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鲁教版五四制三年级语文下学期3.10、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2017年春季鲁教版五四制三年级语文下学期3.10、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2017年春季鲁教版五四制三年级语文下学期3.10、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一面五星红旗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

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04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

3.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揭题: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

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第四周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第四周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04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 3、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揭题: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 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 “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忽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留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红旗》,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 教学板书: 举五星红旗 26、一面五星红旗系五星红旗人在国旗在 拒换五星红旗心中有国旗 花拥五星红旗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汇总鲁教版

XX九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汇总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妖娆rá稍逊xùn风骚sü红装素裹guǒ一代天骄惟?i余莽莽ǎng原驰蜡象成吉思汗hán单hán于ú恢hu?宏2田圃pǔ喧嚷洗礼襁qiǎng褓bǎ温声细语润如油膏gü 3、淅淅沥沥x?x?lìlì霏霏fifi细雨禁锢gù留滞zhì喑?n哑丝缕lǚ蓑suō衣斗dǒu笠 4静谧ì朦?ng胧l?ng憧hōng憬ǐng弥í足珍贵寂ì寞? 遐xiá想骄阳一旦栖q?息银波微漾沉浸ìn 综合性学习:屋檐瓦楞l?ng聆líng听悠长寂寥liá纤xiün细企qǐ盼如期而至暴涨zhǎng洪涝là灾害泛滥làn成灾垒lti坝筑堤d? 第二单元: 6、挟卷(xi?)芳馨(x?n)怡悦(í)云翳(ì)巉岩(hán)羞怯(qia)心魂惊骇(hài)休憩(qì)骄奢(sh)荫庇(ìn)枭鸟(xiü)朔风(shu?)丛莽(ǎng)清吟一泻千里 7、佝偻(gōul?u)倒坍(tün)旋涡(xuánō)荫庇(ìnbì)泄漏(xia)屹立(ì)世袭(xí)引颈受戮(lù)踝骨(huái)嚼碎(iá)默契(qì)哮喘(xiàhuǎn)豁然(hu?)紊乱(tn)虬须(qiú)陷阱(xiànǐng)十字镐(gǎ)周道

如砥(dǐ)星临万户 8、浩瀚(hàn)无垠(ín)袅袅(niǎ)烟云鼎盛(dǐng)沙砾(lì)万籁俱寂(lài)百鸟啾啾(iū)镜泊湖(p ō)嶙峋(línxún)瘠薄(í)郁郁葱葱(ōng)沉湎(iǎn)吝啬(lìnsa)徘徊(páihuái)窥测(u?)愤懑(an)孱弱(hán)簌簌(sù)崛起(u?)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隐姓埋名狼嚎 9、瞻望(zhün)攫取(u?)臆测(ì)馈赠(uì)陷阱(ǐng)瞭望(lià)忙碌(lù)撒旦(sü)充沛(pai)鲑鱼(gu?)停滞(zhì)挖掘乐此不疲 0、妩媚忌妒憧憬婀娜凋落寒伧嶙嶙风姿绰约妩媚停滞 综合性学习:胸襟?n开阔气度恢宏盛气凌人笑容可掬ū细枝末节弱肉强食优胜劣lia汰tài人云亦云模?棱l?ng两可遣qiǎn词造句发人深省xǐng 第三单元: 1茴香豆(huí)唠叨(lüdǎ)羼水(hàn)笔砚(àn)拭去(shì)蘸酒(zhàn)蒲包(pú)舀水(ǎ)跌断(di)颓唐(tuí)附和(ha)不屑置辩(xia)咸亨酒店(hng)荤菜(hūn)惋惜(ǎn)阔绰(hu?)涨红(zhàng)绽出(zh àn)哄笑(hōng)间或(iàn)着了慌(zhá)打折(sh?)门槛(ǎn) 2、烟囱(ōng)梆他(büng)纤夫(qiàn)腌臢(üzü)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 识点提纲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 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 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 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 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以语言为载体,抓住关键词句,抓住人物的动作,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切己体察,通过想象、朗读,逐层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感悟“我”对国旗、对祖国的赤子真情。 教学流程 一、巧妙导入,铺设情感基调 1.多媒体出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引导学生明白五角星及五星红旗本身的象征意义。 2.过渡:五颗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主权和尊严,我们可以从《国旗护卫队队歌》中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多媒体出示《国旗护卫队队歌》歌词,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教师深情诵读)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举动维护国旗的神圣与尊严的感人故事──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深情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大意。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为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快速读文、讲述故事大意、简要概括故事) 2.再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提出学习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②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 (2)学生按照学习要求或独立或同位展开学习活动;教师于座间巡视,了解学情,加强对个别同学的学习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①检查字词认读情况:检查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凝”“竖”“摊”的字音,指导学生辨清“窄”“漆”“鼻”“摔”的字形,指导学生正确读写“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处境、交易、惊奇、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②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请三名学生依次分读课文1~3、4~10、11~12自然段,相机作好个别句子的朗读指导,使个别读与全班读适当结合。 ③检查词语理解情况: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依托课文感知大意即可。 三、研读重点,感悟赤子之心 1.感受“我”在漂流活动中失事后的艰难处境。 师: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么样的?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画出相关语句。 (2)汇报读,并着重指导学生朗读“醒来的时候……走进一家面包店”一句,从中感受“我”漂流失事后的艰难处境。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了近三天等关键语句,并通过朗读以感受“我”当时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的处境。) 2.感悟“我”断然拒绝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维护国旗的神圣与尊严。 (1)感悟句子A。 师:当面包店老板惊奇地发现“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后,“我”是怎样做的?(教师相机用多媒体出示句子A:“我犹豫了一下,把五星红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①画出句子中表示心理和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②理解“犹豫”,想象“我”犹豫的原因。 ③从“犹豫”“慢慢解下来”“再展开”等一系列词语体会到什么? ④读“这面做工精致……依然那么鲜艳”一句,体会表达作用。(表明了五星红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依然保持着她的神圣与庄严,表达了“我”对国旗热爱的拳拳赤子之心。) ⑤朗读悟情。 (2)感悟句子B。 师:当面包店老板告诉“我”可以用五星红旗换面包时,“我”的反应又怎样?(教师相机用多媒体出示句子B:“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①“愣了一下”是什么神态?“凝视”是什么意思?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下)期末试卷.docx

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1.“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2.“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3.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可使浑浊的河水净化为纯净水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则不含或少含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用加肥皂水的方法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4.饮用水用氯气(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O2是氧化物 B.ClO2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ClO2中没有氧分子 D.ClO2氯、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5.如图所示方框中,符合2H2表示意义的示意图是()

A.B.C.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硫酸钠的化学式NaSO4 B.四个氮原子2N2 C.三个碳酸根离子3CO32﹣ D.硫在氧气中燃烧2S+3O22SO3 7.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①图Ⅰ烧杯中的水: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时的现象 ②图Ⅱ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 ③图Ⅲ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④图Ⅳ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 8.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水氢气+氧气 C.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D.过氧化氢水+氧气 9.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燕子 1 2 3 4 5 【篇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含板书及教学 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燕子》《古诗两首》《荷花》 《珍珠泉》《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俊、俏、翩”等16个生字,会写“燕、增”等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古诗。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课时安排: 《燕子》 2课时《古诗两首》3课时 《荷花》 2课时《珍珠泉》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单元教学小结: 第一单元 1燕子

教学目标: 1、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 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3、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 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2、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 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 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 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 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 光彩夺 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 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 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 上形成的美丽图景。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 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全文结构清晰,语 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 勃的春天景象, 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 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 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教材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到图书馆去:你好,化学!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到图书馆去:卡文迪什的发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第二节元素 第三节物质构成的表示 到图书馆去:化学自有深意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氧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点燃化学革命火种的勇气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到图书馆去:用天平秤出来的伟大定律 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地球越来越热问题越来越烫手

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到实验室去: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到图书馆去:无处不在的溶液 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到图书馆去:分子变成离子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二节海水晒盐 第三节海水制碱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到图书馆去:深藏海底的天火 第四单元金属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到实验室去:研究金属的性质 到图书馆去:有锂走遍天下 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 第一节十五中的有机物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到图书馆去:阿斯巴甜之苦 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到图书馆去:合成我们的未来

《一面五星红旗》的教案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的教案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相关的词语,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铺设情感基调 1.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旗就是五星红旗,你能说说对我们的国旗有哪些了解吗? 2.五颗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主权和尊严。那么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面五星红旗》,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大家已经读过了,读得怎么样了呢?下面我们找几个同学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课文读得差不多了,我再来检查一下生字词会不会读(大屏幕出示生字词) 3、你能在老师提供的这些生字词中选择几个串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感受我失事后的艰难处境。 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我们抓住关键词语就可以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那处境是什么意思当时我的处境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在文中找找看。 1.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划出相关语句。 2.汇报读, a:只觉得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 b: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的背包也没有了,请你想象一下这时候他的背包里会装些什么东西? c: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理解荒无人烟 d: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个小镇。就这样过了三天,大家想想我是怎么过来的( 很饿、摇摇晃晃的、走路要跌跤又饥又渴等。) 3、当时我的处境是十分的艰难。请同学们把我当时的这个处境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抽生读第三自然段。 三、感悟我断然拒绝用国旗换面包 师:1、本以为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的处境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注音填字。(2分)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 )骗,却看看他的jīn()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下边的词语中有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2分) 秉烛夜谈改斜归正偃旗息鼓真相必露 声色俱厉不能自己杳无消息大势渲染 3.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为成语. (2分) (1)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平时常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他也爱好舞台艺术。 ( ) (2)他知道,以前的许多想法都是像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以后必须踏实努力。 ( ) 4、修改下面得病句,在原句上修改。(2分) ⑴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2)他们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5、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下面的这个句子的句式相同。(2分) 面对生活,人们有着种种思考:生活像一首乐曲,有快板也有慢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像一艘行船,有顺流也有逆流。乐曲不断地变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船需要胆识,生活使强者充满自信,使弱者望而却步。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晨报讯(记者袁琦通讯员梁炜)昨日,我省要求,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要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从今年秋季开始,农村初中学校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3课时,用于“绿色证书”的教育,保证每个初中学生毕业时接受300学时左右的“绿色证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7.诗歌填空(8分) (1)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2)《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的句子是: 。 (3)开卷有益。读书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正如杜甫所 说:,。不过,阅读时要整体把握,不必支离破碎的分析,正如陶渊明 说:,。 (4)《次北固山下》中的,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 (5)《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写两句), (7)《观书有感》中有哲理的句子是。 (8),江春入旧年。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精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和9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从“面包店老板”的一言一行、“我”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感人的句子。 3、能积极参与学习。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老板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从“我”一举一动的关键词中体会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 2、难点: 从老板一言一行的态度变化中体会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单元导读。 2、课文插图。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板、写、读、问、读、评)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题目是:一面五星红旗。看老师写课题。提示“旗”。齐读课题。 2、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吗?用手势告诉我。读过几遍? 3、很好,同学们有预习的好习惯.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谁来读? (正音、多音字)

师评:离开课文能读准这些词语。真能干! 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读、练、复述、梳、结) 1、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带回课文,自由的,把课文读通顺。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自由读。 (巡视、发现、点拨按先、再、最后说)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不慌,人人动口练一练) 谁来告诉大家,比比谁会倾听。 师评:(概括)你抓住了一些重点词来介绍,把长长的一篇文章,给读短了! 师评:(具体)真好,你能用上“先、再、最后”有顺序地说,让我们把故 事听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他(们)讲故事时,先介绍的什么?再说了什么?最后说的什么。 板书: 漂流遇险拒绝交易得到救助 师指板书: 课文就是这样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三、自读自悟,发现变化,提出疑问(找、读、比、读、疑) 1、(指板书)初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我”漂流遇险,得到面包店老板的救助。在这个过程中,老板的态度有变化吗?(有)在课文中找找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句子读读。 2、指名说2个句子(随机出示)让我们读读这两个句子。 男女分读。 3、你发现老板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套)精品教案汇总

(共33套127页)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 学(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课题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课型:新授来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能力目标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采取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教具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一、溶解的过程 1、溶液的定义 2、特点 二、乳化现象 1、定义 2、特点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2、特点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情景创设:生活中的纯净水 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海水、河水、湖水以及矿泉 水呢?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 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探究思考: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 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 系?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 子形式存在(C11H22O11), 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 在(Na+、Cl-)。联系:两种 溶液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 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 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 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相 同。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讨论:纯 净水是否是溶液?早上清新的 空气是否是溶液?合金是不是 溶液?溶液都是无色吗? 练习: 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练习 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 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 小( ) 3、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m(液)= m(溶剂)+m(溶 质) 练习:1、将10g蔗糖溶于100g 水中,完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 质量是2、将50g食盐溶于100g 水中,经过搅拌、静止、过滤,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 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 到溶液是的 () A、食 盐B、面粉 C、植物油 D、石灰石 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 于溶液是 () A、豆浆 B、果酱 C、矿泉水 D、蔗糖水 听讲 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 利用学生的已 有经验制造认 知冲突,引发学 生的思 考 利用图片和学 生已有的经验、 知识,帮助学 生建立正确的 认 识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1)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26课《一面五星红旗》,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 1、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这是一面飘扬在异国 他乡的五星红旗,它的背后演绎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把书翻到108页,到课文中去一探究竟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停下脚步多读几遍,开始吧!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检查字词 第一组:背包系上处境 ⑴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何正确区别他们的读音呢? ⑵教学“背包”:学习在不同的语境中判断它的读音。 “系上”:生活中,你都系上什么? “处境”:读第三声时,一般与这些词语搭配。 ⑶齐读 第二组:筏子漂流激流 1、指名读,图片理解“筏子”,乘着筏子,在河流上漂流是时下 最时尚、最休闲的运动方式了。 2、你能把这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说说故事的起因吗?(我乘着 筏子漂流,在激流处,筏子翻了,我掉入水中。)

第三组: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身无分文趔趔趄趄 1、指名读,重点指导“趔趔趄趄”的读音 2、理解“趔趔趄趄”:理解“趔趔趄趄”:看字形,猜跟什么有关? 怎么样的走是趔趔趄趄的?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趔趔趄趄地走 路? 3、看字形,猜跟什么有关?怎么样的走是趔趔趄趄的?你在什么 情况下会趔趔趄趄地走路? 4、其他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光说不练假把式,练过才 知道。(出示句子选词填空) 5、指名读三个句子。把三个同学读的句子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 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1---3段 1、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让我们整装待发,坐着筏子,跟随作者一同去漂流旅行吧!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用笔划出出发前,我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研读句子一: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⑴指名读 ⑵读着读着,你的脑子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我们知道,外出漂流的时候,东西是越少越好,可是我为什么要带五星红旗呢? ⑶让我们一起关注这句话中跟五星红旗搭配的动词-----举,做做举红旗的动作,说说为什么举那么高?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你的感受。据生回

《西门豹治邺》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教案

《西门豹治邺》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教案内容预览: 《西门豹治邺》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白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教具使用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 2、解题: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她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问:看了课题您想明白些什么?(想明白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她的什么事)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她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 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二)自由朗读课文 考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 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与群众一起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联系课文理解新词 1。生字: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讲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讲话。 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 (四)再读课文:依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顺 序给课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 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 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言引人课题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西门豹治邺》指名读第一段、 考虑: 1、从课文哪句话能够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如何回事) 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什么缘故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 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缘故、②巫婆与官绅是首恶分子、③巫婆与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小孩的纷纷逃走、④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 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义、 西门豹讲:如此讲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上看,河伯确实特不灵、因为河伯要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是,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个地方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官绅恰恰利用了这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内心差不多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还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下一回她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讲明西门豹差不多依照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了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跟上学期一样,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且加大力度。初步设想如下:

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课本作为桥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课外读物,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每节语文课前,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并简介书中内容。 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少做机械性的重复作业,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课外书20分钟,并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或感想)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 定期抽查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感悟交流会,对于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 加强写作训练,使听说读写得到更加完美的统一。定期进行写作指导,结合阅读内容布置写作题目,使学生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写作训练。结合开展的课题实验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学业阶段性测试 初三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本试题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共8页。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A.蜡烛融化B.葡萄酿酒C.光合作用D.钢铁生锈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读出液体的体积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决定的 5.碳14是一种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的碳原子,它可以蜕变为碳12。在考古学中常用碳14蜕变的量来精确地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碳12是一种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原子。由此可判断,碳12和碳14属于 A.同种元素B.同种原子C.同种分子D.同种单质6.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 7.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B.白酒C.矿泉水D.粗盐 9.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 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10.进行蒸发操作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蒸发皿B.温度计C.酒精灯D.玻璃棒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 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两个只选1个且正确给1分,有错选不给分。) 1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B.硫原子核内有l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6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2.如图是 四位同学 对某一物 质的化学 式意义的 描述,该物 质是 A.Cu B.NO2 C.NH3D.NaCl 1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节约药品,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先进行预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