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曲阜孔庙所感

游曲阜孔庙所感
游曲阜孔庙所感

游曲阜孔庙所感

余童稚之时,尝从父母游学于鲁。先圣故地,仪礼俨然,受教匪浅。惜余时年幼,弗能述记,诚为过哉。今余已过豆蔻之年数矣,方悟时之不我待,恻然有感,故作文以记之。

先圣庙居故县城东,闻故老言,明清两代,有知县移城卫庙,故今已居城中矣。门依南阙,户当北阁,环墙高矗,远望巍巍如城垣然。由南入,有石桥三,彼岸门坊林立。使无分三教九流,方其至此,神皆肃然。时余至此,顿觉己如寰宇间一蝼蚁而已,亦蹙然有怀。

由曲径而后,则愈觉文风之盛。殿、坛、亭、廊,鳞次栉比;碑、联、文、帖,列若繁星。高廊四注,重坐曲阁,虽无华榱壁珰,而花木扶疏,诚为至雅。庭中有檀槐松柏,其径盈尺,拂天布叶,如绿云被檐。藜蓧稂莠,不生于径,而盈阶充庭,皆易之以芳芷芸若。时有群鸟纷纭翔集,啽哢鸣啼,恍然有太乐之声。至于此,则俯首抬眸,皆如见先秦秋月。

至正殿大成殿,则豁然有感。重檐庑殿,青绿设色。垂兽稳踞,黄瓦朗列,远观有若星斗之光。殿前有石柱十,皆雕以腾龙盘踞之状,鳞角峥嵘,云雾僾然.而四面角楼整肃,俨然有若皇城气象。然其大雅之风,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是又出于皇城之上。诚哉!非此天下风气之先,则何以奉祀文圣千古?居是乡数日,而悴容竟易之以鲜色,不可谓非礼教之故也。

方余立于杏坛之侧,四面翠色相拥,而檐角高琢,权作参轸,碑亭星列,开阳摇光,而以正北之大成殿为北辰,太一居北,众星拱卫,其景之廖远壮阔,自不必言。

乡言云:观其景则思其人也。子有言论证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古语云:太一居北,天帝之所,北辰称北极,居于中央紫微,是为天之中,旁有三星,以象三公,又有大星及三星象天子后廷,众星匡卫,以佑天子。以星尾下,有枢、璇、玑、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以象七政,为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是以知先人以北辰喻天子也。余私意间,以其虽堪为至论,而犹有阙漏之处。盖应以君子譬北辰,北辰之星,居于中央,仿若君子之德,不偏不倚,坦坦荡荡。君子所以称于中正者,以其怀德而施之于人也。小人则鄙,命之远谋而不堪,怀惠则藏于私室。身既不正,而令不从,徒以法势相压,则庶人不服。虽得一时之安,譬如积薪塌下而不自知,久而必焚,自取祸也。故曰,君子以德为政则庶人拱之,小人以利为政则庶人远之,云壤之别,诚为鉴也。

先圣之为政也,以复礼而法周之先王以正名,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者也。从周行礼乐之制,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礼起于人之欲,欲而不得则争心起,争心起则乱穷。故圣人制礼以成仁义,备正俗,决辩讼。乐起于人之乐,乐则不能不无形,无形则无道,无道即乱,故圣人制雅颂以道之。礼乐之制本有其序,所谓复者,反本也,无可厚非。然礼乐方治世大典,盛世可行,乱世则略显无为。以夫子之德,而犹有免而无耻之语,过矣。崩乱之时,法可为慑心,兵可为镇乱,农可为养民,圣王施耕战以来远民,明法度以正根本,大善也。故法、农、兵皆为先王之道,焉能弃之于不顾。徒以礼乐补之,少耳。有汉一朝,因以礼乐为治国之本,然法制昌明,措尧舜刑不用,设五刑而有刑措之美。礼乐不足,他说补之,他说后亏,礼乐润之,至于农、道、阴阳诸家。一事变,若儒法难济,他说亦可为资,以补礼乐之不足。子曰:“过犹不及”,亦如此取长补短之道也。

夫大道者,唯仁和而已,而后能以政礼见和者曰文,能以兵戎通仁者曰武。如自三皇五帝以来,可称文者以千万计,以武名显者亦不知凡几,世人多以贤良直义称之。其间堪称为圣者唯数人而已,而声名犹有所不及。何哉?以先师立德立言之故也。夫其其立德也,则侔天地,冠古今,其立言也,则出金声,成玉振,所以为诸圣之先也,诚为万世之师。然生而为人,孰能无过?故曰:择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此方不负夫子之教矣。

杏坛之侧有一柏,茎高数丈,耆艾传为先师手植也,衍生至今数千年矣,虽几经菑祸,

而犹苍郁生翠。时有风至,萧然有声,有若闻夫子之教。然余心甚愧,盖自知才疏学浅,积古儒士千万,尚不敢居其末,胡能与先圣对谈?然自余生以来,受教于夫子多矣,有感于斯景,故述而记之。庶免于贻笑于大家,则余之幸也。

导游词曲阜孔庙导游词

曲阜孔庙导游词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它规模宏大、气魄雄伟,与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孔庙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曲阜孔庙导游词篇1 来自各地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间己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而有一只鸟儿。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谢谢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3.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

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这就是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 以示庄严。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 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一一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现在我们来到了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 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

孔庙的建筑特色

孔庙的建筑特色 孔庙殿宇用料讲究、技术成熟、加工细腻、雕刻精湛,具有全国一流的工艺水平。空间环境的布局,沿轴线平面延伸,由层层院落组成的序列向主体建筑大成殿引导展开,空间由窄而宽,建筑由少而多、由低而高。为了突出大成殿的崇高地位,在体量和形制上、尺寸上、色彩和装饰上,使它和周围依次区分,以表现主次和秩序。儒家学说强调“和”,孔庙建筑群堪称为“和”的建筑美学观的一个杰出作品。 孔庙建筑的形制特点 孔庙的大规模兴建在唐贞观之后,太宗诏令各州县学普立孔庙,因此除曲阜孔庙、衢州孔庙属家庙性质外,各地孔庙均为庙学结合、亦庙亦学的综合体,或左庙右学,或前庙后学,位置不一。孔庙建筑在结构上主要采用抬梁式、穿斗式或二者混用的形式。建筑中普遍运用斗拱,一为承托上部建筑构件,二为装饰美观,体现等级规格。中国孔庙有着自己独特的群体组合形式,均为庭院式廊庑建筑组合。按纵轴线上的庭院数量可划分为三进院落、五进院落、七进院落和九进院落,曲阜孔庙为九进院落,云南建水文庙为七进院落,规模仅次于曲阜,其他孔庙则多为三进院落。孔庙建筑的基本布局形制如下: “万仞宫墙”是曲阜孔庙前的明故城墙,许多孔庙因此也建“万仞宫墙”作为孔庙建筑之始,有的又称其为“数仞宫墙”。其名出自《伦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司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一仞”为七尺,数仞,足以言其高。其含义为赞扬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此建筑功能具有“影壁”、“照壁”的作用,一般来说,这是孔庙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 在各地孔庙的第一进院落里,东西有门坊(或木或砖),其式样或牌楼或门道,其坊上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其意言孔子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有的则书“金声”、“玉振”,其寓意为儒家思想通过祭孔的礼乐而传遍各地。也有的为“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作为文庙侧门,也有的称为礼门、义路、贤关、圣域、黉门,表明由此进入儒家殿堂。 棂星门是孔庙的第一座大门,为牌楼式木质或石结构建筑。汉以后,“凡祭天,先祭灵星”,建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兼具“取士得才”之义。 棂星门前或棂星门内设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这是孔庙的一种特有形制。“泮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古代,“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称为辟雍的学宫,四周环水,平面呈玉璧形,称为“辟雍”,诸侯所立国学,水只环半圈,呈半璧状,称为泮池(或“半璧池”)。秦废诸侯分封之制,后世遂以州县文庙比拟诸侯泮宫而设泮池。泮池上一般有石桥,或拱或平,或三座三洞或单座多洞不等,被称为“泮桥”。 棂星门之内是大成门。大成门之称,出自《孟子? 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大成门又称仪门,俗称戟门,因为宋以后孔庙门列棨戟,故有此称。宋徽宗时,曲阜孔庙大成门列二十四戟,与天子宫殿、宗庙规格相等。大成门一般有三门,为表示对文庙的礼敬,遇有重大仪典才开中门,平时均以两腋门出入。 大成门内为大成殿和两庑,为了排列一百多名孔门弟子和历代贤儒的神主,两庑必须有足够的长度,这就形成了不同于四合院的廊庑院布置形式。大成殿为孔庙的主殿,明清时期,其建筑规格都比较高,常用五间或七间的重檐建筑。曲阜孔庙大成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曲阜孔庙大成殿内塑有孔子及四配及十二哲的塑像,地方孔庙一般则立牌位。 孔庙大成殿之后设崇圣祠。明嘉靖时诏令天下文庙立启圣祠以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清雍正元年(1723年)谕封孔子五代祖先配享王爵尊号,并准其入祀,因此将启圣祠改名为“崇圣祠”,所以现存孔庙多仅有崇圣祠。除以上祭祀用主体建筑外,孔庙还有以下配套建筑: 奎文阁,或称奎星楼、御书阁、藏书楼、尊经阁等。汉代《孝经授神契》记有“奎主文章”,因此奎文阁表明了地方孔庙所具有的学校性质。 碑亭,放置石碑的建筑。石碑主要刻有记载孔庙修建、祭祀等重大活动的文献。有各地文庙常见的建庙记事

解说词孔庙孔府孔林导游解说词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孔庙孔府孔林导游解说词 各位佳宾: 不知道您读没读过<<论语>>,那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

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 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平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12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9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现在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坟墓--少昊陵。中国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这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的过程,而我们的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后汇入大海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 起于此。现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____年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中国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

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1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里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今天就让我带领在家一起走进孔子的故里吧! 我先介绍下吧!孔府、孔庙、孔林是建于公元478年前,首先孔府是个好去处,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现在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建筑,包括“堂、楼、轩”等四百六十三间。大家多注意安全,不要乱扔纸和垃圾,不要在墙上乱画。 让我再带大家来孔庙看看吧!孔庙也很美丽,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三百米处,孔庙里,最好的一处是大成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其前廊十根大理石柱子上各精雕两条戏珠飞龙,工艺绝妙,美丽无比。请大家一要乱摸文物,不要乱图乱画。下面大家就做上大巴车,我来讲说,游客也可以自己走着去,到了孔林我们一起会和。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孔林,这里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孔鲤墓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子

贡庐墓处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游客们今天就到这里了,欢迎下次来我们曲阜游玩! 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参加“黑龙江”旅游团,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山东省的西南部去游览参观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孔林。你们看这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呀!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地上有这么多墓碑吗?这是因为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游孔庙。你们看,孔庙有九进院落,前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游客们,我们马上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你们可以拍拍照。

曲阜孔庙祭孔大典

曲阜孔庙祭孔大典 主持人: 悠远、深沉的音乐声再次响起。公祭人员、乐舞生等相关人员在大成门前依次按指定位置就位,全体肃立。 鸣赞唱: “启户!” 主持人: 现在由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朱正昌宣布祭祀开始 主持人: 礼生将殿庑诸门一时俱开,庭燎、门户吊灯俱点。 主持人: 公祭乐舞第一篇章:《天人合一》 主持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民胞物与泛爱八方生生不已盛德无疆天人合一道谐阴阳 鸣赞唱: 第二篇章《与时偕行》。起乐,起舞! 主持人: 乾坤不老日月无殇泱泱华夏屹立东方元亨利贞与时行将继往开来永新此邦 乾坤不老日月无殇泱泱华夏屹立东方元亨利贞与时行将继往开来永新此邦 鸣赞唱: 第三篇章《万世师表》。起乐,起舞 主持人: 三代巨典六经华章金声玉振万仞宫墙博文约礼教化其张尊师重道斯文永昌 鸣赞唱: 第四篇章《为政以德》。起乐,起舞! 主持人: 人文化成礼乐相襄仁义礼智至德煌煌君子德风万民慕仰德主刑辅纲纪有常 鸣赞唱: 第五篇章《九州重光》。起乐,起舞! 主持人: 躬逢盛世国运隆昌海晏河清王道弥芳一阳来复九州重光和平崛起远迈汉唐 主持人: “现在请曲阜市市长江成先生诵读祭文!” 江成: 洙泗流带,沃野万垄尼峄滴翠,回峰千重白云舒卧,紫霞纵横 红缠杏坛,绿掩碑亭古城墉堞,圣庙龙腾诞圣吉日,鼓乐奏鸣 嘉卉六醴,果饼三牲童子俎豆,耄耋礼容同根一脉,两岸祭孔

共缅先师,追远慎终志道据德,心正意诚节用爱民,修齐治平 为政北辰,身正令行见利思义,后凋寒松近悦远来,躬身自省 博文约礼,弘毅任重已所不欲,勿施人行仁义宅居,诚信轫衡 忠孝首善,礼法持恒中道不倚,恕道宽容以和为贵,华夏一统 乾坤氲氤,和谐化生天和雨行,地和物丰家和事兴,国和人定 万邦和谐,世界和平遗训在耳,发聩振聋高山仰止,桴海道兴 联合国奖,以孔命名亘古首屈,文教巅峰百所学院,遍及九瀛 黄发碧目,学在泮宫五洲四海,章甫诵经赞誉远播,天下服膺 故里乡亲,蹈德践行幼学长教,老养壮用诚信工商,让畔桑农 居如图藻,行掣电风盛世再现,小康初成天枹击鼓,海钹震庭 河山舞姿,日月霓虹龙飙鳞爪,凤翥翼翀魂兮归来,又梦大同 伏惟尚飨 主持人: “全体代表向至圣先师孔子三鞠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鸣赞唱: 第六篇章《天下大同》,起乐,起舞! 主持人: “大典进行成人礼仪式” 主持人: 讲信修睦贤能其当无争无战美善斯扬修齐治平三光永光天下大同协和万邦 鸣赞唱: 中国自古就有为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女子结发加笄的礼仪,称为冠礼。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来自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的80名青年才俊举行成人礼仪式。面对先师孔子宣誓,你们将知道祖国、社会、家庭、历史、光荣与责任的含义,你们将从此拥有毕生的信念和使命 主持人: 教师代表领读:公元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年之际,八十弱冠,相聚孔子故里曲阜,肃立大成殿前,面谒先师,行成人之礼。鸣赞主持: 仪式进行第二项,请肃立,整理衣冠,宣读成人礼誓词: 教师代表领读: 教师代表领读:公元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年之际,八十弱冠,相聚孔子故里曲阜,肃立大成殿前,面谒先师,行成人之礼。 宣誓词曰: 冥冥上苍,正道向善庇佑吾族。 宽重地母,厚德载物哺育吾众。 龙之传人,天命东方。 烈祖赐我荣光,苍生降我大责。 今且生如夏花,莞尔韶华,奕奕容光。弱冠既加,如之栋梁。 道义不辞,大任始承。 今且生逢盛世,环球一体,万邦竞驰。 中华复兴,千古一遇。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综述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综述 赵星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摘要: 本文多方收集资料,探索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历史发展历程,介绍其空间分布,并试图讨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关键词: 曲阜三孔,发展史,对策 引言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基本了解情况后,我们来梳理曲阜三孔的发展历程,并试图讨论其价值。 一、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发展史 1.孔府 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平帝时,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变。 宋代时,孔子后裔被封为衍圣公。 明洪武十年,太祖朱元璋诏令衍圣公设置官司署,特命再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邸,也就是孔府的前身。 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孔府得以再次拓广。 清代以后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重修。 孔府经过多次扩建重修成为前堂后寝,衙室合一的庞大建筑群。 2. 孔庙 孔庙始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弟子们将其生前“故所居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 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桓帝令修孔庙,并派孔和为守庙官,“立碑于庙”。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诏在鲁郡“修起旧庙”,但当时孔庙的规模并不甚大。 东魏兴和元年(公元539年)修缮孔庙,“雕塑圣容,旁立十子”,为孔庙有塑像之始。 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扩大旧制....凡增广殿堂廊庑316间”。 明孝宗弘十二年(公元1499年)当时孔庙遭雷击,大成殿等主要建筑120余楹“化为灰烬”。皇帝朱右樘急忙下令重修,历时5年,耗银15.2万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当时孔庙又毁于雷火世宗胤真除亲到太庙祭孔外,又“发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监修,凡殿庑制度规模,以至祭器仪物,皆令绘图呈览,亲为指授”。 历史上,孔庙先后共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终于形成了目前这样的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5篇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5篇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下面是为大家的山东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欢迎参考! 各地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间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只鸟儿。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谢谢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这就是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现在我们来到了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

孔庙大成殿都奉祀哪些圣贤

孔庙大成殿都奉祀哪些圣贤 孔庙作为国家推崇儒学的标志,主祀孔子,并以孔门弟子和历代儒家代表人物配享从祀,分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为报本追源,还祭祀孔子的上五代先人,并以四配之父配享,以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朱熹、蔡沈等人之父从祀。曲阜孔庙既是国家礼制庙宇,又是孔氏的家庙,因而还奉祀孔子夫人、孔子母亲、孔子子孙、孔氏四十三代中兴祖。 大成殿是孔庙正殿,主祀孔子,以四配、十二哲配享从祀。 一、孔子 孔庙最初由孔于故居改设,只祀孔子,仅是孔氏的家庙。孔于去世后,改孔子故宅为庙宇,弟子们陈列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按时祭祀。东汉史晨谒庙时尚无容像。北魏时“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面,东向;颜母在中间,南面,夫人隔东一间,东向”(《水经注》卷二十五)。东魏兴和元年(539年)兖州刺史李埏又“修建容像,雕素十子”。此后,曲阜孔庙一直为塑像,历代多次重塑。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成殿遭雷击被焚,孔子像受损,雍正七年命内务府良工新塑。1966年10月,塑像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被毁,1979年临时改用画像,1983年按清雍正七年塑像资料重塑,冕十二旒,服十二章,手执镇圭。1984年9月孔子2535周年诞辰举行像龛复原揭幕仪式。

二、四配 孔庙袝祭第一等。因有4人配享,故称“四配”。汉高祖刘邦过曲阜,祭祀孔子,首以颜回配享。魏正始二年(241年)齐王曹芳因初通《论语》,遣官致祭国学,也以颜回配享孔子。唐总章元年(668年)命以颜回、曾参配享。开元八年(720年)以十哲袝祭后,颜回为十哲之首,曾参列十哲之后。宋元丰七年(1084年)又以孟子配享孔庙,位居颜回之次。崇宁三年(1104年)增王安石配享,居孟子之次。靖康元年(1126年)右谏议大夫杨时上言王安石学术荒谬,经朝廷允准削去王安石配享。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度宗命增曾参、孔伋配享,始成四配之名。当时曲阜在蒙古政权统治下,至元延祐三年(1316年)御史中丞赵世延上言,孔庙南北祭礼不宜有异,曲阜孔庙才有四配之设。四配即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四配塑像位于孔子神龛前东西两侧,每两位一龛,东为颜回、孔伋,西为曾参、孟轲。均着冕旒衮服,冕九旒,服九章,手执躬圭。像前木主书“某圣某子神位”。原塑像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毁,1983年按清雍正七年塑像重塑。 三、十二哲 孔庙袝祭第二等。因有12人,故称“十二哲”。初名十哲,始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国子司业李元瓘认为颜子配享为立像不合礼制规定,四科弟子闵损等列像庙堂不参享祀,而何休等22位先儒反沾从祀不妥,“岂

孔庙及其社会价值

CANGSANG沧桑 历史研究孔庙及其社会价值 孔祥雷 摘要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场所遍及全国各地,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以孔庙为载体的孔庙文化以其独特的丰厚内涵,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具有研究和开发价值。 关键词孔子孔庙祀孔社会价值 孔庙是古人祭祀孔子的地方,亦称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文宣王庙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孔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一、孔庙的历史 孔庙的建造始于孔子故里曲阜。公元前479年,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据《左传?哀公十六年》记载,孔子殁后第二年,鲁哀公尊孔子为“尼父”,命令将孔子故里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此为孔庙之始,也是本庙。西汉以后,孔子的地位与日俱增。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亲临曲阜,“以太牢祠焉”[1],首开帝王祀孔先河。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汉桓帝元嘉三年(153),桓帝下诏修建孔庙,设专人管理,此为曲阜孔庙由家庙向“国庙”演变之始,初步奠定了孔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孔庙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北魏太和初年,孝文帝下诏全国各郡县学均祀孔子,从此确立了国家在学校内祀孔的礼制,也为孔庙与学校的合而为一奠定了基础。太和十三年(489),孝文帝“立孔子庙于京师(今山西大同)”[2]。这是在孔子故里曲阜以外建立的第一个孔庙,此后孔庙逐步遍及华夏大地。北周、梁朝、北齐等都建立过孔庙,北齐太祖高皇帝始诏封孔子为“素王”。 到唐代,各地孔庙有了进一步发展。唐高祖于武德二年(619)下诏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此后,“庙学合一”成为定制。贞观元年(627),唐太宗诏令“天下学皆立周公、孔子庙”。后来又停周公祀,专祀孔子,尊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配享[3]。诸儒从祀孔子的礼制由此开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祀孔子为“文宣王”,祭祀用宫悬之乐,夫子像披王者之服,面南而坐,享用最高礼遇。孔庙开始被称为“文庙”。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太祖郭威于广顺二年(952)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师”。 宋元时期,对孔子的封谥进一步升级,孔庙也得到大的发展。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1012)改封为“至圣文宣王”。北宋末年,金兵入主中原,孔子四十八世衍圣公孔端友及其叔父孔传等携带吴道子所绘孔子像和子贡手摹的孔子夫妇楷木像,随朝廷南渡,避难于浙江衢州,建立了家庙,从此孔氏家族分为南北两宗。到了元代,尊孔如火如荼。元大德六年(1302)至大德十年(1306)在京师(今北京)建造专供帝王祭孔的庙宇。至元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封号在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明朝前期,尊崇孔子有加,祭祀乐舞、祭物升用天子之仪。宪宗时更规定,天下学校孔子庙庭所在,凡遇门者下马[4]。明嘉靖八年(1529)世宗革去孔子王位,下诏改孔子封号为“至圣先师”,借以显现君权。 至清代,孔子及儒学思想在政治中居于崇高地位。清世祖以京师(今北京)国子监为太学,建文庙。顺治二年(1645)春正月丁未,顺治皇帝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5]。之后,从康熙皇帝到末代宣统皇帝,每任皇帝登基前都要亲临国子监辟雍讲学一次,并在大成殿书匾高悬。乾隆年间,将正殿及庙门屋顶改换黄琉璃瓦,升朱熹、有子列十哲位,成十二哲之数。特别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孔子之祭由中祀升为大祀,把祭孔规格推到顶峰。 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在中国寿终正寝,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孔庙也日渐衰落,成为历史的遗迹。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的哈尔滨文庙是迄今为止我国大陆上最晚兴建的一座孔庙。 中国历史上孔庙的确切数目尚无统一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宋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只要是国家设立的县以上行政区域均设有孔庙。据统计,至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6]。孔庙不仅存在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清中叶以后,中国孔庙跨越国界,在东亚、东南亚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建立。 二、孔庙的建筑布局 孔庙是由皇帝下令统一修造的,所以要遵守共同的规制。曲阜孔庙是全国各地孔庙的本源,地方孔庙形制依循曲阜孔庙。各地修建的孔庙一般以当地的地名冠在孔庙二字前作为名称,如北京孔庙、德阳孔庙等。地方孔庙规模可大可小,并可按环境地势对其建筑有所变更,但形制必须规整,建筑群落一定要和谐、协调。 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殿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均衡对称,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各地孔庙建筑一般可分为前导、主体、后部等三部分。前导部分包括照壁、泮池、棂星门等;主体部分包括大成门、大成殿以及两庑等;后部主要有崇圣 15 -- DOI:10.13514/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956872.html,14-1186/k.2006.04.006 ??2006?4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一)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导游员朱芬,今天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参观“三孔”,同时我会尽全力为您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使这次旅行能够成为愉快之旅。 在游览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曲阜,曲阜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故而得名。它北依泰岳,南引徐淮,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4万,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孔姓人口占了将近五分之一,所以这儿还有“无孔不成村,无孔不成席”之说。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

孔庙旅游解说词

孔庙旅游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中国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

曲阜孔庙的导游词

曲阜孔庙的导游词 【篇一: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参观游览,曲阜是我国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 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 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 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 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游览的,便是“三孔”中的孔庙。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 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 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 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房屋三间,里面 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意思是每年都按时祭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 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南北长约1公里。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维 修保护,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 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走过神道,我们来到了孔庙的第一道门——万仞宫墙。这道门也是 曲阜明城正南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 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 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

曲阜三孔导游词

曲阜三孔导游词 曲阜三孔,宏伟壮丽,是歌颂古人的崇高思想文化;曲阜三孔,中外闻名,是我家乡山东的一颗耀眼明珠!下面是收集推荐的曲阜三孔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曲阜三孔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你们参加“黑龙江”旅游团,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山东省的西南部去游览参观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孔林。你们看这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呀!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地上有这么多墓碑吗?这是因为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游孔庙。你们看,孔庙有九进院落,前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游客们,我们马上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

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你们可以拍拍照。 好,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孔府了,先点下人数。一、二、三、四……,好,到齐了,出发。我刚才好像听到某个游客问孔府是干什么的,其实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大府第。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所,称为内宅。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府内存有着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说了这么多关于孔子的庙府,也应该说一说孔子这个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在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曲阜市中央,又被合称为“三孔”。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千百年来屡毁屡建,逐步发展成现有的建筑群。它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中文名称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编号: 200-012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景区简介 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在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谥加封同时扩大他的祠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第四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有28根龙古柱没根石柱都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孔庙中还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画像砖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山东曲阜孔府导游词范文

山东曲阜孔府导游词范文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山东曲阜孔府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曲阜导游词_10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参加“黑龙江”旅游团,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山东省的西南部去游览参观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孔林。你们看这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呀!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地上有这么多墓碑吗?这是因为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游孔庙。你们看,孔庙有九进院落,前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游客们,我们马上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你们可以拍拍照。 好,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孔府了,先点下人数。一、二、三、

四……,好,到齐了,出发。我刚才好像听到某个游客问孔府是干什么的,其实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大府第。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所,称为内宅。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府内存有着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说了这么多关于孔子的庙府,也应该说一说孔子这个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在这里生长着一万七千余株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三孔”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游客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会,感谢你们支持我们“黑龙江”旅游团,希望你们下次再随我们的“黑龙江”旅游团玩,谢谢,再见。 曲阜三孔导游词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