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质量分析范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质量分析范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质量分析范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质量分析范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考试的试卷从总体上来看难简程度是比较适中的,而且从试卷上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和教材联系非常紧密。既考了三个单元课内的东西,又有由此而生发的能力测试。语文这一科是历来为学生忽略的一种,这次考试的试卷就起了一个警示的作用,它无形地告戒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课,考试就考不好。它对促进学生听课这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觉得对高一学生很适用。

第二方面,考察的知识点很全面,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而且难简程度也很适中。既考了字音,字形,词语填空|,成语运用,病句修改。又考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果不好好听课的话,肯定答不对)。文言文这一块除了有正常的一道文言翻译题以外,还有许多课内学过的。通假字,词语解释,文言句式,重点实、虚词用法,文言翻译,这些不仅需要认真听课,还需要较扎实的基本功。而文言阅读题可以说是以上方面的综合运用,一种能力检测。常说的“得法于课内,得备于课外。”这道题就可以看出来,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了。

二、学情分析

这届高一学生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但由于学生不一样,听课能力也肯定有所区别。重点班及格以上人数53人,普通班也能达到近30人。百分以上人数重点35人,普通班10人左右,平均分都能及格,所以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但是,学生还主要把精力放在课外而极少关注课内。可以说错置了主次,这次他们也吸取了教训,知道不能忽视课本了。

另外,他们的学习方式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而高中更注重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多的需要去理解,去进行信息筛选,知识整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说,这次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是《人在风中》,文章并不难,学生也基本上能读懂。但十八分的现代文得一半的学生都很少(普通班),原因是能意会而不能有效的言传。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学生体现出来的问题有:

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

2、读书太少,主要表现在作文方面没有素材。

3、不会答题。

4、学习方式不对。

5、基础薄弱。

6、不会文。

三、对策

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老师就要提高讲课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对学生也要多鼓励,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不是没什么可学的。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而重视语文。

2 、读书太少,主要表现在作文方面没有素材。所以老师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推荐,好书大家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3、不会答题,学习方式不对。老师就要多练习,在练习中更多的是进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答题,怎样形成语言。

4、基础薄弱。对待基础薄弱的问题,就要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进行基础的夯实。例如多背课文,多默写,多看名句,诗词等等。

5、不会写。老师就要利用周六进行方面的专题讲座。

另外,从入学我们高一语文组老师就一直让学生写小楷和周记,写小楷的目的是三年后学生能达出漂亮、干净、清晰的试卷。而写周记的原因是“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量到了才会有质的变化。

以上是我们高一语文组共同的策略,不足之处还请领导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 此次考试卷结构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就连文言文阅读也出的是课本上的原文,因此试题难度并不高。 二、成绩情况总结: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选择题得分率低,这些基础题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内容,靠的是学生平时认真阅读和积累,这说明大部学生对基础的不够重视,读书也不够认真外,基础不牢固。 ( )现代文阅读,在答题上扣题不紧,读题不仔细,不能够紧扣文本内容来解答,不能够准确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不能够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较差。 ( )文言文翻译就是课文中的原文,但是得分不够理想,学生的文言基础不够扎实。 ( )名句名篇默写得较好,这说明在老师的狠抓下,学生还是能够去学,去学得扎实一些的。 ( )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比上次月考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老师们再考试前强调的效果不错。 ( )学生的对题目的解题方法不够明确,审题不够细致。由于审题不细致丢分的现象也很突出。 四、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或措施: ( )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各人所长,集中各人优势,使每节课重点、难点更突出,授课效果更好。 ( )从课堂 ?分钟要成绩,抓好早晚读,每次早晚读都给学生定下明确的目标。 (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用足用好教材,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包括字音、字形的掌握、语境义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渗透、内容的整体把握、文体特征的强调等等。

(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每堂课目标明确集中,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思精练,真正让学生学中有所悟,练中有所得,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 )今后在出检测题时要贴近高考,体现出学生的能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期待着下一次考试,我们高一的成绩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今天,我谨代表我们语文组就汇报到这里,有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使用)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 、试卷分析 1、难易程度材料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题目有一定难度。 2、试题结构2020 年高考新题型 、成绩分析 班级考号姓名总成绩市排名校排名班排名语文名次 02310219020112 杨硕 640139631451151 03310219030305 田懋欢 5342491985201142 07310219071330 邵旭冉 43235427381291123 02310219020105 张浩琦 615163962381114 03310219030604 牛彤 5302532287211115 05310219051001 范修莹 40737776473311116 08310219080909 刘扬 43834839353211117 08310219081509 王均颖 36740946564481118 01310219010127 曹玉茹 5442382570141109 01310219010702 宫瑞然 52425930991911010 02310219020104 杜晨曦 70186531111011 03310219030108 高玉 54923290621611012 03310219030228 孔珂483302771953011013 三、主要问题 1、对课文的重视不够充分。

2、理解能力急需提高。 3、语文基本功不够扎实。 4、卷面不够整洁。 四、应对措施 1、态度上要重视。 2、多阅读,勤思考,常总结。 3、练字。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要多读书。语文的学习主要在于多读书、多积累。通过读书可以多积累许多好词好句,这对我的作文肯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1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也该对本次语文考试做个分析和总结。 我的语文成绩是78分(全班最高分81分),这个成绩非常不理想,是我期中考试7门课程中唯一一门没上80分的。 首先是选择题。共10分,我扣了4分,出错率是很高的。错的是“病句判断”和“成语是否用得恰当判断”。期中“成语是否用得恰当判断”一题是自己看错题目了;另一题“病句判断”是真的没弄懂,不会做。本来是不要加“事迹”两个字的,我把这个病句错认为没有病句的一项选了。看来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靠、不扎实。 第二大题默写。我因为有一个字不会写,导致最后丢分1分。下次要多看书,多默写,保证每次默写都要过关才行。 第三大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也丢了1分,原因是我的建议提得不够好,没有理解。 接下来是阅读题,分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 现代文阅读错得比较惨,总共扣了6分。主要原因是我

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理解不到。以后要多做赏析,多阅读。 文言文阅读丢了3分,主要丢分在“翻译句子”和“翻译词语”上。也是基本功不扎实,平时没真正理解。 最后是作文。这次作文我被扣了7分,算是扣得比较多的了。问题可能主要出在:一,我没有把格子写满;二,文中的好词好句不多;三,开头、结尾也不够精彩。 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以后自己要朝以下方面做好,成绩才有可能提高。 1、要多读书。语文的学习主要在于多读书、多积累。通过读书可以多积累许多好词好句,这对我的作文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2、要对读过的文章反复赏析。哪些好词好句用得好,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抒发了怎样额思想感情,这些读完书后都要思考。 3、对文言文要多翻译,现在考文言文阅读,很多题目都是翻译,每看一句文言文都要知道它的意思,要真正理解。 4、要细心。有的地方因为看错题目而丢分真是太可惜了。 我相信,只要我按照上面所说的要求做了,下次考试一定能比这次考得好。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2 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令老师与父母大失所望,也令我也十分震惊,是的,考砸了。

高二(下)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对试题的整体评价: 这套试题内容完整,难度属于中等偏易水平,但也有些题学生做得十分困难,尤其是时间上略显紧迫。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又兼顾基础知识的检测,做到了文学性与现实性、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有助于进一步感悟语文学科教与学、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高二学生更加精准地确立学习目标,也利于调动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是一份令师生比较满意的试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 整体答题情况一般,选择题做得较好,没有出现全部选错的情况,获满分的极少。主观题作答较好,多数学生能按点回答,眉目清楚,层次分明,语言概况整体较好,失分主要在于没有密切结合文本,有效信息筛选不全面,部分学生概括能力较差,文章可以读懂,但概括不出关键信息。 具体存在的问题:有答错题号的现象,少数同学没有养成分点答题的习惯,笼统答题增加了评卷老师找得分点的难度,容易让评卷老师产生疲劳。多数同学是摘抄文中句子作答,有语言表达不完整现象。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语言表达不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主观题的答题上;极少数同学在做主观题时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表态不清,甚至有自相矛盾现象。 (二)古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正确率不是很高,学生在断句、古代文化知识积累和文段内容要点的掌握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文言文基础知识相当欠缺,以致于阅读古文显得困难重重,花费时间太多,答题方法也很欠缺,在翻译时,很多同学没有养成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推测句意的做题习惯,书写马虎,语句表达不连贯的现象较严重。 2、诗歌鉴赏题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的一个弱点,丢分较多,一些同学弄不懂诗句意思,意象、意境的把握不到位,诗歌情感理解出现偏差,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够全面。 3、古诗文默写 此题答题情况较好,获满分的学生较多,也有零分者。得零分者有两种情况,一是留空;一是全写了,但是句句都有错别字。 (三)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 能拿满分者甚少,可见基础普遍不够扎实。语言运用题方面,概括归纳能力不足,有些答案逻辑不通、语病连连,还需要加强。 (四)写作 此次作文,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在审题和立意方面的难度不大。 几大亮点:1. 考生写作文时能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细节能融入文中,使文章亲切自然,感染力强。部分学生文笔不错,语言优美,主题鲜明,思想健康,文思活跃,独辟蹊径,结构严谨自然。2. 大部分学生能达到规定的文章字数,立意深远,有理有据,说服力强,条分缕析,逐层深入,挖掘深意。3. 离题作文很少,低分作文较少,但是一般化作文较多。 不足之处:1. 取材基本相似,文题开阔却视野狭窄;2. 立意肤浅,缺乏深度和新意,千人一面,思想性不够;3. 部分作文内容之间毫无关联; 4.学生拟题能力差,别字较多;5. 不少学生审题不准确、观点不够鲜明,有些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平淡、字体不工,或不能完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作文卷面不够整洁,有些学生无论叙事还是议论还停留在初中水平,思路含混不清,文章毫无构思可言,下笔随意,没有很好审题,出现了偏题的文章。 四、今后教学措施: 针对此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并切实贯彻新课标理念,重视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精讲多练,夯实基础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和基本技能不熟练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解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在新授课阶段务必使学生把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牢固,并在习题课中使学生能灵活正确地运用。 2、培养习惯,强调规范 本次不少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平时学习习惯不好,处理问题没头没尾,解答过程不够完善,解答不规范。所以在今后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作文加强学生字面的功夫,每天坚持练字,锻炼认真答卷的能力,平时加强作文阅读训练,坚持小文章作文,锻炼学生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最全面的意思。 3、加强辅导,高效课堂 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听讲,作业难完成。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与个别辅导,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课堂管理:从本次考试来看,成绩不好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加强课堂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二班、四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期末试卷总体情况解析 期末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学生语文学习阶段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考卷全部按照新课标高考卷的结、型来出题,答题卷同高考答题卷,力求高一学生尽快适应新题型新试卷,试卷也按照高考形式安排了条形码等流程。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选题有难有易,考虑到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新课标题型,故而没有选择很难的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做错。翻译题,难度都不大,但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做对率还是低。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属于与课文联系不大的诗歌,学生的答题情况较差。即使题目点明了从景中有人,景中含情两方面分析,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回答完整,部分学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以后的教学要注意长期适当地在教学中增加对诗歌鉴赏的知识传授和方法引导。 4.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得不了高分,很多学生记住了句子,但是致命的是错别字太多。消灭错别字需要从日常做起,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5.现代文阅读:题目难度并不高,主要是为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理解基本到位,但是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能力欠缺。 6.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与组织语言表述的能力。学生依然能力欠缺。 7 作文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但显示出生活积累的缺乏;构思立意缺乏新意,显示学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字体规范工整有待加强。此外,很多学生写作不规范,漏写标题,缺少字数,潦草书写。作文教学需要讲求长效性和循序渐进性,需要从细节抓起。 三高分学生及普通学生情况分析 语文最高分118分,她总分级部较好,语文保持就不错。前5名语文成绩可以,

最新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要多读书。语文的学习主要在于多读书、多积累。通过读书可以多积累许多好词好句,这对我的作文肯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中语文期中考试 反思总结。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反思总结1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也该对本次语文考试做个分析和总结。 我的语文成绩是78分(全班最高分81分),这个成绩非常不理想,是我期中考试7门课程中唯一一门没上80分的。 首先是选择题。共10分,我扣了4分,出错率是很高的。错的是“病句判断”和“成语是否用得恰当判断”。期中“成语是否用得恰当判断”一题是自己看错题目了;另一题“病句判断”是真的没弄懂,不会做。本来是不要加“事迹”两个字的,我把这个病句错认为没有病句的一项选了。 看来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靠、不扎实。 第二大题默写。我因为有一个字不会写,导致最后丢分1分。下次要多看书,多默写,保证每次默写都要过关才行。 第三大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也丢了1分,原因是我的建议提得不够好,没有理解。 接下来是阅读题,分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 现代文阅读错得比较惨,总共扣了6分。主要原因是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理解不到。以后要多做赏析,多阅读。 文言文阅读丢了3分,主要丢分在“翻译句子”和“翻译词语”上。也是基本功不扎实,平时没真正理解。 最后是作文。这次作文我被扣了7分,算是扣得比较多的了。问题可能主要出在:一,我没有把格子写满;二,文中的好词好句不多;三,开头、结尾也不够精彩。 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以后自己要朝以下方面做好,成 绩才有可能提高。 1、要多读书。语文的学习主要在于多读书、多积累。通过读书可以多积累许多好词好句,这对我的作文肯定有很

高一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下语文月考质量分析总结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月考成绩概况 本次语文月考,人均76分,及格86人,最高分106分,最低分22分。高分段人数少,差生面积较大,优秀率为零,及格率偏低,总体成绩不够理想。二、试卷评价 本次月考试题,题型与近年高考相仿,与教材关系密切,难易适中,结构规范。试题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考察,题型稳定,切近高考,切近教材,考查的测重点突出,没有偏题难题,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答卷情况 通过答题情况及得分对比分析看,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差,卷面潦草、不规范。 2、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视基础的现象。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密,会做的题得分率低。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不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作业、练习落实不到位。 4、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习惯;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规范性不够,很多答题中的常规步骤写的不全、不准。 四、月考暴露出的教学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授和训练不够。【从学生的试卷来看,古代诗文阅读,对文言文关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准确,成语运用判断不准即是明证;客观性选择失分严重,说明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差,不能仔细阅读,不能审清题干要求,不能仔细深入探究比较,只是读了大概,凭印象和语感作答,没有一定的把握度。】 2.教师教学知识落实不力。【如古诗默写出现空缺、关键字错写说明学生识记不牢固,小说阅读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 3.不够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语言文字运用,成语积累较少,病句辨析找不到病根失分明显,语言连贯题填写虚词弄不清逻辑关系和层次,不能按要求仿句,作文在选材和立意上比较一

(完整word)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推荐文档

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 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 C.老聃.(dān )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 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B.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 ..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D.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 3下列各句中“师”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④或师焉,或不焉⑤不耻相师 ⑥孔子师郯子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4.“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 ? ? ? ? 于此乎 出 其皆 人也远矣 出 其 古之圣人, B. ?? ? ? ? ? ? 矣 惑 则耻师焉 于其身也 惑 孰能无 人非生而知之者 , , , C. ?? ? ? ? ? ? 之 习 六艺经传皆通 其句读者 习 授之书而 彼童子之师, D. ?? ? ? ? ? ? 之不复可知矣 道 师 也固先乎吾 道 其闻 生乎吾前, 8.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吾所以 ..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夫秦之所以 ..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D.彼兵者,所以 ..禁暴除害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经传:经书和传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 ? ? ? ? 其贤不及孔子 徒 之 郯子 则群聚而笑之 曰师曰弟子云者 族 之 士大夫 , , , B. ?? ? ? ? ? ? 贤不及孔子 其 郯子之徒 下圣人也亦远矣 其 今之众人 , , C. ?? ? ? ? ? ? 余 于 学 时 于 不拘

语文考试反思300字范文3篇

语文考试反思300字范文3篇 语文温馨的人文关怀等着您;走进语文,触摸每位吧友心灵的欢乐与哀伤,下面是的语文考试反思300字,欢迎来阅读。 成功的人只改变方法,不改变目标;失败的人只改变目标,不改变方法。 期中语文考试我的目标是八十五分以上,成绩下来以后还是没有进步,这是在意料之外,也是在情理之中。仔仔细细地回想这十多天对语文的复习,不管是态度上还是方法上总是有些纰漏的。 首先是态度。我一直认为语文没有物理、数学那么重要,一直觉得自己的语文成绩还行,所以在语文复习上花的时间就没有别的科目那么多。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不好,成绩自然也就不会好,所以今后我首先要做的是先端正学习语文的态度,从根本是解决问题。 其次是方法。前前后后翻了一下试卷,阅读控制在了4分以内,在控制的范围内,但也是基于这次阅读较简单,我认为阅读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争取做到议论文、说明文一分不扣,可是在课外文言文上扣了3分,觉得如果再细一些,也许会少扣几分吧。最后是作文,我觉得作文写得还没有到最好。主要原因是一直认为作文会考家庭生活类的,然后就没怎么准备其它的类型,上考场后将一篇以前准备的作文套了进去,感觉上不太流畅、精致,语言不是很到位,作文上可以再提高1分的,今后要加紧阅读训练和备考作文,文言文方面可以在课下多训练训练。

期中考试走了,期末考试还会远吗?希望在期末考试之前抓紧时间训练,让语文成绩再高一个档次。 写后小记:语文成绩不是太理想,仔细分析了之后,很有收获,希望我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再努力一点,期末有个好成绩! 这次语文考了80分,真是好遗憾啊!这次期中考试考的还不错,班里第二,年级第69名,但是语文成绩没上优秀率! 唉.......我觉得这次期中考试能冲到前面去主要是副科成绩好,主科成绩嘛,语文80,数学100,英语84。看着这种形势,有点后怕啊!下次月考可没有副科考试,拼的是主科实力,还记得上次月考只排了个年级170,班里第9,看来高手还是多啊! 再分析一下吧,除了数学,我语文和英语都没有上优秀率,如果这次副科成绩不算在内,我很有可能没进前180名啊(想到这儿,冷汗直冒)! 所以,我要好好学,争取次次都在前几名。但这也不能是嘴上说说就能达成的,这次大家都没有考好,考后肯定有高手做出深刻的自我检讨,下次的前几名就不是那是容易进的了。 因为考试考的好,肯定要被调到前两排去,那样最好了,能更好的跟老师互动,看清黑板,听老师讲课也更清楚。 我要好好学语文,努力做到上课不开一丝小差,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紧记脑中,下次不再在老师讲过的知识上丢分了。并且,我还要在自己爱看的散文上加一些名著,把它一读再读,将用的好的词句记在心上,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的美。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7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 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

(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

(三)整体考点研究 (一)文言文阅读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 的积累。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 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 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五)语言文字运用 成语,应加强识记积累及成语辨析的训练。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仍是备考重点。连贯,传统题型,抓住几个“一致”的原则 (陈述对象、句式特点、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语体风格、气氛格调等一致)。主观题,注意新旧题型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生活化的体现。 (六)作文 从高考实际出发,建议“主攻议论文,兼顾记叙文”。注意分清文体,在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上加强指导。作文训练要有序列性。材料作文仍是主体,但选取的作文训练材料要丰富多彩。名言类、新闻类、歌诗类、寓言类、关键词类均要训练,注重思辩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根本,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容县中学高三语文组2018年高考备考对策从今年高考的特点看,新考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通过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为必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

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及2010年高考复习建议 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杨彩根 一、试题分析与评价 总体而言,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试题是一份值得充分肯定的试题。 这份试题,结构、题型与分值与前两年基本一致,难易比例基本合理,题意表述严谨清晰,情境设问规范科学,着眼于语文素养,凸显了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注重对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考查,有较明显的区分作用,没有知识性和科学性错误,较好地控制了评分误差,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统一、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要求,具有注重基础、重视积累、回归语文本位、引导性较强的鲜明特色。这些命题指向必将引导高中语文教学从长期存在的重技巧训练而轻能力培养、看重课堂“小语文”而忽视社会“大语文”、不愿从“根本”上下功夫而热衷于剑走偏锋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中摆脱出来,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 具体来说,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用活用足教材,命题取材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纵观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其命题材料与教材或读本有着一定的联系,有的完全来自课本或读本,有的与课本或读本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有的源自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字音题和“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题的语料完全取自课本自不待言,就连语序题的语料也完全取自高中第五册《孔孟》第一自然段;词语题中的词语均来自课本,只是换了新的语境而已,语病辨析题的选项有的跟课文也密切相关;句式转换题的内容是对高中第六册王力《语言与文学》第三节的概括;诗歌鉴赏题是由高中第二册《说“木叶”》一文中“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引申而来的。 科技类文章阅读材料选自朱光潜的《谈美》,讲的是艺术家如何创造艺术,与高中第五册《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何其相似;再说朱光潜的文章几乎每册读本都有,考生应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的是清初江西籍散文家魏禧的《卖酒者传》,一者选用本土作家的作品,言本地之事,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色;二者考生在初中学过了魏禧的《大铁椎传》,对魏禧散文的风格较熟悉;三者清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清代散文语言相对“浅易”,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均是从教材中迁移出来的,难度不大。 文学类文章阅读材料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张炜的散文《木车的激情》,文章赞颂孔子及其弟子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 文章的背景材料考生并不陌生,因为高中第五册有《孔孟》一文。 作文题要求考生对巴黎兽首拍卖会中蔡铭超的行为谈看法,这是一篇要求考生就蔡铭超的行为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章,属于评论性议论文的范畴。这道题虽然遭到了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反宿构、反套作方面确实起到了极为明显的作用。考生之所以感到不好写和写不好,是因为在平时语文教学中习惯于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味片面地训练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对评论性议论文未予以重视,其实高中第五册就有“社会生活评论”写作训练专题,只是被绝大多数老师和同学给忽略了。 (二)重视“双基”,注重积累,突出对考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高一语文反思总结

高一语文反思总结 语文是高一非常重要的学习科目,那么,学生该如何做才能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 关键在于积累字词句篇,品味字里行间流淌的诗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反 思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 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 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 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 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 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 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言是文化老坛酿造的陈年酒,离开文化的浸淫,语言失去生命,如冬日枯枝,开不出 文采的花朵。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字词句篇,品味字里行间流淌的诗意。阅读构筑人 的精神家园,没有涉猎群书、感悟经典的阅读体验,很难领会语言文学的精妙之处。多读 文学作品,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生活在中文语境里,要注意正确使用中文,品味语言 之美,才算带上聆听的耳朵。应对语文考试要研究题型,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基础题考查平日积累,为此可以准备一个知识本,记录常考的字词。汉字的音形义有 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放在一起考查,注音释义以语文教材、权威词典为准,不要盲目 迷信教辅。对于容易混淆的多音字、形近字,要及时归纳,集中记忆,方可事半功倍。文 言字词要注意其特有的用法,多归纳实词意义、虚词用法、古今异义、字词活用、特殊句式,形成知识储备。成语要结合相关典籍中的原句或涉及的典故进行记忆,牢记其中关键 字的意义,把成语还原到文言语境中去理解,才不会望文生义。在知识本里归纳常见病句、常见标点,掌握相关题型的设题方法,可以知己知彼。为了规范使用中文,课余可订阅 《咬文嚼字》等优秀刊物,认真阅读,勤做笔记,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拓展文化视野。阅读鉴赏题往往有答题的套路,上课时要抓住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找出规律,养成良好的

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语文试卷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应用;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基本与中考题型相吻合。但这次考试首次要求 90 分钟来完成试卷,对某些学生的确由一定难度。现就这份考卷及本校学生完成情况作一些分析。 一、数据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生掌握情况还较好,大面积学生都 能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但这次考试高分与低分相差较为明 显,这可能与知识掌握和考试时间短有关。 二、考卷与考情分析 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试卷由背一背、读一读、写 一写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能力、语言应用 能力、体验感悟能力。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三维原则,特别注重语 言的实际运用。 就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背一背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读 一读部分其次,写一写完成得较差。这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 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 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如第16 题要求回答“春风肆虐

给作者带来怎样感受?”大部分学生是回答了“难受”字样,却没有回答“无可奈何”这个感受。写一写部分完成较差, 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 成,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时间 较短有关。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非常完整,逻辑条理非常严 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达中心,只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写 到哪,文章文采也较差。 三、反思与经验总结 1、狠抓语文只是积累,让学生每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材中的课文 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 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字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 体感知能力,并告诉学生杂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 析。 3、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 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 诵读诗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 文,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 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 的文章,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HB2012—201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一、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套测试主要考查了必修1和必修2的全部内容。试卷内容完整,难度属于中等水平,但也有些题目本校学生做的十分困难,尤其是时间上有些紧迫。整体来看,题目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本校学生的语文成绩及格率在69%左右。 二、试卷分析及学生情况: 1.选择题 选择题属客观性题目,整个测试情况如下表: 题号答 案 正答 率% 答A人数 占的比% 答B的人数 占的比% 答C的人数 占的比% 答D的人数 占的比% 1 B 34.1 1.4 1.9 62. 2 34.1 2 B 51.1 7. 3 21. 4 51.1 19.5 3 C 70.0 3.2 24.1 70.0 2.2 4 D 83. 5 5.1 4. 6 5.9 83.5 5 D 53.2 6.5 22.7 16.8 53.2 6 C 74.9 8.6 7.8 74.9 8.1 15 B 27.6 54.6 27.6 8.9 7.3 16 A 71.1 71.1 9.2 8.9 10.3

17 D 32.2 18.9 34.3 13.2 32.2 上表可以看出各题的考查中,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有一定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并且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的,所以这六道题目的得分率比较高。15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但正确率只有54.2%,有20%的学生选择了A,说明对“拍手称快”这一词语不理解;16题是语病题,这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平时练习的重点,但正确率只有36.1%,说明学生对于语文语法还是没有掌握;17题考查的是上下文衔接、语意连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选A的只有67.4%,明显是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这一部分的客观题,充分暴露出我校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平时练习的也出错,需要进一步练习与强化。 2.古代诗文阅读 本次期末考试的古代诗文阅读题目,整体上难度不大,但学生也有失分情况。 首先,文言文阅读题目是截取必修二中的课文《鸿门宴》中的原文,是学生学习过并应该掌握的。从两道翻译题的答题情况来看,第一题明显比第二题答的好,但都是大意能写出来,个别词语像“因”、“举”、“不胜”有50%的学生没有能翻译出来,还有“因击沛公于坐”这一介词结构后置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能准确的翻译出来。总体来看,翻译题目的平均得分在6分左右。 其次,古代诗歌阅读的这首词虽然没有注解,作者范成大学生也不太熟悉,但诗歌的内容对于高一的学生已经可以理解。在第8小题答题中,很多学生都能答出来“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武汉市2014届高中9月调考语文质量分析 洪山区语文高考指导小组 为了便于高三老师明天(周一)评讲试卷,我把高考指导小组同志们的质量分析整理后发给你们,仅供老师们参考。 质量分析主要是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赋分标准、答题情况及主要错误、备考建议。 文言文翻译 一、赋分标准 12.1 具翻译为“全部、详细、都、全”给1分,翻译为“具体、一一”不给分。 以翻译为“把、将”给1分,翻译为“来、被、让、使”或没译不给分。 语意符合语境给1分,如“闻”,译为“使他知道、使他听闻、使他听说”或者“报告给他(皇帝、武帝、官府”均可给分。 语序颠倒不扣分,省略句式没有译出不扣分。 12·2 西翻译为“向西”,有活用现象,给1分。 无所:翻译为“没有什么、什么”给1分, 语意正确与否的关键扣最后一句话“无所不至”,至:不能翻译成“到”,因为不符合语境,结合语境可译为“没有什么不发生”“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什么干不出来”。

官:译为皇上、朝廷、官府等均可,不扣分;人情,没有译古今异义,译成人之常情,没扣分。 12·3 遣:翻译成派,派遣给1分。 执录:翻译成关押、逮捕、扣留等给1分。 语意正确给1分。 13 断句划线超过1处,扣1分,多2处,扣2分,多3处,0分。 对1处给0.5分,但四舍五入,实际给1分,依次类推。 二、得分与失误情况分析 12.1 人均1.17分,只能扣住“具”。失分原因是看不懂,所以乱译,扣不住点“以”,语意不同。 12.2 人均0.83分,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看不出应该活用为“向西”,或者不知道文言文单音词应该变成双音词。难的翻译不到,如“至”。 12.3人均0.82分。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如“遣”译成“派遣”时写错字、还有就是根本不知道“执录”的意思,无积累。 13 人均2.13分,较好,因为读得懂,而且四舍五入,立足给分。 三、备考建议 1扎实落实课本,积累各种文言现象,要有清泉活水,才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根本。 2立足课本,选取课文中经典句子,有意识培养、锻炼提升学生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_1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范文一: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于是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吸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

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对于各科老师,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范文二: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例如:(这个我不能替你写,不知道你究竟错了什么,举上几个小例子就行,50字左右)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月考试卷分析(语文) 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学好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知识,熟悉高考题型,了解高考要点,进而达到熟练掌握高考知识的目的。 一、试卷分析: 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第一二两个单元,共计6篇课文的学习内容。其中基础知识均选自课本原文原段,其它试题则兼顾了课内与课外。 2、试题命制形式仿照高考命题的模式,分别为语言基础知识、现代诗歌、文言文阅读、翻译赏析默写、语言知识运用及表达、作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难度应该说适中。课内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相对比较简单,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只要认真学习、听课、作业,就一定能够获取高分;课外的题目因人而异,按理说也不算难,只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1、选择题不太理想,高分不多。 选择题是学生中考后第一次接触的题型,题型上的改变让学生很不适应。错误主要集中在成语题、语病题。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翻译题共10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关键的字词掌握不够扎实,有的上课反复强调过,但仍然不准确,或过于随意,不够谨严,由于知识不牢固;课内默写6分,其中很多同学出现了错字别字甚至空题现象,满分极少。 3、现代诗歌鉴赏。 舒婷《神女峰》冯至的《蛇》是比较抽象的抒情诗,难度较大,学生不能理解作者意图和诗中情感,还很欠缺赏析技巧和方法。 4、文言文阅读 此次文言文阅读选择题部分选了难度不大的课外文章,翻译部分先了课内的内容,涉及文言实词、古今词义、虚词、文意理解和翻译等方面,应该说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课内的内容。但从本题得分的情况来看,得分情况不理想。这固然与试题本身的难度有关,但也确实暴露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淀不够,反映了我们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不足,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5、作文。 以“亲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多能选择一二事来抒发出真情实感。作文基本上能扣题,中心亦较明确,但也有一些学生没能分清记叙文和抒情文,重在抒情,而忽略了叙事。 三、改进措施: 1、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积累,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学生总结概括的语言功底。 2、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看重课本、课文的学习,认识语文课文的人文价值,并最大可能地开发课本、课文、读本的考评价值。强化语文高考题目在课外、知识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