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专题一-变质量问题(教师版)讲课教案

《气体》专题一-变质量问题(教师版)讲课教案
《气体》专题一-变质量问题(教师版)讲课教案

《气体》专题一-变质量问题(教师版)

《气体》专题一 变质量问题

对理想气体变质量问题,可根据不同情况用克拉珀龙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实验定律进行解答。

方法一:化变质量为恒质量——等效的方法

在充气、抽气的问题中可以假设把充进或抽出的气体包含在气体变化的始末状态中,即用等效法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恒定质量的问题。

方法二:应用密度方程

一定质量的气体,若体积发生变化,气体的密度也随之变化,由于气体密度 m V ρ=,故将气体体积m V ρ=代入状态方程并化简得:2

22111T p T p ρρ=,这就是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的密度关系方程.

此方程是由质量不变的条件推导出来的,但也适用于同一种气体的变质量问题;当温度不变或压强不变时,由上式可以得到:

2211ρρp p =和T T 211ρρ=,这便是玻意耳定律的密

度方程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密度方程.

方法三:应用克拉珀龙方程 其方程为。这个方程有4个变量:p 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 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 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 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 为理想气体常数,R=8.31J/mol.K=0.082atm.L/mol.K 。 方法四: 应用理想气体分态式方程

若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质量为m 的气体分成两个不同状态的部分,或由若干个不同状态的部分

的同种气体的混合,则应用克拉珀龙方程易推出:

上式表示在总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同种气体进行分、合变态过程中各参量之间的关系,可谓之“分态式”状态方程。

1.充气中的变质量问题

设想将充进容器内的气体用一根无形的弹性口袋收集起来,那么当我们取容器和口袋内的全部气体为研究对象时,这些气体状态不管怎样变化,其质量总是不变的.这样,我们就将变质量的问题转化成质量一定的问题了.

例1.一个篮球的容积是2.5L ,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每次把5

10Pa 的空气打进去3125cm 。如果在打气前篮球里的空气压强也是510Pa ,那么打30次以后篮球内的空气压强是多少Pa ?(设在打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图1 解析: 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V ?体积,相等质量、压强为0p 的空气压到容积为0V 的容器中,所以打n 次气后,共打入压强为0p 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 V ?,因为打入的n V ?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0p 、体积为0V n V +?;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n p 、体积为0V .

令2V 为篮球的体积,1V 为n 次所充气体的体积及篮球的体积之和

则1 2.5300.125V L L =+?

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可用玻意耳定律求

解。

1122p V p V ?=?

55112210(2.5300.125)Pa 2.510Pa 2.5

p V p V ??+?===? 2.抽气中的变质量问题

用打气筒对容器抽气的的过程中,对每一次抽气而言,气体质量发生变化,其解决方法同充气问题类似:假设把每次抽出的气体包含在气体变化的始末状态中,即用等效法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恒定质量的问题。

例2.用容积为V ?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0V 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如图1所示。 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0p 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n p 为多大?

解析: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下压,阀门a 关闭,

b 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 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

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第一次抽气 0010()p v p v v =+? 0100v p p v v

=

+? 第二次抽气 1020()p v p v v =+? 20200(v p p v v

=+? 以此类推,第n 次抽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 000(

n n v p p v v =+? [拓展]. 某容积为20L 的氧气瓶里装有30atm 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L 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4atm ,如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atm 。问最多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

解析:设最多能分装N 个小钢瓶,并选取氧气瓶中的氧气和N 个小钢瓶中的氧气整体为研究对象。

2015年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同步检测专题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专题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荡漾.(yánɡ)盛馔.(zhuàn)邈.远(miǎo) B.木屐.(jī) 戏谑.(nuè) 訇.然(hōnɡ) C.嗟.叹(jiē) 云霓.(ní) 斟酌.(zhuó) D.沽.取(ɡū) 鸾.鸟(luán) 渌.水(lǜ) 答案 C 解析A项“漾”应读yànɡ;B项“谑”应读xuè;D项“渌”应读lù。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难求 月既不解.(懂得)饮 天姥连天向天横.(直插) B.会须 ..(会当,应该)一饮三百杯 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熊咆龙吟殷.(震响)岩泉 C.云青.青(黑沉沉的)兮欲雨 列缺 ..(云的缝隙)霹雳 訇然.(形容许多人的大笑声或喧哗声)中开 D.呼儿将出 ..(拿出)换美酒 怳.(恍然,猛然)惊起而长嗟 须.(等待)行即骑访名山 答案 B 解析A项横:遮断;C项列缺:闪电;D项怳:通“恍”,心神不定的样子。3.下列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答案 C 解析A项拟人;B项比喻;D项对偶。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诗中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 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像,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 D.“歌”、“吟”、“行”都是古体诗。古体诗的篇幅可长可短,多数为五言或七言句,其中可杂有长短句,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自由。 答案 C 解析唐诗中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 5.阅读下面的文字,适当调动画线部分内容的语序,使“死气沉沉”这一含义得到强调。 年轻的李白,肯定从心底轻视孔子。对于那些“白发死章句”(《嘲鲁儒》)的腐儒,李白更是看不上眼了。人应当生动活泼地活在世界上,不能死气沉沉地泡在死了的纸上。 答案不能泡在纸上,死气沉沉的。 6.请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与画波浪线的部分构成排比句,使上下文连贯、流畅。 李白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志气、豪气、骨气。也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信不疑精神,“输肝剖胆效英才”的积极奋进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果敢叛逆精神。总之,李白的志气,是他生活的底气;豪气,是他生活的风度;骨气,是他生活的气概。这三种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7.下面是关于李白的一段话,请在横线处填写一句总结性的话,概括其主要意思使上下文连贯流畅。(不超过40字) 尽管李白出身于西域,与中土汉人有着不同的气质特点,然而,李白性格的底子仍然是中国文化,仍然与中国文化的哺育分不开。这是李白少年时代在蜀地读书生活的积极影响。他五岁就背诵《关雎》,他的诗歌有浓郁的书卷气,深深浸渍着青少年时代苦读而来的学养。

宋词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 (2)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 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及代表作;书法"宋四家和赵孟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图文情境,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2)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法的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3)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教学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第一个问题,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发明的有哪两项? 生: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师:回答的很好。第二个问题,沈括、郭守敬、毕升等科学家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生: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师:说的不错,看来上节课的内容大家下去有好好复习,要继续坚持啊。宋元时期不但在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在史学、文学、绘画、书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就也很突出,出现了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些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新课,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讲授新课】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师: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其作者并称为“两司马”猜猜看是哪两部史书?两位作者是谁? 生:略。

(新)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

贵州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1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学校: 专业:教育学 姓名: 完成时间:2014年1月5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什么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特征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2、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不久,上一学期主要是学习基础课程,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这一门作为主要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踏入专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第一章的学习是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注重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学前教育学这门课这学期才开始,学生之前也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只是从自己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看法,因此,在初步学习此门课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了解走向专业化。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强,主动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现代媒体来获取知识,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此外,操作能力也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专业训练所必备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大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大学生不再像中小学生,思维更加成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较强,同时自己的想法也是较多,自我表现欲望增强,因此,在本课程学习中,灌输式的教学难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需要,也不符合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多的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通过一定的实践,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反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的定义 了解学前教育实施形式和特征 了解学前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理论 2、能力方面 掌握什么是学前教育,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树立全面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并通过教学相长的过程,用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自信,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对待学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⑴学前教育的定义 ⑵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以及理论流派的观点 2、难点: 各个时期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案例和知识,进行整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电子数据交换的内容 六、课时安排 6个课时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八、教学内容:

最新市场营销学教师资格证试讲授课教案

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试讲人:

《市场营销学》课程授课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市场营销学( Marketing)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开阔的市场营销视野以及辩证的市场营销观念,培养学生既能够对高级营销问题有宏观的思考和把握,又能够把握企业产品整体营销与市场现实的矛盾并探索其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营销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实效。 二、授课教案 章节名称第八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第一节市场细分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市场细分的依据及其标准 教学提要 重点 市场细分的标准 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2、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难点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 使用 教材 《市场营销学》 吴健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市场营销》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俞利军译 华夏出版社

教学时数45分钟标准课时×2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细分 一、市场细分的概念 市场细分的概念:市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不同的欲望与需求,不同的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由相似需求的消费者组成的消费群体,即小市场群。市场细分的基础和依据是消费求的异质性理论。 二、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大量营销阶段 (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 (三)、目标营销阶段 三、市场细分的作用 (一)、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 (二)、有利于转我目标市场的特点 (三)、有利于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 (一)、市场细分的原理 (二)、市场细分的理论依据 五、市场细分的标准 (一)、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1. 地理环境因素 2. 人口因素 3. 心理因素 4. 行为因素 (二)、生产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1. 人口变量 2. 经营变量 3. 采购方法 4. 形势因素 5. 个性特征 六、市场细分的原则 (一)、可衡量性 (二)、可实现性 (三)、可盈利性 (四)、可区分性 七、课堂研讨

唐诗宋词研究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杜甫《春望》抒发国忧家愁的名句是“_______,家书抵万金。” 2.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尾联怀古慨今:“今逢四海为家日,___________。” 3.《行宫》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 4.李清照《醉花阴》中的结句是:“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词______。 6.陈子昂现存的三十八首咏怀诗篇的总题目是________。7.孟郊《游子吟》中以“______________ ”来比喻慈祥温暖的母爱。 8.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一诗中以眼前景色象征当时政治斗争情势以自已感觉态度的是颔联“___________,密雨斜侵薛荔墙。” 9.李清照《醉花阴》词中以菊花自喻的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 10.辛弃疾《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以“遥岑远目,_______,________”描绘登高所见江天远景,借景抒怀。 11.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

13.《稼轩长短句》是________的词集。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___________中的名句。 15.元稹的著名悼亡诗是________三首。 16.范仲淹写边塞生活的词________,计宋代豪放派之先声。17.“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这是陈亮_____中的句子。 1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______词中的句子。 19.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草书家,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号“吴中四士”的是_______。  20.黄庭坚词集名为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 A.江 B。月 C。 花 D。 夜 2.《山石》一诗的作者是( ) A.顾况 B。 贾岛 C。 孟郊 D。 韩愈 3.王勃的诗歌佳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或有所本,予以启迪的作品的作者是( )

唐诗300首之五言律诗讲课教案

唐诗300首之五言律 诗

唐诗300首之五言律诗(80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一作余)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唐代: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代: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唐诗宋词专题

唐诗宋词专题 熊国华主讲 第一讲: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文学:指公元618年—907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隋炀帝杨广时期爆发农民起义。 公元618年李渊、李世民建立唐朝。 627年李世民做皇帝,贞观之治。 755年爆发“安史之乱”。 907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 唐代文学成就 1、唐诗:黄金时代高峰 (1)从诗人和作品的数量来看 人才辈出,佳作如林。 《全唐诗》《全唐诗外编》51000多首诗歌,诗人有2千多家。 (2)从作品的题材内容来看 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诗史” 盛唐精神。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批判性。“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闺怨诗(3)从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看 A、诗体大备, B、臻于成熟 C、流派众多, D、风格多样 “上官体”,“文章四友”,“初唐四杰”,陈子昂。 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李白,杜甫。 以卢伦、钱起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元白”通俗;“韩孟”奇险; “小李杜”、温庭筠(八叉)。 鲁迅:“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2、散文(古文) 骈文:辞藻、声律、对仗、用典。 3、唐传奇 文言文的短篇小说。成熟阶段。 4、词:是一种配合隋唐以来产生的新 音乐——燕乐的新体诗。也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琴趣、乐章、乐府。 5、变文:是寺院僧侣向群众宣讲佛经 中神变故事的一种说唱文体。 目连救母;舍身饲虎;割肉喂鸽。 图画叫变相,文字底本叫变文。 韵散相间,说唱结合。章回体。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6、政治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7、文化的开放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宗教自由,思想活跃,文禁松弛 中外交流/南北交流 胡马 胡酒 胡服 胡舞 胡乐

唐诗宋词选读全套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初唐诗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2)徐陵的《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3、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也称“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

唐诗宋词阅读测试题题库

唐诗宋词阅读测试题题 库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唐诗宋词三百首》练习题(一) 一、名句填空。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禅房花木深。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正是江南好风景,。 6、旧时王谢堂前燕,。 7、,道是无晴却有晴。 8、身无彩凤双飞翼,。 9、,蜡炬成灰泪始干。 10、庄生晓梦迷蝴蝶,。 11、,只是近黄昏。 12、,直挂云帆济沧海。 13、天街小雨润如酥,。 14、,雪拥蓝关马不前。 15、,寒食东风御柳斜。 16、,天下谁人不识君。 17、花开堪折直须折,。 18、,铜雀春深锁二乔。 19、,隔江犹唱《后庭花》。 20、穿花蛱蝶深深见,。

21、千山鸟飞绝,--------------- 22、---------------,将军夜引弓。 23、月黑雁飞高,-----------。 24、----------,还来就菊花。 25、野旷天低树, 26、谁言寸草心, 27、近乡情更怯, 28、海内存知己, 29、,一片冰心在玉壶。 30、但是龙城飞将在, 31、醉卧沙场君莫笑, 32、,江春入旧年。 33、潮平两岸阔, 34、月出惊山鸟, 35、,王孙自可留。 36、空山不见人, 37、君自故乡来, 38、劝君更尽一杯酒, 39、,每逢佳节倍思亲。 40、,此物最相思。 41、白日依山尽, 42、欲穷千里目, 43、,野渡无人舟自横。

44、,春风不度玉门关。 45、,江枫渔火对愁眠。 46、海上生明月, 47、碧云天,黄叶地,,。 48、明月楼高休独倚。,。 49、寻寻觅觅,,。 50、这次第,。 51、执手相看泪眼,、 5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53、衣带渐宽终不悔,。 54、零落成泥碾作尘,。 55、自在飞花轻似梦,。 56、绿杨烟外晓寒轻,。 57、明月几时有,。 58、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 59、十年生死两茫茫,,。 60、凭谁问,,? 61、青山遮不住,。江晚正愁余,。 62、无可奈何花落去,。 63、莫等闲,,。 二、连线题。 举杯邀明月一览众山小人面不知何处去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指导课教案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走进唐诗宋词,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 1.背诵唐宋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宋诗人的故事。 一、导入: 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走进唐诗宋词,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宋词,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宋词(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李之仪《卜算子》

王维的《山居秋暝》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贺知章《回乡偶书》李清照《声声慢》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宋词(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发人深省,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不要空将青春消磨,碌碌无为,要趁大好年华奋发进取,为国作出贡献。 3.我最欣赏的唐宋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最爱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孟浩然已经远去,李白仍然望着江水,友情如江水一样绵延不断。 最爱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不要说鲈鱼脍的鲜美,西风吹, 我却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归去,多么无私而有担当的英雄啊!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品味唐诗宋词,你赏我析

大学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或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 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 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教时安排: (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 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 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 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 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 教学后记:(因为教学后记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课前还不能打印,只能课后用笔手写)

市场营销学教师资格证试讲授课教案

市场营销学教师资格证试讲授课教案

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试讲人:

《市场营销学》课程授课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市场营销学( Marketing)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经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开阔的市场营销视野以及辩证的市场营销观念,培养学生既能够对高级营销问题有宏观的思考和把握,又能够把握企业产品整体营销与市场现实的矛盾并探索其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营销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实效。 二、授课教案 章节名称第八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第一节市场细分 教学目的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市场细分的依据及其标准 教学提要 重点 市场细分的标准 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2、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难点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 使用 教材 《市场营销学》 吴健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市场营销》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俞利军译 华夏出版社

教学时数45分钟标准课时×2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细分 一、市场细分的概念 市场细分的概念:市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不同的欲望与需求,不同的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由相似需求的消费者组成的消费群体,即小市场群。市场细分的基础和依据是消费求的异质性理论。 二、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大量营销阶段 (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 (三)、目标营销阶段 三、市场细分的作用 (一)、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 (二)、有利于转我目标市场的特点 (三)、有利于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 (一)、市场细分的原理 (二)、市场细分的理论依据 五、市场细分的标准 (一)、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1. 地理环境因素 2. 人口因素 3. 心理因素 4. 行为因素 (二)、生产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1. 人口变量 2. 经营变量 3. 采购方法 4. 形势因素 5. 个性特征 六、市场细分的原则 (一)、可衡量性 (二)、可实现性 (三)、可盈利性 (四)、可区分性 七、课堂研讨

唐诗宋词练习题库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王维、孟浩然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 3.张籍、王建 4.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5、柳永 6、李清照 7、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李益 9、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 10、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1.温庭筠、李商隐) 12、六对八对 13、“吴中四士” 14、高适岑参 15、《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诗中有画 16、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17、苦吟诗人(派) 18、独恨无人作郑笺 19、赵崇祚《花间集》 20、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 21、《渔家傲》(塞下秋来) 22、《江西诗社宗派图》杜甫 23、语言的典雅浑成音调的和谐优美 24、清空骚雅 25、陆时雍、《诗镜总论》、时带六朝锦色 26、“三包” 27、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 28、长河落日圆、王维 29、豪迈雄放、俊爽飘逸、清新自然 30、“七绝圣手” 31、元结、顾况 32、元白诗派、韩孟诗派 33、《珠玉词》、温润秀洁 34、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 35、王绩 36、杜审言、崔融 37、陈子昂、杜审言、沈全期 38、草木本有心、张九龄

39、上官仪 40、“诗中有画” 41、个性鲜明 42、沉郁顿挫、新题乐府 43、杨亿、《西昆唱酬集》 44、杨万里、风趣、奇趣 45、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 46、沈全期、宋之问 47、“四声八病”、永明 48、《诗薮·内篇》、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49、拗体律诗 50、刘长卿、韦应物 51、《与元九书》 52、郊寒岛瘦 53、刘禹锡、柳宗元 54、《云谣集》 55、民间词、文人之词 56、赵崇祚、《花间集》 57、晏殊、晏几道 58、高适、岑参 59、大起大落 60、篇制多、好作拗体、以诗入诗 61、陈起江湖集刘过陈与义戴复古刘克庄 62、贺铸青玉案 6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4、赤子之心 65、王之涣凉州词 66、陈起江湖集刘过陈与义戴复古刘克庄 67、贺铸青玉案3 6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9、赤子之心 70、王之涣凉州词 二、名词解释 1、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是由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该集收录了温庭筠、皇甫松、牛峤等十八家词人的词500首。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内容以描写女性的体态、心理、生活为主,词风浓丽绣错、柔婉软媚。 2、中兴四大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时期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他们的诗歌反映了南宋时期民族的痛苦、愤怒、忧虑与期盼,抗金斗争是诗歌的主旋律,山水田园诗的清高一直伴随着

2018-2019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合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案模板

教案 Practical College English 新认知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 教研室:公共课部教师姓名:freefishwang 授课专业和班级11机电01、02、03 课程名称Practical College English 授课学时 6 授课内容Unit 1 Bill Gates in His Boyhood 教学目的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of text A and text B, grasp the words, expressions, structures and word formations used in the text, and discuss the text among students and offer their opinions on the topic of learning styles and techniques. 教学重点Study the language points and know how to write a letter in English. 教学方法Student-oriented communicative teaching, free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on. 教学过程 1.Warm-up activities (10 minutes) 2.Understanding the text (15 minutes)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text.) 3.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text(50 minutes) 4. Grammar and exercises(30 minutes) 5. Writing skills introduction (20 minutes) 作业Assign homework: 1. how to make friends. 2. Translation and after-class reading. 辅助手段Multimedia software 教学内容 1.Warm-up activities Introductory Remarks: Step 1: Show some pictures and watch a video, discuss in groups. Step 2: 1.Are you familiar with Bill Gates?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him. 2.Please list some other successful persons’ names and give a brief comment on them. 3.People often say that famil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ne’s life,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it? II. Understanding the text 1.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2. Introduce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 Explain and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anguage points in the text.

家国情怀古诗91811讲课教案

家国情怀古诗91811

家国情怀 1、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渡汉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早寒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5、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家是游子的归宿,故乡是诗人眺望的方向,“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每当夜幕降临,也会勾起诗人们的思乡情丝。 7、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月夜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9、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唐诗人杜牧的《旅宿》抒发了旅况的寂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13、旅宿 [唐]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4、夜雨寄北

大学教案模板

大学教案模板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或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 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 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教时安排: (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 教学后记:(因为教学后记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课前还不能打印,只能课后用笔手写)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唐诗宋词导学92004

第一章绪论一唐诗唐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1数量空前约五万首主要见于《全唐诗》 2诗人数量空前而且遍布社会各阶层约二千二百多位 3题材广流派多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政治诗讽喻诗咏史怀古诗闺怨宫怨诗友情送别诗咏物言志诗等 4体裁丰富众体皆备骚体诗歌行体乐府古风格律诗近体诗的各种形式等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行的乐曲的意思由于汉魏以前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而得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乐府本指西汉建立的古代音乐官署后借代为古代诗体之一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及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古风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 5名篇多 6求新求变充满创造精神二初唐的诗歌成就初唐的诗歌成就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风骨声律意境等方面的贡献 1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由于更朝换代初唐时期的诗坛普遍弥漫着南朝齐梁时期的诗歌遗风即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他们反对南朝齐梁诗歌遗风倡导骨气刚健之诗他们的诗重视抒发自己的情怀呈现出一种壮大的气势具有建安文学那种慷慨激昂的艺术力量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代表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写于狱中的《在狱咏蝉》等他们的诗歌创作成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如杜甫便写诗给予评价难点对杜甫四杰赞诗的理解 2陈子昂更加彻底地否定齐梁遗风提倡把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结合起来风骨正式形成风骨诗歌内容与形式整体构造与感染效果的要求刘勰《文心雕龙》 3沈宋沈全期和宋之问继承和发展南朝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使诗歌在声律方面真正成熟标志着律体诗又称沈宋体真正形成沈宋体的特点一是四声二元化即把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二是奠定了诗律的问题 4张若虚与刘希夷等人的诗歌意境创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堪称压倒全唐之作三盛唐的诗歌成就盛唐的诗歌成就唐诗的颠峰时期盛唐气象 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王维的诗歌特点空灵的禅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山居秋暝》和《鸟鸣涧》等孟浩然的诗歌特点风格清淡长于写景及隐逸生活如《宿建德江》和《过故人庄》等 2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其他边塞诗人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等高适的《燕歌行》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王翰的《凉洲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