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5)

2020-2021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5)

2020-2021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我国幼儿园课程正式提出“社会”这一课程名称的是( )。

A.1919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附小幼稚园

B.1903年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C.1905年创办的湖南蒙养院

D.1904年颁布的《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2.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常识教育相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大大扩展了教育内容

B.思想品德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可以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

C.和生活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强调对幼儿生活的引领,而不是幼儿生活的简单适应

D.相对于人文教育,社会教育有更多的内涵与内容,人文教育侧重精神层面的陶冶,而社会教育还需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社会技能的训练

3.个人童年期的生活经验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 )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A. 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班杜拉

4.( )儿童在同伴面前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一年级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 )。

A.社会发展需要 B.我国的教育目的

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D.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

6.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和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自主性 B.计划性

C.娱乐性 D.目的性

7.以下不属于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特征的是( )。

A.持久性的困难 B.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

C.行为不足 D.不理会现实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试试题完整版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 试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本科管理学出题参考答案 3、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组织的各类资源(事物)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表现在:( P10 2、3 ) (1)不精确(2)复杂性 (3)边缘性(4)可靠性 2、管理人员按所处的组织层次可分为:( P12 1、2、3 ) (1)高层管理者(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4)作业人员 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哪些 (P15—P16)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人际关系方面1、名义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4、监听者,5、传播者,6、发言人 决策制定方面7、企业家。8、故障排除者。9资源分配者,10、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 5、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是指: P15 (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6、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是指:(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1、企业 (P18)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单位。 4、现代管理中,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主要有:(补充 1、2、3、4 ) (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 (3)法律方法(4)技术方法和教育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期末测试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六)一、拼音。(12分) 1.把下面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4分) 2.看拼音写字词。(8分) ju zhou l i n lie yu xie W u r u ()束()然()()() 二、字词。(14分) 1.查字典。(3分) 畜:部首________;廉:是_________结构; 脊:第二笔是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天()地暗舍己()人 垂头()气守株()兔 喜出()外翠色()流 3.把句子里带点的词换上一个意思相同的词。(8分) 三、句子。(16分) 1.按要求改变式。(3分) 他弄脏了衣服。 (1)变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3分)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写出每句话各用什么修辞方法。(6分) (1)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2)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3)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 4.注意带点的关联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5.按课文内容连线。(2分) 《赠汪伦》安徒生唐代 《卖火柴的小女孩》李白丹麦 四、篇。(11分)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简要填空。(5分) 《将相和》中的“将”指_____,“相”指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不“和”的原因是_________。后来“和”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读下面这句话,用“√”标出应该读出哪种感情。(2分) 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 ①非常激动、气愤。()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成分)。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6.(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自然后果法)。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 2.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持久性的困难)、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3.代币疗法可能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群体行为问题)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更实用、更方便),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4.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5.幼儿的(自我中心)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7.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规范性、共通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可扩充性)。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2.从素质内涵角度看:公民是具有公共事物知识、(公民美德)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 3.(谈话)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 4.(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5.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实际成效)的判断。 7.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3.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20-2021专科《推销策略与艺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34)

2020-2021专科《推销策略与艺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34)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消费者求实购买动机的核心是( )。 A.“实用”和“实惠” B.“时髦”和“奇特” C.讲求装饰和打扮 D.“显名”和“炫耀” 2.在设法摸清顾客的真正需要时,应当首先展示以下哪种层次的商品比较适宜?( ) A.价格较低的商品 B.中等偏上的商品 C.价格较高的商品 D.名牌商品 3.请指出以下哪一点是不恰当的?( ) A.在天气寒冷时可以戴手套与对方握手 B.和长者见面时,一般应由对方决定是否愿意握手 C.和新客户握手时,应以轻触对方为准 D.一般应采取站立姿势与对方握手 4.推销失败时,很多推销员都是草草收场,此时首先应做的是( )。 A.态度冷漠, B.自暴自弃 C.藐视对方 D.避免失态,体面撤退 5.以下哪个不是地毯式寻找法的主要优点?( )。 A.成本低,效率高 B.接触面大,范围广 C.同时进行市场调查 D.信息量大 6.一般情况下,以下哪一项不适合作为接近阶段工作的主题?( ) A.约定见面时间 B.和客户约定见面地点 C.和客户约定见面方式 D.和客户讨论产品的价格 7.关于好奇接近法,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 ) A.推销员利用人的好奇心来接近客户,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B.使用好奇接近法不可过分卖弄技艺 C.推销员应尽可能发挥表演技巧,使用夸张的手法吸引客户的注意 D.这种方法是在掌握人们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了有效的措施 8.客户异议是成交的障碍,但也表达了一种信号,即客户对推销品( )。 A.非常满意 B.不满意 C.产生兴趣 D.没有兴趣

管理学期末试题

管理学期末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课程试卷(A ) 课名称:__管理学__ 课程号:_0060220_考核方式:__考试___ 将受到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处分! 一、单项选择,将答案填在表格中,否则无效。(25分) 1.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马克斯·韦伯 D .梅奥 2. 下列哪项不属于霍桑试验几个阶段中的一个( ) A .工场照明试验 B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C .大规模访问与调查 D .金属切削试验 3.有些人从某一职位上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说明他们在过去的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 ) 学号:___ __ __ __ _______ 姓 名 : __ _ _ _ _ _ __ ___ ___ _ 班级:___ ___ ___ ___ __ 请 考 生 将 答 案 写 在 试 卷 相 应 答题 区 , 在 其 他 地 方 作 答 视 为 无 效 ! ………………………………

A.专长权B.个人影响权 C.信息权D.法定权 4. 组织理论上把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称之为( ) A.锥式结构 B.扁平结构 C.直线结构 D.矩形结构 5.领导方式理论中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的领导风格 ( ) A.专制型 B. 民主型 C. 放任自流型 D. 宽容型 6.20世纪60年代,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 ) A. 期望理论 B. 强化理论 C.公平理论 D.双因素理论 7. 管理的过程理论强调() 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B.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生产效率 C.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人的因素 D.要建立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 8.管理宽度按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和下属的关系将以()A.等比级数增加 B.等比级数减少 C.几何级数增加 D.几何级数减少 9.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实现了( ) A.管理现代化B.管理专业化 C.统一指挥 D.统一领导 10.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下列说法哪种最恰当?() A. 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但管理人员费用会大幅上升 B.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C. 管理幅度的确定并不是对任何组织都重要的问题 D. 管理幅度越窄,越易控制,管理人员的费用也越低 11.德鲁克提出的通过目标对员工进行管理,即目标管理,要求目标要具有() A. 可考核性 B. 突破性 C. 统一性 D. 3

六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4) 一、填空。(21%) 1.用三个“5”和二个“0”根据下面要求分别组成一个5位数: (1)只读出一个零( );(2)一个零也读不出来( )。 2.4千米60米=()千米1.25小时=()分 3.36的约数共有( )个,选择其中四个组成比例,使两个比的比值等于,这 个比例式是( )。 4.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8万,这个数在()至()之间。 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 ),还可能是( )。 6.栽一种树苗,成活率为94%,为保证栽活470棵,至少要栽树苗( )棵。 7.一根长a米的绳子,如果用去米,还剩下()米;如果用去它的, 还剩()米。 8.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 9.配制药水的浓度一定,水和药的用量成()比例关系;步测一段距离,每步册平均长度与步数成()比例关系。 10.如左图所示,把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5分钟浪费()升水。 12.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为1.8米,长、宽、高的比是6:5:4。把这个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可以增加()平方米。 二、选择。(5%) 1、把4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 ) A、15 B、14 C、15 米 D、14 米 2、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下,结头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种礼品盒需准备( )分米的丝带比较合理。 A、10分米 B、21.5分米 C、23分米 D、30分米 3、如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休纸 盒,下底标有字母“M”,沿图A B 中粗线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形 想想会是( ) 。C 4.六(1)班共有48名学生,期末评选一名学习标 兵,选举结果如右图,下面()图能表示出这个结果。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 3、情感体验;实践尝试。 4、情感目标。 5、统一,可操作。 6、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儿童社会性发展; 7、全面、具体、有操作性;重点、难点。 8、参与度;学习习惯。 9、目的与内容;评价资料。 10、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 11、适应面广; 12、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动过程中需要和他人分享材料、协调空间、合作游戏等,因此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适应和协调能力,因此,无论是图书角还是表演区,或者科学探索区、美工角,都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好地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智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的情况。 (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 (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 (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基础会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 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每题2分,计20分) 1.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 )中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 -个或两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2.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是根据( )计算。 A.借方期末余额一借方期初余额十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一借方期初余额十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一贷方期初余额十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3.下列引起资产内部此增彼减的交易、事项是( )。 A.用现金支付办公费 B.收回赊销款存入银行 C.赊购材料 D.以银行存款支付欠供应商货款 4.按经济内容分类,“制造费用”账户属于( )账户。‘ A.成本类 B.共同类 C损益类. D.资产类 5.将现金存入银行这笔业务,按规定应编制( )。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6.企业用现金支付某职工报销的市内交通费78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管理费用87元,贷记现金87元,并登记入账。对当年发生的该项记账错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 D.补充更正法 7.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8.资产负债表结构设置的依据是( )。 A.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B.资产十费用=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十收入 C.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六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六年级数学 第1页,共6页 六年级数学 第2页,共6页 阳光教育2017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模拟考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成绩: 一、填空。(10分) 1、二亿八千零五十万零三百写作(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2、2.08吨=( )千克 2.4时=( )时( )分 3、在( ) 里填上>、<或=。 0.38×0.78( )0.38 97 ÷87( ) 9 7 -4( )-6 4、 如图,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 ),这个分数用小数表示是( ),用百分数表示是( )。 5、每本练习本a 元,王老师带的钱买50本练习本后,还剩下x 元,王老师带了( )元钱。 6、聪聪步行上学,21 小时步行了2.4千米。聪聪步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 ),比值是( )。 7、一种玩具飞机打八折出售,表示现价比原价便宜( )%。如果原价是40元,那么现价是( )元。 8、如果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 3 ,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 数占全班人数的( )。 9、按规律填空。 (1)1、1、2、3、5、8、……、144、233、( )、…… (2)1、2、4、8、……、( )、1024、…… 10、一块长方形铁皮,长62.8厘米,宽31.4厘米。如果用它围成一个圆柱形的管子,这根管子的半径是( )厘米或( )厘米。 二、判断。(5分) 1、李红猜谜语,猜对了4个,猜错了1个,正确率是80%。………( ) 2、如果4x =3y ,那么x 和y 成反比例。………………………………( ) 3、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 3 2 。……………………( ) 4、把一根3米长的钢条,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5 3 。………( ) 5、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三、选择。(5分) 1、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 、30580010 B 、7109880 C 、107200 D 、50370 2、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等边三角形 D 、半圆形 3、校园里有一棵大树,它与三层教学楼差不多高。这棵大树约高( ) A 、3分米 B 、9分米 C 、3米 D 、9米 4、一根绳子,用去 5 2 ,还剩31米。剩下的绳子和用去的相比( ) A 、用去的长 B 、剩下的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5、食堂有2个荤菜和3个素菜,现要求一荤二素进行搭配。不同的搭配方法共有( )。 A 、2种 B 、3种 C 、5种 D 、6种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58+47= 20-7.2= 0.84÷0.6= 0.85×0.5= 1- 72-7 5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2

一、填空题 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功能、调控功能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7、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德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行为练习法是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经常性德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10、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11、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和分享的方法。 12、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2024大学电大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96)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试 题及答案(试卷号:2196)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A.调查资料的收集问题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C.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问题D.从个别认识一般的问题2.在文献之中,属于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3.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 )。 A.文献法B.访谈法C.问卷法D.观察法4.常用于个人生活史及有关个人行为、动机、态度等的访谈是()。 A.重点访谈B.专题访谈C.深度访谈D.客观陈述式访谈5.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 A.西欧B.美国C.日本D.意大利6.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A.人本主义B.实证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逻辑主义7.社会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其中层次最高的是( )。 A.定类测量B.定序测量C.定比测量D.定距测量8.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 A.客观性问题B.全方位问题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D.求真务本问题9.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 A.实验者B.实验对象C.实验环境D.实验方法10.从整个社会看,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 )。 A.SAS B.SPSS C.EXCEL D.AMOS 二、多项选择题1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专门性B.系统性C.客观性D.针对性E.实证性F.相关性12.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 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C.调查的目的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E.调查的类型F.调查的方法13. 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 A.确定课题阶段B.准备阶段C.设计调查方案阶

六年级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细心计算(27分) ⑴直接写得数 3.3+1.67= 56 ×815 = 1.25×8= 1-3÷7= 25 ÷25 ×34 ×3 4 = 2-1.6= 50×30%= 87 -34 -14 = 0.18÷0.12= (38 +3 4 )×8= ⑵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756÷[4×(56-35)] 99×4.3+4.3 (43-72)×51+35 2 43.5-7.61-3.5 53÷52×53÷5 2 0.25×3.88+4.12÷4 ⑶求未知数X 31:X =4 1 :12 3.6X -2.8=8 二、认真填空(20分) 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已超过1370530000人,这个数读作( );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亿人。 ⑵ ( )÷16=83 =) (9=40)(=( )% ⑶ 40千克=( )吨 25公顷=( )平方千米 1.25小时=( )小时( )分 2.08升=( )升( )毫升 ⑷ 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内角度数的比是 2 :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或( )°。

⑸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3,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8和6,写出一个这样的比例式( )。 ⑹一块正方形草坪,将它的边长增加2米,正方形草坪的面积就比与原来增加了40平方米,原来草坪的面积是( )平方米。 ⑺有4支足球队进行踢足球比赛,每两个队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 )场。有4个小朋友每人互寄一张贺卡,一共要准备( )张贺卡。 ⑻如右图,A 、B 的长为20厘米,一只蚂蚁从A 到B 沿着四个半圆爬行,蚂蚁所爬的路程是( )厘米。 ⑼如果从A 点向东走60米到B 点记作+60米,那么从B 点向西走180米应记作( )米。 ⑽用汽车运一批货,已经运了5次,运走的货物比原来的 107多一些,比原来的4 3 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最多一共要运( )次,最少一共要运( )次。 三、谨慎选择(10分) ⑴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8.34的最小三位小数是( )。 A 、8.339 B 、8.335 C 、8.344 D 、8.340 ⑵把一根绳子分成两段,第一段长59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5 9 ,比较这两段绳子的 长度(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⑶小明比小强大2岁,比小华小4岁,如果小强Y 岁, 则小华( )岁。 A 、Y -2 B 、Y+2 C 、Y+4 D 、Y +6 ⑷右图中,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 是( )平方厘米。 A 、 80 B 、 62.8 C 、 125.6 D 、无法计算 ⑸工厂运来了一堆煤,共重9吨,每天用去同样多的煤,5天用完,其中4天用去这堆煤的( )。 A 、54 B 、49 C 、94 D 、5 9 四、实践操作(7分)

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管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菲德勒所确定的对领导的有效性起影响因素的三个维度是。【A】 A.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B.职位权力、领导者性格、领导者素质 C.职位权力、下属素质、领导者素质 D.下属素质、管理跨度、任务结构 2.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 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但是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 句话说明:______。【A】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3.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正确的是________。【A】 A.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 B.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 C.组织的领导层一旦变动,组织文化一般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立即消失 D.组织文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旧有的价值观念 4、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 C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5.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________。 【 C 】 A.纺织厂 B.医院 C.电视剧制作中心 D.学校 6.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什么因素来划分部门?______。【 C 】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流程 7.某公司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其由总经理直辖的营销队伍人员也从3人增加 到100人,最近,公司发现营销队伍似乎有点松散,对公司的一些做法也有 异议,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看,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最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_____。【 C 】A.营销人员太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填空(21分) 1.2÷5 = () 25 = 12 () = 6 :()= ()% 2.把99%、0.98、9 100 和0.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3.一条彩带长2米,打包装用去2 5 米,还剩()米。 4.把1 2 : 1 4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 5.明明将一个圆形早餐饼在饭桌上滚动一圈,量得其痕迹长是12.56厘米。这个早餐饼的直径是(),面积是()。 6.从甲地到乙地,小明走了12分钟,小刚走了15分钟,小明和小刚的速度比是()。 7.杨树有200棵,松树比杨树少1 4 ,松树有()棵。 8.水族箱里有红、黑两种金鱼共18条。其中黑金鱼的 条数是红金鱼的1 5 。红金鱼有()条,黑金鱼有()条。 9.有兔和鸡共40只,共有112条腿,兔有()只,鸡有()。 10.把4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长1 2 米的小段,可剪成 ()段,每段是全长的()。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34 × 4 ÷34 × 4 = 9 ( ) 2.甲数比乙数少20%,甲数是乙数的80%。 ( ) 3.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 ) 4.2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是20%。 ( ) 5.圆的半径都相等。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 A. 等腰梯形 B.等边三角形 C.圆 D.正方形 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1 :19 B.1 :21 C.1 :20 D.1 :15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数(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4.小红做了100道口算题,错了10道。它口算的正确率是 ( )。 A.90% B.10% C.100% D.110% 5.把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为原来的( )倍。 A.2 B.4 C.3 D.9 四、计算(共34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25 + 35 = 16 ÷ 12 = 8 - 34 = 6 × 13 = 811 ÷ 89 = 58 - 12 = 23 × 34 = 35 + 12 = 2.解方程。(6分) Ⅹ - 34 = 12.5 Ⅹ÷14 = 45 ( 45 - 13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1.我国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的年代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安斯沃思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和反抗性三种类型,下面对这三种类型评价正确的是()A.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B.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C.反抗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D.回避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安全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父母B.幼儿园C.邻居D.电视 4.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理论建构不包括() A.儿童发展观B.父母认知观 C.儿童教育观D.父母期望观 5.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的人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粘液质 6.下列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幼儿园的专门教育B.环境教育 C.家庭与幼儿园合作D.家庭的专门教育

7.幼儿社会性评价中最普遍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观察法C.问卷法D.社会测量法 8是谁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A.班杜拉B.布郎芬布伦纳C.皮亚杰D.柯尔伯格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个性结构的子系统() A.自我调控系统B.自我认知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D.个性倾向系统 10.矫正幼儿的不良品德应采取什么措施?() A.榜样示范B.表扬鼓励 C.家园一致性原则D.全选 11.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 A.约翰·鲍尔比B.弗洛伊德C.帕顿D.皮亚杰12.不属于当代西方游戏理论的是() A.觉醒理论B.元交际理论 C.行为适应说D.剩余精力说 13.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于() A.西方社会B.未开化的社会 C.单亲家庭D.阶级社会 1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原则是() A.针对性B.过程性C.全面性D游戏性

人教版2017年六年级期末考试卷(数学)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 密 封 线 2017年**小学毕业考试 数 学 试 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 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你一定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本领。这儿老师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相信你一定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祝你成功! 一、:(共20分 每空1分) 1、70305880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2、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举办时间为2010年11月12日——11月27 日,那么这届亚运会要经历( )个星期还多( )天。 (第5题)6、1千克盐水含盐50克,盐是盐水的( )%。 能填( )。 8、一所学校男学生与女学生的比是4 :5,女学生比男学生人数多( )%。 9、一座城市地图中两地图上距离为10cm ,表示实际距离30km ,该幅地图的 比例尺是( )。 10、水果店运进一批水蜜桃,第一天卖出这批水蜜桃的3 1 ,第二天卖出余下的 60%,第三天全部卖完。如果第三天比第二天少卖80千克,那么这批水蜜桃 共( )千克。

二、:(共5分 每题1分) 11、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12、小于54而大于52的分数只有5 3 。 ( ) 1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和是36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 积是9立方米。 ( ) 14、生产的90个零件中,有10个是废品,合格率是90%。 ( ) 15、“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张 嘴,三只青蛙……那么青蛙的只数与腿的条数成正比例关系”。( ) 三、:(10分 每题2分) 16、2008年的1月份、2月份、3月份一共有( ) A .89 B .90 C .91 D.92 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 )总是相 等。 A.高 B.上下两底的和 C.周长 D. 面积 18、如图,大圆周长C 和3个小圆周长C1、C2、C3正确的关系是( )。 A .C >C1+C2+C3 B.C =C1+C2+C3 C. C <C1+C2+C3 D.无法比较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10、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和动机过程。 1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