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土木07建造)精品文档14页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土木07建造)精品文档14页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土木07建造)精品文档14页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指导教师:周继忠、李琰

班级:土木07级

(建造方向)

土木工程系

建筑施工教研室编制

2010年11月

一、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

根据所给的施工条件,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学生能掌握框架结构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劳动力、材料、机械进行合理安排,以取得最短工期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设计内容

⒈拟定施工方案。

⒉根据给定的工程量及劳动量计算工作的持续时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绘制横道图、多级网络计划)。

⒊编制主要机具和材料需要量计划。

⒋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二)设计上交的成果

⒈方案说明和计算书一本(内容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技术组织措施、劳动量、施工过程持续时间和施工平面图参数的计算书、主要机具和材料计划等)。

⒉单位工程施工形象进度计划横道图。

⒊单位工程施工多级网络计划图(手工绘制和计算机绘制各一套)。

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平面图。

附录: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⒈建设单位:某市华侨房地产公司

⒉施工单位:某市某建筑公司

⒊工程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华侨房地产公司的海悦公寓8号楼,为上部17层钢筋混凝土框剪力墙结构楼房,地下室一层。地下室层高为3.2m。○1~○

21轴底层公

22~○

42轴底层标高寓地面标高+0.400m,层高3.2m;二至十七层层高为3m。○

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6m);一至二层为商场,层高5.4、4.2m;四至十七层为公寓,层高3.0m。建筑面积为13329.85m2地下室776.31m2。屋面为上人平屋面,防水采用1.5mm厚高分子防水卷材,挤塑板隔热,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滑地砖地面。外墙装饰以涂料为主,底层部分采用饰面砖和石材饰面。

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径500mm,每根桩长约40m长。地质情况:从自然地面起0~2.6m为杂填土、2.6~7.2m为淤泥质土、7.2~14.5m为粘土、14.5~17.6m为细砂、17.6~25.3m为粉质粘土、25.3~38.2m 为淤泥质土、38.2~41.8m为细砂、41.8~49.6为中砂、49.6以下为强风化石层。

承台底面标高为-4.7m,承台顶面标高为-3.8m,地下室底板厚度为600mm;顶板厚度为250mm。自然地面标高为-0.45m,拟建路面标高为-0.30m。地下水位标高为-1.7m。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表所示:

⒋开工、竣工日期:

2011年1月5日开工,2012年12月30日竣工。

⒌现场开工条件:“三通一平”已做好,场外交通已按要求完成。

⒍劳动力要求:公司满足本工程所须劳动力数量要求。因其它原因,限定主体施工时,模板只能用一个班组并能连续作业;全工地只能使用一个钢筋班组和一个混凝土施工班组。装修阶段要求泥瓦工相对固定并连续作业;其它装修施工过程班组自定,并尽可能流水施工。

⒎生活条件:工地要考虑提供80名外地工人住宿(其他工人在外居住)和所有施工人员在工地午餐场所,及其它临时设施。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第 1 页

采用两层活动房作为主要的临时设施;装修阶段可利用部分底层房间作临时设施。

⒏材料:现场浇筑混凝土采用胶木模板或其它工具式模板;钢筋可由公司加工厂制作加工,运到现场绑扎,也可现场加工;C2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可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厂搅拌运到工地泵送到施工现场。

⒐机械:公司满足供应一切施工机械。

⒑水电:建设单位已引进城市电网和给水管网,满足施工要求。

⒒施工现场:见总平面布置图。

地下室平面图 底层平面图

○1~○21轴二层,○22~○42轴底层上空平面图 ○1~○21轴三、四层,○22~○42轴二、三层平面图 ○1~○21轴五~十七层,○22~○42轴四~十六层平面图 ○1~○21轴机房层, ○22~○42轴十七层平面图 ○1~○21轴屋面,○22~○

42轴机房层平面图

北立面图

1-1剖面图

第 7 页

建筑总平面图

工程量一览表

二、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书

(一)拟定施工方案

⒈施工方案说明书的内容

⑴简述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

⑵拟建工程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

⑶选择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⑷确定分段流水方案;

⑸保证工程质量和技术安全措施。

⒉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

⑴选择依据

1)考虑的因素有:

工期长短、结构与构造特点、机具和劳动力等供应情况、现场条件等等。

2)技术经济比较:

对单位工程成本、劳动力消耗量、工期、周转材料的使用和周转等进行比较。

⑵选择施工方案:

A、基槽开挖:

考虑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放坡或不放坡或使用挡土板桩,以及施工排水方法等等。(参考施工技术有关书籍)

B、主体施工阶段:

垂直运输机械使用井架或塔吊,外脚手架使用钢管脚手架或其它工具式脚手架;

模板配置尽可能少;

钢筋连接尽可能采用各种先进的连接技术;

第 9 页

混凝土可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或现场搅拌混凝土等等。

C、装修施工阶段:

内装修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流水施工,可与主体交叉施工。外装修一般从上到下施工,可与内装修同时进行。

⑶施工机械选择

施工机械选择要考虑到施工对象的特点、施工机械的性能、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

井架或塔吊:

塔吊一般以吊重、吊高、吊次、回转半径来定;井架主要用于多层房屋,以吊次或施工段数来定。

B、混凝土泵、砂浆搅拌机:一般以施工班组各数和台班工程量来选择。(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可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照楼房的栋号划分施工段组织施工,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分别编制控制性(一级)、指导性(二级)和实施性(三级)进度计划。

⒈流水节拍(持续时间)的确定

根据已计算合并的劳动量,最小工作面和给定的工期要求,以及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供应情况,计算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式中:

P i——某施工过程完成一个流水段施工所需劳动量;

R i——完成某施工过程施工所需人数;

Z i——工作班制数(Z i≤3 班)。

要考虑如下因素:

确定T

i

⑴满足合理工期要求;

⑵要符合最小劳动组合要求;

尽可能与小组人数相等,并保持相对稳定;

⑶ R

i

应为半班的整数倍。

⑷ t

i

⒉绘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⑴横道图要表示的内容:

A.按施工顺序排列施工过程;

B.施工实作业天数;

C.各施工过程互相搭接的形象横线条;

D.劳动力动态图。

⑵绘制横道图的要求:

A.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

B.施工顺序合理;

C.劳动力和机械使用均衡。

⒊绘制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本设计要求绘制带时间坐标网络图,并用双线或粗线或色线标出关键线路。要正确表达工艺逻辑和组织逻辑关系,但不能简单照搬横道图。最后可对网络图做适当地调整优化,以满足工期和给定资源的要求。编制进度计划时还应考虑到节假日和休息日的影响。

网络计划要求分级绘制,一级网络计划是控制性计划,一根箭线可表示4~5层的内容;要求绘制整个工程的一级网络计划。二级网络计划是指导性计划,项目划分可适当粗些,一根箭线可表示1层的内容;要求绘制整个工程的二级网络计划。三级网络计划用于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它是二级或一级网络计划上的一根箭线的的局部展开。要求绘制结构标准层两层三级网络计划,要求绘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可考虑流水施工。

采用计算机绘制网络计划时,可采用梦龙网络计划软件及其它相关的软件绘制。以时标网络计划的形式打印输出。

(三)施工平面布置图

⒈任务要求:

根据平面图,设计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和装修施工阶段的施工平面图,并绘制一张A3#图。

道路、堆场以及生产、生活临时设施要通过计算并考虑现场情况后确定。材料堆场只考虑主体阶段的用量。

⒉图示内容

⑴已建和拟建永久性房屋,构筑物及地下管道;

⑵起重机械位置;

⑶道路、堆场及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⑷水电管网;

⑸安全和消防设施;

⑹图例和各种设施的面积、尺寸一览表;

⑺有关的说明。

⒊堆场及临时设施面积计算

⑴堆场及仓库的材料储备量可按照如下考虑:

钢筋:200t;砂0堆场:200 m3;砖堆场:200 m3;水泥仓库:150t。

⑵按以下公式求仓库或堆场的面积。

第 11 页

其中:

F-仓库面积

P—仓库材料储备量

q—每平方米存放材料的数量

K—仓库面积有效利用系数

⑶混凝土泵占地面积:30 m2;砂浆搅拌站占地面积:15 m2

⑷行政、福利临时设施

F=使用人数×每人平均使用面积定额

本工程的材料储备天数可根据市场的情况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及工程特点确定。如按某施工过程施工段的生产周期确定;可随叫随到的地方材料(如砂石等)可按场地大小和现场消耗的情况确定。

附表1:施工工艺要求的最少施工天数

附表2:按施工过程分项劳动量汇总表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第 13 页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范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 14、《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昆明市规划管理局(年版) 15、《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屋建筑部分) 1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8、《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19、《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20、《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99-86 21、《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2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J116-2001 23、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24、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25、地质初堪报告 26、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昆明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27、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范、图集 28、设计合同 29、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组) 1.题目:220kV变电所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2×20MV A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220/110/10kV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220kV 侧4回,110kV侧6回,10kV侧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 110kV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60MV A;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总负荷为50MV A,I、II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MV A,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4 系统阻抗 220kV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母线阻抗为0.021;110kV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 3.5.1 线路AB 、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 3.5.2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0.5t s ?=; 3.5.3 线路的电抗为0.4/km Ω。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 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op I 、lm K 和dz t 。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1组:1班:20082340001-20082340020 2班:20082340034-20082340051 3班:20082300006-20082340098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 1.封面; 2.扉页; 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图纸; 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7.工程概算书。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复习进程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为四种基础设计中的一种,具体安排如下: 1、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有: (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3)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 (4)确定基础高度 (5)确定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6)编写设计计算书 (7)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2、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主要内容有: (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3)基础梁高度确定 (4)用倒梁法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 (5)构造设计 (6)编写设计计算书 (7)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3、桩基础设计,主要内容有: (1)确定桩长及截面尺寸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桩数并进行桩的布置 (4)桩身和承台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编写设计计算书

二、参考资料 1、钱德玲.《基础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周景星《基础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94-200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l0—2002)》 三、要求 1.计算正确,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黑色签字笔抄写清楚。计算书装订内容依次包含封面、任务书及计算书等内容。 2.每人完成2#图2张,用铅笔绘图,各图纸右下角要有图纸标签。要求图面布局匀称、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标注及说明用仿宋体书写,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3.上交内容包括:计算书、2张2#施工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成绩评定。 1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 a。 ●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 ?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 土 层编号土的 名称 重度 (kN/m3) 孔隙 比 e 液性 指数 I L 黏聚力 c(kPa) 内摩擦 角 (°) 压缩模 量Es (MPa) 标 准 贯 入 锤 击 数 承载力 特征值 f ak (kPa)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开题日期: 2014年 5月 26 日完成日期: 2014年 6 月 1 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方法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并逐步培养从事基础工程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3、验算地基变形; 4、基础结构设计: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立面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号土层填土:厚约0.5 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厚1.2 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 kpa; ③号土层黏土:厚1.5 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 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 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 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 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地基 岩土 物理 力学 参数表 4、水文资料为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 m。 5、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4-1列柱子对称。 图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见表2和见表3。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土木工程施工教案精品课程(第三章砌体工程)

第三章砌体工程施工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砌筑材料、一般砖砌体、填充墙的砌筑工艺。 教学要求:⒈了解砌体材料的性能、脚手架形式、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了解小型砌块的种类、规格和砌筑工艺;了解砌体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了解砌体工程冬期施 工的含义、一般规定和施工方法 2、掌握砌体结构的组砌形式;掌握砖砌体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 教学重点:砌体工程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一般砖砌体和填充墙的砌筑工艺。 教学方式:讲授法 参考资料:1.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2版).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施工(上、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赵世强.土木工程施工实习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姜卫杰.《土木工程施工》学习指导.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教学过程及内容: 3.1 砖砌体施工 砌筑工程:是指用砂浆和普通粘土实心砖、空心砖、硅酸岩类砖、石材以及各类砌块组成砌体的工程。 特点:“秦砖汉瓦”历史悠久,取材方便、保温隔热、隔声、耐火、造价低廉、施工简单。各类砌体均为手工砌筑、生产效率低、工期长、劳动强度高,难以适应建筑工业化 的需要。3.1.1 砌筑材料 3.1.1砖的分类 1、烧结砖 强度等级:MU30 MU25 MU20 MU15 MU10 (1)烧结普通砖:包括烧结粘土砖、页岩砖、煤肝石砖和粉煤灰砖,其外观尺寸为240㎜×115㎜×53㎜。 (2)烧结多孔砖 以粘土、页岩、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15% 孔形为圆孔或非圆孔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适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目前多孔砖分为P 型砖和M 型砖。 外形尺寸为240mm ×115mm ×90mm 的砖简称P 型砖 外形尺寸为190mm× 190mm× 90mm 的砖简称M 型砖 2、非烧结类砖:包括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 砖的强度等级:通常以其抗压强度为主要标准来确定的,同时也应满足各级中具有一定抗折强度。 砖的外观要求:尺寸准确、边角整齐,无掉角、缺棱、裂纹和翘曲等严重现象。 3.1.2砌块 砌块高度380~940mm的称为中型砌块,砌块高度小于380mm的称为小型砌块。 1、混凝土空心砌块 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火山渣、浮石、陶粒)混凝土两类,空心率在25%~50%,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 2、加气混凝土块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施工学 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全)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1、土的工程性质(重点掌握土的可松性) 2、场地标高计算的一般方法、最佳设计平面的定义 3、土方调配的目的,用“表上作业法”进行土方调配并计算土方运输量(能叙述“表上作业法”的步骤并进行计算) 4、土方边坡坡度的表示方法,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5、常见基坑支护结构的形式(能对各支护结构形式名词解释) 6、板桩工程事故的原因 7、用相当梁法计算嵌固支承单支点板桩(能叙述步骤并计算) 8、钢板桩的打桩方法 9、降水的方法(对常用的降水方法能进行名词解释) 10、井点降水的作用 11、流沙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2、轻型井点系统设计计算,进行高程布置和平面布置并能计算井点系统的涌水量(复杂的公式题目会给出) 13、主要的挖土机械 14、填土的压实方法及适用范围,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压实系数的概念 15、桩基础按不同施工方法的分类 16、预制桩沉桩顺序 17、预制桩预制、运输、堆放工艺要求 18、预制桩的沉桩工艺 19、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泥浆的作用,泥浆护壁的原理,泥浆循环的不同方式 20、灌注桩的成桩工艺 21、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 22、钢筋连接方法 23、大模板、爬升模板和滑升模板的定义、施工工艺 24、模板设计的荷载计算及组合 25、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基本要求,泵送混凝土工艺队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26、混凝土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时的处理措施 2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 28、混凝土养护和冬期施工 29、先张法‘夹具的自锁和自锚能力,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 30、后张法孔道留设方法,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 31、砖墙砌筑工序,砌筑质量要求 32、常用的脚手架类型及基本构造 33、锚碇的稳定性计算 34、常用的起重机械 35、桩的吊装工艺,屋架的吊装 36、大型结构安装方法 37、流水施工参数(名词解释) 38、流水施工的分类,成倍节拍流水的组织,非节奏流水的组织及允许偏差范围的确定 39、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计算时间参数,确定关键线路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题库概论

《土木工程施工》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分别用最初可松性系数K s和最终可松性系数表示K s’。 2、满足规划、生产工艺及运输、排水及最高洪水位等要求;场地内土方挖填平衡且土方量最小的设计平面,称为最佳设计平面。 3、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是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条件下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 4、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叫流水强度,又称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5、关键线路是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或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预制打入桩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有: (1)桩的垂直偏差:控制在1%之内 (2)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 单排或双排桩的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00mm,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50mm;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为100mm;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中间桩为1/2桩径或边长。(3)沉桩的控制: 对于桩尖位于坚硬土层的端承型桩,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标高可作参考;桩尖位于软土层的摩擦型桩,应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 (4)其他: 桩顶、桩身是否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因水化热使其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则易于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浇筑后期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剪应力,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 3、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4、多层迭浇屋架预应力张拉时预应力损失的补偿方法: (1)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采用张拉程序控制: 0 →105%σcon →σc on 或0 →103%σcon (2)对分批行张拉钢筋要考虑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会对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产生影响。为此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应增加αEσpc: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 (翻译)

《Foundation Engineering》Project design assginment Title:The design of foundation production drawings for double-column-pier bored pile Time:from 12th/December to 16th/December one week Major:Civil engineering Class : Number: Name : Reference teacher(sign): Department lead (sign):

一、The content and requirement of design 1.Draw up the substructure styles and separately dimensions of the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superstructure styles , geology and hydrology data of given bridge . 2.The calculation of pier 1)Loads calculation (the dead loads of superstructure , live loads calculation , cap beam ,self weight , self weight of pier and loads composition) 2)The calculation of reinforcing bars and stress check 3.The calculation of drive cast-place-pile 1)calculate loads 2)calculate the length of pile 3)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of pile 4)the calculation of section reinforcing bars of pile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5)check up the longitudinal lateral displacement at the top of pier 4.Draw ordinary structure graph or pile reinforcement graph Requirement :with paper No.3 ,clean ,handwriting legible ,have complete mark dimension picture frame and picture sign attachment notion 二、Design initiate material 1.Superstructure:Three-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simple T-beam l=25.00m(mid-pier distance) 1)Standard span : b l=24.50m(mid-support distance) calculate span: j the whole length of main beam : L=24.96m (main beam pre-length) (the end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 is 0-4) l=30.00m (mid-pier distance) 2)Standard span : b l=29.50m(mid-support distance) calculate span: j the whole length of main beam : L=29.96m (main beam pre-length) (the end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 is 5-9) 2.Clearance upper the bridge:clearance—7+2*1.0m(odd numbers) clearance—9+2*1.0m(even numbers)3.Support:common slab rubber bearing(fixed),size:0.047*0.30*0.50(m) Four fluorine sliding rubber bearing(sliding support) size: 0.053*0.30*0.50(m),the friction ratio of support is f=0.05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docx

`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 、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 、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5 、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6 、地质初堪报告 7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8 、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图集 9 、设计合同 10、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 、设计成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年版) 2 、必须满足甲方对项目要求的设计深度和标准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容要求 1 、设计总说明。 2 、总平面图: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3 、建筑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4 、结构部分:设计说明书、结构方案及布置图、基础方案及布置图、钢筋混凝土用量估算、 计算书。 5 、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6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三、初步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1 、初步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相互间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设

计过程中与甲方及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2 、设计成果提交:应在正式出图前一周,以非正式的白图形式提交甲方审查,与甲方进 行充分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并经甲方认可后才能正式出图。 第四章总图专业 一、总平面 1 、设计规模及组成 ( 1)、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及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明细表(详下表) 综合技术指标 一、项目总用地面积 二、项目净用地面积 三、规划总建筑面积 (一)、地上建筑面积 1、居住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公寓建筑面积 2、酒店建筑面积 其中:客房建筑面积 酒店配套建筑面积 3、办公建筑面积 4、商业建筑面积 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 1、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 3、地下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人防建筑面积 5、地下建筑层数 四、居住户(套)数 1、住宅户(套)数 1)、 22 的户(套)数M < 建筑面积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第四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要求同学选择(或由任课教师分配)一个基础,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2. 课程设计任务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5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钻成孔。桩的设计直径d(即钻头直径,精确至0.1m)自选,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0.2~0.4)d。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其断面尺寸可按构造等要求确定,高度约1.0m。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3 设计荷载 (1)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1=2000×(L/20)1.2 kN(取整),其中L为跨径; (2)盖梁自重G2=350kN; (3)局部冲刷线以上桩重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汽车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双孔和单孔布载);人群荷载尚应考虑最不利情况;荷载布载长度为梁长(L-0.1)m。 (4)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汽车可能产生的横向偏心距为0.55m,单 。 )=5kN; 图2 2.4 材料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 h=2.85×104MPa,可选择的钢筋有HPB235和HRB335。 2.5 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具体计算时按如下不同标准跨径分组进行,同组人员的设计桩径、桩长不得全部相同。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08级土木工程专业1、2班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场地在钻孔揭示深度内共有6个土层,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1。土层稳定混合水位深为地面下1.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作用在柱底即承台顶面): kN V k 3200=,kNm M k 400=,H = 50kN ;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 承台底面埋深:d=1.5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第4层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3、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kPa f c 960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 值为kPa f t 110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强度设计值2 /300mm N f y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G94-2008)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按照持力层埋深确定桩长,按照长径比40-60确定桩截面尺寸; 2、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和特征值; 3、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4、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5、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6、承台结构计算; 7、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和必要的图纸说明; 8、需要提交的报告: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注::1、计算书打印,按照A4页面,上下左右页边距设置为2.0cm ,字体采用宋小四号 2、图纸采用3号图幅,图纸说明即为图中的说明 3、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装订成一册 4、将电子稿按班打包交上来,每人的电子稿名称按照学号+姓名命名

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参考word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建筑工程专业适用) 学 生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汇 编 2012年3月

目录 1、某单位办公楼设计 2、南方某市的多层办公楼设计 3、某酒店设计 4、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某单位办公楼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单位的办公楼其平、剖面见图2-1-1及图2-1-2,(附后)自室外地面至屋面板顶面的总高度为25.4米,七层现浇框架结构,属多层房屋范畴。 各层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见表2-1-1,受力钢筋均为HRB400级。

二、设计依据及计算基本条件 (一)、所依据的国家规范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二)、屋面板计算基本条件 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2. 设计使用年限50年,γ0 =1.0; 3.一类环境。 (三)、框架结构梁柱计算基本条件 1.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 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3. 抗震设防烈度:7度; 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5.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6. 建筑场地类别:Ⅲ类; 7.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8. 建筑结构的阻尼比ζ=0.05; 9. 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3.3条及表6.1.2的规定,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内力调整及其他为三级. (四)、基础计算基本条件 1.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00kPa;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粘性土层,且地面下15m深度范围内为不液化土层,地面下深度20m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 se=205m/s,覆盖层厚度超过50m。 三、毕业设计要求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最终修订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2015级) 班级:土木一班 学生姓名:侯小超 学号:5511150027 指导教师:李彦龙 土木工程学院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资料 1)基础类型:柱下独立基础(阶梯型独立基础)。 2)拟建场地平整,无不良地质现象。 3)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杂填土:厚约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承载力特征值70ak f kPa =。 ②粉土:厚1.2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③黏土:厚约1.5m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④粉砂:厚约2.7m ,承载力特征值。 ⑤砾砂:厚约3.0m ,承载力特征值。 ⑥稍密卵石:厚约4.0m ,承载力特征值。 ⑦中密卵石:厚约3.5m ,承载力特征值。 如图.1地层分布图所示:(单位:cm) 图.1 地层分布图 各层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所示 130ak f kPa =180ak f kPa =195ak f kPa =240ak f kPa =440ak f kPa =700ak f kPa =

4)水文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埋藏很深。 5)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尺寸为,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如图2所示。 图2 柱网平面布置图 6)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见表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见表3所示。 500500 mm mm ?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7)材料:混凝土等级C30及C35,钢筋HRB335、HRB400级。 2 设计分组及要求 题号0~9对应于学号最后一位;持力层可选择第③~④层土,l/b =1.0~1.3 学号尾数为0~3号的学生设计A轴柱下基础; 学号尾数为4~6号的学生设计B轴柱下基础; 学号尾数为8~9号的学生设计C轴柱下基础; 3设计成果 A 设计计算书 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2)确定基础底面尺寸,验算地基承载力; 3)对基础进行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高度; 4)对基础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底板配筋。 B 设计图

土木工程材料指导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品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实验指导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

实验一、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一)试验目的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测定水泥各龄期的强度,从而确定或检验水泥的强度等级。(二)主要仪器设备 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台面有卡具)、模套、试模(三联模)、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及抗折与抗压夹具、刮平直尺等。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 试验前准备 (1)将试模擦净,四周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层薄机油。 (2)水泥与标准砂的质量比为1:3,水灰比为。 (3)每成型三条试件需称量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拌合用水量为225±1ml。(4)标准砂应符合国标要求。 2. 试件成型 (1)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固定。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加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之内。 (2)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内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平器播平,再振实60次。 (3)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4)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表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 (5)试验前和更换水泥品种时,搅拌锅、叶片等须用湿布抹擦干净。 3. 养护 (1)试件编号后,将试模放入雾室或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大于90%),箱内篦板必须水平,养护20~24h后,取出脱模,脱模时应防止试件损伤,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延期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 (2)试件脱模后应立即放入水槽中养护,养护水温为20±1℃,养护期间试件之间应留有间隙至少5mm,水面至少高出试件5mm,养护至规定龄期,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4. 强度试验 (1)龄期 各龄期的试件,必须在规定的3d±45min,7d±2h,28d±2h内进行强度测定。在强度试验前15min将试件从水中取出后,用湿布覆盖。 (2)抗折强度测定 ①每龄期取出3个试件,先做抗折强度测定,测定前须擦去试件表面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试件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试件侧面与圆柱接触。 ②调节抗折试验机的零点与平衡,开动电机以50 N/S±10N/S速度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录破坏荷载F f(N)。 ③抗折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亮化设计任务书

香木林商业广场 亮化工程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香木林商业广场 2、项目地址:位于唐山市路北区长宁道与学院路交口 3、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约250688.62平米,地上建筑面积183284.62平米 4、建筑层数:6层局部7层 5、建筑总高度:41.70m 6、主体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7、幕墙面积:约39900平米 二、设计依据 2.1设计文件 2.1.1、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图及电子文件、及本设计任务书。 2.1.2、经地方政府批准的本工程效果图及电子文件。 2.13、建设方提出的其他要求。 2.2政府批文 经地方政府批准的本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消防设计、施工图设计、节能设计等的批文复印件。 2.3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规程: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7.《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 8.《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 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2006 12.《灯具的一般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1-200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修正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上部结构资料 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边柱与角柱截面为400*400mm 2,中柱截面为500*500 mm 2,柱间距均为6m 。F1=(6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2=(11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3=(20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 F3 F3 F2 F2 F2 F1 F1 F1 F1 F2 F2 (二)地质资料 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地下水埋深为4m ,无腐蚀性。 填土层和粉土层的厚度(单位:m )分别为: 根据学号,选择填土层厚度为 ,粉土层厚度为 。

(三)设计内容: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方案二:柱下条形基础 方案三:桩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持力层,设定埋深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 4.计算各基础的沉降量(只考虑正交方向相邻基础的影响,可取泊松比为0.4),并验算沉降差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基础大小后再验算 5.验算软弱层强度,调整基础埋深 6.设计各基础剖面,并计算配筋 7.绘制施工图。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持力层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3.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和剖面尺寸 4.验算第3步,主要指软弱层的强度验算,沉降量验算可不做 5.计算基础内力(倒梁法或静定分析法或文克勒地基法) 6.计算配筋(依据第4步计算结果计算纵向配筋,横向配筋按等效梁法计算) 7.绘制施工图。 ●桩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桩的类型(预制桩)及截面尺寸(实心方桩400*400mm2) 2.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从而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3.确定桩数、间距及平面布置 4.验算群桩承载力和群桩沉降量(可不做) 5.桩身结构设计(可省) 6.承台设计 7.绘制施工图 要求:1.计算书要求:手写,电子打印均可,采用A4白纸,字迹工整,计算步骤齐全,内容完整正确,计算简图线条清晰,比例正确,标注恰当; 2.图纸要求:手绘、电脑绘制都可以,用A3纸打印,每个基础类型的施工图纸各包括一张基础平面布置图,一张基础剖面及一张平面配筋详图和钢筋表(每张图需附上必要的说明,介绍基础用材和做法等)。 4.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计算书或图纸出现两份及两份以上雷同者,包括原创者,成绩均为不及格。 3.上交成果时,任务书、计算书、图纸依序装订在一起。(图纸折成A4大小,图框外露)

南京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南京某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南京一、概述 本位于市浦口区,总用地面积26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其中规划住宅面积50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该由小高层住宅、1 8层高层住宅、点式高层及板式高层构成。 二、范围 住宅为本地块总平面小区主次人口之连线以南,一期以东的作为本次二期的范围。环路以内完成浅埋式车库的。幼儿园暂不进行初步。 三、依据 (一) 国家相关规范及江苏省住宅标准 (DGJ32/J26-2006)。 (二) 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三) 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 (四) 市规划局关于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书。 (五) 市消防局关于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书。 (六) 市人防办关于建筑方案人防设施的意见征询单。 (七) 市环保局关于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书。 (八) 本场地地质勘察报告。

(九) 本初步任务书 四.总要求 详细深入了解规划方案及其说明,准确理解规划、人防、消防、环保等部门的建筑方案审查意见。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和江苏省及市地方标准,按照《文件编制深度》(建设部03年版)的要求,做好各专业并完成概算,协调好与景观、人防、消防、智能化等各专项以及后续的施工图对接工作,满足编制施工图文件的需要,确保符合相关规定并顺利通过各有关部门审查。 五、专业要求 (一)建筑专业 1. 体现建筑方案的理念 2. 总体布局合理,交通组织流畅,室内空间尺寸符合功能及心理要求并满足规划、交通、消防、人防、环保、教委、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电信等部门要求。 3. 总平面要考虑设备用房、物业管理处、垃圾收集点、公共洗手间的设置。 3.1 设备用房的位置应避免对小区景观造成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不能对周边的住户形成噪音、灰尘、视觉等的干扰。同时,应设置合适的路径供工作人员进出设备用房。 3.2 物业管理处应在不影响小区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布置在便捷位置(如入口附近),以便内外人员工作联系而减少对小区的影响。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土力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土木13级1 班 指导教师: 专业院(系): 一、题目 某小区住宅楼基础设计 二、课程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 任务A某小区住宅楼底层柱网布置及柱编号如图1,柱截面,柱身混凝土为C20各柱得荷载标准值见表1,场地得地层条件及主要土层得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对该大楼进行基础设计。 任务B某小区住宅楼为框架结构建筑,柱网布置及柱编号如图1,底层柱截面,柱身混凝土为C20,各柱得荷载标准值见表3,场地得地层条件及主要土层得物理力学指标见表4,对该建筑进行基础设计。 2、设计原始资料 (1)地质、水文资料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3。0m,根据实验分析表明,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2)场地地基物理、力学资料 场地得地层条件及主要土层得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表4。 (3)建筑物情况 该建筑物为8层得框架结构,底层柱网布置及柱编号如图1,各柱得荷载标准值见表1及表3。 (4)抗震设防要求不考虑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要求

1、对指定得任务(如A 15,第15号柱,,柱子荷载见表1,地层条件见表2;B 15,第15号柱,柱子荷载见表3,地层条件见表4)进行基础设计,设计成果包括计算书与施工图(平面图及剖面图,并附相应得施工说明)。 2、设计内容与步骤参照课程设计指导书; 3、要求设计合理,计算正确,书写工整,计算书用A4纸,附必要得计算简图. 4、进度安排见下表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三、主要参考文献:(规范要求最新版) 1、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 有关教材及相关设计规范 8 765432132 24 16 8 31231573022146292113528201242719113261810225179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安排(注:A 表示任务A,B表示任务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