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

【摘要】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乃至世界突出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肝炎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逐渐发展而成,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在肝硬化中最为常见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是中国肝硬化发生的最常见类型,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带来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治疗也较为困难通过临床护理宣教,加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理管理,提高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的自我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大约有3.5亿HBV携带者,而中国HBV携带者约占全球的1/3,其中约有20%-30%发展成肝硬化,且2%-5%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成肝癌,这对人们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

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因此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1治疗

1.1恩替卡韦(ETV)具有很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HBV的聚合酶进行抑制。抑制其启动、反转和DNA的合成等。乙肝肝硬化是由于HBV的长期持续复制,肝炎反复活动、发展的结果,抑制病毒复制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本研究结果发现,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患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ALT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上升,Child-pugh评分减少,血清HBV-DNA明显转阴。但是与其他核苷类似物比较疗效。而且相对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以及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的耐药发生率极低,只有在感染拉米夫定耐药株的患者,才会出现恩替卡韦耐药表型,在aM2-V+aL180M变异基础上,再联合aT184、nS202或riM250三个位点中至少1个位点的氨基酸替代变异,3个位点的突变限制恩替卡韦与HBV多聚酶的结合而导致耐药的发生。作为初始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是优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等[1]。

1.2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等范畴,病机与湿、热、痰、毒、郁、瘀、虚相关,涉及肝

脾肾三脏。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该病脾虚是本病的根本,血瘀是基本病理,故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总则,自拟健脾化瘀方中人参具有健脾、补气、生津之功;黄芪、自术健脾益气,稳固中土,符合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鳖甲味咸气寒,人肝脾血分,与牡蛎配伍,可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丹参、赤芍、桃仁、当归活血化瘀通络。诸药相配,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祛邪之功效。再配以阿德福韦酯,如此中西医结合,相辅相成,故疗效满意[3]。

2护理

2.1心理护理乙肝肝硬化迁延不愈,常导致患者抑郁、焦虑、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变化。通过详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知识层次,职业性质以及社会支持等情况。予鼓励、安慰患者,指导其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正确面对自身疾病.并解决长期治疗中碰到的各种困难,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参与自我护理,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

2.2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安排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多卧床休息,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感冒,注意口腔卫生。

2.3饮食知识指导肝脏是营养代谢的重要器官.指导

进食低脂、优质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宜多样化,少食多餐,避免偏食及暴饮暴食,并戒酒。睡前加餐一次,减少蛋白、脂肪分解,纠正负氮平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定期评估、监测,对失代偿期肝昏迷前期患者,应忌蛋白饮食[2]。

2.4保持肠道清洁肠道的酸性环境也是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之一。护理人员要注意护理病人的肠道[1]。

3结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以导致严重后果,腹水,肝性脑病,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癌变等多种并发症。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安慰。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有多种犯法。恩替卡伟,抗病毒,中西医结合,阿德福伟酯,拉米夫定等都能有效治疗。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使患者心情舒畅,有益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国航,瞿志军,骆欢,庄桂龙,赵蔚.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耐药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844-845.

[2]张栋华.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112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0).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例精选)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例精选) 发表时间:2011-06-10T16:48:10.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超1 苏立稳2 贺东3 [导读] 本文初步探讨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 陈超1 苏立稳2 贺东3 (1霸州市第二医院消化科河北霸州 065701) (2天津市解放军第464医院消化科 300381;3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医院 300381)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173-01 本文初步探讨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病例 病例1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 患者,男,60岁,2007年6月,以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伴右下肢骨折入院,经骨科固定后,因肝功能处于严重失代偿期,而入我科进行内科保治疗。有乙肝家族史,其兄弟三人均为慢性乙肝病人。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双手可见明显肝掌,未见蜘蛛痣,腹部膨隆,叩诊移动性浊音明显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 化验检查:Hb 129g/L,WBC 3.3×109/L, PLT 42 ×109/L, ALT 120U/L, AST 96U/L,ALB 30g/L,TBIL 39umol/L,BUN 4.6umol/L,Cr 67umol/L。 乙肝六项:“大三阳”;HBV-DAN定量:7.9 ×107copy/ml。腹部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中-大量)、脾大、胆囊继发性改变。 住院治疗经过:1 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2 应用恩替卡韦0.5mg/d。经过六周的治疗,其腹水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而出院,出院后经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 HBV-DAN(-),现仍坚持服用恩替卡韦,0.5mg/d。 病例2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高黄疸、腹水) 患者,男,52岁,有慢性乙肝病史多年,一直未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时有轻度波动,由于劳累而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于2007年8月入我院。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未见明显肝掌及蜘蛛痣,腹软,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检查:Hb 129g/L,WBC 7.3×109/L, PLT 84 ×109/L, ALT 110U/L, AST 96U/L,ALB 30g/L,TBIL 179umol/L,BUN 4.6umol/L,Cr 67umol/L。PT 28 秒;APTT 67秒;PTA 40%; 乙肝六项:“小三阳”;HBV-DAN定量:8.3 ×106copy/ml。 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弥漫性改变、腹水(少量)。 住院治疗经过:(1)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2)日达仙1.6mg皮下注射。(3)应用恩替卡韦0.5mg/d。经过近四周的治疗,其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腹水消失,后继续应用恩替卡韦,出院一月余时,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出院后经多次复查,肝功能正常, HBV-DAN(-),现仍坚持服用恩替卡韦,0.5mg/d。 病例3:(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因擅自停服抗病毒药而诱发慢重肝,肝移植而挽救) 患者,男,54岁,有乙肝家族病史,5年前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2年前因HBV-DAN定量持续阳性而开始服用阿德幅韦酯,于入院前10天由于外出而自行停用服用阿德幅韦酯后,出现肝明显异常,以慢性重型肝炎,于2007年6月入我院。 入院查体:双手见明显肝掌及,未见蜘蛛痣,腹软,叩诊移动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检查:Hb 129g/L,WBC 3.3×109/L, PLT 4.4 ×109/L, ALT 180U/L, AST 106U/L,ALB 30g/L,TBIL 260umol/L,BUN 5.6umol/L,Cr 77umol/L。PT 30秒;APTT 84秒;PTA 40%; 乙肝六项:“小三阳”;HBV-DAN定量:5.3×106copy/ml。 腹部超声提示:肝脏缩小呈弥漫性改变、脾大、腹水(少量)。 住院治疗经过:(1)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2)日达仙1.6mg皮下注射。(3)应用恩替卡韦0.5mg/d。经过四周的治疗,虽HBV-DAN定量阴转,但肝功能仍明显异常,并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后转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治疗,现仍服用恩替卡韦,未有乙肝病毒复发。 2 讨论 恩替卡韦是一种高效选择性HBV多聚酶抑制剂,已通过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近日,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恩替卡韦在中国上市。已完成的一系列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022、027、027)证实,对处于代偿性肝病期核苷类似物初治乙肝患者(无论HBeAg阳性还是阴性)以及拉米夫定失效的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组织学、病毒学以及生化学终点改善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同时恩替卡韦的安全性与拉米夫定相似。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病目前的研究证据明确支持对HBV相关的肝硬化和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普通IFN和PEG-IFN禁用于失代偿性肝病患者,而核苷类似物治疗进展性肝硬化是安全和有效的。亚洲一项里程碑式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可以改善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及进展性肝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HCC的发生率。这种收益在维持病毒学应答及未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最为明确。这些结果提示,具有进展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并且HBV DNA高水平的患者应当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应当选用哪一种药物以及如何避免长期治疗时耐药的发生。另外,尽管HBV DNA得到了成功抑制,但患者仍有可能发生HCC,因此,对进展性CHB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甄别最佳的长期处理方案。 肝移植受体大剂量HBIG联合核苷类似物,可预防绝大多数因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或HCC而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再发生乙型肝炎。因此,肝移植后再发生乙型肝炎的情况少见。肝移植后HBV感染的突破通常与抗病毒药物耐药有关。虽然这种突破性HBV感染可使用耐药模式不同的其他核苷类似物进行治疗,但不同核苷类似物的序贯治疗可诱生复杂的多药耐药毒株。核苷类似物的联合应用可能是肝移植后最有益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但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以先前使用的药物种类及其耐药模式为基础。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 肝硬化是各种临床肝病发展到最后阶段临床期末综合症,乙肝肝硬化无疑是最广泛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将就乙肝肝硬化治疗谈谈最近的思路发展。 标签:抗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是各种临床肝病发展到最后阶段临床期末综合症。在我国,乙肝肝硬化无疑是最广泛最重要的因素,每年约有100万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因肝硬化病程进行性发展,五年生存率低,多数因各种并发症或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第一版)已于2010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交流发表,“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分期”这里不再累述,近几年来,随着乙肝抗病毒治疗广泛开展,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将就乙肝肝硬化治疗谈谈最近的思路发展。 2010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的逆转肝硬化的进程,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尽可能的延长肝功能代偿期,预防并发症。 1 对活动性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应尽早行抗病毒治疗及护肝、抗肝纤维化治疗。 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及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夫代偿和HCC的发生,尽可能的逆转肝硬化的进程。抗病毒治疗药物以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为主。其中,针对不同个体选择不同的药物,某种程度上能改变患者的预后。如拉米夫定由于五年耐药情况较普遍,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日渐减少,如同替比夫定安全性好,不会致胎儿畸形,适合年轻女性患者怀孕期前、怀孕期中、怀孕期后的抗病毒治疗,产后及时换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耐药率低的药物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应用,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损害,不适用用于诱发各种疾病发展诱发肾功能衰竭基础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及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以及肿瘤化疗诱发肾脏损害、老年(65岁)患者。由于价格适中,广泛适合年轻且不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患者。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由于副作用小,耐药率低,将会是未来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价格高,超越了我國广大经济基础较差广大乙肝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对于广大活动性肝硬化(乙肝、丙肝)代偿期、肝纤维化患者:①无脾功能亢进,RBC、WBC、PLT在正常泛围可行抗病毒患者,尽可能选用干扰素。临床资料表明:干扰素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1%。尽管临床上很多人认为可诱发肝功能失代偿或肝细胞的损害,但多数资料表明:干扰素某种程度上逆转肝硬化进程,肝组织细胞学明显改善,门静脉、脾脏、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脾静脉、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部分恢复正

肝硬化护理查房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查房 患者覃庆忠,男65岁,因腹胀.腹痛伴双下肢浮肿10于2014年9月 11日8:16门诊步行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入院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后给于甘草酸2安护肝降酶以及氨基酸补充必需氨基酸防治肝性脑病,呋塞米,螺内酯,利尿消肿,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皮肤完整性受损肝硬化病人因常有皮肤干燥、浮肿、黄疸时可有皮肤瘙痒,长期卧床 等因素,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因此在病人的皮肤护理方面我们要注意: 1.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给予用清洁温水清洗皮肤, 勿使用碱性强的皂液,水温控制在42°C 以下,洗后用干净毛巾轻轻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干爽;2.每周2次修剪指甲,皮肤瘙痒者给予止痒处理,嘱患者勿抓挠、摩擦皮肤,防止抓伤皮肤,谨慎使用胶布3.保持大便通畅,禁用肥皂水灌肠,并注意做好肛门皮肤的护理。告知患者穿宽松纯棉内衣,使用棉质床上用品,勤晒洗; 促进血液循环,维持皮肤正常功能,防止皮肤感染。应注意定时翻身,酌情每1 ~2 小时翻1次,动作要轻柔,预防褥疮发生。注意口腔卫生,每天用多贝尔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3 ~4 次,以除口臭,增进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做好病室管理,减少探陪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指导病人避免用力刷牙 。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饮食上给予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和易消化的食物,严格禁酒。限制纳水的摄入,注意补充蛋白质。以植物蛋白质为主,每日进水量限制在1000毫升左右,如有低纳血症,则限制在500毫升以内;多食含钾食物,如海带、木耳等,预防低血钾;监测血电解质、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测量腹围和体重,并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3.健康教育详细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本病的一般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做到生活规律化,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少量多餐,进食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忌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适当进行强度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气功等,避免劳累及受凉,预防并发症发生,保持心情舒畅,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诊。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家属和病人能描述服用药物的名称,用法,作用和不良反应 肝硬化腹水患者病程长,症状不易改善,愈后差,易反复发作,患者常有悲观失望情绪,而且经济压力大,更需要得到来自家庭的物质支持和亲朋好友的安慰和鼓励。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多给患者关心和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使病人保持乐观、坦然情绪,使其感觉自己仍然是一个整体的社会人,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以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的腹腔穿刺放腹水术是一项创伤性治疗,患者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会给操作者带来一定困难。及时发现患者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心理,采取相应措施,让患者明确穿刺目的,简单方法,使患者产生安全信任感,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使其放松心情,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可提高术中的耐受力,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休息及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床铺保持清洁干燥,术后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穿刺孔位于上方,进食易消化的软食,少量多餐,保证充分的营养。限制钠盐的摄入,目的是通过钠的负平衡,动员腹腔内的液体,促进腹水排出。一般护理:掌握患者穿刺术前术后的腹围、体重变化情况。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04-15T11:11:35.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龙海华梁秀兰刘振鹏张强陈春妮[导读]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类药物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较好。 龙海华梁秀兰刘振鹏张强陈春妮(柳铁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柳州 545007)【摘要】目的:探讨抗病毒类药物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抗病毒类药物拉米夫定口服,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类药物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较好。【关键词】抗病毒药物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094-02 目前临床认为肝硬化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为了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笔者特选取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类药物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比较,现将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6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2.5±5.6岁。60例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会议修订的肝炎标准,乙型病毒肝炎血清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病毒DNA呈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呈阳性,抗HBe呈阳性。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半年内未服用抗病毒及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药物,排除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病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感染、保肝利胆、补充白蛋白、对症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拉米夫定100mg/次,1次/d,连续服用1年。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草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蛋白(ALB)变化,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1.3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血清ALT、AST恢复正常,ALB升高>4.0;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血清ALT、AST下降>50%,ALB上升>3.2g/L。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血清ALT、AST下降<50%,ALB上升<3.2g/L[2]。其中显效和有效病例计入总有效率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运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组30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肝功能衰竭4例,癌变1例。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高于观察组(0%),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散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广泛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隔形成,肝小叶结构破坏与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发展为肝硬化[1]。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伴随多个系统受累,晚期易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乙肝肝硬化发病机制主要是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新的复制,引起肝细胞与肝脏组织结构及功能的病变,常规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抗感染治疗为主。因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炎症细胞反复活动易引发失代偿,易导致患者肝功能衰竭或继发肝癌。因此,对于乙肝后肝硬化的治疗,除常规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最关键的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采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可显著提高患者抵抗力,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减轻因清除病毒对肝脏功能所造成的损伤[3]。 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因干扰素易导致肝衰竭,故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应首选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起到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在细胞内转化为三磷酸形式发挥抗病毒作用,迅速抑制病毒的复制。乙肝肝硬化患者长期应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减轻患者慢性炎症的发生,改善肝脏储备功能,稳定肝功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副作用较少,能够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减少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的发生[4]。本组研究中,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高于观察组(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草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蛋白(ALB)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率较高,表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安全可靠,对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患者肝细胞炎症,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肝纤维组织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 析 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4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实行拉米夫定治疗和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生化指标优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所进行治疗中,恩替卡韦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尽快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应用 在我国,肝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乙型肝炎。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来说,其病情相对严重,并发症较多,并且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只是单一对患者实行综合内科治疗并不能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有效控制,并且乙型肝炎病毒是造成肝组织损伤以及病情更加严重的重要因素[1]。因此,对病情进行控制的关键就是对病毒的复制进行控制,大多数的患者会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后都可以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恩替卡韦在临床中是一种全新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可以对病毒的复制进行有效控制,并且其耐药性相对较低,治疗效果显著[2]。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研究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4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参照组男、女患者各12例和8例;平均年龄为(51.23±4.38)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各17例和3例;平均年龄为(51.49±4.22)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且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长,没有使用过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原发性或者转移性肝癌患者;存在其他嗜肝病毒感染患者;无法完成抗病毒治疗而死亡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由于依从性较差而主动停药的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治疗,主要是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草酸苷等药物进行治疗。 1.3.1参照组 本组使用拉米夫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81;生产企业: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口服,每天一次,每次100毫克。 1.3.2观察组 本组使用恩替卡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237;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口服,每天一次,每次0.5毫克。 1.4观察指标

恩替卡韦在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一旦发展至肝硬化或肝癌阶段,病情将更加难以治疗,此时除在对症治疗的同时,仍然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由于干扰素是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禁忌症,所以今天我们主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核苷(酸)类似物的代表作——恩替卡韦,在乙肝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肝脏风险事件 通常所说的肝脏风险事件包括任何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并发症、肝癌或肝相关死亡。其中,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长期有效的病毒抑制,从而防止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一项香港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了恩替卡韦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恩替卡韦可以降低肝脏事件的风险。该研究统计了 5 年内发生肝脏事件的累积概率,482 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与初治的肝硬化队列相比,所有不良事件风险均降低。进一步研究指出,恩替卡韦的病毒学应答可以降低核苷(酸)类似物初治和经治患者临床事件和肝癌的风险。 另一项针对肝病代偿期HBeAg 阳性初治患者的研究表明,治疗前肝功能ALT 水平超过5 倍正常值上限以及较低的HBV DNA 水平更有利于血清学应答的预测指标,也就是说更有可能实现“大三阳”转“小三阳”,从而进一步稳定病情。 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 恩替卡韦在失代偿性肝病患者中的耐受性良好,而且可以全面改善病毒学、生化学及临床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明,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相关的失代偿肝硬化同样安全有效。 一项关于肝功能失代偿期慢乙肝患者的研究表明,在治疗48 周时,恩替卡韦比阿德福韦酯等药物具有更强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并未引起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病情恶化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说明对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的安全性良好。 恩替卡韦对HBV 相关肝衰竭患者的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并且长期病毒复制更容易导致病情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病的慢性失代偿。研究发现,恩替卡韦等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与HBV-DNA 水平的显著降低,以及急加慢性肝衰竭复发率的下降相关。 进一步研究表明,及时应用恩替卡韦可改善HBeAg 阴性的急加慢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恩替卡韦治疗对肝移植患者的作用 预防乙肝复发

肝硬化腹水护理查房

消化内科14/2肝硬化腹水的护理查房 指导老师 参加人员 查房时间 由同学陈述病情: 主诉:消化内科8床患者温远香,女,70岁,因“反复腹胀2年余,加重伴腹痛1月余,尿黄2周”于2012-02-03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腹胀,自觉腹围增大,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曾多次在我院及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予抽取腹水、护肝、利尿等对症治疗后腹水减少出院,但腹胀逐年加重。1月余前腹胀加重,伴右下腹隐痛、乏力,腹痛无规律性,无放射痛,有嗳气、活动后气促,休息后可缓解,无反酸,20天前在我科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出院。2周前开始排茶色尿,尿量较前减少,有腹痛、腹胀,有乏力、活动后气促,有头晕、头痛,有嗳气,偶有心悸、黑便,黑便量少,有双下肢浮肿,无视物模糊,无反酸、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拟诊“肝硬化失代偿期、肝Ca介入术后、慢性胆囊炎”收入我科。 既往史:19年前有“卵巢肿瘤”手术史,在省医化疗4期,曾输血一次;2000年因“肝癌”行介入手术,20天前在我院诊断为肝癌复发;2009年发现“丙肝”;有“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病史半年。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吸烟、饮酒史。 手术:患者于2012年2月6日行腹腔穿刺抽液术,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2500ml。患者腹腔穿刺术后症状好转,穿刺部位敷料干燥,无渗出。患者于2012-02-10号行“腹水浓缩回输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现已是术后第三天。 由同学进行体格检查:T 36.0℃,P 82次/分,R 20次/分,BP 112/74mmHg。神志清醒,慢性病面容,对答切题,口齿清晰,查体合作,未见肝掌、蜘蛛痣,双眼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有腹壁静脉曲张,脐部可见一大小约7×8cm2半球形包块,边界清,质软,无压痛,不可回纳,右侧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清,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有凹陷性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CT检查结果示:1、肝Ca介入术后改变,肝内弥散碘油沉积,部分病灶较前略增大,肝右叶病灶较前明显增大融合。门静脉右支、主干内癌栓形成。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2、肝硬化,脾大,大量腹水形成。3、胆囊小结石并慢性胆囊炎。4、右肺下叶部分肺不张。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记录 病区:一 日期:2011 年8 月15 日 参加人员: 主持人:沈XX 记录人:沈XX 查房内容: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 沈X X :今天,我们对病房里的一位血吸虫肝硬化病人进行护理查房,共同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护理要点。首先请责任护士沈秋红汇报病史: 沈Y Y :12 床,周阿二,女性,78 岁,因“乏力,腹胀不适,恶心呕吐五天”入院,神志清,精神软,T 36.5 C, P 80次/分,R 16次/分,Bp 90/60mmHg。入院后予以常规宣教, 各项检查,血常规提示:红细胞 3.0 X 10X2/L,血红蛋白80g/L。DR诊断报告单:肝硬化。 予以补液,抗炎,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处理,嘱其卧床休息,放松心情。 沈XX :下面请杨XX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杨XX :一:体液过多: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有关。 1. 瞩病人卧床休息,减少病人肝脏的负荷 2.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给予温水搽浴,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洁皮肤。 3. 保持口腔清洁,指导病人避免用力刷牙。 4. 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谨慎使用胶布。 5. 协助病人改变体位,限制纳水摄入。 6. 监测血电解质、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7. 测量腹围和体重,并指导病人把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8. 协助医师放腹水,并记录腹水量、颜色和性质,及时送标本检查。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消化道淤血,消化吸收不良,代谢障碍有关。 1. 给予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和易消化的食物,严格禁酒。 2. 肝功能严重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3. 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摄入蛋白质,以植物蛋白质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