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图像基础知识

视频图像基础知识
视频图像基础知识

《视频剪辑》课程大纲教学设计

《视频剪辑》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视频剪辑》 2、开课系:影视艺术系 3、课程类别:专业技能教育 4、授课学时:64学时(理论14学时+实践50学时) 二、学习领域设计依据 课程领域名称:《视频剪辑》 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总学时64课时。它是对相关课程的融会贯通,以达到综合性地运用的目的,实现影视制作的剪辑处理,影视合成等基本技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影视非线编辑、视频的剪接、婚礼MV等制作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作应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是基于数字平台融合视听语言、画面编辑及影视多媒体设计的课程。 三、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视频剪辑》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培养学生了解整个视频剪辑制作流程,并掌握视频剪辑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力,掌握对产品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语言的艺术分析力。掌握Vegas、After Effects的视频调整、特效、动画、输入输出等几大功能,运用软件熟练地进行视频剪辑制作。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把握影片的节奏,安排镜头的顺序,使学生能胜任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节目、栏目包装设计、片头制作制作的工作。本课程需要多媒体教室、机房等硬件环境,必须准备与课程要求相关的辅助图书资料,经典短片案例,经典影视广告,实验课题,学生单独作业、集体作业。要求学生对Vegas、After Effects有初步理解,能将多种软件综合运用。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视频剪辑》课程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工作流程及视频剪辑的操作能力。 (2)创新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字特效的内部构成、外部结构语言的掌握并提高审美能力。 (3)组织协作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软件、硬件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内容及形式的策划整合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 (1)团队精神——通过团队的协作,完成大的项目制作,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视频基础知识详解

视频基础知识详解 视频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比照相技术历史时间短,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最重要的媒体。 由于互联网在新世纪的崛起,使得传统的媒体技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应运而生了新的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不仅涵盖了传统媒体的表达,又增加了交互互动功能,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信息工具。 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先获得发展的是图片信息技术,由于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生成速度高生产效率高,加上应用门槛较低,因此一度是互联网上最有吸引力的内容。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技术的制作加工门槛逐渐降低,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同时由于视频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完整的先天优势,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那么我们就对视频信息技术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模拟时代的视频技术 最早的视频技术来源于电影,电影技术则来源于照相技术。由于现代互联网视频信息技术原理则来源于电视技术,所以这里只做电视技术的介绍。 世界上第一台电视诞生于1925年,是由英国人约翰贝德发明。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电视拍摄、信号发射和接收系统。而电视技术的原理大概可以理解为信号采集、信号传输、图像还原三个阶段。 摄像信号的采集,通过感光器件获取到光线的强度(早期的电视是黑白的,所以只取亮度信号)。然后每隔30~40毫秒,将所采集到光线的强度信息发送到接收端。而对于信号的还原,也是同步的每隔30~40毫秒,将信号扫描到荧光屏上进行展示。 那么对于信号的还原,由于荧光屏电视采用的是射线枪将射线打到荧光图层,来激发荧光显示,那么射线枪绘制整幅图像就需要一段时间。射线枪从屏幕顶端

开始一行一行的发出射线,一直到屏幕底端。然后继续从顶部开始一行一行的发射,来显示下一幅图像。但是射线枪扫描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每次图像显示,要么只扫单数行,要么只扫双数行。然后两幅图像叠加,就是完整的一帧画面。所以电视在早期都是隔行扫描。 那么信号是怎么产生的呢? 跟相机感光原理一样,感光器件是对光敏感的设备,对于进光的强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然后再将这些信号转换成不同的电流发射到接收端。电视机的扫描枪以不同的电流强度发射到荧光屏上时,荧光粉接收到的射线越强,就会越亮,越弱就会越暗。这样就产生了黑白信号。 那么帧和场的概念是什么? 前面说到,由于摄像采集信号属于连续拍摄图像,比如每隔40毫秒截取一张图像,也就是说每秒会产生25副图像。而每个图像就是一帧画面,所以每秒25副图像就可以描述为帧率为25FPS(frames per second)。而由于过去电视荧光屏扫描是隔行扫描,每两次扫描才产生一副图像,而每次扫描就叫做1场。也就是说每2场扫描生成1帧画面。所以帧率25FPS时,隔行扫描就是50场每秒。 模拟时代在全世界电视信号标准并不是统一的,电视场的标准有很多,叫做电视信号制式标准。黑白电视的时期制式标准非常多,有A、B、C、D、E、G、H、I、K、K1、L、M、N等,共计13种(我国采用的是D和K制)。到了彩色电视时代,制式简化成了三种:NTSC、PAL、SECAM,其中NTSC又分为NTSC4.43和NTSC3.58。我国彩色电视采用的是PAL制式中的D制调幅模式,所以也叫PAL-D 制式。有兴趣的可以百度百科“电视制式”来详细了解。 另外你可能会发现,场的频率其实是和交流电的频率一致的。比如我国的电网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而电视制式PAL-D是50场每秒,也是50Hz。这之间是否有关联呢?可以告诉你的是,的确有关联,不过建议大家自己去研究。如果确实不懂的同学可以@我。 彩色信号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第三章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3.1 视频的基础知识 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 ?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 ?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

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的特点: ?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传统视频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传送然而模拟视频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较大,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要使计算机能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把视频源即来自于电视机、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要求的数字视频形式,这个过程称为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数字视频可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储费用、增加交互性、带来精确稳定的图像。 ?如今,数字视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如图5.2)、数字电视在内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 ?一些消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频压缩为基础的。 数字化视频的优点 ?适合于网络应用 ?在网络环境中,视频信息可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视频数字信号便于长距离传输。 ?再现性好 ?模拟信号由于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不管复制时精确度多高,失真不可避免,经多次复制后,误差就很大。

视频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 镜头的组接规律 (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前进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用来表现由低沉到 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 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 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表现情绪由低沉到 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持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用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过渡镜头。如从不同角度拍摄再组接,穿插字幕过渡,让表演者的位置,动作变化后再组接。这样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 主体物在进出画面时,我们拍摄需要注意拍摄的总方向,从轴线一侧拍,否则两个画面接在一起主体物就要“撞车”。 所谓的“轴线规律”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拍摄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则应是“跳轴”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无法组接的。 (4)镜头组接要遵循“动从动”、“静接静”的规律 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我们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这就是“静接静”。“静接静”组接时,前一个镜头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前静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与落幅时间间隔大约为一二秒钟。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同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一个固定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为了特殊效果,也有静接动或动接静的镜头。 (5)镜头组接的时间长度 我们在拍摄影视节目的时候,每个镜头的停滞时间长短,首先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难易程度,观众的接受能力来决定的,其次还要考虑到画面构图等因素。如由于画面选择景物不同,包含在画

电脑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讲_电脑入门)

电脑基础知识讲座 前言 电脑知识犹如无边无涯的大海,是永远学不尽的。这里讲的只能起到电脑学习的引路作用。本讲座是为电脑入门者和刚入门的初学者编写的,但因为是系统的电脑教程,对于已经达到电脑中级水平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能耐心看下去,总会发现有你还不了解的内容。 讲座共分六讲: 第一讲:电脑入门; 第二讲:文字录入; 第三讲: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四讲:Powerpoint2003幻灯片制作工具; 第五讲:Internet基础知识; 第六讲:Excel工作表。 本着实用易懂的原则,尽量少讲理论;操作上讲透,理论上简单叙述。包括办公自动化的绝大部分内容,同时还讲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文件的关联,解决本地连接受限制问题、网上下载电影等。 第一讲:电脑入门 平常所说的电脑是个人计算机的形象叫法,是一种微型计算机。从字面上就可看出,电脑可以用来替代甚至增加人脑的部分功能。至今为止,除电脑以外的所有机器都是用来帮助、取代人类体力劳动的工具,是对有形物体进行加工,或对不同的物理量进行转换,只有电脑是用来对各种信

息进行加息理,从而替代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电脑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说,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电脑做不到的。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只有一个,而电脑是由无数个人的大脑共同研究出来的。 电脑的构成: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硬件: 电脑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都称为硬件,主要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中央处理器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的大脑,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都是由它来处理的。它的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8088到奔腾486、586,现在已经发展到双核甚至四核,用迅驰技术装备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户脱离缆线的约束,真正做到在移动中进行工作、学习、休闲。全世界99%的CPU 都是英特尔和AMD公司的产品,中国最近才制造出“龙芯一号”。 2、存储器 存储器是电脑的记忆细胞,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指CPU可以随时直接存取的存储器,一般容量很小,虽然容量小,但电脑的速度与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空腹电脑的已经彀2G的容量。 外存包括磁盘、磁带等。磁盘有硬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U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

电脑基础知识汇总大全

电脑知识大全菜鸟必备 开机注意 当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第一步进行的就是要对电脑进行开机,而电脑的开机一般分为3种,第一种是冷启动,它是最常用的开机程序,只需要按下复位键,就能够进行启动了。如果我们的电脑遇到了死机情况,我们可以按一下电脑主机的复位按钮,它一般位于主机电源的下方。如果我们遇到了断电的情况或者是系统崩溃,那么我们通常需要热启动。 屏幕保护 接着是电脑屏幕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电脑屏幕可以使用5到6年左右,而为了尽可能的延长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在平时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就尽量关闭。而如果是开启屏幕保护程序来说,那是一种有害无益的做法。如果我们重装系统的话,那么就需要对电脑硬盘进行分区。一般来说,分区在3到5个区之间就最好了,这样有利于存放相关的文件,而且不会显得太乱。当我们在电脑中查找相关的资料的时候,要将一些同类的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当中。而且无论我们是复制还是粘贴,一定要新建一个文件夹,同时要记清文件夹的名字。而在安装某软件的时候,要安装在原文件夹。 杀毒清理 当我们想要卸载软件的时候,也可以及时的删除干净,这样避免了浪费磁盘空间,同时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程序冲突。而电脑在运行过程当中,有可能引发中毒现象,所以很有必要为我们的电脑设置一款杀毒软件,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杀毒软件。例如360或者是金山毒霸之类的。当然我们也要及时查看,这些软件是否恶意更改电脑的设置,防止对我们的工作或者学习造成影响 菜鸟提升电脑知识必看篇 电脑是我们最普及的互联网工具,在互联网上混,了解一些最基础的电脑知识,是必须的,人的大脑用来思考问题。同样,电脑也有自己的“大脑”,用来处理我们需求的数据,今天电脑先生和大家一起了解电脑大脑,CPU基础知识。 市场CPU的主流品牌分类 英特尔-intel

视频编辑的一些基本规则

视频编辑的一些基本规则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影视节目,都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这些镜头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使观众能从影片中看出它们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那是因为镜头的发展和变化要服从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里做详细的叙述。 (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前进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持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用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过渡镜头。如从不同角度拍摄再组接,穿插字幕过渡,让表演者的位置,动作变化后再组接。这样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 主体物在进出画面时,我们拍摄需要注意拍摄的总方向,从轴线一侧拍,否则两个画面接在一起主体物就要“撞车”。 所谓的“轴线规律”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拍摄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则应是“跳轴”了,跳轴

图像及视频基础知识

图像及视频基础知识 光和颜色 1 光和颜色 可见光是波长在380 nm~780 nm 之间的电磁波,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光不是 一种波长的光,而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合成的。如果光源由单波长组成,就称为单色光源。该光源具有能量,也称强度。实际中,只有极少数光源是单色的,大多数光源是由不同波长组成,每个波长的光具有自身的强度。这称为光源的光谱分析。 颜色是视觉系统对可见光的感知结果。研究表明,人的视网膜有对红、绿、 蓝颜色敏感程度不同的三种锥体细胞。红、绿和蓝三种锥体细胞对不同频率的光的感知程度不同,对不同亮度的感知程度也不同。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R,G,B 这3 种颜色值之和来确定,以这三种颜色为基色构成一个RGB 颜色空间,基色的波长分别为700 nm(红色)、546.1nm(绿色)和435.8 nm(蓝色)。 颜色=R(红色的百分比)+G(绿色的百分比)+B(蓝色的百分比) 可以选择不同的三基色构造不同的颜色空间,只要其中一种不是由其它两种 颜色生成。例如Y(Yellow,黄色),C( Cyan,青色),M(Magenta,品红)。 2 颜色的度量 图像的数字化首选要考虑到如何用数字来描述颜色。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对颜色的描述作了一个通用的定义,用颜色的三个特性来区分颜色。这些特性是色调,饱和度和明度,它们是颜色所固有的并且是截然不同的特性。 色调(hue)又称为色相,指颜色的外观,用于区别颜色的名称或颜色的种类。 色调用红、橙、黄、绿、青、蓝、靛、紫等术语来刻画。用于描述感知色调的一个术语是色彩(colorfulness)。 饱和度(saturation)是相对于明度的一个区域的色彩,是指颜色的纯洁性, 它可用来区别颜色明暗的程度。完全饱和的颜色是指没有渗入白光所呈现的颜色,例如仅由单一波长组成的光谱色就是完全饱和的颜色。 明度(brightness)是视觉系统对可见物体辐射或者发光多少的感知属性。它 和人的感知有关。由于明度很难度量,因此国际照明委员会定义了一个比较容易度量的物理量,称为亮度(luminance) 来度量明度,亮度(luminance)即辐射的能量。明度的一个极端是黑色(没有光),另一个极端是白色,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视频编辑基础

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所谓三原色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2、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3、LAB模式是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一个亮度和两个色度通道A和B组成,其中A代表从绿到红,B代表从蓝到黄。 4、HSB模式?? 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浓度含量。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亮度:颜色中光的强度表述。 图形、像素和分辨率 1、计算机图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位图图形也叫光栅图形,通常也称之为图像,它由大量的像素组成。位图图形是依靠分辨率的图形,每一幅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像素。矢量图形是与分辨率无关的独立的图形。它通过数学方程式得到由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例如徽标在缩放到不同大小时都保持清晰的线条。 2、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3、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 颜色深度 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24位,也就是2的24次方,约有1680万种颜色;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16次方,有65536种颜色;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8次方,有256种颜色。 Alpha通道 视频编辑除了使用标准的颜色深度外,还可以使用32位颜色深度。32位颜色深度实际上是在24位颜色深度上添加了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为每一个像素存储

电脑入门基础知识

电脑基础知识:新手入门最全电脑知识干货 一、电脑软硬件基础知识 1、CPU型号怎么看?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而目前笔记本市场基本被Intel(英特尔)的CPU 垄断。而Intel的CPU型号命名还算比较有规律。 以i7-6920HQ为例: 四位数的头一个数字是6指的是代际,也就是是英特尔第六代处理器。目前英特尔在市面上是4、5、6三代处理器并存。老于4代的处理器现在比较少见,一般也不推荐。 920是它的SKU值,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编号。用来区分不同性能的CPU 型号。 数字后面紧跟着的字母是H,代表的是处理器的功耗/性能类别。类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仅出现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仅意味着更大的耗电量,也表示CPU的发热量越大。进而对笔记本的散热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笔记本(比如游戏本),几乎没有轻薄、长续航的。 最后一个产品线后缀,有Q(四核处理器)、K(开放超频)两种情况。而双核、不可超频的处理器没有这个后缀,也是最常见的。 什么?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选?简单来说,如果你在乎功耗(省电)的话,代际越新越省电。比如6代比4代更省电。而在同一代中,U比H省电,而H又比HQ/HK省电。 2、关于电脑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话,这就有些麻烦了。 诸如i7>i5>i3这样的说法,基本不靠谱。因为这种说法仅仅在同一代处理器,同一功耗级别下才成立。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较,就会出现诸如i5-6300HQ性能强于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这样不太好理解的情况。所以光看型号判断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谱。为了方便起见,我推荐一个方便(但并非完全严谨)的方法给大家:查Passmark评分Passmark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处理器的性能水平,Passmark 评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强,可以作为大家选购的参考。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的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Passmark评分在3000左右,就可以保证

视频剪辑入门

视频剪辑入门 视频剪辑入门随着游戏越来越电影化同时个人电脑的多媒体处理性能不断增 强随手做一个MTV已经是十分方便的事情了。相信很多人都曾想过用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上自己喜爱的游戏动画做一个或唯美动人或激情澎湃的MTV可能那些绚丽的色彩和跳跃的音符已在你心中存留了许多时间但苦于对视频基础的缺乏所以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教程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加入到视频DIY的行列中来用我的经验让大家尽量少走弯路。要知道视频这东西还是很毫神的。一、帧、分辨率和制式什么都得老老实实从基础开始耐心一点你不会吃亏的。帧Frame。视频动画的最小单位是“帧”读音同“正”也就是一幅静止的画面但一连串静止的画面连在一起快速变化便会产生动态的效果。帧速率Frame Rate即一秒钟里出现的画面的数量。帧速率根据视频制式的不同而不同。单位是“帧每秒”fps 分辨率Frame Size不用多解释也就是横纵象素的数量。不同的制式也会带来不同的分辨率。制式。中国和英国、欧洲等国使用的是PAL制、而日本、美国等国使用的是NTSC制法国用的是SECAM制。所以用日/美版的主机在老式电视机上玩的话常常会出现黑白、画面闪烁等不正常现象就是因为制式不同的原因。如果你用电视卡来录游戏动画也要让电视卡的制式和主机的制式相符合。而不同的制式也会带来不同的视频规格。 PAL - 720x576、25fps、1.067 NTSC - 720x480、29.97fps、0.9 这里提到的都是以Microsoft DV格式为标准的一般DVD的分辨率和制式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后面的1.067和0.9是指的象素宽高比Pixel Aspect也就是每个象素的长宽比例。在电脑显示器上的象素宽高比为1.0。一般如果分辨率是4:3的如640x480象素宽高比就设1.0好了。如果是1.0象素宽高比PAL是768x576、NTSC是640x480 二、编码解码器Codec - Compressor Decompressor 所有的编码方式都是对视频进行压缩的因为不压缩的视频体积实在太过庞大720x576、25fps的不压缩视频每

最新视频制作基础知识教学提纲

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 1 帧和帧速率 20世纪最后十年,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电影行业,都在数字化的大潮中驶过。的确,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使这一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技术和概念,而且也给这一领域的节目制作、传输和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于一般人的预料和想象。 像电影一样,视频是由一系列的单独图像(称之为帧)组成的,并放映到观众面前的屏幕上。每秒钟放映若干张图像,会产生动态的画面效果,因为人脑可以暂时保留单独的图像,典型的帧速率范围是24~30帧/秒,这样才会产生平滑和连续的效果。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或者多个音频轨迹与视频同步,并为影片提供声音。 帧速率也是描述视频信号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每秒钟扫描多少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帧速率。对于PAL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而对于NTSC制式电视系统,帧速率为30帧。虽然这些帧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它们还没有高到足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根据实验,人的眼睛可觉察到以低于1/50秒速度刷新图像中的闪烁。然而,要求帧速率提高到这种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度,这是相当困难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全部电视系统都采用了隔行扫描方法。 2常用图像文件格式介绍 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总共有12种,现在分别对它们进行简单介绍。 1).GIF格式 GIF格式(图形交换格式)形成一种压缩的8位图像文件,这种格式的文件目前多用于网络传输,它可以指定透明的区域,以使图像与页背景很好地融为一体。GIF图像可以随着它下载的过程,从模糊到清晰逐渐演变显示在屏幕上。Animated GIF(动画GIF)图像可使网页生动活泼,上网的人肯定已经有所体会。利用GIF动画程序,把一系列不同的GIF图像集合在一个文件里,这种文件可以和普通GIF文件一样插入网页中,GIF格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处理256色,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图像。 2).BMP格式 BMP格式是微软Windows应用程序所支持的,特别是图像处理软件,基本上都支持BMP 格式,BMP格式可简单分为黑白、16色、256色、真彩色几种格式,其中前3种有彩色映像。在存储时,可以使用RLE无损压缩方案进行数据压缩,既能节省磁盘空间,又不牺牲任何图像数据。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广泛普及,BMP格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过其劣势也比较明显,因为其图像文件的大小比JPG等格式要大得多。 3).JPG格式 JPG是JPEG的缩写,JPEG几乎不同于当前使用的任何一种数字压缩方法,它无法重建原始图像。JPG利用RGB到YUV色彩的变换,以存储颜色变化的信息为主,特别是亮度的变化,

电脑初级知识入门学习精

电脑初级知识入门学习 首先要做的是电脑的入门。用电脑娱乐当然是最好的方法了,比如可以玩游戏,看影碟或上网,这些基本的使用只要别人在旁边指点一下就行了,不需要专门借一本电脑书看着做。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Windows的一些基本操作,增加对电脑的感性认识。总之,电脑入门关键在于多实践。 我要说的是学电脑,如果你用电脑只是用来娱乐休闲,那就偏离了我的初衷。对于初学者,最好学的当然是文字排版了,不但要会打字,还要会排版,那么就可以做一些文字出版工作了,比如做杂志。要学的软件嘛,有微软的word2000,XP,金山的wps office,但前者用的较多。 如果你嫌上述工作太简单的话,图形编辑正适合你。此工作入门简单,但可以做得很深入,很专业。许多平面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可以学的软件也比较多,老牌的有Adobe的photoshop 6.0,illustrator 9.0,coral的coraldraw 10。还有macromedia的fireworks 4,freehand 10以及比较流行的flash 5。后三种软件都是软件新秀,和网页制作结合得不错,也比较“傻瓜”,功能却不弱,比较适合初学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flash,现在网上的flash正热火朝天,用它可以做动画短片、网站甚至游戏。不过不花费许多精力的是做不出来的哦。 对网络世界是不是很感兴趣?你也可以自学作网页!不过这需要有以上几点的基础,即文字排版和美术编辑,然后再学点网络知识,就可以编织你的“梦幻网页”了,可用的软件首推macromedia的dreamweaver 4。如果你习惯word就可以用frontpage,不过它比前者逊色不少,习惯photoshop的可以选go live。

影视合成基础知识

一、色彩知识 (一)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所谓三原色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2、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3、LAB模式是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一个亮度和两个色度通道A和B组成,其中A代表从绿到红,B代表从蓝到黄。 4、HSB模式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浓度含量。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亮度:颜色中光的强度表述。 (二)图形、像素和分辨率 1、计算机图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位图图形也叫光栅图形,通常也称之为图像,它由大量的像素组成。位图图形是依靠分辨率的图形,每一幅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像素。矢量图形是与分辨率无关的独立的图形。它通过数学方程式得到的,由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例如徽标在缩放到不同大小时都保持清晰的线条。 2、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3、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 (三)颜色深度 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24位,也就是2的24次方,约有1680万种颜色;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16次方,有65536种颜色;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8次方,有256种颜色。 (四)Alpha通道 视频编辑除了使用标准的颜色深度外,还可以使用32位颜色深度。32位颜色深度实际上是在24位颜色深度上添加了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为每一个像素存储透明度信息。这个8位灰度通道被称为Alpha通道。 二、视频基础 (一)非线性编辑 简单地说就是使用计算机对视频进行处理通常称为非线性编辑,指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光盘等记录设备上这一系列完整的工艺过程。 (二)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范围

视频资源制作基本要求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视频资源制作的基本要求(试行) 二○一一年六月 为确保视频资源的录制质量和演示效果,特制定如下基本要求: 一、视频资源制作的原则要求 1.视频资源制作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涵盖课程主要教学内容。要依据一体化方案的要求,与文字教材内容密切配合,避免简单重复,起到深化和强化教学内容的作用。 2.视频资源要注意发挥主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形式,力求做到讲课自如、生动,声情并茂;努力营造课堂气氛,注重启发诱导,增强互动性,提高授课效果。 3.视频资源要坚持教学设计第一原则,在保证科学性基础上,充分发挥视听媒体形象、生动的优势,合理有效地编排和剪辑视听素材,采用各种表现手法,准确地组织和展现视频资源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利用技术和艺术处理手段,增强视频资源的教学性和艺术感染力。 4.视频资源编制的各项技术指标要符合《广播电视大学媒体建设技术标准——视听类技术标准(试行)》要求,语言、文字、图表、符号、计量单位等要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视频资源原则上以学时(或讲)为单位,每学时的时长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视频资源如考虑电视台播出等因素,每学时应为50分钟,由两个25分钟的标准本组成。 5.视频资源在正式制作前,主讲教师撰写录制讲稿。主

讲教师提供的录制讲稿应准确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并于课程录制前4天将课程PPT送交资源建设服务中心,经审查通过后,打印出纸质讲稿供监听教师和导播使用,然后进入全面录制阶段。 6.对于C类教学片,主讲教师需要撰写出适合教学片制作的文字稿本,送交资源建设服务中心,经审查通过后,转交本片的编导进行分镜头稿本创作,然后向资源服务中心以及主讲教师反馈需要拍摄场地、场景、道具等,协商拍摄计划,最后在资源服务中心安排协调下完成教学片前后期的拍摄制作工作。 二、PPT课件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文字的制作 1.每屏文字数量及字体大小以实地会场视觉清晰、美观为标准,字体颜色与背景色区别明显。同一界面内文字与其它媒体的关系处理上应在视觉上主次有序,布局得当,层次鲜明。一般情况下,一级标题为黑体48号;二级标题为方正宋黑体40号;内容为楷体36—38号,线条不小于 2.25磅。 2.符合国家的行文格式。学科专有的符号应遵循各学科的规范用法。除特殊用途外,不得采用繁体字、异体字。 3.幻灯片背景的选择要与课程内容相符,模版与内容所选颜色的对比度宜大,一般可用蓝底(不宜深蓝)、偏灰白色字或黄色字。 4.所有标题风格要一致,每张幻灯片上的颜色一般不超过3种;标题位于幻灯片的上方,每张幻灯片一般由标题及内容组成,力求两者统一。

摄像和视频编辑的基础知识

第1章摄像和视频编辑的基础知识 1.1 视频的扫描格式是怎样定义的 问题解答 在制作视频之前,首先要对视频的扫描格式有一定的认识,以免在将来的视频制作中选择扫描格式时发生错误,而对于彩色信息的表述,也同样重要,我们应该了解视频标准中的颜色编码方法。 1 / 像素 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它是位图的基本单位。各像素之间有相对位置,并具有颜色能力,像素的大小取决于整幅图像中像素数量的多少。 2 / 分辨率 在位图中,所谓的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高,单位面积内的像素就多,图像就越清晰。这在位图制作软件中,如Photoshop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电视的清晰度也同样是根据分辨率来表示的,它主要是用垂直分辨率来表示。垂直分辨率与扫描的行数有关,扫描行数越多,垂直分辨率越高。 3 / 颜色深度 在图像中,每个像素能够显示出来的颜色数称为颜色深度。这个数值越大,显示出来的颜色越多,图像越绚丽。在计算机中,经常见到的颜色深度有2色(1位)、16色(4位)、256色(8位)、高彩色(16位)、真彩色(24位)和真彩色(32位)。每多1位颜色数增加2倍。 如256色=28色,高彩色(也叫16位增强色)共216=65536,24位真彩色共224=1680多万种颜色。而32位真彩色,则是在24位真彩色的基础上加了8位的灰色Alpha通道,用于存储图像的透明信息。 4 / 帧 帧表示影片中的单个图像,它是扫描获得的一幅完整图像的模拟信号。 5 / 帧速率 视频中的每秒帧数。 6 / 扫描格式 扫描格式是视频标准中最基本的参数,主要包括图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抽样参数,即每行的像素数、每秒的帧数,以及隔行扫描或逐行扫描。 扫描格式主要有两大类:525/59.94和625/50,前者是每帧的行数,后者是每秒的场数。NTSC制式的场频准确数值是59.94005994Hz,行频是15734.26573Hz;PAL制式的场频是50Hz,行频是15625Hz。 在数字视频领域经常用水平、垂直像素数和帧速率来表示扫描格式,例如720像素×

视频方面的基础知识

2.1.视频会议产生的意义会议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逐渐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活动方式。视频通信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信息55% 60%依赖于面对面(Face to Face)的视觉效果,33% 38%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而只有7%依赖于内容。传统的通信工具,如电话、传真机等都无法达到面对面或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沟通效果。对企事业单位来说,常年超负荷运转,出差开会,已成为令人苦恼,望而却步的事情。采用会议电视的方式既达到了召开会议的目的,又避免了出差到外地。从效果上来看,可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节省时间和经费。对于一些紧急性会议,会议电视在争取时间、及时商讨决策、及时贯彻上级重要指示、及时取得重要信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仅让参加电视会议的每一个人都仿佛坐在同一个会议室内、同一个会议桌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让与会者在开会的同时方便地处理其他日常工作,而不会为出差开会而苦恼. 2.2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视频会议系统的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60年代初,当时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公司曾推出过模拟会议电视系统[Picturephone]。但由于当时的电话网带宽无法满足要求,其视频信号只能通过极其昂贵的卫星信号传输,这使得成本无法降低。再加上市场需求不强,技术发展不够成熟,这不但限制了该产品的推广(终于受挫而停止发展),也使视频会议市场就此沉寂下来。 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相关技术领域的长足进步,最主要是数字式传输的出现,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所用模拟信号的采样或传输方法也得到极大的改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开始走向成熟。但是数字信号的存储与传输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采集的模拟信号如果用数字形式表示,其存储量和要求的传输能力更甚于模拟系统。对数据压缩问题的研究,成为突破障碍,是最终把视频会议技术推向市场的关键。从总体看,70年代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处于相对平静的时期,但研究工作并未中断。 进入80年代中期,通信科技发展迅猛,编码和信息压缩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会议设备的实用性大为提高。这时的CODEC由于制造技术的提高,体积在急剧减小,与此同时,数字式网络发展也非常迅速,T1的租用费用迅速下降,并开始

【电脑视频教程】(电脑基础)全集系列

【电脑视频教程】(电脑基础)全集系列 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优质版)全集 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优质版) 主讲: 状态: 人气:2773次点播 内容: 这部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从初学者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为学习者讲解了电脑的基础知识,手把手地教授电脑的基本操作,深入浅出地为用户讲解电脑的各种常用工具,让您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快速成为一个电脑操作高手..,本网站视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电脑基础知识视频教程全集 电脑基础知识视频教程 主讲: 状态: 人气:3328次点播 内容: 时至今日,电脑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不可

或缺的工具。为了让大家适应社会发展,了解计算机、用好计算机,进一步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视频教程特意分享了这部电脑基础知识视频教程。计算机俗称电脑..,本网站视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电脑基础学习教程(优质版)全集 电脑基础学习教程(优质版) 主讲: 状态: 人气:3193次点播 内容: 现如今,计算机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它。想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第一视频教程观看一下这部电脑基础学习教程。它从初学者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为学习者讲..,本网站视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最新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全套)全集 最新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全套.. 主讲: 状态:

人气:2012次点播 内容: 第一视频教程给大家提供的这部最新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实用电脑学习教程。它从初学者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为学习者讲解了电脑的基础知识,手把手地教授电脑的基本操作,深入浅出地为用户讲解电..,本网站视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最新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实用版)全集 最新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实用.. 主讲: 状态: 人气:1171次点播 内容:第一视频教程分享的这部最新电脑基础百事通教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实用教程。它从初学者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为学习者讲解了电脑的基础知识,手把手地教授电脑的基本操作,深入浅出地为用户讲解电脑的各种常用工具..,本网站视频无需安装任何播放器即可观看,安全快捷。从零开始学电脑基础视频教程全集 从零开始学电脑基础视频教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