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目录(2015年)

《中学历史教学》目录(2015年)
《中学历史教学》目录(2015年)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2期目录

怀念陈伟国张一山(64)

2015年高考复习专题:

用“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戴世锋(4)

一、春秋战国时期(4)

二、明清时期(10)

三、鸦片战争时期(15)

四、政治民主化启动时期(22)

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8)

六、社会主义新时期(32)

七、资本主义的崛起时期(38)

八、资本主义的主导时期(44)

九、资本主义的主导时期(50)

十、多极世界的兴起时期(56)

勿忘我们自个儿的“文化大屠杀”王峰(1)

○学术茶座

甲午殇思之四:从甲午之战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胡欣红(67)

○教学研究

好课应由标准和评委说了算周明学(69)

例谈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吴波(71)

“苦练内功”不能松——听衢州市历史优质课比赛有感徐金卫(74)

好得很与差得很——记一节有争议的探究课王涛(77)

巧用历史故事完善课堂教学梅亚娣(80)

○教材分析

源头活水来自哲学高度——以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儒学新思想的教学为例思考“好课标准”丁翀(84)

如何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及近代化意义刘建伦(89)

科学性是历史图片选用的第一原则——以人教版必修二“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为例薛伟强宋文浩(92)

人教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若干史实辨误刘俊虎(95)

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刘莉(97)克伦斯基是怎样出逃的?王珍珍(70)

关于“国民议会”与“制宪会议”谯全春(73)

关于《红楼梦》英译本的时间孟凡靠(76)

哪个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杨林郭路(88)

是“氾胜之书”还是“汜胜之书”?简贤光(115)

是“耕耙技术”还是“耕耙耖技术”?戚明军(128)

○高考指导

历史退出高三:福兮?祸兮?胡欣红(101)

二轮专题复习有方法谭方亮(104)

结构、热点、史法: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的三个问题鲁东海徐凤文(108)

关注史学范式转型理论,提高理论认知素养——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1题的启示徐圣伦胡军哲(112)

高三历史高考前高效讲评课模式的探讨黄海珍(116)

例说乡土史资源在历史检测题中的应用孙立舟(118)

史料:搭起与思想巨匠对话的平台——《启蒙运动》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杨春霞(120)

史学方法类选择题解法例析王永鉴刘玉广(123)

○初中园地

用怎样的尺子来衡量学生——关于初中历史命题改革的思考和实践徐灿华(125)

初中历史教材不准确之处及其类型分析——以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为例曾凡亮(129)记我的“电子书包”实验之路陈岳庄(132)

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以上海版《初中历史》第三分册第25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刁娅君(134)

教材无小事,细节需用心——对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一段小字材料的商榷赵含清刘东红(136)

亚美利哥应是航海家侯智林田璐璐(79)

○历史博览

小乡村,大历史——读《小岗村的故事》有感郑玉东(140)

对古人切忌“望名生姓”刘振修(68)

关于“崇政殿说书”刘玉琪(66)

被遗忘的苏联领导人胡全俊(83)

《兰亭序》是用什么写成的?温兆军(103)

阿尔巴尼亚为何退出“华约”?钟克邓志明(111)

“解冻文学”解析欧远强(139)

《新青年》何时由上海迁到北京王斌(142)

○图说历史

德国的最后防线严龙梅(143)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八十九):美国的诞生(三)?北美十三州黄牧航(144)

世界文化遗产:华松古堡(封面)

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地——2014年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封二)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3期目录

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界的标杆林桂平(4)

历史老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贾宏权(1)

○学术茶座

甲午殇思之五:从大历史视角审视甲午战争胡欣红(6)

○教学研究

“问题”从哪里来?周明学(7)

将历史材料深植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2014年全国历史学术年会观课有感洪伟(10)当中学历史教学碰上了钓鱼文曾凡亮(13)

本土化的眼光,实用性的设计——陈志刚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评介徐莹张泰山(16)谈谈在中学生中开展历史实践活动的意义黄旭(21)

○教材分析

以人识史,以史育人——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历史教学内容的探索徐国妃徐金超(23)历史评价要准确——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商榷全仁经(26)

深入浅出质文兼备——读《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陈伟壁(31)

华侨史专题进入台湾中学教材述评唐洪志邱伟(34)

如何理解“国共十年对峙”朱小荣(37)

历史照片的甄别要审慎张海玲(39)

檀香山兴中会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吗?李有福刘欣欣朱芸婕(40)

关于指南鱼的制作方法修石(5)

也谈珍妮机的命名林国富(12)

伯利克里时期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吗?张彬(47)

○高考指导

由史料教学谈材料题命题设计的改革陈志刚贾江虹(42)

深度思维绝非一道好题的唯一标准——与王生老师商榷薛伟强(48)

高考历史题不应“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应尽快建立高考历史试题的评估机制樊兆龙(53)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复习的新路径——以“历史视角下的中美关系”一课为例徐宁(57)

浅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以《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解读》一课为例黄艳瑜(60)

○初中园地

在历史的“当下”评历史人物董敏(63)

关于巨鹿之战秦军30万的质疑刘裕强(41)

○历史博览

直面还是回避——历史教育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污点焦鹏(67)

包拯为什么又叫包文正?贾爱青于卫(15)

由一道考题看近代中国人的海洋观齐家松(20)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会出兵吗?姚江鸿(36)

荧屏之说不可信刘振修(52)

○图说历史

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严龙梅(66)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九十):美国的诞生(四)·波士顿倾茶事件黄牧航(72)

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封面)

编读往来:甲午回音:《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教学语录50条孙立舟(69)

勘误说明(59)

教坛人物:李应平(封二)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4、5期目录

2015年文科综合课标卷历史试题模拟训练谭方亮等(4)

做个“站着教书”的教师徐金卫(1)

○学术茶座

甲午殇思之六:原告·警察·法官——审视甲午战争的三个维度胡欣红(70)

○教学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互联网内容的教学胡欣红(72)

“还是分裂好”——一次课堂意外引发的讨论和思考徐金卫(75)

简议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以人教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冯荣国(78)

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要用好“三宝”苗颖(80)

浅析中学历史课程导入的形式与内容高志平李文沛(83)

○教材分析

将史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中西方现代化转型冲突与鸦片战争戴世锋(86)《文学的繁荣》一课教学刍议张有堂(90)

近代列强领事裁判权及其废除刘建伦(94)

另眼透视元朝地图上的“中书省”冯一下(97)

欧洲煤钢联营是缘自军事安全还是经济合作?夏武荣(99)

试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陆金艳(101)

狗乎?狸乎?——读“王忬象牙腰牌”孙志盈(71)

“衰败选区”被取消的代表名额有多少个?王宇张荣(74)

八国联军也曾火烧圆明园安耀辉(77)

国民党军在三大战役中死亡多少人?郭康强(82)

全面真实的林则徐更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刘德浩(85)

章太炎、邹容何日被逮捕?刘裕强(96)

关于通判设立的时间刘玉琪(119)

处死塞尔维特的是宗教裁判所吗?贺健白(122)

○高考指导

高考中外科技史比较命题对历史教学的启示——简评2014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历史第40题赵登明(103)

例谈有效解答材料解析题的程序化路径——以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卷第37题为例董运动(108)

规范历史学科命题“设问”的两条途径——从2013年一道高考模拟题的设问说起杜海军(111)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的运用策略王晓枫(114)

例谈历史二轮复习课教学中的思维导图策略刘旭红(117)

高考试题对重农抑商政策考查探析及教学启示何吟(120)

○初中园地

历史与社会基于“综合性学习”学与教的设计研究王楚阳(123)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史地综合——以“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课为例金霞(126)

鱼与熊掌,能否兼得?——例谈初中历史预习文本的设计策略李优治(131)

讲故事学历史——例析历史小故事演讲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林红霞(134)

初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困境及对策郑继明(136)

○历史博览

历史的另一种诠释:历史课程故事化讲述——评介陈伟国编著《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梁金贵(138)

关于坎儿井起源与前景的争论冯一下(140)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会出兵吗?姚江鸿(14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何用墨西哥银元支付赔款刘建全(89)

近代火柴并非舶来品刘振修(98)

慈禧的“万寿庆典”1895年还在继续吗?贾爱青于卫(107)

唐初的城下之盟——渭水之盟张洪山(133)

美国有可能走上法西斯道路赵邵俊(142)

○图说历史

无奈“局外中立”:日俄战争陈伟壁(143)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九十一):美国的诞生(五)·第一届大陆会议黄牧航(72)

世界文化遗产:波斯波利斯(封面)

教坛人物:刘振修(封二)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6期目录

劳动是最好的教育徐金卫(1)

○教学研究

试论高中历史新型作业体系的构建黄妙茜(4)

左图右史,图史共现,教有史味——谈历史图画资料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郝加根(8)用历史课程论指导课程实施——读陈志刚《历史课程本体研究》有感王亚芬(12)2013年以来最新历史教育学研究著述提要林国富(15)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历史“我心中的优质课”论辩会的启示肖楚熊(20)

○教材分析

也谈雅尔塔体系的瓦解熊国荣(22)

新中国初期奉行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是什么?张兆金(24)

震撼世界的蒸汽时代——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刘莉(25)

打破“教材常识”,接近历史真实邝建斌(28)

《辛亥革命》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卢晓菁(31)

南京临时政府之“临时”探析陈松林(21)

路易十四是否宣称“朕即国家”杨林(30)

自然经济不等同于小农经济熊国荣(42)

金田起义及洪秀全登极时间小考杨俊丽(61)

西汉并非直接定都长安杨宪杰(70)

○高考指导

失衡与危言——评历史高考试题的难度马自玲袁兆桐(33)

考有所悟,评有所得——浅谈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探析王洪陈杜娟(37)

学为中心,学有成效——试论二轮复习试卷讲评课的有效策略江松贵(40)

浅谈高三历史讲评课的教学目标设置袁杏宜(43)

点拨,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以高三专题复习《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一课为例蒋频(45)

小切口,大文章——听卓恺返老师的高三复习课《罗斯福新政》有感宋佩娟(47)

○初中园地

建模“三史”课堂引领初中历史教学——从浙派名师展示课《罗斯福新政》说开去史春林胡士华(50)

图说历史: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效的实践与思考金月敏(53)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命题特点及类型分析陈山林(56)

整合多元课程资源,构建生命课堂——以北师大版“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为例方毅宁(58)

从“纪念日”中寻找非选择题命制的思路潘素梅(62)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视角王英俊(64)

○历史博览

人的现代化史研究的力作——陈向阳著《现代中国人的诞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评介黄文阳(66)

东魏北齐时期的谣谶杨雪(68)

慈禧曾想重用宋教仁刘振修(14)

九品中正制以外的几种选官方式刘幼玲(39)

蒋介石败退台湾时从大陆带走了什么?赖勖忠(49)

义和团运动未扩展到南方的原因刘玉琪(55)

谈谈俄历与公历的换算崇尚俊(67)

○图说历史

南京临时政府:为钱所困陈伟壁(71)

虽不中,亦不远矣沈兴伟(23)

解明汉人惨状图王涛(27)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九十二):来克星顿的枪声黄牧航(72)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封面)

教坛人物:苗颖(封二)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7期目录

追求中学历史教育的学术尊严(1)

○学术茶座

历史教师理应知晓的学科教育学赵亚夫(4)

○历史趣闻

从猪倌到丞相——悠久的中国故事之一孟宪实(8)

○教师发展

王雄名师工作室巡礼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健全王雄(10)

扬州市王雄历史名师工作室介绍王雄(11)

经典的淡出与回归:话语传承与史实重构梅冬(13)

古罗马公民的魅力——基于法律与人物的展现徐渭清(16)

“微观问题”的宏观处理——一个有关“科恩是谁”的教学故事陈国兵(20)

江苏省扬州市王雄历史名师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

○课程研究

中美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比较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杜芳马英(25)

○教学研讨

“历史教学核心目标”专题讨论

编者按(28)

历史教学价值的重现——“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一课核心目标剖析张才能(29)在核心目标的设计中培养公民责任感——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为例陈娓斯(33)课时核心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以“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为例李志先(37)

用核心目标引领课堂探究——以“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课为例陆虎(42)

以文证史:文学史教学的基本思路沈为慧(47)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高超(19)

对《临时约法》大总统令副署权的质疑孙绪瑞党盼盼(24)

荣禄在“问话”时担任的不是军机大臣侯智林杜春梅(41)

民国时期无“华东”称谓陈杰(46)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陈鹤(53)

刘邦不识字吗?邱雁南(71)

○学生学史

“美国人领取救济”图辨析邓杰光(50)

○学业评价

以鲜明的粤派特色走向“国家队”毛经文(54)

对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命题的若干认识与建议李林川(59)

立足学科价值,考查学科学养张士方李付堂(63)

历史高考试题的“望界”白玉林(65)

和而不同学以致用吕准能(67)

○图说历史

美国的诞生(七)·第二届大陆会议徐盈(72)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8期目录

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

○教师发展

陈昔安名师工作室巡礼

我的教育梦想与历史教育思考陈昔安(4)

广东省陈昔安名师工作室介绍陈昔安(7)

在磨课中磨砺成长——“华夏之祖”的磨课故事董辉(8)

情境教学带我们认识历史——观课后反思张微(9)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素材选用技巧甘立杰(11)

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策略探索吴胜晖(13)

广东省陈昔安名师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

○课程研究

美国历史课程手绘地图练习的目标体系——基于《<新全球史:传承与交流>地图练习册(一)》的解读谭珺如(15)

○教学研讨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徐雁张汉林(20)

“微课”专题

编者按(24)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美国内战”为例张克州(25)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文艺复兴”为例赵海明唐正才(29)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明治维新”为例俞晟昱(33)

挖掘抽象概念背后鲜活的历史史实——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谈高中历史核心概念李瑞锋(37)

重视高三历史概念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李静(41)

原创古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导入中的运用孙善文王荣飞(45)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薛登忠(23)

宋朝有四大商业名镇吗?方配莲(36)

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成果表述的质疑吴小明褚莉萍(54)

高中历史教材中古希腊罗马史问题辨析二则曾凡亮(62)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7、第8课标题设置探讨盛刚付燕(69)

○学业评价

2015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历史试题特点及考生答题评析余柏青(46)

应时应景,深挖内涵——2015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与教学启示陈善松(51)

重大历史现象背后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的内容特点税光华

夏仁贵(55)

孔子与儒学:“应当”还是“需要”?——伦理视域下的201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40

题评析刘道梁(59)

“麻辣韵味”不再,“国味”众口难调——2015年高考四川文综历史试题简析张明星(63)从“徽风皖韵”到融入全国卷——兼评2015年安徽高考历史试题林桂平(66)

○学生学史

英国第一部垄断法的制定和颁布时间辨析王欢洁(70)

○图说历史

美国的诞生(八)·邦克山战役徐盈(72)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9期目录

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

○学术茶座

给有思想的学生留一把椅子——高中思想史教学的思考王雄(4)

○教师发展

沈为慧民间工作室巡礼

民间版的工作室——江苏省昆山市历史教师沙龙掠影沈为慧(11)

历史材料的选取刘雨倩(14)

中学历史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吕玲(15)

参与课题研究的收获——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微课设计为例唐晓红(17)

苏省昆山市沈为慧民间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

○课程研究

历史·传承·乐趣——珠海市紫荆中学历史文化主题周散记珠海市紫荆中学历史组(18)历史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初探——以《抗日战争》一课为例朱思泓(21)

高中历史翻转课堂实践探索林良展毛帅(26)

○教学研讨

“历史教学核心目标”专题

上好每一节“家常课”——中学历史核心目标教学的追求与旨趣夏辉辉(29)

价值引领:中学历史核心目标确立路径分析——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夏仁春(33)核心目标的选择与应用——以高三二轮复习《明清史》为例易翔(37)

善用历史细节,助力核心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为例赵晓东(41)

简约而厚重——最新版《泰晤士世界历史》特点与启示张一桢(45)

例谈史料的选取与运用肖云豹(48)

盲从还是探寻真相——《一代雄狮拿破仑》课堂生成问题叶敬宝(50)

故国情结与秦王朝的灭亡孙云木(52)

秦赵同源考孙英勇(16)

林则徐道德有问题吗?——阅读及教学中的一道别样的风景刘启文(25)

吴三桂是“暖男”吗?——历史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胡欣红(71)

○学业评价

灯火阑珊处——2015广东卷分析王继平(53)

研究试题方向,坚持常态教学——对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41题评析及思考李树全(56)

2015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考生答题现状及原因分析刘宇(58)

实现闽卷向全国卷能力考查要求的跨越——2015年福建文综历史第38题分析陈波(62)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刘文良袁丰华(65)

○学生学史

2015年美国AP世界史考试材料写作题浅析宋明珠(68)

○图说历史

美国的诞生(九)·乔治·华盛顿徐盈(72)

肩负使命,开拓创新——记“首届全国新历史教育暨历史名师工作学术论坛活动”贺鹏(封底)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0期目录

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

○学术茶座

论武则天谥号之争李淑(4)

○教师发展

长郡中学教研巡礼

长沙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课例交流回溯(8)

转换角度,拓宽视野——对《辛亥革命》复习课的思考周禄丰(9)

云淡风清,水到渠成——听周禄丰《辛亥革命》一课有感邓进平周宽(12)

依托史料,把握脉络——《古代商业的发展——以山西商业为窗口》教学设计曾泽胡芳(15)

研讨历史优秀课例,提升课堂教学——胡芳老师《古代商业的发展》评析余柏青(18)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教研活动剪影(封二)

○课程研究

南非国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评介陈伟壁(21)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编写特色比较——以“岳麓版”和“南一版”为例林涵(24)

○教学研讨

微课比赛专题

例论高中历史核心概念微课的实施李鑫(30)

高中历史核心概念划分对高考备考的启示熊飞(32)

如何在微课中实现核心概念教学杨凡(34)

微课形式下高中历史概念思考——用微课形式分析“进化论”概念王小红(36)

对租让制的再认识张兆金(38)

关于《十二表法》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梳析周明学(40)

走进历史现场,反思战败原因——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谷志峰(43)

哈佛版《中国朝代歌》的启示杨万全(46)

浅探大航海背后的产权机制——从哥伦布西航说起全志聚(49)

高中生历史语言的“去学科化”倾向亟待纠正王玉兵(50)

七年战争后,英国获得了法属北美全部殖民地吗?樊兆龙(48)

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始时间问题胡全俊刘高亮(71)

○学业评价

2015年苏州中考历史试卷评析周云华丁飞(54)

在学科教学研究中深化认识——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0题分析胡军哲(57)

从2015年历史新课标Ⅰ卷看高三复习备考王国栋(60)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从2015年广东高考卷材料题说起席长华(62)

平实中的智慧,传承中的创新——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评析李清莲(65)

○学生学史

试以南诏为本位窥探南诏初期的崛起王楚锐(68)

○图说历史

美国的诞生(十)·本杰明·富兰克林徐盈(72)

深莞佛三地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黄小慧陈煜龙(封底)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1期目录

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

○学术茶座

利用文本阅读题进行教学的几点想法张元(4)

○教师发展

深圳市吴磊名师工作室巡礼

守望我们的家园——名师工作室建设之我见吴磊(11)

深圳市吴磊历史名师工作室简介(14)

DIY小卡片“玩”转思想史教学难点——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课为例周晓濛(15)

影视教学与发展性课堂探究林良展(17)

历史叙事与能力培养——以岳麓版、人教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一课为例李瑞锋(19)追寻历史的时代价值,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陈箐(21)

深圳市吴磊名师工作室活动剪影(封二)

○课程研究

信息技术专题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互联网+”周建定(23)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整合——以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例郭晋(25)网络环境下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吴迪(27)

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徐世友(30)

技术支持下的历史学科探究任务设计李四华(33)

○教学研讨

史学经典与中学历史教学——随名家探寻历史教育的旨趣任世江(37)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姜雅莉(40)

浅谈打造历史智慧课堂的“三部曲”朱敏仪(43)

最应该被中学课堂弘扬的价值观——法国大革命中的妥协毛经文(46)

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陈玮(50)

梭伦改革背景再思考——由一道高考试题说起雷洋(52)

○教研天地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欧阳国亮(54)

○学业评价

历史课堂评价问题探讨姚锦祥张云(57)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选择题探析吴美娟(60)

“变”与“不变”中求对策——从2015年历史山东卷与全国卷Ⅰ看备考李玉民(63)“收官”与“归队”——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谭方亮(66)

○学生学史

美国历史教材的“自我介绍”——以教材Glencoe World History为例李文君(68)

○图说历史

美国的诞生(十一)·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徐盈(72)

《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12期目录

学者谈历史的价值和历史教育的价值(1)

○学术茶座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张庆海(4)

○教师发展

“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

“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李凯(7)

俄罗斯统一教科书: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米·瓦·诺维科夫俞紫梅(9)

历史知识特质与历史教育方向林慈淑(12)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郑林(17)

历史意识的形成与现代历史课程的建构——兼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马卫东(23)

“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掠影(封二)

○课程研究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罗颖娴(26)

○教学研讨

美国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的特点研究殷超(30)

以历史人物为主线营造历史情境赵晓东(33)

“包产到户”到底起源于何时?李广元赵剑峰(36)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李涵冰(39)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陈福山(40)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樊兆龙(44)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程东海(46)

○学业评价

历史高考反拨作用与高考命题的变革陈志刚(50)

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危机与对策薛伟强(53)

SOLO理论在历史学科应用研究综述(2004-2014)侯新闻(57)

刍议SOLO分类理论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为例范从华(61)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简小银雷细娥(64)

中考历史命题策略及复习建议贲新文(67)

○学生学史

小演讲,让德意志“走”进初中历史课堂王艳丽(70)

○图说历史

美国的诞生(十二)·签署《独立宣言》徐盈(7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