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奥数论1_整除和余数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小奥数论1_整除和余数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小奥数论1_整除和余数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1.数论——数的整除和余数

2.1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2.1.1定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1.2表达式和读法

b∣a,读着b能整除a;或a能被b整除;b a,不能整除;

2.1.3基本性质

①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即b是a的倍数,c是b的倍数,则c肯定是a

的倍数;

②加减性:如果a|b、a|c,那么a|(b c);

③因数性:如果ab|c,那么a|c,b|c;即如果ab的积能整除c,则a或b皆能整除

c;

④互质性,如果a|c,b|c,且(a,b)=1,那么ab|c,即如果a能整除c,b能整除

c,且ab互质,则ab的积能整除c;

⑤a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恰有一个数能被a整除。

2.2数的整除的判别法

2.2.1末位判别法

2.2.2数字和判别法(用以判别能否被3或9整除)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或9的倍数,则能被3或9整除。

173652÷9:1+7+3+6+5+2的和除以3或9;

简便算法,利用整除的加减性,可以去掉1个或多个9,剩下数字的和x 再除以3或9;如果x﹥9,则余数为x-9;如果x﹤9,则余数为x。

2.2.3奇偶数位判别法(用以判别能否被11整除)

从右往左编号,编号为奇数的为奇数位,编号为偶数的为偶数位,看奇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的和的两者之差是否能被11整除;

81729033÷11:奇数位和为6,偶数位和为27;如果奇数位和比偶数位和小,则奇数位和加1个或多个11,直到够减。余数的判断法与整数位的判断法一致。

2.2.4三位一截判别法(用以判别能否被7/11/13整除)

2.2.4.1基本用法

从右往左三位一截并编号,编号为奇数的为奇数段,编号为偶数的为偶数段,看奇数段的数字的和与偶数段的数字的和的两者之差是否能被7、11、13整除;

如,86372548,奇数段的和为(548+86),偶数段的和为372,求两者差看能否被7整除,同样,不够减前面加1个或多个7,直到够减,余数位的判断法与整数位的判断法一致。

2.2.4.2特殊用法

①一般求空格数

如果中间有空格,则利用加减性加或减除数7的倍数,分别从右边和左边抵消缩减位数,到最后看7的哪个倍数与缩减后的末位数相同,并看7的哪个倍数与缩减后的首位数相同,则前一个倍数的十位数和后一个倍数的个位数的和即为空格中应填的数。注意,如果这个数加或减7后为1到9间的自然数,则加或减7后的这个数也为正确答案。

395864□82365,答案为5

463925□01234,答案为1和8

②特殊求空格数

根据整除的因数性,如果1个数能被100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7、11、13、77、91、143整除,因为:

7×11×13=1001;

77×13=1001;

99×11=1001;

7×143=1001;

根据=×1001;=×1001;求能被7整除的空格数

2.2.5有关9系列截判法(用以判别能否被9/99/999整除)

除数是几位数就可以从右往左几位一截,将截取的段位数相加再截取,直至不能再截取,看相应的数能否被相应的除数9/99/999整除。

除数是11时,也可以用两位一截判别法,因为根据整数的因数性,能被99整除的数,肯定能被11整除。

例如:

2.3余数的判别法

2.3.1余数的定义和性质

①整除是余数为0的情况。a÷b=c…..0;

此时,a= b×c;b= a÷c

②有余数的情况:a÷b=c…..d(0﹤d﹤b);

此时,a=b×c+d;b=(a-d)÷c; c=(a-d)÷b

记着:a≡d(modb)

2.3.2余数的判别法(与整除相同)

【注意】:当被除数是比除数小的非零自然数,则被除数为余数;当被除数比余数大,则减序号除数余数判别法特别要点

1

2和5 末1位判断法;看末1位能否被2整除;尾是0、2、4、6、8能;

看末1位能被5整除;尾是0、5能;

2 4和25 末2位判断法末2位数是4(或25)的倍数即能被4或25整除

3 8和125 末3位判断法;末3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

4 16和62

5 末4位判断法;末4位数是16(或625)的倍数

5

3或9 数字和法;

弃3(9)法;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或9的倍数,则能被3或9整除。

利用整除的加减性,可以去掉1个或多个9(包括几个数

如:9876543223456768,除以2,5,4,25,8,125,3,9,11的余数为

0,3,0,8,0,18

【例】将1,2,3,4,…,30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成一个51位数,这个数被11除的余数是多少?

奇数位数字和:(0+9+8+…+1)×2+0+9+7+5+3+1=115

偶数位数字和:3+2×10+1×10+8+6+4+2=53

115-53=62;62÷11,余7;

【例】求被13除余数是多少?

解:注意13|111111,即每连续6 个1 是13 的倍数,且2012 除以6 余2,所以答案为11.

【例】把自然数1到2011这2011个数依次写下来,得到一个很大的多位数:123456789101112….20102011,则这个数除以9余数是1.

无敌乱切,按1/2/3/4到2011的等差数列求和,看除以9的余数;

2.3.3同余定理

2.3.2.1同余定义和充要条件

定义: 用给定的正整数m分别除整数a、b,如果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关于模m同余或a同余于b模m,记作a≡b(mod m),如56≡0 (mod 8),式子称为同余式,m称为该同余式的模。

充要条件:整数a,b对模m同余的充要条件是a-b能被m整除(即m|a-b);或a≡b(mod m)的充要条件是a=mt+b(t为整数)。

2.3.2.2基本定理

同余关系具有自身性、对称性与传递性,即

1)自身性:a≡a (mod m);

2)对称性:若a≡b (mod m), 则b≡a (mod m);

3)传递性:若a≡b (mod m), b≡c (mod m),则a≡c (mod m).

2.3.2.3重要定理:一个同余式的加减乘及幂的运算

定理1若a≡b(mod m),n为自然数,则an≡bn (mod m);即a、b关于关于模m同余,则a、b的同倍数也关于模m同余;

定理2若ca≡cb(mod m), (c,m)=d(最大公约数), 且a,b为整数,则a≡b(mod m/d).

推论若ca=cb(mod m), (c,m)=1,且a,b为整数,则a≡b(mod m).

定理3若a≡b (mod m),a≡b (mod n),则a≡b(mod [m,n]).

推论若a≡b(mod mi), i=1,2,…,n,则a≡b (mod [m1,m2,..,mn]).

【例】将1996加上一个整数,使和能被9和11整除,加的整数尽可能小,那么加的整数是多少?

1996≡16(mod 99);99-16=83

定理4若a≡b (mod m),则a n≡b n(modm),其中n是自然数。

2.3.2.5同余定理的重要推论:两个同模同余式的加减乘运算

若a≡b(mod m), c≡d (mod m),则可以将这两个同余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相减或相乘:

1)a+c≡b+d (mod m);即和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和

2)a-c≡b-d (mod m);即差的余数等于余数的差;

3)ac≡bd (mod m);即积的余数等于余数的积;

【例】316×419×813除以13所得的余数

2.3.4只知被除数和余数,求除数或求商

2.3.4.1余数确定(注意余数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情况:a÷b=c…..d(0﹤d﹤b);

b=(a-d) ÷c;或c=(a-d) ÷b

如果,只知a和d,求b或c

【例】1111 ÷某2位数=() (66)

2.3.4.2余数不确定

①余数不确定——余数的和

【例1】63=m×()+a

90=m×()+b

130=m×()+c,余数和为25;

(63+90+130)=m×()+(a+b+c)=m×()+25

(63+90+130-25)=m×()

258=m×()

258的约数有8个:

1/258

2/129

3/86

6/43

因为余数要小于除数,判断9﹤m﹤63;所以m=43

②余数不确定——余数相同

【例2】300=m×(商)+a

262=m×()+a

205=m×()+a,

根据同余定理:

m∣(300-262)= m∣(38);

m∣(262-205)= m∣(57);

m∣(300-205)= m∣(95);

满足两个即可,选数小的算,求同时满足能整除38和57,即求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分别有1和19,答案为19。

③余数不确定——余数的差

【例3】97=m×(商)+a+3

29=m×()+a

变为94=m×()+a,

根据同余定理:

m∣(94-29)= m∣(65);

65的约数有1/65,5/13,除数大于余数,排除1和65,5和13都满足;

④余数不确定——余数的倍数

【例4】61=m×(商)+2a

90=m×()+a

变为180=m×()+2a,

根据同余定理:

m∣(180-61)= m∣(119);

119的约数有1/119,7/17,除数大于余数,排除1和119,仅17满足;

2.3.5幂和连乘积的余数——余数的周期性

周期性的用法:可用以求某个数的若干次方的个位数:

【例】的个位数:

3的若干次方的个位数,依次枚举,找出循环规律,4个一个周期,2015除以4,余几为周期内第几个。

幂的余数的求法:先求底数的余数,再算底数的幂的余数的周期性,再根据指数相应的周期来确定最终的余数;

【例】除以7的余数:

≡≡1(mod7)

6,36,196,1176…除以7的余数分别为6,1,6,1,2个为1周期,100÷2=50余0,故余数为1。

特殊情况:

①【例】除以8的余数:

≡≡1(mod8)

9除8的余数为1,所以无论指数多少,余数皆为1。

【例】除以9的余数:

【例】除以7的余数:

【例】+除以7的余数:

②作业5,2的3次方以上模8的余数皆为0

2.3.6中国剩余定理——物不知数(韩信点兵)

2.3.6.1传统题目和传统解法

【题目】今物知其数三三数剩二(数除三余数二意思),五五数剩三,七七数剩二,问物几何(韩信点兵算所谓剩余定理)

【解法】

三人同行七十稀;把除以3所得的余数用70乘

五树梅花廿一枝;把除以5所得的余数用21乘;

七子团圆正半月;把除以7所得的余数用15乘

除百零五便得知;把上述三个积加起来,除以105的余数即为得数;

2×70+3×21+2×15=233 233÷105=2…23;得数为23。

2.3.6.2物不知数:余数问题的通解:基本的枚举法

①从除数大的开始枚举;

②先找同时满足两个除数的最小符合数,再加这俩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直

到满足所有除数的最小的符合数;

③再加所有除数的最小公倍数×n,直到符合题意;

【例】3余2,5余3,7余2,求满足条件的数;

【注意】

①从除数大的着手;

【例】5余4,97余1;1,98,195,得389;

②找最小符合数时不要忽略商为0的情况;

【例】某除48余23,除49余23;某最小的答案就是23;

【例】例3:49余23,48余23;最小符合数为23,连续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其积;48×49能整除14,余数是0,23除14的余数,全是9。

③在所有除数的最小公倍数内一定能找到最小的满足数;

④多个符合数必然是一个以所有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等差的等差数列

2.3.6.3物不知数:余数问题的通解:特殊情况

①余数相同的——最小符合数就是余数,其他的为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

数+余数(即最小符合数+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例】5余4,7余4,9余4,最小的为4;

【例】某除4、除5、除6皆余1,某=4/5/6的公倍数+1;

②差相同的——余数都不相同但除数与余数的差相同的,最小符合数为除

数的最小公倍数-差;其他符合数为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差(也即

最小符合数+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例】5余3,7余5,9余7:都补上两个的就都整齐了,所以为最小公

倍数-2;为313;

【例】5千多根火柴棍,10根一盒的分余9,9根一盒的分余8,8根

一盒的分余7,7根一盒的分余6,6根一盒的分余5,5根一盒的分余

4,问到底多少根火柴棍?

10余9,9余8,8余7,7余6,6余5:

【5,6,7,8,9】-1=【1,2,3,4,5,6,7,8,9,10】-1=2520-1=2519

2519+2520=5039

【例】有不足100个苹果,如果是10个一堆,那么剩余9个;9个一

堆剩余8个;6个一堆剩余5个;5个1堆剩余4个;3个一堆剩2个;

求开始有多少个苹果?【10,9,6,5,3】-1=89

③和相同——余数都不相同的,但除数与余数的和相同的,可以转化为同

余的,最小符合数就为最小的除数+余数;其他的符合数为除数的最小

公倍数的倍数+和(也即最小符合数+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例】5余4,7余2,6余3:最小符合数为5+4=9;

【注意】多个除数的时候一定先看有无特殊情况;先利用部分特殊规律的,再找一般的;

【例】3余2,5余4,7余1,

【例】3余1,5余2,7余2,11余3;先找同余,2+35,37+已满足的3

个的最小公倍数;

2.3.6.4物不知数:可以用来解决除以12和6的余数的算法:互质分解

求A=123456……319被12/14/15/45/99除的余数;

将12互质分解=4×3,求同时满足除以4和除以3的;

A≡3(mod4);

A≡(1+2+3+ (319)

≡(1+319)×319÷2

≡160×319

≡1×1(mod3)

4余3,3余1,最小符合数为7,其他符合数为7+12×n

所以A≡7(mod12);

【注意】

①常见的互质分解有:12=4×3,14=2×7,15=3×5,45=5×9,99=9×

11;105=3×5×7,其中105的频率最高;

【例】5余4,97余1;1,98,195,得389;

②99有两种算法,两位截断法和互质分解;

求A=123123……123被99除的余数

123个123

互质分解法:将99互质分解=9×11,求同时满足除以9和除以11的;

A≡123×123

≡6×6

≡0(mod9);

A≡(62×123)- (61×123)

≡123

≡2(mod11)

9余0,11余2,最小符合数为90,其他符合数为90+99×n

所以A≡90(mod99);

两位截断法:

A≡(23+31+12)×61+ (1×23)

≡66×61+24

≡4026+24

≡66+24

≡90(mod99)

③求A=20162016……2016被495除的余数

100个2016

互质分解法:将495互质分解=9×5×7,求同时满足除以9余0,除以5余1,除以11余9的物不知数,即为余数;

2.3.6.4物不知数:非典型物不知数题目转为物不知数题目

【例1】三个非0的连续自然数,分别是3、5、7的倍数,找出符合要求的最小的一组自然数;

设n,n+1,n+2分别能被3、5、7整除,则

n÷3余0,(n+1)÷5余0,(n+2)÷7余0,

3余0,5余4,7余5

19

54

答案为54、55、56

【例2】三个非0的连续自然数,分别是7、9、11的倍数,找出符合要求的最小的一组自然数;

设n,n+1,n+2分别能被7、9、11整除,则

n÷7余0,(n+1)÷9余0,(n+2)÷11余0

7余0,9余8,11余9

53

350

答案为350、351、352

图1:2m+(m+1)=a=3m+1;

图2:3n+2(n+1)=a=5n+2;

图3:4x+3(x+1)=a=7x+3;

所以,3m+1=5n+2,m=

除3余1,除5余2;除7余3;

根据物不知数通常求法,得出a=52

作业6:如果倒过来不够减怎么办,-450时,前面加一个够减的7的倍数就可以;

例2:19余9,23余7;用余数来取代,7+23的倍数,模19时,变为7+4的倍数,列举除19余9的数直到符合的,9,28,47,从47往回导出倍数为10,再往回算为237;与辗转相除法类似;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一、运算符号类 二、规律填数类 三、规律画图类 四、年龄问题类 五、间隔问题类(含植树问题及智力计数) 六、周期问题类 七、有序思考类 八、时钟问题类 九、推理及思维训练类(包含算式类) 十、和差问题类 十一、和倍问题类 十二、差倍问题类 十三、一笔画类 十四、移动变换类 十五、智力趣味类(包含巧切西瓜) 十六、鸡兔同笼类 十七、盈亏问题类 十八、应用类(含数量关系、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一、计算类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也是学好奥数的基础。能否又快又准的算出答案,是历年数学竞赛考察的一个基本点。三年级的计算包括:速算与巧算、数列规律、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和等。 二、应用题类 从三年级起,大量的奥数专题知识都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们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1)和倍、差倍问题: 用线段标识等方法揭示这两类问题中各种数量关系,和倍问题:小数=和÷(倍数+1)。三、差倍问题: 小数=差÷(倍数-1) (2)年龄问题: 教授解决年龄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倍、差倍方法;画图线段标示法。 (3)盈亏问题: 介绍盈亏问题的主要形式 (双盈、双亏、一盈一亏) 分配总人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4)植树问题: 总长、株距、棵树三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总长=株距×段数,封闭图形:棵数=段数不封闭图形:

两头都栽:棵数=段数+1 两头都不栽:棵数=段数-1 一头栽一头不栽:棵数=段数 (5)鸡兔同笼问题: 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由来和主要形式,揭示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假设法(6)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追及时间=距离÷速度差。 (7)周期问题 (8)还原问题 (9)归一问题 (10)体育比赛中的数学、趣题巧解几何类 三年级学校的学习中就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图形求周长和面积了,那么在奥数中图形问题涉及到的是巧求周长、巧求矩形面积数论类 现在三年级也开始涉及到了数论了,是比较简单的能被2、3、5整除的性质、奇数和偶数、余数与周期问题。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1.圆周率常取数据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5×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 125×8=1000 25×4=100 125×3=375 625×16=10000 7×11×13=1001 25×8=200 125×4=500 37×3=111 3.100内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4.单位换算: 1米=3尺=3.2808英尺=1.0926码 1公里=1000米=2里 1码=3英尺=36英寸 1海里=1852米=3.704里=1.15英里 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平方里=0.3861平方英里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小学五年级奥数:数的整除知识点汇总+例题解析 (2)

小学五年级奥数:数的整除知识点汇总+例题解析(2).DOC 数的整除问题;内容丰富;思维技巧性强。它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小学数学竞赛命题的内容之一。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整除——约数和倍数 例如:15÷3=5;63÷7=9 一般地;如a、b、c为整数;b≠0;且a÷b=c;即整数a除以整除b(b不等于0);除得的商c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是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记作b|a.否则;称为a不能被b整除;(或b不能整除a);记作ba。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例如:在上面算式中;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63是7的倍数;7是63的约数。 2.数的整除性质 性质1:如果a、b都能被c整除;那么它们的和与差也能被c整除。 即:如果c|a;c|b;那么c|(a±b)。

例如:如果2|10;2|6;那么2|(10+6); 并且2|(10—6)。 性质2:如果b与c的积能整除a;那么b与c都能整除a.即:如果bc|a;那么b|a;c|a。 性质3:如果b、c都能整除a;且b和c互质;那么b与c的积能整除a。 即: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例如:如果2|28;7|28;且(2;7)=1, 那么(2×7)|28。 性质4:如果c能整除b;b能整除a;那么c能整除a。 即:如果c|b;b|a;那么c|a。 例如:如果3|9;9|27;那么3|27。 3.数的整除特征 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整数.“特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个位数字是偶数(包括0)的整数;必能被2整除;另一方面;能被2整除的数;其个位数字只能是偶数(包括0).下面“特征”含义相似。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总结

1.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 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⑴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54 –18 = 36(岁) ⑵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7 - 1 = 6 ⑶几年前儿子多少岁?36÷6 = 6(岁) ⑷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18 –6 = 12 (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2、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归一问题特点)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3、小升初奥数知识点(植树问题总结) 植树问题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4、小升初奥数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集合 一、知识点: 1、元素: (1)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若b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b ?; (2)集合中对象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用数集:R Q Z N N N ;;;;;*+ 2、集合的关系: 子集 相等 3、全集 交集 并集 补集 4、集合的性质: (1);,,A B B A A A A A ?=?=?=?φφ (2) ;,A B B A A A ?=?=?φ (3) );()(B A B A ??? (4);B B A A B A B A =??=??? (5));()()(),()()(B C A C B A C B C A C B A C S S S S S S ?=??=? 二、典型例题 例1. 已知集合 }33,)1(,2{22++++=a a a a A ,若A ∈1,求a 。 例2. 已知集合M ={}012|2=++∈x ax R x 中只含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 例3. 已知集合 },01|{},06|{2=+==-+=ax x B x x x A 且B A ,求a 的值。 \ 例4. 已知方程02=++c b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 1, x 2. 设C ={x 1, x 2}, A ={1,3,5,7,9}, B ={1,4,7,10},若C B C C A =Φ= ,,试求b , c 的值。 例5. 设集合}121|{},52|{-≤≤+=≤≤-=m x m x B x x A , (1)若Φ=B A , 求m 的范围; (2)若A B A = , 求m 的范围。 例6. 已知A ={0,1}, B ={x|x ?A},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并指出集合A 与B 的关系。 三、练习题 1. 设集合M =,24},17|{=≤a x x 则( ) A. M a ∈ B. M a ? C. a = M D. a > M

小数除法练习题(经典)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一) 基础游乐园 1、算一算,比一比。 128÷8 = 720÷24 = 200÷40= 12.8÷8= 72÷24= 200÷4= 2、完成下面的竖式。 6 8.4 3 7.5 7 7.21 8 20.8 9 11.7 3 3.51 4、一辆货车5小时行驶了421.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一只野兔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5千米,一只鹿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50.4千米。鹿的最快速度是野兔的多少倍? 七彩冲浪板 6、洋洋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掉了,结果比原来多3.6,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二)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得数。 1.2÷4= 32÷8= 0.72÷9= 4÷5= 50.4÷1000= 4.704÷100= 2、填一填。 (1)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6,被除数是128,那么除数是( (3)两数相除的商是3.14,被除数扩大10是( )。 3、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大于1的在括号里画“√”) 5.29÷6( ) 83.25÷46( ) 0.27÷27( ) 7.24÷7( )

13.27÷19() 0.03÷5() 39.6÷9() 1.08÷5() 4、用竖式计算。 37.8÷28 96÷15 75.2÷32 287÷35 5.46÷42 3.64÷14 5、12包牛奶一共重3.6千克,平均每包牛奶多少千克? 七彩冲浪板 6、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丽去公园玩,买门票共用去了37.5元。已知一张大人票与两张小孩票票价相等,一张大人票要多少元?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三)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出得数 3.6÷6= 8.4÷4= 4.6÷2= 0.64÷8= 3.6÷3= 7.2÷9= 0.82÷7= 0.64÷4= 2、在○里填上“>”“<”或“=”。 80.2÷10○8.02 3.8÷100○0.38 8.64÷11○86.4 0.65÷10○6.5 9897÷1000○98.97 2.98÷10○0.0289 3、先在商小于1的算式下面画横线,再算一算。 54÷36 38÷95 24÷40 5.04÷6 0.112÷16 3 6.4÷28 4、下面是某水果批发市场两种水果的批发价和零售价: 苹果一箱15千克香蕉一箱12千克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讲解汇总 1、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 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⑴ 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 54 – 18 = 36(岁) ⑵ 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 7 - 1 = 6 ⑶ 几年前儿子多少岁? 36÷6 = 6(岁) ⑷ 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18 – 6 = 12 (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2、归一问题特点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3、植树问题总结 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高考集合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集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 预测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b?; 记作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 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或B A ?);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 ?B 且B ?A ,则称A 等于B ,记作A =B ;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2)简单性质:1)A ?A ;2)Φ?A ;3)若A ?B ,B ?C ,则A ?C ;4)若集合A 是n 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其中2n -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 (2)若S 是一个集合,A ?S ,则,S C =}|{A x S x x ?∈且称S 中子集A 的补集; (3)简单性质:1)S C (S C )=A ;2)S C S=Φ,ΦS C =S 4.交集与并集:

小学奥数数论专题知识总结

数论基础知识 小学数论问题,起因于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能整除:整除,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分解质因数等; 2.不能整除:余数,余数的性质与计算(余数),同余问题(除数),物不知数问题(被除数)。 一、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 (1)定义: 定义1: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定义2:如果非零自然数a、b、c之间存在a×b=c,或者c÷a=b,那么称a、b是c的因数,c是a、b 的倍数。 注意: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关系,缺一不可。(a、b是因数,c是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①最小的因数是1,第二小的因数一定是质数; ②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第二大的因数是:原数÷第二小的因数 (3)完全平方数的因数特征: ①完全平方数的因数个数是奇数个,有奇数个因数的数是完全平方数。 ②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出现次数都是偶数次; ③1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31个,2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44个,3000以内的完 全平方数的个数是54个。(312=961,442=1936,542=2916) 2、数的整除(数的倍数) (1)定义: 定义1:一般地,三个整数a、b、c,且b≠0,如有a÷b=c,则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或a能整除以b。 定义2: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整数b(b≠0),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a≥b) (2)整除的性质: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c也能被b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3)一些常见数的整除特征(倍数特征): ①末位判别法 2、5的倍数特征:末位上的数字是2、5的倍数。 4、25的倍数特征:末两位上的数字是4、25的倍数。 8、125的倍数特征:末三位上的数字是8、125的倍数。 ②截断求和法(从右开始截) 9(及其因数3)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和 99(及其因数3、9、11、33)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和 999(及其因数3、9、27、37、111、33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和 ③截断求差法(从右开始截) 11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差 101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差 1001(及其因数7、11、13、77、91、14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差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概念总结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约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离散数学】知识点典型例题整理

【半群】G非空,·为G上的二元代数运算,满足结合律。 【群】(非空,封闭,结合律,单位元,逆元)恰有一个元素1适合1·a=a·1=a,恰有一个元素a-1适合a·a-1=a-1·a=1。 【Abel群/交换群】·适合交换律。可能不只有两个元素适合x2=1 【置换】n元置换的全体作成的集合Sn对置换的乘法作成n 次对称群。 【子群】按照G中的乘法运算·,子集H仍是一个群。单位子群{1}和G称为平凡子群。 【循环群】G可以由它的某元素a生成,即G=(a)。a所有幂的集合an,n=0,±1,±2,…做成G的一个子群,由a生成的子群。若G的元数是一个质数,则G必是循环群。 n元循环群(a)中,元素ak是(a)的生成元的充要条件是(n,k)=1。共有?(n)个。【三次对称群】{I(12)(13)(23)(123)(132)} 【陪集】a,b∈G,若有h∈H,使得a =bh,则称a合同于b(右模H),a≡b(右mod H)。H有限,则H的任意右陪集aH的元数皆等于H的元数。任意两个右陪集aH和bH或者相等或者不相交。 求右陪集:H本身是一个;任取a?H而求aH又得到一个;任取b?H∪aH而求bH又一个。G=H∪aH∪bH∪… 【正规子群】G中任意g,gH=Hg。(H=gHg-1对任意g∈G都成立) Lagrange定理G为有限群,则任意子群H的元数整除群G的元数。 1有限群G的元数除以H的元数所得的商,记为(G:H),叫做H在G中的指数,H的指数也就是H的右(左)陪集的个数。 2设G为有限群,元数为n,对任意a∈G,有an=1。 3若H在G中的指数是2,则H必然是G的正规子群。证明:此时对H的左陪集aH,右陪集Ha,都是G中元去掉H的所余部分。故Ha=aH。 4G的任意多个子群的交集是G的子群。并且,G的任意多个正规子群的交集仍是G的正规子群。 5 H是G的子群。N是G的正规子群。命HN为H的元素乘N的元素所得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则HN是G的子群。 【同态映射】K是乘法系统,G到K的一个映射σ(ab)=σ(a)σ(b)。 设(G,*),(K,+)是两个群,令σ:x→e,?x∈G,其中e是K的单位元。则σ是G到K 内的映射,且对a,b∈G,有σ(a*b)=e=σ(a)+ σ(b)。即,σ是G到K的同态映射,G~σ(G)。σ(G)={e}是K的一个子群。这个同态映射是任意两个群之间都有的。 【同构映射】K是乘法系统,σ是G到σ(G)上的1-1映射。称G与σ(G)同构,G?G′。同构的群或代数系统,抽象地来看可以说毫无差别。G和G′同态,则可以说G′是G的一个缩影。 【同态核】σ是G到G′上的同态映射,核N为G中所有变成G′中1′的元素g的集合,即N=σ-1(1′)={g∈G∣σ(g)=1′}。 N是G的一个正规子群。对于Gˊ的任意元素aˊ,σ-1(aˊ)={x|x∈G ,σ(x)= aˊ}是N在G 中的一个陪集。Gˊ的元素和N在G中的陪集一一对应。 设N是G的正规子群。若A,B是N的陪集,则AB也是N的陪集。 【环】R非空,有加、乘两种运算 a+b=b+a2)a+(b+c)=(a+b)+c, 3)R中有一个元素0,适合a+0=a, 4)对于R中任意a,有-a,适合a+(-a)=0, 5)a(bc)=(ab)c,

小数乘除法应用题经典题

小数乘除法应用题强化练习 1、一台榨油机每小时榨油0.45吨,4台这样的榨油机3.5小时榨油多少吨? 2、小华和小川两人同时从乙地分别向甲、丙两地背向而行,小华每小时走 3.2千米,小川每小时走2.6千米,走了4小时两人相距多远? 3、1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3.8千克,照这样计算,10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4、光明小学采用乐节约措施后每个月节约用水3吨,如果每吨水2.8元。光明小学全年可节约水费多少元? 5、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倍。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4.5小时两车相遇。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7、玩具商店上午卖出玩具汽车18辆,下午卖出同样的玩具汽车32辆,下午比上午多卖128.8元。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8、列式计算 9、⑴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是 20. 16,其中⑵把 65. 8 平均分成 47 份, 一个因数是18,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每份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0.72 加上 30. 45 除以 8. 7 的商, ⑷一个数的 2. 6 倍是 9. 62 , 和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数的 1. 5 倍比 5. 6 少 0. 8 , 6、用17.8去除0.178 , 所得的商再 这个数是多少?乘以 6.4 , 积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08 除以 1. 76 与 2 . 5 的积, 8、 8. 72 除以 0. 2 的商的 3. 5 倍是多少?商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数的一半是 46 . 2 , 这个数的 1. 2 倍是多少?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

小升初数学(奥数)知识点汇总 一、质数、倍数、倍数、约数、整除问题 1、质数(素数) ①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整数称为质数; ② 100以内质数共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③最小的偶合数是4,最小的奇合数是9;④ 0、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⑤每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形式是唯一的。 ⑥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2、倍数、约数性质 ①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这个数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②“0”没有约数和倍数,一般认为“1”只有约数“1”; ③假如几个数都是某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几个数的组合也是某个数的倍数。例如:26、39是13的倍数,则2639也是13的倍数。 ④一般的数字的约数的个数都是偶数个,但是平方数的约数个数是奇数个。例如:“9”有3个约数(1、3、9),“16”有5个约数(1、二、4、8、16)。⑤约数和倍数必须强调出是哪个数字的约数和倍数。 ⑥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约数。 ⑦一个数如果有偶约数,则这个数必为偶数。 3、整除性质 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点:末尾数字是“0、2、4、6、8”; ②能被“3(9)”整除的数的特点:各位上数字和能被“3(9)”整除; ③能被“4(25)”整除的数的特点:末尾两位能被“4(25)”整除; ④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点:末尾数字是“0或5”;

⑤能被“8(125)”整除的数的特点:这个数末三位能被“8(125)”整除; ⑥能被“7、11、13”整除的数的特点:这个数从右向左每三位分成一节,用奇数节的和减去偶数 节的和,所得到的差能被“7、11、13”整除。如果求余数时,则奇数节和小于偶数节和时,需要将奇数节和加上若干个“7、11、13”,再相减。 ⑦能被“11”整除的数的另一个特点:这个数奇数位数字和与偶数位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例如:“122518”分析:奇数位数字和1+2+1=4,偶数位数字和2+5+8=15,差为11,说明这个数可以被 11整除。如果求余数时,则奇数位数字和小于偶数位数字和时,需要将奇数位和加上若干个“11”,再相减。 二、公约数、公倍数 1、最大公约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通常用“()”表示。 2、最小公倍数:公有质因数和独有公因数的连乘积。用“[]”表示。 3、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约数和最大公倍数的乘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8和9,它们是互质数,所以(8,9)=1,[8,9]=72。 5、如果两个自然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18与3,18÷3=6,所以(18,3)=3,[18,3]=18。 6、两个整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例如8和14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所得的商分别为4和7,那么4和7是互质数。 ▲7、根据互质数的意义,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8、解题思路和方法 (1)求公约数和公倍数一般采用短除法。 (2)对于比较大的两个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一般大于11),也可以采用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步骤:用大数(被除数)除以小数(除数)得到余数,所求最大公约数就是除数与余数的

函数定义域知识点梳理、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题带答案

函数的定义域 【考纲说明】 1、理解函数的定义域,掌握求函数定义域基本方法。 2、会求较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3、会讨论求解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知识梳理】 (1) 定义:定义域是在一个函数关系中所有能使函数有意义的 的集合。 (2) 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原则 1.当函数y=f(x)用列表法给出时,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表格中所有实数x 的集合。 2.当函数y=f(x)用图象法给出时,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图象在x 轴上的投影所覆盖的实数的集合。 3.当函数y=f(x)用解析式给出时,函数定义域指的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4.当函数y=f(x)由实际问题给出时,函数定义域要使函数有意义,同时还要符合实际情况。 3、.确定定义域的依据: ①f(x)是整式(无分母),则定义域为 ; ②f(x)是分式,则定义域为 的集合; ③f(x)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 的集合; ④对数式中真数 ,当指数式、对数式底中含有变量x 时,底数 ; ⑤零次幂中, ,即x 0中 ; ⑥若f(x)是由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则定义域是各个函数定义域的 。 ⑦正切函数x y tan = 4、抽象函数的定义域(难点) (1)已知)(x f 的定义域,求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 由复合函数的定义我们可知,要构成复合函数,则内层函数的值域必须包含于外层函数的定义域之中,因此可 得其方法为:若)(x f 的定义域为()b a x ,∈,求出)]([x g f 中b x g a <<)(的解x 的范围,即为)]([x g f 的定义域。 (2)已知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求)(x f 的定义域 方法是:若()][x g f 的定义域为()b a x ,∈,则由b x a <<确定)(x g 的范围即为)(x f 的定义域。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点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总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小数除法练习题经典)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一) 基础游乐园 1、算一算,比一比。 128÷8 = 720÷24 = 200÷40= 12.8÷8= 72÷24= 200÷4= 2、完成下面的竖式。 6 8.4 3 7.5 7 7.21 8 20.8 9 11.7 3 3.51 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1 4 83 0. 2 24 7 9.8 7 5. 81 18 4.5 15 36 7 5. 6 3.6 30 2 8 21 9 60 2 8 21 60 0 0 0 4、一辆货车5小时行驶了421.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一只野兔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5千米,一只鹿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50.4千米。鹿的最快速度是野兔的多少倍? 七彩冲浪板 6、洋洋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掉了,结果比原来多3.6,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小数除以整数(练习二) 基础游乐园 1、直接写得数。 1.2÷4= 32÷8= 0.72÷9= 4÷5= 50.4÷1000= 4.704÷100= 2、填一填。 (1)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6,被除数是128,那么除数是( (3)两数相除的商是3.14,被除数扩大10 是( )。 3、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大于1的在括号里画“√”) 5.29÷6( ) 83.25÷46( ) 0.27÷27( ) 7.24÷7( ) 13.27÷19( ) 0.03÷5( ) 39.6÷9( ) 1.08÷5( ) 4、用竖式计算。 37.8÷28 96÷15 75.2÷32 287÷35 5.46÷42 3.64÷14 5、12包牛奶一共重3.6千克,平均每包牛奶多少千克? 七彩冲浪板 6、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丽去公园玩,买门票共用去了37.5元。已知一张大人票与两张小孩票票价相等,一张大人票要多少元?

小升初数学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数学必考公式 常用数量关系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9、a:b = c:d ad=bc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长 b:宽)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 πd=2 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S=πr2 9、扇形(S:面积 n:圆心角 r:半径)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与典型例题

集合 一、知识点: 1、元素: a 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A ;若b不是集合A的 ( 1)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若 元素,记作 b A ; ( 2)集合中对象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用数集:N; N*; N ;Z; Q;R 2、集合的关系: 子集 相等 3、全集 交集 并集 补集 4、集合的性质: (1)A A A,A,ABBA; (2)A A, A B B A; (3)( A B)(A B); (4)A B A B A ABB; (5) C S(A B) (C S A) (C S B),C S( A B) (C S A) (C S B);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集合 A { a 2, (a 1)2 ,a 23a 3} ,若1 A ,求a。 例 2. 已知集合M =x R | ax 2 2x10 中只含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

例3.已知集合 A { x | x2x 6 0}, B { x | ax 1 0}, 且B A ,求 a 的值。\ 例 4. 已知方程x2bx c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 , x 2.设 C= {x , x 2},A={1,3, 11 5,7,9}, B={1 ,4,7,10} ,若A C,C B C ,试求 b, c 的值。 例 5.设集合A { x | 2 x 5}, B { x | m 1 x 2m 1} , (1)若A B,求 m 的范围;(2)若A B A ,求m的范围。

例 6. 已知 A ={0 ,1} , B = {x|x A}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B ,并指出集合 A 与 B 的关系。 三、练习题 1. 设集合 M = { x | x 17}, a 4 2,则( ) A. a M B. a M C. a = M D. a > M 2. 有 下 列 命 题 : ① { } 是 空 集 ② 若 a N, b N , 则 a b 2③ 集合 100 N , x Z} 为无限集,其中正确命 { x | x 2 2x 1 0} 有两个元素 ④ 集合 B { x | x 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3. 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M ={ (3, 2)} , N ={ (2, 3)} B. M ={3 ,2} , N ={( 2,3)} C. M ={ ( x , y ) |x + y = 1} , N = {y|x + y = 1} D.M ={1 ,2} , N ={2,1} 4. 设集合 M { 2,3, a 2 1}, N { a 2 a 4,2a 1},若M N { 2} , 则 a 的取值集 合是( ) { 3,2, 1 } B. { -3} C. { 3, 1 } D. { - 3,2} A. 2 2 5. 设集合A = {x| 1 < x < 2} , B = {x| x < a} , 且 A B , 则实数 a 的范围是 ( ) A. a 2 B. a 2 C. a 1 D. a 1 {( x, y) | y 1} 6. x 设 x ,y ∈ R ,A = {( x ,y )|y = x} , B = , 则集合 A ,B 的关系是( ) A.A B B.B A C. A =B D.A B 7. 已知 M = {x|y = x 2- 1} , N = {y|y =x 2 -1} , 那么 M ∩ N =( ) A. Φ B. M C. N D. R 8. 已知 A = {-2,- 1,0,1} , B = {x|x = |y|,y ∈ A} ,则集合 B = _________________ 9. 若 A { x | x 2 3x 2 0}, B { x | x 2 ax a 1 0}, 且B A ,则 a 的值为 _____ 10. 若 {1,2, 3} A {1 , 2,3, 4, 5} , 则 A = ____________ 11. 已知 M = {2 , a , b} , N = {2a , 2,b 2 } ,且 M =N 表示相同的集合,求 a , b 的值 12. 已知集合 A { x | x 2 4x p 0}, B { x | x 2 x 2 0}且A B, 求实数 p 的范 围。 13. 已知 A { x | x 2 ax a 2 19 0}, B { x | x 2 5x 6 0} ,且 A , B 满足下列三 个条件:① A B ② A B B ③ Φ A B ,求实数 a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