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间 游戏

小班民间 游戏
小班民间 游戏

小班民间游戏目录:

1、老狼几点了

2、风车转转转

3、石头、剪子、布

4、小蜜蜂:

5、堆馒头

6、追猫

7、、小老鼠上灯台8、小麻雀和稻草

人。

9、冰糕猫

10、蚊子叮手

11、老猫睡觉醒不

12、城门城门几门

几丈高

13、拉大锯

14、木偶人

15、踩影子

16、捉小马

17、吹泡泡

18、王子点兵

19、、小麻雀和稻草

人。

20、芝麻开门

21金锁银锁

23、顶锅盖

21、藏猫22、摸猫24 虫虫飞25 煎荷包蛋

小班民间玩法提示:

1、五指开门

目标:

1、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训练幼儿听信号做动作。

3、发展幼儿对语言的领悟力、口语表达力。

玩法:幼儿两只手伸开手指指尖对碰,一边念歌谣,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小手碰碰碰,开门(两手分开)、关门(五指对碰作关门状)。天黑了,关门了———大哥哥关门(拇指对拇指碰在一起)、二哥哥关门```````小弟弟(小指)关门,大家都关了。天亮了———大哥哥开门(拇指分开)````````小弟弟开门,大家都开了(两只手臂从胸前向上划弧)(为了增强兴趣,可将五指分别编成小动物)。

2、老狼几点了

目标:

1、训练幼儿注意力、机敏性。

2、发展幼儿追跑能力和按信号做动作。

玩法:

一个幼儿扮老狼,其余的幼儿扮小兔,指定一个地方当窝。游戏开始,小兔问:老狼老狼几点了?狼答:一点了、、、、、、当狼答到十二点时,小兔向窝跑去,狼去追小兔,跑到窝里的狼不能在追,未到窝的被狼捉住的则暂停游戏。

3、风车转转转

目标:

1、训练幼儿跑的动作及协调性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风车怎样才转起来,初步培养幼儿探究兴趣。

玩法:略

4、小蜜蜂:

目标:

1、发展幼儿对语言的感悟力,训练幼儿口齿清楚,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2、训练幼儿听信号做动作、反应力和灵敏性。

玩法:

两位幼儿面对面,一边念歌谣,一边做相应的动作。作对了拍手,(表示夸奖),如做错了,轻拍手掌(表示处罚),然后继续往下做。

附:歌谣

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呀,飞呀飞呀,变呀变呀,变只小花猫呀(喵喵喵)变只小花狗呀(汪汪汪)````````

5、堆馒头

目标:

1、训练幼儿抓握动作,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玩法:游戏者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直到高处够不着为止。

6、蚊子叮手

目标:

1、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小肌肉。

2、培养幼儿注意力

玩法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7、小老鼠上灯台

目标:

1、训练幼儿追逐跑,发展幼儿奔跑能力。

2、训练幼儿注意力、敏捷的反应力

3、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玩法:一名幼儿扮猫,其余的幼儿扮老鼠。游戏开始,全体幼儿一边念歌谣,一边学老鼠走并作偷油状。歌谣念完,猫大叫一声“喵”————老鼠听到叫声立即逃跑,猫去追。跑回洞里的就不能再追,猫另寻目标。被捉到者扮下一轮的猫,如果一只老鼠都没捉到,下一轮仍由该幼儿扮猫。猫没有叫,不能追跑。

附:歌谣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猫来了,吓破胆,

骨碌骨碌滚下来。

8、、石头、剪子、布

目标:

1、训练幼儿反应的机敏性。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玩法:二至三个幼儿一组,幼儿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谣,边念边随节奏轻轻地动拳头,当歌谣念完时,一起出拳作动作,根据动作决定胜负,依次淘汰。

9、追猫:

目标:

1、训练幼儿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2、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玩法:一位幼儿当猫,选定一个地方当窝,其余的幼儿在距猫一定距离的地方扮小猫,当猫喊:小猫小猫快回家,不然妈妈批评它。猫妈妈说完,小猫立即向窝里跑去,猫妈妈立即去追捉小猫,未跑到窝里被猫妈妈抓住的幼儿暂停游戏。

10、王子点兵

目标:

1、练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的能力,发展幼儿手脑协调性。

2、培养幼儿自控力。

3、体验游戏的乐趣

玩法:一位幼儿当王子,其余的幼儿站或坐一排当小兵,游戏开始,王子从左或右一个挨一个地边念歌谣边用食指有序地点数,当歌谣念完后,王子的手停在哪个幼儿,该幼儿就站出来当王子接着点兵。

附:歌谣——王子点兵

张点兵,王点兵

王子下山来点兵,

点到哪个就是我的兵。

11、老猫睡觉醒不了

目标:

1、训练幼儿轻走、快跑的能力,锻炼幼儿腿部肌肉。

2、培养幼儿控制能力、听信号快速反应的能力。

玩法:场地上选定一个地方或画一个大圆圈做窝,一位幼儿扮猫妈妈,其余的幼儿扮小猫。游戏开始,猫妈妈说:睡觉了并做睡觉状,小猫快速地轻轻离开猫窝玩,当猫妈妈说:“我的小猫在哪里呀?”(妈妈醒了),小猫快速跑回窝。

12、城门城门几门几丈高

目标:

1、训练幼儿钻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和坚持性。

玩法:

一位幼儿手拉手举高搭成城门,其余的幼儿排队有秩序的边念歌谣边钻城门当念到X 丈高时,做城门的幼儿突然关门,被关住的幼儿暂停游戏。

2、、幼儿熟练后可变换玩法,如,增开城门、城门不一样高,以竟赛的形式进行等。

附:歌谣:

问:城门城门几丈高?答:一丈高、、、、、、、X丈高

13、拉大锯

目标:

1、训练幼儿发音正确发出n l j x等音。

2、培养幼儿愉快地与同伴协调动作,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玩法:两位幼儿面对面、手拉手相对而坐或向对而立,随儿歌节奏协调拉动双手做拉锯似的前倾后仰等动作。幼儿熟悉儿歌后可以更换第3句内容,将“你一去我也去”改换成自己的名字或小动物的名字,也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附:歌谣——拉大锯

拉大锯,拉大锯,(手拉手前倾后仰)

外婆门前唱演戏,(同前)

你也去,我也去,(幼儿分别用食指指着对方和自己)

大家一块去看戏。(有节奏地拍手)

14、山上有个木头人

目标:1、训练幼儿自控力和想象力。

2、会正确发音:山(shan )、上(shang )、三(san )。

3、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玩法:1、游戏时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笑。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声音,就伸出手给同伴,同伴拉住他的手说: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小手打三下。然后边打边数一、二、三。游戏结束。

3、悉玩法后,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材料做成的人,如,铁皮人、石头人、西瓜人,并将游戏变成“石头人”等。

附:歌谣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

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15、踩影子

目标:

1、发展幼儿追跑能力,锻炼幼儿腿部肌肉,训练幼儿灵活的躲闪能力。

2、培养幼儿观察力,训练幼儿反应的敏捷性。

2、提要成功的快乐。

玩法:此游戏要在有太阳的时候作。两人一组,互相踩对方的影子,且一边踩一边想办法躲闪,不让对方踩到自己的影子。踩到对方影子次数多者为胜。

16、捉小马

目标:训练幼儿奔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玩法:选一人当老虎,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作“房子”,其余的人当小马站在圆圈里面。游戏开始,老虎念儿歌,儿歌念完后,小马们立即快速向指定物体跑去,并触摸所指定的物体,触摸后立刻返回,。这时候,老虎便开始追捉小马,跑回圈里的小马便算到家,老虎不能再捉,没有跑回圈的小马被捉住就暂停游戏一次,游戏结束一轮。如没有小马被捉住,仍由原来的的幼儿当老虎,游戏继续进行。

儿歌:小马小马快快跑,摸摸XX(50米以外)就回槽。

17、吹泡泡

目标:

1、训练幼儿听歌谣按节奏统一行动的能力,发展幼儿跳、后退等基本动作。

2、训练幼儿反映的敏捷性。

3、培养幼儿协作能力。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玩法:全体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边念儿歌边随儿歌节奏同时沿着同一方向走,儿歌念完

即停止走动。一领头幼儿说:泡泡变小了,全体幼儿缩小圆圈,

泡泡变大了、全体幼儿后退扩大圆圈,泡泡飞得高、泡泡飞得低,幼儿分别做飞高飞低的动作。当说泡泡爆了,全体幼儿立刻蹲下,领头幼儿立即去捉未蹲下的幼儿,被捉到的幼儿暂听游戏一次。

18、小麻雀和稻草人

目标:

1、训练幼儿四散跑和追逐跑的能力。

2、培养幼儿注意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3、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玩法:教师或一幼儿扮稻草人蹲在田里,其余的幼儿扮麻雀在田里飞来飞去觅食,当稻草人一站起来喊一声“我是稻草人,不许吃粮食”时,麻雀立即飞走,双手抱肩表示到家,稻草人不在追,被捉住者暂停游戏或与稻草人交换角色

19、芝麻开门

目标:

1、练习快速钻,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反应的敏捷性。

2、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能力,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玩法:大部分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大圆圈作山洞,几个幼儿在洞里钻来钻去。圈上的幼儿念儿歌:芝麻开门芝麻开门,嘭嘭嘭。反复三遍。芝麻关门芝麻关门,嘭嘭嘭。全体幼儿蹲下。被关在外面的幼儿与圈上的幼儿互换。

20、藏猫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动脑筋、想办法躲藏,养成幼儿好动脑的习惯。

2、训练幼儿快速反映的能力

4、感受游戏的乐趣。

玩法:参与游戏的幼儿用任何一种方式先定出一人当“猫妈妈”。游戏开始,“猫妈妈”蒙住自己的双眼,数数念儿歌(方式自定),其余的幼儿迅速找一地方躲藏,“猫妈妈”数完数立即去找躲藏的小猫,小猫想办法不让妈妈找到,妈妈一边找一边故意问,引诱小猫出来。(在游戏过程中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躲藏的方位、结合数数等)

大班民间游戏目录:

1、铁环滚滚

2、陀螺转转

3、花样跳绳

4、跳皮筋

5、跳房子(又称跳方、蹴瓦)。

6、抬花轿(新娘坐

轿)

7、五步猫

8、炸碉堡

9、脚尖脚跟踢

10、挑棍

11、占角

12、蛇抱蛋

13、蝗丝蚂蚂

14、翻花绳

15、木老虎

16、小石子

17、五子棋

18、裤子棋

19、斜方棋

20 、五星棋

20、偷油猫

21、弹籽

22、运粮

23、炸果果

24、摸白菜

25、锤子、剪刀、

26、打拐

27、手推车(犁田)

28、东西南北

29、编花篮

30、打糍粑

31、踢毽子

32、拔根(打豆腐

干、扇烟盒)

33、砍包

34、电报猫(发电

报)

35、摇摇船

36、打野鸭

37 、跳马

38、竹蜻蜓

大班民间游戏玩法提示:

1、铁环滚滚

目标:

1、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反应的敏捷性。

2、培养幼儿耐性、承受失败挫折的耐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

玩法:用粗铁丝弯成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圆环,用稍细的铁丝弯成一个柄长60——70厘米的铁钩,用铁钩轻轻“护着”铁环向前滚。幼儿初学时,要注意掌握滚动铁环的要领:发铁环时,铁钩钩住铁环,不能离地太近,也不能钩得太高,发动时两只手要协调一致,在滚动的过程中,铁钩不能紧紧的贴着环,环偏向左边时,铁钩向右,反之。幼儿玩熟后,启发幼儿变花样滚。

2、陀螺转转

目标:

1、训练幼儿臂力、目测力,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探究成功、失败的原因,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玩法:(提示)绳子沿顺时针方向绕,木棍不能打在陀螺上。鞭子要一下一下地挥动。

幼儿玩玩熟后,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创新玩法,如,两人合发、合玩一个陀螺、站着发(飞陀螺)、双手空发、一人玩两个陀螺,碰陀螺等。

3、花样跳绳

目标:

1、训练幼儿跳的动作,手脚协调性,训练幼儿耐力和体能。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探究、创新能力。

玩法提示:

1、幼儿开始学跳时,要注意引导幼儿感悟、尝试、掌握手脚协调一致。

2、幼儿会跳后,变花样跳(单脚、双脚、两脚交替、跑跳、顺跳,反跳、两人跳、升

级跳、二人摇绳,一人或多人跳,有一人跳前面带一人或前后各带一人的各种跳法。

迈门坎、麻花阵、旋风、倒抡绳、跑跳、蹲跳等)。

3、引导幼儿探究除跳以外,跳绳的别的功用(一物多玩、多物合玩、寻找替代物)。

4、跳皮筋:

目标:

1、训练幼儿双脚并跳,两脚交替跳,随歌谣有节奏地跳的动作和协调性。

2、发展幼儿腿步肌肉,增强幼儿腿部力量。

3、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关系。

方法:三人以上的幼儿参加,两位幼儿用脚钩住皮筋,左右分开站,其余的幼儿随歌谣跳,可以一位幼儿或多位幼儿同时跳。

(1)、两脚并跳升级(两脚并跳:踩绳一边——跳到中间——并跳踩另一边绳——跳出——钩绳一边与另一边交叉——跳出。)

(2)、两脚交替一进一出随歌谣有节奏地跳,跳的过程中不能踩绳,踩绳则犯规。

跳到歌谣念玩时位犯规就升一级,继续跳。

(3)三人以上拉皮筋成三角形或多边形,跳的方法与(2),只是一边跳,一边沿顺时针方向向前跑。

附:歌谣

(1)马兰开花

小汽车,滴滴滴,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4

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

九五六、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一。

歌谣二: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

先出犄角后出头

你爹你妈给你买的瘦羊肉。

你不吃的猫叼去活该。

小花猫

小花猫,上学校

老师上课它睡觉

你说可笑不可笑。

李向阳

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

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

高墙不抵用,我就钻地洞。

地洞有枪子,炸死小鬼子。

江姐

江姐,江姐好江姐。

你为革命洒热血。

蒲志高,大坏蛋。

叛徒一个大草包。

5、跳房子(又称跳方、蹴瓦)。

目标:

1、训练幼儿单脚跳的动作、两脚并立,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2、发展幼儿目测力和脚部动作的控制力及其协调性。

玩法:在平地上画并排五六个大方格,二人以上参加,依次出场。用一串子或碎瓦片(称为“瓦儿”)抛“串子”于第一格,单脚跳动,蹴“串子”向前,一格一格跳过,行进中“串子”压界线,名为压杠,脚踏界线,名为踩杠。都算犯规,犯规即出局等待下一轮。按规则跳完一个来回,即算跳完一格,取得盖房资格,背对房格,将“串子”由头顶向后抛出,名为背子,“串子”落在哪一格,哪一格即为胜者的“房子”,,胜者在这一格画上记号,名为“盖房子”,此后胜者再跳至自己“房子”的一格时,可以落脚休息。再抛“串子”于第二格,由第二格蹴“串子”向前。最后以盖“房子”的多少排名。(提示:开始时,幼儿可以双脚着地蹴,也可以单脚跳蹴。幼儿玩熟后,可以创新游戏情节、规则,激发幼儿探索、发现新材料,动手制作串子,

6、抬花轿:

目标:

1、训练幼儿臂力,发展幼儿体能。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玩法:

三位幼儿为一组,一位幼儿扮新娘,另两位幼儿扮轿夫。两位轿夫手拉手搭成轿子,新娘坐在轿子上两手搭在轿夫的肩上,轿夫同心协力抬着新娘向前走。

7、五步猫

目标:

1、训练幼儿跨跳、追跑能力

2、培养幼儿观察、判断能力,反应的敏捷性。

玩法:

一幼儿当猫妈妈,其余的幼儿当小猫。游戏开始,小猫在一条横线处(事先画好)开始向前跨跳五步,猫妈妈向前一步(或自定步数)喊开始,小猫寻找机会跑回家(横线后),猫妈妈伺机追捉小猫,被捉住的幼儿当下一轮猫妈妈,如未有小猫被捉住,下一轮仍由原来的猫妈妈扮猫。

8、炸碉堡

目标:1、发展幼儿钻、爬、跨、投掷等动作。

2、发展幼儿钻、爬、跨、投掷等动作。

3、感受创编游戏的快乐。

9、、脚尖脚跟踢

目标:

1、训练幼儿双脚的灵活性,锻炼幼儿双脚跳动的能力。

2、训练幼儿耐力、发展幼儿方位知觉。

3、发展幼儿合作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玩法: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跟朝前点地)

脚尖踢(将右脚尖原地点地,接着向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10、挑棍

目标:

1、发展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幼儿动作力度的控制力。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力、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做事的耐心、坚持性。

玩法:手握一把高粱棍或塑料彩棍,竖在地上用力一拉散开或握在手里撒开,然后捡起散开单独的彩棍,叠在一起的彩棍用手里的一根彩棍去挑起。如果要挑的彩棍被挑起,且挨在一起的彩棍未动,挑棍人则捡起该彩棍,如果挑的过程中挨在一起的彩棍动了则不能捡棍,并交换挑棍。彩棍挑完为止,拣棍多者为胜。

11、占四角

目标:

1、练习快跑,提高奔跑速度。

2、训练幼儿快速反应力。

3、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玩法:一组幼儿站在一个图形的各个角上的圆圈中,选一名幼儿站在图形的中央。游戏开始,站在图形中间的幼儿喊“一、二、三”时,站在圈内的幼儿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跑出调换位置,这时,中间的幼儿迅速抢占角上的圆圈,占到圆圈的幼儿为胜。未占到圈的幼儿则占在在中央,游戏重新开始。(游戏的图形可以自由变化)。

12、蛇抱蛋

目标:

1、训练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反应的机敏性。

2、训练幼儿注意力、观察、分析、判断力。

3、体验游戏的乐趣。

玩法:游戏者中选一人当“蛇”蛇妈妈蹲下或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有几个蛋(石头或沙包等代替),其余的幼儿扮耗子在蛇妈妈身边转来转去,寻找机会偷蛋。蛇妈妈自由转身保护“蛋”,但不能离开窝,“耗子”伸手取蛋时,蛇妈妈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暂停游戏,游戏玩到鸡蛋“偷”完为止。偷蛋多者为胜。

13、蝗丝蚂蚂

1、训练幼儿蹲走爬的动作,锻炼幼儿腿步肌肉。

2、培养幼儿“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体验集体胜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玩法:

一能干的幼儿扮蚁王,其余的幼儿扮蝗丝蚂蚂。蚁王和蚂蚂一方一句接龙念歌谣,当员掉队或不蹲走,则为败。歌谣念完后,全体幼蚂蚂说一声“来了”,各队蚂蚁下系迅速地一个拉着一个向前“蹲走”,先达到预定地点的为胜。如果中途哪队的队员掉队或不蹲走则犯规。(可引导幼儿变换玩法,如,两位幼儿幼儿肩搭肩蹲走抬食物,一位幼儿在前一位幼儿在后搭肩或拉着衣摆向前爬或蹲走等)。

附:歌谣

(王):蝗丝蚂蚂,来吃肉哟,

(蚂):哎!

(王):蝗丝姨姨来喝汤哟,

(蚂):哎!

(合):抬的抬轿,骑的骑马,

大的不来,小的来,

热热闹闹一起来.。

14、翻花绳

目标:1、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及精细动作。

2、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图形想象力,增强记忆力。

4、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合作能力。

玩法:两人一组,将一根细绳打结成圈,通过绷、钩、挑、翻等动作,将绳变出许多花样。

15、木老虎

目标:

1、训练幼儿双手动作的协调性,锻炼幼儿臂力。

2、感受游戏的乐趣。

玩法:在一长方形竹块的两端大两个孔,用耐磨的短绳穿过两孔打一个结,用两手钩住绳,让竹块在中间,两手协调沿一个方向甩动线绳,然后两手用力向两边拉,木老虎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16、小石子

目标:

1、训练幼儿注意力、观察力、猜测、判断力。

2、感受游戏的乐趣

玩法:

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坐下,一个幼儿作猜子人坐在圈中,。游戏开始,从一位幼儿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传石子,并且做出各种各样的假动作,迷惑猜子人。猜子人密切监视大家的动作,判断和观察小石子在谁的手里,。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喊停,大家把手放在腿上,不再做任何动作,猜子人猜石子在谁的手里,猜对了就和拿子人交换角色,如果踩错了猜子人继续猜,从拿石子的小朋友处重新开始传子。

17、五子棋:。

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勤

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幼儿细心、耐性及竞争意识。

3、培养幼儿承受失败的抗挫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玩法:在纸上或地上画一方形方格棋盘。两人各执五个棋子,一人一次下一子,谁的五个棋子先连成一条线为胜。

二人背贴背站立,以臂肘在身后相挽,互相背起放下,动作有节奏,伴之以歌谣:“天上是啥?”“星星。”“地上是啥?”“烧饼。”“水里是啥?”“水老鸹。”“得儿呱儿,反过来你背背我吧!”

18、裤子棋

目标:(同五子棋)

玩法:画一形如裤子棋盘,两人一组,各执两枚棋子(两种颜色),预先在四

个角上布好,每人每次只准在直线上移动一步,谁的棋子先困住别人的棋路

为胜。

19、斜方棋

目标:(同五子棋)

玩法:游戏开始2人各拿一色5

一分将对分的5枚棋包围,则为胜。

20、五星棋

玩法:在五角星棋盘上,放上二枚白子,一枚黑子(或别的颜色),

黑子先走,白子后走,每次走一个交叉点,可进可退,凡三子走成

三角形便为白棋赢,凡三子走成一条直线,便为黑棋赢。

棋类目标:幼儿观察力,分析判断力,培养幼儿耐心,游戏的

坚持性,培养幼儿勤学善动习惯,培养幼儿竞争意识,培养幼儿承

受失败的抗挫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21、偷油猫

目标:

1、发展幼儿注意力、控制力、坚持性。

2、培养幼儿机敏性。

玩法:一幼儿扮猫,其余的幼儿扮老鼠。开始猫选一地方站好,老鼠在离猫一定的地方站好。游戏开始,猫背过身喊“一二三”,然后迅速转过身,看有没有老鼠在动。在猫数“一二三”的时候,老鼠想办法快速前进,当猫数三时立即停下,不能让猫看见。被猫发现者,暂停游戏,剩下的老鼠继续游戏,直到全体老鼠进猫家为一轮。

22、弹籽

目标:

1、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和目测力。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竞争意识。

玩法:用手抓一把蚕豆(籽)用力撒开,幼儿进行观察、分析,选定两颗籽,用食指在选定的两颗籽之间划一下,然后将拇指压住食指,食指顶住拇指圈成圈,食指用力将选定的两颗籽中的一颗弹向另一颗,弹中了则任捡起一颗,以同样的方法继续弹,如果未弹中或弹到了别的籽则犯规,该另一位幼儿弹。最后以捡籽多者未胜。(提示:引导幼儿探索弹籽的不同材料,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探索不同的玩法,创造性的弹子)。

23、运粮

目标:

1、练习抛接动作,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团结精神。

玩法:在场地的一端画上俩个圆圈作粮仓,在场地的另一端放两辆小车(可以用凳子代替),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两队站在粮仓和小车之间。游戏开时,挨着粮仓的幼儿从粮仓中取出粮袋(沙袋代替)抛给第一二个幼儿,第二个抛给第三个,依序抛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幼儿将粮袋放到小车里,中途粮袋不能掉到地上,掉了拣起从掉的地方重抛。那一队的粮食先运完为胜。

24、炸果果

目标;

1、训练幼儿合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

玩法:二人对面站立,两手相牵,抖动出节拍,齐唱:“炸,炸,炸果果,腰里一个铁索索。翻开,掉开,吱吜,过来!”唱最后一句时,牵着的手举过头顶,各个后转身,变成背后拉手的姿势,谓之“变老虎”。

25、摸白菜

目标:

1、发展幼儿奔跑能力,听信号做动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反应的敏捷性。

玩法:

参加人数不限,先选一人为“当家的”,选一人为“鹰”。当家的搂鹰于怀,坐地上,所坐之处即为家。准备就绪,其余所有参加者站“家”前齐声唱谣:“踩白秸,摸白菜,摸摸哪儿再回来?当家的”即指前方某物,如墙壁、槐树、草垛等,唱答:“摸摸××再回来!”参加者即跑去摸摸所指之物,返回,当家的问:“好了吗?”众答:“好啦!”当家的说:“好了放鹰啦?”众答:“放吧。”当家的即松手放鹰出来。鹰可追拿参加者中的任何一人,大家则纷纷奔“家”,在被鹰追上之前,用手拍到当家的就算到家,鹰即不得再追,到家之前被鹰追上抓到,这一局就算结束。重新开始时,上一局被“鹰”捉到的人做“鹰”,上一局的鹰改做当家的。

26锤子、剪刀、布

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猜拳双方相对而立,边原地跳边说“锤子、剪刀、布”,当说到“布”时,双方用脚做出想做的动作(“石头”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想两侧张开),以动作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入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27、打拐

目标:

1、训练幼儿眼疾手快的能力,发展幼儿臂力。

2、培养幼儿机敏性。

玩法:两人以上为一组,选两根木棍或竹块,将其中一根斜靠在小石头上,用另一根去打斜靠那根木棍的未着地的一端,使之“跳”起来,然后又猛力将“跳起来”的棍子打出去。棍子落地后,用手里的棍子去量一量距离。一人一次,距离远者为胜。

28、手推车(犁田)

目标:

1、幼儿两手着地悬空爬行的能力,锻炼幼儿手臂力量。

2、发展幼儿整个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3、训练幼儿间相互协调配合能力。

玩法:

二人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另一幼儿把胜者的一条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也可三人玩,两人推车)

29、拔根

目标:

1、训练思儿臂力,学会动脑筋使巧劲,

2、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竞争意识,体验“胜利”的乐趣。

玩法:用一些旧烟盒纸或其它废纸,将纸叠成豆腐干状或飞机状(根),两人或多人一组,游戏开始,将“根”撒在地上,然后游戏者依次通过自己的判断,选择“根”,用力挥臂扇动豆腐干,借助产生的动力,将“根”翻过来,拾起豆腐干,继续“技根”,如未将“根翻过来,则由别人来扇,最后评谁拾起的“根”多为胜。

30、摇摇船

目标:

1 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与肢体的力量。

2 培养幼儿的协调合作能力,感受与他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玩法:幼儿两两一组,互相坐在同伴的脚背上,拉住同伴的手,一边念儿歌一边前后摇晃身体。

31、电报猫

目标:

1、训练幼儿记忆力,语言表达力,注意力,快速反映的能力,

2、培养幼儿团体意识,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玩法:分为两组或多组,人数不限(每组均等),每组幼儿手拉手,站成一条线或别的队形,游戏开始选出一位幼儿当首长,首长传达命令,每组队员(发报员)依次将首长的命令发报出去(传给下一个),哪一组准确无误地先传完为胜,传的话可由易到难,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依据需要自由改变队形(便于传话)。

32、摸猫

目标:

1、训练幼儿听觉、触摸觉,发展幼儿感知能力,平衡能力,训

练幼儿观察、记忆、判断能力

2、体验游戏的乐趣。

玩法: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圈,选出一位幼儿当“摸猫者”,其余的幼儿

当“猫”,游戏开始,摸获者用手绢蒙住双眼,念“摸猫、躲猫,摸到

就是你的猫(或数数),扮猫的幼儿则快速在场中选择一位置蹲下不动,

猫者念完即前去“摸猫”,被摸到者即和对方交换角色。

大班民间游戏目录:

1、铁环滚滚

2、陀螺转转

3、花样跳绳

4、跳皮筋

5、跳房子(又称跳方、蹴瓦)。

6、抬花轿(新娘坐轿)

7、五步猫

8、炸碉堡

9、脚尖脚跟踢10、挑棍

11、占角

12、蛇抱蛋

13、蝗丝蚂蚂

14、翻花绳

15、木老虎

16、小石子

17、五子棋

18、裤子棋

19、斜方棋

20 、五星棋

20、偷油猫

21、弹籽

22、运粮

23、炸果果

24、摸白菜

25、锤子、剪刀、

26、打拐

27、手推车(犁田)

28、东西南北

29、编花篮

30、打糍粑

31、踢毽子

32、拔根(打豆腐

干、扇烟盒)

33、砍包

34、电报猫(发电

报)

35、摇摇船

36、打野鸭

37 、跳马

38、竹蜻蜓

大班民间游戏玩法提示:

1、铁环滚滚

目标:

1、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反应的敏捷性。

2、培养幼儿耐性、承受失败挫折的耐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

玩法:用粗铁丝弯成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圆环,用稍细的铁丝弯成一个柄长60——70厘米的铁钩,用铁钩轻轻“护着”铁环向前滚。幼儿初学时,要注意掌握滚动铁环的要领:发铁环时,铁钩钩住铁环,不能离地太近,也不能钩得太高,发动时两只手要协调一致,在滚动的过程中,铁钩不能紧紧的贴着环,环偏向左边时,铁钩向右,反之。幼儿玩熟后,启发幼儿变花样滚。

2、陀螺转转

目标:

1、训练幼儿臂力、目测力,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探究成功、失败的原因,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玩法:(提示)绳子沿顺时针方向绕,木棍不能打在陀螺上。鞭子要一下一下地挥动。

幼儿玩玩熟后,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创新玩法,如,两人合发、合玩一个陀螺、站着发(飞陀螺)、双手空发、一人玩两个陀螺,碰陀螺等。

3、花样跳绳

目标:

1、训练幼儿跳的动作,手脚协调性,训练幼儿耐力和体能。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探究、创新能力。

玩法提示:

5、幼儿开始学跳时,要注意引导幼儿感悟、尝试、掌握手脚协调一致。

6、幼儿会跳后,变花样跳(单脚、双脚、两脚交替、跑跳、顺跳,反跳、两人跳、升

级跳、二人摇绳,一人或多人跳,有一人跳前面带一人或前后各带一人的各种跳法。

迈门坎、麻花阵、旋风、倒抡绳、跑跳、蹲跳等)。

7、引导幼儿探究除跳以外,跳绳的别的功用(一物多玩、多物合玩、寻找替代物)。

8、跳皮筋:

目标:

4、训练幼儿双脚并跳,两脚交替跳,随歌谣有节奏地跳的动作和协调性。

5、发展幼儿腿步肌肉,增强幼儿腿部力量。

6、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关系。

方法:三人以上的幼儿参加,两位幼儿用脚钩住皮筋,左右分开站,其余的幼儿随歌谣跳,可以一位幼儿或多位幼儿同时跳。

(1)、两脚并跳升级(两脚并跳:踩绳一边——跳到中间——并跳踩另一边绳——跳出——钩绳一边与另一边交叉——跳出。)

(2)、两脚交替一进一出随歌谣有节奏地跳,跳的过程中不能踩绳,踩绳则犯规。

跳到歌谣念玩时位犯规就升一级,继续跳。

(3)三人以上拉皮筋成三角形或多边形,跳的方法与(2),只是一边跳,一边沿顺时针方向向前跑。

附:歌谣

(1)马兰开花

小汽车,滴滴滴,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4

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

九五六、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一。

歌谣二: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

先出犄角后出头

你爹你妈给你买的瘦羊肉。

你不吃的猫叼去活该。

小花猫

小花猫,上学校

老师上课它睡觉

你说可笑不可笑。

李向阳

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

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

高墙不抵用,我就钻地洞。

地洞有枪子,炸死小鬼子。

江姐

江姐,江姐好江姐。

你为革命洒热血。

蒲志高,大坏蛋。

叛徒一个大草包。

5、跳房子(又称跳方、蹴瓦)。

目标:

3、训练幼儿单脚跳的动作、两脚并立,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4、发展幼儿目测力和脚部动作的控制力及其协调性。

玩法:在平地上画并排五六个大方格,二人以上参加,依次出场。用一串子或碎瓦片(称为“瓦儿”)抛“串子”于第一格,单脚跳动,蹴“串子”向前,一格一格跳过,行进中“串子”压界线,名为压杠,脚踏界线,名为踩杠。都算犯规,犯规即出局等待下一轮。按规则跳完一个来回,即算跳完一格,取得盖房资格,背对房格,将“串子”由头顶向后抛出,名为背子,“串子”落在哪一格,哪一格即为胜者的“房子”,,胜者在这一格画上记号,名为“盖房子”,

此后胜者再跳至自己“房子”的一格时,可以落脚休息。再抛“串子”于第二格,由第二格蹴“串子”向前。最后以盖“房子”的多少排名。(提示:开始时,幼儿可以双脚着地蹴,也可以单脚跳蹴。幼儿玩熟后,可以创新游戏情节、规则,激发幼儿探索、发现新材料,动手制作串子,

6、抬花轿:

目标:

1、训练幼儿臂力,发展幼儿体能。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玩法:

三位幼儿为一组,一位幼儿扮新娘,另两位幼儿扮轿夫。两位轿夫手拉手搭成轿子,新娘坐在轿子上两手搭在轿夫的肩上,轿夫同心协力抬着新娘向前走。

7、五步猫

目标:

3、训练幼儿跨跳、追跑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判断能力,反应的敏捷性。

玩法:

一幼儿当猫妈妈,其余的幼儿当小猫。游戏开始,小猫在一条横线处(事先画好)开始向前跨跳五步,猫妈妈向前一步(或自定步数)喊开始,小猫寻找机会跑回家(横线后),猫妈妈伺机追捉小猫,被捉住的幼儿当下一轮猫妈妈,如未有小猫被捉住,下一轮仍由原来的猫妈妈扮猫。

8、炸碉堡

目标:1、发展幼儿钻、爬、跨、投掷等动作。

2、发展幼儿钻、爬、跨、投掷等动作。

3、感受创编游戏的快乐。

9、、脚尖脚跟踢

目标:

1、训练幼儿双脚的灵活性,锻炼幼儿双脚跳动的能力。

2、训练幼儿耐力、发展幼儿方位知觉。

3、发展幼儿合作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玩法: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跟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原地点地,接着向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10、挑棍

目标:

4、发展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幼儿动作力度的控制力。

5、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力、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

6、培养幼儿做事的耐心、坚持性。

玩法:手握一把高粱棍或塑料彩棍,竖在地上用力一拉散开或握在手里撒开,然后捡起散开单独的彩棍,叠在一起的彩棍用手里的一根彩棍去挑起。如果要挑的彩棍被挑起,且挨在一起的彩棍未动,挑棍人则捡起该彩棍,如果挑的过程中挨在一起的彩棍动了则不能捡棍,并交换挑棍。彩棍挑完为止,拣棍多者为胜。

11、占四角

目标:

4、练习快跑,提高奔跑速度。

5、训练幼儿快速反应力。

6、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玩法:一组幼儿站在一个图形的各个角上的圆圈中,选一名幼儿站在图形的中央。游戏开始,站在图形中间的幼儿喊“一、二、三”时,站在圈内的幼儿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跑出调换位置,这时,中间的幼儿迅速抢占角上的圆圈,占到圆圈的幼儿为胜。未占到圈的幼儿则占在在中央,游戏重新开始。(游戏的图形可以自由变化)。

12、蛇抱蛋

目标:

5、训练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反应的机敏性。

6、训练幼儿注意力、观察、分析、判断力。

7、体验游戏的乐趣。

玩法:游戏者中选一人当“蛇”蛇妈妈蹲下或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有几个蛋(石头或沙包等代替),其余的幼儿扮耗子在蛇妈妈身边转来转去,寻找机会偷蛋。蛇妈妈自由转身保护“蛋”,但不能离开窝,“耗子”伸手取蛋时,蛇妈妈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暂停游戏,游戏玩到鸡蛋“偷”完为止。偷蛋多者为胜。

13、蝗丝蚂蚂

1、训练幼儿蹲走爬的动作,锻炼幼儿腿步肌肉。

2、培养幼儿“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体验集体胜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玩法:

一能干的幼儿扮蚁王,其余的幼儿扮蝗丝蚂蚂。蚁王和蚂蚂一方一句接龙念歌谣,当员掉队或不蹲走,则为败。歌谣念完后,全体幼蚂蚂说一声“来了”,各队蚂蚁下系迅速地一个拉着一个向前“蹲走”,先达到预定地点的为胜。如果中途哪队的队员掉队或不蹲走则犯规。(可引导幼儿变换玩法,如,两位幼儿幼儿肩搭肩蹲走抬食物,一位幼儿在前一位幼儿在后搭肩或拉着衣摆向前爬或蹲走等)。

附:歌谣

(王):蝗丝蚂蚂,来吃肉哟,

(蚂):哎!

(王):蝗丝姨姨来喝汤哟,

(蚂):哎!

(合):抬的抬轿,骑的骑马,

大的不来,小的来,

热热闹闹一起来.。

14、翻花绳

目标:1、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及精细动作。

2、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图形想象力,增强记忆力。

8、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合作能力。

玩法:两人一组,将一根细绳打结成圈,通过绷、钩、挑、翻等动作,将绳变出许多花样。

15、木老虎

目标:

1、训练幼儿双手动作的协调性,锻炼幼儿臂力。

2、感受游戏的乐趣。

玩法:在一长方形竹块的两端大两个孔,用耐磨的短绳穿过两孔打一个结,用两手钩住绳,让竹块在中间,两手协调沿一个方向甩动线绳,然后两手用力向两边拉,木老虎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16、小石子

目标:

1、训练幼儿注意力、观察力、猜测、判断力。

2、感受游戏的乐趣

玩法:

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坐下,一个幼儿作猜子人坐在圈中,。游戏开始,从一位幼儿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传石子,并且做出各种各样的假动作,迷惑猜子人。猜子人密切监视大家的动作,判断和观察小石子在谁的手里,。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喊停,大家把手放在腿上,不再做任何动作,猜子人猜石子在谁的手里,猜对了就和拿子人交换角色,如果踩错了猜子人继续猜,从拿石子的小朋友处重新开始传子。

17、五子棋:。

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勤

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幼儿细心、耐性及竞争意识。

3、培养幼儿承受失败的抗挫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玩法:在纸上或地上画一方形方格棋盘。两人各执五个棋子,一人一次下一子,谁的五个棋子先连成一条线为胜。

二人背贴背站立,以臂肘在身后相挽,互相背起放下,动作有节奏,伴之以歌谣:“天上是啥?”“星星。”“地上是啥?”“烧饼。”“水里是啥?”“水老鸹。”“得儿呱儿,反过来你背背我吧!”

18、裤子棋

目标:(同五子棋)

玩法:画一形如裤子棋盘,两人一组,各执两枚棋子(两种颜色),预先在四

个角上布好,每人每次只准在直线上移动一步,谁的棋子先困住别人的棋路

为胜。

19、斜方棋

目标:(同五子棋)

玩法:游戏开始2人各拿一色5

一分将对分的5枚棋包围,则为胜。

20、五星棋

玩法:在五角星棋盘上,放上二枚白子,一枚黑子(或别的颜色),

黑子先走,白子后走,每次走一个交叉点,可进可退,凡三子走成

三角形便为白棋赢,凡三子走成一条直线,便为黑棋赢。

棋类目标:幼儿观察力,分析判断力,培养幼儿耐心,游戏的

坚持性,培养幼儿勤学善动习惯,培养幼儿竞争意识,培养幼儿承

受失败的抗挫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21、偷油猫

目标:

1、发展幼儿注意力、控制力、坚持性。

2、培养幼儿机敏性。

玩法:一幼儿扮猫,其余的幼儿扮老鼠。开始猫选一地方站好,老鼠在离猫一定的地方站好。游戏开始,猫背过身喊“一二三”,然后迅速转过身,看有没有老鼠在动。在猫数“一二三”的时候,老鼠想办法快速前进,当猫数三时立即停下,不能让猫看见。被猫发现者,暂停游戏,剩下的老鼠继续游戏,直到全体老鼠进猫家为一轮。

22、弹籽

目标:

1、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和目测力。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竞争意识。

玩法:用手抓一把蚕豆(籽)用力撒开,幼儿进行观察、分析,选定两颗籽,用食指在选定的两颗籽之间划一下,然后将拇指压住食指,食指顶住拇指圈成圈,食指用力将选定的两颗籽中的一颗弹向另一颗,弹中了则任捡起一颗,以同样的方法继续弹,如果未弹中或弹到了别的籽则犯规,该另一位幼儿弹。最后以捡籽多者未胜。(提示:引导幼儿探索弹籽的不同材料,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探索不同的玩法,创造性的弹子)。

23、运粮

目标:

1、练习抛接动作,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团结精神。

玩法:在场地的一端画上俩个圆圈作粮仓,在场地的另一端放两辆小车(可以用凳子代替),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两队站在粮仓和小车之间。游戏开时,挨着粮仓的幼儿从粮仓中取出粮袋(沙袋代替)抛给第一二个幼儿,第二个抛给第三个,依序抛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幼儿将粮袋放到小车里,中途粮袋不能掉到地上,掉了拣起从掉的地方重抛。那一队的粮食先运完为胜。

24、炸果果

目标;

1、训练幼儿合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

玩法:二人对面站立,两手相牵,抖动出节拍,齐唱:“炸,炸,炸果果,腰里一个铁索索。翻开,掉开,吱吜,过来!”唱最后一句时,牵着的手举过头顶,各个后转身,变成背后拉手的姿势,谓之“变老虎”。

25、摸白菜

目标:

1、发展幼儿奔跑能力,听信号做动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反应的敏捷性。

玩法:

参加人数不限,先选一人为“当家的”,选一人为“鹰”。当家的搂鹰于怀,坐地上,所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

民间游戏集锦(小班) 1、摇啊摇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身体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拉手面对而坐,边念儿歌边模仿摇船动作,念到最后一句时拍手笑起来。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摔一跤、买条鱼来烧、烧的头不熟来尾巴焦、一跳跳到龙皇庙、龙皇老爷见了哈哈笑。 2、炊事员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认识蔬菜的名称 游戏玩法: 1、每位幼儿配挂在一个菜的胸饰,教师配带锅的胸饰。 2、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玩烧菜的游戏,我的蔬菜在哪里?”幼儿答:“蔬菜蔬菜在这里。” 3、游戏开始,教师随意选择炒一菜,问:“我们先来炒萝卜,萝卜萝卜在哪里?”当萝卜的幼儿回答:“萝卜萝卜在这里。”教师说:“快快走到锅里来。”当萝卜的幼儿就走到教师身后,同时全班幼儿问:“炒完萝卜炒什么?” 4、教师便再次选择炒某一种菜,如:“炒完萝卜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里?”如此反复游戏。 5、幼儿在听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后要迅速起立回答。 6、当教师说“我的蔬菜炒好了”时,幼儿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 游戏准备:

各种菜的胸饰若干,锅的胸饰一个。 3、谁会飞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1、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飞。 2、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 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着不动。 3、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 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教师边说边拿走部分椅子。 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 6、幼儿在飞回座位时,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游戏。 7、多次游戏后,仍没有被淘汰的幼儿为获胜者。 游戏规则:教师在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游戏次数,尽量保证最后的获胜者在10个左右。 4、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辨别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玩法: 玩法一 1、放录音一,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放录音二,请幼儿注意听,分辨出各种动物不同的叫声。 3、教师问:“仔细听,这是什么在叫?”幼儿答:“汪汪汪,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说出并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 玩法二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一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较准确地指出物体的位置。 2、乐意参与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对同伴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贴纸若干; 2、玩具筐一个; 3、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手指娃娃。 1、呈现贴有娃娃笑脸的食指,“手指娃娃本领可大了,它能帮我找到很多东西。不信,让我们来考考它。” 2、出示玩具筐。 “这里有一个玩具筐,里面藏了许多玩具。下面,老师就要请手指娃娃来帮我找到我想要的玩具。”教师随意说一筐内玩具名称,然后用贴有娃娃笑脸的手指指向该玩具。“在哪里?在这里。” 3、进行两三次演示后,鼓励幼儿尝试。 “宝宝们的手指娃娃本领大不大呀?让我们一起伸出食指来指一指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里?看看它是不是也能找得到。” 二、眼睛、鼻子、嘴巴。 1、幼儿听指令,找出自己脸上的相应器官。 “眼睛眼睛在哪里?鼻子鼻子在哪里?嘴巴嘴巴在哪里?……” 2、对积极参与的幼儿予以表扬,鼓励只看不动的幼儿参与进来,奖励每个幼儿一张笑娃娃贴纸,贴在食指上以进一步加强其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找朋友。 “刚才宝宝们的手指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本领真大!手指娃娃可高兴了,它也想找好朋友们一起来做游戏。它要找谁呢?” “手指娃娃要找好朋友(幼儿姓名)一起做游戏,在哪里?” 幼儿听到姓名后,指出相应的幼儿或老师,被叫到的幼儿指向自己。 活动延伸 合唱歌曲《找朋友》。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案二 设计思路: “找不同”的游戏是很多人喜欢玩的一个益智游戏,而我在与家长沟通时发现我班一些幼儿也很喜欢玩。因此,我便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点出发,抓住幼儿心理特点,以幼儿喜欢的动物为主要素材,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发现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找出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出去玩,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动物园)“你在动物园里都看到了什么?咱们边走边看吧?” 二、观看课件,找出图片不同之处。 1、出示阿虎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2、出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小班:民间游戏《玩沙包》叙事案例

小班:民间游戏《玩沙包》叙事案例【游戏名称】玩沙包 【活动年龄班】小班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腕的控制能力,创新多种玩沙包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塑胶场地,每人一个沙包(沙包上缝一根布绳)。 【活动玩法】 幼儿在塑胶场地上分散站好。 踢:幼儿右手提沙包上的布绳,用右脚内侧去踢沙包,看谁踢得多。 走:幼儿将沙包放在头顶上向前走;幼儿用下巴(或双腿膝盖、双脚、)夹住沙包向前走(或跳)…… 投:幼儿站在起始线上朝墙掷沙包,比比谁的沙包落地后离墙最近或最远。 抛:幼儿将沙包当流星球,朝上抛,试试能不能接住。 【游戏实录】

周一,根据老师的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个缝有布绳的沙包。我没有急于告诉小朋友沙包可以怎么玩,而是启发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有的说可以踢着玩,有的说可以当作流星球扔着玩……说归说,用于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孩子们急切的目光中,我带他们来到场地上。 来到场地上,我没有急于让孩子们按我预设的计划玩,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沙包的玩法。孩子们有的踢着玩,有的用头顶着玩,有的抛着玩,玩得非常兴奋,小小的沙包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好像有了生命。面对这个小小的玩具,孩子们充满了好奇,虽然没有我的介入,活动照样进行的有声有色。 【反思】孩子们初次接触沙包,内心充满了好奇,并且很容易就想出了各种各样关于沙包的玩法,加之老师没有干涉他们的活动,使他们有了最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沙包玩法多样,接连玩了几天,孩子们的兴趣依然不减。 孩子们热情高涨的玩了挺长一段时间,当他们再也想不出更好的玩法时,便没有再专注的游戏了,除了少数幼儿还在玩沙包,孩子们有的在塑胶地垫上滚着玩,有的围着场地跑着转圈,活动开始有点乱了。这时,仍在玩沙包的几个小朋友的玩法吸引了我。 “岳阳,这次我来踢,你来帮我数吧。”佳睿一边说着,一边提着沙包的布绳很努力的踢了起来,虽然有时脚踢空了,可她又努力的

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游戏集锦

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游戏集锦 户外游戏:小鸭捉鱼利用资源:路沿游戏目标:1、练习在路沿上走、跳,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游戏准备:小鱼若干体育游戏:斗老虎玩法:1.两名幼儿戴上老虎面具,两手两脚作四肢,手膝着地,后背的裤腰上塞上半截纸条尾巴。2.两只老虎互相用前爪去抓对方的尾巴,抓住者获胜。准备:老虎的头饰或面具、纸条制作的尾巴。提示: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小班体育游戏:老鹰踢罐准备:易拉罐一个。 游戏规则:在场地的正中间放上一个空易拉罐,在空易拉罐外边画一个大圆圈。幼儿手心手背决定出老鹰后,老鹰来到场地中间,用力踢罐。参与者要趁老鹰把踢出去的空罐放回圈内的时机躲藏起来。然后老鹰开始找人,老鹰一旦发现某人... 小班体育游戏:听听谁来了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表达材料投放:音乐、录音机活动过程:和幼儿一起回忆去动物园的情景。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到过那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小白兔―跳、猫―轻轻走、大象甩鼻子等)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兔跳、小猫走等。 小班体育游戏:乌龟爬啊爬活动目标:1、运用幼儿园已有的大型运动器械,让幼儿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大型玩具场地,小兔、乌龟大头贴若干,奖牌20块。 活动重难点: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小班游戏:切西瓜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小班游戏:吹泡泡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教学内容

幼儿园小班智力游戏

小班智力游戏:看谁认得快 目标:1认识自己的标记。 2知道爱清洁,讲卫生,会用自己用的茶杯、毛巾 1向幼儿介绍一日生活内容。 重点告诉幼儿在幼儿园每天吃点心、吃饭、喝水。 2介绍自己的照片,并贴在毛巾架上。 3幼儿挂一条毛巾在自己的标记图下。 4游戏:看谁认得快 分组进行,巩固各自对标记的认识。 小班智力游戏:谁会飞 目标: 1、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飞。 2、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准备:每名幼儿一把椅子 玩法: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 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着不动。 3、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 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教师边说边拿走部分椅子。 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

6、幼儿在飞回座位时,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游戏。 7、多次游戏后,仍没有被淘汰的幼儿为获胜者。 小班智力游戏——滚色 活动目标 1、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敏感性。 2、锻炼幼儿手上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1、旧乒乓球若干;红、黄水粉每组各一小盘。 2、大张白纸坊在大盒子里。 玩法: 1、将乒乓球放在盒子里,让幼儿双手捧着盒子轻轻滚动玩耍,掌握平稳,不使乒乓球滚到盒子外面去。 2、将乒乓球放在红水粉的盘子里滚动一下,让乒乓球蘸上红色,并放在有白纸的盒子里,双手捧着盒子轻轻滚动,让白纸上留下红色轨迹。吸引孩子的兴趣。 3、鼓励有二栋首尝试滚色游戏,颜色由幼儿自选。每个乒乓球蘸一种颜色,然后逐渐增多,滚球的速度应慢一点,尽量滚到白纸的各个方向,而不使球掉落下来。 4、滚好后,启发幼儿想象滚出来的花纹可以做什么(例如:窗帘布、桌布、花裙子、花盘子、花瓶等用品)

小班民间游戏计划精选版

小班民间游戏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班民间游戏计划民间游戏是我园的特色。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机智勇敢的良好个性品质。还能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机智勇敢的良好个性品质。民间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浓厚的趣味性、竞技性,它丰富了当代儿童游戏的内容,满足了儿童自由游戏的愿望。因此,民间体育游戏有着不同于体育活动的独特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 一、年龄阶段幼儿特点分析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组织了切西瓜、丢手绢、跳圈、爬垫子、木头人、蚊子咬小手等民间游戏。这些幼儿特别爱玩的民间游戏都是需要至少两名幼儿参加的,幼儿可以从中满足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这为现今的独生高楼儿童提供了发展社会性的良好时机。其

次,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幼儿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 民间游戏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地淘汰“领袖”。 二、确定活动目标 幼儿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1.本年龄段幼儿身体都比较健康,通过前期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锻炼和培养,幼儿的体质得到了增强,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都有了进步和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尤其在走、跑方面的动作发展较好,上肢的动作较协调。 2.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和手的动作,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四肢的灵活性,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并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合作意识以及耐心、细心的好习惯。 3.使幼儿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躲闪跑,提高了幼儿跑的速度和动作的敏捷性。

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游戏备课讲稿

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游戏:吹泡泡 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讲解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游戏:乌龟爬啊爬 活动目标:1、运用幼儿园已有的大型运动器械,让幼儿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大型玩具场地,小兔、乌龟大头贴若干,奖牌20块。 活动重难点: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活动教案:《小熊过生日》 活动目标: 1、培养与激发幼儿运动兴趣,让幼儿在浓郁的健身氛围中自觉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 2、幼儿能掌握屈膝跳的方法。 3、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奶粉罐若干、呼啦圈若干、"山洞"四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想邀请我们所有的小朋友去参加他的生日party。但是去小熊的家,我们要钻过一个长长的山洞,走过一条弯弯的小路,再跳过一些小石阶才能到小熊的家。 二、基本过程: 1、现在我们就要去小熊家为他庆祝生日吧。 2、将幼儿分为两队,开始活动。先钻过山洞,然后走过S型小路。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去小熊家的路怎么走吗? 师:哦!原来我们走错路了,那我们现在得回到我们出发的地点重新走一次。 3、将幼儿分为两队,先钻过山洞,然后走过S型小路。最后跳过呼啦圈,到达终点(小熊的家)。 三、结束过程: 小熊刚刚告诉老师,他的生日Party是在晚上举行,我们的小朋友们来得有些早了,他在他家的花园里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玩具,请小朋友们先玩一会儿。 四、分散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选择安全地段玩耍 2、能与同伴一起玩耍 3、根据老师提供的玩具高兴玩耍

(小班)民间游戏《玩沙包》叙事案例

民间游戏《玩沙包》叙事案例 作者:郭汉芹 来源: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游戏名称】玩沙包 【活动年龄班】小班 【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手腕的控制能力,创新多种玩沙包的方法。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塑胶场地,每人一个沙包(沙包上缝一根布绳)。 【活动玩法】 幼儿在塑胶场地上分散站好。踢:幼儿右手提沙包上的布绳,用右脚内侧去踢沙包,看谁踢得多。走:幼儿将沙包放在头顶上向前走;幼儿用下巴(或双腿膝盖、双脚、)夹住沙包向前走(或跳)……投:幼儿站在起始线上朝墙掷沙包,比比谁的沙包落地后离墙最近或最远。抛:幼儿将沙包当流星球,朝上抛,试试能不能接住。 【游戏实录】 周一,根据老师的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个缝有布绳的沙包。我没有急于告诉小朋友沙包可以怎么玩,而是启发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有的说可以踢着玩,有的说可以当作流星球扔着玩……说归说,用于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孩子们急切的目光中,我带他们来到场地上。 来到场地上,我没有急于让孩子们按我预设的计划玩,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沙包的玩法。孩子们有的踢着玩,有的用头顶着玩,有的抛着玩,玩得非常兴奋,小小的沙包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好像有了生命。面对这个小小的玩具,孩子们充满了好奇,虽然没有我的介入,活动照样进行的有声有色。 【反思】孩子们初次接触沙包,内心充满了好奇,并且很容易就想出了各种各样关于沙包的玩法,加之老师没有干涉他们的活动,使他们有了最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沙包玩法多样,接连玩了几天,孩子们的

兴趣依然不减。 孩子们热情高涨的玩了挺长一段时间,当他们再也想不出更好的玩法时,便没有再专注的游戏了,除了少数幼儿还在玩沙包,孩子们有的在塑胶地垫上滚着玩,有的围着场地跑着转圈,活动开始有点乱了。这时,仍在玩沙包的几个小朋友的玩法吸引了我。 “岳阳,这次我来踢,你来帮我数吧。”佳睿一边说着,一边提着沙包的布绳很努力的踢了起来,虽然有时脚踢空了,可她又努力的等下一个。佳睿踢了5个,便累的喘起来,就又换上了康妍……最后,是岳阳踢得最多,8个。 他们的玩法启发了我,我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以竞赛的方式玩踢沙包的游戏。我讲了游戏的规则:两个小朋友一组,在自己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比比谁踢得多。孩子们的积极性重又调动了起来,游戏又大张旗鼓地进行起来了。 【反思】自由游戏幼儿虽然不受限制,但时间久了,幼儿就会感到乏味。教师及时发现了这一点,改进了游戏的玩法,缩小了游戏的范围,只选取了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踢”的玩法,并设定了游戏的规则,游戏规则中的竞争意识重又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玩沙包的游戏再次进行,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教师预先设定的游戏规则中对时间的限制不明显,幼儿体力消耗过大,一轮游戏下来,孩子就有点吃不消了,于是,又有小朋友嚷道:“哎呀,老师,累死了!”而且,由于场地大,孩子们站的比较分散。发现了问题就得赶紧解决,场地问题好解决,塑胶地垫上画有小朋友做操时站的小圆点,要求每个小朋友找一个小圆点站好,就比较紧凑了。在游戏的规则中,又加上了对游戏时间的限制:两个小朋友一组轮流踢沙包,在3分钟时间内,比比谁踢得多,多者为胜,奖励一朵小红花。另外,学期末,踢沙包个数多的小朋友将被评选为年度“健康宝宝”。 规则改好了,游戏再次进行,有了前进的目标与方向,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非常认真努力的踢了起来。现在,我们班的小朋友有的能连续踢到30个,有的还能左右脚轮流踢,玩出了新花样,玩沙包的游戏已经成了我们班的特色游戏。 【反思】游戏中,教师意识到了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刻进行解决,将原先宽泛的规则进行了细化,加之教师意识到了踢沙包游戏有点枯燥,又给了幼儿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有了前进的方向,再次调动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班智力游戏

活动内容:《捉大个子》 活动目标:让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手指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扮演角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小小手》 1、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手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2、问师:“小朋友一只手有几个手头啊?(幼儿回答)请仔细观察,看看五个手指头长的一样吗?”(请幼儿答) 3、师问“那个小朋友最勇敢,能告诉老师手指头有什么不同了?”(幼儿回答) 4、老师帮小朋友给手指头起个名字,最小最矮的叫“小不点”胖胖的叫“大胖子高高大大的叫“大个子…” 5、小朋友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大个子”不仅长得高,它还很淘气哦!有时候它会躲起来,今天老师带你们捉捉这个“大个子”的游戏好吗?游戏规则: ①首先请小朋友把五个手指头放在一起(请幼儿仔细看)。 ②用另一只手握住五个手指头,露出五个指头尖(请幼儿观察)。 ③再仔细看看“大个子”躲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来把它捉住? 游戏(-) 1、请一名幼儿上台表演,老师捉幼儿的手指,找“大个子”(老师捉错一次,在捉对一次)。

2、在请一名幼儿上台表演;让幼儿来捉老师的“大个子”(幼儿如果捉错了,告诉幼儿“大个子”站队站错了,交换了位置,所以你就没找到“大个子”)。 游戏(二) 1、二个人一组互捉“大个子”。 2、自由捉;让幼儿都一起捉捉老师的“大个子”,幼儿在自由的互找“大个子” 游戏(三) 分组找:分成男女两组比赛找(幼儿面对面站着,找对“大个子”的幼儿奖励一个小红花,看看那组小红花得的最多就是红旗队)。 结束语; 小朋友们今天的游戏有趣吗?你们玩的开心,愉快吗?回家以后,我们也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一玩今天的游戏好吗?

幼儿园小班民间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活动教案

小班民间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执教者:陈逸娜 时间:2014 年 12 月 4 日 设计意图: 民间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让幼儿非常简单、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给幼儿带来愉悦 的情绪体验。同时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 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b5E2RGbCAP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2.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爬等基本技能。 3.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音乐、塑胶场地、乌龟、小鱼、小老鼠、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做活动前准备并熟悉场地周围物体的名称。 1.教师带领幼儿做动物模仿操绕场地一圈,熟悉周围物体的名称。 (树木、器械等) 师: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 二、学习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 1.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儿歌内容: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跑回来。 2.介绍第一轮游戏玩法。 师幼共同念儿歌,听到教师指定物体后再向指定物体的方向跑。 提出游戏要求: (1)听清楚老师在游戏中的指令,要等老师说完“来”字以后才能开始跑。 (2)必须摸到所指的东西,摸完东西,要马上回到老师身边。 (3)在奔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到同伴。 3.组织幼儿第一轮游戏,进行 3-5 次。 三、增加游戏难度,锻炼幼儿基本技能。

1.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动物的活动方式。 师: “小朋友们,看看谁也想加入我们的游戏?” “乌龟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吧! ” (依次出示小鱼、小老鼠、小兔图片)p1EanqFDPw 2.介绍第二轮游戏玩法。 师幼共同念儿歌,教师更换不同的图片,幼儿根据图片的变化,摸完物体回来时做相应 的动作。 儿歌内容:乌龟乌龟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爬回来。 (小鱼游回来、小老鼠 走回来、小兔跳回来) 3.组织幼儿第二轮游戏,进行 3-5 次。 四、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师: “你们还想邀请哪只可爱的动物来加入我们的游戏?” 1.幼儿自由讨论。 2.邀请幼儿创编儿歌,互相启发交流。 五、放松运动:师幼一起随音乐放松身体。 师: “小动物们可累了,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 ”活动结束。

民间游戏

打角螺 古称“抽陀螺”。俗称“打地老鼠”。流传甚广,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角螺用小杂木削成牛角式尖的宝塔形,长两寸左右。玩者手持一根系着布巾的小竹杆,先将布巾缠住木角螺,向地下平开,角螺在地下顺时钟转动(左手持杆则为反时钟),不时用布巾抽打角螺,也可由二人相对抽打角螺,使二角螺相撞,转得越久的为胜。 4跳房子 民间儿童游戏,先在地上画六个方格,每一方格约两尺见方,每一格为一间。玩时先用小瓦片或一物掷向格内,以后用单脚跳入,把瓦片踢入其它格内,谁先跳完所有方格为胜。期间所踢的瓦片不得踢出格外或触及每格画线,违者要停跳,让其他人跳,等到下一次轮到自己时,继续自前次停止的格开始跳,胜者打败者的手掌。 7拈石子 亦称“抓子”、“拈石子”。民间儿童游戏。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云:“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昔时一些少女常玩拈子,益阳上乡的玩法是;用小石子五粒,先把五粒石子握在手中,掷上其中一子,同时将其余四子掷于桌面或地上,俗称“放子”。而后开始拾子,即掷上一子,接而俯拾一子,再掷上一粒接而俯拾二子,依次拾完;再把四子都撒在桌上,掷上一子接而俯拾全部四子;最后把四子全部撒在桌上,掷上一子接而先俯拾对方选定二子,再把其余二子叠高,再俯拾之。按以上程序顺利完成者为赢。所玩之子,后有改用内装砂子的小布袋的拈子游戏,市区目前很少有人玩耍。 、挤油渣: 寒冷的冬天,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2、拉大锯: 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3、蚊子叮手: 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4、堆馒头: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

炒黄豆摸白菜 猫捉老鼠丢手绢 跳皮筋抓尾巴 踢沙包水果蹲 跳房子城门城门几丈高 捕小鱼老鹰捉小鸡 扔沙包捉迷藏 老狼老狼几点了赶小猪拉大锯官打捉贼 石头、剪子、布切西瓜 木头人地雷爆炸 推小车老鼠钻风箱 跳方格攻城堡 吹泡泡挤油 堆馒头拍手背 打靶脚尖脚跟脚尖跳

1、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平衡木、积木、塑胶板)建构不同的桥,并分别上去走一走,提醒幼儿小心。 2、集中:讲讲每座桥的不同之处,请几名幼儿示范,说说自己就是怎样又快又稳地过桥的。 3、幼儿自由练习,体验在不同障碍物上行走的难易度,手眼协调。 4、集中:教师:“小动物们得到您们的帮助,又能吃到食物了,为了表示感谢,送来了好多吃的,咱们一起去运回来,好不?” 5、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把食物(沙包、硬纸板、雪花片)运回来,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食物。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放松: 1、总结性评价,对幼儿愿意帮助别人、动脑筋想出的各种办法给予表扬与肯定。 2、一起做放松运动:甩手、扭腰、晃头、捶腿等。 3、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收拾材料后回班。 做冰块 玩法 1.大家一起念儿歌:“做冰块,做冰块,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方,有的圆。” 2.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每个幼儿都必须停住不动,并尽量摆出各种不同的身体造型,就像真的被冰“冻”住了一样。 3.如有幼儿动了,则要受惩罚。如让她伸出一只手,周围的同伴一起念:“您就是一个小调皮,伸出手来打三下,一二三。”轻轻地、象征性地打过后,游戏继续。 4.如没有人动,教师可说“太阳出来了,冰九化掉了”,幼儿可以自由地动了。 5.游戏可反复进行。 提示 1.发展幼儿的坚持性与想象力。

幼儿园托班智力游戏教案反思《小手指一指》

幼儿园托班智力游戏教案反思《小手指一指》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较准确地指出物体的位置。 2、乐意参与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对同伴的认识。 活动准备: 1、贴纸若干; 2、玩具筐一个; 3、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手指娃娃。 1、呈现贴有娃娃笑脸的食指,“手指娃娃本领可大了,它能帮我找到很多东西。不信,让我们来考考它。” 2、出示玩具筐。 “这里有一个玩具筐,里面藏了许多玩具。下面,老师就要请手指娃娃来帮我找到我想要的玩具。”教师随意说一筐内玩具名称,然后用贴有娃娃笑脸的手指指向该玩具。“??在哪里???在这里。” 3、进行两三次演示后,鼓励幼儿尝试。 “宝宝们的手指娃娃本领大不大呀?让我们一起伸出食指来指一指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里?看看它是不是也能找得到。” 二、眼睛、鼻子、嘴巴。 1、幼儿听指令,找出自己脸上的相应器官。 “眼睛眼睛在哪里?鼻子鼻子在哪里?嘴巴嘴巴在哪里?……” 2、对积极参与的幼儿予以表扬,鼓励只看不动的幼儿参与进来,奖励每个幼儿一张笑娃娃贴纸,贴在食指上以进一步加强其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找朋友。

“刚才宝宝们的手指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本领真大!手指娃娃可高兴了,它也想找好朋友们一起来做游戏。它要找谁呢?” “手指娃娃要找好朋友???(幼儿姓名)一起做游戏,???在哪里?” 幼儿听到姓名后,指出相应的幼儿或老师,被叫到的幼儿指向自己。 四、延伸:合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反思: 1、为了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将笑脸娃娃的贴纸贴于幼儿食指上,然后进行指认的方法。由于有了“手指娃娃”这样一个较为形象直观的对象,幼儿不再是主观的单一指认,而是作为第三者来控制“指娃娃”指认出老师提问寻找的事物,从而增强了指认活动的趣味性,孩子们对这种方式也很感兴趣,并学会用食指来指认事物。 2、在让幼儿用手指出同伴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在听到老师报出幼儿姓名后,大部分幼儿能较快地用手指向该幼儿,并高兴地告诉老师:“在这儿呢!”,从而反映出大部分幼儿已基本认识班中幼儿,但少数幼儿可能还有些记不清,不能马上指出幼儿,而是看其他孩子找出幼儿后才确定下来,指向该幼儿。也有部分幼儿只是坐在一旁观看,不太愿意动手找出幼儿,在老师的个别提问下,才用手指出幼儿。 3、托班年龄的幼儿多为独立游戏或平行游戏,交往很少,外加入园时间不长,相互间的认识有限,通过此次指认幼儿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直接地认识同伴,这样不仅能促进幼儿今后相互间的交往,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活动。 这种简单的小游戏,在与托班孩子玩起来的时候特别有趣,不仅孩子玩得特别开心,而且也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幼儿园小班民间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指导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民间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指 导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纲要》中提出:幼儿可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和多种形式 进行表达和创造。根据这一要求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在对 小班民间游戏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指导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小班幼儿 在进行民间游戏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多种活动材料,以便让幼儿按意 愿选择活动材料,达到培养创造表现能力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相应又产生了材料提供后幼儿创造多种玩法的高峰期以 及时对材料产生兴趣的周期等若干问题,由于小班幼儿在选择和操作 体育活动材料有别于其化大年龄班孩子,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也进行 了相关的一系列调查测试,以取得对小班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及指导 方面的一些新举措。 一、活动材料投放与幼儿创造性的关系。 民间游戏活动的材料,每一种均可派生出多种不同的玩法,使幼 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发挥创造性,但是当一种活 动材料投放下后,幼儿对多种的创造性表现又如何呢?我们曾以4周 为一个观察期,有目的地选择了两种幼儿从没玩过的活动材料,有规 律的进行投放。一般,幼儿在刚开始接触某一材料时,创造性表现有 一个高峰期,玩法会越来越多,但随着时间推移,创造性表现曲线逐 步下移,幼儿往往重复以前玩过的玩法。创造性是判断幼儿在游戏活 动中是否具有独创和表现意识与能力的标准,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 但也可以看出创造力是一种脆弱的技能,作为教师在对于游戏活动材 料投放时,应懂得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如在幼儿对游戏活动材料

幼儿园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民间游戏《木头人》简单易学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敏捷性,通过玩此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过程中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快乐和满足。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活动重点: 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老虎头饰、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前学会儿歌“木头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走走走,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超前,不掉队,我们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好吗?放音乐《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儿歌《木头人》,背给老师们听一听。“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木头人是什么样的?请举手说。小朋友说的很好,木头人是不会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动的。

木头人很好玩,我们一起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赶快学木头人站好,哪个木头人表现得好,老师讲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谁先动,谁先说话,谁先笑,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玩游戏三遍。 还有一种好玩的玩法,老师当老虎,小朋友当木头人跟在老虎后面一边走一边说儿歌,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马上停住,任意造型摆一个好看的动作,但是不能动也不能笑,谁先动或笑就输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或罚他停止一次游戏。幼儿游戏三至四次。教师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身体静止不动,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结:表扬爱动脑筋摆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做《看样学样》活动放松身体,走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继续玩此游戏,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玩游戏,幼儿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游戏效果很好,初步培养了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难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重点、难点把握较好,是值得开展的好游戏,这也是挖掘民间游戏的魅力所在。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终审稿)

小班民间游戏集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民间游戏集锦(小班) 1、摇啊摇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身体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拉手面对而坐,边念儿歌边模仿摇船动作,念到最后一句时拍手笑起来。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摔一跤、买条鱼来烧、烧的头不熟来尾巴焦、一跳跳到龙皇庙、龙皇老爷见了哈哈笑。 2、炊事员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认识蔬菜的名称 游戏玩法: 1、每位幼儿配挂在一个菜的胸饰,教师配带锅的胸饰。 2、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玩烧菜的游戏,我的蔬菜在哪里?”幼儿答:“蔬菜蔬菜在这里。” 3、游戏开始,教师随意选择炒一菜,问:“我们先来炒萝卜,萝卜萝卜在哪里?”当萝卜的幼儿回答:“萝卜萝卜在这里。”教师说:“快快走到锅里来。”当萝卜的幼儿就走到教师身后,同时全班幼儿问:“炒完萝卜炒什么?”

4、教师便再次选择炒某一种菜,如:“炒完萝卜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里?”如此反复游戏。 5、幼儿在听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后要迅速起立回答。 6、当教师说“我的蔬菜炒好了”时,幼儿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 游戏准备: 各种菜的胸饰若干,锅的胸饰一个。 3、谁会飞 适合年龄: 3--4岁 游戏目的: 1、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飞。 2、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 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着不动。 3、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 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教师边说边拿走部分椅子。 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 6、幼儿在飞回座位时,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游戏。 7、多次游戏后,仍没有被淘汰的幼儿为获胜者。 游戏规则:教师在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游戏次数,尽量保证最后的获胜者在10个左右。

小班实用智力游戏大全

小手在哪里 目标: 1、情绪愉悦并能简单的与老师进行交流。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过程: 1、愉快地与老师一起游戏并进行简单的对话。教师:小手小手伸伸伸,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转转转,小手藏起来。小手在哪里?幼儿:在这里。 变变变 目标: 1、能主动地与老师一起做游戏。 2、能力强的小朋友进行创编活动。 过程: 1、与老师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师: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啊?幼儿:变成毛毛虫,爬啊爬! 2、进行创编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对对碰 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准备:一篮子积木 过程: 1、指导幼儿听老师的指令,如:教师:拿到蓝色积木的小朋友与老师蓝色的积木碰一碰。 2、帮积木找朋友(拿到相同颜色积木的宝宝碰一碰)孩子们对颜色配对比较容易掌握,对大小、外形掌握不够。

开火车 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与老师对话。 2、愿意跟教师一起玩情节性的游戏。 准备:方向盘一个 过程: 1、指导幼儿听老师的指令开火车。 2、并能与老师简单的交流。如师:我的火车就要开,谁要坐。幼儿答:我要坐。师:你是谁?幼儿:我是**坐上火车慢慢跑。 谁会飞 目标: 1、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飞 2、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准备:每名幼儿一把椅子 过程: 1、能听清老师的口令。如:教师说:蝴蝶飞。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反之,就坐着不动。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

小班民间游戏:好玩的拼板教学设计

小班民间游戏:好玩的拼板教学设计Small class folk games: a fun puzzle teaching design

小班民间游戏:好玩的拼板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在设计“好玩的拼板”活动时,特别注重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使其获得成功体验。 第一,游戏化贯穿始终。我们先利用拼板玩开汽车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再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一方面让幼儿进行热身,另一方面为进行左右交替行进跳活动作好准备。重点引导幼儿练习左右交替行进跳的动作要领,最后用垫子当车轮进行放松活动。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能把拼板的一物多玩渗透在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第二,层层推进地完成目标1和2,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克服动作难点。从教师的示范到幼儿集体练习跳一个拼板(便于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按动作要领练习),再到幼儿两两结

伴,将垫子拼起来散点练习(分散练习的方法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加大,有利于幼儿掌握新动作),再到练习跳多个拼板(加大运动量),到最后跳几个不同难度的拼板(有的加宽了,有的加高了),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 第三,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这种交替循环的形式组织教学,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而且使幼儿的练习机会增加,活动密度加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双脚在直线两侧左右交替行进跳和立定跳过障碍物的动作要领。 2、锻炼幼儿不怕困难,勇往向前的意志。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边长30厘米的拼板人手一个,拼板连成方框3个,2cm 和5cm高的积木各4块。 2.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班民间游戏:木头人

幼教课堂设计 小班民间游戏:木头人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设计意图: 民间游戏《木头人》简单易学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敏捷性,通过玩此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过程中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快乐和满足。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活动重点 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老虎头饰、?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前学会儿歌“木头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走走走,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超前,不掉队,我们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好吗?放音乐《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儿歌《木头人》,背给老师们听一听。“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木头人是什么样的?请举手说。小朋友说的很好,木头人是不会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动的。

木头人很好玩,我们一起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赶快学木头人站好,哪个木头人表现得好,老师讲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谁先动,谁先说话,谁先笑,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玩游戏三遍。 还有一种好玩的玩法,老师当老虎,小朋友当木头人跟在老虎后面一边走一边说儿歌,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马上停住,任意造型摆一个好看的动作,但是不能动也不能笑,谁先动或笑就输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或罚他停止一次游戏。幼儿游戏三至四次。教师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身体静止不动,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结:表扬爱动脑筋摆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做《看样学样》活动放松身体,走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继续玩此游戏,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戏。 《木头人》活动反思 通过玩游戏,幼儿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游戏效果很好,初步培养了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难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重点、难点把握较好,是值得开展的好游戏,这也是挖掘民间游戏的魅力所在。

幼儿园智力游戏及其指导

幼儿园智力游戏与指导 一、智力游戏的结构 智力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它是依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编定的一种有规则游戏。它以生动、新颖、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是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智力游戏的结构包括: 1.游戏的任务,即在游戏中要求幼儿认识的内容和智力训练的任务; 2.游戏的玩法,即幼儿在游戏中对幼儿动作和活动的要求; 3.游戏的规则,即确定和评定幼儿的游戏动作和活动是否合乎要求的标准。 4.游戏的结果,即幼儿在游戏中在努力达到的目的,是判断游戏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志。 二、智力游戏的种类 ㈠根据智力游戏所使用的材料,可将戏智力游戏分为: ⒈利用专门的玩具、教具、自然材料、日用品进行的智力游戏,如积木、套碗、积塑等。 ⒉利用图片进行的智力游戏,如棋类、纸牌、拼图等。 ⒊利用语言进行的智力游戏,游戏中不接触图片、实物,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游戏任务。 ㈡根据智力游戏的任务,可将智力游戏分为: ⒈训练感官的智力游戏。 ⒉发挥想象、锻炼思维的智力游戏。 ⒊发展语言的智力游戏。 ⒋练习记忆的智力游戏。 ⒌训练计算能力的智力游戏。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智力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小班的智力游戏比较简单,游戏任务容易理解、容易完成,游戏玩法具体、简单,游戏规则一般比较少,开始时对全体幼儿几乎是同一规则要求;中班幼儿的游戏任务比小班复杂多样。 游戏的动作逐渐多样化,游戏规则更多地带有控制性。游戏中除运用具体实物和教具外,

还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智力游戏和竞赛的因素。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任务、内容都较为复杂,要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进行较多的智力活动。 游戏动作要求较高,主要是比较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连贯的迅速的动作。游戏规则的要求也提高了,幼儿不仅要严格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迅速、准确地执行游戏规则。 智力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教育作用主要是:有趣的智力游戏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努力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有助于幼儿形成乐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智力游戏一般要求幼儿善于和同伴合作,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完成游戏任务,这有助于幼儿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习惯,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智力游戏的指导 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的智力游戏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一定的教育要求。智力游戏的指导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㈠为幼儿进行智力游戏创造条件 幼儿进行智力游戏往往需要各种玩具、教具及其它材料。教师应根据教育要求和幼儿的实际需要,为幼儿选择、制作各种玩教具。玩教具在室内摆放的位置,要以便于幼儿自由取放为原则,同时要注意更换和增加新的玩教具。对于新的玩教具,教师要教会幼儿玩的方法,然后让幼儿自己玩。 ㈡教会幼儿正确地游戏 每个智力游戏都有一定的教育任务,要通过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来实现。因此,幼儿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游戏的玩法。教师可以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及适当的示范,向小组或者个别幼儿介绍游戏的目的、要求、玩法以及规则。 如果是有操作练习的游戏,还应事先教会幼儿必要的技能。幼儿之间也可以互教互学。在游戏进行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进展的情况,随时给予指导,督促幼儿遵守规则,要求他们按既定的玩法、步骤认真地完成游戏任务,逐步能独立地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由于年龄的差异,在指导小、中、大班时,要有一定的侧重点:小班的智力游戏多是利用教玩具进行的,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通过游戏玩教具的出现,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在游戏中教师的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有些讲解可以和示范动作相结合,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不断提醒他们遵守游戏的规则。中班幼儿的指导仍需要示范和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游戏中,教师应注意检查他们对游戏的玩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使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