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必背

政治理论必背
政治理论必背

政治理论

1. [简述]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

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辨析]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句话是正确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主体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 [辨析] 世界统一于存在答:这句话是错误的。恩格斯在《反杜

林论》中指出,世界的统一于存在是折中主义,因为物质是存在的,精神也是存在的,但是精神是物质世界的反应,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4. [简述] 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

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第一,一般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根源,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导致垄断组织的形成。帝国主义的其他所有特征都是以此为根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帝国主义的全部基本经济特征,都是垄断这一经济实质的不同表现。这就是从生产垄断发展到银行垄断,从而形成金融资本的垄断:从国内垄断通过资本输出以及商品输出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垄断;从对世界经济的垄断最后发展到对世界领土的垄断。第三,帝国主义作为垄断的资本主义,其今年估计运行的根本目的和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5. [辨析]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对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意义

的否定:这句话是错误的。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第三,当代资本主义打过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重性。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调整和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又具有了相当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它们必然保持着寄生和腐朽、掠夺和侵略等本性。

6. [简述]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这

项政策把余粮全部由国家征集,改为国家以粮食税的形式只征收

最必须的粮食。农民有权支配纳税后的余粮,用来交换必要的工业品和其他物资。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在所有制方面,新经济政策改变了国内战争时期关于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的做法,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并且将一部分国有化了的企业退还给远企业主,由私人经营。国家还采取了租赁制等措施,将一部分企业出租给私人经营。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其中包括国营商业机构和私商,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工农业产品的流通,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列宁特别重视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同资本主义交往的最主要形式就是是实行租让制。实行租让制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外国资金,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学习科学管理经验,这对恢复和发展苏俄的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社会主义与会过渡的政策。所谓迂回政策,就是允许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把剩下的余粮拿到市场上自由周转,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一定限度的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并把它作为中间环节迂回向社会主义过渡。对小农的改造,要根据自愿互利原则,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 [简述]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在

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并且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其中武装斗争是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8. [简述]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毛泽东指

出,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它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对人民内部的各个阶级和阶层,实行广泛的民主。对人民内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不是强迫的方法;对于人民的敌人,对于反动阶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则实行专政。当然,对于敌人实行专政,并不是不给他们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

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

9. [辨析] 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这句话是正

确的。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革命斗争的根本经验。第一,这是中国革命性质决定的,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由中国革命领导权决定的;第二,是由无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近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10. [辨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句话是正确的。1.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3.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4.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5.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1. [论述]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地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一)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

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中国化表述。(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独立自主:1.独立自主,内涵丰富,但首要的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独立自主内涵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

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概括。无论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还是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内在结构看,它们都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的东西,起着统率和决定性的作用。

这三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那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没有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这三方面当中,实事求是是基础,更为根本,贯彻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不仅体现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

12. [简述] 毛泽东就矛盾问题的论断:毛泽东提出了矛盾的共性个

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新论断。毛泽东关于矛盾精髓的概括对学习辩证法,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以唯物论为基础的。因此,在运用辩证法时切忌把辩证法的原理、范畴当作公式去套用,切忌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事实出发,调查研究,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3. [简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概括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整体,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的地位;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包括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容,十分重要;第三,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14. [论述] 试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两个基本点;第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第五,依靠群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理想;第六,党的领导。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

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对党的基本路线,要全面理解,更要抓住其实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中心。如果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失去了依托,也就动摇了整个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而不是一个基本点。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面建贯彻党的基本纲领,必须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必须注意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坚持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

15. [简述] 如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公有制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

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坚持社会数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坚持公有制为主题,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其布局要相应调整。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16. [辨析]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这

句话是错误的。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17. [简述] 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与方式:(1)对外贸易。对外贸易

是一个国家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2)引进技术。(3)利用外资。(4)创办经济特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特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18. [简述] 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三个历史性课题:如何在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防止和客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

19. [简述] 世界多极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首先,世界

上出现多个力量中心的局面,是多极化的基本特点。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也是当今世界的一极。其次,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的增强,是多极化趋势的重要体现。再次,各种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的空前活跃,是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方面。多极化是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需要,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愿望。

20. [简述] 执政党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其一,不断提高党的

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所制定和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定、科学性。二是检验一个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还体现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上,体现在对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上。其二,不断增强抗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1. [论述] 试述毛泽东关于必须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毛泽东

同志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思想上建设党,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党员的世界观。毛泽东之所以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党内的状况决定的。中国工厂当长期处在农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党员的绝大多数。与此同时,他们也把大量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作风带入党内,这必然会对党的性质和作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内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主要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用无产阶级去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向全党发出号

召,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大发展,不仅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落后国家中,领导革命的共产党的自我建设的问题,而且对这样一个党,在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如何永葆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22. [简述] 怎样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第一,

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第二,始终着眼于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第三,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这正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调节好、发展好,从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3. 要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P276-P279

24. [辨析] 把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党员成分法身了变

化,并不会改变党的性质:这句话是正确的,党员的成分不能作为判断党的性质的标准。判断一个党的性质,最主要的事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5. [论述] 试述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把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结合起来的最佳形式。依法治国是指依照法律去处理国家事务的治国方式和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从以下方面重点推进:一是依法治国需要内容良好、体系完备的法律;二是依法治国要求推进依法行政;三是依法治国要求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四是依法治国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26. [论述] 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正确认

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要努力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的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第一,发展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稳定。发展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变化,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增多,冲突加剧,极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极易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第二,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发展。改革对发展发生的作用一般是正面的,是促进性的。但是,如果在改革问题上,或是急于求成,或是考虑不周,或是时机不当,必然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三,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从长远的意义上说,改革对于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影响稳定的许多体制性的因素和弊端。但是,改革作为体制创新,如果考虑不周、操作不慎、时机不当,会对社会稳定产生相当的冲击,甚至引发社会震荡。2、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调统一。第一,实现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第二,实现改革与发展的统一;第三,实现稳定与改革的统一。

27. [简述] 为什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国际政治理论

二、现实主义 1.无政府状态(139/150自助体系与有序体系的区别)理性行为体安全困境(150/384) 相对/绝对收益(132) 国家利益(252) 权力(264/265/266;软权力395) 霸权(定义292)均势(p108/279) 卡普兰六模式(p97-98) 国际体系国际结构(139) 国际战争同盟(平衡/追随;与合作安全/集体安全376比较387)威慑(及其成功的条件) 2.古典现实主义(p37-39;摩根索六原则p67-68)新现实主义(基本理论137/与古典现实主义的区别p125/防御现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 3.均势理论体系结构与稳定理论(霸权稳定144/301、两极稳定141、多极稳定)权力转移长周期理论(302)文明冲突(420-421)新帝国论 三、自由主义 1.国际合作(321/合作条件326)相互依存(336敏感性/脆弱性341;零和/正和/负和相互依存)复合相互依存(155/342) 国际机制(360)国际制度 2.理想主义(p33-36; 与古典现实主义比较p39)新自由主义(156与新现实主义比较132-135)3.(新)功能主义贸易和平(157-158) 民主和平(451-452)决策理论(理性行为体/官僚/组织模式)历史终结(180) 地区主义多边主义全球治理新中世纪主义(419) 四、马克思主义 世界体系(332)依附(339-340)新帝国主义 五、建构主义 国际社会(236) 文化(424认同/规范226-227)三种无政府状态文化人权理论 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区别(224-226) 六、方法论 层次分析(p99个人/国家/体系层次273-274)科学实在论行为主义(p91/117/191) 一、导论 国际关系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确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间关系。第三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三者构成同心圆:国际关系范围最大,国际政治次之,仅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关系部分,主要考虑国家间关系,对外政策的确范围最小。 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形态,具有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固定的领土、有权统治人民和领土的政府、主权(国际承认)(对内最高统治权,对外平等权) *国际体系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沃尔兹体系界定为“一组互动的单位,由结构和互动的单位构成”,其中包含了体系和体系单位两个基本因素。 体系结构界定政治结构有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权力分配。国际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其秩序原则是无政府性;国际体系的单位——国家,是享有国家主权自主的政治单面临着相同的任务——确保生存,不同之处只有一个,即国家实力的大小。因此,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重要原则方面,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因素,所以沃尔兹的体系结构就被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大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单位,因此国家体系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是指国家的物质能力,即“经济、军事和其他能力”,因此,国际体系结构就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物质实力分配,并提出“极”的概念来表示国际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例如,一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单极结构,两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两极结构,四五个大国对国际体系有着大致相同的影响的结构则称为多极结构。 古典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人是自然产物,有其先天形成、不可改变的自然本性。追求利益是人的本能,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1]

马克思主义含义及组成部分:狭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包括后人对他的发展。是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历史条件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其次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再次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唯物主义历史观几部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格斯论述物质、运动、时空的客观性与关系:运动定义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界定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任务物质、运动与时空三者不能分割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法定义和三大规律: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辩证法界定: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辩证法三种基本形态:1、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朴素的古代辩证法;2、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合理的辩证法”主客观辩证法:恩格斯提出,客观辩证法指整个客观世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指在人们的思维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即辩证的思维。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货币及五种职能: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绝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作日的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校团委一直在推行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建设学习型的团组织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尤其是政治理论知识,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形势下,我们不仅需要在实践工作中提高为广大同学们服务的能力,也同样需要在理论上提升不断地自己。政治理论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执政的基础理论,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样也应该是我们共青团学生干部应该将政治理论思想作为基础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中提到: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而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产生误差甚至走向另一面。中国共青团实践的理论,由中国共产党所集成和创造的一系列理论,属于正确的认识之范畴,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它对共青团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凝聚学生干部的人心,能激励学生干部的斗志,更是稳定和团结团委办公室所有学生干部的有力武器,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国家、政党、团体都无不例外的将政治理论看成是占领思想阵地的一大法宝。在提倡学习型团组织的新时期,只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共青团组织的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更自觉地为共青团做出贡献,用思想武装头脑,达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的目的,充实自己的思想,从而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更好的做老师的帮手。 为什么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 一、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为政治学习自觉性不高,以前主要在院团委干事,院团委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和举办各类学生活动和比赛,以及琐碎的宣传工作,工作之余,根本没有将工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一心只是想着把工作完成就行,很少得出工作总结之类的理论性东西,开展工作时更没有将任何政治理论知识作为科学性的指导。因此,从完整、系统地从科学体系上理解和把握政治理论还不够,研究性学习少,学习深度迫切需要推进。 二、政治学习缺乏切实有效的计划。校团委一直都将制定相应的政治学习和考核制度作为重点,最近的周末学习型会议上都一直在强调工作考核制度,但在由于自身原因,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受一些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如:各类大型的活动和比赛等。以前由于在院团委工作时大家都主要强调工作中的执行

专插本政治理论答题技巧

专插本政治理论答题技巧 客观题: 一、选择题 1、小知识点一定要记牢,包括一些核心字眼,比如,根本、基本、首要、第一次、重点、 难点、核心、前提、依据、基础、原则、途经、方法等等。 2、一定要注意审题,不要选非所问,要选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3、全凭记忆和常识,无法自由发挥,但可以适当选用排除法或者“一见钟情法”就是第 一眼看见的那个选项。 4、其中多选题:在记忆知识的时候,就要记准确是几条,哪几条,或者排除与此题无关, 说法错误的项。一般无说法错误的或者与题无关的,都可以选 主观题: 二、简答题: 1、字迹工整,字写得丑不要紧,但一定要整齐,让别人看清楚。 2.、书写要有层次,有逻辑,分条分点。 3、简要回答,不用举例子,不要一句话反复说。 4、尽量用书面语,用术语,答题题干部分一定要背下来,做到准确。 5、尽量多答,让人感觉你准备充分。 6、切记:千万不要漏题,不要标错题号,答错题。 三、辨析题 1.不要急于答题,要认真分析,确定正误之后再答题。 2.一定要明确回答正确或者错误,观点鲜明。 3.分析观点,解释说明 4.总结正确的观点是。。。。;或者重述一遍观点。 四、论述题、材料题。 1.一定要答全面,模式: (1)定义+内容+方法比如:民族精神 (2)定义+内容+意义比如:毛泽东思想 (3)内容+方法比如:科学发展观 (4)定义+特征比如:新型工业化道路 (5)定义+特征+意义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定义/内容+原因比如:一国两制、 (7)定义/内容+过程比如:毛、邓、三、科 (8)原因+方法/为什么、应该怎样做?比如:为什么农民收入低?如何解决?注:问哪一项就重点答哪一项,其他略答。 2. 材料题:答完理论部分还要紧扣材料,不要照抄原文。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 2011年,建党90周年,胡主席的“七一”讲话总结了建党以来我们祖国的伟大成就,并深刻剖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名军校学员,“七一”讲话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学原理? 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现代政治分析》一书中所指出,“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一位公民,在一个国家、市镇、学校、教会、商行、工会、俱乐部、政党、公民社团以及许多其他组织的治理部门中,处处都会碰到政治。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政治作为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可以广泛延伸的概念。就范围而言,从几个人组成的小型团体,到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和其他自治团体,再到国家、地区或区域、乃至全球性的组织和活动,几乎无不带有政治性质,“家庭政治”、“办公室政治”、“政府政治”、“非政府政治”、“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等概念的使用,正表明了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和普遍存在。 今天,我们学习的政治学原理,不是学习那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以贯之的所谓“政治理论”教条,也不是讲官场上跟

风站队舞权弄术的技巧,而是要探讨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 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属于公共事务的,纳入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由公共权力(政府)部门采用法律的、行政的、政策的多重手段去解决。属于私人事务,由私人自己或私人之间去自行解决。一个秩序良好的政治社会,必需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诉诸国家权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实行社会自治?在什么情况下,又需要实现个人自由? 从实践上讲,需要我们界定国家权威的基础和来源,国家权威的结构和实现形式;需要安排政府内部结构;需要界定政府与其他政治主体(政党、社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关系;需要确立社会自治的原则和社会行为的规范;需要确定个人自由权利的内容和保障自由权利的机制。 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权威的关系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关系问题的可行制度和实现途径。学习政治学原理,就是要从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如何构成;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障。 现代欧洲的制度是不同力量(王党分子和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妥协换来的;现代美国的制度是已经掌权的政治精英精心“设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基础知识点之政治理论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基础知识点之政治理论27大知识点 17. 商品与货币 ⑴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最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是相对于具体劳动而言的。具体劳动是指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它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指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它形成价值。 ⑵货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货币具备五大职能:第一,价值尺度,即商品的价值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第二,流通手段,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第三,贮藏手段,即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第四,支付手段,即货币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手段。第五,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疆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货币的作用。 18.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19.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 年,建党周年,胡主席的“七一”讲话总结了建党以来我们祖国的伟大成就,并深刻剖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名军校学员,“七一”讲话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学原理? 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现代政治分析》一书中所指出,“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一位公民,在一个国家、市镇、学校、教会、商行、工会、俱乐部、政党、公民社团以及许多其他组织的治理部门中,处处都会碰到政治。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政治作为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可以广泛延伸的概念。就范围而言,从几个人组成的小型团体,到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和其他自治团体,再到国家、地区或区域、乃至全球性的组织和活动,几乎无不带有政治性质,“家庭政治”、“办公室政治”、“政府政治”、“非政府政治”、“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等概念的使用,正表明了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和普遍存在。 今天,我们学习的政治学原理,不是学习那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以贯之的所谓“政治理论”教条,也不是讲官场上跟

风站队舞权弄术的技巧,而是要探讨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 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属于公共事务的,纳入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由公共权力(政府)部门采用法律的、行政的、政策的多重手段去解决。属于私人事务,由私人自己或私人之间去自行解决。一个秩序良好的政治社会,必需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诉诸国家权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实行社会自治?在什么情况下,又需要实现个人自由? 从实践上讲,需要我们界定国家权威的基础和来源,国家权威的结构和实现形式;需要安排政府内部结构;需要界定政府与其他政治主体(政党、社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关系;需要确立社会自治的原则和社会行为的规范;需要确定个人自由权利的内容和保障自由权利的机制。 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权威的关系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关系问题的可行制度和实现途径。学习政治学原理,就是要从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如何构成;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障。 现代欧洲的制度是不同力量(王党分子和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妥协换来的;现代美国的制度是已经掌权的政治精英精心“设

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

(后附:参考答案) 2013年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及任职资格理论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2、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A、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B、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 C、完善地方领导班子配备机制 D、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党的思想路线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的领导 4、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

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城镇化 B、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C、城乡发展一体化 D、农村生产力高度发展 5、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坚持依法治国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政治体制改革 6、某些领导干部把“发展才是硬道理”曲解为“经济增长才是硬道理”,追求任期经济指标,致使所在地区以耗费大量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这种做法在哲学上属于() A、不敢承认矛盾,回避矛盾 B、一点论 C、分不清主流与支流的差异 D、一刀切 7、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科学发展观 B、公平正义 C、核心价值体系 D、以人为本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个重点

年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个重点

————————————————————————————————作者:————————————————————————————————日期:

2018年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50个必考重点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解释概念 1、邓小平理论 2、唯物史观 3、剩余价值 4、社会主义本质 5、阶级 6、毛泽东思想 7、辩证法 8、市场经济 9、革命 10、群众路线 11、马克思主义 12、唯物主义 13、剥削 14、国家 15、群众观点 16、哲学的党性 17、庸俗唯物主义 18、绝对精神 19、现代西方哲学 20、科学实验方法 21、机械决定论 22、否定 23、社会存在 24、客观真理 25、哲学 26、认识 27、物质 28、社会意识 29、发展 30、真理 31、社会基本矛盾 32、意识 33、矛盾 34、静止 35、二元论 36、机械唯物主义 37、人 二、辨析 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3、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真理的辅助工具

4、矛盾学说的精髓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5、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6、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7、哲学是世界观 8、物质=物体 9、矛盾即对立 10、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11、人类历史是由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发展的过程 12、“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14、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7、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学说的精髓。 18、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 三、简答 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及其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内容及其意义。 3、简述改革、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 4、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简述商品的两重性极其根源。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7、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意义。 8、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及其理由。 9、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10、剩余价值形成的原因。 1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12、简述矛盾学说的精髓及意义。 13、简述辩正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 14、简述超额利润形成的原因。 1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16、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 17、简述可能性的复杂性 18、简述自然界运动的守恒性 19、简述真理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20、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1、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的内容。 22、简述质与量的辩正关系。 23、简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因。 24、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内容。 25、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27、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国际政治理论

肯尼斯·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发行了他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从而拉开了国际政治学新的一页。这本书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并且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该领域被征引频率最高的著作之一。 华尔兹的贡献在于,首先他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引入国际政治学研究,并且建立了一套纯粹的系统理论,较之以前的学者,他的结构主义运用的更为精确,从而使得结构与系统的观念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并为"无政府状态"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第二,华尔兹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和理论假设,是继汉斯·摩根索之后现实主义理论的大师;第三,华尔兹的研究引出了80年代国际政治学的大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如基欧汉等人,将结构理论和自由主义传统结合起来,逐渐发展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在随后,由于制度经济学,尤其是博弈论方法的引进,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逐渐与以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理论分庭抗礼。直到90年代初,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二分天下的局面。而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华尔兹密不可分。 本书可以大致分三部分,首先,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阐明一个符合国际政治学要求的理论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且做了大量的说明。之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也就是结构理论的框架,并结合现实主义的假设发展出一种新的现实主义理论。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将自己的理论运用于国际经济、军事和国际事务管理,并且考察了结构如何在这些领域中发生变化。本文重点在于前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区分了规律和理论,分析了将理论看作规律的集合所造成的混乱,分析了归纳法在 寻找规律时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在理论建设中的局限。他提出"我们所认识的现实本身只是长久以来在脑海中经过构建和在构建所形成的精巧的概念。现实产生于我们对无限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如何选取材料以及如何安排,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出归纳法所必遵守的准则。"如果说"规律指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那么,理论的作用是解释这种联系因何存在。并且"理论范畴只能被创造而不能被发现。" 在华尔兹看来,理论的作用是解释,评价一个理论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不在于其"真实性",更不在于它与现实的相似程度。如他所说"解释力通过‘远离现实'而获得,描述越完整,解释力越小。" 在华尔兹看来,理论的作用是解释,评价一个理论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不在于其"真实性",更不在于它与现实的相似程度。如他所说"解释力通过‘远离现实'而获得,描述越完整,解释力越小。"随后华尔兹特别提出了国际政治学中普遍使用的还原主义理论,应该说他的系统理论正是在对还原理论的批判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首先他明确了两种理论的区别,即"对国际政治的解释,尤其是关于确定战争的原因及和平的条件,按照原因所在的层次——人、国家或者国际系统——加以区分。其中关注于个人或国家层次的是还原主义理论,而认为原因存在于国际层次的是系统理论。"之后他还特别举了霍布森—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作为还原主义的典型,进行了分析。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精选练习题 1.2021年7月10日,《中国的对外援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1)》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并不富裕,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达到更好地外援效果,始终坚持原则,不带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这体现了( )。 A.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B.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推动作用的表现 C.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D.中国外援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在我国,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是( )。 A.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B.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C.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D.人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 3.《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 )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A.暂住证

B.登记 C.常住证 D.居住证 4.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边外交力度明显加大。我国对外交往的根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参考答案: 1.【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白皮书指出,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达到更好的外援效果,我国始终坚持原则,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这说明了我国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答案】D。 4.【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

政治理论水平

(一)政策理论水平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代表者和执行者,必须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在工作中紧跟国家的政策方针,并做到依法行政。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深入理解国家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水平主要包括:1.理论知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2.政策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与所报考职位、部门相关的政策、法规。3.管理学基本理论:管理学理论、领导学理论、科学决策理论、执行力等。 (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面对大量的实际问题,那么处理好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整合优势资源,发掘科学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1.分析判断能力:主要包括科学研判形势的能力等。2.决策应变能力:主要包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公共危机理论运用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依法行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 (三)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处理、拟发文件必备的素质,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测评要素,体现在考生答案的字里行间。文字表达能力是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严谨的文字来表达思想观点,在考试中主要体现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公文写作题目,另一种是文章写作题目。 一、政策理论水平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代表者和执行者,必须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在工作中紧跟国家的政策方针,并做到依法行政。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深入理解国家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 政策理论水平主要包括: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述民主的价值。 概括而言,政治学对民主价值的研究和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理想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前者带有哲学研究的特点,后者具有历史和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传统的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 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提倡所有的职位和权力向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 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民主为政治权力提供了合法性。 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的现实主义思路。 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与其他政治制度相比较,民主方法或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 (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 总之,民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民主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2、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 1.十八届四中全会 (1)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 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 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 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讲师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4)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5)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1)2014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2)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破解的难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国际政治理论的读书报告

《国际政治理论》的读书报告 2012403001 林世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政1201班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两大流派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其中现实主义更为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到现代德国的汉斯摩根索,都可以认为是现实主义者。而成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则是现实主义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就连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者罗伯特基欧汉也认为:“华尔兹的过人之处,不在于他倡议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或理论思考路线,而在于他努力讲政治现实主义体系化,使之成为一种严谨的、演绎的国际政治体系理论。”此书在理论体系上较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有了新的突破,借用了微观经济学和系统的方法,强调国际结构中各行为体的互动作用,建构了自己的系统理论。华尔兹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结构现实主义,成为了新的国际理论大师。 一、《国际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共分9章,第一章给出了理论的定义并给出了检验理论的几项条件;第二、三章则分别批评了还原主义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局限和谬误;第四章在反思了还原方法和系统方法的缺陷后阐述了国际政治系统理论应包含怎样的内容及可实现和不可实现的目标;第五章介绍区别于经济、社会及其他领域的政治结构是如何被构建出来的;第六章考察了无政府状态的特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后果预期;第七、八、九章则考察系统内部国家能力分配变化而导致的结构变化将使后果预期以何种方式发生改变。由于前面三张实在过于复

杂,难以理解,所以本篇读书报告从第四章开始。 第四章“还原方法与系统理论”阐述国际政治系统理论应该包含什么内容,以及它能够和不能够实现什么。传统主义学者一再强调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质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领域的区别所在,而现代主义学者则往往否认存在着这种区别。但是如果只看两大阵营成员的行为,就会发现两者都将其注意力集中于互动的单元,而没有认识到系统原因的作用。文中还论述了基辛格的观点,基辛格认为国际秩序的性质取决于各国的特性,一个合法的国际秩序倾向于稳定与和平,革命性秩序则倾向于动荡与战争,具有革命性的国家缔造了革命性的国际系统中则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革命性的国家。本章中基辛格、摩根索、莱维的观点却都没有考虑到在国家的目的和行为以及他们行为产生的结果之间还有其他重要因素介入。 书的前一部分是通过系统理论轻轻带出结构这一概念,作者在第五和第六章中,开始直接切入主题,政治结构和无政府秩序。其中,第五章讨论了政治结构是如何产生的,第六章考察了无政府状态的特性及国家在系统中预期的可能变化。政治结构有国内政治结构和国际政治结构之分,二者的界定也是有别的。给国内政治结构下定义,“首先要根据它的排列原则,其次要根据对被在形式上加以区别的单元的功能的规定,第三要根据这些单元之间能力的分配”以“领导”为例说明界定政治结构的要求。 从第六章开始,华尔兹不再对理论的定义加以阐述,转而使用前面所用的种种方法与定义分析国际政治局势。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无政

经典《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 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 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 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 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 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得到广泛承认和采用的政治观,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政治就是对于社会 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包含三层基本意思: a)认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认为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 c)认为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 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些关系中的一种或者一个方面,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