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汇总及易错解析

备战中考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汇总及易错解析
备战中考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汇总及易错解析

备战中考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汇总及易错解析

1.磁通量:

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面积S的乘积。定义式:Φ=BS。

关键点拨

①S为有磁感线穿过的有效面积。

②磁通量为正、反两个方向穿入的磁感线的代数和。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ΔΦ≠0.

(1)闭合电路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本质是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

(2)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闭合,有感应电流,回路不闭合,只有感应电动势而无感应电流。

3.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

(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右手定则: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指在同一平面内,并跟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从掌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关键点拨

①“阻碍”不是“相反”.例如:当线圈中磁通量减小时,感

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

②“阻碍”不是“阻止”.阻碍的作用只是使磁通量增大或减小变慢,并不能阻止这种变化,磁通量仍会增大或减小。

电磁感应探究实验的考查

1.电磁感应实验的标志:

连有电流计的螺线管(注意未通电),它们组成了一个闭合电路,如图.另一重要装置提供变化磁场,可是条形磁铁或电流能调节的通电螺线管。

2.考题通常的考查情况:

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条形磁体一极靠近或远离接有电流计的螺线管或插入大螺线管的通电小螺线管电流发生变化或是通、断电瞬间.

较复杂的考查是:已知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与变化情况,判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这个时候需要仔细判断原磁通量的方向原磁通量的变化,应用楞次定律判断阻碍这种变化的感应电流方向,再判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例1 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试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解析】绕在磁铁上的线圈磁通量不变,不会产生感应电流,A错误;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是恒定的,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B错误;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的过程会产生感应电流,磁铁放入线圈中后感应电流就消失了,所以再到相邻房间观察电流表时,感应电流已为零,C 错误;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线圈内磁场发生变化,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D 正确。

【答案】D

【点播】本题以科学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的实验为背景命题,考查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求解时要把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一关键,这里要注意“闭合”与“变化”需要同时满足。

楞次定律的应用

1.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理解:

(1)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要遵从以下三个步

骤:

①明确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磁感线分布特点以及磁通量的变化

②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③由安培定则根据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熟悉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常见情况:

可能是磁场发生变化引起磁感应强度大小变化,或磁场与线框相对位置变化,空间中的磁场变化

可能是由闭合电路有效面积变化,面积大小或线框与磁场的夹角变化

注意两个特别情况:

①如图所示,矩形线圈沿a →b →c在条形磁铁附近移动,试判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如何变化?

穿过上边线圈的磁通量由方向向上减小到零,再变为方向向下增大。

②如图所示,环形导线a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a环外有两个同心导线圈b、c,与环形导线a在同一平面内.当a中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b、c的磁通量各如何变化?在相同时间内哪一个变化更大?

b、c线圈所围面积内的磁感线有向里的也有向外的,但向里的更多,所以总磁通量向里,a中的电流增大时,总磁

通量也向里增大.由于穿过b线圈向外的磁感线比穿过c线圈的少,所以穿过b线圈的磁通量更大,变化也更大.注意此种情况下,外围面积越大,磁通量越小.

2.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楞次定律可广义地描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或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①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看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同方向的减小和反方向的增大(“增反减同”)

②从相对运动的角度看

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导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③从面积变化的角度来看

面积收缩或扩张总是为了阻碍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增缩减扩”)

④从电流变化的角度看

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增反减同”)

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正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反映,在克服这种“阻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右手定则的应用及互感问题

利用右手定则判断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

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高考对于此点的考法,主要有两类:

1.与地磁场等非匀强磁场结合的生活实际应用问题

(1)注意分析清楚磁场的分布.

(2)注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如图甲中金属圆盘半径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只有导体连接在闭合回路中,才有感应电流.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内部,电流从电势低处流向电势高处.

如图乙,匀强磁场中,MN、PQ是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ab、cd为串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两根金属棒,它们同时以相同速度向右运动,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变,回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无读数,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由右手定则知φa>φb.

2.互感问题

存在两个互不相连并相互靠近的线圈,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解决此类题要明确两个问题:

①互感发生,即发生二次感应,必须要有一个变化的磁场,需要一个变化的电流.

2018年备战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文档资料

备战2018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临近2019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了物理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g v计算。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

机。 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希望这篇物理易错知识点,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 总复习讲义、教案 (全册) 第一讲、机械运动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

[全]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不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九年级: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易在一些知识点上丢分,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分析记牢,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物理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7.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8.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人教版2014初中物理中考真题含答案第10套

A水中的倒影 B手影 C钢笔错位 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人教版2014初中物理中考真题(含答案)第10套 1.在下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 ( ) 2.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 A.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B.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C.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 D.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为500W 3.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4.“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间存在斥力 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5.通过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 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R甲:R乙=2:1 B. U甲:U乙=2:1 C. I甲:I乙=2:1 D. I乙:I甲=2:1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若将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7.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 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8.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安培B欧姆C焦耳D法拉第5题图6题图7题图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浙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易错点知识总结 易错点(一) 1.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 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 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2.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 加减砝码。 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 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 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 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 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易错点(二) 1.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2.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4.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5.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6.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7.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人教版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按单元分类汇总

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 6.食品和饮料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 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 、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其电荷数(注意正负)。 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 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 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 四、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50分钟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下列各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2.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球和水,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球立即投入水中,则() A.铜球和水之间无法热传递 B.温度由铜球传给水 C.内能铜球传给水 D.热量由水传给铜球 3.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汽车上坡,没有向上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 D.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4.在家庭电路中,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灯灯座的火线和零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电灯的灯丝被烧断

B.电灯正常发光 C.电灯发出暗淡的光 D.保险丝熔断 5.下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见图乙。闭 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 1和L 2 的所消 耗的电功率P 1和P 2 的比值为() A.4:1 B.1:4 C.5:1 D.1:5 6.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可以() A.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 B.减小通电电流的大小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D.增加通电螺母管的线圈匝数 7.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 A.1:2 B.1:1 C.1:4 D.2:1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 是一个8Ω的定值电阻。如果分别将下列的四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电路的AB两点之间,且不会烧坏。则最亮的那一个灯一定是()

备战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后面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形成了较大的光斑, 此时光斑离透镜12. 0厘米,若将透镜远离白纸则光斑变小,则焦距可能小于12. 0厘米也可能大于12. 0厘米 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虚像,它不是能量的聚集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我们看到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 播而成的等大虚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后面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形成了较大的光斑,此时光斑离透镜12. 0厘米,若将透镜远离白纸则光斑变小,根据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太阳光是相当于平行光的,所以白纸越靠近凸透镜,光斑越大,则焦距是大于12.0cm的,A错误; 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暗区,不是物体的像,B错误;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C正确;D.我们看到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不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成的等大虚像,D错误。 故选C。 2.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 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 24 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

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 F 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a 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c 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b 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的,A错误;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那么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更靠近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大,焦点不可能在a点,B错误; C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那么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更远离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小,焦点不可能在c点,可能变在b点,C错误、D正确. 3.如图所示,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能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的是() 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 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适当距离 D.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调整光屏至适当的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烛焰的物距u大于像距v,由于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个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压力与压强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 浮甲p 乙>p 丙。 C .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 ′甲p 乙>p 丙,B 符合题意; C .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 D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 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p <甲乙 F F =甲乙 B .>p p 甲乙 F F <甲乙

C .p p <甲乙 F F 甲乙> D .>p p 甲乙 F F 甲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烧杯中的物体漂浮在液体中,乙烧杯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所以甲烧杯中的物体和乙烧杯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 F G ==浮甲浮乙物 又根据压强与浮力关系,可知 F p S =浮甲甲底 F p S p S =-浮乙乙顶乙底 则 p S p S p S =-乙顶甲底乙底 即 0p p p =->乙顶乙底甲底 故p p <甲乙;因为甲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 F gV ρ=浸浮液 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 G G G G G g hS V ρ=++=++-甲甲甲浸物甲液物容容容 ()F G G G G G g hS V ρ=++=++-乙乙乙浸物乙液物容容容 由于 F gV G ρ==甲甲浸浮甲物 F gV G ρ==乙乙浸浮乙物 则 F G ghS ρ=+甲甲容容 F G ghS ρ=+乙乙容容 因为ρρ甲乙>,则 F F 甲乙> 故选C 。 3.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 甲、Δ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2、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3、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露水珠儿,它是通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蒸发 4、下列选项中,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电流表 B、电能 C、电动机 D、发电机 5、下列物体不需要从外界接收电磁波就能工作的是() A、录音机 B、收音机 C、无绳电话 D、手机 6、如图1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B C D 7、下列事例中,能避免惯性产生的危害的是() A、离垃圾箱一段距离扔果核,果果核也能飞进垃圾箱 B、让磁体离铁屑有一段距离,也能把铁屑吸引过来 C、行驶的汽车离障碍物一段距离,就要提前刹车 D、运动员跳远 8、如图2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想使杠杆 平衡,A处钩码应挂() A、1个 B、2个 C、3个 D、6个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现阶段,人类所用能量,大部分来源于燃料燃烧 B、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D、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把油料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化成有用的机械能。 10、两盏白炽灯,甲标有“PZ220V 40W”,乙标有“PZ220V 25W”,比较它们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比乙亮 B、乙一定比甲亮

中考物理历届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历届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历届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 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2.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6.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7.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10.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 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1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3.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1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2.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16.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 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 到投影仪的距离。 17.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 2f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18.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 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19.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20.六种物态变化。 21.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2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23.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24.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25.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 电压。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初中物理知识易错点的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易错点的总结 新初三的学生们即将开始初三的学习,进行中考的冲刺,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初中物理知识易错点,希望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初二物理电与磁学习口诀 1.磁现象 磁体两端磁极强,指南S指北N。 异名相吸同名排(斥),常见磁体靠磁化。 2.磁场 磁场方向有规定,磁针静止北极指。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司面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是由于受到作用,“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可生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 2、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的不同。 3、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电。如图1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电。 4、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J,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c=4.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J/(k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R0和电源电压U均为已知。在a、b间接入一个未知电阻R X,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U X,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可以推出:R x=,RX的电功率P X=。 6、物理知识是对自然现象的概括总结,以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技术当中,请联系表中的相关内容填写表中空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图3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