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实物

合集下载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照片档案是记录和保存照片素材的重要载体,对于组织和个人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良好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确保照片素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保存,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和操作流程。

二、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1. 档案分类与编目照片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编目,以便于检索和管理。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分类。

每一个照片档案都应有惟一的编目号,以便于标识和管理。

2. 档案数字化处理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保存安全性,照片档案应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化处理包括扫描照片、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等。

扫描时应注意保持照片的原貌,确保扫描质量和准确度。

电子档案数据库应具备良好的检索功能和安全性保障。

3. 档案存储与保护照片档案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尘、防火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水、防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对于珍贵的照片档案,可以采用专门的保护措施,如酸性纸套、气密包装等。

4. 档案检索与利用照片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应方便快捷。

档案编目号应清晰标注在每一个照片上,以便于查找。

电子档案数据库应具备多种检索方式,如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检索。

同时,应制定档案利用规定,明确谁可以使用档案、如何申请使用等。

5. 档案销毁与转移对于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照片档案,应及时进行销毁。

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如物理销毁或者数字化销毁。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照片档案,可以考虑转移到专门的档案馆或者机构进行管理。

三、照片档案管理的操作流程1. 档案采集与整理根据照片档案的来源,进行采集和整理。

采集可以通过拍摄、扫描、接收捐赠等方式进行。

整理时应按照分类规则进行编目,对照片进行质量检查和修复。

2. 档案存储与保护将整理好的照片档案存放在专门的档案室中,确保环境符合要求。

对于珍贵的照片档案,可以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酸性纸套、气密包装等。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照片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照片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规范,包括档案分类、存储方式、索引标识、备份与恢复以及安全保护等五个方面。

一、档案分类1.1 按照主题分类:将照片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如人物、风景、活动等,便于查找和管理。

1.2 按照时间分类:将照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可以按年份、月份或具体日期进行分类,方便追溯和归档。

1.3 按照地点分类:将照片按照拍摄地点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国家、地区、城市或具体场所进行分类,有助于查找和定位照片。

二、存储方式2.1 数字存储:将照片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或服务器中,便于管理和备份,同时可以进行在线分享和传输。

2.2 实体存储:将照片以实体形式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中,便于携带和传输,同时需要注意存储介质的防潮、防尘和防磁等措施。

2.3 云存储:将照片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可以实现远程访问和共享,同时需要确保云存储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索引标识3.1 文件名命名规范:为每张照片设置有意义的文件名,包括主题、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便于快速定位和识别照片。

3.2 元数据标注:为照片添加元数据信息,包括拍摄设备、拍摄参数、拍摄时间等,方便后续的检索和分析。

3.3 关键词标注:为照片添加关键词标签,包括人物、地点、活动等关键词,便于通过关键词搜索进行查找。

四、备份与恢复4.1 定期备份:定期将照片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可以选择本地备份或云端备份,同时备份的存储介质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

4.2 多地备份:将照片备份到多个地点,避免单点故障带来的数据丢失风险,可以选择在家中、办公室和云端等多个地方进行备份。

4.3 恢复测试:定期进行照片备份的恢复测试,验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在需要恢复时能够顺利进行。

五、安全保护5.1 防火防水:将照片存储在防火、防水的环境中,避免因火灾或水灾导致照片的损失,可以选择专业的防火柜或防水袋进行存储。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照片档案是一种以图像形式记录重要信息和历史瞬间的档案类型,具有直观、生动、真实等特点。

为了有效地管理照片档案,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制定以下规范。

一、照片档案的收集1、明确收集范围照片档案的收集应涵盖单位或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包括但不限于会议、活动、工程项目、科研成果、领导视察、员工风采等。

2、确定收集渠道通过单位内部的各部门、个人主动移交,以及从外部单位或个人获取等方式进行收集。

3、收集要求(1)照片应清晰、完整,能够准确反映所拍摄的内容和场景。

(2)对于重要的照片,应同时收集相关的文字说明,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等信息。

二、照片档案的整理1、分类按照内容、时间、主题等方式对照片进行分类,确保分类合理、便于查找。

2、编号为每张照片赋予唯一的编号,编号应具有逻辑性和可识别性。

3、装册将整理好的照片装入相册或档案盒,并在相册或档案盒上标注相应的类别和编号。

三、照片档案的保管1、库房条件照片档案应存放在专门的库房中,库房应具备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盗等设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存放方式照片应避免挤压、折叠,可采用平放或悬挂的方式存放。

3、定期检查定期对照片档案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褪色、霉变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照片档案的利用1、借阅手续严格遵守借阅制度,办理相关借阅手续,明确借阅期限和用途。

2、利用限制对于涉及机密、隐私的照片档案,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限制利用。

3、复制要求如需复制照片,应保证复制件的质量,并在复制件上注明原件的出处和相关信息。

五、照片档案的销毁1、鉴定标准定期对照片档案进行鉴定,对于失去保存价值的照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销毁。

2、销毁程序销毁照片档案应经过审批,并由专人负责监销,确保销毁过程安全、彻底。

六、照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1、数字化处理将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照片档案库,便于存储、管理和利用。

实物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实物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物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实物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实物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文物、书画、照片、实物标本、设备资料等。

第三条实物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集中管理,分级负责;(三)科学保管,规范利用;(四)依法依规,严格程序。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实物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实物档案管理的全面工作,成员由单位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

第五条设立实物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等工作。

第六条实物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一)制定实物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三)负责实物档案的保管、修复和防损;(四)负责实物档案的鉴定、统计和公布;(五)负责实物档案的查询、借阅和利用;(六)负责实物档案的维护、更新和拓展。

第三章收集与整理第七条实物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二)重点收集,兼顾一般;(三)依法依规,尊重知识产权。

第八条实物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分类、编号、存放等要求进行整理;(二)填写《实物档案登记表》,详细记录实物档案的基本信息;(三)对有特殊保存要求的实物档案,应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保管与维护第九条实物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根据实物档案的材质、形状、用途等特性,选择合适的存放环境;(二)定期检查实物档案的保存状况,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三)对易损、易腐、易褪色的实物档案,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四)建立实物档案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安全措施。

第十条实物档案的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定期对实物档案进行清洁、消毒、修复等工作;(二)根据实物档案的实际情况,定期更换或修复损坏的包装材料;(三)对特殊材质的实物档案,应采取专业维护措施。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1.引言照片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们记录了过去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保护这些照片档案,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档案的组织、分类、存储、检索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档案组织2.1 档案编号每一个照片档案应该有一个惟一的编号,以便于标识和管理。

编号可以采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的组合,具体的编号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定。

2.2 档案分类根据照片的内容、来源、时间等因素,将照片档案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主题、地点、时间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的存储和检索。

3.档案存储3.1 数字化存储将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提高档案的存储效率和保护安全性。

数字化存储可以通过扫描照片或者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然后将照片保存在计算机或者其他存储设备中。

3.2 存储介质选择选择适合长期保存的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磁带等。

同时,应定期备份照片档案,以防止数据丢失。

3.3 存储位置为了确保照片档案的安全性,应选择一个干燥、通风、温度恒定的存储位置。

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灰尘等因素对照片的伤害。

4.档案检索4.1 检索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照片档案检索系统,包括索引、目录、关键词等。

通过这些检索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照片档案。

4.2 检索方式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时间范围检索、分类检索等方式进行照片档案的检索。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

5.档案保护5.1 材料保护对于纸质照片档案,应选择酸性纸张和酸性胶水,以防止照片的退色和损坏。

同时,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使用专用的照片档案盒进行存放。

5.2 数字保护对于数字化的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同时,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工具进行数据的安全保护。

5.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照片档案的存储环境和状态,确保照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如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者更换存储介质。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照片档案管理是指对照片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整理、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合理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访问性,提高照片档案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照片档案的分类、整理、存储和检索等方面的要求。

二、照片档案分类1. 照片档案应根据内容、来源和形式进行分类。

2. 内容分类:根据照片所涵盖的主题、场景或者对象进行分类,例如人物照片、风景照片、事件照片等。

3. 来源分类:根据照片的来源进行分类,例如个人拍摄照片、机构采集照片、社交媒体照片等。

4. 形式分类:根据照片的格式进行分类,例如数码照片、胶片照片、印刷照片等。

三、照片档案整理1. 照片档案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整理,确保照片的有序性和一致性。

2. 照片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确保照片的时序性。

3. 照片应配备相应的说明文字或者标签,包括拍摄日期、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4. 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及时清理和整理无效或者重复的照片。

四、照片档案存储1. 照片档案应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云存储等。

2. 照片档案应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可靠性和防止意外丢失。

3. 照片档案应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或者设备,避免与其他档案混淆或者污损。

五、照片档案检索1. 照片档案应建立相应的索引系统,以便于快速检索和查找照片。

2. 索引系统可以按照照片的分类、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进行建立。

3. 索引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易用性,方便用户进行检索操作。

4. 照片档案的检索结果应准确、全面和及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六、照片档案保密1. 照片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保密意识和责任心,确保照片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2. 照片档案应设立权限管理机制,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和使用。

3. 照片档案应采用加密技术,确保照片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照片档案管理是对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对于照片档案的管理规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收集工作规范1.明确收集范围:明确收集的照片档案的类型和内容,包括个人照片、历史事件相关照片、社会活动照片等。

2.确保收集渠道合法合规:收集照片需从合法渠道获取,不得侵犯他人的信息权、肖像权等。

3.制定收集计划:根据需求和资源,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包括目标数量、质量要求、时间进度等。

二、整理工作规范1.建立分类体系:根据照片的类型、时间、地点等属性,建立详细的分类体系,方便后续管理和检索。

2.标注信息准确完整:对每张照片进行信息标注,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信息,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3.数字化处理:将纸质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专业设备将照片扫描成电子文件并保存备份。

三、保存工作规范1.选择合适的保存介质:根据照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介质,如硬盘、光盘、云存储等,并确保保存介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建立备份机制:对重要的照片档案进行备份,确保即使发生损坏、丢失等情况,照片档案仍能恢复。

3.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保存的照片档案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保存介质和照片文件的完好无损。

四、利用工作规范1.制定利用政策和流程:根据照片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制定详细的利用政策和流程,确保照片档案的合理利用。

2.授权管理:对照片档案的利用进行授权管理,明确谁有权利使用照片档案,并制定相应的使用要求和约束。

3.提供便捷的检索和使用方式:建立便捷的检索和使用系统,方便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照片档案,并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文件进行使用。

五、管理工作规范1.建立照片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流程和规范,确保照片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和监督:培训工作人员熟悉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并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规范的执行。

3.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照片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对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可以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 供重要的支持和参考。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创新,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 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意义:记录社会发展历程,推动社会进步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记录了社会发展的 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变
化。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可以为我们提供反 思和借鉴的资料,帮助我们一份录 像添加详细的标注和说明 ,以便查阅。
归档整理
将整理好的声像档案资料 进行归档,建立档案目录 和索引。
声像档案保管
存储设备
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如硬盘 、光盘等,确保存储安全。
备份管理
定期对声像档案进行备份,以防数 据丢失。
保密管理
对涉及机密的声像档案进行加密处 理,确保信息安全。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概述 • 实物档案管理制度 • 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管理的意义与价值
01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概述
实物档案定义与特点
实物档案定义
实物档案是指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档案,包括具有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物品、 器物、建筑物等。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还可以为研究社会历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促进历史研究的深入和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问题和发展方向。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可以推动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为后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提供支持和参考。
价值:为研究社会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可以为研究社会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为历史学家和其他研究者提供重 要的证据和参考。
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可以弥补文字资料的不足,为研究社会历史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记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片册目录
册号
室限 备注
5、册内目录:册内照片目录相当于文书档案老方
法和科技档案的卷内目录。以张或以组为单位著 录。 册内照片目录
照片号 题 名 时间 页号 底片号 备注
四、数码照片的整理: 原则:数码照片必须制成纸质照片,按双套制 要求保存。 (一)纸质数码照片按BG/T11821-2002《照片档 案管理规范》标准整理,并在“张号”后加“S”, 以区别传统照片。 如:J015-Y-16S,J015表示全宗号,Y表示 保管期限,16为该全宗内永久保管的数码照片顺 序号,“S”代表该照片为由数码照片制成的纸质 照片。
(四)组合照片说明的填写: 1、一组(若干张)联系密切的照片按顺序排 列后,可拟写组合照片说明。采用组合照片说明 的照片,其单张照片说明可以从简。 2、组合照片说明应概括揭示该照片所反映的 全部信息内容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应在组合照片说明中指出所含照片的起止 张号和数量。 4、同组中的每一张照片均应在单张照片说明的 左上角或右上角标出组联符号。组联符号依次采 用“①”、“②”、“③”…同组中
数码照片档案: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 为档案保存的数码照片。 三、芯页:用以固定照片、底片,并标注说明 的中性偏碱性纸质载体,是照片册、底片 册的组成单元。(有照片芯页、和底片芯 页)
收集范围
一、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 果的照片。 二、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本地 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 三、本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 片。 四、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 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象 的照片。
组合照片说明 • 第一组照片为1-12张,共12张。 2000年3月2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考察舟山,省人 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志纯和市领导王辉忠、彭国镇、 唐一军、乐连珠等陪同考察。在舟期间,何鲁丽 听取了市领导有关舟山市情和两个文明建设情况 的汇报,参观了“海天佛国”普陀山。 • 拍摄时间:20000322 摄影者:夏友忱
排列:照片册的排列按照全宗号、保管期 限、册号或(张号)的顺序排列,上架保 存。 (七)照片档案目录的编制: 1、目录的著录:以照片的自然张或若干 张(一组)为单位著录成为照片档案目录
的条目,除不进馆和不用软件的单位外,其他 单位都应以张为单位进行著录。 2、单张照片的著录:根据单张照片的说明编制 照片目录。 3、一组照片为单位著录时,以一组照片为单位 著录时,题名应根据题名拟写要素,简明概括、 准确反映一张照片在基本内容;照片号、底片 号、页号均应著录起止号;时间应著录起止时 间;参见号、摄影者可著录多个。
(三)单张照片说明的填写: 1、说明的格式:说明应采取横写格式,分 段书写。其格式如下: 题名: 照片号: 底片号: 参见号: 时间: 摄影者: 文字说明:
购买成品档案册的,格式已固定,只要将内 容填写进去即可。 2、说明的内容: 题名:应简明概括、准确反映照片的基本内容, 人物、时间、地点、事由等要素尽可能齐全。 照片号: ? 底片号: ? 参见号:是指与本张照片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载 体档案的档号。如:文书档案J015-2005-Y-20, 科技档案J015-K1.1-11
(二)若采用照片、底片合一编号法,可以不填写 底片号。 采用照片、底片合一编号法的前提是: 1、照片号采用全宗号—保管期限—张号格式 2、照片底片齐全。
(三)底片号的登录:用铁笔将底片号横排刻写在 胶片乳胶剂面片边处,不得影响画面。 (四)底片袋的标注。底片放入底片袋内保管,一 张一袋。应在底片袋的右上角标明底片号。对翻 拍底片,应在底片袋右上方标明“F”字样。对拷 贝底片,应在底片袋的左上方标明“K”字样。 (五)底片的入册:应按底片号顺序将底片依次插 入底片册。(底片册样本)
五、记录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 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 的照片。 六、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收集时间
一、对具有归档价值的照片,其摄影者或承办单 位应及时整理,向档案室归档,一般不应跨年。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的 规定,照片档案随立档单位其他载体形态的档 案一起向有关档案馆移交(如重大活动档案)。 在特殊情况下,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可以提前或延迟移交。
拍摄时间:应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1-4位 表示年,第5-6位表示月,第7-8位表示日. 如:20070225表示拍摄时间为2007年2月25 日。 摄影者:一般填写个人,必要时可加单位。 文字说明应综合运用事由、时间、地点、 人物、背景、摄影者等要素,概括揭示照片 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或仅对题名未提到 的内容作出补充。
三、照片的整理: (一)照片的分类:应在全宗内按保管期限—年 度—问题进行分类。跨年度且不可分的照片, 可按保管期限—问题—年度进行分类。 (二)照片的编号: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 片在全宗内分类与排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 由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或全宗 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组成。照片号有两种 格式:
六、照片的保管: (一)包装物:包装物即为底片袋、底片册和照片 册。 (二)装具:底片、照片应在能关闭的装具中保存。 装具应采用不可燃、耐腐蚀的材料,避免使用木 制及类似材料。木制材料易燃、易腐蚀,还可能 挥发出某些有害气体,促使底片、照片老化或褪 色。 (三)温湿度要求:
(四)保管要求和措施 1、存贮库房应保持整齐、清洁。 2、照片档案入库前应进行检查。对受污染 的照片、底片应进行技术处理,防止受污染的 照片、底片入库。 3、接触底片应保持手部清洁,并且拿底片 的边缘。确保底片不受污染。 4、底片册、照片册应立放,不应堆积平放, 以免在下面的底片、照片受压后造成粘连。
组合照片说明 第三组照片26-39张,共14张。2002年 5月17日上午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在定海华 侨饭店召开;市委常委、秘书长钟达、副 市长冯淑仙、市委办副主任乐蓉英及市属 各单位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档案工作人 员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拍摄时间:20020517 摄影者:朱红英
• • • • •
(二)数码照片的存储 数码照片存储为JPG或TIF为通用格式。 第一种格式编照片号的(全宗号—保管期 限—册号—张号)J015—Y—002—000001, 第二种格式编照片号的(全宗号—保管期 限—张号)J017—Y—000001
(三)数码照片在电脑上存储完毕后,还应将其 和照片档案基本目录等一起刻成光盘,进行脱 机保存。光盘按《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进行整理归档。电子文件管理课程将具体讲到 这方面的内容。
用格式二进行编号的,底片号和照片号可 以采用合一编号法。前提是照片、底片齐全 如果整理的照片里,既有数码纸质照片 又有传统照片,照片编号连在一起。底片编 号和数码照片分别编号。底片分保管期限跨 年度编流水号,电子版的数码照片在存储的 时候编号与数码纸质照片的编号一致。数码 纸质照片在整理时,顺序号后加“S”。
的照片其组联符号相同。组联符号不宜越册, 即一组照片一般不应分散在不同照片册内。 5、整理照片时因保管期限或密级的不同,有些 同组照片可能会被分散到不同的照片册内,应 在组合照片说明中指出这些密切相关照片的保 管期限、册号和组号。 6、组合照片说明可放在本组第一张照片的上方, 也可放在本册所有照片之前。(最好是放在第 一张照片的上方,看起来比较直观)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亦可在此栏表述如照片归 属权不属于本单位的,应注明照片版权、来源 等。 说明的位置:单张照片的说明,可根据照 片固定的位置,在照片的右侧、左侧或正下方 书写。用照片档案册的在照片档案册芯页标注 的位置书写。
题名:舟山市著名书法家王亚于2005年在舟山市 档案馆向市馆捐赠100多幅其本人作品。 照片号:J015-Y-5S 底片号: 参见号:光盘J015-Y-9 拍摄日期:20051214 摄影者:朱红英 文字说明:左一为书法家王亚,左二为舟山市档 案局副局长郭建明
五、底片的整理: (一)底片的编号:底片号是固定和反映底片 在全宗内排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由全宗 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组成。其格式为: 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 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没有给全宗号的单位,全宗号可以不写。
保管期限代码:分别用“1,2,3”或 “Y,C,D”对应代表永久、长期、短期; 张号:一个保管期限内底片的排列从 “1”开始的顺序编号。底片、数码混杂的 情况下,底片编号法:一个保管期限一个 流水号;数码照片编号法:和数码照片号一 样。
照片档案管理 规范
一、照片档案的定义:
照片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 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 史记录。照片档案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二、数码照片和数码照片档案的定义:
数码照片是指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获得的, 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 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照片档案的整理
一、整理原则: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 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 供利用的原则。照片档案的底片、照片应分开存 放。 二、保管期限的确定:保管期限按照片、底片的 价值划定的存留年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对照片、底片保管期限的划分按照《国家档案局 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执行。(对照片 进行鉴定。剔除没有归档价值的或重复的照片, 并根据照片内容划分保管期限)
(五)照片的入册: 照片册由297mm*210mm大小的若干芯页和封面、 封底组成。市档案经营服务部购买成品照片档案 册或者用照片内芯散页放置在文书档案盒中。按 照片号的顺序将照片固定在芯页上,组成照片册。
(六)照片册的册内备考表、册脊及排列 册内备考表:本册情况说明、立册人、检查 人、立册时间。本册情况说明内容:填写册内 照片缺损、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对照片 册立册后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就由有关的档案 管理人员填写说明,并签名、标注时间。 册脊:照片册册脊的项目包括:全宗号、保 管期限、册号、起止张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