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痰饮
痰饮

痰饮学说

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所以常痰饮并称。痰饮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

《中医内科学》教材则分为痰证、饮证。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调,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症。分有形、无形两类。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从症测知。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这一学说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中有特点的组成部分。

一.痰饮的产生

人体水湿津液代谢生理:《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腕,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痰的发生

文献:

历代医家论述很多,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

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对痰的发生归结到肺、脾、肾三脏。

“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痰之来也,多由于肺”“痰之本也,多在于肾”。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中说:“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2.饮的发生

文献:《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饮发中满”。

宋代陈言、明代张景岳认为,饮的发生是由于外受寒湿,内伤水饮,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聚积而成。

3.痰与饮之区别

痰与饮虽然均为外感六淫或饮食失节,内则脾、肺、肾三脏失常,水液结聚而成,但痰与饮有许多明显的区别。如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痰饮》中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益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二.痰饮致病的机理

1.肺为贮痰之器说(窠囊说)

“脾之湿热,胃之壮火,交煽而互蒸,结为浊痰,溢出上窍,久久不散,透出肺膜,结为窠囊”(喻昌《寓意草》)。

2.脾为生痰之源说

李用粹《证治汇补》:“脾肺二家,往往病则俱病者,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脏气恒相通也。”

3.百病皆由痰作祟说

痰浊随气升降,流行于人体脏腑各处而造成种种病变。故清代医家汪昂曰“百病皆由痰作祟”。

4.三焦气塞聚成痰饮说

“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积,不得宣行,聚成痰饮”。明朱啸《圣济总录》 5.痰瘀相关说

《丹溪心法·痰饮》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明代医家罗赤诚《医学粹言》“瘀血挟痰”。

三.痰饮的辨证

(一)痰病辨证

1.辨痰的六淫属性:

①风痰

表现为眩晕,恶心欲吐,咳出的痰量多,呈泡沫状,有时喉中痰声漉漉,四肢麻木,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浮弦。本证以体胖者居多,有时发生癫痫、抽搐、中风及瘫痪等证。古代医家认为风痰多见奇证。

②热痰

表现为咯痰黄而粘稠,有痰块,面赤烦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洪滑或滑数。另外,痰火一证是因痰火扰乱神明,而导致病人狂躁或神昏谵语。

③湿痰

痰色白而稀粘,量多易于咯出,可伴有胸皖闷,食欲不振,疲乏嗜卧,大便稀溏等,舌苔厚腻,脉缓滑。

④寒痰

痰色白而清稀,形寒伯冷,背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沉迟。

⑤燥痰

痰量极少,粘稠而不易咯出,痰唾如线或如小珠或如胶漆,间带血丝,口于稠燥而痒,或表现为干咳无痰。有的伴有低热,尿黄或短赤;舌苔干燥少津。脉滑数或细而涩。

另外,还有气(郁)痰,其常结于咽喉,而有异物感,咯吐不出,咽吞不下,伴有胸脯痞满,此即“梅核气”;食痰,其表现为痰多而粘,如桃胶、蚬肉之状,伴有胸腹胀闷不安,苔腻脉滑;酒痰,则因酒积而生痰,表现为痰量多而粘腻,痰唾呕恶,清晨多咳嗽,苔腻或黄赋,脉滑。

2.辨痰的五脏所属:

①痰在肺的主要证候

咯痰,痰色白或黄,清稀或粘稠,易咯出或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或吐浊唾液沫,或稠而带绿,或如煤炱、桃胶、破絮等等不同。引起的病有咳嗽、哮喘、喉风、梅核气、肺痈、肺痿、肺痨等。

②痰在心的主要证候

心悸、神昏、狂乱、谵语、痴呆、胸背彻痛、梦幻怪异等。引起的病有心悸、心痛、癫痫、癫狂、胸痹和温病痰热蒙蔽心包等。

③痰在脾的主要证候

吞酸、嘈杂、痞满、心下如停冰雪,或吐冷涎绿水,背冷如掌大等。引起的病有呕吐、噎膈、疟疾、肥胖等。

④痰在肝的主要证候

胁肋胀满,头昏眼花,口眼歪斜或颠动,肢体麻木或瘫痪,或痰涎挟肝气上冲,或自觉胸腹间有二气交扭,时时如烟上熏,顿觉头面烘热等。引起的病有中风、癫痫、痰厥、眩晕等。

⑤痰在肾的主要证候

腰痛冷重,或脊中一点冷冰而痛,,眼眶发黑,男子精冷,女子宫寒等。引起的病有遗精、阳痿、经闭、不孕、带下等。

3.痰阻经络:

①痰阻肌腠

遍身皮下可触及大小不等的颗粒或绵软肿块,不红肿、不痛痒、不化脓,甚则肌肤顽麻,

经久不消。

②痰流肢体

初起局部麻木冷痛,逐渐则痛不可忍,可腰膝或腿胯不能转例屈伸,重着不移,甚则成为“肋骨流痰”(附骨疽)。

③痰逆癫顶

头目眩晕、偏正头痛、口眼歪斜、头发脱落等。若胆胃郁热生痰,随经上逆,干扰清阳,则见眩晕、口苦耳鸣,虚烦不眠、惊悸多梦;若风痰上冲头则偏头痛,或一侧面瘫,或口眼抽动,且反复发作;若寒痰上攻,头脑冷痛,虽炎夏也容重棉包裹,喜温而恶寒,痛剧时常欲敲击。

④痰结胸胁

有结在胸膈者,有旁积季胁者,有阻滞乳房者。如结胸、痃癖、乳核(乳病或痰核)等。

④痰伏筋骨

痰涎内注筋骨,或腰酸重。逐渐漫肿,皮色不变,甚则游走肿痛;若下肢局部麻木冷痛,日久不已,亦不化脓(贴骨流痰);或关节冷痛肿大,腿胫肌肉消瘦(鹤膝风);或下肢厥冷,皮肤黯黑,痛如火烙(脱疽)。

(二)饮病辨证

笔者根据临床体会,饮病辨证主要辨病位。

1.饮留胃肠(痰饮):

各种疾病尤其慢性疾病出现胸腔、心包、腹腔积液,胃肠积液(X线透视可见液平面)。

患者由体胖逐渐消瘦,胸腔胀满,饮食减少,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皖腹寒冷,背心一片常为冰凉,头昏目眩,大便多溏薄,或兼有咳嗽、心悸。舌苔白腻或灰腻,脉弦或弦滑。

2.饮聚胸胁(悬饮):

多见急性疾病如胸膜炎、气胸血胸、急性心内膜炎导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患者证见胸胁疼痛,咳嗽,呼吸时疼痛加剧,翻身时牵引作痛,肋间饱满,呼吸气促,喜例卧,舌苔白滑,脉沉弦。

3.饮溢四肢(溢饮):

粘液性水肿,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出现的四肢浮肿。

患者证见身体疼痛且重,四肢浮肿,恶寒,当出汗时不出汗,口不渴,有时伴有咳喘,痰多白沫,干呕。舌苔白,脉弦紧。

4.饮聚膈上(支饮):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气肿并感染炎症渗出。

患者咳逆喘息,面浮肢肿,眩晕,痰多色白。遇寒即发,历年不愈。舌苔白腻,脉弦滑。

5.水气凌心:

尿毒症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数值高于正常值一倍以上者;肺心病、风心病、妊娠中毒症导致急性心衰。

患者证见心中悸动,心下坚满,胸中痞闷,背部恶寒,短气不得卧,舌白滑,脉沉弦。

四.痰饮的论治

(一)论治原则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痰乃病之标,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这是对前人治痰之总结,实际指出了治痰三原则。

1.治痰饮先治气:痰饮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津液,聚则为痰饮;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都是气作用的结果。宋代庞安时曾说过:“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对于痰饮亦不例外。

2.治痰当知求本:由于痰多因热邪熬灼津液而成,属阳;饮多因寒邪凝聚津液而成,属阴。故治疗多以清火为主治痰,实者利之,虚者化之;以燥湿为主治饮,实者逐之,虚者以

温药和之。但是由于生痰之因不一,所以治痰当求其本。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对此作了独到的发挥,他说:“治痰当知求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因此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痰因寒生者,宜温中为主;风痰宜散之,非辛温不可;湿痰宜燥之,非渗利不除;郁痰有虚有实,郁兼怒者宜抑肝,郁兼忧者宜培肝、肺。总之审证求因,就是求其本。

3.温脾、强肾为治痰之源:由于脾主运化,肾主水,所以在明清之际诸如赵献可、张景岳、柯琴、吴澄等医家对于“脾为生痰之本”、“肾为生痰之源”的观点进行了阐发与论证。如张景岳说:“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这就是如能健脾益肾,则水湿津液决不致内停而成痰饮之患,且肾阳可温照脾土,脾的运化有赖于肾阳的资助,所以温脾益肾是治痰饮的根本大法。

(二)治疗痰饮名方介绍

1.二陈汤《局方》

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

汪昂《医方集解》注:“脾虚不能健运,则生痰饮,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

半夏(姜制)二钱,陈皮、茯苓一钱,甘草五分,加姜煎。

前人谓治痰通用二陈,加减如下:

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

寒痰加半夏、姜汁。

火痰加石膏、青黛。

湿痰加苍术、白术。

燥痰加括蒌、杏仁,

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

老痰加枳实、浮海石、芒硝。

气痰加香附、枳壳。

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

四肢痰加竹沥。

本方加人参、白术,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

本方去茯苓、甘草,名陈皮半夏汤;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汤。

本方去陈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汤;再加生姜,名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水气呕恶。

本方加黄芩,名茯苓半夏汤,治热痰。

本方加黄连、栀子、生姜,名二陈加栀连生姜汤,治腮上热痰,令人呕吐。去生姜,治嘈杂。

本方加砂仁、枳壳,名砂枳二陈汤,行痰利气。

本方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所能除者。

再加菖蒲,治惊悸健忘,怔忡不寐。

导痰汤加木香、香附,名顺气导痰汤,治痰结胸满,喘咳上气。

本方加枳实、栝蒌、莱服子、山楂、神曲,冶食积痰嗽发热。

本方加苍术、枳壳、片子姜黄,名加味二陈汤,治痰攻眼肿,并酒家手臂重痛麻木。

本方除甘草,加干姜,姜汁糊九,名温中化痰丸,治胸脯寒痰不快。

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黄连,面糊丸,姜汤下,名三圣丸,治痰火嘈杂,心悬如饥。又东南之人,湿热生痰,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实、砂仁,名枳实二陈汤。

2.苓桂甘术汤《金匮》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稀者为脉碉者为谈。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三两甘草二两

此足太阴药也。喻嘉言曰:茯苓治痰饮,伐肾邪,渗水道;桂枝通阳气,开经络,和营卫;白术燥痰水,除胀满,治风眩;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泄满,故本草曰:甘草能下气除烦满。此证为痰饮阻抑其阳,故用阳药以升阳而化气也。

3.清气化痰丸《医方集解》

治痰热。

半夏姜制胆星半两橘红枳实杏仁栝蒌仁黄芩酒炒茯苓一两姜汁糊丸。姜汤淡下。

此手足太阴之药,治痰火之通剂也。水湿火热,皆生痰之本也。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故化痰必以清气为先也。

4.茯苓丸《指迷方》,又名指迷茯苓丸。吴昆《医方考》

治痰停中脘,两臂疼痛。

半夏曲二两,茯苓一两,乳拌。枳壳五钱,麸炒。风化硝二钱半。姜汁糊丸,姜汤下。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半夏燥湿,茯苓渗水,枳壳行气,化硝软坚去坚痰,生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气通,臂痛自止矣。

喻嘉言曰:痰药虽多,此方甚效。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罢软,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各五分,轻者指迷茯苓丸,重者控涎丹。

5.控涎丹,一名妙应丸。《三因方》

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项筋骨牵引钓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此乃痰涎在胸膈上下,误认瘫痪,非也。

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等分,为末,糊丸。临卧姜汤服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数。

6.三子养亲汤明韩懋《韩氏医通》

治老人气实痰盛,喘满懒食。

紫苏子(沉水者),白芥子,莱服子各微炒、研,煎服。或等分,或看病所主为君。

此手足太阴药也。白芥子除痰,紫苏子降气,莱服子消食,然皆行气豁痰之药,气行则火降而痰消矣。

7.涤痰汤严用和《济生方》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半夏姜制、胆星二钱五分,橘红、枳实、茯苓二钱,人参、菖蒲一钱,竹茹七分,甘草五分加姜煎。

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心脾不足,风邪乘之,而痰与火塞其经络,故舌本强而难语也。人参、茯苓、甘草补心益脾而泻火;陈皮、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菖蒲开窍通心;枳实破痰利膈;竹茹清燥开郁,使痰消火降,则经通而舌柔矣。

8.礞石滚痰丸王隐君《丹溪心法附余》

治实热老痰,怪证百病。

大黄(酒蒸) 黄芩(去朽)各半斤礞石(硝煅金黄色) 沉香五钱。风木太过,克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回薄肠胃曲折之处,谓之老痰,变生百病,不可测识,非寻药饵所能疗也,此丸主之。

9.外台茯苓饮《金鉴》

治心胸中有痰饮宿水,自吐出水,复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进之。

10.半夏天麻白术汤李杲

治脾胃内伤,眼黑头眩,头痛如裂,身重如山,恶心烦闷,四肢厥冷,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

痰厥者,湿痰厥逆而上也。厥逆则上实,故令头痛,目眩,眼前见黑色也。东垣曰:太阴头痛,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中,头上气不得畅而为痛也。

半夏姜制麦芽钱半神曲炒白术炒一钱苍术人参黄芪陈皮茯苓泽泻天麻五分干姜三分黄柏二分酒洗

11.温胆汤

温胆汤,即二陈加枳实、竹茹。《三因》云:心虚胆怯,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短气悸乏,或自汗,并温胆汤主之。

《集解》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

《金鉴》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陈皮去白半夏姜制茯苓或用茯神甘草枳实麸炒竹茹加姜煎。或加枣。

如心虚加人参、枣仁;

心内烦热加黄连、麦冬;

口燥舌干去半夏,加麦冬、五味、花粉;

表热末清加柴胡;

内虚大便自利去枳实,加白术;

内实心烦加黑栀子。

加人参、远志、枣仁、熟地,名十味温胆汤,治梦遗惊惕。

二陈加竹茹、枳实,二味皆凉药。乃以凉肺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耳。

胆以温为候,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致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烤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郁灸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挟热而上升也。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12.邓氏温胆汤

竹茹10 枳壳6 橘红6 法夏(胆星)10 云苓15 甘草6

加参(人参或党参、太子参),又名温胆加参汤。

主治:气虚痰浊证

加减如下:

广东人气(阴)虚湿热者加太子参20,石斛15,薏苡仁30。

心血管疾病加五味子6,麦冬10,太子参15,五爪龙30,鸡血藤30。

脑血管疾病加天麻10,白术15,钩藤10,白蒺藜10,生牡蛎30或石决明30。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加夜交藤20,酸枣仁20,五味子6,钩藤10,石决明30。

甲亢加山慈菇15,玄参10,生牡蛎30,浙贝母15,石斛15,薏苡仁20。

肢体疼痹痛痛加威灵仙20,老桑枝30,杜仲15,川断10。

血脂高加山楂30,玄参10,丹参15。

动脉硬化加五爪龙30,鸡血藤30,土鳖虫6。

有外感加稀签草15,千层纸10,桑叶10,玄参10。

大便秘结加枳实10,玄参10。

免疫亢进加山慈菇15,玄参10,薏苡仁20。

尿酸高加薏苡仁30,玉米须30,土鳖虫6。

血糖高加淮山30,玉米须30,黄芪30或五爪龙30,白术15。

舌质黯加入丹参、生三七、路路通。

舌苔腻加入川萆解、白术、薏苡仁。

临床应用邓氏温胆汤体会:

①痰病多怪或怪病多痰,即疑难病症可以考虑运用治疗痰证的理法方药。

②精神科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忧郁症等。

③老年病,脉弦者。老年人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中风、眩晕、震颤

麻痹等。

④血液生化某些项目异常,如血脂高、血沉快、免疫亢进、尿酸高、血糖高、

甲功异常等。

⑤肥胖者,肥胖人多痰湿。如肥胖症脂肪肝。该方可以减肥轻身。

⑥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者。如老年人习惯便秘。

⑦咳吐痰涎者。有外感但不宜用感冒药者。

⑧舌苔腻者,或舌黯者。

第15章痰饮学说(编写提纲)

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又与水湿有关,故湿、痰、饮为一源三岐,三者均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经典文献常痰饮并称。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

第1节痰饮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痰饮学说是基于中医理论产生的学说

二、痰饮学说是基于中医临床实践形成的学说

三、痰饮学说产生的其他相关因素(“痰”、“饮”汉字注解含义)

第2节痰饮学说学术源流及历代医家贡献

(引述中医古籍原著阐述以下内容)

一、秦汉时期

(一)先秦有关痰饮病零碎资料整理

(二)《内经》诸篇对“饮”论述及后世医家注解

(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

(四)小结:论治痰饮,注重脾胃,多用温药

二、晋唐时期

(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凡16论

(二)《千今翼方》、《外台秘要》痰饮又作“淡饮”

(三)敦煌医学遗书《辅行诀》等有关痰饮资料整理

(四)小结:全面论述痰饮病因证候,重视饮病诊治

三、宋金元时期

(一)北宋方书分门论治痰饮

1.《太平圣惠方》痰饮门

2.《圣济总录》痰饮门

3.《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

4. 其他方书论治痰饮

(二)金元医家论治痰饮主要学术观点

1.刘完素论痰饮,突出治痰,谓“皆肺气热也”

2.张从正对痰饮分述:痰归风形,饮归湿形,治用三法

3.王好古阐述《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4.朱震亨“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无痰则不作眩”说

(三)儿科、妇科、骨科、外科、针灸科论治痰饮资料整理

(四)小结: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痰饮病证有分治趋向

四、明清时期

(一)明清医家对痰饮水湿关系的论述

(二)痰饮病以痰证、饮证各自分立篇目

(三)明清温补派医家治痰证注重脾肾

(四)明清温病大家治痰证倡导清热

(五)明清医家对外科疾患消痰法论治

(六)明清临证各科诊治痰饮资料整理

(七)小结:痰饮学说创新发展,临证理论日臻成熟

痰饮学说,自《内经》首先论述水饮,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始名痰饮,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如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痰饮叙论》、清·尤怡《金匮翼·痰饮统论》等,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第3节痰饮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特点

(引述中医古籍原著阐述以下内容)

一、痰饮产生的机理

(一)人体水液代谢生理功能

1. 肺居上焦,宣发布散,通调水道

2. 脾主中焦,运化水湿,游溢升腾

3. 肾处下焦,蒸化水液,分清泌浊

《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肺肾三脏共同完成水液吸收、运行、排泄的整个过程,而痰饮水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常密切相关。

(二)水液代谢异常病理变化

1.外邪致病,如外感湿邪、饮食不节

2.内在因素,如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肝失疏泄

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调输布,便可水湿停聚,为痰为饮;脾脏受病或脾气本虚,运化不力,亦可使水湿不行,停聚而为痰饮;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不化气,亦可导致水湿贮留,而为痰饮。肝主疏泄主升,气机升降异常,水湿代谢输布障碍。三焦气化异常,产生水湿痰饮。

(三)痰证病理特点

1.痰之生也,多由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说。

2.痰之来也,多由于肺,肺为贮痰之器说。

3.痰之本也,多在于肾,肾为生痰之本说。

4.百病皆由痰起说(百病皆由痰作祟说)

5.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说(痰瘀相关说)

(四)饮病病理特点

1.饮属水湿,淡荡流动,称谓“淡饮”、“流饮”。

2.饮属阴邪,水饮内停,内在病理基础为阳虚。

(五)痰饮水湿辨

1.痰饮湿一源三岐,源虽同而流则异。

2.痰饮湿形质、属性、病症辨。

二、痰饮的辨证

(一)痰的辨证特点

1.辨痰的六淫属性

2.辨痰的五脏所属

3.辨痰阻经络气血

(二)饮病辨证特点

1.饮留胃肠(痰饮)

2.饮聚胸胁(悬饮)

3.饮溢四肢(溢饮)

4.饮聚膈上(支饮)

5.水气凌心

三、痰饮的论治

(一)论治原则

1.治痰饮先治气

2.治痰当知求本

3.治痰当先补脾温肾

(二)痰病治法

1.燥湿化痰法

2.清热化痰法

3.温阳化痰法

4.熄风化痰法

5.润燥化痰法

6.理气化痰法

7.消食化痰法

8.益气除痰法

9.通络除痰法

10.软坚消痰法

11.攻下祛痰法

12.涤痰开窍法

(三)饮病治法

1.温阳化饮法

2.发汗祛饮法

3.攻逐水饮法

四、治疗痰饮名方

(一)苓桂甘术汤《金匮》

(二) 二陈汤《局方》

(三)清气化痰丸《医方集解》

(四)茯苓丸《指迷方》,又名指迷茯苓丸《医方考》(五)控涎丹,一名妙应丸,《三因方》

(六)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七)涤痰汤《济生方》

(八)礞石滚痰丸《丹溪心法附余》

(九)外台茯苓饮《医宗金鉴》

(十)半夏天麻白术汤《脾胃论》

(十一)导痰汤《丹溪心法》

(十二)温胆汤《千今要方》《三因方》

第4节痰饮学说的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及学术争议

一、痰饮学说已成为中医学特有的理论学说

(一)痰饮学说在中医理论学术地位

(二)痰饮学说内涵的理论研究

二、痰饮学说已成为中医指导实践理论学说

(一)痰饮病证候的特点及中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痰饮与现代医学相关病种探讨

(三)痰证宏观辨证标准、悬饮的诊断依据及证候分类标准颁布

三、痰饮学说的历史争议

(一)《金匮要略》“痰饮”非“痰”,而是饮证

(二)隋唐至宋元痰饮概念的转变

(三)近现代痰饮研究存在的病证分离现象

(四)痰饮与瘀血相关性讨论

第5节痰饮学说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一)痰饮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

(二)痰饮实质研究的理论假说

(三)痰饮学说现代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支气管哮喘试题知识讲解

支气管哮喘试题

支气管哮喘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B、血中嗜酸性细胞增高 C、气道激发 试验阳性 D、皮肤敏感试验阳性 2、参与速发型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细胞为: A、血小板 B、肥大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3、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 A、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B、胸闷 C、干咳 D、胸痛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提示: A、病情好转 B、出现呼碱 C、病情恶化 D、没有临床意义 5、关于外源性哮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已知的过敏原 B、常在童年、青少年发病 C、多有家族过敏史 D、为?型变态反应 E、多由体内感染灶引起 6、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不会出现: A、FEV1/FVC%下降 B、MMFR降低 C、RV、FRC增加 D、RV/TLC%增加 E、PEF增加 7、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哮喘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抑制炎症反应 B、减少组胺合成 C、增加β受体和PGE受体的数 量

D、抑制磷脂酶A2,阻止LTS、PGS、TX和PAF的合成 E、抑制胆碱能 受体 8、某患者近年来反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坐起后呼吸困难减轻,其最大可能诊断: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肺癌 C、慢性支气管炎 D、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9、女性,35岁,哮喘急性发作时体检发现过度充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 似,此时最好的鉴别方法是: A、拍摄胸片 B、测定RV、TLC,计算RV/TLC% C、高分辨CT D、经皮肺活检 E、给予舒张气道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胸片,测定 RV、TLC 10、男性,35岁,中度哮喘患者,就诊时下述指标对于判断哮喘程度更为准确的是: A、心率加快,110次/分 B、房性早搏2次/分 C、血压升高 148/90mmHg D、奇脉 E、房室传导阻滞 11、女性,20岁,反复发作性喘息10年,多于夏季发作。3天前闻油漆味后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吸入B2受体激动剂呼吸困难不能缓解来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为了客观地评价此患者的病情,最简单和客观的检查方法是: A、拍胸片 B、测定峰流速 C、测定最大通气量 D动脉血气分析 E、心电 图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一)水湿痰饮得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就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得病理产物,就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得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得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就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得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就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得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得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得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得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得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得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

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得症状与体征,运用辨证求因得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得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得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得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得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得形成 水湿痰饮就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得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 液代谢有影响得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得脏腑功 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得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就是形成水湿痰饮得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得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

哮喘科普知识

哮喘科普知识 一. 什么是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形成后,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各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出现阻塞和气流受阻(由支气管收缩、粘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引起),而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虽然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 二. 哮喘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高吗? 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较前有明显增加。综合世界各地的哮喘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哮喘患病率在3.3%~29.O%,成人哮喘患病率在1.2%~25.5%,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发现,1990年患病率为0.9%,2000年平均累计患病率达1.5%,10年问上升了64.8%以上,说明我国的儿童哮喘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哮喘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三. 你了解哮喘的自然过程吗? 哮喘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30%病人在1岁时有症状,80%~90%哮喘儿童首次症状在4~5岁前,其过程及以后严重程度较难预测,多数为轻中度,少数严重难治哮喘多为常年发作。哮喘开始年龄早晚与预后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多数严重患儿喘息发生于生后第一年,并有过过敏性疾病及家族哮喘史。轻中度患儿预后尚可,有长期研究指出50%此类哮喘患儿在10~20岁时症状缓解,但在成人期还有可能发作。有严重激素依赖(特别是未经正规治疗经常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控制发作)并经常住院者95%转为成人哮喘,此时气道的高反应状态何时消失并不清楚。哮喘的死亡与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力有关,国外发达国家近几年由于推广吸入激素治疗及管理教育,病死率较前明显下降,我国目前尚无统计结果。 四. 哮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内因 1)过敏性家族史及个人过敏体质因素:过敏性家族史是指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病史,个人过敏史是指曾患过敏性鼻炎和(或)湿疹,或有任何食物、药物过敏者均视为有个人过敏史。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一方有哮喘,有25%可能发生哮喘;如父母双方都有哮喘则有50%子女可能有哮喘。过敏体质是流行病学群体研究资料显示,哮喘患者中50%具备过敏体质。家系研究提示,若两者同时存在时,其亲属患哮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2)性别:儿童期哮喘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孩气道较狭窄,气道高张力有关,这些因素增加了男孩对各种损伤所致的气流受限。然而,这种性别导致的发病差异在青春期后逐渐消失。与之相反,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哮喘症状加重,导致在青春期及青春期以后女性哮喘的患病率增加。 3)肥胖:近年来,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注意到美国20~74岁肥胖症的患病率从1960年13.4%增加到1962年的27.6%,女性肥胖症患者由1980年15.8%增加到1996年的33. 2%,与此同时,哮喘患病率由1980年至1996年增加了73.9%。一些证据也显示,高体重指数与哮喘高患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外因

【基础】中医助理-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痰饮题库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 一、A1 1、治疗痰饮的主要原则是 A、清热 B、化痰 C、利水 D、温化 E、逐饮 2、治疗痰饮脾阳虚弱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3、治疗悬饮络气不和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4、治疗悬饮阴虚内热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5、治疗溢饮表寒里饮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6、治疗支饮寒饮伏肺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7、治疗支饮脾肾阳虚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8、狭义的痰饮是指饮邪留于 A、胃肠 B、胁下 C、肢体 D、胸肺 E、腹内 9、溢饮是指饮邪留于 A、胃肠 B、胁下 C、肢体 D、胸肺 E、腹内 10、下列哪项不是广义的痰饮范畴 A、悬饮 B、痰饮 C、支饮 D、水饮 E、溢饮 二、A2 1、患者男,65岁,患痰饮病,症见喘促,动则尤甚,气短,咳而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足跗浮肿,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而滑,辨证应属 A、支饮寒饮伏肺证 B、溢饮表寒里饮证 C、痰饮脾阳虚弱证 D、支饮脾肾阳虚证 E、悬饮饮停胸胁证 2、患者咳唾时胸胁引痛,咳逆喘息不能平卧,右侧肋间饱满,舌苔白腻,脉沉弦。其诊断为 A、痰饮,脾阳虚弱 B、悬饮,邪犯胸肺 C、支饮,寒饮伏肺 D、溢饮,水饮泛溢 E、悬饮,饮停胸胁 三、B 1、A.饮留胃肠 B.饮留胁下 C.饮溢肢体

常见疾病症状以及常用药物大全

常见疾病症状以及常用药物大全 一、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一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症状:长期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和(或)喘息症状为主。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原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红霉素片、青霉素、头孢安苄、必嗽平。中药:二陈丸、人参保肺丸、补肺丸。副作用:(1)消化系统方面: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纳差、大便稀等;(2)神经系统方面:轻度头晕、失眠、四肢颤抖等;(3)泌尿系统方面:小便慢;肺结核:民间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症状:低热、午后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部隐痛等。并发症:咯血、自发性气胸、肺部继发感染支气管结核、肺气肿。常用的药物:西药: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氨水杨酸。中药: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副作用:有耳鸣、耳聋、眩晕等第Ⅷ对脑神经的损害,肾功损害,及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本病由于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通气堵塞。症状:发作性伴有啸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咯痰。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

必嗽平、氯化胺、氨茶碱。中药:玉屏风散、六君子丸、百合固金丸、七胃都气丸。副作用:胃肠反应、药疹、皮肤过敏,心悸、震颤、头痛、恶心、失眠、低血钾等。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也是支气管长期慢性发炎后管壁损害而发生变形、扩张的一种疾病。症状:慢性咳嗽咯脓痰(痰量每日可达100毫升以上)痰量可随体位变化而增多,咯痰后病人自觉舒服,痰液引流不畅时可有胸闷。并发症:肺不张、支气管残端瘘,脓胸及出血等。常用的药物:西药:必咳平、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中药:玉屏风散、六君子丸、百合固金丸、七胃都气丸。副作用:呕吐、头痛失眠;易激动、心悸。严重者可出现室性早搏、惊厥昏迷,甚至室性心动过道、呼吸心跳停止致死。肺气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种末细、支气管官腔狭窄,造成肺泡内积聚多量气体,肺泡明显膨胀,肺组织部分失去呼吸功能的疾病。症状:慢性咳嗽、咯痰基础上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不能平卧、只能端坐呼吸。并发症: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肺原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氨茶碱、胆茶碱、:羟丙茶碱、丙酸倍氯松、舒喘灵。中药:固本咳喘丸、七胃都气丸、止咳化痰颗粒。副作用: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胀感。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的原发性病变而引起的肺循环受阻所导致的心 脏病。症状:呼吸困难、咳喘、心悸、剧烈胸痛窒息。并发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

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 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

原创首发:梳理《伤寒杂病论》痰饮病

原创首发:梳理《伤寒杂病论》痰饮病 刘观涛按: 昨天,《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2月26日)头版刊发了对本微信号的报道《手掌上的中医药大学——中医志愿者创办“订阅号学堂”。感谢各位亲爱的读者的热情参与和无私奉献,也感恩冯学功教授以及其他“专家志愿者”的知识奉献!现转发如下: 手掌上的中医药大学 中医志愿者创办“订阅号学堂” 本报记者海霞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学功教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刘观涛主任,联合北京多位中医专家发起“中医志愿者”行动。通过微信订阅号“中医师承学堂”,“京城专家志愿者”为全国各地“中医志愿者”开展公益教学。 著名经方学家、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多年前利用网络教室,开办了面向边远基层医师的“经方师承课堂”,每周抽出半天时间,讲授经方临床应用,课程以“公开课”形式,向所有有兴趣的中西医师免费开放。通过3年近200学时的授课,近千名医师掌握了经方临床的“金钥匙”,并成为中医师承推广的首批志愿者。

此事在2012年1月6日本报二版报道后,受到许多中医专家称赞并纷纷加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立山教授、北京中医医院张广中主任医师等先后加入“专家志愿者”行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部则承担起整合专家志愿者与学员志愿者职责。今年初,在京专家志愿者确定了以多位专家系列化课程的“学堂”模式。 为了快速、高效传播,主讲专家团队将“现场讲课”实录,并转化为“文字格式”,通过“中医师承学堂”微信订阅号,每天发送到“中医志愿者”手机上,大家可随时随地收看。和常规讲课不同,这种授课方式主要根据学员即时反馈进行动态调整。微信订阅号使学员和专家组互动,学员随时可通过手机发送信息向专家团队提出问题,专家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复。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微信公众订阅号“中医师承学堂”已有近1000名中医志愿者报名参加,陆续推出伤寒、温病、燕京医学等系列精品课程,被广大志愿者亲切称为手掌中“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昨天,我给我的师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立山教授打电话,请他为我们“中医师承学堂”微信订阅号的“优秀志愿者”(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中医志愿者,比如,独立组织某

痰饮 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中医最佳治疗详解; 痰饮,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但此书记述之痰饮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则概括多种饮病,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此数种中之痰饮,则属狭义之范畴。痰饮由体内水湿不化所酿生。《赤水玄珠》卷六:“痰饮。胶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饮也。”费伯雄则谓:“痰饮者先生痰而后停饮,积水为病也。”(《医醇剩义》卷三)后世根据停饮部位、停饮久暂的不同,又分为流饮、留饮、支饮、溢饮、悬饮、癖饮、伏饮、肺饮等不同。临床表现的证候较为纷繁,如头晕目眩,耳鸣,口眼瞤动;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咳吐絮状粘痰;或心下如停冰,心中冷痛时作;或梦见怪诞、鬼魅;或足腕酸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烦疼而无定处,乃至手麻、臂痛,状如挫闪;或脊背有一如掌大之寒痛区;或表现为绕颈核块;或皮肤如有虫行感;或发为癫狂、中风;或见心下怔忡,心悸,如人将捕之;或喘嗽、呕吐;或呕出冷涎、黑水、绿汁等。由于痰饮病多由脾、肺、肾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水液正常输化所致,故宜温补脾肾治其本;利水、宣肺、逐饮治其标。又:痰饮作为饮证之一,系指水湿之邪留于肠胃所致。《金匮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张仲景所论此狭义之痰饮,后世亦名流饮。参见该条。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指因脏腑功能失调使体内津液停聚而产生的病理性产物,又成为某些以痰多、苔腻、脉滑等为主症的疾病的致病因素。目录 [隐藏] 1 痰饮简介 2 痰饮记载 3 痰饮形成 3.1 痰 3.2 饮 4 痰饮特征 5 痰饮治疗 6 痰饮方药1 7 痰饮方药2 8 痰饮方药3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景岳全书》外感、内伤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 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哮病久发,痰气淤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二)缓解期:正虚为主 肺脾气虚:哮病日久,肺虚不主气,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张介宾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 病机: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实在肺,虚在肺肾) (一)实喘

痰饮病机括要

痰饮病机括要 肺主灌溉,脾主散精,肾主摄纳。 胃主纳摄。四脏调和,痰饮何由而生矣。 肺失清肃,灌溉失权,水积成饮。 胃失消食,脾不散精,液聚成痰。 病乃生矣。 按:痰饮病辩证百出,殊难尽述。医者注意可。 需掌握辨证论治,审察病机,观其变化,酌用何法何方度几有效。 痰饮要诀歌 疾病都由水泛成, 祛痰峻剂二陈平。 桂苓甘术仝真武, 五饮源流一派清。 (解说)痰饮为病,乃由水湿上泛而成,得阳煎熬,则稠而为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 按:此病以脾肾为主,且水归于肾而受则于脾也。一般痰证总宜二陈汤随症的寒热虚实加减。凡是老痰生怪病,必用礞石滚痰丸方克有效。桂苓甘术汤及真武汤都是仲景先师圣法砢碂,如先哲此学医不读伸圣书,不可与言医道,诚者是也。 痰饮 痰饮要诀歌(一首)

治疗大法(辩证应用七法,方16剂) 攻逐:礞石滚痰丸、三因控涎丹、十枣汤 消导:竹沥达痰丸(即导痰汤加全礞石、南星、竹沥、姜汁和丸)、清礞石丸 和:桂苓二陈汤、香砂六君丸 补:局方六君子汤、桂苓甘竹汤、济生肾气丸 温:真武汤、沉香茯苓饮 清:栀芩二陈汤 润:节斋化痰丸、指迷茯苓丸、外台苓芩饮 治验举例(典型病例大则) 痰饮要诀歌 疾病都由水泛成, 祛痰峻剂二陈平。 桂苓甘术仝真武, 五饮源流一派清。 (解说)痰饮为病,乃由水湿上泛而成,得阳煎熬,则稠而为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 按:此病以脾肾为主,且水归于肾而受则于脾也。一般痰证总宜二陈汤随症的寒热虚实加减。凡是老痰生怪病,必用礞石滚痰丸方克有效。桂苓甘术汤及真武汤都是仲景先师圣法砢碂,如先哲此学医不读伸圣书,不可与言医道,诚者是也。 根据金匮治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此六字是金针之度人也。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 三、哮病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 --------------------------------------------------------四、喘证 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 五、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银)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 六、肺痨 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常见疾病症状及用药

常见疾病症状及用药 1,感冒 风寒感冒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各10克,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各6克、甘草3克。 风热感冒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银翘散,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暑湿感冒症状:发生于夏季,面垢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组成】香薷6克(二钱),银花9克(三钱),鲜扁豆花9克(三钱),厚朴6克(二钱),连翘6克(二钱)。【用法】水煎服(水五杯,煮取两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2、咳嗽 风寒袭肺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30克)桔梗一钱五分,甘草五分,白前一钱五分,橘红一钱,百部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 风热犯肺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药:桑菊饮。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生),苇根二钱。上用水二杯,煮取一杯,一日二次。 风燥伤肺症状: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上以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痰湿蕴肺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常伴体倦,脘痞,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教学】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目的要求】 1.了解痰饮的概念。 2.熟悉痰饮的成因、致病特点与辨证分类。 3.掌握痰饮病的治疗原则与辨证论治。 【主要内容】 本篇是论述痰饮和咳嗽,但重点在“痰饮”。 论述痰饮分四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以及伏饮、留饮的成因 与证治。 第1条、第2条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一)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二) 【词解】 素盛今瘦:治痰饮病人在未病前身体很丰盛,得病之后,形体消瘦。 沥沥有声: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诸病源候论》作“漉漉有声”。 咳逆倚息:谓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释义】 第一条是论述痰饮病共分四类型。由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和主证不同,分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而这四种饮邪,总称为痰饮。所以痰饮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二条是论述四饮的病机和主证。痰饮病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肺气不能敷布津液,而使饮食精微变成痰饮,若下流肠间,则沥沥有声可闻。饮食精微化为痰饮,不得充养肢体,故身体虚弱,日见消瘦。 悬饮病是由于水饮形成以后,停留肝区而积聚在胁下,以致气机升降不利,所以心下硬满,咳唾时牵引胁肋疼痛。 溢饮是由于水饮形成以后,停积于内,泛溢于四肢体表,故身体或四肢疼痛而重,水邪郁滞,表闭不开,故不汗出。 支饮是由于水饮形成之后,停留心下的胸膈,水气凌肺,气失宣降,而咳逆倚息,气喘不能平卧。肺气逆于上而不能通调水道,饮停不化,故面部体表形如水肿。 【中心思想】 这两条是论述痰饮的分类和四饮的症状。 【教学参考】 [按语] 广义痰饮病的形成与人身水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身水液的正常流行情况,故广义痰饮是由肺脾肾气化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职,影响体内水液的运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的归纳

龙胆泻肝汤:(共7处) 1.十、自汗、盗汗―⑷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2.十一、血证(1)鼻衄③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十一、血证⑷吐血②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十四、不寐⑴实证①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5.十八、痫证⑵痰火内盛:清肝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6.二十九、胁痛⑶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7.四十五、耳鸣、耳聋-⑴肝胆火盛:清肝泄火——龙胆泻肝汤 温胆汤:(共2处)1.十四、不寐⑴实证②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2..四十五、耳鸣、耳聋⑵痰火郁结:化痰清火,和胃降浊——温胆汤 柴胡疏肝散(共5处) 1.十六、郁证⑴实证①肝气郁结:疏肝理气解郁—――—柴胡疏肝散 2.十九、胃痛⑶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3.二十六、腹痛⑸气滞血瘀:以气滞为主,宜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4.二十九、胁痛⑴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5.三十二、鼓胀⑴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或胃苓汤 归脾汤(共9处)1.十一:血证⑴鼻衄④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十一:血证⑷吐血③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3.十一:血证⑹尿血③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十一:血证⑺紫斑③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5.十二、心悸⑵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6.十四、不寐⑵虚证②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7.十六、郁证⑵虚证②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8.三十一、眩晕⑵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9.四十八、内伤发热⑷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金匮肾气丸(共4处)1.五、哮证⑵缓解期③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2.六、喘证⑵虚喘②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3.九、痰饮⑷支饮②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4.四十三、消渴⑶下消②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共3处) 1.三十二、鼓胀⑸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 2.三十九、水肿⑵阴水②肾气衰微:温肾助阳,行气化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四十一、癃闭⑹肾阳衰惫:温阳益气,补肾利尿——――《济生》肾气丸 失笑散(共2处)1.十九、胃痛⑸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实证失笑散合丹参饮; 2.三十一、积聚⑵积证①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藿香正气散(共3处)1.二十一、呕吐⑴实证①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二十三、泄泻⑴感受外邪①寒湿(风寒):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藿香正气散 3.二十五、霍乱⑴寒霍乱①轻证:散寒燥湿,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合纯阳正气丸 葛根芩连汤(共1处)1.二十三、泄泻⑴感受外邪②湿热(暑湿):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

哮喘知识大全

定义 ?哮喘是以反复发作的可逆性气流受阻或慢性喘息和(或)咳嗽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 ?哮喘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是由气道炎症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因此治疗的基础为激素治疗。 要点 ?不是所有喘息都是哮喘。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①充血性心力衰竭;②上气道梗阻;③支气管癌症伴阻塞;④支气管扩张;⑤通过淋巴转移的转移癌;⑥胃食管反流;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格检查可能无异常,虽然症状通常很短暂,但不能因此除外哮喘诊断。 ?听诊未闻及哮鸣音可能提示严重的“沉默肺”,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哮喘类型。 临床评估 ?以下为临床评估的目的:①确定急性哮喘发作的严重性,从而给予相应治疗(表 4-1);②识别具有高死亡风险的哮喘患者(表4-2);③明确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及哮喘控制水平(表4-3)。 ?病史:①主要症状,哮喘的三个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和咳嗽;②急性发作诱因,如粉尘和上气道炎症;③高危哮喘的特征(表4-2);④近期服药史及依从性。 ?体格检查:①一般表现,精神状态(烦躁或嗜睡),呼吸困难或发绀的表现;②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水平(SaO 2 );③呼吸,呼气相延长,有哮鸣音、爆裂音。

?辅助检查 在大多数情况下,辅助检查结果不会出现如下异常,难以指导临床评估。 1.胸部X线片:推荐用于初始治疗无效的患者。明确有无气胸、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 2.动脉血气分析:通常用于严重哮喘急性发作时来明确有无高碳酸血症(预示病情危重)和低氧血症。 3.其他:全血细胞计数和肾功能检查(尤其是由吸入沙丁胺醇引起的低钾血症)。

给全科医师的特别提示 ?在急性哮喘发作期间,早期使用口服皮质类固醇可降低哮喘死亡的风险。因此,几乎所有需要雾化治疗的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都需要口服泼尼松龙约0.5mg/(kg·d),共7 ~10天,后续无须长期口服。 ?经常因急性发作需要雾化吸入的患者死亡率高(6 ~12个月大于1次)。 ?每天使用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可降低严重急性发作的风险,从而降低高危患者的死亡率,并减少花费。 处理 ?急诊治疗哮喘的目标。 1.保证氧合良好。 2.逆转气流受阻。 3.缓解炎症。 哮喘控制的流程图(图4-1)。

中医内科学证治分类

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和临证备要。 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气虚参苏阴葳蕤) 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2.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2.咳嗽:(寒三止嗽热桑菊,温燥桑杏凉杏苏;痰湿二三热清化,肝火泻黛肺阴沙) 1.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温燥)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4.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 7.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3.肺痈:(初银成千金解散,溃桔沙清桔杏煎) 1. 初期:清肺化痰,疏散风热-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4.肺胀:(蒙涤至安浊苏三,痰热桑皮或越半;肺肾气虚平固补,阳虚真武五苓散) 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 5.哮病:(冷热射青定越夏,寒包青石厚朴麻;风三虚固脱急脉,脾六肾金生地加) 1. 发作期: ①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②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③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④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⑤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 缓解期: ①脾肺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②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3.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 6.喘证:(风寒麻盖热麻甘,痰热桑白浊二三;气郁五磨虚生补,肾虚金匮参蛤散;喘脱蛤蚧附黑丹) 1.实喘: ①风寒袭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 ②表寒肺热证: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③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各年龄段常见疾病及症状分类

各年龄段常见疾病及症状分类 婴幼儿期0—3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烧、咳嗽、咽喉肿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也容易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头发稀疏发黄,干枯无光泽;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爱哭闹;出牙迟、学步晚;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等表现。 容易出现的疾病: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脑膜炎、败血症、肠炎、厌食症等。 儿童期4—12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咳嗽、发烧、咽喉肿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挑食厌食、腹胀或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多动或精神萎靡、面黄肌瘦;蛀牙货牙齿生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差;头发黄或干枯无光泽,身材矮小、多汗等表现。 容易出现的疾病:咽炎、扁桃体炎、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肠炎、厌食症、发育不良等。 青春期12—18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颜面痤疮粉刺、面色萎黄或苍白;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身材瘦小或肥胖,情绪变化大。也常出现季节性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鼻塞、流鼻涕及胃胀、胃痛及消化不良症状;也容易出现面部黄疸、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全身低热、肋下疼痛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皮肤

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等病变。 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经期不规律、痛经及经血不畅有血块等症状。 容易出现的疾病:鼻咽炎、近视、胃炎、肠炎、痤疮、生长发育迟缓;及传染性疾病,如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性感冒等。 青年期18—28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便血或黑大便;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口苦口臭;面色萎黄或苍白、四肢乏力、身体瘦弱或肥胖;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烦口干、记忆力减退;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面颊胀痛;眼睛干涩有分泌物。及上腹闷胀、不思饮食、肋下疼痛、身体黄疸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 男性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少纳差、早泄遗精等;尿路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征;尿道红肿有分泌物等症状。 女性容易出现:经期不规律、经血紫暗有血块、量多或量少、痛经;白带异常、味腥臭、阴部瘙痒;下腹疼痛坠胀;乳房闷胀有包块等。 容易出现的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鼻咽炎、肝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生理或病理性痛经、月经失调等。 成年期28—50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便血或黑大便;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口苦口臭、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肥胖或消瘦、肤质油腻粗糙无光泽;头发干枯脱落、头屑增多;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心烦口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4月第54卷第4期?237?学术探讨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谢小涛[陈悴文" 1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2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关键词千金方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中医学术发掘 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体系是发展的。唐代《千金方》与紗卜台秘要方》不仅仅在张仲景痰饮学说的基础上补充了辨治饮病的方药,更明确提岀了辨治痰病的方药“叫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秦《外台秘要方》皆是百科全书式的中医学著作,囊括汉、魏、晋、隋、唐的著名医家的医学实践,代表了唐代的医学成就。《千金方》《外台秘要方》丰富了治疗痰饮的方药这都是对仲景痰饮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张仲景为痰饮的辨治开创了详尽的理法方药体系。对于痰饮的认识,并不能仅局限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而应该从《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的整体进行比较研究,丰富张仲景的痰饮学说。兹以张仲景痰饮学说为尺度,从《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出发探讨痰饮病的辨治。 1唐以前辨治痰饮病的源流发展 痰饮既是中医病名,也是病理产物。《黄帝内经》早已指出饮邪的存在,在注重天人相应的宏观背景下,将饮邪归属于“湿”邪的范畴,同时.提出了重要的治法治则⑺切。逮至东汉张仲景,才明确地提出痰饮和痰饮病的概念。《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专论痰饮致病的证候.体现辨治痰饮的理法方药体系和张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⑺役从《伤寒论》来看,痰饮不仅存在于伤寒外感病,而且能够与伤寒外感合并发病;此外,痰饮作为病理产物,广泛存在于一系列的内伤杂病中。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一以贯之的理法方药体系,揭示了辨治痰饮的规律,此即张仲景痰饮学说,是辨治痰饮的伟大成就之一 《黄帝内经》有饮而无痰,痰饮归属于广义“湿”邪范畴问;张仲景则专论痰饮,实质为专论饮邪。然而,通过以方测证和方证比较研究,张仲景以治饮病之法治痰病可能是其重要的辨治思路之一。从痰饮和痰饮病辨治的 #通讯作者:陈焊文,E-mail:https://www.360docs.net/doc/c41103199.html, 中医学术流变情况这个方面来说,张仲景及其前代的理论构建都是围绕饮邪展开的,所以,张仲景痰饮学说是以论述和辨治饮病为主的学说。逮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华佗、王叔和、葛洪、范汪、胡洽、靳邵、陈延之、徐嗣伯、僧深、陶弘景、徐之才、姚僧垣、谢士泰和魏孝澄等人都着重辨治饮病及对治法治则和方药的补充,而不重在理论构建。所以说,对魏晋南北朝诸家辨治痰饮病证和方药的分析都必须要以张仲景痰饮学说作为尺度.这才使得散乱的、不成系统的临床经验记录,统一于张仲景痰饮学说的框架下,成为合理的、逻辑鲜活的方药应用实例。 隋代巢元方撰著《诸病源候论》,是在张仲景论治痰饮的基础上将痰和饮分别论述,如果说张仲景及其时代之前是将“痰”作为“水满貌”这一形容词的话,那么巢元方将此一“痰”字赋予了名词意义,即在饮邪之外,还存在痰邪,限于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巢元方所论的痰邪还是未能完全独立于饮邪之外;在仲景痰饮学说的基础上,《诸病源候论》还详细论述了痰饮病的病因病机,拓展了痰饮病的病名和证候,开创性地将痰和饮区别而论,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痰和饮的概念初步区分,但是区别不明,如两者互义同岀。 2《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辨治痰饮病说略林亿在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评价了孙思邈对仲景学术的继承和发展:“仲景之法十居其二三”,“既备有《汉志》四种之事,又兼载唐令二家之学。”同时,林亿认为《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或经或方,五步采摭”。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了5300首方,经过《千金翼方》的补充,这对丰富仲景痰饮学说有深刻的意义。 由于在《千金方》与紗卜台秘要方》中都有“痰饮”专篇,所以,将唐以前辨治痰饮对仲景痰饮学说的传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总结,第一为痰饮病专论,即以《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