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完整word版)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完整word版)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光合作用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 二氧化碳和氧

B. 二氧化碳和水

C. 有机物和水

D. 有机物和氧

3.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5.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6.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

量高,品质好,特别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

C.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7.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9.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10.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1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两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右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

则()

A.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呼吸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光合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光合作用

1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

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 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14.一株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

在下图所示的五种不同条件下都能

持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光台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毛吸水

D.蒸腾作用

16.一个密闭的保温箱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

17. 我国农村有很多地窖,将甘蔗、马铃薯、红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掉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为了照明 B.测定地窖内氧的含量

C.测定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D.燃烧掉地窖内的一氧化碳

19.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

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20.右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为使实

验获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颜色最好是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22、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25.储存甘薯时,地窖常要留有通风孔,这是为了( )

A.通气透风,提高窖内温度

B.通气透风,促进光合作用

C.使空气流通,散出热量

D.增加氧气,加速呼吸作用

26.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 )

A.能量

B.氧气

C.二氧化碳

D.阳光

28、如左图将金鱼藻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中,用漏斗罩住金鱼藻,并在漏斗上倒扣一只装满水的试管;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当气体充满1/2试管时,用快熄灭的卫生香

检验该气体,若卫生香复燃证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制造了以下哪种气体?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9、栽培花卉一般选用底部带孔的瓦钵,这主要是有利于:

A、根进行呼吸作用

B、及时散发根呼吸时产生的热

C、根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水分散失

30.根据下式回答:

(1)过程a和b分别表示植物的作用和作用。

(2)a、b两过程中,过程对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恒定具有重要作用。(3)当过程a大于过程b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得以,并使植物体表现出现象。

(4)温带落叶树木过冬时,仍持续进行作用。它所分解的物质则是通过

作用合成并储存在植物体内的。

31.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

[1],[2],[3],[4]。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

[1],[2]。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2]是.

(4)白天进行种,晚上进行种。

32.据图回答: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阳光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的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

A.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二氧化碳,无光条件

C.氧气,有光条件

D.氧气,无光条件

(3)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B.光台作用能产生氧气

C.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

A.植物叶片太多,应摘掉些

B.应扎紧袋口

C.应给叶片涂上几士林

D.袋口应扎在最下面一片叶以下,土壤之上

33、右图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瓶内是潮湿的将要萌发的种子,密封完好的塑料罩内是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

(1)实验开始,将装置从阴凉处移到阳光下,由于温度升高,瓶内

种子的增强。使得浓度加大。这种物

质扩散到塑料罩内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2)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在塑料罩内壁上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

珠来自植物的填某种生理活动)。

(3)如果将瓶内的玻璃管口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

用均将(填“增强”或“减弱”),原因是。

34.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

此装置必须放在的环境中。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

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

有。 1)、若在向漏斗中注水前,

将温度计插入种子中测量,测得的温度会比室

温;其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释放。

2)若将燃烧着的蜡烛伸进瓶中,蜡烛会,因为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瓶中的。

3)若将清水灌入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的混浊,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放出。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4)丁装置可用来验证,但有一个错误是。

35.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a、b分别表示10 ℃和20 ℃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

越。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

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时,就会促进

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

因: 。

37、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

A、蜡烛在甲瓶中会熄灭,在乙瓶中会继续燃烧

B、蜡烛在乙瓶中会熄灭

C、蜡烛在甲瓶中继续燃烧,蜡烛在乙瓶中会继续燃烧

D、蜡烛在甲瓶中继续燃烧,蜡烛在乙瓶中会熄灭

38.如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瓶

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目的是避免瓶内的植物进行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

干扰。

(2)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得,表明植物作用释放的与澄

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3)然后,将该装置移到阳光下较长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碘处理,结果发现叶片(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39.如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坐标曲线,据图回答:

(1)呼吸作用最弱的温度是,最强的温度是。

(2)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

会。但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又会。

(3)根据图示,你会建议妈妈储存水果、蔬菜时保持怎样的温

度?___________。

40.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

同学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提前一天于下午两节课后到实验

室准备实验,他们选用黑色和透明塑料袋各两个,制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并放置在靠窗口的准备台上,24小时后,同学们将各塑料袋上的软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挤出袋内气体,观察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小刘同学选择甲袋做实验,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应选择与之作对照。

(2)甲袋使用黑色塑料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个袋中的气体,最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说明袋内的

增加了。

(4)同学们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到甲袋中氧气的含量最少。由此说明_________ __。

(5)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烧杯内,蜡烛会立刻,说明大烧杯内减少。

41.某校初一学生王晓菲是班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成员。为了研究光照、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她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②再选取4株同样大小的大蒜幼苗分别植入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③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20天,进行观察并记录。请回答:

编号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4 室温(20℃),光照充足,过量浇水

生长状况最好的应是号花盆的幼苗。

(2)将1号与3号、4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4号花盆中的幼苗最终死亡,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

42.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__________ _。

(2)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植物受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受到抑制。因而栽种植物时要及时疏松土壤和防涝排涝。

15.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20.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

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

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生物: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生物: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举例说明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应用。 3.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问题导学】 探点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实验探究与合作 1.探究P70“演示实验”分析解决如下问题: (1)实验步骤2中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实验步骤3中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实验步骤4中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你认为该实验必须用四个保温杯吗?该实验这样设计有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习:阅读P71最后一段与P72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由以上实验,分析,你认为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需要的条件呢?用公式表示呼吸作用的 过程和实质。 2.填表并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有什么作用? 三、习题追踪

1.土豆、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这是因为() A.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B.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C.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D.以上都有可能 2.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萌发的种子 B.干燥的种子 C.煮熟的种子 D.吸水膨胀的种子 3.既是呼吸作用原料,又是光合作用产物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水 探点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合作探究 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分析说明下列实例的原因: 1.刚刚收获的粮食,必须尽快晒干。 2.卧室内不宜放置大量花卉过夜。 3.农田淹水后要及时排涝。 4.贮藏水果、蔬菜是要保持低温。 5.萝卜贮存时间久了,为什么会糠(空心)?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光合作用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是分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的意义主要在于() A.能消耗氧气 B.能分解有机物 C.能释放能量 D.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2)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2)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讲明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CO2 2.讲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 3.举例讲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重点 1.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需要O2的实验分析。 3.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分析。 课前预备 1.教师预备 (1)依照课本知识写出预习提纲。 (2)依照课本实验内容,预备实验材料和用具。 (3)制作植物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的课件。 (4)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呼吸作用的资料 2.学生预备 (1)依照预习提纲,预习本节内容。

(2)派各组代表按要求预备实验。 (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呼吸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明白呼吸是人和动物坚持生命的差不多生理活动,那么植物也进行呼吸吗?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如何样进行的?它与动物的呼吸是否相同?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咨询题。 二、探究过程 (一)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学生4人一组。 1.取甲、乙两个锥形瓶,在每个锥形瓶内都倒人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2,派代表在实验前一天,将100g新奇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min)分不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不加标记) 3.取两袋蔬菜,将软管分不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小组成员进行观看,并作好观看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出咨询题:〝实验用的塑料袋什么缘故是黑色的?用白色塑料袋能够吗尸小组内同学展开讨论;得出两种结论: 〝能够用白色塑料袋,因为绿色植物体在白色塑料袋内也能呼吸,呼吸就能产生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生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呼吸速率 5.呼吸商 6.呼吸链 7.糖酵解8.三羧酸循环9.戊糖磷酸途径 10.P/O 11.氧化磷酸化12.末端氧化酶 13.温度系数 二、缩写符号翻译 1.EMP 2.TCA 3.FAD 4.FMN 5.PPP 6.RQ 三、填空题 1.除了绿色细胞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外,其它各类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A TP)都依靠提供。 2.有氧呼吸的特点是有参与,底物氧化降解,释放的能量。 3.无氧呼吸的特点是无参与,底物氧化降解,释放的能量。 4.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和的共同途径。 5.植物组织衰老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中所占比例。 6.EMP途径是在中进行的,PPP途径是在中进行的,酒精发酵是在中进行的,TCA 循环是在中进行的。 7.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酶系统位于。 8.组成呼吸链的成员可分为传递体和传递体。 9.植物呼吸作用末端氧化酶有、、、和。 10.细胞完成有氧呼吸需经历三个连续的过程,它们依次是,和。 11.呼吸作用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是植物体内和代谢的中心。 12.能破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物质有两类,它们是和。 13.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这是酶作用的结果,该酶中含有金属。 14.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开花时放热很多,这是因为它进行的结果。 15.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16.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并完全氧化时,呼吸商是。 17.以脂肪或蛋白质为呼吸底物时,呼吸商。 18.对同一种植物而言,其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总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19.生殖器官的呼吸作用比营养器官,种子内胚的呼吸作用比胚乳。 20.植物组织受伤时,呼吸速率。 四、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苹果贮藏久了,组织内部会发生()。 A.抗氰呼吸B.酒精发酵C.糖酵解D.乳酸发酵 2.在植物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细胞中葡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 A.PPP B.EMP-TCA C.EMP D.TCA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1.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1.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水分和少量的无机盐以外,主要是() A.无机物 B.蛋白质 C.有机物 D.淀粉 2.夏天,把手伸进刚收获的小麦堆里,会感到发烫,其原因是() A.夏天的气温过高 B.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多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热量 D.种子呼吸作用微弱,产生的热量多 3.贮藏水果、粮食的时候,为了延长贮藏时间,宜在仓库内充加()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分 D.一氧化碳 4.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进行 B.只在黑夜进行 C.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 D.只在光下进行 5.下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A.分解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释放能量 D.消耗二氧化碳 6.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花草,过多会影响人的健康,其原因是() A.使室内空气潮湿 B.与人争夺氧气 C.与人争夺二氧化碳 D.释放过多的氧气 7.农民伯伯经常在雨后一两天对庄稼进行松土,意义在于() A.使土壤中充满空气,促进根部呼吸 B.排除田间杂草,促进植物生长 C.使土壤中充满二氧化碳,抑制根的呼吸 D.锄断庄稼过多的根,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8.装在暖水瓶中的萌发的种子使温度计显示的温度____ ,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释放出____ ,一部分用于________,一部分以____的形式散失了。 9.将萌发种子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____,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________。 10.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的种子的瓶子中,火焰立刻____,说明瓶中的____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11.细胞利用____,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和____,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中的______内进行的。 1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____ ―→________ +__+____。 储存着能量 1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为自己所用之外,还通过______,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并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 14.植物通过____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____排放到大气中,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15.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应当保护现有森林,并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________________。 16. 如下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请回答下列问题。

苏教版七上植物的呼吸作用word教案1-精品

【关键字】方法、问题、难点、透明、合作、需要、重点、作用、分析 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2.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重点: 1.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分析。 3.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三、教学准备: 1.FLASH:(1)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实验;(2)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 (3)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2.准备“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引言]:我们知道人和动物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运动,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 动,那么植物也进行呼吸吗?植 物的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提问]:你们知道人的呼吸 作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 吗?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全体同学都能回答出: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观察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 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 察石灰水的变化。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 么? [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 二氧化碳。 将100克新鲜的和烫过的 蔬菜(沸水烫2—3分钟)分别 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 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 水夹夹紧软管。 请两位同学分别取一袋蔬 菜,将软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 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 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讨论]: 1.实验用的塑料袋为什么 是黑色?用白色的塑料袋可以 吗? 2.黑色塑料袋有的装新鲜 蔬菜,有的装有烫熟的蔬菜,你 们怎样辨别? [小结]: 1.实验用黑色塑料袋是为 了保证蔬菜只进行呼吸作用不 进行光合作用。 2.说明植物体只有活细胞 认同用澄清的石灰水可 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观察实验现象,作好记 录。 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派出 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在光照下若用白色塑 料袋,里面的绿色植物除了呼 吸外,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光 合作用会利用二氧化碳,这样 袋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少,不能 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就不能 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 化碳。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的塑料袋内装有新鲜蔬 菜。 打开塑料袋观察蔬菜,验 证了刚才的推理。 观看实验,认同到植物体 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运 动。

第四章 呼吸作用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 一、英译中(Translate) 1.respiratioin 2.aerobic respiration 3.anaerobic respiration 4.fermentation 5.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6.biological oxidation 7.respiratory chain 8.glycolysis 9.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0.Pasteur effect 11.respiratory rate 12.respiratory quotient 13.cytochrome 14.intramolecular respiration 15.protein complex 16.alternate oxidase 17.ubiquinone 18.uncoupling agent 19.temperature coefficient 二、中译英(Translate) 1.巴斯德效应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呼吸速率 5.呼吸商 6.已糖磷酸途径 7.生物氧化 8.电子传递链 9.细胞色素 10.化学渗透假说 11.抗氰呼吸 12.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

13.呼吸链 14.氧化磷酸化 15.发酵 16.分子内呼吸 17.蛋白复合体 18.交替氧化酶 19.温度系数 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 1.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 3.糖酵解 4.三羧酸循环 5.生物氧化 6.呼吸链 7.P/O比 8.氧化磷酸化 9.巴斯德效应 10.细胞色素 11.呼吸速率 12.呼吸商 13.抗氰呼吸 14.无氧呼吸 15.ADP/O ratio 16.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mitochonrion) 17.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8. glycolysis 四、是非题(True or false) ()1.所有生物的生存都需要O2。 ()2.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内发生的。 ()3.在种子吸水后种皮未破裂之前,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4.戊糖磷酸途径在幼嫩组织中所占比例较大,在老年组织中所占 比例较小。

5 第5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材料+自测题

第5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了解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熟悉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循环等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熟悉呼吸链的概念、组成、电子传递多条途径和末端氧化系统的多样性;了解氧化磷酸化、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代谢和呼吸代谢的调控;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呼吸速率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了解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器官的呼吸特点和这些器官贮藏保鲜的关系,并掌握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本章知识要点 呼吸作用是一切生活细胞的基本特征。呼吸作用是将植物体内的物质不断分解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呼吸作用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其中间产物又能转变为其他重要的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肪等),所以呼吸作用就成为植物体内代谢的中心。按照需氧状况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在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在缺氧条件下,植物进行无氧呼吸。从进化的观点看,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高等植物的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高等植物的呼吸生化途径、电子传递途径和末端氧化系统具有多样性。呼吸代谢的多样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对多变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EMP-TCAC-细胞色素系统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而PPP、GAC途径和抗氰呼吸在植物呼吸代谢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呼吸底物的彻底氧化包括CO2的释放与H2O的产生,以及将底物中的能量转换成ATP。EMP-TCAC途径只有CO2的释放,没有H2O的形成,绝大部分能量还贮存在NADH和FADH2中。这些物质所含的氢不能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可进行迅速氧化还原的呼吸传递体的传递之后,才能与分子氧结合生成水。而作为生物体内“能量货币”的ATP就是在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磷酸化过程中大量形成。因而,呼吸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呼吸作用与植物各器官的生长与发育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凡是生长旺盛,生理活性高的部位都有强的呼吸强度。植物呼吸代谢受着多种内、外因素(主要是生理状态、温度、O2、CO2和水分)的影响,为了保证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有一套应变调控措施。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内呼吸代谢主要是通过能荷以及关键酶的合成和活性的调节来实现的。 呼吸作用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全局,因而与农作物栽培、育种以及种子、果蔬、块根、块茎的贮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根据植物呼吸作用自身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呼吸,控制呼吸,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三、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呼吸速率 5.呼吸商 6.呼吸链 7.糖酵解 8.三羧酸循环 9.戊糖磷酸途径10.巴斯德效应11.抗氰呼吸12.能荷13.P/O14.无氧呼吸消失点15.氧化磷酸化 16.末端氧化酶17.温度系数18.生长呼吸19.伤呼吸20.盐呼吸21.反馈调节22.生物氧化 23.呼吸作用氧饱和点24.呼吸跃变25.细胞色素氧化酶26.酒精发酵27.抗氰氧化酶28.安全含水量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Cyt 2.CoQ 3.DNP 4.EMP 5.FAD 6.FMN 7.FP 8.PAL 9.PPP10.RPPP11.RQ12.TCAC13.UQ (三)填空题: 1.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为和两大类型。 2.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和,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 3.无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 4.糖酵解途径可分为下列三个阶段:(1)己糖,(2)己糖,(3)丙糖。 5.代谢物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生物氧化是在进行的,其氧化条件,并由催化。 6.TCA循环开始的二步反应是: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后者在酶催化下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 7.戊糖磷酸途径可分为葡萄糖和分子两个阶段。若6分子的G6P经过两个阶段的运转,可以释放分子CO2、分子NADPH,并再生分子G6P。 8.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方式有三种,即磷酸化、磷酸化和磷酸化。(光合,氧

第6章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六章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看图分析题 (一).根据课本91页和92页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6-10为什么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若用透明的塑料袋装蔬菜,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2. 图6-11中的a和b实验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 3、如果放在阳光下,图6-11中的a和b实验现象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二、填空题 1、呼吸作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2、呼吸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指贮存在________________中能量释放出来;呼吸作用的物质转化过程是指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体内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3、 4.在早晨、傍晚、深夜在同一植株上分别摘取三片叶子并标记为甲、乙、丙,用打孔器在三片叶子上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蓝色较浅的是______________,较深的是______________,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 5.在温室中人们通过调节控制温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6.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2.同一植物体的不同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度是不同的。()3.高等植物除淀粉外,蛋白质、脂肪也能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分解释放能量。()4.植物体进地呼吸作用的部位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5.表皮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6.植物体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7.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提高。() 8.对农作物来说,呼吸作用越强越好。() 9.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四、分析题:下图是探究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萌发的种子 石灰水石灰水 NaOH溶液 A B C D (1)A瓶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 (2)D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3)若将萌发的种子换成大豆幼苗,应对C装置进行处理,目的是。 五、问答题:。 1.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明为什么要合理密植? 2. 新疆吐鲁番的哈密瓜产量好,品质好,特别甜。为什么? 3. 在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瓜果蔬菜时,如何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4.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可以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原理是什么? 答案

2018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步练习

2、1、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二氧化碳和氧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物和水D.有机物和氧 3.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 4.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二、能力提升 5。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6.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量高,品质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 C 。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D.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 7.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A 。 B 。 C 。 D 。 8.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小王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 。小柯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三、课外拓展 9.根据下式回答:

初中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lant respir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第四节,此时学生已具备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原料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呼吸作用需要o2的实验分析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养成乐于探索和勤于探索的好习惯。通过组内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设计、实施“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并能通过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根据实验内容,通过有效的探究活

动,综合归纳、自主获得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小组内合作实验、讨论,培养和提高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实验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疑问驱使下尝试解决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投入率达100%。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实验认同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探究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过程。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教师:1、根据教科书中的知识,写出预习提纲。 2、根据教科书中的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 3、制作植物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的课件。 4、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呼吸作用的资料。 学生:1、根据预习提纲,预习本节内容。 2、派各组代表按要求准备实验。 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呼吸作用的资料。 课堂设计: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2.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重点: 1.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分析。 3.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三、教学准备: 1.FLASH:(1)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实验;(2)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3)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2.准备“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器材。

五、板书设计: 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实质 1、呼吸作用 2、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二、呼吸作用的意义 六、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在早晨、傍晚、深夜在同一植株上分别摘取三片叶子并标记为甲、乙、丙,用打孔器在三片叶子上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蓝色较浅的是______________,较深的是______________,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植物吸收______________,分解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2.同一植物体的不同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度是不同的。() 3.高等植物除淀粉外,蛋白质、脂肪也能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分解释放能量。() 四、简答题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生物上册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步练习新版济南版0209427

2.1.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二氧化碳和氧 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物和水 D.有机物和氧 3.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 4.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二、能力提升 5.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6.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量高,品质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 .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 C .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D .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 7.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A . B . C . D . 8.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小王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 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respiration)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发酵(fermentation)。 4.糖酵解(glycolysis)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纪念在研究这途径中有贡献的三位生物化学家,又称为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简称EMP途径(EMP pathway)。 5.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C)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分解的途径。因柠檬酸是其中一重要中间产物所以也称为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这个循环是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H.Krebs)发现的,所以又名Krebs 循环(Krebs cycle)。 6.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直接氧化分解,并以戊糖磷酸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有氧呼吸途径。又称己糖磷酸途径(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HMP 7.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即呼吸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指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8.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它是需氧生物生物氧化生成ATP的主要方式。 9.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 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一部分呼吸。抗氰呼吸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电子传递主路交替运行,因此,这一呼吸支路又称为交替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10.末端氧化酶(terminal oxidase)处于生物氧化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的氧化酶。除了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和抗氰氧化酶之外,还有存在于线粒体外的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乙醇酸氧化酶等。 11.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L.Pasture)最早发现从有氧条件转入无氧条件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增强,反之. 从无氧转入有氧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受到抑制,这种氧气抑制酒精发酵的现象叫做巴斯德效应。 12.能荷调节(regulation of energy charge) 通过细胞内腺苷酸(ATP、ADP和AMP)之间的转

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单元自测题) (一)填空 1.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为和两大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和,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O2,CO2,H2O,呼吸底物或呼吸基质) 3.无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氧化产物,发酵) 4.糖酵解途径可分为下列三个阶段:(1)己糖,(2)己糖,(3)丙糖。 (活化,裂解,氧化) 5.代谢物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生物氧化是在进行的,其氧化条件,并由催化。(细胞内,温和,酶) 6.TCA循环开始的二步反应是: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后者在酶催化下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乙酰CoA,柠檬酸) 7.戊糖磷酸途径可分为葡萄糖和分子两个阶段。若6分子的G6P经过两个阶段的运转,可以释放分子CO2、分子NADPH,并再生分子G6P。(氧化脱羧,重组,6,12,5)8.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随环境中O2的增加而,当无氧呼吸停止时,这时环境中的O2浓度称为无氧呼吸。(降低,熄灭点) 9.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方式有三种,即磷酸化、磷酸化和磷酸化。(光合,氧化,底物水平) 10.若细胞内的腺苷酸全部以ATP形式存在时,能荷为。若细胞内的腺苷酸全部以ADP形式存在,能荷为。(1,0.5) 11.在完全有氧呼吸的条件下,C6H12O6的呼吸商为。若以脂肪作为呼吸底物时呼吸商则。(1,<1) 12.呼吸链中常见的抑制剂作用如下:鱼藤酮抑制电子由到的传递;抗菌素A抑制电子由到的传递;氰化物复合体抑制电子由到的传递。(NADH,CoQ,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细胞色素aa3,O2) 13.线粒体是进行的细胞器,在其内膜上进行过程,衬质内则进行。(呼吸作用,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 14.高等植物如果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由于的过度消耗,供应不足,加上物质的积累,因而对植物是不利的。(底物,能量,有毒) 15.线粒体内的末端氧化酶除了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氧化酶、氧化酶、氧化酶和等氧化酶。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其作用是将Cyta3中的电子传至,生成。(抗氰,酚,抗坏血酸,乙醇酸,O2,H2O) 16.许多肉质果实在成熟时其呼吸作用,这一现象称为现象,植物激素中的与这一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上升,呼吸跃变,乙烯) 17.种子从吸胀到萌发阶段,由于种皮尚未突破,此时以呼吸为主,RQ值,而从萌发到胚部真叶长出,此时转为以呼吸为主,RQ值降到1。(无氧,>1,有氧) 18.天南星科植物的佛焰花序放热较多,这是由于进行呼吸的结果。(抗氰)

(完整版)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光合作用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 二氧化碳和氧 B. 二氧化碳和水 C. 有机物和水 D. 有机物和氧 3.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5.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6.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 量高,品质好,特别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 C.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7.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9.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10.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1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两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右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 则()

(假期一日一练)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准备 实验需要的仪器、材料、提前两周准备的豆苗或玉米苗、PPT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导入新课 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其实,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了用于构建植物体外,还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下面以种子萌发为例,探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1)演示实验一: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 在上课的前一天,老师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现在请你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说明:这是一个对照实验。经过一昼夜以上的放置后,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明显不同。教师让学生对比温度后,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装有萌发的种子的暖水瓶中的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的种子的暖水瓶中的温度不变。 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放出了热量。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在转变过程中还需要哪些物质的参 与呢? (2)演示实验二: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瓶中是萌发的种子(见教材第128页上图。瓶内的种子也可用新鲜的豆苗代替)。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以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3)演示实验三:有机物分解需要氧气的参与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见教材第128页下图。甲瓶内可改用新鲜的豆苗,乙瓶内可改用经沸水烫过的豆苗),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 实验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了;燃烧的蜡烛放进乙瓶里,火焰没有熄灭。 2

七年级上册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连界镇初级中学校徐春梅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猜想、观察、推理、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4、能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列表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植物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录像,澄清石灰水,玻璃导管,试管,煮熟的菠菜,菠菜,黑色塑料袋,线,软管,夹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嘴边大口呼气,大口吸气(反复几次),我们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小结。那么绿色植物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丰收的季节,农民往往把刚收获的粮食摊开晾晒。如果堆放在一起,粮堆的内部就会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60页。 二、实验探究 1、实验一: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带领学生一起看课本上的演示实验1,(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教师指出甲乙两只杯子是对照组,丙丁两只杯子是实验组,同时让生在课本上标示出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A、学生观看录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甲瓶温度计________,乙瓶温度计 B、请同学说出实验结论,教师小结 ▲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中放出了()。 C、教师板书:萌发的种子能产生热量。生齐读 教师同时指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除此以外,种子呼吸还能产生水。比如,我们家里的菜用塑料袋装好,几小时后就会出现水珠,如果时间久一点还会有点温热。 2、实验二:种子呼吸消耗氧 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演示实验2(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在课本上标示出对照组和实验组。 A、观看录像,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提醒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此现 象的原因。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察,并能准确地说出实验现象:放入甲瓶中的蜡烛能继续燃烧,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空气中的氧有助燃的作用,而放入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 B、教师引导:乙瓶中的蜡烛立刻熄灭,可见乙瓶中缺少氧气。得出结论:种子呼吸消耗氧。 ▲实验现象:甲瓶内蜡烛______, 乙瓶内蜡烛__________. ▲实验结论:植物在呼吸作用中吸收()。 C、教师板书:萌发的种子消耗氧气。 3、实验三: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完成“小魔术”:请一名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并叙述。教师在课件中打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从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种子呼吸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呢? 学生观看录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种子的呼吸能产生()。 教师板书:萌发的种子产生二氧化碳 4、由特殊到一般:植物体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5、抽生回答课本61页演示实验后的讨论题。 三、归纳总结: 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互相交流、补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本节的知识体系进行概括。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新版济南版

2.1.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自主学习案 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呼吸作用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 通过演示实验说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3. 举例说明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应用。 学习范围: 预习课本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要点 交流与探究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一 将萌发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两份分别装入甲、乙两只保温杯中,另外两份煮熟并冷却后分别装入丙、丁两只保温杯中。在四只各插入一只温度计,读数并记录;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记录温度计读数。请分析: 甲、乙、丙、丁四只保温杯中的温度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 交流与探究2: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二 拔掉甲、丙两只保温杯的塞子,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记录燃烧现象。 交流与探究3: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三 将乙、丁两只保温杯装置进行改装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记录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 三、自主学习检测. 1.土豆、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这是因为() A.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B.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C.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D.以上都有可能 2.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萌发的种子 B.干燥的种子 C.煮熟的种子 D.吸水膨胀的种子 3.既是呼吸作用原料,又是光合作用产物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水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光合作用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5.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呼吸作用 C.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 D.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发热了吗? 实验现象: 装有萌发种子的暖水瓶内的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的种子的暖水瓶内温度不升高 实验证明: 萌发的种子放出了热量。 探究二: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甲瓶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说明甲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实验证明: 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二氧化碳。 探究三: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实验现象: 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了。燃烧的蜡烛放进乙瓶里,火焰没有立刻熄灭。实验证明: 甲瓶里缺少氧,乙瓶里有氧,甲瓶里的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