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地理学科指导手册全册(电子版)

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地理学科指导手册全册(电子版)
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地理学科指导手册全册(电子版)

地理学科指导手册

【八年级】

《2016年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指导手册.地理》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及《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依据《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教材(人教版),并结合长春地区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学实际情况而制定。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读图能力等)的掌握情况,考查对地理观点的认识与掌握能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初中地理毕业生学业考试采取计算机自动化考试方式,在八年级进行。考试与生物学科一同进行。答卷方式:闭卷、操作计算机完成答题,考试时间共25分钟。

2.试卷结构:地理部分共有两道大题,其中阅读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读图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20分。试题中容易题、较难题、难题的比例为7:2:1。

考试题型与示例

―、阅读选择题

【例1】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D.一天

【简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答案】D

【例2】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个地区适宜人口的集中分布()

A.沿海的平原地区

B.干旱的沙漠地区

C.湿热的雨林地区

D.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简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答案】A

【例3】欧洲西部地区的人们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要食物,这体现了当地农业以()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渔业为主

D.林业为主

【简析】本题考查欧洲的农业特征与饮食习惯的联系。欧洲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草场广布,牧草质量优良,所以本

区畜牧业发达,人们生活中畜牧业产品众多。

【答案】B

【例4】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

A.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B.石油工业基地

C.汽车工业基地

D.能源基地

【简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工业特征。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美国旧金山东南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被称为"硅谷"。

【答案】A

【例5】下列各种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分类的知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的为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资源等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A

【例6】车牌为"吉AXXXXX"的汽车来自我国哪一省级行政区域()

A.上海市

B.湖南省

C.吉林省

D.辽宁省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省级行政区域简称的知识。学生应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上海的简称是沪,湖南省的简称是湘,吉林省的简称是吉,辽宁省的简称是辽。

【答案】C

【例7】人们常说的"黑土地"是指()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简析】本题考查"黑土地"的分布区域。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答案】A

【例8】北京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A.明清故宫

B.鸟巢体育场

C.中央商务区

D.国家大剧院

【简析】本题旨在考查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答案】A

二、读图选择题

【例9】读“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示意图,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简析】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海洋是海和洋的总称,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洋。

【答案】A

【例10】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对气温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气温普遍较低

B.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D.两极地区气温普遍较高

【简析】本题考查世界气温

的分布特点。世界气温的分布特

点:(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

气温低。(2)同纬度地带,夏季

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

相反。(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答案】B

【例11】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其中我国位于()

A.东亚

B.南亚

C.西亚

D.中亚

【简析】本题考查亚洲地

理分区及其主要国家。为了便

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亚洲

被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

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东亚包括中国、蒙古、朝鲜、

韩国、日本。

【答案】A

【例12】读“日本工业区分布”图,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A.日本海沿岸

B.日本海和濑户内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D.日本内陆地区

【简析】本题考查日本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地域

狭小,资源贫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为了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产品,以

及对外运输的便利性,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

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答案】C

【例13】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简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的知识。首先学生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征要了解,通过观察四个选项,可以正确解答此题。

【答案】D

【例14】读图,此漫画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A.耕地面积减少

B.森林破坏严重

C.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D.城市绿地被破坏

【简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

国土地利用中出现了乱占耕地、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不当排放等不当行为,破坏了土地资源。根据漫画提示,

过度放牧,草场遭到破坏,退化严重。

【答案】C

【例15】读“西气东输线路图”,①处所在省区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能源资源是()

A.煤炭

B.铁矿石

C.油气资源

D.长绒棉

【简析】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蕴藏的资源。

通过阅读图例可以看出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油气资源。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

型的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

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答案】C

【例16】读图,塔里木盆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A.绿洲

B.沙漠

C.盐沼泽

D.盆地中央

【简析】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分布特点。通过阅读图例,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当地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

【答案】A

考试范围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73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经线纬线

形状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圆(极点除外),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长度逐渐缩短;南北半球,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4.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1)阳光直射点位置:以北半球为例,春分、秋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2)四季划分: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次年2月)。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阅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

(1)五带的名称和界线。

(2)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计算、大小比较(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大内容详,比例尺小内容略)。

(2)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北)、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纬网定方向)。

选择适用的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1.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密集一坡陡、等高线稀疏一坡缓。

分层设色地形图

识别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地球?水球?

1.比例: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

2.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从大到小)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从大到小)

3.洲界:亚洲与非洲一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一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一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一白令海峡。

4.阅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认识七大洲轮廓及分布)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板块运动

1.阅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板块名称、位置)。

2.-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及其影响

1.区分“”“”"天气"和"气候"。

2.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例如:对交通、农业、军事的影响)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蓝色一海洋,绿色一陆地,白色一云区。

2.认识常用天气符号。

3.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最高一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一日出前后。(日较差、日平均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年较差)

3.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最冷月、最热月、年较差)

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2.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降水的分布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世界的"雨极"一乞拉朋齐(印度),世界的"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智利)。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

通过阅读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归纳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季风三种气候类型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树木稀疏,长着较

高的草。

(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生长着落叶阔叶林。

(4)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大部分地区气温很低,地面被冰雪覆盖。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阅读“山地对降水的影响”示意图)。

气候与人类活动

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的增长

1.阅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人口分布的特点: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消耗资源、环境压力;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

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3.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不同的人种

1.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白色人种: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黄色人种: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2.三大人种的分布:阅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找到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1.联合国工作语言:英语、汉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宗教建筑景观:基督教一教堂,伊斯兰教一清真寺,佛教一寺庙、佛塔。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与环境

1.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

2.聚落形成的条件: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3.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2)东南亚的民居(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简明指导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 周2) ●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 功率计算。 ●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 电动机为Y 系列,转速选1000rpm ,1500,3000rpm 。 ● 传动方案:V 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足:21)35.1~3.1(i i ●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 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 20毫米以上。 ●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 超过50~60mm 。具体参看P30表4-2。 ●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0.001mm 。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 ,d1,d2,a ,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 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 仔细阅读第4章减速器结构,根据齿轮有关参数,填写表4-1。 ● 注意:表中83025.0≥+=a δ 表示如果83025.0<+=a δ就取:8=δmm 。 ● 注意,螺纹应选标准直径系列,不同的螺栓对应不同的扳手空间。 五、装配草图第一阶段(第一周5~第二周1): 1)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顺序画图和计算。 2) 仔细阅读《课程设计》第5章。准备一张大的白纸(做草图用)。 3) 参照P34的步骤,按1:1比例绘制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草图(图5-2),相关尺寸严 格按要求选取。其中:)12~8(212+++≥C C l δ太大,可取:)5~3(212+++=C C l δ。 4) 由于齿轮速度较低,轴承的润滑一律采用脂润滑,3?按图5-3b 选取。 5) δ>?2 6) 按纯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直径应满足《课程设计》P112表14-28要求,长度仅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 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 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 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 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 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 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设汁任务I神服文现礴足列施的罐本原现-T星本T艺劭怦的即是I-二选揮执行机构亍■ 绘制机构运功祁画I_ 黴新瓦标詡示直图I一匹苻机狷矗尺可金豕迄功学设审一I绘制机购运动简圏I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If进行评价比较优选I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情况为依据, 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 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 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 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课程设计格式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三阶段注意问题(2009年7月) 一、主要内容 1.零件工作图设计和绘制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注意:检查装配图 二、零件工作图设计 零件工作图是零件制造、检验和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技术文件。它既要反映出设计意图,又要考虑到制造的可能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零件工作图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全部内容。 ?零件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尺寸应与装配图一致,不应随意更改。如必须更改,应对装配图作相应的修改。 ●设计内容:1、低速级传动设计 2、高速级传动设计 ●零件工作图的要求: 1.正确选择和合理布置视图 2.合理标注尺寸 3.标注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4.编写技术要求 5.画出零件工作图标题栏 (一)轴零件工作图 1、设计 2、标注尺寸 主要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 首先应选好基准面,并尽量使尺寸的标注反映加工工艺的要求; 不允许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对所有的倒角、圆角都应标注无遗,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3、表面粗糙度 ★轴的所有表面都要加工。表面粗糙度可查设计手册。 4、标注尺寸公差 凡有配合处的直径按装配图的配合性质标出尺寸的偏差。 键槽的尺寸偏差及标注方法可查有关手册。 (键槽深度标注(d-t)的尺寸偏差) 在零件工作图上对尺寸及偏差相同的直径应逐一标注,不得省略; 参见设计手册。 5、形位公差 在轴上应标注的形位公差项目,供设计时参考。 轴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及公差值可参考设计手册。 6、技术要求 在图上不便表示而在制造时又必须遵循的要求和条件。参见设计手册。(二)齿轮零件工作图 1、视图 ?这类零件图一般用两个视图表示。(主+侧) ?简化:侧视图只画轴孔和键槽。 ★注意:β角方向应在视图上清楚的画出。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实习指导书 主编: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O七年八月

前言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个实习环节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发酵工程工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发酵工艺参数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本指导书主要叙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等内容,其中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本书重点,阐明了啤酒、酒精、味精和酶制剂工厂设计要求等指导性内容。 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工厂设计工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辨证的工程设计观点,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发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作者力图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系统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但限于作者能力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4) (二)课程设计具体任务 (4)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6) (一)啤酒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6) (二)酒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8) (三)味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0) (四)糖化酶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4) (五)其他参考选题 (15)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6) 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 (18) 六、参考资料 (19) 附一: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指南 (20) 附二:课程设计报告样式与格式规范要求 (23)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 专业机械汽车工程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8日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定切削用量…………………………………………… 三.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宗旨…………………………………………………… 2. 零部件的选用…………………………………………… 3.对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前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增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一、零件的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简明指导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序号内容日程 1 准备阶段第一周周1 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周2 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周3 4 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周4 5 装配图草图第一阶段(装配图的关键阶 第一周周5,6 段) 第二周周1 6 装配图草图第二阶段第二周周2

7 装配图草图第三阶段第二周周3 8 誊抄装配图第二周周4 9 完成减速器装配图第二周周5,6 第三周周1 10 零件工作图第三周周2-3 11 编写计算说明书第三周周4 12 答辩第三周周5 注意:每一阶段的结果必须得到老师认可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周2)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功率计算。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电动机为Y系列,转速选1000rpm,1500,3000rpm。 传动方案:V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 足: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20毫米以上。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超过50~60mm。具体参看P30表4-2。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 0.001mm。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d1,d2,a,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手册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 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 3.1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4) 3.2工艺路线的拟定 (4) 3.3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6) 3.4夹具设计 (7) 3.5模具设计 (9)

3.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4 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 (14) 4.1应交作业 (14) 4.2成绩评定细则 (14) 5 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经过本课程设计,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经过机械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配合、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的能力。 2)经过对某一特定机构的分析、设计,以及正确解决其工艺流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材料,对运用设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各零部件设计方案、设计出其中的重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或模具,并绘制相应机械设计图。具体内容如下: 1)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由哪些零件组成,并对各零件进行测绘; 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构上的作用、零件的材质、要求,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完成总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设计图。 3)拟定工艺方案,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4)拟定零件的模具加工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或模具,绘制装配图或大件零件图。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一份完整的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目录。 (2)绪论或前言。 (3)对机构的整体分析,各零部件分析说明 (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如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6)模具或夹具设计,如设计思想,夹具操作动作说明等。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李晓东编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了《操作系统》课程后,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动脑并独立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编写程序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设计要求对操作系统的分析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的认识,初步掌握操作系统组成模块和应用接口的使用方法,提高进行工程设计和系统分析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 1.熟悉并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加强对操作系统有关原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查找资料并善于分析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倡互相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4.提高学生独立设计、独立调试程序的能力; 5.初步养成良好的系统软件分析和设计能力,形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二、本课程设计有关要求

基本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 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 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经过实际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系统软件 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实验 结果、正确绘制系统和程序框图。 5、经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 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要求: 1.认真阅读本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根据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系统开发和调试任务,提供可运行的课程设计系统,参加上机面试答辩。 3.根据学校有关格式要求,完成本课程设计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必须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及算法流程图) 重点: 本设计的重点是要求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操作系统有关算法并加以实现,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水控课程设计说明书剖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 所属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上) 设计题目某城镇排水管网初步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设计组别 指导教师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概述--------------------------------------------------2 2.工程概况-----------------------------------------------------------------3 3.污水管渠系统设计-----------------------------------------------------6 4.雨水管渠系统设计-----------------------------------------------------14 5.参考资料-----------------------------------------------------------------17 6.总结-----------------------------------------------------------------------17

课程设计任务书概述 1.设计题目: 某城镇排水管网初步设计 2.设计目的 其目的是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网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3.设计要求 (1)设计前进行区域情况调查,熟悉原始资料及总体设计原则; (2)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复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 (3)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论述简洁、文理通顺、装订整齐; (4)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局合理、正确清晰,设计图纸所采用的比例、标高、管径、编号和图例等应符合《给水排水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5)在设计过程中应独立思考,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完成工作,严禁抄袭。 4.设计内容 (1)规划区域内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A 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 B 街区编号,计算街区面积 C划分设计管段,计算本段流量、转输流量和各管段设计流量 D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坡度、流速、充满度、水面标高、管内底标高和管道埋深等) E绘制污水管道平面图(A2图幅,1:5000)和总干管的纵剖面图(A3图幅) (2)规划区域内雨水管网初步设计 A划分排水流域,进行管道定线

课程设计指导书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PGA设计及应用实验 课程名称: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异步十六分频电路设计院系:电信学院 班级:1005201班 设计者:刘磊 学号:11005A0110 设计时间:2013年10月30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年10月30 日

FPGA设计及应用试验 --电路图方法设计:异步16分频 一.试验任务 1、熟悉ISE和Model SIM的安装及使用 2、熟悉电路图方式的输入方法; 3、熟悉ISE环境下的波形仿真 4、熟悉Model Sim的仿真 二.实验过程 1、学习SIE和Model Sim安装过程 ①安装ISE9.2 A、在D:\软件\ise92i位置找到setup.exe,运行 B、输入序列号:0653-9278-2450-4237 C、默认安装位置,直至完成。 ②安装modelsim6.0c A、在D:\软件\modelsim6.0c位置找到mti60cse,运行 B、选择FULL Product C、默认安装位置,直至完成。 在C:\盘下建立新目录,命名为:flexlm D、拷贝D:\软件\modelsim6.0c目录下的keygen到C:\flexlm E、运行keygen产生license.dat F、在环境变量中加入LM_LICENSE_FILE = C:\flexlm\license.dat 在Dos下运行c: \xilinx\bin\nt :\compxlib -s mti_se -f all -l all -dir c:\modeltech_6.0c\xilinx_libs G、改变C:\Modeltech_eval_6.0c 中modelsim配置设置文件 2、建立一个新的工程(cpld 9500系列) 3、输入电路图 异步16分频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2) 2塑件的工艺分析 (3) 2.1塑件原材料分析 (3) 2.2塑件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 2.3塑件的体积与重量 (5) 2.4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4) 3拟定成型方案 (6) 3.1分型面的选择 (6) 3.2确定型腔布置 (7) 3.3浇注系统的设计 (8) 3.3.1主流道的设计 (8) 3.3.2浇口设计 (8) 4.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9) 4.1凸模、凹模、型芯设计与计算 (9) 4.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的计算 (10) 5.脱模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12) 5.1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2) 5.2脱模力的计算 (12) 6.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3) 7.注塑机的选定与相关参数的校核 (14) 7.1注塑机初步的选定 (14) 7.2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14) 8.设计小结 (15) 参考文献 (15)

塑料饭盒注塑模设计 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塑料饭盒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塑料饭盒材料为无毒PP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塑件产品。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饭盒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塑料饭盒 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 Student: Tutor: Abstract: This topic mainly aims at 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 this plastic lunch box material for the non-toxic PP material, is in the daily life the common one kind models a product. Through to models to carry on the craft the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designs a note mold finally. This topic from the product mix technology capability, the concrete mold structure embarks, to mold's gating system, the mold formation part's structure, goes against the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choice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has the detailed design, simultaneously and simple establishment mold's processing craft.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is to model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an institute requests.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esign's primary mission is the lunch box injection mold's design, is also designs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models a product,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to raise the output. In view of models a concrete structure, this mold is the runner duplex profile injection mold.. Key word: note mold , plastic lunch box

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本)..

塑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接线盒底座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书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目录(3号,黑体,居中) (空1行,以小4号黑体设置字体及大小,行间距22、字间距标准)1 XXXXXX……………………………………………………………………… 1.1 XXXXXX………………………………………………………………… 1.2 XXXXXX………………………………………………………………… ┇ 2 XXXXXX………………………………………………………………………… 2.1 XXXXXX………………………………………………………………… 2.2 XXXXXX………………………………………………………………… ┇ ×设计说明与结束语…………………………………………………… ×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塑料成型工艺》课程 设计指导书 (示例) 塑料接线盒底座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书 1. 产品设计 1.1 产品名称:塑料接线盒底座 1.2 产品设计目的及产品用途 1.2.1 产品设计的目的与用途 。。。。。。。。。。。。 。。。。。。。。。。。。 1.2.2 产品的应用与市场前景初步分析 …………… …………………

1.3 产品性能及使用要求 1.3.1 产品外观: 颜色采用原料本色或根据需要用适当色彩,不得有其它杂色或污点,表面要平整无裂纹、银丝,无气泡,无形变等缺陷。 1.3.2 性能要求: 收缩率不大于 1.0%,冲击强度> 15 MPa,弯曲强度>60MPa?cm2。马丁耐热温 80。 度>60℃。洛氏硬度:H D 1.3.3 使用条件: 冰箱低温和日常环境条件(-10~40℃)下使用;可密封盛装具有油、盐性食物及鲜果、菜和鱼肉类食品。 1.3.4 月生产能力要求: 100万只/月。 1.4 产品结构设计 [说明产品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设计原理、设计目的和功能例如: ] 1.4.1 产品总体结构尺寸 产品总体结构为四角圆弧长矩形薄壁带底筒体,上口尺寸(内径)长为-----,宽为-----,下底(内径)长为-----,宽为----。产品总高度为---,壁厚度为----。其具体结构尺寸见产品图 1.4.2 产品结构设计说明 [说明产品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设计原理、设计目的及其功能] 如: 1、为什么设计成上口大下口小和长方体形?四角为何用圆弧?口边为何厚点? 2、底部为何设计成凹凸形,两端为何厚,中部为何凹? 3、壁厚的确定(对于无定型产品可根据工艺最小壁厚经验公式计算或参考经验值) S=(L÷100+0.5)×0.6 4、加强筋的设计 5、联接螺钉孔的设计 6、固定用孔设计 7、联接固定卡片设计 1.5 产品标准及其检测方法说明 1.5.1 产品标准 外观标准:例如:外观为半透明,无其它杂色或斑点,表面平滑无裂纹、银丝,无气泡,无形变,无飞边等缺陷。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1、用AutoCAD绘制弹体零件图和半备弹丸图 (3) 2、弹丸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4) 2.1、空气阻力 (5) 2.2、升力 (7) 2.3、赤道阻尼力矩 (7) 2.4、极阻尼力矩 (8) 2.5、马格努斯力和力矩 (8) 3、76mm舰炮炮弹空气动力参数计算 (9) 3.1、弹体在炮口处的阻力系数 (9) 3.2、计算弹形系数 (13) 3.3、计算弹道系数 (14) 4、根据弹丸空气动力特性进行弹道参数计算 (15) 5、弹丸的弹道飞行稳定性计算 (18) 5.1、陀螺稳定性要求 (18) 5.2、追随稳定性要求 (19) 6、计算结果分析 (20) 6.1、对弹丸的空气动力参数进行分析 (20) 6.2、对弹丸的弹道参数进行分析 (20) 6.3、对弹丸的飞行稳定性进行分析 (20) 7、结束语 (21) 8、参考文献 (22)

前言 此次课程设计以76mm舰炮杀爆弹为待分析弹型,通过弹道学课程所学知识对此弹进行了基本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计算以及弹道的计算。是以《空气动力学》和《弹道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课程设计。对特定弹丸进行弹道和空气动力特性分析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弹道学这门应用科学是随着发射武器的发展而形成的。研究弹丸运动的科学,总称为弹道学。外弹道是研究弹丸在空中的运动以及与此运动有关的诸问题的科学。外弹道学研究对象中所谓“弹丸在空中的运动”是指的弹丸质心运动和围绕质心运动——旋转和摆动;所谓“与此运动有关的诸问题”是指弹丸在空中运动时所形成的空气动力和外弹道学中的各种应用——射表编制和弹道设计等。外弹道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有关射表编制、飞行稳定性和弹道设计等问题。 由于弹丸在空气中对空气作相对运动,因而弹丸与空气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空气对弹丸的作用力,称为空气动力。它在速度矢量方向的分量,就是一般所说的空气阻力或迎面阻力。关于空气阻力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有了各种现代测试设备的弹道靶道。它可以连续测出弹丸在同一弹道上多点的速度、坐标、飞行姿态和转速等数据,经分析计算可以得到作用于试验弹丸上的各个空气动力和力矩的系数。由于空气动力和力矩是由弹丸在大气中运动而产生的,首先需要了解有关大气方面的知识,然后研究空气对弹丸的作用——空气动力和力矩;最后讨论弹丸的结构,尤其是其外形对空气动力的影响,为寻求较有利弹形奠定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弹道计算的理论随之不断发展进步。在近年来的弹道学研究中,大部分的分析计算已经依靠计算机解决。求解精度不断提高,计算效率不断加快。以此对弹体进行的优化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新型的弹丸不断地被研究出来。 “76mm舰炮杀爆弹空气动力特性分析和弹道计算”就是应用《空气动力学》和《外弹道学》的相关知识,结合弹丸结构参数分析空气动力特性、计算迎角为零时的空气动力参数,以及空气弹道计算和飞行稳定性计算。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指 导书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指导书(仅供参考) 一、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是在本专业方向学生已学习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技能综合训练。这次专业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机构设计的能力和工艺设计的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作一次基本训练。 二、设计要求 1.能正确应用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分析零件的工艺可行性,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2.能正确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夹具设计原理中的基本理论,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 工要求,拟定夹具方案,设计夹具结构。 3.能够按照机械制图规范绘制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4.熟悉和运用有关机制工艺、夹具等手册和资料,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方 法。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本设计题目为:”***(指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工艺装备设计”。 (一)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工艺设计对象(由指导教师指定) (二)研究分析零件 1.了解该零件在机械装备中的地位与作用。 2.对零件的图纸表达及结构特点分析。 3.对零件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 4.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工艺性进行分析。 5.确定毛坯尺寸及其制造方法 (三)确定生产类型及批量 所有零件按照批量设计。生产条件假定为本校已有设备。 (四)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毛坯选择应按生产批量大小,非加工面的技术要求,以及零件的复杂程度,技术要求的高低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它对整个工艺过程经济合理影响甚大。 分析毛坯时,注意余量的分配,浇冒口、分型面的位置等,毛坯的结构形式,对以后安排工艺和采取必要工艺措施有关。 用红笔在所发零件图上画出毛坯外形,如孔等未加工前的部位要全部涂红,最后,要在这张毛坯图上注全毛坯尺寸。 (五)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手册V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报告 组长姓名:欧鹏程 周剑龙危佳辰 小组成员: 郑丁榕郑坛木 专业/班级:14计算机网络技术1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导师:程伍端 总评成绩: 信息工程系

《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评分表指导教师:程伍端 执行时间:2015年1月

【教师点评】

《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说明 【整体说明】 学分说明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一门独立的集中性实训课程,是学习了计算机编程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后,相关联的实训课程,所占学分:1学分。 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在于整体性的融合《 C 语言程序设计》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运用平时课堂实训学会的编程技巧和能力,通过进行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化项目课题的编程练习,贯穿所学课程的主要知识要点,从而认识到C语言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程序设计能力。 设计课题 题目:学院图书查询系统 要求针对图书的属性(如:图书的编号、图书的书名、图书的作者、图书的库存),以及借阅者的属性(如:借书人、借书证号、借的图书名),进行编程,要求实现以下的功能: 1、添加信息 2、删除信息 3、查询信息 4、浏览信息 该管理系统运行时是一个循环式的菜单选项,能依据选项选择各种功能。 并能依据需求,将结果打印在屏幕 【任务要求】

应用C语言知识,依据以上题目,全部必须应用链表等有关知识点进行设计,要求系统具有智能性、适用于任何不同的规模情形,智能化地应用内存。 小组团队合作题目的任务要求如下: 1.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5人为一个小组。自由组合,自选组长, 自行分工协作,但要求每人每日填写总结日志,叙述该日你完成的任务。 2.要求以功能模块为单位分工,每个模块功能以程序函数实现,同时配置相 应的主程序测试你所完成的功能函数。 3.设计结束时,每人提交一份个人设计报告(在每个人任务书上完成),总结 你个人的工作。每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整体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打 印)。所有内容按以下要求编制成册,进行提交,用以考核评分。课程设计 报告中要有能够说明系统所实现功能运行过程的截屏,也可进一步提交运 行录像。 4.可以在题目要求完成的主要功能基础上,设想实现其他功能,予以实现。 5.提交文档顺序说明: ⑴封面 ⑵课程设计评分表 ⑶课程设计任务说明(题目部分仅保留你选择的题目) ⑷小组课程设计报告 ⑸按组长和组员1、组员2 ……等顺序提交每个人的个人设计报告和每日工 作日志。 ⑹整个系统原代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