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与当前问题

日本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与当前问题
日本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与当前问题

日本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与当前问题(上)

摘要: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明治维新后,其法律框架在二战后依然存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以及前两者所导致的人口减少是日本社会经济转型的主要原因,当然也导致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保障政策产生了显著影响。日本主要政党在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增加税收的必要性上达成了广泛共识,这源于日本社会存在以下共识:社会保障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无可争议的价值,从而不应受制于政党政治。在经济增长放缓、“超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为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具有必要性。除了注意确保待遇和负担之间的均衡外,本文指出在当下后综合改革时期需要解决的四方面关键问题:首要任务是稳步实施改革所制定的或将要制定的政策;第二组问题与包括医疗和药物在内的医学科学进步有关;第三组问题涉及促进社会保障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政策组合,例如住房或本地社区振兴等问题;第四是要解决综合改革中未纳入的问题。

关键词:日本,社会保障,历史发展,改革

一、历史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①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明治维新后;1874年,首部《济贫法》出台。1922年《健康保险法》颁布,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工厂工人和矿工的健康。1938年制定的《国民健康保险法》为农民等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提供了必要的医疗服务。《工人养老保险法》于1942年实施,这项立法的一个动机便是在战时为工业投资积累资本。

这些社会保障法律框架在二战后依然存在,但随后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等破坏因素和经济混乱,几乎摧毁了社保制度的现实物质基础。基于日本《宪法》(自1947年5月生效)第25条,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简直需要从零开始,其中规定:

每个人都应享有维持健康、文化生活之最低标准的权利。在生活的各方各面,国家都应努力促进并推广社会福利、安全以及公共卫生。

迫于当时的紧急情况,工作重点首先投向了健康和福利政策,以确保并改善营养供给、重建卫生设施、预防传染性疾病等。此外,工作重点还包括了促进日本劳动关系现代化的主要立法,如《劳动基准法》《工会法》《劳动关系调整法》(1947年)。《公共救助法》(1946年)规定,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家计调查为经济困难者提供现金和实物支持。这一立法在1950年经历了彻底改革,引入了处理行政投诉以及表达现代人权的条款,反映了《宪法》第25条的理念(对国家责任的要求)。《儿童福利法》和《身体残障者福利法》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颁布,前者主要致力于照顾孤儿,后者旨在照顾受伤士兵等战争伤员,这些人在非军事化时期不被允许享受特殊待遇。

1950年,政府社会保障咨询委员会呼吁制定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该委员会指出,社会保险应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因为个人缴费的筹资方式将会激发公民的自我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保持了战前医疗筹资制度基本架构的完整;通过1948年的国民健康保险改革,市町村(作为最基础的地方自治体)已经可以自行决定启动强制性的全民覆盖,以保障那些未被其他制度如基于就业的医疗保险所覆盖的国民。该制度于1958年再次改革,相关法律要求所有市町村承担提供国民健康保险的责任,国民健康保险最终于1961年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国家养老金制度开始实施(1961年),实现了公共养老保险的全覆盖。上述两个制度都表明了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在战后时期快速现代化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繁荣和人口构成较为年轻的背景下,公共养老金和社会救助的现金福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旨在提高老年人、智力或精神障碍者等不同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的立法在日本国会得以通过。医保所覆盖的治疗范围限制得以取消。1972年开始实行儿童津贴制度,这是大多数西欧国家已经启动的制度,日本终得以将最后一项欠缺的儿童福利加入社会保障制度中。在这一社保制度不断完善的时期,终极成就是在1973年引入了老年人免费医疗诊疗政策。1973年秋,第一

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冲击。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由于发行政府债券以弥补赤字,日本的财政平衡状况在20世纪70年代恶化。

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政策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在“不加税实现财政重建”的口号下,日本财政政策转向了紧缩政策。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尤其是因免费医疗诊疗政策造成的医保费用加速增长,导致对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担忧开始高居政策议程。为抑制支出增长,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是,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对老年人重新引入了医疗保险共付的固定金额②,对以就业为前提的医保制度的受保人引入10%的共付比例而非固定的支付金额,药品花费也包括在内。③为均衡各种不同医保制度所负担的覆盖老年人的费用成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了财政调整机制。通过在覆盖不同群体的所有7个(当时的)制度中引入统一的第一层次(基本养老金),公共养老金也引入了成本调整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旨在稳定养老金制度,而且也提高了被保险群体之间的公平性。④

由于人口持续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未来的担忧仍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核心政治议题。针对这些担忧,政府未雨绸缪,启动了系列政策以应对老龄化社会。一项规模巨大的多年公共投资项目(黄金计划)启动,包括通过日托中心或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其目的在于解释为何额外征收3%的消费税,以获得公众认同。该投资项目于2000年4月初步完成,此时公共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服务基础设施发展的支撑下得以启动。

(二)21世纪

为刺激内需,日本实施了持续低利率和过度借贷政策,导致1980年代后期出现经济“泡沫”,该“泡沫”在1990年崩溃。尽管增速较慢,日本经济仍保持了持续增长直到1997财年。1997财年日本(名义)GDP达到历史最高点。⑤自此,日本经济进入漫长的停滞期,原因在于泡沫经济导致了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调整,以非制造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导的生产率增长乏力,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人口下降(劳动力投入减少)及资本贡献减少。⑥

全球化浪潮也对日本形成了冲击。税收减少以及公共财政为促进经济复苏而实施的反复刺激使得国家财政状况恶化。健康保险的缴费收入获得政府预算转移支付,实现了合理化。健康保险的共付比一律⑦由20%上调至30%⑧,且由公共健康保险制度按统一的费用表(通常每两年修订一次)向医院和诊所支付的待遇额在2006年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削减。同时,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为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和合理性,对如下制度做出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

●健康保险(通过引入一项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新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通过鼓励预防及非机构护理)

●公共养老金(引入一种称为“宏观经济指数化”的自动平衡机制,其中使用价格或工资指数对养老金进行定期调整,同时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对活跃人口和老年非活跃人口〉的隐性成本负担效应)⑨

鉴于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之后严重的经济衰退,公众开始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接受了青年和中青年的不稳定就业状况。尽管这点很重要,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经济停滞下就业危机伴随着产业结构变化和非正规就业扩散,早已以“秘密”方式进入日本劳动力市场。

应对与出生率下降相关的问题的政策依然重要,并被明确列入日本的政治议程。同时,对育儿家庭——即在经济停滞中挣扎的年轻一代工作者——的育儿现金津贴和实物支持攀升至社会保障政策议程的首位。由于不同的人口构成,基于市町村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财务状况本就比其他以就业为前提的制度更加糟糕,加之无法获得正规就业的边缘参保者人数的激增,其

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基本养老金的财务状况面临着类似的困境。2009年,在税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对其的补贴已经增加。虽然仍需简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繁文缛节,但加强日本社会保障体系财政基础的政策已成为必然。消费税被视为满足当前需求的理想来源,这是因为消费税是在包括养老金领取者在内的各代中平等分担的。因此,在21世纪前10年的后期,一项所谓的“社会保障和税收综合改革”倡议跃居政治议程之首。

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问题

显而易见,与人口相关的3个问题——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以及前两者(加上几乎没有跨境净移民)所导致的人口减少——是日本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主要原因,更不用说社会保障政策了。

截至2016年4月1日,日本女性总人口中有超过30%的人年龄在65岁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7.3%。日本经济活跃年龄总人口(女性和男性)的比例约为60%,是经合组织中这一比例第二低的国家。⑩这些统计数据表明,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老”的国家。相关变化体现在家庭构成上,单人家庭、仅含一对夫妇的家庭和老年家庭的数量正在上升,而核心家庭以及三代同堂家庭的数量正在下降。从2010—2015年各年龄组情况可以看出⑾,随着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对老人和儿童照护社会服务的需求随之增加。

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也对社会保障政策产生了显著影响。经济仍旧停滞不前。根据“目标”情景,即便是在“经济振兴”的乐观情况下,政府预测的实际增长率仅为2%左右。⑿失业率虽然低于国际“常态”,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长期内失业率已明显上升。⒀此外,非正规就业人口比例从1985年的16.4%增加到2015年的37.5%。⒁其中一些人不享有以就业为前提的社会保障,无论是健康保险还是公共养老金,两者通常需要的缴费更低,但提供的待遇更高。⒂

自1961年实现健康保险和公共养老金全覆盖以来,社会保障支出在半个多世纪中持续增长,无论是其绝对数额还是GDP占比都是如此⒃(见图1)。与1951财年相比,2014年社会保障福利的名义量的增速远超过名义GDP的增速(社会福利增至原有的714倍,GDP增至89倍)。然而,当前的公共社会支出(GDP占比)仅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21.0%)高出2.1个百分点(23.1%);尽管日本人口老化,但仅就老年支出而言,日本与许多欧洲国家相差无几甚至更低。⒄

图1 1951—2014年社会保障福利占GDP的百分比(%)和名义GDP(亿日元)

资料来源:日本全国社会保障改革理事会最终报告的前言,2013年。

因此,关注的焦点不应局限于支出的绝对规模——尽管必须要进行持续审查以提高效率——而更应关注确保是否有税收或缴费等适当的资金来源支撑此类支出。财政状况的恶化凸显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解决这一问题才能避免失去市场和未来子孙后代对日本的信心,否则后代可能会将社会保障误认为是20世纪错误决策而不公平地遗留下来的强加于其肩上的沉重负担。

(二)政治背景

20世纪下半叶至今,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进展,但却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口号:一个是以社会可持续性为中心,即“增加待遇”;另一个则是以财务可持续性为中心,即“待遇与负担之间实现平衡”。在此期间,政府主要由自民党(LDP)或以自民党为中心的政党联盟领导,并策略性地在两个口号之间摇摆,以使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经济变革。21世纪头10年的后期,“社会保障和税收综合改革”倡议是在自民党领导的政府下进行的,尽管当时首相经常变动。这一倡议在日本民主党(DPJ)领导的联盟内阁时期得以延续,民主党在2009年下议院选举中击败自民党及其盟友,其政治支持主要来自工会。虽然民主党与自民党在公共养老金和儿童照料制度改革的优先次序和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在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公众的焦虑以及增加(不可避免的)税收的必要性上却达成了广泛共识。因此,2011年6月达成了一项所谓的三方协议,将消费税率从5%逐步提高到10%,以将增税用于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在民主党在2010年的上议院选举中失利,败给自民党及其少数派盟友,政治权力遭到削弱后达成的。

这种政治协议之所以成为可能,只是因为日本整个公民社会存在着以下共识:社会保障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无可争议的价值,社会保障不应受制于政党政治,在经济增长放缓、“超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为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具有必要性。专栏1中摘录的政府报告措辞体现了这种共识。

专栏1将令人确信的社会保障制度传给后代

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极大地促进了长寿。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都扩大了保障范围;人人都可以得到适当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人们的寿命因此已经延长。养老保险提供的收入保障使人们能够安享长寿。

我们不能忘记,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已经实现了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的长寿社会梦想。长寿社会印证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也正是这种成功促使我们走向老龄化社会,现在又出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将这个极好的社保制度交到子孙后代手中,这也就是我们需要进行这项改革的原因。

日本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与当前问题(下)

(三)社会保障的贡献及待改善的领域

专栏2中列出了综合改革的内容。其中,多项措施自2014年4月以来已经实施,同时消费税率也提高到了8%。此处引用的综合改革议程中列出的政策以及政府报告中的自我评估,揭示了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所作的贡献以及需要改进的领域。在日本战后历史中,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稳定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能应对一生中的各种风险事件——年老、残疾、疾病、伤亡,尤其是贫困,并同时改善了公共卫生和营养。这些政策大有裨益,包括促进长寿、健康、公共安全、通过共同的归属感来凝聚社会团结,以及即便是在近期的经济停滞期间也能通过维持稳定的消费流或创造与护理有关的工作岗位来支持经济发展等,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因此,改革医疗保障、长期护理和公共养老金主要是为了在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改善可持续性、促进代际平等。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对于当前一代的劳动者,他们过去往往被视为受到终身雇佣惯例的保护,因此社会脆弱性比老年人要小,但对当前一代劳动者的政策相比之下已经滞后。因此,通过综合改革,拓展了福利和服务的内容和覆盖,增加了对儿童和家庭政策的公共投资,改善了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覆盖。

专栏2“社会保障和税收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1)儿童和家庭政策

●解决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候名单的问题。

●投资一系列儿童保育服务,如为患病的儿童提供托儿所、为哺乳母亲提供设施,以满足工作父母的需求。

●促进工作场所的变化,使其更加适合家长,包括改善育儿假、缩短工作时间、提供性别中立的工作环境。

(2)医疗和长期护理服务

●增强医院功能和床位可及性使其合理化,改善医院提供者间的合作,以优化每个地区的服务提供。

●加强预防措施。

●以更低的成本改善居家护理和提高生活质量。

●建立综合社区护理体系。

●全面改革国民健康保险,实现财务的可持续性。

●区分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福利的优先次序(增加高收入老年人的共同支付等)。

(3)养老金

●将政府雇员的公共养老金统一并入雇员养老保险制度中。

●通过消费税确保基本养老金(占待遇给付的一半)补贴有稳定的财务来源。

●引入“宏观经济指数化”(于2004年通过,但由于例外条款,直到2015年才执行),以抑制当前老年人口待遇的增长,确保现收现付制度下当前工作一代的未来待遇水平,固定最高缴费率保持不变。

●将雇员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每周工作时间较短的劳动者。

●缩短最短缴费期(从25年减少至10年)。

●为低收入的基本养老金领取者提供补充型现金津贴(延后的)。

(4)财政可持续性

提高消费税税率(2014年4月从5%提高到8%,原本计划从2015年10月起提高到10%,但推迟到2019年10月执行)。

三、未来解决方案

尽管由于担心消费税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将消费税税率提至10%之举措已经推迟两次(2014年11月和2016年6月),但综合改革议程中提出的充实、稳定和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大多数措施都已制定。同时,改革之初的高昂势头,在持续了约10年后,也逐渐消失。除了注意确保待遇和负担之间的均衡,笔者还考虑了在后综合改革时期的当下需要解决的4个关键问题。

首先,后改革时期的首要任务应该是稳步实施改革所制定的或将要制定的政策。对于医疗保障而言,供给侧(医疗服务提供者)改革已明显落后。日本的许多医院由于历史原因是非营利性的私营实体,医院应该适应其经营所在地由“超级老龄化”带来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在许多地区,医院所配备的急症护理病床数超过预期需求,而康复服务和老年居家护理服务的床位却很少。此外,一些地方医院病床总量过剩。各地需要对各医院所提供的服务构成进行合作性的决策。

关于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在各地组织综合社区护理体系是重中之重。市町村作为政治决策的最小独立单位,也是公共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承保人,应主动行动。市町村应加强为身体和心理脆弱的老年人(包括那些患有老年失智症者)提供居家医疗保健和居家社会服务的联合服务,老年人在家中的生活质量会优于在医院或养老院。综合社区护理的另一个方面便是鼓励采取预防措施和家务互助,以帮助老年人保持活跃和健康。还应推广各种措施,为需要照顾体弱老年人的家庭提供支持。

对于儿童照料和支持育儿家庭,应采取全面的措施,包括为单亲家庭提供现金津贴和咨询(实物)服务,提供更多各种儿童照管服务来鼓励妇女的劳动参与、促进婚姻,并为母婴建立本地综合支援诊所(芬兰母婴照护制度的日本版)。以上措施必须持续推进。此外,幼儿园教师以及体弱老年人的照护者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得到了改善。这些举措得到了“全民动态参与”倡议的积极倡导,这项倡议是现任内阁的一项旗舰性的国内政策,该政策将消除妇女劳动参与障碍视为经济振兴的关键。

对于公共养老金而言,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而不给年轻一代带来额外负担的措施已列入讨论议程,包括:

●进一步将雇员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短时工,或扩大到在非强制参保的工作场所工作的雇员,如一些微型企业。

●与工作年限和寿命的延长相一致,自愿延长缴费年限。

●“充分”应用宏观经济指数化,提高未来养老金领取者的待遇。⒅

然而,这些只是2016年12月国会通过的改革法案中的部分内容。进一步鼓励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包括延迟退休年龄,是另一个应该应对的重要领域。这不仅是为了充实公共养老金福利待遇,而且也是为了促进身心积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组问题与包括医药在内的医学科学进步有关。医学科学的进步有利于人类,但同时也因人类寿命延长而对社会保障筹资构成了挑战,这不仅对医疗保障,而且对养老金和长期护理都是如此。为了确保社会保障筹资的可持续性,同时使所有人能平等地获得、共享科学进步的裨益,需要更加积极地优化现行制度。居家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要且昂贵的住院治疗。制度优化的另一个例子(迄今仍是实验性的)是将成本效益分析引入到统一费用表下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定价中,这一举措从2016财年开始试行。

第三组问题涉及促进社会保障与其它相关领域的政策组合,例如,住房或本地社区振兴等问题。在日本,尽管住房救助是在公共救助制度下予以发放的,穷人或其他社会弱势群体(需支付)的公共住房租金是被折减过的,最近的立法也将贫困租户的租房补贴纳入穷人服务和支持体系(该体系在公共救助基础上提供“二级社会安全网”),然而住房往往视为超出社会保障的政策范围。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家庭结构,应该加大力度采取住房和社会保障相互协调的综合方法,为各代经济脆弱的家庭提供支持。另一个具有潜在生产力的社会政策领域便是社区发展。20世纪70年代,婴儿潮一代聚集生活的农村地区和一些城郊社区,现已“空巢”,其大多数居民年龄超过65岁。在这些地区引入上述的综合社区护理体系,就等同于社区发展的任务。

在那里,老年人被鼓励作为志愿者或有偿劳动者,与志愿组织或社会企业家一道,参加各种社区活动。这种社会参与可能也有助于预防老年脆弱。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一些进步活动人士和杰出的社区领袖采取了这些举措,这种积极的社区发展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扩展。

第四是要解决综合改革中未纳入的问题。其中一类问题包括与贫困和不平等有关的议题,特别是贫困家庭儿童,或因孤儿身份、虐待或遗弃而处于不利地位儿童的福利和教育问题。“全民动态参与”倡议下的各项政策,包括上述儿童照料和对育儿家庭的支持,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一倡议应该继续下去。此外,扩大雇员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政策(见专栏2)侧重于低收入者、中青年劳动者以及在非正规、不稳定的就业条件下的劳动者;进一步扩展覆盖范围是可取的。针对穷人的服务与支援体系有望得到有效实施。促进对人力资本开发的投资是另一项重要政策,为此应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中青年都能获得必要的技能,以在向服务导向型数字经济的转型中生存下来。若不公正诚实地处理不平等和贫困问题,将会破坏社会团结感,并可能造成人群之间的裂痕。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保障价值的共识,一直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改革的推动力,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升级和现代化的同时获得必要的资金,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济停滞的条件下,这包括2000年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的引入以及21世纪头10年的综合改革。在公众中培养社会保障基本理念——正如社会保障咨询委员会1995年的建议中所称的“独立意识(自我责任感)和社会团结(互助)”——十分重要。那些旨在推进社会保障以服务于其所负责群体的人应始终牢记这一点。

[版权声明]本刊获得首发该文的作者授权。

注释:

①在本文中,作者所使用的“社会保障”一词指各种健康和福利措施,如公共卫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公共养老金,以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劳工政策。

②门诊病人每月400日元,住院病人每天300日元。

③被以就业为前提的保险制度覆盖的(参保者的)被供养人,当时必须支付20%(住院)或30%(门诊)的共付费用。被国民健康保险覆盖的被供养人,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均需支付30%的共付费用。

④在这项改革中,为所有公民引入了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金,包括以就业为前提的制度。雇员养老保险等以就业为前提的制度实行了改革,提供与收入相关的第二层次养老金。国家养老金的参保者只获得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金,以就业为前提的制度参保人员因改革而获得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养老金。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平等性和连贯性得以同时实现。由于基本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人均共担的(当时的)7项养老制度的缴费(因此调整了不同制度间年龄结构的失衡),财务稳定性也得以确保。

⑤根据内阁府2017年9月发布的“GDP季度测算(2017年4—6月〈第2次初步测算〉)”,2016财年的名义GDP比1997财年的多了4.8万亿日元。

⑥参见日本内阁府:《2015年度日本经济和公共财政年度报告》。

⑦老年人(75岁以上或到2014年3月底已年满70岁的人为10%,70—74岁的为20%,收入超过一定份额的为30%)及儿童(6岁以下即义务教育前为20%)除外。

⑧由公共健康保险覆盖的医疗服务的实际共付比例通常低于30%。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了一项高额医疗服务费用补贴制度,该制度根据受保人的收入水平,对超过上限的共同支付额进行部分报销。

⑨然而,由于例外条款,宏观经济指数化直到2015年才得以实施。

⑩根据2013年的OECD数据,水平仅高于以色列,但非就业一代的构成则完全不同。

⑾参见日本厚生劳动省:《劳动经济白皮书(2016)》。

⑿根据日本政府2017年1月所作的中长期经济和财政预测分析,在经济复苏情景下,预计2022财年实际增长率为2.4%。

⒀根据日本统计局2015年劳动力调查,以简单的算术平均数计算,总人口的失业率在1981—1995年间为2.5%,而1996—2010年间,这一数字跃升至4.5%。

⒁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劳动经济白皮书(2016)》,非正规就业包括非全日制工、临时工、派遣工、合同工。然而,应该注意到,自2013年起,年轻劳动者(15—54岁)中出现了从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的净转移。

⒂许多非正规劳动者如果在较小的公司工作且每周劳动时间少于一定的小时数,就不能享受以就业为前提的社会保障。如果其年薪低于标准额(由法规规定),这些非正规劳动者能以“受供养的家属”身份,享有其家庭成员(通常是配偶)以就业为前提的社会保障。在其他情况下,这些非正规劳动者自然加入国家养老金和国民健康保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共养老金月缴费额更高,但提供较少的待遇(仅为第一层次),而健康保险月缴费额更高,但提供的待遇是一样的,特殊情况下还提供

一些现金给付。

⒃从历史来看,短期内出现过不同于社会保障支出的GDP占比增长的例外情况。最近一次例外情况发生在2013和2014财年,社会保障支出GDP占比之所以下降,原因在于经济实现了强劲增长,并取消了养老金待遇的例外条款。

⒄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Social Expenditure Database,2016.

⒅目前,即使根据最初的宏观经济指数化公式应减少名义金额,现行规则中仍存在维持名义金额的例外条款。根据宏观经济指数化的规定,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上限是固定的。由于制度是基于设有缓冲储备基金的现收现付,因此对当前养老金领取者的超额给付必须通过减少未来领取者的待遇水平来抵消。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班级: 导师: 【摘要】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科技生产力社会凝聚力垄断资本主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5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但日本的迅速崛起对中国仍有很大的经验借鉴意义。 目的和意义 1、此研究性课题共涉及语文、统计等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能够学以致用,做到“在调查中了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会”。 2、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锻炼多方面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运用到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的进程 1.总体安排 从2010年7月31日开始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对象为十堰市市民,回收问卷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9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合对老师的访谈,得出结论如下: 1、日本采取了一整套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 在恢复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从业人员、消费者等相互协调的经济体制,利用协调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经济

2020年(发展战略)日本经济发展史

(发展战略)日本经济发展史

日本经济发展史 1.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可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期的经济混乱情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 和西方强国相比,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最晚;起点最低;开始之后的增长率最高。美、英、法、德4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于1850—1859年。日、美、英、法、德5国于上述年份或时期的人均GNP分别为136美元、474美元、227美元、242美元、302美元(按1965年美元价格折算)。5国从现代经济增长至1965年的GNP和人均GN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和2.5%、3.6%和1.6%、2.2%和1.2%、2.0%和1.7 %、2.7%和1.7%。 明治政府实施“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现代产业(例如由政府开办“模范工厂”,然后廉价出售给民间),促使工业化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对追赶欧美先进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和此同时,明治政府仍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带来的“国富”用于“强兵”,而不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终于走上和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和进行掠夺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获得较快增长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例如,于1894—1895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称之为“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割地”(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亿3150俩白银,相当于3亿6400万日元,而当时的中央政府的壹般会计岁出为7000—8000万日元)及于中国开放港口的通商特权。从壹定意义上说,获取战争赔款,通过侵占殖民地掠夺国外资源和财富,对日本 实现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壹个特点。从国内见,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过程得益于明治政府积极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同时,从江户时代(亦称“德川时代”,1603—1867年)以来日本就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了壹支质量较高的劳动力队伍,因而,使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制度能够得到很好的消化。 许多后进国家为了追求现代经济增长,普遍采取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制度的政策,但未必均像日本那样成功,其主要原因于于教育落后。日本现代化过程的壹个特点是,其义务教育的开始早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而美、英、法各国的义务教育的开始晚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因此,日本之所以能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除去依靠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和明治政府的强有力的经济政策(这给日本带来了“现代因素”)以外,也是和其重视教 育的“传统因素”的贡献分不开的。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日本于第壹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社会保障制度新旧时代的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摘自人民日报2月24日第七版) 1951年,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迄今,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制度安排是“国家—单位(集体)保障制”,具有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等特征。在城乡二元分割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包括劳动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等在内的主要制度安排面向城镇居民;在农村,除自然灾害救济及灾荒年份的生活救济外,基本上只有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的农村合作医疗与五保制度。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城镇国有企业改革、劳动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失去了组织基础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社会结构的分化,又对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产生急切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全面改革时期。1986年国务院制定有关待业保险的法规,1994年选择江苏镇江、江西九江作为医疗保险改革试点,1995年推动统账结合模式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试点,1998年实行住房体制改革,1999年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4年“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写入宪法,2007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渐走上了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化的发展道路,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并日益呈现出“国家—社会保障制”的特征。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成就:(摘自中国财经报) 十六大以来,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保障从最初仅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配套措施逐步转变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举措之一,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国家对公民承担的保障责任因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和财政收入占比的下降呈弱化态势,那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家财力的逐步增强,这一时期国家开始重新强化其对公民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职能。当然,这绝非对计划体制下大锅饭福利的回归,而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使然,是要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社会、单位、个人权责界定合理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由此,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始向覆盖全民、实现社会公正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大步迈进。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使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2002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低保、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的建设,并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工作。到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8.15亿人,农村低保对象达到4284.3万人。此外,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也都明显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从就业人员扩大到非就业人员,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经过几年的努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 框架:1、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3、中国大陆社会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小组成员看法及启示 一、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创建与调整阶段第二阶段:停滞阶段第三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内容: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三项补充: 1、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2、社会救济 3、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停滞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内容: 1、各级组织、机关被撤销 2、各项制度被否定和废止,社会工作无法可依 3、社保变成企保 恢复与发展阶段 时间:1978年至今 内容; 开始恢复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指计划经济年代,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作为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费用都由财政和企业负担,个人基本上不用交纳任何费用。 正式进入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 二、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施这一既定目标的前提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 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 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 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过两项社会保障措施 ,即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随着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社会养老保险也逐渐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式根据担任主体的不同,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大部分是由国家和企业支助的,尽量保障农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统一(按照《宪法》的精神和社会保障的原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在制度安排上有较大的差别,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另一部分的社会成员只能享受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其保障待遇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在城乡之间,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劳动者一般享有政府提供的比较完整的社会化风险保障服务,而农村就没有这么多的保障,他们缺乏社会化的生育保障、就业保障、职业伤害保障、住房保障等。这几年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很低,社会养老险实际覆盖率和保障待遇也很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养老保障方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一般是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两倍以上而在广大的农村,其保障水平和支持力度差距更是大。) 2、覆盖范围小(社会保险权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覆盖全体公民的,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他性。虽然说五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全面,可以说是“应保尽保,”但是仍有一大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尚未实现。从全国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对象主要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三者缴费。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参保率很低,他们是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以及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人、外地农民工。原因主要是,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适应国有企业的,二是,政府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险执法不够。) 3、资金管理隐患大(近年来,随着资金管理的不断加强,行政方面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社会保险基金仍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存在贬值的可能,且从长远来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担忧。我国的社保基金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省市的社保基金是县级统筹管理,基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行。我国的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渠道单一的前提下,安全性有保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存在贬值的可能,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都是用的混合管理模式,个人账户很大程度上被弥补于统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

自1968年日本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连续几十年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这一现象由一个协议而彻底中止,80年代的“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可见一斑。 20世纪70年代,日本从“投资主导型”转向了“出口主导型”,具体表现在:出口快速增长。石油危机后的1974~1980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提高。1974~1985年,出口对整个GNP增长的拉动上升至34.5%。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1985年上升至14.6%,贸易盈余不断扩大。同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比价也逐渐低估,日元汇率处于“抵抗升值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9月,美国、日本、英国等5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这便是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署以后,各国开始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阶段,为了应对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1986年9月,将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化。为应对因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受阻所带来的“高日元萧条”,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中央银行则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调低利率,在1986年分四次把基准利率从5%下调至3%,1987年2月进一步调低至2.5%的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1987~1989年,日本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M2+CD)增长速度分别高达10.8%、10.2%和12%,从而造成国内过剩资金急剧增加。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下,过剩的资金纷纷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泡沫经济逐步形成。 在1987~1990年期间,低利率和充足的货币供给刺激了泡沫经济投机活动。在炒作之下,日本的地价迅速上涨。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业银行一直都在以土地作为贷款抵押担保。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日本的股价也在一路上涨。 另一方面,在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日本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表面美丽”现象。而此时,日本的物价水平(CPI)则始终保持在1%以下,直到1989年才上升至2.8%,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中央银行迟迟没有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原因之一。在危机发生的数年之后,日本前中央银行行长应中国金融学会邀请来华演讲时,曾经多次以日本的这一教训为例,提出“中央银行不仅要关注一般商品价格,同时也要关注资产价格”。 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因而被称之为“失去的十年”。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1.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从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维护了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保障通过其基金供需变化可以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严重滞后,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使我国的消费市场难以真正启动,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3.社会保障通过对劳动者的多方面的保障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如社会保险既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性机制,又是促进劳动者身体、心理及技能素质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4.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则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社会保障不能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有效工具,这样一来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采取的是经济手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来讲,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约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如发达国家因有发达的经济做后盾,早已普遍建立起健全、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甚至福利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却因经济发展落后而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二是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标准,即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社会保障水平亦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三是制约着社会保障政策,如效率优先必然制约社会公平,反之,效率与公平兼顾与协调会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水平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影响重大,任何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及其发展都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考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可以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等到其经济足够发达的时候才建立的。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要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乃至历史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简述日本经济发展

简述日本经济发展史 ——419财管二班丁若兰日本的传统社会体系在某些方面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看,仍是在滞后阶段。这使得传统模式彻底崩溃,而也直接导致明治维新的发生。虽然明治政府撤除了幕府时代的一些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对外债务的而不断加剧也致使明治维新走向灭亡。 明治维新后日本便步入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从最基本的纺织轻工业、交通运输业、工商业到重工业,但日本经济还没有的本质发展。因为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对外经济输出,所以,日本便野心膨胀,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例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令日本在中国的重庆、杭州、沙市 等地开辟了通商口岸,在中国大肆敛财。不久,日俄战争又爆发,夺去了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的利益。可以看出为了解决本国经济发展问题,日本不惜以侵略他国为目标;这也从根本上揭露了其以邻为壑,对外转嫁危机的真面目。 对现代日本经济发展而言,两次世界大战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置身事外,从中牟取了巨大利益;日本同样因军需装备剧增而促使重工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与美国同为债权国。但一战结束后,战时工业受到了冷落,日本经济又再次陷落。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恶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落败使其工业发展遭到了重创。但战后的经济的恢复让日本抓住了机会,迅速跃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场空前的挫败能迅速恢复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美国的支持和援助。美国政府的“马歇尔计划”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二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大战争中,日本为美国提供大量的军需物资,每年收益都达几十亿美元,这为日本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因为全球经济增长是日本经济的主要发展因素,因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从其产业分布来解读,第三产业占绝大多数,第一、二产业较少;因此,日本现今的主要产业在世界市场上以服务业、动漫产业、制造业、工业等为首。自1900-1903年日本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三次石油危机都使日本经济几乎崩溃,而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至今为止也以令日本得到真正的缓解。根据日本经济学家所言,日本现在还处于经济恢复阶段,要想达到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财政与金融》(第四版)PPT及教学参考资料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等,其核心是社会保险制度。 国外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代表国家是英国。16世纪前后,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进入工业化早期,伴随着圈地运动后,农民被迫离开土地,部分沦为流民,无家可归,社会矛盾突出,政府被迫考虑救济贫民问题。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也称旧《济贫法》),标志着社会保险制度的萌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规定政府有义务对贫民进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旧《济贫法》确认国家负有救济贫民问题的责任,并形成了一种社会救助制度,但是救助对象有限,救助水平是低层次的。

代表国家是德国。德国统一后,统治阶级极欲进行对外扩张,但当时国内矛盾重重,劳资关系恶化,产业工人风险突出。当时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颁布了三项法案:1883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从而完成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份比 较完备的工人社会保障计划,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这三项法案受到工人普遍欢迎,有力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险制度从性质上看,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保障对象的权利 与义务,从内容上涵盖了疾病、工伤和老年这三项劳动者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风险,从体制上明确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以交费作为享受保险的条件,保险费用多方共同负担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具备的基本原则。因此这种社会保险制度比社会救济制度更 具现代意义,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的标志。此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分别建立起现代社会保险制度。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其特征 【摘要】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至今。本文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轨迹谈起,浅析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而分析日本经济模式在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其走势,最后阐述过去无论运作多么良好的经济体制,如果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基于此,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日本经济;日本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经济问题;展望 目录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 (2) (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 (2) (二)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 (3) (三)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 (3) (四) 经济衰退期(1991-2000年) (3) 1.企业生产能力过剩 (4) 2.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 (4) 3.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4) 4.经济体制调整失误 (4) 5.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 (4) 6.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5) 二、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5) (一) 日本的产业政策 (5) (二) 日本的宏现经济政策。 (5) 1.财政方面日本大部分财权由中央所掌握 (5) 2.金融方面 (6) 3.企业特点 (6) 三、日本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 (6) (一)公司治理结构机能的衰退 (6) (二)长期雇佣体制阻碍了企业的改革与重组 (6) (三)主银行制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 (7) 四、日本经济发展展望 (7)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性分析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性分析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性分析我国经济经过长时期高 增长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进入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经济阶段。经济大背景的变化也引发了一些看似异常的现象出现,如物价长期低增长,就业压力加大。其实,这种变化是经济内在矛盾变化的结果。本文借阐述日本经济阶段性发展以期带来一些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起飞开始至今,日本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认为,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现在,日本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前为高增长阶段,1974年至1990年为较高增长阶段,其后至今经济一直处于萧条阶段。这三个阶段,其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 结合上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观点。 投资的阶段性变化带动经济阶段性变化 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形成投资带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90年代之前,应当说日本经济都是在高速增长,而企业投资增速又明显比经济增长速度高。1973年之前的发展阶

段,企业投资高于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其后一个阶段企业投资高两个百分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它采用世界上成熟的先进技术,直接用于大规模生产。先进的生产技术的直接采用,在短期内形成了强大的投资需求,投资迅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增加。其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增加生产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占领国内外市场,使投资和生产能力增长长期保持旺势。应当说,日本经济是在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对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投资中实现经济高增长的。 90年代之前的这两个增长阶段又有不同。50年代中期开始投资形成的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经过十几年发展市场逐渐满足,也就是说当时投资形成的产业群趋于成熟,生产能力的增长受到需求的制约,投资增速减低,使经济增长出现高增长和较高增长两个高增长台阶。 日本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缺陷。他们对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科研投入少,因而缺少技术储备。当其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大时,投资和经济的高增长态势还能维持。一旦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接近,新的生产技术难于从外获得,“后发优势”就变成了“后发略势”。一般情况下,当一代技术形成的产业群发展成熟后向新一代技术转换中,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低,形成低的或较低的经济增长时期(阶段)。但是缺少技术储备,转换期拖长,经济就会处于长期萧条状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讲课稿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能阻碍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1.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从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维护了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保障通过其基金供需变化可以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严重滞后,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使我国的消费市场难以真正启动,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3.社会保障通过对劳动者的多方面的保障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如社会保险既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性机制,又是促进劳动者身体、心理及技能素质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4.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则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则可能影响社会稳

定,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社会保障不能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有效工具,这样一来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采取的是经济手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来讲,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约着社会保障的规模,如发达国家因有发达的经济做后盾,早已普遍建立起健全、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甚至福利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却因经济发展落后而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二是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标准,即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社会保障水平亦会相应提高,反之亦然;三是制约着社会保障政策,如效率优先必然制约社会公平,反之,效率与公平兼顾与协调会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水平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影响重大,任何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及其发展都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考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可以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等到其经济足够发达的时候才建立的。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要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乃至历史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

1955-2010年日本GDP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 年份名义GDP(亿日 元)名义增长 (%) 实际增长 (%) 名义GDP (亿美元) 年平均汇率(美 元兑日元) 1955 83,695.0 232.49 360 1956 94,222.0 12.6 7.5 261.73 360 1957 108,583.0 15.2 7.8 301.62 360 1958 115,383.0 6.3 6.2 320.51 360 1959 131,903.0 14.3 9.4 366.40 360 1960 160,097.0 21.4 13.1 444.71 360 1961 193,365.0 20.8 11.9 537.13 360 1962 219,427.0 13.5 8.6 609.52 360 1963 251,132.0 14.4 8.8 697.59 360 1964 295,413.0 17.6 11.2 820.59 360 1965 328,660.0 11.3 5.7 912.94 360 1966 381,700.0 16.1 10.2 1060.28 360 1967 447,305.0 17.2 11.1 1242.51 360 1968 529,749.0 18.4 11.9 1471.53 360 1969 622,289.0 17.5 12 1728.58 360 1970 733,449.0 17.9 10.3 2037.36 360 1971 807,013.0 10 4.4 2241.70 360 1972 923,944.0 14.5 8.4 2999.82 308 1973 1,124,981.0 21.8 8 4150.15 271.07 1974 1,342,438.0 19.3 -1.2 4591.89 292.35 1975 1,483,271.0 10.5 3.1 4989.81 297.26 1976 1,665,733.0 12.3 4 5622.73 296.25 1977 1,856,220.0 11.4 4.4 6953.96 266.93 1978 2,044,041.0 10.1 5.3 9833.27 207.87 1979 2,215,466.0 8.4 5.5 10007.53 221.38 1980 2,401,759.0 8.4 2.8 10592.57 226.74 1981 2,579,629.0 7.4 3.2 11696.88 220.54 1982 2,706,007.0 4.9 3.1 10864.01 249.08 1983 2,817,671.0 4.1 2.3 11863.38 237.51 1984 3,005,430.0 6.7 3.9 12653.38 237.52 1985 3,204,187.0 6.6 4.4 13432.49 238.54 1986 3,354,572.0 4.7 2.9 19906.08 168.52 1987 3,497,596.0 4.3 4.2 24181.39 144.64 1988 3,739,732.0 6.9 6.2 29182.46 128.15 1989 3,999,983.0 7 4.8 28993.79 137.96 1990 4,300,398.0 7.5 5.1 29700.93 144.79 1991 4,582,991.0 6.6 3.8 34021.16 134.71 1992 4,710,207.0 2.8 1 37190.74 126.65 1993 4,753,811.0 0.9 0.3 42750.10 111.2 1994 4,884,500.0 2.3 0.6 47788.87 102.21

日本简介与其经济发展

日本简介与其经济发展 日本简介:日本属于东南亚岛国,与我国近邻,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日本面积狭小,人口稠密,其中,本州岛人口最多。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是日本著名的港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日本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主要是因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温泉以及地震。富士山为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季风显著,海洋性强。四周是海,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丰沛。太平洋沿岸多台风。日本矿产资源贫乏,林木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山涧河流短促(地形狭隘。丘陵多所致),水力资源丰富。日本既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京都是日本古都和著名文化中心。 经济发展:自1868年明治维新起,日本的经济发展史,是一部以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追赶史。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跃居世界第二位。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仅次于美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是其固有基础、特殊条件和机遇等多种主客观原因、国内外各方面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日本充分利用被美国独占和美国将大量加工制造业搬进日本之机,大力吸收美国的资金,学习、借鉴美国的先进工艺、科技和管理经验,并加强

仿制、模仿和创新工作,使日本成为世界上对外国技术、工艺消化、吸收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731美元,是世界第17位。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于美国和中国;[第四名: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23位。2004年末,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达1.8万亿美元。 日本原料基本靠进口,出口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高。钢铁、汽车、电子、造船、化学、纺织是主要部门。产品质量好,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最大的贸易国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部分国家。首都东京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日本渔业发达,捕鱼量长居世界第一位。北海道附近,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浮游生物丰富,故鱼群密集,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横滨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和海港。 日本农业单长高,多用小型机械。平原地区多生产稻米,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和蔬菜。稻米自给,其他农产品需大量进口。农业在日本是高补助与保护产业,鼓励小规模耕作,而不是美国的大规模耕作。日本也是欧盟最大的粮食出口对象。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带,东京、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是主要工业区。许多产业在日本是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影印机、高级食品。“日本制造”的高品质深植人心,

日本经济发展史(战后)

日本经济发展史(战后)默认分类 2010-01-20 11:25:22 阅读3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自1868年明治维新起,日本的经济发展史,是一部以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追赶史。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跃居世界第二位。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仅次于美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这些表明,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追赶时代在日本已经结束。以追赶为目标建立的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以及经营思想等,面临着深刻的调整。 但是,日本似乎没有意识到大转折时期的到来。它仍然延续过去的政策思想和发展模式,没有注意培育自主开拓发展的能力与机制。大量的过剩资本没有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而是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制造出泡沫经济。由此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如大量的银行不良债权,股市疲软,投资信心不足,消费低迷,巨额财政赤字等,至今困扰着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目前正处在130多年未有的大转折时期,这是由追赶型的经济增长向成熟的、开拓发展型经济增长的转变。这种转折,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进入弯道,行驶速度下降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转折的迟误和泡沫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大了转折的难度。世界经济的低迷和“9·11”事件的影响,对于日本经济有如雪上加霜。2001年日本出现经济负增长可以说毫不奇怪。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有其客观必然性

像日本经济辉煌时期引起世界瞩目一样,日本近10年来的经济低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实,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其客观必然性,除了日本正处在转折期之外,还有如下两方面因素。 第一,经济基数的增大。 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1/25,总人口相当于中国的1/10,然而日本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却是中国的4.44倍。这说明,日本的经济基数已经相当大。按照2000年中日两国GDP的比值来算,如果日本GDP增长2%,中国要在GDP绝对量的增加上与日本持平,就需要有8.88%增长速度。但是,人们却往往认为2%是低速度,8.88%是高速度。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于只看到增长率,没有看到计算增长率的基数是不同的。显然,同样的GDP增加量相对于不同的基数,会有不同的增长率。基数越大,得出的增长率越低。随着经济基数的增大,增长速度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 1990—2000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约为 1.75%。同期,在7个主要发达国家中,与日本增长率不相上下的有法国(1.8%)、英国(1.94%)和意大利(1.56%)。公认为经济增长“优等生”的德国,同期的增长率为 2.25%,仅比日本高0.5%。但是,人们并不认为英、法、意经济陷入萧条,却认为日本经济状况不好。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过去40多年日本经济一直增长较快,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 1、二战后日本经济状况及其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事经济畸形发展,随着日本被击败,遭到美国的空袭,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东京为首,全日本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战争的轰炸破坏的40%的城市建筑,船舶的吨位从战前630万吨下降到135万吨,煤产量减少了一半。此外,由于战败,日本对外贸易业几乎中断了,1947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结果在国内农业等产业生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不足,进而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以1934~1936年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1947年就上升到了10910,提高了108倍。1946年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只是战前的55%,城市就业人口人均收入只是战前的31.2%。 在此起点上,1946-1955年的10年间日本一方面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将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恶化的经济从1947年开始好转,几经曲折逐步上升,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粮食危机解除,工业生产恢复的同时恶性通货膨胀结束。实际GNP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8.9%,工矿业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2%,农业水产业生产年均增长6.3%,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1倍。 战后日本经济濒临崩溃,但是日本经济有战前积累的较好基础,同时有美国的扶持,以及朝鲜战争的刺激,加上政府较好的政策引导,使其在10年间就将经济恢复到了战前的最好水平。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因为这样的机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会产生,而且政府正确的引导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 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的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标志着日本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此时,日本GDP仅为美国1/15,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此后日本开始赶超欧美,在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由此走向了经济现代化。1956年至1973年,日本经济经历了几次景气循环,期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达9.7%,增长速度领先于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于1971年也达世界第二位,钢铁、汽车、机械、船舶、家用电器等产品特别突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1955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7:28.9:48.4,到1973年,三大产业的比重变为:6.8:36.5:56.6。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重化工业比重上升,同时实现了工业设备和企业的大型化,提高了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国际贸易中出口能力不断增强。1956-1973年日本出口增长了18倍。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以纺织品出口为主转为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为主。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55-1973年日本实际工资指数增长2.82倍,工资的迅速增长带来国民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消费高潮,家用电器普及化和高级化。 3、经济低速稳定增长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涨价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冲击,1974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出现负数,此后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在此期间,日本吸取教训,大幅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石油危机的应对能力,而且开始了由“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的战略转变。 此外,自1971年尼克松冲击后,日元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有升有降,但总的趋势是日元升值。而后1987年9月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元就大幅升值了。面对日元升值后出口受阻和严重经济萧条的局面,日本采取金融自由化以及宽

日本经济发展史

日本经济发展史 1.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 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但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 世纪的80 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期的经济混乱状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 与西方强国相比,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最晚;起点最低;开始之后的增长率最高。美、英、法、德4 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于1850—1859 年。日、美、英、法、德5 国在上述年份或时期的人均GNP分别为136 美元、474 美元、227 美元、242 美元、302 美元(按1965 年美元价格折算)。5 国从现代经济增长至1965 年的GNP 和人均GNP 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 6%和2.5%、3.6%和1.6%、2.2%和1.2%、2.0%和1.7 %、2.7%和1.7%。 明治政府实施“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现代产业(例如由政府开办“模范工厂”,然后廉价出售给民间),促使工业化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对追赶欧美先进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国富”用于“强兵”,而不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终于走上与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与进行掠夺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获得较快增长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例如,在1894—1895 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称之为“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割地”(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 亿3150 两白银,相当于3 亿6 400 万日元,而当时的中央政府的一般会计岁出为7 000—8 000 万日元)及在中国开放港口的通商特权。从一定意义上说,获取战争赔款,通过侵占殖民地掠夺国外资源与财富,对日本 实现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点。从国内看,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过程得益于明治政府积极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同时,从江户时代(亦称“德川时代”,1603—1867 年)以来日本就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了一支质量较高的劳动力队伍,因而,使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与制度能够得到很好的消化。 许多后进国家为了追求现代经济增长,普遍采取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制度的政策,但未必都像日本那样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落后。日本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特点是,其义务教育的开始早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而美、英、法各国的义务教育的开始晚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因此,日本之所以能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除去依靠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与明治政府的强有力的经济政策(这给日本带来了“现代因素”)以外,也是与其重视教 育的“传统因素”的贡献分不开的。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年)以后,从慢性的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在经济结构上则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18年工业比重超过50%,达到56.8%),虽然工业结构是以轻工业为中心,钢铁、造船、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