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 数学分析选讲 缺一题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0088  数学分析选讲  缺一题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 1 -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 数学分析选讲【0088】 A 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 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函数()3sin 2cos f x x x =-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 √ ) 2.有界的非空数集必有上确界. ( × ) 3.若数列{}n a 收敛,则数列{}n a 也收敛. ( × ) 4.若数列}{n x 收敛,数列}{n y 发散,则数列{}n n x y +发散. ( √ ) 5.任一实系数奇次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根. ( √ ) 6.若()f x 在0x 处连续,则()f x 在0x 处一定可导. ( × ) 7.若()f x 在0x 处可导,则()f x 在0x 处的左导数与右导数都存在. ( × ) 8.若函数()f x 在[,]a b 上有无限多个间断点,则()f x 在[,]a b 上一定不可积. ( × )

二、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

1.设21,1

()3,1

x x f x x x -≤?=?

->?, 则 (1)f =( c ) .

A 1- ;

B 0 ;

C 1 ;

D 2 2.设()f x 在[,]a b 上无界,且()f x 不等于0,则

1

()

f x 在[,]a b 上 ( b ) A 无界 ; B 有界;

C 有上界或有下界 ;

D 可能有界,也可能无界 3.定义域为[,]a b ,值域为(1,1)-的连续函数( c )

A 存在;

B 可能存在;

C 不存在;

D 存在且唯一

4.设f 可导,则 2

(cos )d f x = ( b )

A 2

(cos )f x dx '; B 2

(cos )sin 2f x x dx '-; C 22(cos )cos f x xdx '; D 2

2(cos )sin f x xdx '

5.

1541

1x x dx --=?( a )

A 0 ;

B 1- ;

C 1 ;

D 2 6.

2

x xe dx +∞-=?

( c )

A 1 ;

B 12 ;

C 0 ;

D 1

2

-

三、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求极限1

1lim 2x x x x +→∞+??

?-??

2.设22()2ln(2)f x x x x =+-++,求()f x '.

3.求函数543551y x x x =-++在区间[1,2]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

值.

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答案

动物学五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哺乳动物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鸟类的视力调节既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也能调节角膜的凸度,所以称为双重调节。 3、鲫鱼的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双凹型。 4、两栖纲动物的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5、白鳍豚是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哺乳纲动物。 6、原生动物分为 5 个纲,分别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虫纲、丝孢子虫纲、纤毛纲。 7、爬行纲动物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 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细胞膜外是否还有细胞壁。 9、淡水中生活的水螅和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 10、蝴蝶的变态方式为完全变态。 11、具有完全消化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其消化道从前向后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前肠、中肠、后肠。 12、家蝇和按蚊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 13、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 14、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水流动系统,根据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15、领细胞为海绵动物所特有。 16、河蚌是瓣鳃纲的代表动物。 17、七星瓢虫和金龟子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 18、动物的受精卵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 19、原生动物中以自养方式获得营养的代表动物是绿眼虫。 20、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21、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22、人的胎盘为盘状胎盘。 23、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是促甲状腺素。 24、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 25、最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动物是扁形动物。 26 哺乳动物的心脏是由_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所组成。 27、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28、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9、哺乳类脊椎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分。 30、与鸟类不同,哺乳动物具左体动脉弓。 31、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 32、爬行类的血液循环方式为不完全双循环动物。 33、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 34、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蛔虫。 35、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 36、中胚层的产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3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大学数学分析答案

《数学分析》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义积分dx x ? -2 2 211的奇点的是 【 】 A .0 B .2 C .2 D .2± 2、下列关于定积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函数)(x f 在[]b a ,有界,则)(x f 在[]b a ,一定可积; B .函数)(x f 在[]b a ,可积,则)(x f 在[]b a ,一定有界; C .函数)(x f 在[]b a ,不可积,则)(x f 在[]b a ,一定无界; D .函数)(x f 在[]b a ,无界,则)(x f 在[]b a ,可能可积。 3、函数()x f 在闭区间[]b a ,可积是函数()x f 在闭区间[]b a ,连续的__ __条件。 【 】 A .充分非必要 B .必要非充分 C .充分必要 D .即不充分,又非必要 4、若级数∑∞ =1 n n u 收敛,则下列级数中,为收敛级数的是 【 】 A .()∑∞=-1 1n n n u B .()∑∞=-1 1n n n u C .∑∞=+1 1n n n u u D .∑ ∞ =++1 1 2 n n n u u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横线上给出正确的答案. 1、(){}x f n 在X 一致收敛的定义是: . 2、函数2 x e -在0=x 处的幂级数展开式为, . 3、积分()1012 <x 的收敛性。 解: 5、求级数∑ ∞ =1 3n n n n x 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域。 解: 6、求dx e x ?+∞ 1。 解: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请在每小题后的空白处写出必要的 证明过程。 1、证明:积分?+∞ 02cos dx x 收敛。 证: 2、设()x f 在R 上连续,()()()dt t x t f x F x 20 -= ?。 证明:(1)若()x f 为偶函数,则()x F 也是偶函数;(2)若()x f 为单调函数,则()x F 也是单调函数。 证: 3、若{}n na 收敛, ()∑∞ =--1 1n n n a a n 收敛,证明级数∑∞ =1 n n a 收敛。 证: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题目——A题:测点分布问题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请先阅读“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 A题:均匀布点问题 均匀布点问题在工程领域里面经常遇到。比如我们在进行天气预报的时候,天气演化的数值计算模型是通过在球面上布置网格进行的。在地球表面布置计算网格时,这些网格点必须是均匀的(图1给出了两种比较均匀的计算网格),才能保证计算是均匀的,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演化计算。 图1 两种均匀分布的计算网格 在岩土工程领域,在进行地质体的力学计算时,同样需要计算网格是均匀的,这就需要在地质体表面也均匀的分布点。相对于天气预报的球体,地质体一般是不规则的几何体(图2给出了一个不规则几何体的例子),在不规则形体表面均匀分布点会更加复杂一些。 图2 一些不规则形体的例子 除了计算网格的设置,我们在各个工程领域会遇到需要布置测点来测量物理量的问题,这时候常常需要布置的测点也是均匀的,而且很多时候不仅要在空间上是均匀的,对于某些变量来说也是均匀的。比如在布置地震台时,断层附近就要加密,历史上无地震的地区就可以布置的稀疏一些,此时地震台网的分布就应该是在考虑空间位置的同时,对于地震发生概率是均匀的(图3给出了中国国家地震台站分布图);在布置人口监测点时,人口密集的地方就要多布置,人口稀疏的地区就可以少布置一些。当然上述只是举了一些例子,真实的分布时要考虑多重因素,而且均匀性的定义也是不确定的。

图3 中国国家地震台站分布图 请建立数学模型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在标准的球面上均匀分布测点?如何度量测点分布的均匀性?请给出球面点分布均匀性的度量标准并给出在此标准下最佳的球面均匀分布点的方法及结果。 2、若为非规则几何体,给出任意几何形体表面均匀分布点的数学模型。 3、在地震及环境工程等领域,在分布监测点时,多考虑一个影响因素(如地震发生概率、人口密度等等),建立数学模型,使测点分布也是“均匀”的。

西南交通大学数值分析题库

考试目标及考试大纲 本题库的编纂目的旨在给出多套试题,每套试题的考查范围及难度配置均基于“水平测试”原则,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每套试题的解答,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定出学生对本课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等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通过它可以有效鉴别和分离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出客观的综合评定结果。 本题库力求作到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教学内容,同时突显对重点概念、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绪论与误差: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有效数字、误差传播分析的全微分法、相对误差估计的条件数方法、数值运算的若干原则、数值稳定的算法、常用数值稳定技术。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程的近似解之二分法、迭代法全局收敛性和局部收敛定理、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r 阶收敛定理、Aitken加速法、Ne w to n法与弦截法、牛顿局部收敛性、Ne w to n收敛的充分条件、单双点割线法(弦截法)、重根加速收敛法。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高斯消元法极其充分条件、全主元消去法、列主元消去法、高斯-若当消元法、求逆阵、各种消元运算的数量级估计与比较、矩阵三角分解法、Doolittle 和Crout三角分解的充分条件、分解法的手工操作、平方根法、Cholesky分解、改进的平方根法(免去开方)、可追赶的充分条件及适用范围、计算复杂性比较、严格对角占优阵。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向量和矩阵的范数、常用向量范数的计算、范数的等价性、矩阵的相容范数、诱导范数、常用范数的计算;方程组的性态和条件数、基于条件数误差估计与迭代精度改善方法;雅可比(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迭代收敛与谱半径的关系、谱判别法、基于范数的迭代判敛法和误差估计、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严格对角占优阵迭代收敛的有关结论;松弛法及其迭代判敛法。 插值法:插值问题和插值法概念、插值多项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插值余项定理;Lagrange插值多项式;差商的概念和性质、差商与导数之间的关系、差商表的计算、牛顿(Newton)插值多项式;差分、差分表、等距节点插值公式;Hermite插值及其插值基函数、误差估计、插值龙格(Runge)现象;分段线性插值、分段抛物插值、分段插值的余项及收敛性和稳定性;样条曲线与样条函数、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三转角法和三弯矩法。 曲线拟合和函数逼近:最小二乘法原理和多项式拟合、函数线性无关概念、法方程有唯一解的条件、一般最小二乘法问题、最小二乘拟合函数定理、可化为线性拟合问题的常见函数类;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离散正交多项式的三项递推法。最佳一致逼近问题、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切比雪夫多项式、切比雪夫最小偏差定理、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应用(插值余项近似极小化、多项式降幂)。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数值积分与微分:求积公式代数精度、代数精度的简单判法、插值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牛顿一柯特斯(Newton-Cotes)公式、辛卜生(Simpson)公式、几种低价牛顿一柯特斯求积公式的余项;牛顿一柯特斯公式的和收敛性、复化梯形公式及其截断误差、复化Simpson公式及其截断误差、龙贝格(Romberg)求积法、外推加速法、高斯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最高代数精度、高斯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正交多项式的构造方法、高斯公式权系数的建立、Gauss-Legendre公式的节点和系数。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之欧拉及其改进法、龙格—库塔法、阿当姆斯方法。

数学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华东师范大学版)

习题 1.验证下列等式 (1) C x f dx x f +='?)()( (2)?+=C x f x df )()( 证明 (1)因为)(x f 是)(x f '的一个原函数,所以?+='C x f dx x f )()(. (2)因为C u du +=?, 所以? +=C x f x df )()(. 2.求一曲线)(x f y =, 使得在曲线上每一点),(y x 处的切线斜率为x 2, 且通过点 )5,2(. 解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 知x x f 2)(=', 所以C x xdx dx x f x f +=='= ??22)()(. 于是知曲线为C x y +=2 , 再由条件“曲线通过点)5,2(”知,当2=x 时,5=y , 所以 有 C +=2 25, 解得1=C , 从而所求曲线为12 +=x y 3.验证x x y sgn 2 2 =是||x 在),(∞+-∞上的一个原函数. 证明 当0>x 时, 22x y =, x y ='; 当0

西南大学网络考试(物理化学)答案

《物理化学》 第一次 1.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物质 的HLB 值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 2.设N2和O2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压力相同,均为298K、pθ,则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势应该 A: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与物质的量有关 D:不可比较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区域熔炼技术主要是应用于 A:制备低共熔混合物 B:提纯 C:制备不稳定化合物 D:获得固熔体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 在25℃时,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中a1>a2,则其电动势E(B)A:<0 B:>0 C:=0 D:无法比较 5.[单选题]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 A:A杯高B杯B:A杯等于B杯C:A杯低于B 杯D:视温度而定 6.[单选题]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 A: 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D: 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C: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单选题]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15 s ; C: 30 s ; D:21.65 s 。 参考答案:A 10.[单选题]某同位素蜕变的半衰期为12h,则36h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C)A:1/2 B:1/4 C:1/8 D:1/16 11.[单选题]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B: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C: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D:电极电势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最新2003年浙江大学数学分析试题答案

2003年浙江大学数学分析试题答案

2003年浙江大学数学分析试题答案 一、,,0N ?>?ε当N n >时,ε<->>?m n a a N n N m ,, 证明:该数列一定是有界数列,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k n a , a a k n k =∞ →lim , 所以, ε2<-+-≤-a a a a a a k k n n n n 二 、,,0N ?>?ε当N x >时,ε<-)()(x g x f ,,0,01>?>?δε当1'''δ<-x x 时, ε<-)''()'(x f x f 对上述,0>ε当N x x >'','时,且1'''δ<-x x ε3)''()'()''()''()'()'()''()'(<-+-+-≤-x f x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g 当N x x <'','时,由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一致收敛,所以 ,0,02>?>?δε2'''δ<-x x 时ε<-)''()'(x g x g ,当'''x N x <<时,由闭区间上的连 续函数一定一致收敛,在 ],['','22δδ+-∈N N x x 时,ε<-)''()'(x g x g ,取 },m in{21δδδ=即可。 三、由,0)('',0)('<>x f a f 得,0)('a f ,所 以)(x f 必有零点,又)(x f 递减,所以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四、? ?==1 0,)(1)()(x dt t f x dt xt f x ?2 )()()('x dt t f x x f x x ? -= ?, 2 2)(lim )(lim ) (lim )0('0 2 A x x f x dt t f x x x x x x ====→→→???, 2 )(lim ) (lim )() (lim )('lim 2 002 00A x dt t f x x f x dt t f x x f x x x x x x x = -=-=? ? →→→→?,)('x ?在0=x 连续。 五、当k m ≠时,不妨设k m <,

西南大学数学分析作业答案

三、计算题 1.求极限 90 20 70) 15() 58()63(lim --++∞ →x x x x . 解: 90 20 70 90 20 70 90 20 70 5 8 3 155863lim ) 15() 58() 63(lim ?= ? ?? ? ? -? ?? ? ? -? ?? ? ?+=--++∞ →+∞ →x x x x x x x x 2.求极限 21 1lim ( ) 2 x x x x +→∞ +-. 解:21 1lim ( ) 2 x x x x +→∞ +=-21111lim 22 11x x x x x x →∞ ? ???++ ? ??= ? ? ? ? --? ? ??211lim 21x x x x →∞? ? + ?= ? ?-?? 2 (4) 2 1[(1)] lim 2[(1) ] x x x x x →∞ - -+ - 2 6 4 e e e -= =. 3. 求极限 1 111lim (1)2 3 n n n →∞ + + ++ 解:由于11 1111(1)2 3 n n n n ≤+ + ++ ≤ , 又lim 1n →∞ =, 由迫敛性定理 1 111lim (1)12 3 n n n →∞ + + ++ = 4.考察函数),(, lim )(+∞-∞∈+-=--∞ →x n n n n x f x x x x n 的连续性.若有间断点指出其类型. 解: 当0x <时,有221()lim lim 11 x x x x x x n n n n n f x n n n --→∞ →∞ --===-++;同理当0x >时,有()1f x =.

西南交通大学《运筹学IA》考试题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三判断对错(在括号内打×或√,在横线上说明错误原因,每题3分, 共18分,不说明错误原因不得分。) 1.线性规划模型如果有最优解,则只能在可行域D极点上达到。 (×)如果存在多重解,其它点也能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 2.把线性规划模型加入松弛变量或多余变量,目的是为了确定基本可行解 而构造单位矩阵。(×) 目的是把约束条件方程的不等式变换为等式。 3.原问题最优解也可以从对偶问题的最优单纯形表中读出来。(√) 4.用单纯形法求解时,检验数为零的变量一定是基变量。(×) 如果模型存在多重最优解时,也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5.运输问题的解可能会有唯一解、多重解、无界解、不可行解。(×) 运输问题必定有最优解,有可能是唯一最优解,也有可能出现多重解。 6.对整数规划模型的非整数解用凑整方法处理后得到的解一定也是模型 的最优解(×) 凑整得到的解有时不是可行解,有时既使是可行解但不一定是最优解。四简答题(共12分) 1.线性规划模型中所谓的“线性”主要指的是?(4分) 答:(1)目标函数是线性的函数形式,有可能是求最大值,如追求利润 最大,也有可能是求最小值,如追求成本最低。(2分) (2)约束条件方程组由线性的等式或线性的不等式组成,有≤、=、≥ 三种形式。(2分) 2.线性规划模型的c j灵敏度分析中,如果c j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动时,目 标函数值是否也会发生改变?为什么?(8分) 答:(1)当c j 对应的变量x j 为非基变量时,最优解不会改变,目标函数值也不会改变, 因为尽管c j 发生了变动,但作为非基变量x j 的取值为0,所以目标函数中c j x j 项的取值仍然为0。(4分) (2)当c j 对应的变量x j 为基变量时,最优解不会改变,但目标函数值可能会发生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数学分析真题答案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数学分析 一、 求极限1 111lim(1...)23n n I n →∞=++++ 解: 一方面显然1I ≥ 另一方面111 1...23n n ++++≤,且1lim 1n n n →∞= 由迫敛性可知1I =。 注:1 lim 1n n n →∞ =可用如下两种方式证明 1) 1n h =+,则22 (1)2(1)1(2)2n n n n n n n h h h n n -=+≥+ ?≤≥ 即lim 0n n h →∞ =,从而1lim 1n n n →∞ = 2) =有lim 11n n n n →∞==-。 二、证明2232(38)(812)y x y xy dx x x y ye dy ++++为某个函数的全微分,并求它的原函数。 证明:记22(,)38P x y x y xy =+,32(,)812y Q x y x x y ye =++,则 2316P x xy y ?=+?,2316Q x xy x ?=+?? P Q y x ??=?? Pdx Qdy ∴+是某个函数的全微分 设原函数为(,)x y Φ,则x y d dx dy Pdx Qdy Φ=Φ+Φ=+ 2232238(,)4()x x y xy x y x y x y y ?∴Φ=+?Φ=++ 32328()812y y x x y y x x y ye ?'?Φ=++=++ ()12()12(1)y y y ye y y e C ??'?=?=-+ 322(,)412(1)y x y x y x y y e C C ∴Φ=++-+所求原函数为(为常数) 三、设Ω是空间区域且不包含原点,其边界∑为封闭光滑曲面:用n 表示∑的单位外法向量,(,,)r x y z =和2r r x y ==+,证明:

西南大学考试题部分答案.doc

生活中的 DNA 科学 51、 DNA 测序 DNA 测序: DNA测序是指分析特定DNA 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 、胸腺嘧啶 (T) 、胞嘧啶 (C) 与鸟嘌呤的 (G) 排列方式。 52、染色质重塑 染色质重塑:基因表达的复制和重组等过程中,染色质的包装状态、核小体中组蛋白以及对应 DNA 分子会发生改变的分子机理。 53、隔裂基因 隔裂基因: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域隔开,使阅读框不连续,这种基因称为隔裂 基因,或者说真核类基因的外显子被不能表达的内含子一一隔开,这样的基因称为隔裂基因。 54、野生型 野生型:在生物之自然族群中以最高频率存在的表现型,或指具有这种表现型的系统、个体或遗传基因。 55、启动子 启动子: DNA 分子可以与 RNA 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转录开始的部位。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 转录的起始是关键。常常某个基因是否表达决定于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56、什么是转录组和转录组学 转录组是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 的集合,是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转录组学是从RNA 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 57、简述 RT-PCR 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 RT-PCR 是将 RNA 的反转录( RT)和 cDNA 的聚合酶链式扩增( PCR )相结合的技术。首先经反转 录酶的作用从 RNA 合成 cDNA ,再以 cDNA 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58、简述探针的种类。 (1)cDNA 探针:通过逆转录获取 cDNA 后,将其克隆与适当的载体,通过扩增重组质粒使 cDNA 得到大量扩增。提取质粒后分离纯化作为探针使用。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探针。 (2)基因组探针:从基因组文库里筛选到一个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克隆后,大量扩增纯化,切取插入片段,分离纯化为探针。 (3 )寡核苷酸探针:根据已知的核酸顺序,采用DNA 合成仪合成一定长度的寡核苷酸片段作 为探针。 (4 ) RNA 探针:采用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的方法可以得到RNA 或反义 RNA 作为探针。 59、简述突变类型及其遗传效应? 1、突变类型: A. 点突变: DNA 大分子上一个碱基的变异。分为转换和颠换。 B. 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 大分子上消失。 C. 插入:一个原来没有的碱基或一段原来没有的核苷酸链插入到DNA 大分子中间。 D. 倒位: DNA 链内重组,使其中一段方向倒置。

西南交通大学2018-2019数值分析Matlab上机实习题

数值分析2018-2019第1学期上机实习题 f x,隔根第1题.给出牛顿法求函数零点的程序。调用条件:输入函数表达式() a b,输出结果:零点的值x和精度e,试取函数 区间[,] ,用牛顿法计算附近的根,判断相应的收敛速度,并给出数学解释。 1.1程序代码: f=input('输入函数表达式:y=','s'); a=input('输入迭代初始值:a='); delta=input('输入截止误差:delta='); f=sym(f); f_=diff(f); %求导 f=inline(f); f_=inline(f_); c0=a; c=c0-f(c0)/f_(c0); n=1; while abs(c-c0)>delta c0=c; c=c0-f(c0)/f_(c0); n=n+1; end err=abs(c-c0); yc=f(c); disp(strcat('用牛顿法求得零点为',num2str(c))); disp(strcat('迭代次数为',num2str(n))); disp(strcat('精度为',num2str(err))); 1.2运行结果: run('H:\Adocument\matlab\1牛顿迭代法求零点\newtondiedai.m') 输入函数表达式:y=x^4-1.4*x^3-0.48*x^2+1.408*x-0.512 输入迭代初始值:a=1 输入截止误差:delta=0.0005 用牛顿法求得零点为0.80072 迭代次数为14 精度为0.00036062 牛顿迭代法通过一系列的迭代操作使得到的结果不断逼近方程的实根,给定一个初值,每经过一次牛顿迭代,曲线上一点的切线与x轴交点就会在区间[a,b]上逐步逼近于根。上述例子中,通过给定初值x=1,经过14次迭代后,得到根为0.80072,精度为0.00036062。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929 2018年试题和解析

机密★启用前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题代码:929 试题名称:管理运筹学一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共三大题,共3页,满分150分,请认真检查; 2.答题时,请直接将答题内容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内容无效; 3.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试题代码和试题名称; 4.试卷不得拆开,否则遗失后果自负。 一、 问答题(60分,共10小题,每小题6分)(答在试卷上的内容无效) 1、线性规划模型中,何谓自由变量?自由变量和决策变量是什么关系? 解答: 用设定的未知数来表示线性规划问题问题中的未知量,这个设定的未知量就叫做决策变量,决策变量没有非负约束即为自由变量;自由变量一定是决策变量,但决策变量不一定是自由变量。 2、 请分别解释无可行解、无界解、最优解的概念。 解答: 无可行解:约束方程组没有公共解,造成线性规划模型无解的解。 无界解:没有任何一个可行解能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即目标函数没有上界或下界。 最优解:在线性规划模型的所有可行解中,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解。 3、 说明下面的数学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的什么特点? 1233 1223 21312643230 18 ..3()249,0 z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 解答: (1) 此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应该是线性函数的特点;

(2) 此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最小值的特点; (3) 此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方程组由线性的等式或线性的不等 式的特点。 4、 以目标函数Min 型为例,从基本可行解、求检验数以及基本可行解改进三个方面说明单纯形法和表上作业法的区别。 解答: (1) 基本可行解:单纯形法是通过构造单位矩阵来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而表 上作业法是通过另外的西北角法、最小元素法或差值法来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2) 检验数:单纯形法是算出机会费用j z 以后,直接计算检验数的代数式 j j c z -,而表上作业法是通过另外的闭回路法或者位势法来计算检验数。 (3) 基本可行解改进:单纯形法和表上作业法均是在当0j j c z -≤的情况下进 一步改进基本可行解,即若基本可行解不是最小值,那么需要迭代调整。二者在确定换入变量和换出变量的原则是一样的,但是方法不同,表上作业法是通过闭回路的方法来确定换入变量和换出变量;单纯形法通过行运算进行迭代。 5、 用表上作业法求运输问题的检验数的方法有闭回路法和位势法,位势法的思路是针对基变量ij x 给定系数i u 和j v ,建立方程i j ij u v c +=。请利用闭回路法的思路及以下图形的回路,证明位势法求非基变量检验数的公式ij ij i j c u v λ=--。 非基变量 基变量 基变量 基变量 证明: 因为'''',,ij i j i j x x x 是基变量,由已知条件有以下方程: '''''''',,i j j ij i j i j i i j u v c u v c u v c +=+=+= 根据闭回路法,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ij ij ij i j ij i j ij i j i j c c c c c c c c λ=+-+=-+- 即:''''ij ij i j ij i j j i j i c u v u v u v c u v λ=--++--=-- 故证得ij ij i j c u v λ=--。 6、 针对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 (1) 先使用什么方法求出不考虑整数约束的最优解?(3分) (2) 在整数规划模型中,设定决策变量k x 取值为整数,但用分支定界算法

西南大学17-18年机考参考答案

1、关于PowerPoint2010保存格式说法错误的是( 4 ) 1. ppt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默认格式,一般在制作课件时都保存为此格 式 2. .pps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 接进入放映状态 格式是启用宏的演示文稿文件,如果演示文稿中有宏编秤程,则需要用此格式 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接进入放映状态 2、欲为幻灯片中的文本添加链接,可以用( 2 )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1,文件 2,插入 3. 编辑 1. 视图 3、下列关于幻灯片放映的说法正确的是( 1 ) 1,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可以通过鼠标对幻灯片进行标注说明。 2. 如果设置了/排练计时,则幻灯片放映的吋候只能通过排练计时自动 放映 3.幻灯放映中途,不能提前结束放映 4.幻灯片只能全屏幕放映 4、关十PowerPoint中声音开始播放方式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 1.自动表示单击幻灯片上的声音图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 2.单击时表示在放映当前幻灯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 3.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下—张幻灯片时播放声音直到演示文稿结束

4.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卜一张幻灯片吋播放声音直到下一张幻灯片放完 5、根据科学性要求,在开发多媒体课件时不可以使用字符是( 1 ) 1. 繁体字 2. 简化字 3. 国标文字 4. 以上均不正确 6、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构成专门小组,进行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多媒体课件评价属于( 2 ) 1.非正式评价 2.正式评价 3.形成性评价 4.总结性评 7、关于PowerPoint中“添加音频”文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 1.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的文件添加音频 2.可以通过网络或“剪贴画”任务窗格添加音频 3.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 4.不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 8、以下方法不能用于创建演示文稿的是( 3 ) 1.根裾主题 2.根据模板 3.根据母版

基于矩阵分析的公共交通网络最优路径算法

第42卷 第3期 2007年6月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 OURNAL OF SOUTHW EST JI A OTONG UN I VERSI T Y V o.l 42 N o .3 Jun .2007收稿日期:2005 05 31 作者简介:何迪(1980-),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电话:028 ********,E m a i :l hel u cy_1980@yeah .net 通讯作者:严余松(1963-),男,教授,博士,电话:028 ********,E m ai:l yanyu s 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39534374.html, 文章编号:0258 2724(2007)03 0315 05 基于矩阵分析的公共交通 网络最优路径算法 何 迪1 , 严余松1 , 郭守儆2 , 郝 光 1 (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 要: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即充分考虑换乘次数是乘客选择公共交通网络的决定因素,运行时间是其重要因素,分析了乘客心理特征,用G IS 技术建立了公共交通网络模型,构建了适合公共交通分析的直达矩阵和最小换乘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路段、节点运行时间,提出了公共交通网络最优路径算法,并用一个简单的算例对算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公共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最佳路径中图分类号:U 491 文献标识码:A Opti m al R outi ng A l gorith m for Public Traffic N et work Based onM atrix Anal ysis HE D i 1 , Y AN Yusong 1 , GUO Shoujing 2 , HAO Guang 1 (1.Schoo l o f T raffi c and T ransportation ,South w est Ji aotong U 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 i na ;2.Schoo l o f C i v il Eng .,South w est Jiao tong U 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i na) Abst ract :In order to ta ll y w ith the actua l sit u ation further ,.i e .,transfer ti m es are a deter m i n i n g facto r and travel ti m e is an i m portant facto r i n passengers cho ice o f a route in a pub lic tra ffic net w or k,the psycho log 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s w ere ana l y zed ,a public traffic ne t w ork m ode l based on GIS (geog raph i c al i n f o r m ation syste m )w as established ,and the pa t h p lann i n g m atri x and the least transfer m atrix used to the ana l y sis of public traffic w 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 f t h e above w orks ,an opti m al routi n g a l g orith m fo r public traffic net w orks w as proposed by consi d er i n g the link travel ti m e and the ti m e at bus stops .Fina ll y ,a si m ple exa mp le w as g iven to sho w th is a l g orit h m.K ey w ords :public tra ffi c net w ork ;G I S (geog raphical i n for m ation syste m );opti m al rou te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公路网络最短路径算法有D ij k stra 算法、Floyd 算法和M oo re Pape 算法.由于城市公交线网的特殊性,公交网络与公路网络最优出行路径算法有很大不同,文献[1]中就指出了公路网络的最优算法应用到公交网络的不足.常见的公交网络最短路径算法是采取对初始和终止站点线路集合向外扩展,逐渐逼近的搜索算法 [2] ,该模式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需要进行集合的逐步扩展、排序、求交等, 具有搜索速度慢和目标单一的缺点. 笔者在分析乘客心理和对公交网络G I S (geog raph ical infor m ati o n syste m )描述的基础上,引入特殊矩阵,并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模型的计算当中,得到最优出行路径.该算法较以往将出行距离作为权重的算法更符合乘客选择出行路径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G I S 技术和特殊矩阵的应用,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计算,一方面提高了搜索速度,另一方面也简化了算法.

西南交通大学15秋《结构力学A》离线作业答案

结构力学A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力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B ) (A) 结构的平衡条件; (B) 结点的平衡条件; (C) 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 (D) 结构的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 2. 图示连续梁用力法求解时, 最简便的基本结构是:( D ) (A) 拆去B、C两支座; (B) 将A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拆去B支座; (C) 将A支座改为滑动支座,拆去B支座; (D) 将A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B处改为完全铰。 3. 在图示结构中,若减小拉杆的刚度EA,则梁内D截面弯矩如何?( B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大于 4. 图A~D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示连续梁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基本结构是:( C ) (A) (B)

(C) (D) 5. 图示各结构在图示荷载作用下,不计轴向变形影响,产生弯矩的是( B ) (A) (B) (C) (D) 6.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数是:( D ) (A) 结构上任一截面的角位移和线位移;> (B) 结构上所有截面的角位移和线位移; (C) 结构上所有结点的角位移和线位移; (D) 结构上所有结点的独立角位移和独立线位移。

7.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表示的是基本结构在( C ) (A) 第i个结点位移产生的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B) 第j个结点位移等于单位位移时,产生的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C) 第j个结点位移产生的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D) 第j个结点位移产生的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8. 欲使图示结点A的转角=0,应在结点A施加的力偶M =( D ) (A) 5i (B) -5i (C) C. (D) 9. 位移法的适用范围:( D ) (A) 不能解静定结构; (B) 只能解超静定结构; (C) 只能解平面刚架; (D) 可解任意结构。 10. 图示排架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各柱EI相同,则F N2=( B )

2015年961管理运筹学二解析(西南交通大学)

2015年管理运筹学二真题解析 一、问答题(70分,共10小题,每小题7分)(答在试卷上的内容无效) 1.应用单纯型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出现不可行解的特征是什么? 答:当b 的值出现负数时即表明出现不可行解。 2.简述建立对偶模型的规则。 答:规则如下: (1)在原问题(P )中,目标函数为求1min n j j j f c x ==∑,其约束条件统一成“≥”或“=”。 (2)在对偶问题(D )中,目标函数为求1 min m i i i z b u ==∑。 (3)在原问题(P )中与b i 相应的一个约束条件,对应着对偶问题(D )的一个变量u i :如果该约束条件为不等式,则u i ≥0;若该约束条件为等式,则u i 为自由变量。 (4)在原问题(P )的每个变量x j 对应对偶问题(D )的每一个约束条件:若(P )中x j ≥0,则(D )中为1 m ii i j i a u c =≤∑;若x j 为自由变量,则1 m ii i j i a u c ==∑。 3.针对增加约束条件方程时,应如何应用对偶单纯型法进行求解? 答:其步骤如下: (1)检验原来的最优解是否满足新增的约束条件,若满足原最优解就是新的最优解,否则转第二步; (2)将新增的约束条件方程加上松弛变量或减去多余变量使其化为等式,再把这个等式方程的系数补加到原模型的最有单纯型表中; (3)令原来的基变量和新增的松弛或多余变量作为新的基变量; (4)对新的单纯型表进行初等变换,使新基的系数矩阵变为单位矩阵,此时可以得到一个满足最优检验但不一定满足非负约束条件的可行解; (5)利用对偶单纯型法进行迭代求解。 4.对b i 的灵敏度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其目的是在cj 和aj 不变的前提下并在保证不改变原来最优解基变量但基变量取值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求出bi 值允许变化的范围。并且是在求出最优解以后不必将参数从头算起,就知道最优解及其目标函数值会发生什么变化,使决策者只花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得到比一组最优解更多的信息。 5.简述表上作业法的主要求解步骤。 答:步骤如下: (1)利用差值法或最小值法求出一组初始可行解: (2)用闭回路法或位势法求检验数,若无负检验数即得最优解,若有,则转第(3)步; (3)利用闭回路法进行调整; (4)重复第(2)步,直到得到最优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