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市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山市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山市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二)项目业主:合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项目建设地点:拟建于合山市城站路、教育路、东环路、城中街、城中一街、城中二街、城中三街、城中四街、城中五街、城中一二街间、城中二三街间、城中三四街间、人民中路。

(四)建设单位概况:

合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位于合山市人民中路69号,主要工作职责是贯彻执

行国家有关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工程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房地产、市政

公用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督促指导城市范围内的建筑活动、规范整顿

建筑市场,做好辖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审批、发放

等工作。现管辖有规划设计室、质监站、城管大队、路灯所、环卫所、绿化所、

广场公园管理所、房产管理所、苗圃、供水公司等11个二层单位。

(五)建设规模与内容:

拟建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改造雨污排水管道3993米,管道清通、修补998米。其中改造城站路1351m、教育路431m 、东环路538m、城中街152m、城中一街609m、城中二街156m、城中三街156m、城中四街156m、城中五街144m、城中一二街间94m、城中二三街间121m、城中三四街间85m,清通、修补人民中路998米。

(六)项目总投资:980万元。

(七)项目资金筹措方式:

项目总投资为980万元,申请上级资金7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30万元。

(八)项目建设期:建设周期拟定为1年。即是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

二、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一)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防治法》;(1984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1989年7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1986年3月)

(二)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改(GB50014-201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2001-7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三)编制原则

1、以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和标准为准则,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文件的编写工作,使工程建设与城镇的发展相协调。

2、对拟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建设规模、管径等参数的确定进行分析论证。

3、对可研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满足管网布臵要求并适合当地条件、施工简单、节约资金、管理维护费用低的管网工程方案。

4、选择管道力求经济、实用、高效。

5、对于关键性设备,选用国外的先进产品,以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简单

的目的。

(四)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建设地点环境概况、城市雨污水排放量进行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角度对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多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本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总结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五)报告编制目的

1、根据合山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要求,改造建设合山市排水管网工程,为合山市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合山市城镇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为合山市的可持续发展及招商引资打下基础,做到排水工程适当超期。

3、通过可行性研究,选择和推荐比较优化的管渠敷设方案和经济合理的管渠口径,满足远期排水规模的需要。

4、解决镇区内涝时常发生的问题。

5、向各级行政领导部门及发展计划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本项目建设。

2、切实做好项目建设规划及前期工作。

3、规范建设程序。

4、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将工程纳入规范化管理,确保管理工作到位。

5、加强协调,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合山市概况

合山市是新兴的工矿城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素有“光热城”的美称。合山市地处桂中腹地的红水河之滨,东、西、南和广西来宾市毗邻,北

面与忻城县接壤。全市总面积为350平方公里。市区有目前广西最大的煤矿企业——合山矿务局和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合山电厂。

合山历史源远流长。秦属桂林郡地,汉为领方县地,三国属临浦县地,两晋至隋,复属领方县城地,唐属羁糜思刚州辖地,宋至民国属迁江县。解放后,迁江县并入来宾县。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从来宾市划出设立合山市,辖两乡一镇,总人口14.3万,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近持平。有十三个民族,其中壮族占63%,汉族占35%,蒙、回、苗、瑶、彝、满、侗、水、仫佬、毛南、京等族占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0人,除藏、宁、疆、青、台等省区外,其余全国26个省、区、市籍均有,民族团结和睦。

合山市不仅是一块能源宝地,而且还是山清水秀的风景区。有玉屏山的清秀,仙掌山的突兀,寨山的多姿,天堂山的恢宏,司烟山的神秘;有潭洞相辉的马蹄洞,九曲十八弯的牛岩,南北贯通的仙岩,这些岩洞中,有钟乳、石幔、石柱、石台和石花奇观;有奔腾澎湃的红水河,清甜的龙王泉水,飞流直下的拉的瀑布;有千姿百态的佛山石林和马鞍彩陶石;有特辽王的美好的传说;还有素有“合山石玩天下奇”美称的瑰丽万千的合山奇石。合山奇石已漂洋过海传送友情,合山人更是以石待人,地久天长。

合山市地下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矿产有煤炭、煤甘石、铁矿、大理石、方解石、石炭岩石等,尤以盛产煤炭而为广西“煤都”。合山市煤田地质储量约7亿多吨,煤田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占市境总面积的73%。大理石储量1649万立方米,是桂中大理石基地之一。碳酸钙含量大于90%的石灰石分布近万亩,方解石其白度在90%以上,这些都是生产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

(二)合山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

“十一五”时期是合山市建市以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面对资源枯竭、严重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支持、配合下,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克难攻坚,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比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2%,财政收入增长194.2%,工业增加值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7.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2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88.7%,城镇居民人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