定标签 (14) (3)待发送 (15) 4.3.4 日志查询 (15) (1)操作日志查询 (15) (2)发送日志查询 (15) 4.3.5 系统设置 (16) (1)标签维护 (17) (2)用户设置 (17) (3)基站维护 (18) 5 手持对码器(idiTouch) (19) 5.1 开机即可启动idiTouch应用程序 (19) 5.2 主画面 (20) 5.3 标签对码 (21) 5.4 标签查询和商品查询 (22) 5.5 参数设定 (23) 5.6 数据同步 (24) 5.7 系统设定 (25) 6 导轨和安装工程 (26) 6.1 导轨系统及其配件 (26) 6.2 导轨和标签安装 (27)

idiSolutionⅡ超市货架电子标签解决方案说明书 1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构架 汉朗的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方案(idiSolutionⅡ)是以汉朗独有专利权的尚白R(Whiteon R)技术开发的点阵式黑白电子显示屏为核心部件,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无线通讯控制硬件,使用了汉朗专门为复杂多点通讯环境应用开发的射频通讯协议,配套有管理软件和程序功能模块,并辅助专用的对码器和防盗导轨等配件,是一套功能完善、操作简易、稳定性高而且兼容性很强的系统方案,主要应用于超市和连锁店的价格统筹管理,替代现有的以断码液晶屏为主的电子标签系统和传统的打印纸质标签。 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硬件主体主要包含三个层级架构,并通过“数据对接层”与用户数据进行交互,如下图所示: A: 系统管理层 系统管理层主要是为了完成整个汉朗电子货架标签系统方案的状态管理,通过idiLinker 服务器体系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送和状态的实时检查。与用户的数据对接也是通过idiLinker 服务器来完成的。标签价格信息本身来自于商超已有的POS机服务器系统,通过汉朗服务器上面的管理软件(idiLinker)可以实现与商超目前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同步,确保汉朗系统的数据信息全部来自于目前超市本身的POS数据系统。这个对接部分可以延伸为“数据对接层”,该层可以灵活匹配对应不同用户的数据对接方式。 B: 无线发送层 无线发送层主要是完成服务器的数据信息通过通讯协议处理转发给相应需要显示的idiTag,即电子标签终端。无线发送层主要是idiStationⅡ基站组成,每个基站控制的区域和电子标签终端是预设好的,实现了根据客户自定义需求对标签信息更新。

RFID智能货架设计

RFID智能货架设计 每一个RFID智能货架都是模块化设计,外形隐蔽性好,能够根据用户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也可以直接在现有的货架基础上进行改造。智能货架带有LED指示灯提示装置,如果检测到需要的资产在货架上面,指示灯就会被点亮。这种智能货架能够在各种场合使用。 货架内嵌的平板天线采用水平方式安置,平放于每一层货架的底面,能够感应放置于本层的资产标签。这样每个智能货架需要配置一台读写器以及两台多路器,读写器信号分配到多路器上。 软件功能 基于RFID智能货架的资产管理能够实现资产出/入库控制、资产存放位置及数量统计、信息查询过程的自动化,以及进出资产的自动选库,从而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统计、查询和掌握物资流动情况,以达到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管理目标。 1) 实现实体资产的惟一标识 首先根据RFID标签的惟一性,实现与实物资产的一一对应,然后通过RFID 读写设备在标签中录入资产的名称、类别、产地、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最后在该资产上安装标签。 2) 实现资产的自动定位 系统能够根据输入的资产编号或名称,实时扫描智能货架上的在位资产,当定位到该资产后,智能货架将自动开启指示灯,提示该资产所在的货架位置,整个过程仅需要10秒中就能完成。 3) 实现在位资产的自动清点

进行清点时,不需要人工对每一件资产进行一一清点,只需要启动“在线清点”功能,智能货架将依次循环读取资产上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并通过通讯接口将所读取到的资产信息传给服务器,北京旭航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的服务器通过应用软件再对资产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实时对在位资产进行清点和计数,并与库存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发现扫描的数据和数据库中现存的数据有冲突时,则产生提示信息,最后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打印资产清点表。 4) 资产入库管理 当资产需要入库时,管理人员会根据发货单制作入库单,系统根据入库单信息确定该资产应该存放的仓库及货架,通过RFID读写设备读取资产的RFID标签,记录该资产的信息,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440839.html,并将资产放置到指定的货架,然后与货位上的电子标签信息核对,最后将信息登录到系统数据库中。 5) 资产出库管理 当资产需要出库时,管理人员会根据销售合同制作出库单,系统根据出库单信息确定该资产应该存放的仓库及货架,智能货架上实时检测并定位到该资产 6) 资产的安全管理 通过在仓库门口安装智能安全检测门,实时地收集标签信息,如果资产未经过授权出库,系统就会马上与保安系统连动报警,保证资产的保管安全。如果是经过授权的资产出库,软件就会自动记录出库信息,并进行统计。 电子货架标签系统通过服务器,把数据下传到现场的价格服务器电脑。电脑通过ESL软件中间件把需要修改的价格信息通过网线下传到到基站。 分布在卖场的基站通过无线,下传指令给价格牌标签。价格标签接收到指令,应答基站。基站上报数据到软件中间件。价格服务器通过内部网络汇总标签数据到后台系统处理报表。

基于 RFID 技术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RFID 技术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摘要:本设计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动式有源RFID 电子标签,来解决医院检验科冰箱的温度监测问题。简要论述了温度监测系统的架构图和电子标签的硬件结构。箱体温度由集成的传感器探测到,通过无线射频传送给主机进行实时显示。通过对连续温度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箱体温度以及冰箱是否工作正常。 关键词:RFID,温度监测 0 前言 大型三甲医院检验中心通常都有大量的冷库、冰箱、超低温冰箱用来保存样品、试剂。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需要大量合格的试剂保证。试剂的保存需要合适的冰箱温度。一旦温度失控,将导致试剂的失效,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就必然要求对冰箱温度的监测。国家实验室认可委执行的ISO15189 标准,明确规定,存储试剂、以及孵育的箱体温度必须连续监测。 目前,通常的温度监测有两种类型,普通纸质记录与电子式记录器。普通纸质记录,每一个小时记录一次,需要专人负责记录。由于冰箱数量多,比如30 台,每台半分钟的话,也需要15 分钟。人工操作耗时耗力,工作量大,而且容易遗漏。纸质记录,不易保存,在目前办公电子化的环境下,后期的数据处理工作量也较大。电子式记录器,目前电子式记录器通常都是放置于箱体内,记录温度以后,把记录器拿出箱体,读取数据。只能对单个箱体进行记录,而且这是事后监测,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温度出现波动,无法及时干预。 1 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现有温度监测手段的缺点,以及临床的实际需求,理想的温度监测系统,应该是实时的、连续的、多台同时监测、自动数字化的并具有温度异常自动报警功能。实时连续监测多台箱体的温度,并把数据传回计算机系统,若出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干预。 2 技术背景介绍 本设计采用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来解决温度测量、信号发送的问题,后端的软件系统解决温度异常报警、温度数据存储处理的问题。

RFID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介绍

RFID设备操作使用说明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前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即手持终端或桌面式终端)与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电子标签用以驱动电子标签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本次购买的两套设备均为深圳市溪源尔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分别为E9900U超高频手持机及RFID桌面式超高频发卡器。但所购买的手持终端机功能进行了裁剪,只具有UHF RFID识别及WIFI功能。 下面讲解下两套设备的使用: E9900U超高频手持终端机 注:关于手持机快捷键的一些说明:左右两侧的黄色按键是显示桌面的功能,键盘上黄色按键是二维扫描的快捷键,F2键是打开二维应用程序的快捷键 1.开关机 长按手持机键盘右下角的红色小按键3秒开机,再次长按关机。 2.触摸笔校准 在桌面上找到“我的设备”,打开“我的设备”->“控制面板”->“笔针”,出现以下触摸笔校准界面

选择“校准”点击“再校准”。

用触摸笔依次点击十字光标进行校准。最后再点击一下屏幕或者按一下”OK”键保存设置。 3.查看内存和Nandflash 空间大小 “我的设备”->控制面板->系统。可以看到剩余内存为191132KB 约187M。其余内存为系统运行所需内存。 查看NandFlash 空间大小。 找到nandflash 右键->属性或者“我的设备”->控制面板->存储管理器如下图:

RFID标签制作实训系统

1、RFID标签制作实训系统(UI-RFID-MTAG) 1.1、RFID标签基本概念 1.1.1、概述 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芯片、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甚至有人以标签来指代RFID,由此可见标签在整个RFID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际广泛应用的RFID系统中,使用的标签其成本占整个应用系统成本的99%,甚至更高。可见我们对标签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开展标签制作的课程设计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射频标签就是含有物品唯一标识体系的编码的标签。这种唯一标识体系包括产品电子代码EPC、泛在识别号UCODE、车辆识别代码VIN、国际证券标识号ISIN、以及IPv6等等。 其中,产品电子代码(EPC)是全球产品代码的一个分支,它可以识别视野之外的目标。电子产品代码并不仅仅是一个无线电波条形码,它包含著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像产地、日期代码和其他关键的供应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一个小的芯片中,利用标签,解读器和计算机的联网,生产者和零售商就可以随时了解精确的产品和库存信息。 目前,可供射频卡使用的几种标准有ISO10536、ISO14443、ISO15693和ISO18000。应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这两个标准都由物理特性、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初始化和防冲突以及传输协议四部分组成。 1.1.2、标签种类 按照不同的方式,射频卡有以下几种分类: 1. 按供电方式分为有源卡和无源卡。有源是指卡内有电池提供电源,其作用距离较远,但寿命有限、体积较大、成本高,且不适合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无源卡内无电池,它利用波束供电技术将接收到的射频能量转化为直流电源为卡内电路供电,其作用距离相对有源卡短,但寿命长且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 2. 按载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中频射频卡和高频射频卡。低频射频卡主要有125kHz和134.2kHz两种,中频射频卡频率主要为1 3.56MHz,高频射频卡主要为433MHz、915MHz、2.45GHz、5.8GHz等。低频系统主要用于短距离、低成本的应用中,如多数的门禁控制、校园卡、动物监管、货物跟踪等。中频系统用于门禁控制和需传送大量数据的应用系统;高频系统应用于需要较长的读写距离和高读写速度的场合,其天线波束方向较窄且价格较高,在火车监控、高速公路收费等系统中应用。 3. 按调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Active tags)和被动式(Passive tags)。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距离较远同时体积较大,与被动标签相比成本更高,也称为有源标签。被动标签由阅读器产生的磁场中获得工作所需的能量,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更小也更轻,读写距离则较近,也称为无源标签。主动式射频卡用自身的射频能量主动地发送数据给读写器;被动式射频卡使用调制散射方式发射数据,它必须利用读写器的载波来调制自己的信号,该类技术适合用在门禁或交通应用中,因为读写器可以确保只激活一定范围之内的射频卡。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用调制散射方式,读写器的能量必须来去穿过障碍物两次。而主动方式的射频卡发射的信号仅穿过障碍物一次,因此主动方式工作的射频卡主要用于有障碍物的应用中,距离更远(可达30米)。 4. 按作用距离可分为密耦合卡(作用距离小于1厘米)、近耦合卡(作用距离小于15厘米)、疏耦合卡(作用距离约1米)和远距离卡(作用距离从1米到10米,甚至更远)。

RFID标签天线的设计与测试

RFID标签天线的设计与测试 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RFDD系统朝着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模块化方向发展。设计出高效、稳定、可靠的标签天线显得尤其重要,天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RFID系统的性能。本文阐述了RFID系统中天线的作用 设计RFID标签 天线考虑的主要性能参数 设计方法以及测试。【关键词】RFID 标签天线设计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 的十大技术之一。RFID标签天线是 IC 卡中芯片进行信息传递、时钟和能源获取的唯 一通道被当作是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重要耦合部件RFID标签天线的质量和性能影响整个卡片的通信距离、成本、使用年限以及可靠性等。RFID标签的设计必须同时具备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这两点要求同时由于某些限制RFID标签需要根据不同形状和类型的 物体做具体的设计或贴在表面或嵌入物体内部。目前国内外对 RFID天线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和天线的细部结构上。 1 RFID系统中天线的作用和功能 射频识别系统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 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天线是射频 识别系统中基本的元件由读写器产生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通过天线到达应答器芯片 内部的电路当系统开启后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 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无源标签天线 主要有两个功能 第一是充当一个传递者通过将带有标签信息的能量反向散射回读写 器天线让读写器系统处理数据。第二是充当一个载体将能量有效地传递到标签芯片里 维持标签芯片正常的工作功率。对应第一个功能产生了反向散射的问题利用芯片内的 开关电路改变芯片阻抗造成不同的反射波反射至标签天线让标签天线散射大小不同的 能量以达到逻辑“1”和“0”的能量信息。这关系到标签天线与芯片之间的阻抗匹配。当改变阻抗让散射波强度改变形成的是ASK调制或者是不改变散射波强度而是改变散 射波的相位形成的是PSK调制。本文在设计反向散射电路时通过改变散射波的相位的 方法采用PSK调制原因是采用ASK调制会带来能量的损失。对应第二个功能的要求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天线的功率拦截面积和标签天线与芯片之间的阻抗匹配。天线的功 率拦截面积在规定的范围内是越大越好当两者的阻抗达到或接近最大功率转移时标签 天线所接收到的能量就能有效地传送到芯片所以天线的功率拦截面积越大就能让芯片 有足够的能量达到最大功率。 2 设计RFID标签天线时应考虑的主要性能参数 2.1天线的输入电阻天线的输入阻抗的概念是指输入的信号电压与电流的比率。阻抗的公式为 Zin= jXin+Rin, 天线的阻抗包括电抗分量Xin和电阻分量Rin。输入阻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使用说明书

北辰电气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 使用说明书 扬州北辰电气集团

目录 1概述 (1) 2设备外观 (1) 3技术参数 (2) 4功能配置 (3) 5设备操作 (4) 6手持终端 (8)

1概述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可以自动快速识别周转箱和电能表等计量设备的信息,实现计量智能库中计量设备出入库、储位变更、库房盘点、出入库作业调度、库存预警、库存监控、统计查询、调度策略管理、库房信息管理等功能。通过计量服务总线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和信息交互,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对计量智能平库自动化设备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提升电力公司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识别对象为国网09标准和13标准规范中的单、三相电能表、采集终端和互感器,及承载以上计量设备的周转箱。 2设备外观 RFID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设备金属外露表面,采用铝型材作结构支撑,铝材拉制后进行水喷沙处理、再进行阳极氧化,厚度11微米。执行国标GB 10014-87(ISO 2164-19100),钣金全部采用喷塑涂层保护。涂层下的金属表面预先经除锈处理,表面经脱脂、酸洗—磷化然后再涂覆。涂料采用热固环氧树脂(粉状),涂层厚度60μm,其质量按GB61007-86标准执行,所有涂层、不锈材料和铝材,表面色泽均匀一致。

3技术参数

4功能配置 为了提高分拣效率,本装置软件兼顾分拣和全检测试方式,测试时先按分拣测试项目进行快速分拣测试,分拣项目完全合格的再进行全检加严测试。核查装置自动调取测试方案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自动分拣,同时核查测试系统可以把测试数据上传至营销系统。 门式周转箱电子标签核查赋码装置:具备射频调制信号的收发功能,频率范围:100MHz-6GHz。高频电子标签测试配套线圈天线依照ISO 10373-6标准和ISO 10373-7标准设计,高频阅读器测试配套高频标签反射器依照ISO 10373-6标准设计。 系统支持检测带安全认证功能的新型低压电流互感器用电子标签。可选择密钥状态、读取电子标签用户区发行域信息、支持加密写入互感器电流变比等信息、可将公钥更新为私钥并验证正确性。检测项目包括电子标签的密钥符合性、电子标签的可读性、电子标签的可写性、数据篡改检查、电子标签的识读距离、铭牌条码信息与芯片存储的资质信息一致性检查。 手持式电子标签读写终端(含存储扩展TF卡):用于验证互感器是否具有电子标签以及电子标签的密钥是否满足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密钥加密要求,并可以正确读取及修改互感器标签用户数据区内写入的全部数据。

电子标签硬件安装中文说明.

TW系列 工程手册 Ver. 2. 5 AIOI -SYSTEMS CO., LTD.

■目录 1.关于TW系列施工上的制约 (1) 2.工程相关部件一览 (3) 3.导轨管与架子的连接 (4) 4.插头基盘的安装 (5) 5.在导轨管上安装插头基盘的注意点 (6) 6.接线箱(JB)与导轨管间的连法 (7) 7.电子标签的安装方法 (8) 8.电子标签的卸载方法 (10) 9.接线箱(JB)内电路板线路的连接方法 (11)

1.关于TW系列施工上的制约 1.每台控製器最大可能连接32台. 2.毎台接线箱(JB)最大可能连接电子标签(TW2030)160台(32 台 /chX5ch) (TW2030R 或TW2030G 及3位以下32 台/chX5ch) 8芯电缆 接线箱 I 5 芯电缆(0. 75SQ) I最 大50m 2芯电缆(0. 75SQ) 最人50m 信号灯I 2芯电缆(1. 25SQ) 垠大30m 导轨管 ^3 8芯电缆 最大32 台 JB 接线箱 Badge显示器 插头基盘

长度 种类 0~100m 通信用的扁平软线 100'200m TPCC5 (twisted-pair cable 范踌5) 200'1200m MVVS- 0. 75SQ (binirukyabutaiyakeburu 带屏蔽的) twisted-pair cable 使用的时候,LAN 电缆同样血接连接.不过,请根据噪疗相对改变线路, 做到下图那样.(大头针号码趋向:把tzume 做为上而时,左血是1号?) ^2 1台JB 上连接2台BadgeU 示器或1台JB 上连接1台Badge 就不器的距离超过50m 的伸兄下,请 与敝 公司联系. ^3关丁?上述以外的电线和导轨管的使用,请在电子标签安装庙 在満负叔通讯状态,测量输 出的末端轨道间 的电确认电斥是否在16VP-P 以上。或请与敝公司联系。 ^4以下是在1根导轨管(1.8M ) 品名 最人安装台数 TW2000 12 TW2030 8 TW2050 6 在不同型号电子标签的场合下安装数量耍满足下列条件: 7a + 10P + 13y W 84 a : TW2000的连接数 P : TW2030的连接数 Y : TW2050的连接数 上述以外的安装问题请与敝公司联系. 探 在棘电容易发生的地方安且设备时,在安装设备部位(如:桌子货架等)及设备的FG (表面与 地面)端 处或外壳上进行接地措施. 探 如果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请与敝公司联系. 在网络连线的场合下 针脚号码 、綠青末 检白青白緑 I 2 3 4 5 6 7 IS 白綠 白青 緑 日茶 RJ-45 在TW 系列的场合下

RFID应用设计方案

RFID应用方案设计 一卡通系统设计: “一卡通”系统是给每人发放一张印有本人照片的卡片。所有内部人员都配备一张身份识别卡,用于在内部的所有工作和工作行为中的身份确认。该卡片具有工作证、电子钥匙、电子钱包、停车等各种功能,使人们充分享受到高新技术为大家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安全所谓“一卡通”,就是在智能卡中写入个人信息,持卡人只需凭借该智能卡,在特定的范围内,既可以代表自己的身份,也可以用它行使自己的权力,并可以用它帮你实现无现金电子支付! 一卡:所有内部人员都配备一张身份识别卡,用于在内部的所有生活、工作行为中的身份确认及电子支付。 ·一号:所有人员都有自己唯一的人员号,固定不变,既使卡片损坏、卡片丢失也不需要变更人员号,只需更换后的卡芯片号与人员号在数据库中关联起来即可。 ·一库:为防止数据丢失、数据灾难、数据崩溃,一卡通系统数据由高性能服务器统一存贮。并可通过双机热备技术来确保数据安全。 ·一中心:为防止多次发卡,多次注销所带来的不便、数据不一致。在一卡多用的系统中,只设一个发卡中心,发卡中心一旦注册,各应用子系统管理机会自动生成,不需到各子系统重复发卡。发卡中心一旦办理挂失,注销手续,各应用子系统会自动收到讯息,并转发给各智能终端产生黑名单,防止非法使用。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 ·一平台:一卡通系统设在一集成平台,负责内部各子系统的管理及相互关联,也可与其它安防系统,楼控系统实现联动 通过运行于主服务器的后台数据库收集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各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对数据

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修改、增删等不同操作。各子系统工作站使用数据库中与本系统相关的数据,最高级别的工作站可以跨系统查看数据。数据库与工作站之间以及各系统之间通过TCP/IP 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库中以卡为主索引记录持卡人的信息、活动记录、权限配置。此外数据库中还需要记录各系统事件、各系统操作日志。 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由一个一卡通集成平台及若干个应用子系统组成: 发卡中心 门禁管理系统 考勤管理系统 消费管理系统 BMS系统集成接口 RFID仓储物流 简介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仓储物流管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设计及建立整套的仓储管理流程,提高仓储周转率,减少运营资金的占用,使冻结的资产变成现金,减少由于仓储淘汰所造成的成本,是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仓储管理系统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这些管理方式有着明显的缺点: 条码管理:易复制、不防污、不防潮而且只能近距离读取 人工录入:工作繁琐,数据量大易出错漏,增加仓储环节人工成本 手工盘点工作量大,导致盘点周期长,货物缺失或被偷盗不能及时发现 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引入,将使得企业仓库管理变得透明且工作效率更高。将电子标签封装在条形码标签内,贴在每个货物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等信息。同时在货物进出仓库时可写入送达方的详细资料,在仓库和各经销管道设置固定式或手持式阅读器,以辨识、监测货物流通。

电子标签系统使用说明书

山西国药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电子标签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编 制:宋飞 审 核: 批 准: 项目经理: 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4 月 20日

目录 目录 (2) 1 信息流程 (3) 2 工作方式 (3) 3 操作步骤 (3) 3.1启动文件: (3) 3.2启动界面: (3) 3.3登录界面: (3) 3.4PTL主界面: (4) 3.5作业区域模块: (4) 3.5.1C区作业: (5) 3.6系统设置模块 (6) 3.6.1 标签货位设置: (6) 3.6.2 控制器设置: (7) 3.6.3 任务信息维护: (8) 3.7系统查询模块 (10) 3.7.1 历史任务查询: (10) 3.7.2 控制器日志查询: (11) 3.7.3 货位信息查询: (11) 4 故障处理 (12) 5 系统安装 (12) 6 系统维护 (18) 6.1网络中断故障恢复 (18) 6.2系统断电故障恢复 (18) 6.3电子标签损坏 (18)

1 信息流程 正常情况下,PTL控制系统(电子标签系统)从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库上读取作业任务,经过处理后,发给电子标签以太网接线箱,作业过程中实时接收电子标签的各种电报,经过处理后,将任务的完成电报或故障电报发给管理机。 PTL控制系统作业流程为拆零区出库作业流程。PTL控制系统从数据库服务器上读取到出库作业任务,经过处理后,下发给电子标签;人工通过电子标签提示完成出库任务或任务作业中出现数量不符合等错误,人工按下相应按键后,PTL控制系统会获得完成电报(或故障电报),并将电报上传给数据库服务器。 2 工作方式 电子标签的操作方式为与WMS管理系统联机操作。 3 操作步骤 3.1启动文件: 双击桌面上的如图所示启动文件。 3.2启动界面: 系统启动后会弹出如图所示启动画面; 数据库连接成功可以自动切换到下一画面,不成功则会自动报错并自动关闭程序; 3.3登录界面: 数据库连接成功后会出现登陆界面(如下图); 选择用户、输入密码并点击确定键,密码正确则登陆成功,密码错误会提示重新输入密码;点击“取消”可以退出程序;

基于电子墨水屏的无线电子标签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27卷Vol.27第6期No.62019年3月Mar.2019 收稿日期:2018-07-10稿件编号:201807040基金项目:2017年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8年度国家级大学生 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01810336037) 作者简介:贺轶烈(1997—),男,浙江台州人。研究方向: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iFi 技 术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知与认可, 甚至演变成为一种热潮,展示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 和良好的发展前景。WiFi [1]是Wireless Fidelity 的缩写,即无线高保真传输协议。在现有的条件下,选择WiFi 作为电子标签[2]通信模块是最好的选择,WiFi 传输速率快,并提基于电子墨水屏的无线电子标签设计 贺轶烈,许晓荣,楼丁溧,袁瑞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基于电子墨水屏的无线电子标签是一种可以代替传统纸张显示货物信息的低功耗电子显示设备。它由电源转换模块、MSP430F5529开发板、电子墨水屏、NodeMCU 模块组成。将NodeMCU 模块内置的WiFi 无线模块ESP8266设置成WiFi 网络接入点。通过设置接入点密码,手机连接到NodeMCU 接入点。采用开发的手机APP 软件通过TCP 协议对NodeMCU 发送信息,NodeMCU 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MSP430F5529,MSP430F5529进行数据处理后控制电子墨水屏显示货物信息,从而实现用户通过手机APP 远程监控电子标签。设计的低功耗无线电子标签实用性高、安全性好、大大减少了系统能耗。用户通过手机APP 实现对电子标签货物信息的远程监控,丰富了物联网对于智能商品管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无线电子标签;电子墨水屏;MSP430F5529开发板;NodeMCU 模块;手机APP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9)06-0138-04 Design of wireless electronic label based on E?ink screen HE Yi?lie ,XU Xiao?rong ,LOU Ding?li ,YUAN Rui?mi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China ) Abstract:Wireless electronic label based on e-ink screen belongs to low power consumption electronic display equipment that can replace traditional commodity information display via paper.Wireless electronic label is composed of power conversion module ,MSP430F5529development board ,E-ink screen and NodeMCU module.WiFi module ESP8266that is built in the NodeMCU module can be set as WiFi access point (AP ).Smart phone can be connected to NodeMCU AP through setting the AP login name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440839.html,ers implement smart phone APP software to send message to NodeMCU via TCP protocol ,and NodeMCU forwards the received data to MSP430F5529through serial port.The corresponding commodity information can be displayed on E-ink screen after MSP430F5529data processing.Hence ,users can remote control electronic label via their smart phone APP software.The designed wireless electronic label has the features such as higher practicability and safety.System power consumption can be effectively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440839.html,ers can remote control the commodity information display on the electronic label through their smart phone APP ,which enriche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o the intelligent commodity management. Key words:wireless electronic label ;E-ink screen ;MSP430F5529development board ;NodeMCU module ;smart phone APP --138

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样本

EPC G2 UHF RFID 860MHz-960MHz 电子标签使用说明书 本说明书是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描述EPC G2 UHF RFID电子标签的定义及使用步骤。 如果用户需要详尽了解该标准, 请参考有关EPC G2 UHF RFID 电子标签完整的标准资料。 524_FCD_18000_3.PDF: 为EPC G2 UHF的相关的详细英文标准资料。 特别说明: 在本文中如有与该上述标准文件中有冲突的部份, 用户应以标准文件为准。 本说明书描述符合EPC G2 UHF RFID标准的电子标签的说明、标签操作命令集以及标签的响应数据格式。在EPC G2的命令集包括对电子标签操作的基础命令集以及各厂商的提供的标签的可选用命令集。用户在具体使用某厂商的卡片时, 还需参考各厂商卡片提供的专用命令集。但对于通用的命令集, 各标签生产厂商提供的电子标签都应该是支持的。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部份: 1)EPC G2 UHF标准的接口参数 2)电子标签数据存贮结构 3)几个重要的EPC标签的概念说明 4)电子标签操作命令集

第一章EPC G2 UHF标准的接口参数 对于每间公司生产的符合EPC G2 UHF标准的电子标签, 其性能均应符合EPC G2 UHF相关无线接口性能的标准。从用户应用电子标签的角度来说, 我们不需要详细了解该标准的各项参数及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接口性能指标。对以下参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于用户选用电子标签的应用会有较大的帮助。 以下为EPC G2 UHF物理接口概念以及其简明说明, 以帮助用户对该标准有一个了解。详细说明请参考EPC G2 UHF标准文本。 . 系统介绍 EPC系统是一个针对电子标签应用的使用规范。一般系统包括有读写器、 电子标签、天线以及上层应用接口程序等部份。每家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 合有家的相关标准, 所提供的设备在性能上有不同, 但功能会是相似的。 . 操作说明 读写器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发送信息, 发送方式是采用无线通信 的方式调制射频载波信号。标签经过相同的调制射频载波接收功率。 读写器经过发送未调制射频载波和接收由电子标签反射(反向散射)的信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用户手册V1.10

UHF电子标签读写模块UHFReader86 用户手册V1.10

目录 一、通讯接口规格 (1) 二、协议描述 (1) 三、数据的格式 (2) 1. 上位机命令数据块 (2) 2. 读写模块响应数据块 (2) 四、操作命令总汇 (4) 1. EPC C1 G2(ISO18000-6C)命令 (4) 2. 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 (4) 五、命令执行结果状态值 (5) 六、电子标签返回错误代码 (9) 七、标签存储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9) 八、操作命令详细描述 (10) 8.1 命令概述 (10) 8.2 EPC C1G2命令 (10) 8.2.1 询查标签 (10) 8.2.2 读数据 (12) 8.2.3 写数据 (14) 8.2.4 写EPC号 (15) 8.2.5 销毁标签 (15) 8.2.6 设定存储区读写保护状态 (16) 8.2.7 块擦除 (18) 8.2.8 读保护设置(根据EPC号设定) (19) 8.2.9 读保护设置(不需要EPC号) (20) 8.2.10 解锁读保护 (21) 8.2.11 测试标签是否被设置读保护 (21) 8.2.12 EAS报警设置 (22) 8.2.13 EAS报警检测 (23) 8.2.14 询查单张标签 (23) 8.2.15 块写命令 (23) 8.2.16 读取Monza4QT工作参数 (25) 8.2.17 设置Monza4QT工作参数 (26) 8.2.18 指定掩码扩展读数据 (27) 8.2.19 指定掩码扩展写数据 (28) 8.2.20 带缓存询查 (30) 8.3读写模块自定义命令 (32) 8.3.1 读取读写模块信息 (32) 8.3.2 设置读写模块工作频率 (33) 8.3.3 设置读写模块地址 (34) 8.3.4 设置读写模块询查时间 (34) 8.3.5 设置串口波特率 (34) 8.3.6 调整功率 (35) 8.3.7蜂鸣器设置 (35)

基于51单片机设计的电子标签销码器

电子标签销码器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200402124 姓名:林强指导老师:刘生建 【摘要】电子标签在现代超市、图书馆、仓储等公共流通部门的防盗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标签及其销码本质为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其工作为非接触方式,有快捷、方便等优点. 本设计应用89C2051单片机、NE564模拟琐相环等芯片以及智能控制、频率合成、高频小信号检测等技术研制的电子标签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子标签、射频识别、频率合成

摘要 (1) 1 引言 (3) 2 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案 (3) 2.1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 (3) 2.2射频法设计思路 (4) 2.3射频法设计方案 (5) 2.4整体的框图设计 (5) 3 单元电路设计 (5) 3.1扫频电路的设计 (6) 3.2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7) 3.3发射天线的设计 (11) 3.4检测电路的设计 (12) 3.5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 (13) 3.6报警电路的设计 (14) 4 软件设计 (15) 5 系统调试 (15) 5.1锁相环的主要参数与测试方法 (15) 5.2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特性曲线 (16) 5.3 NE564的压控扫频调试 (17) 6设计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1)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6]。 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大致包括:芯片技术、天线技术、无线收发技术、数据变换与编码技术、电磁传播特性。 设计一个电子标签销码器。要求能识别电子标签,能对电子标签去活化处理,电子标签谐振频率为8.2MHz±10%。 设计主要参数如下。 ⑴扫频步进:12.8kHz。 ⑵扫频频率:85Hz。 ⑶最大工作距离:45cm。 ⑷最大工作速度:30枚/秒。 ⑸额定功率:P≤10W。 ⑹输入电源:~220V±20%(50Hz)。 2 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案 2.1 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上,阅读器用于当附着电子标签的待识别物品通过其读出范围时,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取出,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识信息的功能[6]。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 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 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⑴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