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小结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2、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④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⑤铬:硬度最高的金属;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⑧锇:密度最大的金属;⑨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不过,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金属材料的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2、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3、金属 + 酸→盐 + H2↑

4、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工业炼铁的基本知识: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石灰石和空气,主要设备是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a、装置图:见右图。

b、实验主要现象:红色粉末变为黑

色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点燃产

生淡蓝色火焰。

c、实验注意事项:

①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内

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氧化为氧化铁。同时,实验过程中还可防止澄清石灰水被倒吸;

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要收集或点燃,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

④若实验中没有酒精喷灯,也可用酒精灯代替,不过要在火焰上加一个金属网罩,使火力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纯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纯金属: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 (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5)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6)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 (7)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只所有金属都有的共同性质,而不是指某一金属的特有性质。 考点3 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1)概念: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如铜、铁、铝等)及其合金。 (2)分类 ①黑色金属: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 ②有色金属:除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 2.金属材料的共性(物理性质) 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性和展性。 3.金属的特性 ①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③不同金属其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④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4.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5)硬度最大的金属——铬;(6)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7)熔点最低的金属——汞;(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5.合金 (1)概念:由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2)举例:生铁和钢均为合金,它们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3)合金的特性:合金具有比组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等的优良特性。使得其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因此,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为合金。 6.常见的合金及其用途 (1)几种常见的钢 (2)一些常见的合金

(3)钛和钛合金: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钛的密度为4.5 g/cm3)、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尤其是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即使把它们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其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2MgO 4Al+3O2=2Al2O33Fe+2O2点燃Fe3O4Cu+O2高温 2CuO 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铜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知识总结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 (2)金属材料的应用 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 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 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 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 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 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 ) 最贵的金属———— 锎kāi (Cf ) 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 【练习】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答: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答:银和铜的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因为钨的熔点(3410℃)高,而锡的熔点(232℃)太低。如果用锡制的话,通电时锡易熔断,减少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答:因为铁制品会生锈,镀上一层光亮且不易生锈的铬,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铬的硬度大,耐磨。由于金价格昂贵,如果镀金,虽然美观但成本太高。 二、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纯铁生铁 钢铁合金碳素钢 合金钢含碳量不同 2%~4.3%0.03%~2%钢 2、合金的特点 一般来说,合金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大,抗腐蚀的性能也更好. 有的合金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多种多样的合金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分两大类:有色金属(重金属和轻金属)和黑色金属。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 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熔点比各组份金属低,硬度比各组份金属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意: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 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如人造骨,烤瓷牙。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 2 点燃 2MgO 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 (MgO 和Al 2O 3是白色固体) 3Fe +2O 2 点燃 Fe 3O 4 Cu + O 2 2CuO ( Fe 3O 4和CuO 是黑色固体) 银白色金属Mg 和Al 常温下表面容易被氧化而变暗,铝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阻 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具有防腐蚀作用。Fe 和Cu 常温下与潮湿空气接触能生锈。 2、金属 +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应) H 2SO 4 + Mg MgSO 4 + H 2↑ 2HCl + Mg MgCl 2+ H 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 2SO 4 + 2Al Al 2(SO 4)3 + 3H 2↑ 6HCl + 2Al 2AlCl 3+ 3H 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 2SO 4 +Zn ZnSO 4 + H 2↑ 2HCl + Zn ZnCl 2 + H 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 2SO 4 + Fe FeSO 4 + H 2↑ 2HC l + Fe FeCl 2+ H 2↑ 1、金属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金属单质的特性: ⑴大部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呈银白色固体。 ★特例: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Hg液态。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的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 ⑵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⑶密度、熔点、硬度差别较大。 ⑷物理性质差异大。 3.金属之最 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⑷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4.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 ⑴金属的性质(主要原因,性质决定用途) ⑵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混合物) 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⑴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⑵24K黄金纯度为99.99%,近似看作纯金,可用化学符号Au表示。 ⑶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填“是”或“不是”)铁的合金。 2.常见合金 ⑴铁合金:生铁含碳量 2%—4.3% ;钢含碳量0.03%—2% ⑵铝合金:成分Al、Cu、Mg、Mn ;轻而硬用做飞机材料。 ⑶铜合金:黄铜Cu—Zn ;青铜Cu—Sn ;白铜Cu—Ni ⑷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能好、抗腐蚀性能好。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 3.合金的特性 ★⑴合金的硬度大于组分金属。⑶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组分金属。★⑵合金的熔点低于组分金属。⑷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好、强度大。 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5.淬火:冷却后不能弯曲,硬度增大,钢针的塑性和任性降低。 回火:冷却后可以弯曲,硬度降低,钢针的塑性和任性提高。

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小结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2、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④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⑤铬:硬度最高的金属;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⑧锇:密度最大的金属;⑨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不过,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金属材料的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2、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初三化学第八、九单元知识点及考点

初三化学第八、九单元知识点及考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含碳量生铁:2%~4.3% 钢:0.03%~2%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XH2O)(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涂凡士林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 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 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知识总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知识总结 课题一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合金是混合物)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1、金属材料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 2点燃 2MgO 2Mg +O 2 == 2MgO 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2点燃 2Al2O34Al +3O2== 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 + 2 O 2点燃 Fe3O4 2Cu + O2△ 2CuO 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1)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2)“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酸==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H 2SO 4 + Mg == MgSO 4 + H 2 ↑ 2HCl + Mg == MgCl 2 + H 2 ↑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3H 2SO 4 + 2Al == Al 2 (SO 4 ) 3 + 3H 2 ↑ 6HCl + 2Al == 2AlCl 3 + 3H 2 ↑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 2SO 4 +Zn == ZnSO 4 + H 2 ↑ 2HCl +Zn == ZnCl 2 + H 2 ↑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 2SO 4 + Fe == FeSO 4 + H 2 ↑ 2HCl + Fe == FeCl 2 + H 2 ↑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 + CuSO4 == Cu + FeSO4 (这也是“湿法冶铜”的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 2AgNO 3 == Cu(NO 3 ) 2 +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种类分别是单质与化合物。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知识点(最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 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1、金属材料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1)、3Fe + 2O2 点燃Fe3O4 (注: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燃)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2Mg + O2 点燃2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3)、4 Al + 3 O2点燃2 Al2O3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燃,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Al2O3) 2、金属 + 酸→盐 + H2↑ Zn + H2SO4= ZnSO4 + H2↑ Fe + H2SO4= FeSO4 + H2↑ Mg +2HCl = MgCl2+ H2↑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丝的表面覆盖上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浅绿色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前强后弱)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H前置H)(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Ba)。(前金置后金)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总结

第八单元知识总结 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 (二)纯金属 1、目前,产量居前三位的金属依次是、、。 2、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1)有金属光泽,例如大多数如铁、铝都是颜色,但铜是颜色,金是颜色。 (2)常温下都是固体,除外,在体温计中用的是(写金属的名称和化学式)。 (3)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电线中用的是(写金属的化学式);灯泡里用的是(写金属的化学式)。 (4)有延展性,例如铜可以做成铜片,也可以做成铜丝。 (5)密度大,熔点高。 3、金属之最(写金属的名称和化学式)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4、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写金属的名称和化学式) (1)暖气片上刷的银粉是 Al(铝);(2)包装香烟,巧克力的金属箔 Al(铝); (3)保温瓶内胆上镀的金属 Ag(银) ;(4)干电池外皮金属 Zn(锌)。 (三)合金 1、概念 就是在金属中某些或形成的具有的物质。 2、铁的合金 (1)铁的合金的分类、。 (2)生铁的含碳量;钢的含碳量。

(3)实验:将合金在组分金属上刻画,出现的现象是。 结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金属的硬度(填大或小)。 (4)(填合金的名称)可以做人造骨。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之一):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泼性越强。 1、镁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铝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生锈的原因(文字表述)。 3、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 4、铜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 5、用文字表述,真金不怕火炼原因。 (二)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之二):一般情况下,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强,不反应的较弱;反应越剧烈的越强,越缓慢的越弱。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及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选择时注意金字旁〕 现在世界上金属产量前三位:铁、铝、铜。 使用金属的时间为:铜、铁、铝,原因:化学活动性由弱到强〔冶炼难度由易到难〕。 2、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金黄色〕 ③都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①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②形成合金的过程不是混合,也不是化合,是熔合。 ③合金中至少含一种金属。 ④合金的特性:比形成合金的金属硬度大、强度高、更耐腐蚀。但熔点比形成合金的金属 熔点低。 铁的合金铜合金 焊锡钛和钛合金 合金 生铁 钢黄铜青铜 : 含碳量含碳量铜锌铜锡铅锡 成分 2%~4.3% 0.03%~2%合金合金合金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备注紫铜为纯铜熔点低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具有抗腐蚀性能 很好的“相容性〞 结论:合金相对纯金属有更优异的性能,所以用途更广。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比照金属活动性的因素:发生反响的难易程度〔反响条件〕、反响的剧烈程度〔反响速度〕1.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1)镁、铝: ①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2Mg+O 2 MgO4Al+3O2=2Al 2O3 ②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响,其外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铁、铜①在常温下、枯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响,但在潮湿的空气 中会生锈。 ②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响: 3Fe+2O Fe3O4;2C u+O22CuO (3)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 2. 金属与酸的反响:金属(H 前 ) +酸→ 盐+H2↑〔H后金属不能和酸反响生成氢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资料》知识点汇总 考点一、金属资料 (1)金属资料包含:纯金属( 90 多种)、合金(几千种)(2)金属资料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彩。 ②大部分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③有优秀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必定的韧性 (考点二)合金 观点:由一种金属跟其余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同 熔合而成的拥有金属特征的物质。(注:混淆物 )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化性能更好 铁的合金铜合金钛 合金 和形状记忆金 焊锡 黄青钛属 生铁钢 铜铜合

金 铜铜 含碳量含碳量锌锡铅锡 成分钛镍合金2%~4.3% 0.03%~2% 合合合金 金金 不锈钢:含铬、镍的紫铜为纯熔点 备注 钢,拥有抗腐化性能铜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以为是21 世纪的重要金属资料,钛 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合金长处: 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化性能好 (考点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部分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响 点燃 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点燃 4Al +3O2 2Al2O3 注: Al2O3 :白色固体 点燃 3Fe +2 O2 Fe3O4 注: 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固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响,可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而阻挡了反响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便在高温时也不可以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极不开朗。 2、金属 + 酸盐 + H2↑置换反响(条件:活动性:金属> H ) H2SO4 +Mg MgSO4 + H2↑ 现象:反响强烈,有大批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2Al Al2(SO4)3 + 3H2↑ 现象:反响强烈,有大批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Zn ZnSO4+H2↑ 现象:反响比较强烈,有大批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的种类: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含碳量不同。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镁、铝: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 22MgO 4Al+3O2=2Al2O3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 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铁、铜 ◆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Fe+2O 2Fe3O4 2Cu+O 22CuO (3)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酸→ 盐+H2↑ ⏹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①如果有铁、铜元素参加反应,一定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②反 应放热,但是只有镁和酸反应时放热现象明显。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Zn>Fe>Cu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AC+B ●当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的铁元素呈+2价。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实验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Al+3CuSO4== Al2(SO4)3+3Cu 实验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Cu+2AgNO3= Cu(NO3)2+2Ag 实验3把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锌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4铜丝放入硫酸锌溶液中现象:放入硫酸锌溶液中的铜丝无变化。 铜、银、锌的活动性大小的顺序为:Zn>Cu>Ag Fe2+的盐溶液是浅绿色的,Fe3+的盐溶液是黄色的,Cu2+的盐溶液是蓝色的。 ●比较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使用铁、银和溶液,一次性得出结果: 操作及现象:把铁、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没有现象;而银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并且溶液会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使用铜、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一次性得出结果: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全 面整理 单选题 1、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u、Mn、NiB.Mn、Ni、CuC.Ni、Mn、CuD.Mn、Cu、Ni 答案:B 由题意可知,将镍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比镍活泼;将插入CuCl2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则Mn、Ni、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故选B。 2、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答案:A 由题意可知,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丙在铜前,乙在铜后;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说明了甲在丙的前面。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B.氢气C.黄铜D.空气 答案:B A、汽水是由碳酸、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氢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黄铜由铜、锌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空气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答案:C A、由题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金属乙反应的氢气质量最先达到最大值,其次是金属甲,最后是金属丙,即金属乙最先反应完,其次是金属甲,金属丙最后反应完,因此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为丙>甲>乙,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知识点总结

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知识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涵盖了金属的性质、结构、合金、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下是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进行总结。 1.金属的性质: -密度大:金属的密度通常较大,是固体中最大的。 -导电性好:金属是电子云流动的自由电子,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热导性好:金属内部电子的热运动使得热能得以迅速传导。 -延展性和塑性好:金属可以被拉长成线,也可以被锤打成薄片。 -光泽:金属具有光泽,可以反射光线。 -高熔点和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 2.金属的结构: -金属晶格:金属的晶格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而成,具有规则 的排列结构。 -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金属原子通常呈现紧密堆积或者面心立方堆 积的方式排列。 3.合金: -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溶体。 -合金的作用:

(1)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合金可以通过调整金属元素的含量和种类,来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 (2)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合金可以增加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提高材 料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3)调整材料的物理性质:合金可以调整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导电性 等物理性质。 -合金的分类: (1)置换型合金:合金中的金属原子替代了其他金属原子的位置。 (2)插入型合金:新原子插入到晶体间隙中,形成新的化合物。 (3)亚稳态合金:合金存在非平衡态结构,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4)反应性合金:含有活泼金属元素,能够与其他元素反应形成化合物。 4.金属材料的制备: -炼铁:从铁矿石中提取铁的过程,主要包括矿石的还原、炉渣的冶 炼和铁的提纯等步骤。 -铸造: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等待冷却凝固,得到所需形状的 金属制品。 -锻造:将金属加热至高温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改变金属的形状和尺寸。 -淬火:将加热至高温的金属迅速冷却,使其获得较高的硬度。 -淬火方式:水淬、油淬、气淬、盐浴淬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复习总结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Ag Cu Au Al Zn Fe Pb 导电性渐渐减弱 密度Au Pb Ag Cu Fe Zn Al 密度渐渐减小 熔点W Fe Cu Au Ag Al Sn 熔点渐渐降低 硬度Cr Fe Ag Cu Au Al Pb 硬度渐渐减小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1)概念: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如铜、铁、铝等〕及其合金。 (2)分类 ①黑色金属: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 ②有色金属:除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 2.金属材料的共性〔物理性质〕 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性和展性。 3.金属的特性 ①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③不同金属其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④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4.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钢的品种 其他元素 主要特点 用途 碳 素 钢 合 金 钢 〔5〕硬度最大的金属——铬;〔6〕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7〕熔点最低的金属——汞;〔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5. 合金 (1) 概念:由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2) 举例:生铁和钢均为合金,它们的性质不同的缘由是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 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3) 合金的特性:合金具有比组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等的优良特性。使得其 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因此,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为合金。 6. 常见的合金及其用 途 (1) 几种常见的钢 低碳钢 含碳量低于 0.3% 韧性好 钢板、钢管 中碳钢 含碳量为 0.3%~0.6% 韧性好 机械零件、钢轨 高碳钢 含碳量为 0.6%~2% 硬度大 刀具、量具、模具 锰钢 Mn 、C 韧性好、硬度大 钢轨、自行车架、坦克装甲、挖掘机铲斗 不锈钢 Cr 、Ni 抗腐蚀性好 医疗器械、容器、反响釜、炊具 硅钢 Si 导磁性好 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 钨钢 W 耐高温、硬度大 刀具 (2) 一些常见的合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知识总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知识总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知识总结 课题一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2、金属的 1、金属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 2点燃 2MgO 2Mg +O 2 == 2MgO 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 2点燃 2Al 2 O 3 4Al +3O 2 == 2Al 2 O 3注:Al2O3 :白色固体 3Fe + 2 O 2点燃 Fe 3 O 4 2Cu + O 2 △ 2CuO 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1)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2)“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 酸==盐 + H 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H 2SO 4 + Mg == MgSO 4 + H 2 ↑ 2HCl + Mg == MgCl 2 + H 2 ↑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3H 2SO 4 + 2Al == Al 2 (SO 4 ) 3 + 3H 2 ↑ 6HCl + 2Al == 2AlCl 3 + 3H 2 ↑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 2SO 4 +Zn == ZnSO 4 + H 2 ↑ 2HCl +Zn == ZnCl 2 + H 2 ↑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 2SO 4 + Fe == FeSO 4 + H 2 ↑ 2HCl + Fe == FeCl 2 + H 2 ↑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置换反应(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