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通《弹性力学简明》课后习题提示和参考答案

杨桂通《弹性力学简明》课后习题提示和参考答案
杨桂通《弹性力学简明》课后习题提示和参考答案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习题提示和参考答案

第二章 习题的提示与答案

2-1 是 2-2 是

2-3 按习题2-1分析。 2-4 按习题2-2分析。

2-5 在的条件中,将出现2、3阶微量。当略去3阶微量后,得出的切应力互等

定理完全相同。

2-6 同上题。在平面问题中,考虑到3阶微量的精度时,所得出的平衡微分方程都相同。其区别只是在3阶微量(即更高阶微量)上,可以略去不计。

2-7 应用的基本假定是:平衡微分方程和几何方程─连续性和小变形,物理方程─理想弹性体。

2-8 在大边界上,应分别列出两个精确的边界条件;在小边界(即次要边界)上,按照圣维南原理可列出3个积分的近似边界条件来代替。

2-9 在小边界OA边上,对于图2-15(a)、(b)问题的三个积分边界条件相同,因此,这两个问题为静力等效。

2-10 参见本章小结。 2-11 参见本章小结。

2-12 参见本章小结。

2-13 注意按应力求解时,在单连体中应力分量必须满足

(1)平衡微分方程,

(2)相容方程,

(3)应力边界条件(假设)。

2-14 见教科书。 2-15 见教科书。

2-16 见教科书。

2-17 取

它们均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及x=0和的应力边界条件,因此,它们是该问题的正确解答。

2-18 见教科书。

2-19 提示:求出任一点的位移分量和,及转动量,再令,便可得出。

第三章 习题的提示与答案

3-1 本题属于逆解法,已经给出了应力函数,可按逆解法步骤求解:

(1)校核相容条件是否满足,

(2)求应力,

(3)推求出每一边上的面力从而得出这个应力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

3-2 用逆解法求解。由于本题中 l>>h, x=0,l 属于次要边界(小边界),可将小边

界上的面力化为主矢量和主矩表示。

3-3 见3-1例题。

3-4 本题也属于逆解法的问题。首先校核是否满足相容方程。再由求出应力后,

并求对应的面力。本题的应力解答如习题3-10所示。应力对应的面力是:

主要边界:

所以在 边界上无剪切面力作用。下边界无法向面力; 上边界有向下

的法向面力q。

次要边界:

x=0面上无剪切面力作用; 但其主矢量和主矩在 x=0 面

上均为零。

因此,本题可解决如习题3-10所示的问题。

3-5 按半逆解法步骤求解。

(1)可假设

(2)可推出

(3)代入相容方程可解出f、,得到

(4)由 求应力。

(5)主要边界x=0,b上的条件为

次要边界y=0上,可应用圣维南原理,三个积分边界条件为

读者也可以按或的假设进行计算。

3-6 本题已给出了应力函数,应首先校核相容方程是否满足,然后再求应力,并考察边界条件。在各有两个应精确满足的边界条件,即

而在次要边界 y=0 上,已满足,而的条件不可能精确满足(否则只有

A=B=0,使本题无解),可用积分条件代替:

3-7 见例题2。

3-8 同样,在的边界上,应考虑应用一般的应力边界条件(2-15)。

3-9 本题也应先考虑对称性条件进行简化。

3-10 应力函数中的多项式超过四次幂时,为满足相容方程,系数之间必须满足一定

的条件。

3-11 见例题3。

3-12 见圣维南原理。

3-13 m个主要边界上,每边有两个精确的应力边界条件,如式(2-15)所示。n个次要边界上,每边可以用三个积分的条件代替。

3-14 见教科书。

3-15 严格地说,不成立。

第四章 习题的提示和答案

4-1 参见§4-1,§4-2。 4-2 参见图4-3。

4-3 采用按位移求解的方法,可设代入几何方程得形变分量,然后

再代入物理方程得出用位移表示的应力分量。将此应力公式代入平衡微分方程,其中第二式自然满足,而由第一式得出求的基本方程。

4-4 按应力求解的方法,是取应力为基本未知函数。在轴对称情况下,,只有

为基本未知函数,且它们仅为的函数。求解应力的基本方程是:(1)平衡微分方程(其中第二式自然满足),(2)相容方程。相容方程可以这样导出:从几何方程中消去位移,得

再将形变通过物理方程用应力表示,得到用应力表示的相容方程。

4-5 参见§4-3。 4-6 参见§4-3。

4-7 参见§4-7。 4-8 见例题1。 4-9 见例题2。

4-10 见答案。

4-11 由应力求出位移,再考虑边界上的约束条件。

4-12 见提示。

4-13 内外半径的改变分别为两者之差为圆筒厚度的改变。

4-14 为位移边界条件。

4-15 求出两个主应力后,再应用单向应力场下圆孔的解答。

4-16 求出小圆孔附近的主应力场后,再应用单向应力场下圆孔的解答。

4-17 求出小圆孔附近的主应力场后,再应用单向应力场下圆孔的解答。

4-18 见例题3。 4-19 见例题4。

第五章 习题提示和答案

5-1 参见书中由低阶导数推出高阶导数的方法。

5-2 参见书中的方程。

5-3 注意对称性的利用,取基点A如图。答案见书中。

5-4 注意对称性的利用,并相应选取基点A。答案见书中。

5-5 注意对称性的利用,本题有一个对称轴。

5-6 注意对称性的利用,本题有二个对称轴。

5-7 按位移求微分方程的解法中,位移应满足:(1) 上的位移边界条件,(2) 上

的应力边界条件,(3)区域A中的平衡微分方程。用瑞利-里茨变分法求解时,设定的位移试函数应预先满足(1)上的位移边界条件,而(2)和(3)的静力条件由瑞利-里茨变分法来代替。

5-8 在拉伸和弯曲情况下,引用的表达式,再代入书中的公式。在

扭转和弯曲情况下,引用的表达式,再代入书中的公式。

5-9 对于书中图5-15的问题,可假设

对于书中图5-16的问题中,y轴是其对称轴,x轴是其反对称轴,在设定u、v试函数时,为满足全部约束边界条件,应包含公共因子

。此外,其余的乘积项中,应考虑:u应为x和y的奇函数,v应为x和y 的偶函数。

5-10 答案见书中。

5-11在u,v中各取一项,并设时,用瑞利-里茨法得出求解的方程是

代入后,上两式方程是

解出

位移分量的解答为

应力分量为

第六章 习题的提示和答案

6-1 提示:分别代入的公式进行运算。

6-2 (3)中的位移,一为刚体平移,另一为刚体转动,均不会产生应力。其余见书中答案。

6-3 求i结点的连杆反力时,可应用公式

为对围绕i结点的单元求和。

6-4 求支座反力的方法同上题。

6-5 单元的劲度矩阵k,可采用书中P.124式(g)的结果,并应用公式求出整体劲度矩阵的子矩阵。

6-6 求劲度矩阵元素同上题。应力转换矩阵可采用书中P.127的结果。

6-7 求劲度矩阵元素可参见P.124式(g)的结果,再求出整体劲度矩阵元素

答案见书中。

6-8 当单元的形状和局部编号与书中图6-10相同时,可采用P.124式(g)的单元劲度矩阵。

答案:中心线上的上结点位移下结点位移

6-9 能满足收敛性条件,即位移模式不仅反映了单元的刚度位移和常量应变,还在单元的边界上,保持了相邻单元的位移连续性。

第七章 习题的提示和答案

7-1 答案:

7-2 提示:

原(x,y,z)的点移动到(x+u,y+v,z+w)位置,将新位置位置代入有关平面、直线、平行六面体和椭球面方程。

7-3 见本书的叙述。

7-4 空间轴对称问题比平面轴对称问题增加了一些应力、形变和位移,应考虑它们在导出方程时的贡献。

7-5 对于一般的空间问题,柱坐标中的全部应力、形变和位移分量都存在,且它们均

为 的函数。在列方程时应考虑它们的贡献。

第八章 习题的提示和答案

8-1 提示:应力应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及应力边界条件(设)。柱体的

侧面,在(x,y)平面上应考虑为任意形状的边界(n=0,l,m为任意的),并应用一般的应力边界条件。

8-2 提示:同上题。应力应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及应力边界条件(设

若为多连体,还应满足位移单值条件。

由于空间体为任意形状,因此,应考虑一般的应力边界条件(7-5):法线的方向余弦为 l,m,n,边界面为任意斜面,受到法向压力q作用。为了考虑多连体中的位移单值条件,应由应力求出对应的位移,然后再检查是否满足单值条件。

8-3 见§8-2的讨论。

8-4 从书中式(8-2)和(8-12)可以导出。由结论可以看出位移分量和应力分量等的特性。

8-5 为了求o点以下h处的位移,取出书中式(8-6)的,并作如下代换

然后从o→a 对积分。

8-6 引用布西内斯克解答,在z=0的表面上的沉陷是

(1)求矩形中心点的沉陷,采用图8-9(a)的坐标系,代入并积分,

再应用部分积分得到,

(2)求矩形角点处的沉陷,采用图8-9(b)的坐标系,

8-7 题中已满足边界条件再由

便可求出切应力及扭角等。

8-8 题中能满足两个圆弧处的边界条件然后,相似于上题进行求式解为

的两倍。

8-9 分别从椭圆截面杆导出圆截面杆的解答,和从矩形截面杆导出正方形截面杆的解

答;并由,得出代入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

8-10 参见§8-8的讨论。

第九章 习题提示和答案

9-1 挠度w应满足弹性曲面的微分方程,x=0的简支边条件,以及椭圆边界上的固定边

条件,。校核椭圆边界的固定边条件时,可参见例题4。

求挠度及弯矩等的最大值时,应考虑函数的极值点(其导数为0)和边界点,从中找出其最大值。

9-2在重三角级数中只取一项可以满足

的弹性曲面微分方程,并可以求出系数m。而四个简支边的条件已经满足。

关于角点反力的方向、符号的规定,可参见§9-4中的图9-5。

9-3 本题中无横向荷载,q= 0,只有在角点B有集中力F的作用。注意w =mxy应满足:弹性曲面的微分方程,x =0和y =0的简支边条件, x =a和y =b的自由边条件,以及角点的

条件(见图9-5中关于角点反力的符号规定)。

在应用莱维解法求解各种边界条件的矩形板时,这个解答可以用来处理有两个自由边相交的问题,以满足角点的条件。因此,常应用这个解答于上述这类问题,作为其解答的一部分。读者可参考§9-6中图9-9的例题。

9-4 本题中也无横向荷载,q= 0,但在边界上均有弯矩作用。x= 0,a 是广义的简支边,其边界条件是

而y= 0,b为广义的自由边,其边界条件是

将w=f(x)代入弹性曲面微分方程,求出f(x)。再校核上述边界条件并求出其中的待定系数。

9-5 参见§9-7及例题1,2。

9-6 应用纳维解法,取w为重三角级数,可以满足四边简支的条件。在求重三角级数

的系数中,其中对荷载的积分

只有在的区域有均布荷载作用,应进行积分;而其余区域,积分必然为零。

9-7 对于无孔圆板,由的挠度和内力的有限值条件,得出书中§9-9 式(d)的解

中,,然后再校核简支边的条件,求出。

求最大值时,应考虑从函数的极值点和边界点中选取最大的值。

9-8本题也是无孔圆板,由有限值条件,取。相应于荷载

的特解,可根据书中§9-9 的式(c) 求出。然后再校核的固定边的条件。

求最大值时,应从函数的极值点和边界点的函数值中选取。

9-9 由,代入及的公式,两边相比便可得出等用等表示的表达式。

由,将w对x,y的导数转换为对的导数。然后再与式(a)相

比, 便可得出等用挠度表示的公式。

9-10 参见上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出。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课后作业完成题库1、4、7、8、9、10、12、25题

课后作业:完成题库1、4、7、8、9、10、12、25题 01利润的概述 02所得税费用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构成 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减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其他收益 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习题解惑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A.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 B.自然灾害导致原材料净损失 C.支付委托代销商品的手续费 D.溢价发行股票支付的发行费用 【答案】C 【解析】选项A计入营业外收支,选项B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D冲减资本公积。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既影响营业利润又影响利润总额的业务有()。 A.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 B.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C.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D.转让股票所得收益计入投资收益 【答案】ACD 【解析】选项B,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影响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 (一)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 1.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处置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其账户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确认盘盈利得、捐赠利得 盘盈利得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将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净收益8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写出会计分录。 【答案】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8000 习题解惑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在现金清查中盘盈200元,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收入。写出下列情况时的会计录: ①发现盘盈时: ②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时: 【答案】 ①发现盘盈时: 借:库存现金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②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贷:营业外收入200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A.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净收益 B.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C.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D.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净收益 【答案】BC 【解析】选项A,计入投资收益;选项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A.债务重组利得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答案】C 【解析】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所得税费用 (一)所得税费用的构成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

弹性力学教材习题及解答

1-1. 选择题 a. 下列材料中,D属于各向同性材料。 A. 竹材; B.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C. 玻璃钢; D. 沥青。 b. 关于弹性力学的正确认识是A。 A. 计算力学在工程结构设计的中作用日益重要; B. 弹性力学从微分单元体入手分析弹性体,因此与材料力学不同,不需要对问题作假设; C. 任何弹性变形材料都是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D. 弹性力学理论像材料力学一样,可以没有困难的应用于工程结构分析。 c.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B。 A. 任务; B. 研究对象; C. 研究方法; D. 基本假设。 d. 所谓“完全弹性体”是指B。 A. 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满足胡克定律; B. 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时间历史无关; C. 本构关系为非线性弹性关系; D. 应力应变关系满足线性弹性关系。 2-1. 选择题 a. 所谓“应力状态”是指B。 A. 斜截面应力矢量与横截面应力矢量不同; B. 一点不同截面的应力随着截面方位变化而改变; C. 3个主应力作用平面相互垂直; D. 不同截面的应力不同,因此应力矢量是不可确定的。 2-2. 梯形横截面墙体完全置于水中,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重为 ,试写出墙体横截面边界AA',AB,BB’的面力边界条件。 2-3. 作用均匀分布载荷q的矩形横截面简支梁,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力学分析结果,该梁 横截面的应力分量为 试检验上述分析结果是否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面力边界条件。

2-4. 单位厚度的楔形体,材料比重为γ,楔形体左侧作用比重为γ1的液体,如图所示。试写出楔形体的边界条件。 2-5. 已知球体的半径为r,材料的密度为ρ1,球体在密度为ρ1(ρ1>ρ1)的液体中漂浮,如图所示。试写出球体的面力边界条件。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目录lin 湛

第一章绪论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K+,Br-, Cl-离子各1mol。由于CH4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电子式。 答案: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答案: 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 答案: 电负性O>S,H2O与H2S相比,H2O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下列分子中那些可以形成氢键? b. CH3CH3 c. SiH4 d. CH3NH2 e. CH3CH2OH f. CH3OCH3 答案: d. CH3NH2 e. CH3CH2OH 醋酸分子式为CH3COOH,它是否能溶于水?为什么? 答案:能溶于水,因为含有C=O和OH两种极性基团,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以溶于极性水。 第二章饱和烃 卷心菜叶表面的蜡质中含有29个碳的直链烷烃,写出其分子式。 答案:C29H60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中各碳原子的级数。答案: 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烷 hexane ,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 e.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iso-butane)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neopentane)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课后习题及答案

1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2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1)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 (2)防止其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使系统遭到破坏,数据遭到更改或泄露等。 3. 自主存取控制缺点 (1)可能存在数据的“无意泄露” (2)原因:这种机制仅仅通过对数据的存取权限来进行安全控制,而数据本身并无安全性标记 (3)解决:对系统控制下的所有主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4.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数据项、数据结构 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过程。 5. 一条完整性规则可以用一个五元组(D,O,A,C,P)来形式化地表示。 对于“学号不能为空”的这条完整性约束用五元组描述 D:代表约束作用的数据对象为SNO属性; O(operation):当用户插入或修改数据时需要检查该完整性规则; A(assertion):SNO不能为空; C(condition):A可作用于所有记录的SNO属性; P(procdure):拒绝执行用户请求。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①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 一层数据管理软件,②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 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 向对象型DBMS。 7.关系模型:①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②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 型。 8.联接查询:①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②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 联接查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 9. 数据库设计:①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②提供一个确定最优数据模 型与处理模式的逻辑设计,以及一个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物理设计,建立起 既能反映现实世界信息和信息联系,满足用户数据要求和加工要求,又能被某个数据库管 理系统所接受,同时能实现系统目标,并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库。 10.事务的特征有哪些 事务概念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11.已知3个域: D1=商品集合=电脑,打印机 D3=生产厂=联想,惠普 求D1,D2,D3的卡尔积为: 12.数据库的恢复技术有哪些 数据转储和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名师来指导〕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 〔答案大家找〕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答案大家找〕(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荷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 1. 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解:(a )C B A Y 1⊕⊕=(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 BC AC AB C )B A (AB Y 2++=⊕+=(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 (b )B A AB B )B A (A )B A (Y 1+=+++++=(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 2. 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a )11001B A B A Y ⊕+⊕= (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 (b ))A )A )A A (((Y 32102⊕⊕⊕=(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 (c )M A Y M A Y M A Y 321100⊕=⊕=⊕=(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 3. 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 解:(1) (a ) (b ) (a ) (b ) (c )

1)定变量列真值表: 2)列函数表达式:D C B A ABCD D C B A ABCD Y ?=+= 3)用与非门组电路 (2)输入变量A 、B 、C 、D ,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 2)些表达式 3)用与非门组电路

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 和Ms 供水,如图所示。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 、B 、C ,如图(a )所示。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 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 点而高于B 点时Ms 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 点而高于A 点时ML 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 点时M L 和Ms 同时工作。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 ) (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 )(d ) 得: (M L 、M S 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 (3)画逻辑图(e ) (d ) (c ) (e ) (a ) (b ) B M C B A M L s =+=

弹性力学答案清晰修改

2-16设有任意形状的等厚度薄板,体力可以不计,在全部边界上(包括孔口边界上)受有均匀压力q 试证q y x -==σσ 及0=xy τ能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也能满足位移单值条件,因而就是正确的解答。 证明: (1)将应力分量q y x -==σσ,0=xy τ和0==y x f f 分别代入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 ???????=+??+??=+??+??00y x xy y y x y yx x x f f τ στσ (a ) 0)1())((22 22=??+??+-=+??+??)(y f x f y x y x y x μσσ (b ) 显然(a )、(b )是满足的 (2)对于微小的三角板dy dx A ,,都为正值,斜边上的方向余弦),cos(x n l =,),cos(y n m =,将q y x -==σσ,0=xy τ代入平面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的表达式 ?? ?? ?=+=+)()() ()(s f l m s f m l y s xy y x s yx x τστσ (c ) 则有),cos(),cos(x n q x n x -=σ ),cos(),cos(y n q y n y -=σ 所以q x -=σ,q y -=σ。 对于单连体,上述条件就是确定应力的全部条件。 (3)对于多连体,应校核位移单值条件是否满足。 该题为平面应力的情况,首先,将应力分量q y x -==σσ及0=xy τ代入物理方程,得形

变分量q E x )1(-= με,q E y ) 1(-=με,0=xy γ (d ) 然后,将(d )的变形分量代入几何方程,得 q E x u ) 1(-=??μ,q E y v )1(-=??μ,0=??+??y u x v (e ) 前而式的积分得到 )()1(1y f qx E u +-= μ,)() 1(2x f qy E v +-=μ (f ) 其中的1f 和2f 分别是y 和x 的待定函数,可以通过几何方程的第三式求出,将式(f )代入(e )的第三式得 dx x df dy y df ) ()(21=- 等式左边只是y 的函数,而等式右边只是x 的函数。因此,只可能两边都等于同一个常数ω,于是有 ω-=dy y df )(1,ω=dx x df ) (2,积分以后得01)(u y y f +-=ω,02)(v x x f +=ω 代入(f )得位移分量 ?? ???++-=+--=v x qy E v u y qx E u ωμωμ)1()1(0 其中ω,,00v u 为表示刚体位移量的常数,须由约束条件求得。 从式(g )可见,位移是坐标的单值连续函数,满足位移单值条件,因而,应力分量是正确 的解答。 2-17设有矩形截面的悬臂粱,在自由端受有集中荷载F ,体力可以不计。试根据材料力学公式,写出弯应力x σ和切应力xy τ的表达式,并取挤压应力0=y σ,然后证明,这些表达式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容方程,再说明,这些表达式是否就表示正确的解答。 解〔1〕矩形悬臂梁发生弯曲变形,任意横截面上的弯矩方程为Fx x M -=)(,横 截面对z 轴(中性轴)的惯性矩为12 3 h I z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弯应力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课后题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常用通信设备有(ABD) A集线器 B交换机 C调制解调器 D路由器 线缆标准化工作主要由哪一儿歌协会制定?(C) A OSI B ITU-T C EIA D IEEE 802协议族是由以下面那一个组织定义?(C) A OSI B EIA C IEEE D ANSI 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为(AC) A带宽 B可信度 C延迟 D距离 局域网区别其他网络主要体现在以下(ABCD)方面。 A网络所覆盖的物理范围 B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 C网络的拓扑结构 D带宽 会产生单点故障的是下列(ABC)拓扑结构 A总线型 B环型 C网状结构 D星型 数据交换技术包括(ABC)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文件交换 (B)拓扑结构会受到网络中信号反射的影响? A网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星型 OSI参考模型按照顺序有哪些层?(C) C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有(B) A确保数据的传送正确无误

B确定数据包如何转发与路由 C在信道上传比特流 D纠错与流控 在OSI七层模型中,(B)哪一层的实现对数据加密。 A传输层 B表示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叫做(B) A比特 B包 C段 D帧 TCP/IP协议栈中传输层协议有(AC) A TCP B ICMP C UDP D IP 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B) A比特包帧段数据 B数据段包帧比特 C比特帧包段数据 D数据包段帧比特 物理层定义了物理接口的哪些特性?(ABCD) A机JIE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接口特性 细同轴电缆(10Base2)传输距离约达(A)粗同轴电缆(10Base5)的传输距离为(B) A 200米 B 500米 C 150米 D 485米 通常在网吧里,LAN采用的拓扑结构和网线类型为(C) A总线型和STP B总心型和UTP C形型和UTP D环型和STP 双绞线电缆为什么能代替网络中的细同轴电缆。(D) A双绞线电缆可靠性高 B双绞线电缆抗噪性更好 C细同轴电缆更廉价 D双绞线电缆更便于安装 在布线时,细缆和粗缆通常应用在(D)拓扑结构中。

(完整word版)弹性力学试题及答案

《弹性力学》试题参考答案(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 1.最小势能原理等价于弹性力学基本方程中: 平衡微分方程 , 应力边界条件 。 2.一组可能的应力分量应满足: 平衡微分方程 ,相容方程(变形协调条件) 。 3.等截面直杆扭转问题中, M dxdy D =?? 2?的物理意义是 杆端截面上剪应力对转轴的矩等于杆 截面内的扭矩M 。 4.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中,Airy 应力函数?在边界上值的物理意义为 边界上某一点(基准点)到任一点外力的矩 。 5.弹性力学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的张量表示为: 0,=+i j ij X σ ,)(2 1,,i j j i ij u u +=ε。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 1.试简述力学中的圣维南原理,并说明它在弹性力学分析中的作用。 圣维南原理:如果物体的一小部分边界上的面力变换为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的面力(主矢与主矩相同),则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显著的改变,但远处的应力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作用:(1)将次要边界上复杂的面力(集中力、集中力偶等)作分布的面力代替。 (2)将次要的位移边界条件转化为应力边界条件处理。 2.图示两楔形体,试分别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写出其应力函数?的分离变量形式。 题二(2)图 (a )???=++= )(),(),(222θθ??f r r cy bxy ax y x (b )? ??=+++= )(),(),(3 3223θθ??f r r dy cxy y bx ax y x 3.图示矩形弹性薄板,沿对角线方向作用一对拉力P ,板的几何尺寸如图,材料的弹性模量E 、泊松比 μ 已知。试求薄板面积的改变量S ?。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7)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肠内营养:是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2、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肠外(通常是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3、体质指数:是目前评价机体营养状况及肥胖度最常用的指标。BMI=体重(kg)/身高(m)2。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肠外营养的并发症A A.腹泻 B.导管败血症 C.低血糖 D.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E.肝功能损害 2.全胃肠道外营养的护理要点哪项不正确:C A.一切操作必须严格无菌 B.营养液可能存于4℃以下冰箱内 C.营养液可存放48h以上 D.不可在此静脉处采血、给药等 3.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病人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是D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肝功能异常 D.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E.高血糖症 4.不需要用管饲饮食的病人是D A.手术后不能张口进食者 B.拒绝进食者 C.昏迷病人 D.高热病人需补充高热量流质时 E.晚期食管癌病人 三、简答题

1.试述营养评价的指标和营养支持的指征。 当病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供营养支持治疗:①近期体重下降大于正常体重的10%;②血清白蛋白<30 g/L;③连续7日以上不能正常进食;④已明确为营养不良;⑤可能产生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的高危病人。 2.试述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答:肠内营养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有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均可行肠内营养支持。包括: 1.吞咽或咀嚼困难如食管癌、破伤风、严重颌面部损伤等。 2.意识障碍不能进食如颅脑损伤、肝昏迷等。 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肠瘘、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疾病、胰腺炎等。 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烧伤、创伤或大手术等。 5.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 禁忌证 1.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 2.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3.腹腔或肠道感染。 4.严重呕吐、腹泻、吸收不良。 5.短肠综合征早期、高流量肠瘘。 6.严重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的早期及休克状态。 肠外营养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者可行肠外营养支持。包括: 1.胃肠道功能障碍如消化道瘘、胃肠道梗阻、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炎等。 2.因疾病或治疗限制不能经胃肠道摄食或摄入不足如重症胰腺炎及化疗、放疗、手术前后等。 3.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或大手术等。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