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饮料工艺学文献综述

软饮料工艺学文献综述
软饮料工艺学文献综述

饮料常用的辅料

摘要:食品添加剂是饮料工艺中不可缺少的辅料。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饮料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饮料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种类繁多。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关键词:饮料,食品添加剂

前言:饮料都具有一定的滋味和口感,而且十分强调色、香、味。饮料中常用的一些辅料即食品添加剂能有效改善食品的色、香和味,使食品在各方面均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1]。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却不多,且用量必须在国标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 甜味料

甜味料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1.1甜味料分类

1.1.1按其营养特征分类

按其营养特征可分为营养型甜味料(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等)和非营养型甜味料(包括糖精钠、甜蜜素、甘草等)。

1.1.2按其来源分类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料和人工合成甜味料。

1.1.

2.1天然甜味料

天然甜味料有糖类、甘草素、甜菊苷和糖醇类等。其中,糖类包括蔗糖、高果糖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异麦芽酮糖(帕拉金糖)等;糖醇类包括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这些甜味料因在体内代谢多与胰岛素无关,

因此作为糖尿病人用甜味剂备受欢迎。某些糖醇类还可以作为低热量甜味料和抗龋齿甜味料应用。

1.1.

2.2人工合成甜味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阿力甜等。甜叶菊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帮助解除精神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人体健康,其干叶中含16一18%的甜菊糖甙[2]。甜菊糖无毒安全,具有热稳定性和非发酵性等优良的加工特性。所有的甜味成分均不被人体吸收、不易被细菌分解,可广泛应用于副食品加工、酿造、农副产品加工及医药工业等。

1.2允许使用的甜味料

目前允许使用的甜味料除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等作为传统食品使用的甜味料之外,我国允许使用于食品饮料中的甜味料主要有: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阿力甜、帕拉金糖、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甜叶菊糖甙、甘草、甘草酸一钾和三钾、甘草酸铵。

1.3甜味料在软饮料生产中的作用

1.3.1 构成软饮料风味

本身呈甜味,与香精、酸等配合形成饮料独特的风味。部分糖类具有一定粘稠度有助于香气的保持和传递

1.3.2 营养和生理调节功能

蔗糖等营养型甜味料可作为供能物质,使饮料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非胰岛素代谢性糖类可作为糖尿病人用饮料的甜味来源。某些甜味料还具有低热量、抗龋齿、抗肿瘤,抑制肠内腐败菌生长繁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等许多人体生理调节功能,可用于功能性饮料。

1.3.3防腐作用

蔗糖等甜味料高浓度下可利用其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 酸味剂

酸度调节剂又称pH调节剂,是指能调节食品酸度的食品添加剂。

2.1饮料中允许使用的酸味剂

2.1.1柠檬酸

柠檬酸酸味爽快可口,圆润滋美,有清凉感。呈酸快速,入口即可达最高酸

感,但后味延续短。易溶于水,但其水合物在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在潮湿空气中徐徐潮解。

2.1.2苹果酸

苹果酸酸味爽口,略带刺激性苦涩味(收剑味),酸度约为柠檬酸的1.2倍,在口中呈味时间长,与柠檬酸合用时可取长补短。苹果酸可与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合用而具有掩敝甜味剂不良后味的作用。饮料中使用时可按正常生产需要加入,一般使用量0.1%~0.55%。

2.1.3酒石酸

酒石酸易溶于水及酒精,对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1.4乳酸

GB2023酸度约相当于柠檬酸1.2倍,味质涩、软,有弱收剑味,与水果中酸感明显不同,主要用于乳酸饮料中,用量可按正常生产需要,一般用量范围0.1%~0.2%

2.1.5富马酸

酸度约相当于柠檬酸的1.5倍,有较弱的抗氧化作用,可用于碳酸饮料和果蔬汁饮料。

2.1.6己二酸

易溶于乙醇,能升华,不吸湿,可燃烧。酸味柔和酸度低,可使制品风味持久良好。常用于固体饮料和果冻粉中。

2.1.7磷酸

无色透明浆状液体,无臭,易溶于水、乙醇,易吸潮,接触有机物时易变色。酸味较柠檬酸强烈,可以和植物的根、茎、叶、坚果或草味的香气良好地协调。

2.2酸味剂在软饮料中的作用

酸味剂呈现酸度,影响其它呈味物的效应,酸味与甜味相抵,与咸味相增,苦涩味会使酸感增强。此外,酸味剂具有一定杀菌、抑菌作用,可降低饮料的杀菌规程。

3.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是指能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模仿天然产品色泽,矫正天然产品在加工中的褪色、变色,使之恢复原有的亮丽色泽,还能适应消费者嗜好性要求。食用色素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目前国

家允许使用的食用色素主要有55种,其中只有8种食用合成色素,如胭脂红及铝色淀、柠檬黄及铝色淀和靛蓝及铝色淀等。食用天然色素是从植物、微生物或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包括吡咯衍生物类(如叶绿素)、异戊二烯类(如类胡萝卜素)、多酚类(如花青素)等。

3.1色素溶液的配制

直接使用色素粉末不易在食品中分布均匀,可形成色素斑点,最好用溶剂配制成溶液使用。一般配制浓度为1%~10%,过浓难于调节色调、也不易调匀。色素称量时必须准确一致,否则制品易形成色差[3]。配制溶液用水必须经过脱氯处理,可使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否则会造成色素褪色或难以溶解完全。配制色素溶液时,应使用玻璃、陶瓷、不锈钢或塑料容器,避免与铁器接触,配好的溶液应避光下冷暗处保存。

3.2软饮料色泽的调配

人们的色泽需求是多方面的,而食用合成色素的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为获得满意的色调,常需混合使用色素。一般调整色调时加放色素量在0.0002%~0.0005%范围,调配某种色调时,色素最大使用量不得超出国标规定要求。另外,在调色时还应注意介质和环境对色素色调的影响。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色素有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橘黄、姜黄素、黑加仑红等等。

4. 香精香料

4.1香料及其分类

香料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是配制香精的原料。它由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和单离香料3个部分组成。

4.1.1天然香料

天然香料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香料。动物性天然香料是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有十几种,能够形成商品和经常应用的只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4种。植物性天然香料是用芳香植物的花、枝、叶、草、根、皮、茎、籽或果实等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吸收法等方法,生产出来的精油、浸膏、酊剂、香脂、香树脂和净油等。

4.1.2单离香料

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称为单离香料。用重结晶的方法从薄荷油中分离出来的薄荷醇就是单离香料,俗称薄荷脑。

4.1.3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是经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单体香料化合物目前世界上合成香料已达5000多种,常用的产品有400多种。

4.2调合香料(香精)

调合香料是以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为原料调配制成的产品,俗称香精。软饮料中香料单独使用不多,也不太方便,一般使用成品香精。一种香精往往是有几种至上百种香料所组成。它们具有一定的香型,调和比例常用质量百分比表示。天然香料及合成香料由于它们的香气香味比较单调,多数都不能单独直接使用,而是将香料调配成香精以后,才用于加香。

4.2.1香精的种类

4.2.1.1水溶性香精

水溶性香精是由香精基、乙醇(丙二醇)、蒸馏水调合而成,有时加入少量甘油和色素。

4.2.1.2.油溶性香精

油溶性香精是由香精基和精制食用植物油、甘油或丙二醇调合而成。

4.2.1.3.乳化香精

乳化香精是由香精基、乳化剂、稳定剂和蒸馏水调合而成。外观为白色乳浊状液体且带粘稠性,在水中能迅速分散使溶液呈乳浊状态。

4.2.1.4.粉末香精

粉末香精是由香精基、赋形剂(糊精等)、乳化剂等调合而成。呈粉末状,色泽可按需要确定。

4.2.1.

5.香基香精

香基香精是只含有香料的香精,不含稀释剂,在贮存期内可使香精加速成熟,并可防止氧化变质。此类香精香气浓烈,使用前可加稀释剂配制成各种香精。4.3香料的作用

4.3.1辅助作用

某些原来具有良好香气的物质,如茶叶、高级酒等,由于香气浓度不足,需选用与之相适应的香精来辅助其香气。

4.3.2稳定作用

天然产品的香气往往受地区、季节、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加工技术的影响而不稳定,香精则是按一定配方进行调合生产的,其香气基本上能达到每批都稳定的产品,加香之后,可以对天然产品的香气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4.3.3补充作用

某些产品如果汁等因加工过程中原有风味损失较多,选用与其香气特征相适应的香精加香,可使产品的香气得到补充。

5. 乳化剂与增稠剂

5.1乳化剂

乳化剂是指能够改善乳化体系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其稳定性的食品添加剂。

5.1.1乳化剂的分类

乳化剂分为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离子型乳化剂是指溶于水时能电离生成离子的乳化剂。可分为阳离子型乳化剂(如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如硬脂酰-2-乳酸钠等)、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如卵磷脂等)。非离子型乳化剂是指溶于水时不能电离,不能生成离子的乳化剂。如[4]:单双甘油酯、蔗糖酯、聚山梨醇酯等。在食品工业和软饮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非离子型乳化剂。

5.1.2乳化剂在软饮料中的作用

利用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可以防止软饮料中互不相容体系的分离,还可以防止蛋白质凝聚和沉淀。加入乳化剂可增强固体饮料的分散性和湿润性,改善速溶性。

5.1.3软饮料中常用的乳化剂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于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有:单硬脂酸甘油酯、改性大豆磷脂、酪朊酸钠、氢化松香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等。软饮料中常用的有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酪朊酸钠、司盘、改性大豆磷脂等。

5.1.4乳化剂的选用原则

软饮料种类多,成份复杂,要求乳化剂具有的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可首先按食品的特性要求,选择具有相应HLB的乳化剂。根据软饮料中主要成份的结构特征,在具体选用乳化剂时可选择与其有类似结构的乳化剂,也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乳化剂混合使用。乳化剂的乳化作用越强,形成的乳状溶液越稳定,其透光度越低。因此在确定某种软饮料最适合的乳化剂及用量时可采用透光度测定法。

5.2增稠剂

增稠剂是指通过提高食品粘度以跳过食品体态稳定性的食品添加剂。

5.2.1增稠剂的分类

增稠剂种类很多,分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增稠剂多从含多糖类粘质物的植物和海藻类制取,如淀粉、果胶、琼脂、瓜尔豆胶、海藻酸等。也有从含有蛋白质的动物制取,如明胶、酪蛋白等,以及从微生物制取的黄原胶、环状糊精等。合成增稠剂主要有CMC、藻酸丙二醇酯、变性淀粉等。

5.2.2软饮料中常用的增稠剂

目前,允许使用于食品中的增稠剂:琼脂、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钾)、果胶、卡拉胶、阿拉伯胶、黄原胶、罗望子多糖胶、羧甲基淀粉钠、甲壳素、田菁胶、聚葡萄糖等[5]。软饮料中常用的增稠剂主要是:琼脂、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果胶、黄原胶、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环状糊精等。

6.防腐剂与抗氧化剂

6.1防腐剂

防腐剂是指对生长微生物具有杀灭、抑制或阻止生长作用的食品添加剂。软饮料中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和亚硫酸盐类。

6.2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指能够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延长食品贮藏期的食品添加剂。

6.2.1使用抗氧化剂时的注意事项

抗氧化剂的用量小,应当充分溶解、分散;抗氧化剂对紫外线敏感,应当避光保存;柠檬酸、磷酸、抗坏血酸和其他有机酸对抗氧化剂有增效作用,可以复配使用。

6.2.2常用抗氧化剂

目前允许用于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有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羟基对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坏血酸及其盐类、亚硫酸盐类、葡萄糖氧化酶和芦丁、儿茶素、槲皮素等天然抗氧化剂。

7.总结

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能够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还有利于食品加工制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满足其他特殊需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

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6]。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编著.食品添加剂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2]凌关庭,王亦芸.食品添加剂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3]高世年,张宏.实用食品添加剂.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刘程,周汝忠.食品添加剂实用大全.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5]胡小松,蒲彪.软饮料工艺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开题报告】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关键字】开题报告 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篇一: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系别: 专业: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XX 年 3 月20日XXX 学号:信息商务学院自动控制系自动化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赵耀霞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 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信息商务学院教学管理部统一设计 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或信息商务学院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照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 手册)。文中应用参照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照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照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XX401X02),不能只写最 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3月15日”或“XX-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专业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 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温室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辽宁(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石油化工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温室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刘晓薇

节能建筑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仲思源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王珺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系部: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学院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学______________ 南京工程学院 2016年2月22日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 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 学生姓名 仲思源 学号 214110129 建筑学 指导教师姓名 王珺 职称 讲师 所在系部 建筑工程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毕业设计的 内容和意 义

温室温度湿度控制.(DOC)

综述 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对于蔬菜大棚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是温湿度控制。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湿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成为一个难题。现在,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提高,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温度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在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管理中通常有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蔬菜大棚温度,适应生产需要。它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做到常年工厂化,进行高效率,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 该设计即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了能够实现温湿度自动检测,显示,上下限报警等多功能的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

1.温度、湿度传感器的介绍 1.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测温范围等可以分为许多种,主要有热电阻测温传感器和热电偶测温传感器。 通常,在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中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温度范围:具体点使用温度范围、准确度及测量误差是否能达要求。 (2) 使用场合: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来选择也是重要条件,经常要考虑尺寸、保护套材料、结构、安装条件、耐垫、耐蚀、耐震,防爆等级等方面的问题。 (3) 温度响应:响应速度主要由传感器的质量、材质和体积决定,接触式传感器时间常数愈小,温度响应速度就愈快。 (4) 传输方式:温度信号输出模式、读取、显示、记录、控制、报警等方式的选择。 1.1.1热电阻测温传感器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大类,用于测量-200-500°C 范围内的温度,少数情况下,低温可测至1K,高温达1000°C。热电阻传感器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及显示仪表组成,热电阻也可以与温度变送器连接,将温度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输出。用于制造热电阻的材料应具有尽可能大和稳定的电阻温度系数和电阻率,输出最好呈线性,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复线性好等。 1.1.2热电偶测温传感器 (1)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 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doc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本项目为云县邮政生产用房,集商用、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二类,使用年限为50年,占地面积为3987m2,总建筑面积为3934m2,底层层高4.2m,标准层层高为3.4m。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大致有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体系。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厚,不仅耗费大量材料,也减少了使用面积。框架结构体系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架,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

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框架结构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建筑。本设计的是多层建筑,建筑的高宽比H/B小于5,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高度19.5m,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所以选用框架结构体系较为合理。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2) 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

文献综述范例(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节能建筑的基础理论与设计原理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张桐 学号 090350112 指导教师 二Ο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一.引言 1.“节能建筑”是什么? 节能建筑(energy-saving building)的定义为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节能建筑的有少消耗资源,高性能品质,减少环境污染,长生命用期,多回收利用的五大特征。 2.研究的重要性——21世纪建设科技的主旋律 中国的建筑节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建筑业在墙体改革及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有了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高能耗的高档旅馆、公寓和商场出现了。如何在发展中降低建筑能耗,使之与当时能源供应较紧缺的现状相协调,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为此,建筑节能工作首先从减少采暖能耗开始,1986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在1980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3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它的颁布,开启了我国建筑节能新阶段。以它提出的指标为目标,建筑节能的

设计、节能技术纷纷发展起来,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先后制定。 20世纪90年代,建筑节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节能工作有效开展。1990年,建设部提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战略目标。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建筑节能作为项目之一被郑重提出;从1994年起,国家对北方节能建筑实施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一批节能小区相继建成。1995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并于次年执行,修订后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第二阶段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50%%。同年,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这个专门的规划以及1996年9月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市政公用事业节能技术政策》,为其后建筑节能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表明建筑节能地位的空前提高。建筑节能的地位最终由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确定下来,建筑节能成为这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21世纪的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领域明确了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科技工作将“四节一环保”作为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部分地区执行更高的65%节能标准。2008年《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对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覆盖。

基于PLC的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清华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PLC的大棚温度自动控制 系统设计 系(院)自动化系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2009级3班 学生姓名雷大锋 学号2009022321 指导教师王晓峰 职称副教授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日

独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基于PLC的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为作物提供最好环境、避免各种棚内外环境变化对其影响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FX2N系列PLC作为下位机,PC机作为上位机,采用三菱D-720通用变频器,采用温度、湿度、光照传感器采集现场信号,这些模拟量经PLC转化为数字信号,把转化来的数据与设定值比较,PLC经处理后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使环流风机、遮阴帘、微雾加湿机等设备动作,大棚温度就能实现自动控制。这种技术不但实现了生产自动化,而且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通过种植者对设定值的改变,可以实现对大棚内温度的自动调节。 关键词:大棚,温度控制,PLC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毕业设计是在南昌理工学院修完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绝大部分课程后,由指导老师据生产实践选题分配给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设计,全面考察我们作为本科教育的知识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组合机床是一种高效率的专用机床,动力滑台是组合机床用来实现进给运动的一种通用部件,其中液压滑台在生产机械中被广泛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易获得很大的力矩,运动传递平稳、均匀,准确可靠,控制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 液压动力滑台是典型的电液控制装置,它由滑台、滑座和液压缸组成,由于它自身带油泵、油箱等装置,需要单独设置专门的液压站及配套,液压动力滑台由电动机带动中的油泵送出压力油,经电气和液压元件的控制,推动油缸中的活塞来带动工作台。 根据控制工艺要求,液压动力滑台可组成多种工作循环,如一次工进、二次工进、死挡铁停留、跳跃进给、分级进给等。具有一次工进及死挡铁停留的工作循环是组合机床比较常用的工作循环之一。其控制方式可以采用电气控制,部分场合采用PLC控制液压系统中的阀门的线圈来实现系统功能。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对此课题的研究中涉及液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液压元件的选择;采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方法实现。即在了解以前控制方法上采用目前市场或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控制方法来实现其控制功能,具有实用价值。 2.文献资料综述 (一)百度文库《组合机床设计1》中对组合机床进行了以下介绍 组合机床是采用模块化原理设计的,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专用部件,对一种或若干种工件按已确定的工序进行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内燃机、电动机、阀门等大批量成产行业的高效专用机床。其功能:能对工件进行多刀、多面、多工位同时加工;完成钻孔、镗孔、扩孔、攻丝、铣削、车端面等切削工序和焊接、热处理、测量、装配、清洗等非切削工序。其运动特点:由机械传动实现刀具的旋转主运动,由机械或液压传

公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运输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了国民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高速公路具有汽车专用,分隔行驶,全部立交,控制出入以及高标准,高要求,设备功能完善等功能,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处在“质”与“量”并重的重要发展阶段。从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开始,中国大陆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高速公路在二十多年间展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以建成的高速公路沿线及腹地迅速兴起了工业企业建设的热【1】潮,地价增值,地方税收增加,投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我国的沿海地带,大部分是淤泥质海岸。因此,沿海特别是大江大河河口附近多为河相、海相或泻湖相沉积层,在地质上属于第四纪全新纪Q4 土层,多属于【2】东南海岸土的类别多为淤泥,淤泥质亚黏饱和的正常压密黏土。土。这类地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低密度、低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中等灵敏度等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由于这类地基存在这些特点,在软粘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普遍存在稳定及变形的问题。以高速为例,由于高速的路堤高度不大,所以稳定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变形问题很明显。目前高速桥头跳车以及高填方段、填挖结合部等位置因地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造成的不良影响已引起公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的日益重视。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造成桥头跳车的原因【3】有很多:1、土质不良引起的地基沉陷:土质不良,由此产生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方,地下水位较高,此类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常含有机质,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易受破坏,强度便显著降低,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且变形稳定历时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既便是在一些稳定地基,在外荷作用下,也无可避免出现这个问题。2、台后填料的压缩沉降:台后填料一

大棚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通过单总线与单片机连接,实现温度测量控制,主要性能为: (1 )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大棚温度的采集和显示; (2)对大棚所需适宜温度进行设定; (3)当大棚内温度参数超过设定值时控制通风机进行降温,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利用热风 机进行升温控制; (4)通过显示装置实时监测大棚内温度变化,便于记录和研究; 系统的设计指标 (1 )温度控制范围:0 C ~+50 C; (2)温度测量精度:土2 C; (3)显示分辨率:0.1 C; (4)工作电压:220V/50HZ ± 10%

目录 第一章序言 1 第二章总体设计及个人分工 2 第三章传感器设计及应用 4 第四章总结8

第一章序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不得不采取新的方法和途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大棚技术的出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窘迫现状。塑料大棚技术就是模拟生物生长的条件,创造人工的气象环境,消除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限制,使农作物在不适宜的季节也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对大棚温度的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早期的温度控制是简单的通过温度计测量,然后进行升温或降温的处理,进行的是人工测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温度控制成为一项复杂的程序。 大多数的蔬菜大棚以单个家庭作业为主,种植户为蔬菜大棚配备多参数的智能设备,经济成本很高,因此将温度控制由复杂的人为控制转化为自动化的机械控制成为必然。目前现代化的温度控制已经发展的很完备了,通过传感器检测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各个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应用自动控制和电子计算机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正在不断吸收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温室作物种植的特点,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从而使温室种植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产业化。温度计算机控制及管理技术便函先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后来各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引进,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系统。这在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各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本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是为了对蔬菜大棚内的温度进行 检测与控制而设计的。该测控仪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简单、成本较 低和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住宅建筑整体的节能设计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建筑能量的消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之一,大约占据总能耗的46.7%(住宅能耗又占较大比例)。所以关于住宅建筑,可从其建筑的设计、节能设计、规划设计及能源利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在现在的节能建筑中,充分、合理的利用新能源,从科学角度出发,符合现代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人们的住宅建筑的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是目前全世界,乃至中国最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节能;建筑整体设计;节能设计 现代科技,讲究创新;现代建筑,讲究文化。在历史发展迅速的今天,现代建筑在融合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对各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经济状况作出分析,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一味的移植、模仿其他的文化建筑,那是一种对文化的不尊重,对自己国家的不尊重。 现在的文化影响对我们当代人影响极大,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也有了新的方向。现在的建筑发展有一种追求华丽、追求高贵的趋势。庞大、华丽才能彰显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经济地位,是现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在建筑规划的设计过程中没有把节能放在首位。2010年上海世博主导绿色世博,倡导国民绿

色环保,低碳节能,我们应该把这些应用到实践之中,而不是拿出来做宣传,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实践才最重要! 住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居住环境的舒适与节能是同步的,我们在讲求环境舒适的时候,必须把环保节能放在身边,适应国家的国情,加快城市的生态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住宅设计也都要求从科技角度出发,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引领节能技术趋于本土化。建筑规划是住宅建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规划设计要考虑地势因素、道路的分布、交通状况、阳光的照射长短、风向及风速、气候等等方面考虑,另外,建筑的朝向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能否对周围的建筑及事物造成影响,能否受周围风速的影响。 由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致使南北方的节能规划也会有些差异。北方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重点在于保温措施,而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重点在于避暑、遮阳。从而使建筑周围的各项指标(比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周围气流的速度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光线和热量)符合人们的健康要求,同时满足国家的节能要求,合理规划社区住宅,确保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建筑物之间有良好的采光条件。

温室温度控制系统

温室温度控制系统 一、题目要求: 在某小型育种温室中,需要用计算机对温室的温度进行监控。温室温度可在0~40℃范围设定,当温度高于40℃时必须关断加热装置。加热装置是利用一般城市集中供暖的暖气片,用一个电动调节阀控制热水流量。查阅文献,使用本课程所用的工控机等设备,给出温度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要求 画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并注明各个环节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名称。(25分) 简要说明系统的工作过程。(15分) 设计温度测量系统。(20分) 画出输入通道程序、输出通道程序及控制程序的核心流程图。(20分) 按以上流程图编写三个程序的代码。(20分) 二、系统结构框图 三、系统的工作过程 通过工控机,设定系统温度T ’。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温室中的温度(0~40℃),经信号调理电路利用OP07完成流压转换(0~10V ),信号经端子板输入工控机。通过编制的程序,将电压值转换为数字T 表示外界温度,与T ’比较,利用PID 控制,将系统温度快速的调节为给定值,并通过不断的调整,保持温室中的温度。 四、温度测量系统 数据通道 实际温度T 工控机 控制器 D/A A/D 流量控制 电动调节阀 温度 温度传感器 信号调理电路 AD590 流压转换 数据通道

据电路的输出电压表达式,由于温室中温度范围为:0~40℃ 则:u0=[i (T )?Vcc R1 ]R2 可求得: R1=36.6K Ω R2=150 K Ω R3=20 K Ω 五、流程图 1、输入通道程序

2、输出通道程序 3、控制程序

六、主要元件和设备 AD590一个,OP07一个,电动调节阀ML7420A,工业控制计算机,IPC610,采集控制卡PCL-812PG,端子板ACLD-9188 ML7420A: 产品名称: ML7420A电动阀门执行器 产品型号:ML7420A 适用于Honeywell的HVAC阀门电源:24VAC,功耗7VA 最大输入信号:0-10VDC或2-10VDC带位置反馈信号输出正反作用可选防腐设计免维护保护等级:IP54轴杆推力:600牛顿环境温度:-10~50°C最大介质温度:150°C 七、程序代码 int AD (int port) { int high,low,temp; outdata,lbyte,hbyte; outportb(Base+10,port); outportb(Base+9,0); outportb(Base+11,1); outportb(Base+12,1); temp=inportb(Base+5); temp=temp&0x10; while(temp==0x10) { temp=inportb(Base+5); temp=temp&0x10; } high= inportb(Base+5); low= inportb(Base+4); outdata=high&0x0f; hbyte=outdata<<8; outdata=hbyte+low; return(outdata); } Int DA(int port, int data) int high,low; low=data&0xff; high=(data>>8)&0x0f; outportb(Base+4+2* port,low); outportb(Base+5+2* port,high);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当代建筑节能研究

建筑节能设计论文:当代建筑节能研究 摘要:能源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当前建筑能耗情况及其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同行有所稗益。 关键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建议 建筑能耗向来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节能建筑仍处在试点层面,尚未全面推行,建筑节能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起步阶段,节能工作行动迟缓。推动建筑节能成为全世界建筑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趋势,也是时下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建筑物的市场需求数量日益旺盛。截至2009年11月,我国房屋总面积已超过400亿耐,每年以16~20亿时新增建筑面积趋势,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200多亿mZ。建筑面积的迅速增加及采暖、空调、家用电器的普遍使用,导致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能源效率低下,与气候接近西欧式或北美国家相比,中国住宅单位采暖面积要多消耗2一3倍以上的能源,且舒适性较差。其中外墙、屋顶单位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3一5倍,窗户单位能耗为2一3倍。

2001年对我国部分省市住宅建筑能耗的调查数据显示,北方采暖地区的住宅建筑单位能耗明显偏高。欧洲国家的住宅年实际采暖能耗已经普遍降低到6U时以下,领先的“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则达3IJ耐以下,而我国住宅的平均采暖能耗超过16U时,即使按照节能50%标准新建的住宅采暖能耗也是8.75IJ时的水平。目前中国建筑能耗中有50%左右是供热和空调设施,北方城市集中供热的能源主要以锅炉为主,供热输配管网保温隔热性能差,整个供热系统的综合效率仅为35%一55%,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 2我国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 (l)市场发育迟缓。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进展困难,缺乏市场监督和管理机制,市场秩序混乱,致使节能建筑无法遵循正常的竞争准则进行交易,节能建筑在市场中往往受到传统建筑的排挤,难以占据市场份额;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和人才市场尚未建立,无法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后备力量。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节能增量成本、节能效果变化较大,节能收益时间长,难于进行成本和收益估算,现有节能建筑的真实价值不能在市场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缺乏市场引导和积极激励政策,导致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筑节能指标的变化不敏感。

温室大棚温度控制

烟台南山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温室大棚温度控制 姓名: 所在学院:烟台南山学院 所学专业:自动化 班级:09自动化02班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9-10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和湿度打着交道。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与是否能掌握温湿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行业,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湿度的因素。温湿度不但对于工业如此重要,在农业生产中温度的监测与控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更少。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只靠增加耕地面积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另辟蹊径,想办法来提高单位亩产量。温室大棚技术就是其中一个好的方法。温室大棚就是建立一个模拟适合生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创造一个人工气象环境,来消除温度对生物生长的约束。而且,温室大棚能克服环境对生物生长的限制,能使不同的农作物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产出,使季节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再产生过度影响,部分或完全摆脱了农作物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由于温室大棚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温室大棚技术越来越普及,并且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温湿度控制是在温室大棚内部悬挂温度计和湿度计,通过读取温度值和湿度值了解实际温湿度,然后根据现有温湿度与额定温湿度进行比较,看温湿度是否过高或过低,然后进行相应的通风或者洒水。这些操作都是在人工情况下进行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在大棚中培育的品种越来越多,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温度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温室大棚的建设对温湿度检测与控制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越来越多称之为单片机的小电脑在为我们服务。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尖端武器、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家用电器等各测控领域的应用中独占鳌头。时下,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遥控化、模糊控制化已成为世界潮流,而这些高性能无一不是靠单片机来实现的。采用单片机来对温湿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湿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自动化和各个测控领域中必不可少且广泛应用的器件,尤其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单片机对温湿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围绕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展开了应用研究工作。

液压系统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液压系统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后 ,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

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名称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院(系)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0803 学生姓名陶想林 指导教师唐桃波 辅导教师唐桃波 时间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

目录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X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XV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 X VII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XIX 中外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XXIV 绪论. (26) 1.1课题来源 (26) 1.2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26) 1.3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7) 2硬件设计 (27) 2.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7) 2.2控制模块的设计 (28) 2.2.1 STC89C51的主要特性 (28) 2.2.2 AT89C51的管脚说明 (29) 2.2.3震荡电路 (33) 2.2.4 复位电路 (33) 2.2.5 单片机的CPU (34) 2.2.6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36)

绿色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绿色建筑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绿色建筑理论引入到中国以后,绿色建筑成为日益流行的概念。但国内人们长期以加强具体的绿色技术应用 来实现绿色建筑,过程设计没有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重点,过程研究的滞后阻碍了绿色建筑多学科整合设计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基本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本文从方法论的视角出发,促使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问题转为如何提高设计与规划过程的效率和更合理使用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方法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论;并行设计过程模型 1 绿色建筑 世界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使得“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的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从社会能源消费的构成来看,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4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对于城市和建筑来说,由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节能环保型模式成为必然的趋势,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的概念由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 世纪60 年代首先提出,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现在这一概念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不少国家得到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绿色建筑现在在国际上已有了许多成熟的评估体系,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M、加拿大的GBC、日本的CASBEE、澳大利亚的NABERS 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国也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在2006 年6 月推出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法律和标准上规范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2 绿色建筑的内涵 2004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包括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以下四点: (1)节约资源,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主要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2)保护环境,强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4)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一个概念或象征,有些专家把绿色建筑归结为具备4R的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因此,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3 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物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筑的节能设计成为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率,用最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据粗略估算,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技术措施可降低2/3~3/4 的建筑能耗。从社会和经济长久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也必将得到高度的重视。

电气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解析高层建筑 1.前言 所谓高层建筑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具体要达到哪种程度算作高层,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中国从2005年起就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1]。如今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也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从各个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2.经典高层建筑 位于中国上海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高度492米,主要建筑特点:大楼100层的观光天阁是世界上人能到达的最高观景平台;世界最高中餐厅416米,设在93层的中餐厅,将成为全球最高中餐厅;世界最高游泳池:366米,设在85层的游泳池,将夺得“世界最高游泳池”称号;世界最高酒店:设在大楼79至93层的柏悦酒店,将成为世界最高酒店;世界最高的自动控制阻尼器: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将成为世界最高风阻尼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吉隆坡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建筑高度452米,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筑物,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位于中国台北的台北101大楼,建筑高度508米。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建筑高度828米[2]。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建筑高度443米。位于上海的经贸大厦,建筑高度420.5米。位于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建筑高420米,共88层。位于中国广州天河区新城中心的广州中信广场。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帝国大厦,102层,地上建筑381米。中国银行香港的总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地上70层,楼高315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